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经济

“绿色”作为政府十三五规划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被关注。“十三五规划”中“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成为一大亮点得到各方关注。

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建多层面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达成各方共识。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指导意见》在G20峰会前夕出台,也彰显中国倡导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决心和责任。

《指导意见》强调,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在政策层面上,《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支持激励政策,包括用再贷款、贴息、担保和设立政府参与的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了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以起到激励社会资本的作用。《意见》从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对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路径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建议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意见》对地方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落地方面也指明了方向,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绿色发展基金,通过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完善收益和成本风险共担机制,支持绿色发展基金所投资的项目。

《指导意见》明确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作用,要求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发展绿色保险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支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推动建立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

《指导意见》提出广泛开展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继续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推动全球形成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积极稳妥地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国际上对七部委《指导意见》十分关注,在中国出台政策之后,印尼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开始研究类似的支持绿色金融的框架性政策。9月杭州召开G20峰会上,在中国推动下,绿色金融得到各成员国关注,并且首次被写入G20公报中。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颁布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与可选措施。

应该说,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多轮驱动。

近年来,雾霾频发等引发各方关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而绿色金融正在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已经达成了共识。中国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设,加快财税体制和投融资机制的改革。

全文阅读

浅谈绿色经济

内容摘要:阐明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指出绿色经济是生产标准化和营销准入化的革命,同时也是产业化经营的革命。

关键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产标准化;营销准入化

中图分类号:F037文献标识码:A

绿色经济是一个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绿色”的概念在社会上广为运用,很多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有关的概念、行为、活动都把绿色作为一个形象的说法。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标,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一、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人口激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而绿色生态经济不但可以为人类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源等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要素。在21世纪这个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考验的时代里,要想根本解决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成为一种划时代的发展思想和崭新的发展观,作为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体现的绿色经济于是成为全球化大趋势。

二、倡导绿色经济

全文阅读

绿色建筑经济

1、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原因

1.1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任何行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实现自己的发展,而是要实现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下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从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考虑,建筑业都应当以绿色低碳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用最小的资源消耗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适用的使用空间和居住环境,实现建筑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2改变建筑业粗放型发展方式的要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过当前的建筑模式大都是高消耗、高投入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严重背离,并且大大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的建筑业没有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致使工作效率低下,产值与其它行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还有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恶性竞争,压低报价最后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盈利,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创造绿色建筑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3保护环境的要求。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能源、资源、环境都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国建筑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还有一些建筑在没有规划好就开始施工,最终导致快要完工的建筑被摧毁,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建筑物产生的垃圾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已经占了城市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每年因拆除旧建筑物和建立新建筑物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已经达到3亿吨,建筑物内部的取暖设备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占到气体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建筑施工带来的噪声污染已经非常严重,鉴于建筑行业给资源、能源、环境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迫切需要走绿色建筑经济之路,实现建筑与环境、生态、资源的和谐发展。

2、建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提高绿色意识。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绿色意识,是促进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对绿色意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如广播、电视、报纸加大绿色知识的宣传度,让普通市民加强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让市民积极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社会成员的节约意识,大理贯彻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理念,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积极鼓励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社会成员绿色低碳建筑经济知识的普及,让社会各界了解到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绿色观念培养,通过对施工一线人员的绿色建筑理念培训,加深他们对绿色建筑经济的认识,并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在施工中贯彻绿色理念,用行动做到绿色施工;最后,全国高校要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经济有关学科建设,培养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绿色建筑经济人才。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接受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就能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进行绿色设计。设计是建筑业的重要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设计不仅决定着建筑物的外观美,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建筑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好设计关,首先要聘请拥有绿色理念,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担当,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制作设计图时,要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统筹考虑到选材、施工、设计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进行建筑物内部设计时,更要引用绿色设计理念,不仅追求设计的舒适度,更追求设计的环保性,在设计施工方案时,采用先进的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尽最大努力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

