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资源概论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精选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生态位;概念;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2―0049―05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自然科学通向社会科学的桥梁。而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学科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现已逐步渗透和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目前,生态位理论主要是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两个领域被重点关注和热点探讨。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把生态位理论引入旅游学的研究领域,如祁新华等在研究生态位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了旅游生态位的原则和规律。邹仁爱等引人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并对区域旅游在协调开发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生态位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以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探索旅游资源生态位相关理论及其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问题。

一、生态位与旅游资源生态位

(一)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Niche)是一个既抽象又含义十分丰富的生态学名词。早在1894年密执安大学的斯居尔(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就对“生态位”就很感兴趣,但未作任何解释。1917年,美国生态学家格里耶(J.Grinnel)第一次使用“生态位”(niche)一词,并把它定义为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目前被认为比较科学而且广为接受的解释是普特曼(Putman)等提出的: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理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

生态位概念的发展是与生态位理论研究工作同步进行的。尽管近百年来生态位概念未能达成很好共识,但把生态位理论应用在竞争系数估计、极限相似性、资源划分、土地评价、群落稳定性讨论、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领域内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生态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态位态势理论及分析方法、生态势理论、生态位扩充与压缩理论、生态位适宜度分析方法、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斥理论。生态位理论和方法不仅广泛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研究,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位理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生态位的概念及其理论正日趋完善,已超越了生态学的范畴,渗透到了许多学科领域。在旅游学研究领域,应用生态位理论对指导旅游资源开发有几点重要启示:

第一,生态位理论强调趋异性进化。物种与其在同一区域相互争夺有限资源,不如通过改变自身来开拓广泛的资源空间,去利用尚未开发的资源。在生态位分化过程中,各物种在时间、空间、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都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从而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同样,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也可以借用这一理念。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应强调个性化与独特性,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应该把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出发点,尽可能地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另一方面,做到“同质化的资源,差异化的开发”。在开发理念、开发模式方面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第二,生态位理论强调个体自身不断进化,通过进化来提高自身生存能力。这对旅游资源开发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自身的生存能力增强,才能很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在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上下工夫,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结合,拓展旅游资源的生态空间,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生态位理论强调协同进化。共同进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竞争战略,不是简单地消除或回避竞争,而是积极地更有策略地迎接日益激化的竞争,在“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进化是相互依存的物种在无限循环的互惠环境中进化的过程。在区域间树立“互惠互利”的观念,通过区域协调,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在区域内树立“一盘棋”的观念,通过积极横向联动,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整体开发。

(三)旅游资源生态位

1.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

马世骏指出,从基因到整个地球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14]。应用到社会学领域,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与生态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相类似,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应的生态位。

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指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依据其特点、品位、市场开发潜力及需求状况而确立的发展地位及由此而致的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包括旅游资源的价值、规模、丰度、知名度、美誉度及组合状况等)与环境条件(包括旅游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是旅游资源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与地位。旅游资源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最大的不同在于:生物的生态位是被动的自然选择和适应的结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旅游资源生态位则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与环境条件互动匹配的结果,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改变竞争策略而进行主动的选择,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尚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标准、审美观念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演化。

旅游资源生态位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即,(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其结构关系图1。

(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生态位”

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指从审美的角度和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属性、开发利用条件出发,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这个“区域”的范围可以是指在国际范围、国内范围或地区范围内。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旅游资源的“营养生态位”,也就是旅游资源本身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 及旅游者从中所能获得的价值(营养)大小。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态,属于“公共商品”或“环境商品”。它的价值构成不同于一般资源,其价值首先决定于它的效用性,其大小则决定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当然旅游资源除了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环境价值、存在价值等隐性价值,其价值构成如图2。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和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基础。

影响旅游资源价值层位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艺术观赏价值;娱乐康体价值评价,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资源规模、丰度、知名度与美誉度、组合状况等。②旅游资源开发的外部性。③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审美观念的变化情况。

(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生态位”

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是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品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区位环境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相互关系等因素,确定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时间顺序和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功能系统中的地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包括开发时间先后秩序、开发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定位。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基础,而旅游区位因素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重要条件。旅游资源生态位可以通过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改变而发生变动。

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区域旅游资源集散程度与类型结构状况;旅游资源开发难易程度、投资规模、客源市场保证程度、开发后的综合效益等。

(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空间生态位”

旅游资源市场定位是根据区域中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的辐射距离大小和吸引向性而确定的旅游资源的市场开发方向和预期规模大小,即同一资源在不同区域市场上所占据的位置与市场层次。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可以分为旅游资源的市场空间定位(空间生态位)和旅游资源的市场功能定位――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功能生态位)。

影响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美誉度,旅游资源的定向吸引力等。

2.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环境因素

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体条件,如资源的价值、资源的品位、组合状况等;二是区域旅游资源的状况,如区域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结构、类型结构等;三是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如环境承载力、环境舒适性、环境安全性、施工环境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四是旅游资源的客源环境条件,如客源地区位条件、区域人口出游水平与消费能力、与相邻旅游地关系、资源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定向性、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区位关系及可及性;五是旅游资源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态度、开放程度、意识与社会承受力,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条件,资金条件,政治环境与投资环境等。

3.旅游资源生态位谱与生态位变迁

旅游资源生态位谱(TRNS,Tourist Resources Niche Spectrum)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旅游资源的价值品位、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等相关评价指标,确定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所占据的位置谱系。它所表达的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分工体系。

自然生态学中,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生态位存在着变迁。同样,旅游资源生态位是由旅游资源本身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因此也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与改变。

二、建立旅游资源生态位理论的意义

生态位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目前,这个概念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渗透到了许多领域,如企业经营管理、城市发展研究等领域。把生态位的概念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旅游资源的存在状态现状及开发方向,通过对这一状态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与开发方向,可以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种新视角与发展思路。

(一)为构建旅游生态学探索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理论。随着生态位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旅游资源生态位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将为旅游生态学研究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为构建旅游生态学的学科体系探索一种新的理论支撑和新的方法论。

(二)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根据旅游资源的自身条件与环境条件,慎重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态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与过度的恶性竞争,使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资源生态位谱,这对于协调、合理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三)指导区域规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生态位理论研究表明,在资源环境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多种物种生态位在多维生态位的某一维数上的分割可回避竞争,从而形成共存,即有限竞争还可存在合作或相依性。生态位的这种合作与相依性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在进行旅游区划时,首先应考虑的是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定位”问题,它关系到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分工,关系到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用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理论可以指导旅游区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三、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策略

俄罗斯微生物学家格乌司指出,生态位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物种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选准自身的生态位,在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物种错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是旅游资源开发面对竞争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策略。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必须考虑旅游资源自身禀赋特征与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协调统一。选择策略主要包括生态位拓展、生态位调整、生态位协调和生态位优化4个方面。

(一)开拓新空间――生态位拓展

生态位拓展是指由于生物单元无限增长的潜力所引起的态和势的增加。任何生物都有无限扩充其生态位的潜力,试图占据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在已有的旅游资源生态序位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竞争实力的提高,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宽度,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资源错位开发――生态位调整

高斯(G.F.Gause,1934)原理说明,各生物单位都倾向于占据不同生态位,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共同生存的目的。在弱肉强食的生物界,许多处于弱势地位的物种,并没有因为残酷的竞争而灭绝,反而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物种“共存 共荣”,其原因就是生态位规律在发挥着作用[2]。也就是生物选择了生态位错位的竞争策略。同样,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生态位差异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就越小,双方甚至处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反之,旅游资源生态位越接近,相互竞争就越激烈,生存压力就越大。因此,为避免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广告战和产品战等),寻求共同发展,可以选择旅游资源错位开发模式。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可以分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产品错位和市场错位4种形式。

1.时间错位

对某一旅游区应正确选择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做到分期开发,滚动式发展,确立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次关系与次序。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与预期的旅游资源,应尽快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时间差”,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确立先发优势。对于某一旅游区域,应正确选择区域旅游开发的时间序位,确定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层次结构,进行时间上的梯度开发。

2.空间错位

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避免区域内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低水平重复开发。通过空间错位开发,形成区域旅游系统的合理的空间梯度,在区域旅游系统内逐步形成具有强吸引力、辐射力的旅游节点。这些旅游节点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效应,会促成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各地区之间进一步发生互动效应,形成彼此之间的旅游职能互补,并逐步形成层次有序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

3.产品错位

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求旅游产品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和明显的差异性。旅游产品错位开发主要包括:第一,产品特色错位,找出旅游资源开发亮点,形成旅游特品;第二,产品开发规模错位,通过规模建立自身的优势与个性;第三,产品档次错位,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上做文章,打造旅游精品。

