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游地理学的教育方式

旅游地理学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集趣味性、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为一体的新兴课程,是旅游从业者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旅行社经营、导游服务、饭店管理、旅游地建设与区域旅游开发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常识和理论知识。但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深度要求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明确培养目标、认真钻研不同类型的教材,综合设计难度相宜的课程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设计和方法进行探讨。 1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 从教材方面来看,难易程度有差别。目前,针对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地理教材大概有两种类型,①《中国旅游地理》,对中国的旅游资源类型及地理分布、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及各行政区的特色旅游资源、经典旅游路线等进行了较多描述和分析,同时也兼有旅游客源地理、旅游交通等方面的内容。②《旅游地理学》,基于国内外著名旅游地理学家推荐的重要文献和学术期刊,对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旅游交通、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因此理论性较强。从内容方面来看,基础知识较丰富。不论采用哪种类型的教材,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分类、旅游客源需求、旅游交通、旅游区划等多方面,且具备较强的系统性。 2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明确的就业导向性,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旅行社经营、导游服务、饭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因此,掌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的基本常识和基础知识,对于做好旅游业服务性工作非常必要。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中的旅游者行为与需求预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等,则是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等课程的必要理论基础;同时另外一部分学生有志于在本科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则有助于他们形成基础理论的思维方法。因此,也需考虑在课程内容中融合旅游地理的理论知识。基于以上考虑,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地理课程设计,首先应定位合理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和分布,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生产和发展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为旅游服务工作和后续的学习研究提供必要的常识和理论。其次,明确难度适宜的教学大纲内容,即以教学目标为指导,综合《中国旅游地理》和《旅游地理学》两种类型教材的优势内容,合理分配介绍性和理论性知识的学时。 3采取实用的教学方法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介绍性知识形成记忆,对理论性知识达到理解,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3.1声像“导游”法,生动直观助记忆声像“导游”法是指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旅游地理教学中记忆性知识点很多。整合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课件授课,一方面课件展现信息容量大,另一方面因形象生动、真实直观,学生理解吸收掌握快的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可利用欣赏在线景点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习。 3.2合作学习法,调动参与意识合作学习是基于群体力学的一种现代教学体系,强调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旅游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法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如:课程围绕中国旅游区划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旅游大区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类别、旅游空间格局和游览区基本情况等,并对该大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该方法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3.3模拟导游法,强化实践训练模拟导游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旅游线路,指导学生自习,要求按旅游线路制定行程,编写导游词。通过交通图引领“学生旅游团”向景点出发,利用多媒体影像依次展示需要学生掌握的景观图像,让学生做路途和景点的导游解说。模拟导游法的成效体现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4案例教学法,解释说明理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强调生动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地理学课程中兼有介绍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介绍性知识丰富生动,理论性知识相对枯燥,学生的兴趣程度有较大差别。但其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说明解释某个理论,还可选取典型案例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3.5任务教学法,强调理论应用任务教学法,是指“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在应用型本科旅游地理课程中,可将旅游者需求预测、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分析等设定为多个独立教学任务,指导学生以小组和案例的形式开展学习,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分析。

全文阅读

旅游地理教学论文

一、当前旅游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中职学校的旅游地理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从旅游行业的整体进步上来看,仍然存在一定欠缺和不足,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上仍存在值得强化和提升的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旅游地理教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材的内容模式化较为严重,很大一部分都属于绪论、分区旅游资源或景点旅游资源,过度突出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了对学生们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应用。中职学校的主要目的和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劳动者,来为社会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应当讲究实际价值创造能力和实践的培养,落实好自身的定位。然而,旅游地理相关教材却将理论知识的教育摆在了教学模式的首要位置,这使得职业化的教学模式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也不利于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二)生源方面的问题

与此同时,生源问题也是影响旅游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在中职学校中,大多数学生在初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而且学习能力也不强,在班级通常是处于边缘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也缺少对相关纪律的重视,因此这些学生的自制力都不强,而且对于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经常出现违反学校的各种制度以及班级纪律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解决处理很可能导致其他学生的效仿,继而产生一个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理的教学成效。这种客观性的因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旅游地理的教学难度,也会为旅游地理教学优化带来更多的阻碍。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在定位上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层次上与其他高等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并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不足,使部分教师会出现内心的偏差。而且教师们长期面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遇到来自学习和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理的实际教学成果。