2.3推进建筑行业绿色运营与回收。绿色建筑不是单纯字面上的绿色建筑物,而是要实现建筑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和谐,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把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把对资源的利用提到最高的水平上,实现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建筑行业绿色运营与回收能够大大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要想实现建筑行业绿色运营与回收,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首先作为建设单位,要选择优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对绿色建筑进行管理;其次物业管理公司还要建立完善的节能环保制度,同时加强对制度的监管,还要建立绿化制度,提高建筑绿化质量和水平,有效控制建筑垃圾的流向,进行分类回收处理;最后,对于生命周期终结的建筑,要雇用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拆除,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最大可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全文阅读

TVET绿色经济论文

1绿色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绿色经济增长是一种必要且高效的发展模式,绿色增长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防止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流失以及资源的浪费(OECD2010)。以往许多国家都是依据GDP或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来衡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向绿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人们在此基础上纳入新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比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幸福感等,绿色经济增长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①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水电以及城市堆填区沼气。

②会涌现出越来越多高效利用能源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高效的生产设备、汽车以及建筑等,另外,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能源储备和分配的效率也将会大大提高。

③生产工艺将向降低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能源再循环利用方面转换。

④保护自然资源的产品和服务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这其中包括有机农业、可持续林业、土地和土壤管理、土壤和野生动物保护、水资源管理等。

⑤产品和劳动服务能更加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向绿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虽然过程比较缓慢,但这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推进这一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迫使各主要经济国家做出减排要求,人们对商业经营模式的重新认识,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人们对更好工作环境的向往等。

2绿色经济增长对TVET产生的影响

全文阅读

绿色竞争力经济

一、企业打造绿色竞争力的缘由

欧盟已经施行的WEEE和ROHS两个环保指令已经开始考验中国企业,“绿色大棒”向“中国制造”发起了新的挑战,对我国企业来说,构筑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1.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要求。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们向自然界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同时还向环境排放过多的有害物质,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灾难,现

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承受着这些苦果。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环境污染的源头,必须肩负起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责任,随着政府和公众对待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没有“绿色”的企业

将难有市场。实施绿色战略,打造绿色竞争力,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适应现代消费观念的必经之路。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从仅仅考虑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到开始追求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绿色意识日益增强,绿色观念日渐普及。人们出于对生

存环境和自身将康的考虑,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于是,以适度地禁止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为特征的绿色消费在各地兴起。消费观念的“绿色”趋向,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

求,使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打造绿色竞争力,开展绿色战略规划,以适应市场要求。

全文阅读

谈绿色经济核算

GDP(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曾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尤其在战后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背景之下,GDP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进步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但是,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挑战,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于是绿色GDP核算便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需要而产生了。

一、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环境分析中的不足。传统经济学把环境看作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因此,对国民经济状况进行系统描述的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记录和测度的也仅是这一狭义经济系统的各种流量与存量,包括经济生产、消费、资本形成等内容,并把GDP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指标来进行经济成就和经济增长的分析。但由于忽略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很多缺陷和扭曲,使之饱受指责。其中,传统GDP主要的缺陷在于:

1、忽略了会对经济生产力可持续性构成威胁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2、忽略了污染和其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质量的退化,以及这种退化对人类健康和福利产生的影响。

3、没有合理反映环境保护支出,环境保护支出被作为国民收入和产品的增加来进行核算,尽管这些支出应当被看作是社会成本。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至少应当对环境支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负部分责任。对经济过程环境投入成本的低估造成了对当期生产过程的新创价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内生产净值(NDP)的高估,进而对投资产生刺激,使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对环境投入的需求也随之扩大,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的压力也更大,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极端的情况下,将会导致环境系统的崩溃,而经济系统也会因其支持系统的崩溃而被毁灭。按照同样的逻辑,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总量指标GDP,实际上也并非是对经济成就的合理度测,在很大程度上,它会误导政策制定者的决策行为。

二、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新审视。可持续发展决策的需要,要求我们对传统经济学把环境看作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的思维进行重新审视。