4.市场错位

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市场错位开发就是寻找市场空位,找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开发。

(三)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生态位协调

生态位理论表明,尽管旅游资源开发竞争非常普遍,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合作或相依性,从而促进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独特性和稳定性。通过政府主导,根据同一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生态位状况,可以选择旅游资源价值层位高的旅游资源进行优先开发与重点开发,同时利用其知名度与市场优势,对周边资源类型相异、资源价值层位低的旅游资源开发起到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与提升,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的生态秩序,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生态位的优化。

(四)改善“环境因子”――生态位优化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学概论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62-02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自2012年我国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将旅游学概论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来建设,可带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提升,为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课程基础。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也是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入门课程,该课程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后续开设课程的了解及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方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将该课程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来建设,不仅可以引导旅游管理专业新生系统了解旅游学科的基础知识,全面认识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业,也可以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并能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其他课程的改善和提升。

一、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申报标准体系不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通过对高等院校申报课程的审批而立项的,目前存在三个级别的类型: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在申报过程中必须依照相应级别的标准进行规范建设,确保各项内容符合建设标准。笔者所申报的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级别上来讲是院级的(独立学院),但是在课程建设时要求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中提出的标准来进行,这样使得初次申报的教师在具体的建设中要面临重重困难,在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时有几门课程的负责人认为当初申报是院级的,课程建设执行时却要按照国家级的标准建设,在实际进行中难度较大,所以在中期检查后经审批同意后取消项目立项。

(二)课程建设资源较缺乏。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课程资源是核心,丰富的资源可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和保障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在旅游学概论的课程建设中,资源的缺乏制约着建设进度,主要表现在缺乏交互性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在线测试及答疑系统等。

(三)课程组的师资队伍梯度不够合理。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保障。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等的建设都要通过师资予以开发和实施,这就要求必须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优良的课程团队。精品课程申报时,笔者所在教研室总共只有4名教师,当时一起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到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项目中,但是在项目开始不久,其中有一名老师就辞职,而另一位老师则转岗到行政部门,致使项目组成员减少,就算剩下的两位老师也均为刚进校不久的职称为讲师的教师,而此时又没有适合的专业教师来补充,这就导致项目建设的难度再次增加,而且也缺乏有经验的和高职称的教师来做引导,无法实现师资结构和职称结构的合理化,更谈不上多样化的教学。

(四)课程建设项目中教学方法单一。虽然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打破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或缺乏灵活性同样是影响旅游学概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中,主要是依靠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采用的是由教师构建学生知识体系,以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不是很好。

二、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质量提升策略

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建设中虽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实际上也有相关建设成果,如课程网站的完善、《旅游学概论》教材的出版、建设中经验的积累等,这些都将为申报高一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基础条件和经验帮助。后期建设质量具体提升如下:

(一)明确申报标准体系,规范课程建设和发展。由于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积累了相关经验,下次在申报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级别的标准指标,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和投入,避免建设中出现手忙脚乱,确保各项内容按照标准要求建设。在项目获得批准后,从专业师资、建设资金等方面对原先已经建设好的进行完善和优化,以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确保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良好。

(二)丰富课程建设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首先,丰富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主要是补齐原先缺失的反映教学活动的必需资源,如推荐书目、前沿和热点问题等;开发能反映旅游学概论课程特点,可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在线测试系统、答疑系统、互动交流、本土化教学资源等。其次,实现校企合作,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一是邀请旅游企业人士参与课堂教学,拍摄教学视频;课程建设团队成员进入旅游企业进行理论讲解,拍摄实践学习视频,逐步建立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电子教学视频资源库。二是可借助桂林市旅游局或旅游协会的力量,通过旅游企业项目委托或邀请旅游专家进行讲座,以专业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收集桂林市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和本市旅游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实践经验,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编写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案例库,开展案例教学。

(三)完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保证课程建设持续发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建设的效果也依赖名师高效的教学质量,更要依托教学团队力量合理完成,才能保证课程顺利进行,持续发展。一是合理配备教学团队人员,完善教学团队结构,在提升现有教师的职称、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的同时,既要为旅游管理专业专任教师提供去旅游企业实践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要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进修,参加相关教学会议和学术交流,掌握旅游学概论课程所涉及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了解最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二是由知名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发挥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和师范作用,定期召开教研室活动,共同研讨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交流教学心得;也可与优秀旅游企业人士实现旅游学概论课程共享共建,将其吸纳加入课程团队,形成以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为主体,以旅游企业、行业专家为补充的高度复合型教学团队,增强团队综合实力。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丰富性。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必然会相差悬殊。在旅游学概论的课程建设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在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同时要开发和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趋于最佳。一是举办讲座,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事业中高层管理者以专题形式开展讲座,可以让学生了解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相关问题,增加学生对旅游业现实和热点问题、行业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了解,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指明方向。二是项目教学法,可以尝试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协作为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设计,可以由教师提出具体项目,让学生自由组成团队,完成项目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最终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材料并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对内容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课堂内容多样化,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旅游学概论所处地位极其重要,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课程建设虽有得有失,但既可以为其他课程提供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任课教师积极组建团队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也对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极大帮助,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孟秋莉.独立学院“旅游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9)

[2]鲍富元.论《旅游学概论》本科精品课建设与创新[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3]王纯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5)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3年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2013JPK05)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3篇

一、引言

作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和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旅游资源也是构建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根基,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固性,以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然而,在当今的旅游学界中,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大分歧。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界定,是当前旅游学术界以及旅游实践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回顾了过去40年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已及对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发现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进展,归纳和总结前人研究中的共识以及存在的分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文献回顾

在我国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历史中,对于“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是长期以来持续争论的焦点。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利益背景的主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给予了界定,可以说众说纷纭。笔者收集了47种来自不同书籍、论文以及文件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定义,目前社会及学术领域主要的定义已经基本涵盖在了其中。从本文所收集的定义中可见,在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上,不同主体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理由,也各自存在合理性。所以,至今仍是各持己见,争执不下。

在旅游学术界,也已有大批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探讨,张凌云(1999)列举了当时代表性的16种“旅游资源”的定义,并将所有定义划分为三大类观点,认为“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交集”的观点,是最符合旅游业发展实际的,最后结合自身认识对其给出了解释;宋子千和黄远水(2000)在分析不同的旅游资源概念和相关论述后,提出了旅游资源概念应坚持的四点共识;张力生(2003)分析了已有的旅游资源概念及其属性,并从广义和侠义两个角度给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宋瑞(2005)也对我国现有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现有旅游资源概念中的分歧与争论,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其划分标准;俞金国和王丽华(2010)在归纳总结现有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几个本质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崔莹(2014)针对目前的4种对旅游资源有代表性的概念,对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与探讨,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界定中“旅游业利用观”是更为科学的,并倡导以国标为标准,不应再对“旅游资源”继续争议。遗憾的是,虽然各个学者提出的见解都各有其长处,对于这一旅游核心概念的界定,我国的旅游理论研究至今并没有达成一个令人信服的、一致认可的解释。

三、研究发现

通过分析本文所收集的所有旅游资源概念及前人的研究观点,发现“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基础这一共识已经达成。

吸引游客的功能和价值是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即不管是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还是实际的旅游行为,某一资源之所以能够称作旅游资源,前提一定是它的吸引力。正如李天元和王连义(1991)在所述“吸引力因素是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在本文所收集和回顾的47种旅游资源概念中,就有26种明确的将“对旅游者具有/产生/构成吸引力”或者“吸引旅游者”“吸引力”等直接纳入了对“旅游资源”定义的语言中,另外还有10种用到“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类似短语。可见“吸引力”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和基础,在社会和学术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无可争议。

但是,在旅游资源这一概念上,更多的是存在争论性的问题。以下便是作者在研究现有旅游资源概念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的最主要的几类分歧。

