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化规划设计论文

绿化规划设计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论文

1概述

我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经济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发生,这时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满足于温饱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将需求提升到了生态发展,和谐共存的层面,这样一来,城市的生态绿色发展就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也颁布了生态小区的发展意见,在未来生态城市居住区应是在空气、水质、土地等自然资源都能达到一定的绿色环保标准,这也是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现状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的情况一路前行,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污染情况,显然是与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同时也违背了人们追求舒适、健康、绿色生活的意志。比如,前几年北京地区在秋季经常性的形成大面积沙尘暴,这与北京周边山区的植被贫瘠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比如在2013年左右,京津冀等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虽然绿化不是罪魁祸首,但引出了一些城市绿化规划方面的问题,这些实例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在城市绿化规划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具体到居住区的问题上,问题则更加明显,首先我国城市居住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集中性的区域性的高、矮类建筑楼层为居住区;第二,以大面积不同人口密集区为居住区;第三,先规划社区领地,再考虑环境因素。由于以上的社区规划方式,就直接导致了以下几个弊端,首先,由于建筑楼层越来越高,楼宇密度愈来愈大,所以该区域使用空调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从而形成的局部性的大气破坏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其次因为人口密度巨大,所有形成的生活垃圾就需要集中性的整体销毁,这其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无法估量的,最后开发商在选择用地时,优先考虑在交通发达区域进行规划,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为了规划而规划,不能统筹考虑生态建设与人口分布的特定条件,从而进入了无法摆脱人口稠密的死循环。

3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意义

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km2,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地形较为复杂的多山地区,尤其像四川,云南等地更是山水连绵不绝,比如位于保山城西部的兰城街道森林区域,辖区总面积39.39km2,辖7个社区107居民小组。林地总面积1805hm2,森林覆盖率47%。在如此多山的地区进行居民社区绿化全面建设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大面积的山林区包围着城市,但这些山林俨然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天然屏障,在空气被污染的情况下,城市面山的植被可以有效阻隔风沙及污染空气的进入,同时能够有效过滤掉城市内部的空气杂质,在面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自然灾害时,山林也可以有效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并且山林作为生命繁衍的重要栖息地,动植物的出现也可以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城市山林在城市的美化及市民的休闲度假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5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中,提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材料的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等内容成为指导居住区建设的重要原则。这项原则中提到的生态住宅小区中的内容,恰好是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所发展的方向,所以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4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早已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在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中运用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在绿化规划中将整体区域的长久、有效发展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以建立区域性长效发展机制;其次,应满足建立有效生态功能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使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统一发展,减少空气污染情况,是这一原则的根本目的;再次,应满足经济适用的规划原则,这一原则即是通过绿化规划,使植被规划面积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偏好需求,同时还能兼顾到城市经济投入的正常比例,让城市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态势;最后,还应满足科学绿化规划的原则,在绿化工作中不能盲目选择植被品质与绿化规模,应当因地制宜地针对当地土壤、气候、水源等综合因素方面进行植被选择,最大程度地运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最少限度地改动土方,这样不仅能保持原始自然的和谐之美,而且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政府支出。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还是应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向前发展。

全文阅读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居住区绿地是人们休息、游憩的重要场所,为了创造舒适、优美、卫生的绿化环境,应分考虑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才能达到绿化、净化、美化之效果。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植物配置

1概述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2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2)娥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还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3)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全文阅读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分析

1.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的时段性和专业属性

1.1.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专业分类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9月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以下简称设计标准),要求全省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民用建筑设计必须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设计标准在执行国家新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下简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了江苏省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特点及适宜性技术,按满足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设计评价目标编制。设计标准主要有八章,分别是建筑策划、场地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等专业。各专业的设计指标要求对应了评价标准的各项分类控制项和评分项的指标要求。对应评价标准分类指标中的控制项条款,设计标准采用了强制性类似条文,评分项则以一星级的获取分数值为底限。

1.2.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时段性

设计标准在项目立项和绿色目标定位的前期阶段,首先提出了“绿色建筑策划及设计文件要求”,将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分为以下时段。

1.2.1.绿色建筑策划。绿色建筑策划包括绿色建筑的总体目标和分项指标、编制绿色建筑策划书。策划书主要内容有前期调研,项目定位分析,绿色设计概念方案与实施策略分析以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等。项目立项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设绿色设计专篇,通过绿色建筑策划论证项目选址、功能定位、绿色目标的合理性,并对当地区域的控规和详规提出反馈意见。

1.2.2.项目的方案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报批应根据招标文件编写绿色设计专篇,对绿色建筑策划中提出的绿色建筑目标进行方案技术论证。方案论证一般以规划建筑专业为主体,结构、园林景观、室内装修、暖、智能化设计和经济都应有分析论证。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在方案比选中优化绿色设计指标。

1.2.3.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规划主管行政部门对方案报批的审查意见进行设计,各专业在深化论证的基础上落实绿色指标中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区域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土地空间利用,绿色交通规划,绿色能源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固体废弃物利用规划等各项规划目标。

全文阅读

绿道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摘 要:随着绿道建设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推进,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通过对佛山新城绿道规划设计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其它地域的绿道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道;规划设计;地域特征;佛山新城

1 绿道综述

1.1 绿道概念

“绿道”源自英文单词“greenway”, 由“greenbelt”和“parkway”拆解而成。Green表示自然存在,包括自然或半自然的环境;way则表示通道,包括动物和人的生活廊道。

引用Charles E. Little著作 《Greenway for 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1]。

在美国,绿道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为1860~1900年代,早期的绿道,如波士顿公园系统;第2阶段为1900~1945年代,主要为风景园林师规划的绿道,如国家公园管理署(NPS)的公园道(Parkway);第3阶段为1960~1970 代,生态学影响下的绿道规划;第4阶段为 1980~1990 年代,此阶段兴起绿道运动,强调绿道的多样化游憩需求及可达性。第5阶段为 1990 年代至今,绿道在理论和实践全面展开[2]。