在当代,环境应被看作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经济系统的主要活动包括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和积累活动,这些活动创造了货物和服务(包括劳动)及其在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流量。环境系统具有两个基本的经济:向经济系统提供物质性资源与处理来自经济系统得废物(环境容量功能),即经济系统的绝大部分投入是来自于环境系统,而经济系统产出的相当一部分最后要回到环境系统。在过去,相对于经济系统的吸收能力和排放能力而言,环境系统提供物质性资源与环境容量资源的能力可以被认为是非稀缺的,因此,传统经济学将环境系统看作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也无可厚非。但随着经济体系规模与效率的迅速扩张,环境系统的这两个基本经济就成为稀缺资源,理应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从核算的角度看,对经济系统运行状况的全面描述更不能忽视其投入的来源与产出的去向,即应将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核算范围进行必要的扩展,使之反映环境投入与环境保护支出对经济系统运行的贡献或影响。

全文阅读

绿色经济 绿色教育

近日,我阅读了《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周小山、严先云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书,可以说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对我的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了解与认识。所谓教育,就是要发展每个同学的个性,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学与教学策略的含义。以前我认为教学就是老师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老师的教导;教学就是学生疑问,老师解答的过程,简言之就是“问—答”的单向传输模式。在我阅读了《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这本书之后,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教学工作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教学原来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各种教学“事件”“情景”和“刺激”,都是指向内部心理活动,即唤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

我也认识到了,为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和需要,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我认为在如今国家大力提倡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每个教师都应该有“绿色教育,健康发展”的理念,正如国家现今主张的绿色经济一样,经济的发展不能以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污染为成本和代价,应该做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反映到教育领域,就是不应该让学生学得太苦、太累、有厌学情绪;不应该让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性受到束缚或抑制;不应该让学生只学习书本理论知识,整天在题海战术中煎熬,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狭小的校园、教室里,忽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不应该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导致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能力软弱。

现在的学校教育太过于注重学生的书本文化和考试分数,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老师们、同学们可谓是用尽招数,很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结果学生的“成绩”是提高了不少,但是其创造性思维、人格培养、个性塑造等方面的社会能力被抹杀了,很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国家经济发展的思维方式已经在逐渐发生变化,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要有所变革、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跟上时展的步伐。作为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的过程,是师生智慧的交融;学生不是空的容器,他们也有思想、有认识。

另外,使我更清晰地认识了课改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精神实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课程功能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根据这一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我看来,这符合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回想当初步入教师岗位,以为一名的教师的职责就是将书本知识传输给学生就可以了,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作为21世纪的人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由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隘的课程定位,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结构因素,因材施教,关注并实现学生的“全人”发展。

所谓“全人”的发展,具体说来,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环保意识,这不仅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对于我个人来讲,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永不止步,在教育事业上努力实现我的个人价值,无愧于人民的嘱托,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立山镇小学校)

全文阅读

绿色环保“经济袋”

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班级环境是构成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更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活动和思想道德情感。一个干净、舒适、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产生美的感受,学生置身其间会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班级艺术环境的建设,能培养学生热爱美、欣赏美、呵护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由于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差,直接影响了班级的环境,影响着师生的健康,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走进教室时,我看到纸屑到处都是,还有同学喝过的矿泉水瓶子,随意地扔在地上……每天上课之前我都会讲卫生与健康、行为方面的重要性,教育的效果甚微,有时卫生也能保持一两天,却不够理想。