第一,旅游资源到底是为旅游者所用还是旅游业所用。在本文所收集的旅游资源概念中,宋瑞(2005)、孙尚清等(1990)、孙文昌(1986)、刑道隆(1990)、杨贵华(2010)、张凌云(1988)都明确表示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业所利用”,崔莹(2014)也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界定中“旅游业利用观”更科学。然而,陈传康和刘振礼(1990)、甘枝茂和马耀峰等(2000)、苏文才(1998)、杨贵华(2010)、郑本法(1994)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能够“为旅游者(产生/进行/实施)旅游活动”的。这两种观点的不同,首先源于对“旅游资源”这个词语中“旅游”二字的理解不同。如果将其理解为“旅游者的旅游”那么就会赞成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观点,倘若将其理解为“旅游业”,则会赞成“旅游资源”是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观点。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必须“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定义,似乎将“旅游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等同了。因此,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观点更加适合,即旅游资源应是可以用于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因为在旅游业存在前,旅游活动就已经存在,只是并未像当今社会这样规模化和商业化,若只有用于旅游业的资源才属于旅游资源,那么就等于说没有旅游业便没有旅游资源了。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确实被旅游者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比如某些未被开发的海域、沙滩、森林以及一些不需要开发可以直接利用的博物馆、民俗村落等。这些资源没有旅游业的介入,或未被旅游业所利用,但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他们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所以说,将旅游资源视为被旅游业所用,这样的理解显然与事实是不相符的。但是,上诉两种观点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其实,被旅游者所用的旅游资源通常都是可以被旅游业所利用的,即便现在并未被旅游业所开发利用,也存在以后被旅游业所介入的可能。因为,某一资源既然能够供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那么就拥有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价值和潜力。

第二,旅游资源是否是已经被开发的。一类观点认为,旅游资源是必须经过开发的资源。如保继刚和楚义芳等(1993)以及杨东升(2005)都将旅游资源定义为“人工创造物”。既是人工创造物,必然是经过开发的。朱玉槐等(1993)也认为旅游资源是经过人们开发,并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被利用的。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源,如黄回实等(1985)、朱玉槐等(1993)认为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旅游吸引物;杨时进(1998)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的诸多要素。谢彦君(2001)定义旅游资源是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财富形态;杨桂华和陶梨(1999)认为旅游资源是可以为旅游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这一系列对旅游资源的表诉都说明旅游资源是处于目前尚未被开发状态的资源。但是旅游资源是否一定要经过开发,作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或者不需要被开发的。首先,如本文在上一个段落的讨论中所说,某些自然存在的事物,并未被旅游业所开发,但确实已经成为了被旅游者用于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还有一些资源是并不需要被开发而直接可以供我们使用的,如拥有秀丽风光的景区有些是天然存在而并不需要开发或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正如陈传康,刘振礼(1990)所说,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都是旅游资源。

其次,在对旅游资源的界定中,对“资源”本质的认识至关重要,“资源”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天然的”,即“未经开发的”。如某些矿产、石油资源,开发前,我们称其为资源,开发后就成了所谓的钢铁、石油、天然气等等,我们不再将其称为资源。而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前我们将其称作“旅游资源,开发后,我们则为“旅游产品”。因此,作者的观点是,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或并不需要被开发的可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资源,重点在于该旅游资源是否用于进行旅游活动。

第三,劳务或者人力资源是否属于旅游资源。一些学者,如郭来喜(1982)及唐学斌(1982)都将“劳务”纳入了旅游资源定义中。王大悟和魏小安(1998)、杨开忠和吴必虎(1998)也认为旅游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朱孔山(1998)将旅游资源划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了“旅游业人力资源”。然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持反对态度。认为人力资源或者劳务不属于旅游资源,只是在旅游活动中起到媒介作用(杨东升,2005)。将人力资源或者劳务纳入旅游资源的这种看法脱离了旅游资源最本质的属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宋子千,黄远水,2000)。作者赞成第二种观点,理由在于劳务或者人力资源并不构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并未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的需求或实际旅游行为。虽然我们在某些景区能够看到的演员的各类表演,甚至吸引旅游者前去旅游,但这很容易造成误导,使我们将这些人力资源及其提供的劳务,作为旅游资源。然而,实际吸引旅游者的并非这些劳动(表演)。如在迪斯尼乐园中,穿成各式迪斯尼卡通形象的劳动者,并不是旅游资源,真正的旅游资源在于通过他们而呈现出来的迪斯尼卡通文化。人力资源只是作为载体,将艺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的旅游资源呈现了出来。所以真正吸引旅游者旅游的并非是这些人,劳务和人力资源自然也就不应称作旅游资源了。

第四,服务、基础设施等是否属于旅游资源。一类观点如杨振之(1997)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地资源、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王大悟和魏小安(1998)定义广义旅游资源涉及旅游活动的商品、设施、服务;朱孔山(1998)将旅游资源划分的四个部分中,“旅游设施资源”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宋子千和黄远水(2000)及宋瑞(2005)都认为,虽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对旅游者旅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是旅游者前往一地旅游的主要目的,并不直接构成旅游吸引因素。作者的观点是,服务、基础设施等不属于旅游资源。排除旅游活动,这些服务、基础设施等在旅游客源地就存在。即便某些景区是人造的,也不能代表这些事物属于旅游资源,因为真正的旅游资源是通过这些人造设施设备所体现出来的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而服务及设施只是其载体或媒介。另一方面,某些服务和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虽然不构成旅游资源,却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或某一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如交通条件就可能影响到旅游者对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的可到达性,旅游服务条件太差会减弱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四、结语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63-03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属于旅游管理的研究范畴,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随着我国步入“新常态” “一带一路”等战略背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正努力求取进一步发展。旅游本身对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人们对城市的了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事业迅速发展的当今,人们的旅游需求已不只是满足于对自然风光的游览,正日益向文化旅游等高层次方向发展”[1],这一认识凸显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迫切性。

“没有文化的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2]。笔者通过比较准确和全面的文献收集发现,我国学界在1995年发表第一篇关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论文[1],迄今已有21年。如今,学界对此课题研究不仅没有冷落,反而以更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更好地契合时代特点,更加深入细致地去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对从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995-2016年间(截至2016年9月15日)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进行思考分析,目的在于厘清文化旅游资源概念、梳理研究发展阶段、回顾研究主题,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探索这一研究的未来趋向。

一、文化旅游Y源的概念界定

大部分的文献有提到文化旅游、旅游资源,并且将其作为关键词,但对文化旅游、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学者之间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关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更是少见。笔者认为,界定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非常重要,对文化旅游资源研究有着很大影响。

笔者发现,对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三个概念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大体可以分为理论概括方式、事物列举方式、理论概括与事物举例相结合方式。

采用理论概括方式即直接下归纳性的抽象定义。例如“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之为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文化旅游资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3];还有学者提到“旅游资源包含两个大的类别: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一般看来,广义的文化旅游资源等同于人文旅游资源;狭义的文化旅游资源特指以文化吸引为最主要功能的对旅游者产生强烈吸引力的文化现象”[4]。

采用事物举例方式的学者没有下归纳性的抽象定义,而是列举出具体的旅游资源。例如,有学者从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实践角度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体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指一切以景观实体为构成并可供旅游者直接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部分,如建筑、交通、特色城镇和村落、节庆场所、纪念地等;第二类是社会氛围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指一切以旅游者可以感受到的由物质、行为、观念等构成的文化氛围部分,如器物、饮食、服饰、习俗、语言、思想观念等;第三类是精神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指狭义的精神创造部分,如民间文学、神话、戏剧、歌舞、音乐、绘画、工艺、哲学、宗教等部分[5]。

采用理论概括与事物举例相结合方式的学者既下归纳性的抽象定义,又列举出具体的旅游资源,认为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大量现实存在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之中,“文化旅游是旅游的重要形式,它是指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带着了解历史、建筑、艺术、宗教、风俗民情等特殊目的去参观游览或参与的活动”[6]。

笔者发现,对文化旅游、旅游资源等概念界定采用理论概括方式居多,具有高度的抽象,但是不容易被理解。而事物列举方式将概念具体化,容易被理解,但是难以穷尽。理论概括与事物列举方式相结合,既有抽象,又有具体事物界定,避开了单独使用理论概括方式或事物列举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概念界定方式。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与旅游资源的复合,只有将文化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旅游资源的要点结合起来,才能较为正确地理解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而文化旅游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们通过旅游而感受文化的一种活动,旅游资源的要点则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大类,以及这两大类包含的若干个小类别。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的基础,文化旅游是旅游资源的展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吸引力的源泉”[7],文化、旅游、资源这三者有机的结合便成了文化旅游资源。

因此,笔者认为,文化旅游资源是以文化为导向、旅游为目的、资源为基础、人作为主体,是独具文化符号特征,并具有可开发性、可传播性的一系列外在物质形式或者内在精神思想的总和,其目的是使游者在活动中达到感受文化内涵、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等积极效果,进而推进旅游业更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发展阶段

通过统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发文年度分布,可以看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进展情况。1995-2016年这21年间,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识期(1995-2002年),这一阶段的发文量很少,仅仅对西南地区几座城市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以及极具地方代表的景观具有可开发资源的初步介绍为主,很少谈及资源开发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为热潮期(2003-2011年),这一阶段发文量飞速增加,其中2011年高达 60 篇。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刺激,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第三产业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其中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物质需求,对精神文化享受也越来越多,而文化旅游又是精神文化享受的重要内容,这无不大大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因此,学界掀起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热潮。