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始建于1867 年,是Frederick Law Olmsted设计的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该公园绿道系统通过林荫大道将绿地和各类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就像一条翡翠项链环绕在城市周围,因此也称之为波士顿翡翠项链(图1,2)。

全文阅读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创建园林城市的现存问题探讨了“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概念及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促进“园林城市”建设。

关键词: 园林城市 绿色空间系统 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单纯生态意义的绿地几乎没有。防护绿地在现实中常常成为附近大量居民散步游憩区。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全文阅读

城市绿色空间设计概念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创建园林城市的现存问题探讨了“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概念及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促进“园林城市”建设。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单纯生态意义的绿地几乎没有。防护绿地在现实中常常成为附近大量居民散步游憩区。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全文阅读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摘要:本文针对创建园林城市的现存新问题探索了“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概念及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促进“园林城市”建设。

摘要: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探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熟悉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单纯生态意义的绿地几乎没有。防护绿地在现实中经常成为四周大量居民散步游憩区。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摘要:(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全文阅读

城市绿地系统的T型模式布局与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所提出的T型模式是以有机生长理论及绿楔理论为依据,是对传统绿地布局模式的改进,更加突出城市有机生长的特色。文章以荆州城北新区概念规划设计为例,讲述了T型模式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楔形绿地;T型模式;优化设计;荆州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传统绿地系统规划只是在总规阶段控性,控规阶段控量,而到了修规阶段却完全由开发商自主设计,往往就造成了压缩绿地指标,提高建筑容积率的现象。由此看来绿地系统规划的设计远没有达到人性化的要求。本文所要思考的就是在保证城市绿地系统架构的前提下探索对各层面绿地系统进行的优化设计方法,以塑造人性化城市为原则,打造城市特色,并实现城市的有机生长。

2、T型绿地的概念与特征

顾名思义,本文所提出的T型绿地就是指形态上与T相似布局的绿地结构。他总体上由横向与纵向两部分具有宽度的绿地所构成,有如下特征:突出结构相似,构成T型绿地的横纵两大部分是线型绿地与楔形绿地的组合;突出绿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楔与外部绿地的联系;突出有机生长的特性,在所需要的用地内均能有效的渗透。

3、理论依据

全文阅读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文章通过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研究,阐述了绿道的概念以及其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方面进行研究,着重介绍了美国的绿道网规划,提出对中国城市绿道发展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绿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Q945.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since the 1990 s, green is always the way to protect biology, landscape ecology, city planning and landscape more discipline research focus in the frontier and cros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he landscape urbanis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green way 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American green way network plan, put forward the city green way China experience meaning of thought.

Keywords: landscape urbanism; Green way;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詹姆斯・科纳在一系列会议上提出“作为都市主义的景观”的说法;其后,在1997年,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正式提出“景观都市主义”一词。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批判,现代主义无法产生有意义和宜居的公共领域。景观都市主义提倡使用基础性系统和公共景观,以形成区域本身的组织机制,塑造和改变城市住区的组织结构,以应对未来经济、政治和社会必然存在的不确定性。

目前,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在研究绿道的理论和实践。张文、范闻捷的《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首次引入了“绿色通道”概念,使中国绿化系统建设有了新的借鉴模式,带来了新的思维[1]。刘滨谊、余畅在《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中对绿道概念、分类、形成过程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实的介绍[2]。周年兴,俞孔坚等在《绿道及其研究进展》中阐述了绿道的功能、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对城乡规划的启示[3]。李开然在《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认为绿道理应作为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应用于以其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设中[4]。夏媛等人在《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珠三角绿道规划为例》详细阐述了珠三角区域的绿道规划,提出了绿道作为多功能性的集合体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十分有效的观点[5]。

全文阅读

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

摘 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伴随着近期各大城市频频出现的“雾霾”。人们迫切地要求创建“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本文就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绿地系统及其类型,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就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方法

绿地在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当充分地考虑到绿地系统的作用。一个城市在绿地系统中的水平,决定着整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和规划水平,直接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下面先分析一下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

1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简介

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属于生态环境的主要部分,倡导体现自然,接近自然。它不仅仅指的是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而是应当将绿化、建筑以及人的活动当做一个综合体来考虑,让草坪、树林、天空、水面、建筑、广场和人融成一个整体,让城市充满诗意、充满静谧的韵味。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绿地系统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即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道路绿化、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公共绿地是指的是对公众开放、相对集中独立、具有游憩作用的绿地。居住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同属于庭院绿地,指的是城市里分散附属于居住区、私人住宅以及各单位庭院,以美化和改善建筑设施环境为目标的,半公开或不公开性的绿地。防护绿地指的是以改善城市的卫生条件、自然条件及防灾避难为功能的绿地。生产绿地主要包括农地和林地,指的是以第一产业的经济形式存在的,在城市范畴内的绿地。风景林地指的是城市范围里,面积比较大的名胜、湿地、森林、风景林地、自然山水等为主的绿地,适时对公众开放,可供游览休憩。一般来说,城市将风景林地设为风景区或自然保护区等。

2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绿地系统的重视,目前,多数城市已经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加入了绿地系统的规划,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北京形成了绿地系统的总体规划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的规划,在上海沿中心城外环的外侧规划了500m的绿化隔离带,总面积达7241hm2。显然我国不同规模的城市已经纷纷按照自己城市的发展特点,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深度的规划改革,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也已经融入了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而且在实践中,也达到了良好的环境效果。这说明,我国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中的观念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绿地概念和布局模式也在逐步完善,这都为大规模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可能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