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现状入手,首先讨论了加强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与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控存在的问题,从建设内容与功能、校企合作和生产性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对策;最后客观地对全文进行总结,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管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41-02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水平、高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高职院校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逐渐同社会企业相结合,不断增强校内实习环境和实习质量,力图将“校企合作”做到最大化,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较差,对实际操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当前我国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和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道桥在分类上属于应用型专业,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土木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理论和操作测量等技术水平,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管理控制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进行研究。
一、加强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强化校企合作,提高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高技能、创新性人才,作为道桥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掌握各种实践测量技术和勘测手段,因此加强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提高管控体系建设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让道桥专业的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未来工作的环境以及需要的技术水平等,同时校企合作又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知识与技术水平,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面临着一定的就业问题,通过加强对道桥专业校内实训的管理与控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道路桥梁结构的认识。
(二)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教学条件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线长面广,加强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本文就工程的施工组织与实施,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类似桥梁工程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种类;规划措施;施工管理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上总体水平不高,道路桥梁发展还是要着眼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大、中桥,这类桥梁仍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主。要着重抓多样化、标准化,编制适用经济的标准图,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然后再抓住跨越大江(河)、海湾的特大型桥梁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既体现建桥水平,又要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建桥。
一、要建立专门的道路与桥梁档案。
将道路桥梁档案的管理作为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所进行的技术档案管理的重点来抓。除新建桥梁按规定收集竣工图表以及验收报告以外,对辖区的所有道路桥梁都要进行建档管理,实现一桥一册一档。要对每座桥梁建立基本状况卡片,收集设计施工文件,历次改造工程,大、中、小修施工原始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对历次自然灾害、意外损害以及违章超重车辆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连同“道路桥梁经常检查表”“定期检查数据表”等有关照片、音像资料等全部归档管理。
二、设立专业养护队伍。
实行养护机制改革后,各基层公路管理机构均成立了2个甚至2个以上的养护队,原来的养护道班基本撤销,大部分养护工人直接转入养护队,按市场规律和企业管理运作。养护队的成立为建立桥梁专业养护队提供了基础条件,但由于当前的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各级公路局领导高度重视桥梁养护工作,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
三、严格桥梁检查制度。
摘 要: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办学模式,是在根据国内著名的高职院校成功的教学经验,并与它自身特点相结合,立志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服务社会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的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学校的一切运作都是围绕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发展中能够拥有高素质、工作能力强的特点,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课程以及职业拓展课程三者构成学校主要的课程体系,并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处于教育的前沿并可以很好的与社会接轨,学校还大力支持“双师”工作的开展和建设实训基地平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办具有特色又符合发展的学院。
关键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0 引言
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人才主要依赖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为国家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才。传统教育看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如今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中,并迅速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以学生多参加实践经验学习,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校企合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被单独列为一个学科,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工作生产要求,服从管理能够满足服务第一线的发展要求。现在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要求人员必须掌握牢固的知识结构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1],这和之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培养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改革创新。
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所在
为了满足市场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增开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其中辽宁交专和福建交院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培养出大批人才,这也与它们的教学模式有关。所以解决高职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应该从它的教学模式出发。就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问题进行归纳:
2.1 道路桥梁工程耗时长,教学时间和实践机会有限 道路和桥梁的修建都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因为它必须考虑首先是安全问题,还有地理环境给施工都会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且还存在着很多不定因素,所以道路桥梁工程耗时是很漫长的,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授课时间又有限,这就使得教学模式很现实是存在差别,学校的实地实践也会因为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而着重考虑它的可行性;从而减少学生的实践机会[2],然而课堂实训又因为它和现场施工落差很大,使得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让教学缺乏真实性。