面对此情况,我绞尽脑汁,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方法:我从学生食堂找来三个很结实、很大的塑料袋,一个袋子上用红色的油漆写上绿色环保“纸张袋,变我为宝”,另一个袋子上写上绿色环保“瓶子袋,把我留下”,另外一个袋子上写上“无用袋,把我请走”。同时我还做了一个木箱,以便学生吐痰。我把它们按顺序放在教室后排放扫帚的地方,并用钉子钉在墙壁上,取用都很方便。同时规定学生在指定的地方投放垃圾,由值日生倒掉“无用袋,把我请走”里面的垃圾。“纸张袋,变我为宝”和 “瓶子袋,把我留下”里面的垃圾每天下晚自习后清理一次,把废纸和塑料瓶子放在学校专门堆放器材的一间教室里,过了一个月后让同学拿到市场上去卖。从此,教室的卫生大大改观了,教室里的果皮、纸屑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时值得高兴的是,有许多被我们认为是废品的东西有了其经济价值,同时我们班还被评为了文明班级。教室里的废纸一个星期算下来大概有十多斤,市场价五角钱一斤,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喝完饮料的塑料瓶子,一个星期就是一袋,三元一斤,一学期下来,给班上增创班费多达一百多元,我拿着这些钱为班级增添了一些课外书籍,同学们摸着带着墨香的书籍,都很高兴。从此值日变得轻松了,大家也有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们要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学们诙谐地说那几个塑料袋是“经济实惠袋”。

从这件事例中笔者体会到: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养成好习惯方面也是一门很深的教学艺术,“堵不如导”这个华夏子孙从大禹治水时就获得的哲理,在当今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仍有其价值。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管理手段其实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我们要花许多口舌来说服大家接受这种做法,因为有人会说:这会助长孩子爱吃零食的习惯;教室里放垃圾太不卫生等等。但我们已经能从绿色环保“经济袋”看到两个教育结果:(1)不要忽视任何一件小事,哪怕是垃圾;(2)这种方式一定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温泉中学】

全文阅读

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有效解决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本文对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建议。

随着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锐化,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当前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金融作为经济发展内容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而绿色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发展,本文将以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内涵

绿色金融指的是在进行金融投资、融资等活动时,将环境相关因素考虑进入去,通过金融经营活动引导,社会经济资源,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它是金融部门对环境保护制定的一项基本政策,是用于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绿色经济指的是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的,是为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的矛盾,是经济发展适应环境和健康需要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就魍扯言,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样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也都是为了调和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而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两者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简单来说,绿色经济是绿色金融的基础,而绿色金融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为其提供重要的支撑。

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分析

绿色经济是绿色金融的基础。正如传统金融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经济发展是金融得以发展基础,绿色经济也同样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因为没有绿色经济的发展就不会产生需求,就不需要供给,进而促使绿色金融的形成和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资金需求,也就无法通过资金来引导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对各个经济组织的发展行为进行约束,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而绿色金融是在资金支持层面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干预,推动各个经济发展机构将环境因素考虑到发展行为当中,从而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得以协调。因此可以说,绿色经济催动了绿色金融的产生,是其发展的基础。

全文阅读

浅谈绿色GDP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论文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论文摘要:在经济高速增长,能源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在全国十省市试行了绿色GDP核算,发现存在着核算资料缺乏、环境损耗难以量化等不利因素,既而转向绿色会计、单位GDP能耗等.本文丰要就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做了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与资源的浪费严重,环境问题突出。以此,中国开展了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试图测算出环境的破坏对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增长中计人环境成本,从而提倡更为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英国《金融时报》有关《中国放弃“绿色GDP”计划》的报道,对此,国家统计局则表示先做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实物测算方面,暂时不做价值的估算,作为需要给出一个数字的绿色GDP,现在确实难以实现。并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绿色会计”作为绿色GDP的替代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就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做一研究。

1.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

1.1绿色会计及主要内容

绿色会计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早期,最为突出的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政府间专家工作小组在连续几次的会议上讨论过绿色会计问题,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的准则。

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结合,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平衡人工资本和自然资本,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绿色会计突出核算企业自然环境成本,在提高企业自身直接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全面监督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其基础内容可分为三部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同时包括对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评估。其区别于传统会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由于与自然环境关系复杂,考虑到目前的绿色会计核算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核算对象主要是:绿色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等;绿色收入,包括自然资源收人、环境污染收人、资源环境保护收人等;绿色会计收益包括资源环境收益、绿色利润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