第三阶段为稳定期(2012-2016年),多范围、多视角、多方法成为这一阶段的特点,不仅仅研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还对资源开发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以及对缺陷的弥补方法。但是,有关中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比的文献屈指可数,团队型的合作化研究模式同样很少见。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主题

“统计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可以揭示人们在该领域已经研究了什么,还要研究什么,甚至应该研究什么,以及整体发展形势如何等等”[8]。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主题汇总分析如下。

第一,21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由初识期、热潮期进入稳定阶段,学界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逐渐深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入手,分析文化旅游的开展形式,在资源开发的前提下,提出建设性的理论,做到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中得到更大的宣传。另外,人们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之上,不再将其简单作为一项活动形式来看待,在文化旅游资源层次方面,人们更加注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涉及的有利部分,并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使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关系到地方文化兴衰[6]、旅游业务发展[9]、人们精神消费[10]、经济效益[11]等,并逐步向多元化扩散。但持续的开发热度,难免会超过文化旅游资源本身的负荷能力,也因此催生了诸多负面问题,又使得相关研究涉及了文化旅游资源该如何开发、开发所产生的问题、如何解问题、如何保护性开发,等等。

第二,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自从进入初识期以来就已成为主要研究主题,其中对地区和城市的研究尤为突出。例如,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12]、开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13],等等,均以某一地域作为研究主题,对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理论依据。一方面,对县级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提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样和相对集中两大特点[14],相关研究论述了开发现状,提出在其开发旅游资源的一些构想及科学规划的建议。另一方面,对省级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指出,建成旅游大省或民族文化大省,不能不讨论旅游与文化的问题,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关系[15],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旅游资源大省必须以文化旅游作槁糜我档闹饕发展方向[16],同时要着力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升产业素质,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力争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17]。此外,也出现了少量关于乡镇、校园、具体景观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内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第三,进入热潮阶段以来,文化旅游资源类别开发研究得到深入发展,引人注目的包括宗教、民俗、历史、饮食、民族、名人名居等大类别,以及山水、体育、古建筑遗址、武术、红色文化、渔业文化、农耕文化、曲艺文化等子类别。以宗教类别为例,可以发现学界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表现出十分热衷的态度,认为宗教文化与旅游关系十分密切[18],其开发是一项需要慎重对待的工作,应着眼透过大量的实体性景观和活动性景观来挖掘其中包含着的能够满足人们旅游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子,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19],才能有效保护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其与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前形式下有利于宗教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实现“双赢”[20]。再者,学界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多是进行一个地方的整体民俗的研究,指出“民俗文化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21]。对于各个大类别和子类别,许多研究主题是相互贯通融合的,研究的内容,都是先以大的类别处理,再层层分化,形成单一特定的种类,结合具体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点,最终完成的主题内容。

四、结语

通过对1995-2016年这21年间的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献进行分析,笔者得到了以下几点思考:第一,目前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仍然存在问题,因为其带来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要点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影响,所以未来需要学者对概念界定进行系统性的认识。第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这一热点已在我国兴起,从初识期到热潮期再到平稳期可以发现,但是学者借鉴国外、中外比较的意识还有所欠缺,对于需要团队研究的问题,学者间的合作还需要加强,这样有助于学者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并且有利于人们避免盲目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第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虽然已经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覆盖了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化旅游资源类别开发研究等主题。但是,不同主题之间的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相差很大,对一些顺应时代潮流的子主题的研究,是今后仍需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世宜,李红,曹诗图.对三峡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J].中国三峡建设,1995(1):49-50.

[2]梁锦梅.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福建地理,2000(2):34-36,54.

[3]杨利芳,张继前.黄土高原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82-87.

[4]李光梓.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刍议[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99-103.

[5]杨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5-76.

[6]骆凯.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6):164.

[7]陆世军.云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经济旅游研究,2007:109-111.

[8]郝成淼.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概况与前瞻――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1993-2012)[J].现代大学教育,2013(1):57-64.

[9]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31-34.

[10]李秀金.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J].理论学刊,2005(2):115-116.

[11]吴书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隐忧及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6):20-26.

[12]李向阳,蒋才芳.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其保护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22-124,128.

[13]郭鹏飞,张芳芳.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旅游规划,2014(8):113.

[14]张林生,曾克峰.庐山南麓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C]//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2006:87-89.

[15]陶犁.论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6):78-80.

[16]刘晓霞.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4(5):18-21.

[17]陈培.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科技风,2008(5):114.

[18]张建忠.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生产力研究,2009(7):140-144.

[19]华钢.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4):162-164.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5篇

[摘 要]“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是指原来不曾被认知为旅游资源的客体而现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的总过程。文章分析了

>> 浅谈数学例题教学“隐性目标”的显性化 初探历史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物流隐性成本的显性化探讨 谈数学例题教学“隐性目标”的显性化 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探析 隐性就业显性化研究 旅游资源个性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军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界定和特征 论广州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浅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民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 浅谈GIS在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中的应用 隐性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显性化和共享问题初探 专业化视角下的校长隐性知识显性化思考 隐性课程显性化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价值分析 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概念的界定 论旅游的被吸引性与旅游资源概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是指原来不曾被认知为旅游资源的客体而现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的总过程。文章分析了我国“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类型、特征和支撑“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三大内在动力。提出了“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四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关键词]隐性旅游资源;显性旅游资源;旅游理论[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60―04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价值;旅游智力;评价模型;资源品级

中图分类号:F5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121-04

国际上自旅游资源评价问题提出40余年来,已有各类评价方案约近40种[1、2、3],中国也在2003年提出了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案(GB/T18792-2003,简称国标方案)[4]。但以21世纪现代旅游的发展来衡量,旅游资源评价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商榷讨论。例如,①对某些基本概念缺少明晰的界定;②评价模型的项目构成涵盖性偏小;③某些评价因子的选取没有针对性:④评价方法机械套用“定量化”等。本文将首先讨论和界定若干基本概念,而后提出旅游资源评价的另类方案。

1.基本概念讨论

1.1 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景物储备

国家GB/T18791-2003标准[5],对“旅游资源”(Tourismresources)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对“旅游产品”(Tourismproduct)则定义为:“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可以看出,“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它们的评价必须有所区别。对于前者,是从其潜在素质评价其资源价值,而对于后者,则是从市场实效评价其产品价值,评价角度不同而评价的标准亦应有别。例如,“知名度”是“旅游产品”的市场实效标志和重要的评价标准,但却不适用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因为有不少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沧海遗珠人不知,何来“知名度”。又如“环境保护”,是评价资源开发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而对还处于荒野地区又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无法预知其开发后生态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因此,“环境保护”只适用于“旅游产品”的评价,而对“旅游资源”应采用标志其本身生态能力的概念。然而,目前并未把“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严格区分,例如,某些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就是将大量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混合在一起,冠以“旅游资源”名目,并采用“知名度”和“环境保护”等属于“旅游产品”的评价标准。为了在评价体系中不再混淆“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本文建议使用“景物储备”概念(相当于广义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合称名词。“景物”概念等效地适用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也没有数量与规模的限定。对于区域旅游规划来说,使用“景物储备”比“旅游资源”更切题意,又可避免概念上的混乱。

1.2 旅游原动力、旅游智力、旅游价值观

本文通过“旅游原动力”、“旅游智力”和“旅游价值观”的讨论,以更新理念并确立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则。

人类有“爱好奇、求完美、找乐趣”的本能,这是一种与生俱有的天性,并成为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在生存斗争中,因爱好奇而不断求索,得以广知博识,提高了人类智力;为求完美而顽强拼搏,推动社会进化,改善了生存环境;为找乐趣而随遇游憩,得能康健身心,增强了人类体质。人类的求索、拼搏和游憩,日就月将地逐渐演化成社会进化的动力。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也日益提高自身的需求,而与时俱进地追求着更高的完美,憧憬着更神秘的新奇,期望着更激情的乐趣。于是,相随于生存日见安全、生活日益富裕、休闲日渐增多,人们便渐进地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认知、休闲和游乐,而相继出现了踏青、登高、周游、旅行和游览等活动,并进而发展成旅游产业。可见,“爱好奇、求完美、找乐趣”的人类天性,本身就蕴涵有旅游需求,故而随社会进化才有旅游产生和发展,是本初的“旅游原动力”。而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只是旅游产生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因而,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应当重视人类天性的影响。