(三)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时间尚短,很多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许多的差距,使得传统教学方法在已快速发展的今天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旅游地理的教学需要。并且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年来我国中职的旅游地理教学一直都属于封闭的状态,无论是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上还是对于激发学生们技能学习的主动性上都有很大的欠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更是很难在旅游地理教学中得以寻觅。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旅游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们个性自由发挥上以及知识的合理有效学习等方面。当前,许多中职院校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旅游地理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能够在较少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但终归而言这种模式对于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实际学习成果具有很大的阻碍,使教学和实际应用完全脱离开来,不利于我国职业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们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这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理教学的应有成效,也会成为羁绊旅游地理教学优化的重要掣肘。

二、关于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对策

全文阅读

旅游地理教学新探

摘 要: 本文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旅游地理教学实际,论证了旅游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途径,阐明了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的必要性与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 旅游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即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为了实现教学改革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必要。

一、更新教学理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是新时期教学的主导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含义。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

1.发挥情感的作用,鼓励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情绪受外界影响非常大,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在课堂上经常选一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让他们解决,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交流与合作增强学习旅游地理的信心。

2.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

全文阅读

地理教学旅游知识应用

中学地理教材中增设了大量的有关旅游方面的内容和知识,颇合时宜,而且中学生也向往旅游,希望自己能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适当补充和引进一些旅游知识,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对瑰丽而多彩的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色彩缤纷的人文景观的讲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树立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目的。鉴于此,在此尝试把旅游知识贯穿在整个地理教学课堂和课外活动中,从而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把旅游资源带进课堂

无论是初中地理中的区域地理,还是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有许多与旅游相关的结合点。在不影响课堂主要内容的前提下,不同渠道适当地介绍一些相关的绚丽多姿的旅游资源,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巧引歌曲一首好的歌能给人以心灵的美感,不少歌曲的歌词中蕴涵了丰富的地理内容,讴歌和赞美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若能巧妙引用,则能收到教学生动、活泼,便于学生牢记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的效果。例如在讲到内蒙古高原时,高原平坦辽阔,降水少,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形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景观,适宜放牧马、牛、羊、骆驼等。这时巧妙引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这几句歌词,便可把学生的思绪带到内蒙古那如诗如画的美好景界——在美丽辽阔的草原上,牧民们自由自在的赶着牛、羊,歌唱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歌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形成一种美好的向往。又如讲到我国横断山区地理特征时,可引用大家都熟悉的《四渡赤水出骑兵》里的歌词:“横断山,路难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横断山的路会难行呢?哦!原来横断山是一系列山高谷深、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要翻阅这一系列平行山脉确实难。由于相对高差大,因此山脚、山腰、山顶的气候截然不同,从而形成了通常所说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经这样简单的分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这个地区的地形、气候等特征,且印象深刻。

2.引用古诗词和谚语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其中不乏概括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精品。课堂中相关内容上恰当引出几句学生都熟悉的古诗,将会起到活泼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如讲地质构造中地垒式断块山——庐山例子时,引用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学生想一下,要形成直下三千尺的这种瀑布,山体必须怎样?——山体必须高峻陡峭,有“万丈”悬崖。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庐山这种陡峭的“万丈悬崖”是怎样形成的。进而引出正题,因为庐山是一个地垒构造,南北两侧下降,中部山体上升,从而形成高峻陡峭、犹如平地拔起的庐山,显得格外的险峻,也格外秀丽。因而才形成直下三千尺的著名飞瀑。经过这样一引一讲,一方面使学生过去的知识得以延伸,另一方面又使他们掌握了地垒这种地质的构造。又如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地区是赤道地区。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规律。我国古今诗词、谚语等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在课堂上能适当地运用,不但学生爱听,还可以为课堂增彩添色,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让地理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象地被理解和记忆,同时很多的诗词和谚语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的思维品质,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热爱地理学科。

3.展示图画或景观图片课堂上讲某些自然景观时,适当展示几幅相关图画或景观图片。会使学生耳听一新,精神振奋。例如讲三大类岩石中的花岗石特征时,可展示一幅我国黄山的风景画,要求学生们仔细看图,找出有哪些景物?有苍劲多姿的青松,灵秀奇妙的山石,变化无穷的云雾等。引出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浑圆、陡峭直立的“怪石”呢?最后得出结论:因为黄山的岩石是花岗石,具有很好的柱状节理,质地坚硬,沿节理易风化。经历了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从而形成了这“怪石”,成为黄山一“绝”。通过这样一看一想,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参与的气氛中掌握了花岗石的特征,且记忆深刻。又如在讲人口问题时,首先展示一幅漫画《母亲的苦难》,这容易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迅速进入情景。教材中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展示的图画典型,讲解切题,无疑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点。