随着旅游的发展,必然产生相应于发展阶段的旅游知识、旅游观念和旅游技巧,概括称为“旅游智力”。旅游智力不同的人们,对旅游活动有不同的动机、期望和要求[6],即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称为“旅游价值观”。旅游智力和旅游价值观皆随社会、经济、文化而提高,并因人、因地、因时而不同,但也都受人类天性的影响,是旅游发展水平的标志,是选取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的背景依据。

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旅游智力较低,80年代后随近代观光、游览的兴起,使中国旅游智力有所提高。进入21世纪,旅游智力再次提高,出现了休闲游、风情游、生态游、文化游、探险游、工业游、农家游、民俗游、花卉游、自助游、自驾车游及健康游等等新的旅游活动。广大的大众旅游动机,也逐渐集中于追求新奇扩大见识、寻求乐趣享受休闲、舒心康体振奋精神,是谓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现代旅游价值观,将引导现代旅游市场及旅游开发,并影响现代的旅游资源评价。

概括上述,重视人类天性特点,依据现代旅游智力,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应是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

1.3 旅游价值、科学文史价值、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评价,实际上是评价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但由于旅游产业的高关联性,使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又分化为“旅游价值”、“科学文史价值”、和“开发价值”。它们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评价内容的不同。

旅游价值,是在保全生态环境的原则下,旅游者赖以旅游活动并获得身心效益的使用价值。旅游价值的计量尺度是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并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因此,本文在使用旅游价值时,是限定在当前大众旅游者的主流趋势范围内。

科学文史价值,是专业人员在科学文史研究中,赖以获得科学文史成果的使用价值。其中有一些已转用于旅游,却仍兼有其科学文史价值。但在讨论旅游价值时,只是评价其给予旅游者的旅游价值,并不直接论及其科学文史价值。

开发价值,是投资者用以旅游开发,并据以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使用价值。开发价值制约于旅游价值和开发条件,不能只与旅游价值单相关地评定优劣。

1.4 景素、景体、景组、景群

旅游资源评价的客体,应该是同等规模等级,因而必须完善旅游资源规模的分级体系。按定义,旅游资源可以是“事物”和“因素”,但“因素”必须物化使能感受。国标方案对旅游资源提出“旅游资源单体”概念(Objectoftourismresources),并再分为“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两个等级[5]。但旅游资源的分布与集合形式极具多样性,其分级体系显然不是“独立型”和“集合型”所能概全。因此,本文将旅游资源的规模分为景素、景体、景组、景群四个等级,用于旅游资源评价。

景素,是景物构成的基本部件和要素,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和相应的形体。单个景素还不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因而也没有旅游价值。但其质量、规模和完整度,却影响旅游资源的品位。

景体,由相应的景素按一定的规律聚合构成,已表现出旅游资源的类别、特色、和差异,并有一个专有名称以资记述。景体要有长期稳定性或再现的规律性,并可供独立观赏而具有旅游价值,但因规模小、景色单,而尚无开发价值。

景组,是若干景体按地域而连接成的初级组合,已具有相当完整和鲜明的地区特色。景组已占有相当的空间,具备修建休息和购物场地的条件,可供小型旅游活动,容留时间一天左右。景组已具有开发价值,是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单位。景组开发后,成为旅游产品的“景点”。“景点”概念常用于旅游区划[7、8]。

景群,是若干性质不同的景组或景体按地区组成互补性的旅游资源群,景群占有更大的地区空间,具备设立中心支持点及相应设施的条件,可供开展大型旅游活动并容留一天以上。景群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开发后成为旅游产品的“景区”。“景区”是旅游区划和组织旅游线路的基本单位[7、8]。

总括上述认为,现代旅游资源评价,应当顺应旅游成因规律,重视人类天性特点,依据现代旅游智力,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以景组为统计单位,并着重于旅游价值的评估和现代旅游开发的需要。

2.评价模型结构讨论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的国标方案(GB/T18792-2003)[4],是中国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代表,摘于表1,并作为案例进行讨论。

目前各种评价方案对评价项目的选择,大体分为三种类型。或突出其美学意义[9],或偏于地学特征[10],或采用综合要素[11],国标方案就是采用综合要素的结构形式。但从综合评价的角度看,国标方案(表1)还嫌不足。例如,有必要增加游乐功效和生态承载力方面的评价内容,前者是现代旅游价值观的体现,后者涉及到现代旅游开发所必须重视的生态环境、开发规模及开发深度等问题。又如,其评价因子只有8个(表1),难以涵盖包罗万象的旅游资源,而影响其“综合”性。从具体评价因子来看,“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应换用属于旅游价值范畴的名词,以反映其专业学科的旅游效能;“知名度”和“环境保护”因子,不适用于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皆可省略。

国标方案将“环境保护”列入“附加值”项(表1),多有不妥。其一,对于“旅游资源”不能使用“环境保护”,而应采用“生态承载”概念。其二,“附加值”属于奖励赋分,例如对歌曲比赛演唱的新创歌曲、学生考试解答了附加试题等,而奖予附加分。但现代旅游普遍重视生态环境,“生态承载”已是任何“旅游资源”都必须接受评审的重要项目,而应纳入正式评审项目,而不能降低为“附加值”项。

概括上述,本文认为,①共有因子综合评价,是较理想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②旅游资源评价要扣紧旅游价值和生态承载能力③旅游资源评价项目选择,应包括景色品位、文化底蕴、游乐条件及生态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3. 品位定级方法的讨论

科学研究方法大体有“还原论”和“整体观”两大体系。“还原论”强调实体和定量,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单体,借助“工具”对单体进行定量分析,而后推论系统整体。“整体观”重视单体间的关系和平衡,将系统作为整体,借助知识、经验和逻辑思维,研究整体状态及其随时空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在解决非线性特征的复杂系统时,“整体观”的功能胜于“还原论”[12]。旅游资源评价属于复杂系统。因为:①旅游资源具有广涵盖性,景物构成差异极大,没有统一的量纲;②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区偏在性,旅游价值随时空而异,不同环境下的物理量度没有可比性;③旅游价值是一种精神感受,难以绝对量化,只能通过对比而评定相对高下。上述表明,从方法论角度看,旅游资源评价不宜采用“还原论”模式的定量方法。

现有的定量评价方案,大多采用“加权计分”法。先给各评价因子派权,然后根据权重赋分并加权计算,最后按总分值排序定级。“加权计分”法的关键是准确的“定量”依据准确“定量”的准确“派权”。

已如上述,旅游资源没有统一的量纲、没有可比的量度数据、没有量化指标。致使任何评价方法,都无法消除主观性、经验性和相对性的影响,“定量”已近于“定性”。既然定量数据欠实,所据以赋给的权重必然受主观派权的影响,“加权计分”亦流于形式。另外,在“加权计分”法中,权重应与价值比重正相关。但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其旅游价值重心是随资源类属而不同。例如,文化遗产类资源的旅游价值重心是“科学文化艺术品位”,而自然遗产类则是“景色神韵奇特程度”。旅游价值重心的不统一,使评价权重亦将随资源类属而不同,难以派出固定的权重。

概括上述,缘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其“定量评价”和“加权计分”法的实效,并不理想,不如用更较简便和易于操作的“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法。

4.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

依据前述多方面的讨论,本文借鉴前人的方案,特别是国标方案体系[4],依据人类天性特点,从旅游价值评价出发,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紧扣市场的主要需求与影响旅游资源品位的主要因素,遵循简而概全原则选择评价项目,使用易于操作的计分方法,以旅游资源的景组为单位,提出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表2),即通过与已有定论的现有旅游产品相对比的方法,给各“评价因子”赋相对分值。

4.1 本方案采用综合要素逐步分解的三层结构(表2),逐层讨论于下

①第一层为“评价项目”层,以简而概全原则选定三个“评价项目”,具有权重相等和综合性强的特点,涵盖了旅游资源的全部信息,从形体、内涵、功能及生态,到美学艺术、科学文化、医学体育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在项目选择上,舍弃了直接评价科学文史价值和开发价值的条款,而新增了游乐和生态承载的项目(表2),以体现现代旅游价值观和更集中于旅游价值的评价。

① 各评价因子皆5分制“相对赋分”;② 各因子赋分的算术平均,为旅游资源总分;③ 按总分值序定级: 分 值品级4.6─5.0世界级3.6─4.5 国家级2.1─3.5 省级 ≤ 2.0市级