二、课外活动中的“旅游活动”

由于课堂上内容和时间的有限,除了课堂中适当引入旅游资源外,在课外活动中也带进了旅游知识。主要有:组织专题讲座、出地理墙报、开展知识竞赛、游戏活动和进行野外考察等。针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多,枯燥不易记,课外活动中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来掌握和巩固。先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一些风景名胜点,放到图上相应的位置,准备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具体的游览路线:如华山峨眉山石林,最后让学生来进行一次不花钱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旅游”。游戏开始,每人发一张标有游览线路的纸条,要求说出坐火车、还是坐轮船。主要的铁路干线和航线,以及沿途经过的著名大城市的名称。经过学生亲身的游览,这些主要的干线就容易记,有趣多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识图和读图能力。

全文阅读

谈《旅游地理》与中学地理教学

摘 要:《旅游地理》它涉及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面很广,教学难度很大,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供相关老师参考。

关键词:旅游地理 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兴旺,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颇具生机活力的强劲行业。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课的内涵,进而达到提高地下教学水平的目的,一些学校便开设旅游地理课,把旅游地理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地理在中学时不是主科,往往不受学校的重视,导致学生亦对其不重视。而旅游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有些学生对它忽视,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必不能产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从中国旅游地理对旅游管理工作、路线设计、满足旅客需求、饱含地理知识等出发,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学习旅游景区景点、风土人情、旅游交通、地形走向、季节变化、动植物分布等,为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设计旅游线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学生若想以后从事导游工作更要学好它,因为导游工作要给游客讲解各景区景点的地质地貌成因,风景特色,历史神话传说,这些都是《旅游地理》的教学内容。通过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在求知方面的需求。学生只要认识到旅游地理的学习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必将大大提高。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旅游地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天文、地理、人文、宗教、动植物等统统纳入其中。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繁多且杂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化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记忆。

全文阅读

中职旅游地理教学提高学生旅游职业能力探索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面向基层、生产、建设等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开展中职教育,应注重满足某一特定岗位或者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学生的生产教育、管理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这也是中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的基本形式之一。旅游地理作为中职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满足旅游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职业水平。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旅游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仍需改进。

一、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旅游地理课程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通过这门课程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一)课程内容存在交叉或重复现象

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教材,针对不同教学层次或教学对象,但是教材存在明显的共性,尤其在旅游资源相关内容方面,存在较大比例的重复现象;在教学内容方面,多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导游基础、国家概况、旅游文化等内容,由于仅考虑到学科的系统性格局,为教师授课提供方便,但是缺乏对旅游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与旅游专业人才市场定位不一致,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职业能力

以中职学校当前设置的课程情况来看,虽然学生对旅游地理产生一定兴趣,认为可从中学到相关旅游知识,并提高综合素质。但是以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成效的认同性,虽然在课堂表现出浓厚的学习欲望,但是在考试时却只能死记硬背。可见,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课程教学与考核的实用性不强,对加快转变教学方法,提出全新要求。

(三)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和兴趣培养

全文阅读

地图教学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旅游地理课程是高职院校导游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分区介绍我国主要旅游景点和世界主要旅游国家的旅游资源,并在研究旅游地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侧重让学生学习不同级别旅游资源的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和特色,让学生对中国主要景区、对应旅游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在旅游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地图使用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都是培养的重点方向,这不但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也对学生未来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1 地图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1 强化旅游地理基础知识

笔者从旅游地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中学阶段虽然都学习过地理知识,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学生认为旅游地理知识就是死记硬背,不会进行地理思维,无地理空间感,众多地名混淆不清,众多旅游景点与旅游线路记忆不全面、不准确、不长久等现象,有的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还很欠缺。如果在教学中将地图如旅游地图等呈现给学生,就可以让学生将各种景点进行归纳,形成空间系统,使得学生了解到地理知识的规律性,这是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法。比如说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学生常用的地图有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理位置图、地形图、主要交通干线图、不同地区和不同等级的旅游地图等。学生在学习这几类地图后能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各景区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以及各对应的旅游交通等内容,为学习后续旅游地理知识打好前期基础。

1.2 把握旅游景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的分布位置及相互位置关系是旅游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旅游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学生通过对分区分等级的旅游资源分布图的学习研究,可以实现对我国各地区各等级的旅游资源的观察、了解、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最终能够还原出旅游资源的位置分布。

地理事物间是有着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旅游资源的形成就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在将旅游类地图和地理各种地图相结合后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比如在将旅游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等结合之后进行分析,就能清晰观察出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环境的关系,也可以发现行政区划和旅游景区的联系;在将我国动植物分布图和气候图进行叠加后,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观察气候对植被和动物的巨大影响。以上两种地图结合方式是教学中需要重点呈现的,对于这类相关的常用地图的结合,教师要及时搜集最新地图信息资料,并及时给学生呈现,关键是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及时学习到相关知识。

1.3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全文阅读

乡土地理资源在旅游地理教学的利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中各类自然、人文现象,以及各类现象之间相互关联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部分。旅游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边缘分支,学科覆盖面极其广泛,同时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它学科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而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对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生动形象的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于日常实际,使得原本抽象、模糊的地理学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且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一、乡土地理的含义

(一)乡土地理的概念

乡土地理,即省区(地级市)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其中包括本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的具体特征及相互联系,同时还包括本地区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及本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交通运输、人文环境等。

(二)乡土地理在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

乡土地理,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必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帮助学生理性而全面的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环境;(2)不断培育并加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思想情感;(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持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4)通过具体的乡土地理实践培养学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

二、乡土地理资源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一)乡土地理资源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全文阅读

“模拟导游法”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旅游地理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自然旅游资源,又涉及古都名城、古代建筑、宗教古迹、古典园林、文化习俗、风土民情等人文旅游资源,还包含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紧密伴生的混合型旅游资源等。这些知识需要理解的不多,但是需要记忆的很多,这就给学生掌握知识带来了很多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在教学中使用了“模拟导游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具体做法

1.教师当好导演,指导学法。

为了上好模拟导游课,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制定教学目标,根据要求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旅游线路,指导学生自习,要求学生按旅游线路制定行程,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包括地区介绍、历史概况、风景文物、风俗物产、奇闻轶事、景点来历、特点、历史沿革、有意义的传说等。

2.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以教材为依据,搜集与阅读有关的旅游资料,并充分利用校园网,在网上搜集信息,弥补教材上一些图、文、数据相对滞后的不足,并养成平时注意搜集、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在将教材的知识点充分挖掘概括和广泛搜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学生写出导游词。

3.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课堂“导游”。

教师按设计的旅游线路通过交通图引领“学生旅游团”向景点出发,选择学生开始路途导游解说;教师利用多媒体影像、投影图片、景观挂图等依次展示需要学生掌握的景观图像,分别由学生进行景点导游讲解。

全文阅读

地图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着重介绍我国各主要旅游地区和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家的旅游资源概况,在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侧重学习不同等级旅游区旅游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特色,使学生对中国的重要景区及旅游线路有所了解,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图教学是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色,与其它学科相比,除了文字系统的学习外,尤其重视对图像系统的学习,因为地图的使用在地理学科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旅游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感和地图使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巨大作用,而且在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

一、地图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强化旅游地理基本知识

通过近几年的旅游地理教学发现,学生虽然在中学学过地理,但存在部分学生无地理空间感、不会运用地理思维、认为旅游地理知识就是死记硬背、众多地名混淆不清、众多旅游景点与旅游线路如过眼烟云等问题,基本的旅游地理知识很欠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地图穿去,可以将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基本的地理常识也可得到强化。

以《中国旅游地理》为例,在强化基本知识时主要用到的地图是“中国地理位置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山脉图”、“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这几幅地图。学生通过对这几幅地图的观察、绘制、记忆,能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主要的行政区划以及各省的位置和位置关系、我国的基本地形特征、山脉分布以及交通的大致状况等。并且通过对地图的学习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地理空间意识,掌握旅游地理中基本的地理常识和知识框架,为学习后续的旅游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掌握旅游资源分布位置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掌握我国重要旅游资源的分布位置是旅游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旅游专业学生需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若想清晰地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布位置,就必须利用各种旅游资源分布图来进行学习,通过对我国乃至细化到各省旅游资源分布图的观察、绘制、记忆,达到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准确还原出旅游资源的位置分布。

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资源分布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将旅游资源分布图和其它地图叠加分析,可以发现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环境原因,更深刻地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和分布特征。例如,把我国动植物资源分布图、气候图叠加在一起,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气候对动物、植被的巨大影响;再如,人文旅游资源分布若联系交通、自然资源、地形地貌,会使学生发现,人文旅游资源多是在交通较发达、地势较平坦、资源较丰富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