②第二层为“评价分项”层,由9个等权的“评价分项”组成(表2),将“评价项目”进一步分解细化,以利于有针对性地选配第三层的“评价因子”。

③第三层为“评价因子”层,由等权的27个“评价因子”组成(表2),直接用于赋分操作,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评价因子”必须通用于各类型旅游资源,才能获得真实性的对比评价。为此,将全部“评价因子”都高度概念化以提高其共用性,并使其富于表现力。但因此,这些共有因子皆不能量化,而只能通过与同类景物的对比以评定相对分值,即“相对赋分”。

4.2 资源品位评分的具体操作,采用专家“经验比对”方法

先由专家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临场认识,将被评旅游资源与相近类属已有定论的旅游产品进行对比,按5分制给各“评价因子”赋予相对分值(表2)。最后,将所有分值算术平均,即旅游资源的整体总分值,其算术平均数学式为:

F-评价因子的赋分值;n-分值个数(共36个)。

如果想了解某一“评价项目”或“评价分项”的单独分值,仍使用上述计算方法,只是要相应改变“n”值量。

4.3 依据总分值确定旅游资源的品级。实践表明,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极少,而低品位者却极多,品级分布成塔形结构,故本文采用递变级差划分其品位等级如下:

4.4 各“评价项目”的分值,会随旅游资源的类属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一般的规律是,文化遗产类景物的“文蕴邃"分项的分值较高;自然景观类景物的“景色奇”分项的分值较高;非再生类景物的“生态承载”分值较低;观赏类景物的“游乐情趣”分值较低。

5.结语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混为一谈。人类天性是旅游活动的原动力,社会、经济、和文化是旅游产生和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旅游资源评价,应重视人类天性的影响。标志旅游发展水平的是旅游智力,而旅游智力将随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提高。将旅游资源划分为景素、景体、景组和景群,建立了旅游资源的规模等级序列,使旅游资源评价在规模等级上有了等同的基础。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对其旅游价值的评估,应根据这一原则选择评价模型的评价项目。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使任何评价方法都无法消除主观性、经验性和相对性的影响,而定量评价和加权计算亦不例外。基于上述,本文提出了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即借助专家的经验,将等权的各“评价因子”与相近类属并已有定论的景物进行对比而赋予相对分值,然后算术平均统计其总分值,并依据总分值确定旅游资源的品级。

参考文献:

[1]陈安泽,卢云亭等.旅游地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保继刚.北京旅游资源定量评价[M].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

[3]余洁、,马耀峰,苟晓东.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述评[J]..经济地理,2006,26(4):681-6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旅游规划通则(GB/T18792-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792-2003).

[6]郑本法,曾敏.旅游社会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7]孙文昌,陈元泰.应用旅游地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8]黄羊山,王建萍.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9]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10(2).

[10]崔越,杨景春.地貌旅游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3).

[11]傅文伟.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2]朱清时.用现代科学观看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J].科学新闻,2005,(21).

[作者简介]王宗太(1934--),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冰川、环境与旅游规划研究。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7篇

一、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

(1)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

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

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

二、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

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

三、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

(1)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扩散理论;灾害风险评价;旅游地;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5007-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65

Evaluating Disaster Risk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n Jilin Provic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Theory

SUN Ying-yue,ZHANG Li-feng,CHEN Pe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Jilin,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theory was used to conduct risk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The problems limiting on the tourist resources disaster of small sample data were studied. The probability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disaster was calculated to obtain the disaster risk value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Results showed that Changchun city, Jilin city was in the high risk level. Baishan,Yanji city were in medium level of risk. Other cities were in the lower level of risk. It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lated department of Jilin province to prevent and mitigate disaster and enhance travel insurance.

Key words: information diffusion theory; tourism;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Jilin province

中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内众多省、市、地区的支柱产业。同时,由于旅游业的高敏感性,其受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随着全球的环境变化,旅游地所面临的灾害也日益增多,一方面致使旅游资源与环境严重破坏[1-3],另一方面导致游客出游安全程度和区域旅游收入下降[4,5],因此有效地开展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评价对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多从致灾因子角度出发,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致灾因子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即拟合灾害发生频率或直接使用经验分布曲线。但对于旅游地灾害发生次数来说,由于是稀遇事件,资料样本过少,曲线拟合在小概率部分的误差往往较大。信息扩散方法是为了弥补信息不足而考虑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的一种对样本进行集值化的模糊数学处理方法,即信息扩散方法可以将一个分明集的样本点变成一个模糊集。或者是把单值样本点,变成集值样本点,并将其携带的信息分配给样本中每一个点的一种优化处理样本资料的方法[6]。信息扩散理论在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为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1 研究区概况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地带(40°51′-46°18′N,121°38′-131°17′E),南北宽约600 km,东西长约750 km。省内自然灾害种类较多(洪涝、地震、火灾、低温、冷害等),且发生较为频繁,对吉林省旅游业影响较大。省内主要旅游资源有长白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吉林雾凇、长影世纪城、吉林松花湖、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长春净月潭、长春皇宫等多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全国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胜地。

2 研究方法

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是指旅游地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旅游地资源造成的损失,而不是灾害本身,其灾害主要是能够对旅游地资源及游客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地震、风灾、泥石流等。当这种由于灾害导致的影响和危害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即为旅游地资源灾害。具体而言,就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旅游地资源灾害发生的可能、活动程度、破坏损失及对旅游基础设施、资源和自然环境系统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的可能性。

风险分析的对象是事件发生的概率(p)和产生的后果(d)的乘积,依据公式计算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R=p×d)。其中,p为研究区灾害发生的概率,d为灾害所造成的潜在损失。对于潜在损失的确定,主要从游客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和基础设施损失角度考虑(图1)。利用信息扩散理论确定概率(p),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确定潜在损失(d)。

3 研究区灾害发生概率

灾害的发生概率常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获得,即拟合灾害次数的理论分布律或直接使用经验分布曲线。但对于研究区灾害而言是稀遇事件,资料样本很少,曲线拟合在小概率部分的误差往往较大。利用模糊数学中的信息扩散理论,可以将一个灾害资料所携带的信息扩散到指标论域中的所有点,从而获得较好的风险分析效果。

信息扩散就是为了弥补信息不足而考虑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的一种对样本进行集值化的模糊数学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一个有观测值的样本,变成一个模糊集,即将单值样本变成集值样本,最常用的模型是正态扩散模型。

设m年的灾害发生次数(年发生次数)指标样本为:xi={x1,x2,x3,…,xn}(i=1,2,…,n);过去m年的灾害发生次数的观察样本为:yi={y1,y2,…,ym} (j=1,2,…,m)。

设灾害发生次数指标论域为:

ui={u1,u2,…,un} (1)

又设超越概率pi(x≥xi)(i=1,2,3,…,n)。则概率分布:

pi={p1,p2,p3,…,pn} (2)

利用信息扩散对样本进行集值化的模糊数学方法处理,一个单值观测样本yj可以将其所携带的信息扩散给U中的所有点:

■■(u■)=■exp-■ (3)

式中,h为扩散系数,可根据样本集合中样本的最大值b、最小值a和样本数n确定(表1)。

令C=■■■(u■),则相应的模糊子集的隶属函数为:

μy■(ui)=■ (4)

把μy■(ui)称为样本yj的归一化信息分布。

对μy■(ui)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一种效果较好的风险分析结果。

令q(ui)=■μy■(ui),其物理意义是:由{y1,y2, y3,…,yn}经信息扩散推断出,如果灾害发生统计值只能取{u1,u2,u3,…,um}中的一个,那么在将yj看作是样本代表时,观测值为ui的样本个数为q(ui)个。

再令p(ui)=■,就是样本落在ui处的频率值,可以作为概率的估计值,其中■q(ui)为ui各点上的样本数总和。理论上讲,■q(ui)=m。

显然,超越ui的概率值应为p(u≥ui),则:

p(u≥ui)=■p(uk) (5)

根据1991-2010年吉林省影响旅游资源、游客生命及基础设施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表示样本集合Xi为:

长春:X1={6,12,8,15,…,16}

吉林:X2={8,15,12,20,…,18}

四平:X3={6,8,6,11,…,8}

延边:X4={10,11,8,12,…,15}

白山:X5={5,10,11,18,…,16}

白城:X6={5,8,15,14,…,8}

松原:X7={6,5,12,15,…,12}

辽源:X8={8,7,12,16,…,13}

通化:X9={5,10,5,11,…,7}

取一维空间上的集合[5,30]作为年灾害发生次数Xi的论域,并将论域进行离散,构成离散论域为:U1={5,10,15,…,30},控制点数6个。

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可以计算出3个指标的扩散系数分别为h1=9.332 477,h2=10.128 004,h3=15.301 606,h4=7.862 663,h5=15.119 762,h6=10.516 807,h7=11.426 807,h8=9.562 817,h9=8.635 826。利用上述公式即可求出各水平下长春市灾害发生的概率(表2),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地区。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近些年灾害发生次数为5次,是最低发生次数,因此取概率值为1,即各地区都发生了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灾害;灾害发生次数30次是研究区中发生灾害最高次数,即研究区发生的最多次数灾害发生概率为0.364 0,但此种概率灾害发生的次数较低,因此应该根据各区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适当的应对。

4 潜在损失计算

旅游地的承灾体主要包括游客、旅游资源及基础设施,一旦发生灾害就会对这些承灾体造成损失,这也是旅游地灾害发生时的潜在损失。因此本研究针对上述承灾体及灾害发生的概率构建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表3)。其中各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然后加权求和,确定潜在损失大小。

5 结果分析

依据以上分析计算结果,将旅游地资源灾害所致的承灾体损失,即潜在损失各指标无量纲化,加权求和。

X′ij=■ (6)

式中,Xij为第i个对象的第j项指标值,X′ij为无量纲化处理后第i个对象的第j项指标值。X■■和X■■分别指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D=P0×w1+E0×w2+I1×w3+I2×w4 (7)

式中,D为潜在损失;P0为游客密度;E0为经济密度;I1为基础设施数量;I2为旅游资源数量;w1、w2、w3、w4为各自的权重。

把各风险水平下的承灾体潜在损失看作研究区灾害所造成的后果(D),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P)与潜在损失(D)相乘,即可以得到吉林省各市(州)的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值(图2)。

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吉林市的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处于高风险区,造成此种情况是由于该市的旅游资源较多、游客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灾害对该市造成的损失较大,因此造成其资源灾害风险较大;长春市的旅游资源数量与吉林市相差不大,但灾害发生相对较少,因此该区发生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等级仅次于吉林市;白山市、延边州由于地处山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发生概率相对较大,也会对当地旅游资源造成较大损失,但相对长春市两地旅游资源、游客密度相对较小,因此两地发生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等级较低;其余各市由于旅游资源相对较少、游客密度相对较低,且灾害发生概率也较低,因此处于轻风险等级。

6 小结

利用信息扩散理论的分析方法,结合风险计算公式,对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的3个指标进行风险计算,得到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发生次数概率与承灾体潜在损失风险值,定量评价了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对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防灾减灾和旅游保险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获取的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历史资料时间序列较短,离散区间及所求得的概率存在一定误差,随着以后深入研究及获得的灾害资料不断丰富,评价精度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 吉良新,秦志玉.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风险评价及案例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7):1784-1785.

[2] 谭万沛.海螺沟风景区地质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7(2):81-86.

[3] 佟守正,王 琦,李 光,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山地学报,2002,20(S1):133-138.

[4] 刘赵平.关于1998年洪涝灾害对旅游业影响情况的调查报告[J].旅游调研,1999(2):23-27.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旅游形象屏蔽;概念解析;产生机理;概念体系

一、引言

屏蔽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文社会,比如大树下的植物生长受限,月亮周边的星星不亮,奥运冠军遮蔽亚军光芒,知名品牌产品身后的无名产品,等等。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屏蔽现象也非常普遍,先开发资源级别高的旅游地往往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知名度高,企业政府投资多,游人如织;而后开发或资源级别低的旅游地情况则有可能相反。如谈到傣族风情和热带雨林,人们会想到西双版纳而不是德宏;谈到香格里拉会想起云南而不是四川,其实它们的资源彼此相似,只是因为受到旅游形象屏蔽作用的影响,拉大了发展差异。

王衍用(1993)最早提出“热影区”概念以来,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旅游形象研究的热门课题。但是纵观十几年的研究可以看到,学者走的是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研究集中于被屏蔽区域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对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存在着基础理论薄弱、概念混淆或错误的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我国旅游形象屏蔽研究文献中尚无对其概念体系的系统梳理,本文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从旅游形象和屏蔽概念的研究人手,全面解析与认识旅游形象屏蔽现象与概念体系,以期为旅游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回顾

在提出旅游形象屏蔽概念之前,已有学者开始研究相邻旅游地的关系问题。张凌云(1989)做过旅游地竞争的论述,保继刚(1991、1994)对景观类似性较高的滨海沙滩、名山旅游地、喀斯特景观之间的竞争进行过细致研究,并提出了“替代性竞争”概念。而最早研究屏蔽现象的是王衍用(1993),并将邻近热点旅游区的旅游区定义为“热影区”。许春晓(1993)在论述旅游资源非优区时,认为旅游资源之间具有屏蔽现象。随后其他学者也开始了相类似的研究,陈传康(1996)通过对北京文化景观的强大“阴影”功能的揭示而评价“老北京城”微缩景观项目的可行性许春晓(2001)回顾了过去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屏蔽现象的类型及性质,并对屏蔽度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进行概述。此后李国平(2002)、杨振之(2003)、肖星(2004)、张英(2004)、刘睿文(2006)等相继展开了相关研究。

但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混淆;(2)旅游形象屏蔽的产生机理不清;(3)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体系缺失。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三、旅游形象屏蔽的相关概念解析

1 旅游形象的概念解析

国内外学者研究旅游形象已有30多年,其概念界定日益严谨和完善,对形象本质认识日益深刻并逐渐取得共识。Echtner和Ritchle(1993)提出了目的地形象概念框架,即属性一整体链、功能一心理链、共同性一唯一性链3个连续链;Mazanec(1994)提出形象变量可归结为3个方面,即主体(subjeets)感知(方面I)围绕客体或目的地(Obiectives)(方面Ⅱ)的特定属性(Attributes)(方面Ⅲ)进行;李蕾蕾(1999)也指出旅游形象概念结构包括主体(人)、客体(旅游地与媒介信息)和本体(人脑对客体环境与媒介环境的感知);杨永德(2007)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蒲公英模型,从形象主体、客体及信息媒介三方面归纳形象本体具有的维度,为旅游形象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内在结构。由此看出,旅游形象的研究已经不再从单一方面入手,而是涉及到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即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介体(旅游业)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分别形成感知形象、服务形象和资源形象。那么,在研究旅游形象延伸问题旅游形象屏蔽时,也应该同时考虑这三个要素。

2 屏蔽的概念解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屏蔽有两个解释:像屏风似的遮挡着;屏障。从这两个解释可以认为,屏蔽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遮挡。在物理学中的屏蔽效应是指:由于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由此看到,屏蔽现象应该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第二,一物体对其它物体产生了遮挡。这样就把物体自身缺陷或不利因素排除在屏蔽现象之外。

3 旅游形象屏蔽概念解析

王衍用(1993)提出“热影区”的概念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学者依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理解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各种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

对各种定义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概念比较混淆,有众多提法,如“热影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地屏蔽现象”、“游客感知灰度区”、“阴影区旅游地和投影区旅游地”、“形象遮蔽”、“旅游资源非显优区”、“边缘旅游地”、“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非主流旅游资源”等等;

(2)研究角度单一,多半只考虑旅游地屏蔽。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来看,旅游屏蔽现象是存在于每一要素之中的。11个定义中有9个指旅游客体屏蔽,3个涉及旅游介体屏蔽,2个指旅游主体屏蔽,而全部定义中没有一个同时从旅游活动三大要素来考虑,从而导致目前旅游屏蔽现象研究不全面、不深入。

(3)对旅游形象屏蔽概念的理解不确切,有概念泛化趋势。从上文对屏蔽概念分析得出,屏蔽现象必是存在两个或以上物体,且其中一个对其它产生遮挡作用。而有学者把旅游地自身不利因素视作屏蔽,泛化了屏蔽概念,如许春晓(2001)把旅游地发展的自身限制性因素都归为旅游屏蔽现象,把旅游地屏蔽划分为要素屏蔽、资源屏蔽、区位屏蔽、条件屏蔽、事故屏蔽,其中要素屏蔽中的要素指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土地。

四、旅游形象屏蔽产生机理

通过上述解析可以得知,研究旅游形象屏蔽现象的产生机理应该同时考虑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并且要充分关注屏蔽的两大基本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旅游形象屏蔽现象。

1 屏蔽现象在旅游主体中的产生机理――认知屏蔽

旅游主体指旅游者,旅游者总是依据旅游形象选择旅游目的地。发生在旅游主体的屏蔽现象主要受首因效应和类化原则规律的影响:首因效应是指个体根据最初的信息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信息的解释;类化原则是指个体将所接收的信息纳入已预设好的范畴之中,将其视为同一类别。旅游者首次接触某类旅游目的地信息时,会逐渐构建出一个新认知结构,以整合该目的地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会 左右后来获得相类似信息的解释,形成首因效应;如果旅游者将来再接触其它类似旅游目的地信息时,会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线索,顺利将该信息同化,遮蔽了旅游者对后来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认知,即类化原则。由首因效应和类化原则造成旅游者对后来信息的同化,形成了旅游主体在认知规律作用下的旅游形象屏蔽――认知屏蔽。

2 屏蔽现象在旅游介体中的产生机理――利益屏蔽

旅游介体主要指旅游业,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游购物,其空间行为主要受利益驱动,会决定区域旅游业的空间形态。保继刚(1993)在谈到旅游饭店的宏观选址时认为,受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的影响,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往往选择该旅游区的中心城市或较高级别的风景区暂住,因此不宜在旅游资源级别较低的景区,或非旅游中心城市选址。其实不仅旅游饭店选址有此规律,旅游业的其它行业选址也是如此,比如说旅游社的选址行为――线路设计。同时,韦伯的集聚指向论认为,多种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会产生聚集,这种集聚利益主要来自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受选址规律和集聚效应的双重作用,寻求稳定回报和低风险的旅游投资往往会选择较高级别和知名度的区域,放弃低级别和知名度低的区域,从而形成旅游介体在追求利益前提下的旅游形象屏蔽――利益屏蔽。

3 屏蔽现象在旅游客体中的产生机理――引力场屏蔽

旅游客体主要指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具有吸引力。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产生是由于其周边存在吸引力场,就像地球会产生重力场,使得地球上的物体受到吸引力一样。地球重力场强的大小取决于地球质量大小;而旅游资源吸引力场强的大小取决于旅游资源的质量,即旅游资源级别,级别越高,场强越大。引力场都是有方向的,地球的重力场指向地心,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场指向其中心。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存在两个或多个旅游吸引物时,它们的吸引力场会彼此交错,资源级别高的具有较强吸引力场强,对旅游者产生较大吸引力,资源级别低的吸引力场强小,对旅游者产生较小吸引力。最终结果是旅游者放弃吸引力场强低的低级别旅游地而选择吸引力场强高的高级别旅游地,从而形成旅游客体在吸引力场强作用下的旅游形象屏蔽――引力场屏蔽。

五、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体系

旅游形象屏蔽的概念体系由旅游形象和屏蔽两大概念构成。旅游形象涉及到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介体(旅游业)和客体(旅游资源),分别构成感知形象、服务形象和资源形象;屏蔽现象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征,即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目的地,并且彼此产生遮挡作用。相对应地,旅游形象屏蔽也必然涉及到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分别形成认知屏蔽、利益屏蔽和引力场屏蔽。基于以上分析构建的旅游形象屏蔽概念体系。

六、结语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第10篇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旅游地理学者就从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经济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旅游产品的概念。后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旅游吸引物一词进入国内研究领域,并被视为外延较广的旅游专属名词,开始用于旅游研究。由于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就造成了概念混淆以及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二者循环定义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体系的合理构建和广泛的学术交流,对旅游研究的深入开展不利。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吸引物这三个仍存争议的基本概念入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彼此间关系,希望能有助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共识的形成。

一、相关概念回顾

(一)旅游资源

由于旅游本身的多学科交叉性和研究的多向性,让旅游资源存在一定的视觉差异性,学术界对于旅游资源的内涵界定仍没有统一答案。从旅游供给的角度,郭来喜认为,凡能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学习、社交等功能,并具有开发价值的为旅游资源;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陈传康等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王大悟、魏小安认为“旅游资源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旅游供需角度,谢彦君认为,“先于旅游而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对潜在旅游者所具有的休闲体验价值而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财富形态。”

对于旅游资源的含义,不同学科角度有不同的侧重点,继而理解也不尽相同。但部分学者的定义值得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比如说有些学者的定义中忽视了潜在的旅游资源,有些学者将旅游资源与旅游商品划分为同一类事物。比较赞同与欣赏从旅游供需角度定义,认为旅游资源是客观地存在于某一地域空间、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就是说,旅游资源本体存在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决定这种资源何时作为或视为旅游资源。

(二) 旅游产品

对于旅游产品的概念,学者们也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有学者从旅游需求角度定义,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生产者和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一定地域上生产或开发以供销售的物象和服务”;有学者从旅游目的地角度出发,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上述的几种定义从某些角度揭示了旅游产品的本质,同时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或因为对旅游产品内涵理解片面导致了其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去定义旅游产品,忽视了旅游供应商的立场,而反之则忽略了旅游者自身的需求,单纯以旅游目的地去定义,忽略了期间的组合过程。本文认为产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劳动创造物,它虽不能等于商品,但它有商品所含有的货币价值,是需要通过购买而进行获得,与此同时它必须要考虑旅游者和旅游供应商两个角度。因此旅游产品的定义可以理解为谢彦君所提出的,“旅游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

(三)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一词虽为舶来品,但国内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外延十分广泛,对其概念的界定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认为旅游吸引物主要指已经投入旅游市场的各种旅游产品,同时吴必虎、唐子颖沿袭了这一习惯用法;邵t以上述定义为基础,并对相关概念体系进行了总结性的体系构建后,他认为旅游吸引物是一项产品,它与旅游交通一起,是旅游产品必要的配件产品;保继刚、楚义芳认为,旅游吸引物通常指促使人们前往某地旅游所具有的因素的总和,并认为通常情况下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资源的代名词。

上述几种观点,虽然分别定义了旅游吸引物,但是都存在着值得思考和斟酌的地方。将其定义为旅游产品或旅游资源,虽体现出旅游吸引物核心,但两种定义要么忽视旅游资源、要么忽视旅游产品,而且未能将旅游者等其他参与者的作用摄入其中;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扩大了旅游产品的定义,也缺乏对其文化价值,体验价值等其他方面的思考。因此本文认为,旅游吸引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相比,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更宽泛、更自由的概念,它不应该从各种学术角度去进行限定,而应该综合各类要素。即可以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吸引力。

二、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旅游吸引物间关系

对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间的关系,一些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如宋子千通过对旅游的被吸引性特征分析,了解并探讨了旅游资源的本质及其与旅游吸引物的关系;王玉明、冯卫红对旅游商品、旅游产品的概念和产品结构作了进一步探讨;陈才等引入了旅游对象概念,分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的关系;谢彦君在其专著中也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吸引物概念及其三者间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总体上而言,首先旅游吸引物比旅游资源的外延要广,它除旅游资源还包括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第二,旅游资源虽然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资源都会产生经济效益并成为旅游产品;如未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它们相对旅游产品而言是自在之物或独立之象,并不会因没成为旅游产品而消失;第三,若把旅游资源等同于旅游业资源,则无限地扩大旅游资源的范畴。

因此综合学术界中关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间关系的各类观点,总结出三者间关系应该是:旅游者通过旅游经营者的介绍或者推销对旅游吸引物中的旅游资源或者旅游产品所吸引,并产生了前往该地进行旅游的旅游动机,或者旅游者直接被旅游吸引物中某些内容所以吸引,如旅游地中的某些游客的回忆诉说,而直接前往该地进行旅游。而对于这个旅游吸引物,它包含了众多方面,核心为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产品,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如大连的发现王国,深圳的锦绣中华以及香港的迪斯尼乐园,第二类是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这一部分是将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作为核心旅游产品,然后组合景区服务、景区门票等其他内容,使其成为一个组合性的旅游产品进行出售,如黄山旅游景区,旅行社推出的乌江三日游等内容。对于旅游资源除了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外,还存在着未被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这一部分内容虽不是旅游产品,但也存在着潜在的吸引力,仍属于旅游吸引物中的一部分。而对于酒店的住宿设施和其他各种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甚至包括逗留的旅游者本身,他们都可以产生吸引力,也构成了旅游吸引物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既不属于旅游资源,也不属于旅游产品,本文将其统一称为边缘的旅游吸引物。总体而言,可以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吸引物的关系表现为图1所示。

终上所述,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吸引物三者本属于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先旅游业而存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处于潜在的待开发状态。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是吸引性,是吸引的一种潜在能力,它没有与顾客直接发生联系;而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是现实存在的吸引作用,其使用价值在顾客那里得到体现。对于旅游产品来说,它也被包含于旅游吸引物中,但是它与旅游资源只有交集,并不存在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总体概括起来,包括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边缘的旅游吸引物(如旅游服务设施、景点标示等),同时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有机的联系起来,一起构成了旅游吸引物。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