2.2 教学教师不符合“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要求 “双师型”教师具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做依据同时还具备丰富的动手能力,不仅能够清楚了解到社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3],还可以在理论上对学生作出与之相应的现实运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普遍存在只会纸上谈兵的现象,对实际的工程了解并不多。
“虽然部分技术成果当时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也有些理念、思路和方法如同一颗种子,可能在这一年中不能开花结果,但我坚信三、五年后,在环境合适的时候,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第十三、十四批援疆博士服务团成员、兵团建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刘升传对笔者说。
今年36岁的刘升传来自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12年,刘升传请缨参与援疆工作,来到兵团建工集团任总经理助理兼北新路桥公司副总经理,在完成第十三批博士服务团工作基础上,又主动要求继续作为第十四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延长援疆服务一年。
“刘升传能迅速地融入企业,心里时刻想着兵团建工集团、北新路桥的发展,在科技参谋、培养人才和桥梁纽带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兵团建工集团董事长雷毅说。
刘升传援疆的两年时间,正逢建工集团所属北新路桥公司申报公路桥梁特级资质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行业特点及企业重经营的局限性,导致北新路桥技术基础薄弱,科技成果可以说少之又少。
2012年12月,刘升传一到北新路桥公司,就承担起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攻坚战。他在到子公司和项目部进行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学研项目带动公司技术和科研力量升级、以技术装备改造升级走向高端技术服务”的思路,得到了企业高管层的认同和响应,并开始具体实施。
从2013年开始,刘升传针对北新路桥公司的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10余项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工作,其中3项获得批准立项,主持的《高填方路基与土石坝变形无线实时监测系统》项目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申报的另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也已被受理。
“两年来,在刘升传的穿针引线下,积极架起了北新路桥公司和高效、地方之间沟通的桥梁”。北新路桥副总经理汪伟说。
援疆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期间,刘升传就利用与交通运输部、贵州、青海等地的人脉、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加大了对北新路桥公司科学技术力量的推进力度。一方面针对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联系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与北新路桥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促成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合作制定一项国标《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地图板装置标准》、一项行标《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2部分:高粘度添加剂》、一项发明专利《一种高粘度沥青添加剂》;另一方面还架起公司和高校、地方之间沟通的桥梁,先后搭建平台促使北新路桥与贵州、青海等地交通部门沟通交流,建立起了初步合作。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到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进行交流访问。又先后邀请美国德州交通厅陈达豪教授、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宋二祥教授到北新路桥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有力提高了北新路桥公司知名度和技术人员的眼界。
摘要:作者针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桥梁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目前在桥梁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公路桥梁 养护管理
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桥梁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桥梁工程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推动了桥梁事业的发展。但是桥梁的养护和管理发展却比较缓慢,许多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养不当,出现各种病害,桥梁的承载力和通行能力大大降低,减少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有关部门开始重视对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并组织桥梁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从事桥梁的养护管理,找出适合桥梁结构特点的养护管理办法,为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1]。
2、桥梁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桥梁养护管理是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公路良好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公路建成交付使用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交通量的逐年增加,桥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损坏、恢复其正常的使用功能,保持桥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服务水平,是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对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繁荣,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
3、目前在桥梁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养护技术人员相对较少
【摘 要】重庆渝东北地区属山岭重丘区,其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山大坡陡,沟壑纵横,地质结构复杂。近些年,当地政府抢抓三峡移民后扶、秦巴山贫困连片开发等政策,修建了大量农村公路,其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需同步修建很多中小桥梁,往往农村公路建设只需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中小桥设计市场对资质较高的设计单位吸引力较小,部分资质等级较低设计单位对设计控制效果不明显,造成农村公路上中小桥建安费用无形中增大投资。本文着重从设计阶段控制建安投资作简述。
【关键词】渝东北地区;农村公路;中小桥梁;建安投资
近年来,如何有效控制中小桥建安投资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项目业主单位往往习惯将控制的主要措施定格在施工图预算和施工实施阶段,忽视了计阶段的有效控制。有资料证明桥梁设计阶段对项目影响占35%~75%。由此可见,设计阶段控制建安投资尤其重要。
一、施工图设计对建安投资影响因素
根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农村公路按照行政等级划分一般分为县道公路、乡道公路、村道公路;按照公路行政技术等级划分,渝东北地区的农村公路一般为四级公路,很多村级公路技术标准还达不到四级公路标准(统称等外级公路)。按照公路工程建设基本程序要求,技术等级偏低的公路工程只需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然而农村公路上中小桥建设项目有效控制寄托于设计阶段时,有很多因素直接影响了建安投资。
(一)投资费用不足,造成设计市场絮乱。
尽管国家对渝东北地区支持力度大,但仍要求当地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配套,而渝东北区县财政多数比较落后,在投资费用不足的情况下,部分项目业主单位没有深刻认识设计控制的重要意义,降低了设计费用选择设计单位,加之中小桥总投资偏小,按照这一地区设计费用取费标准一般在建安费的2%左右,因此中小桥设计费本身不高,资质等级较高的设计单位,特别是一些甲级资质设计单位不愿意进入市场,而资质等级偏低的设计单位之间市场竞争性强,存在恶意降价夺得设计任务,由此造成了设计市场较为絮乱,对设计质量大打折扣,造成中小桥建安投资增大。
(二)桥位设计不合理,造成建安投资增大。
摘要:为更好地培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针对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交通技术人才的要求,在详细阐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细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提出了“平台课”+“模块课”+“课程群”的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7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土木建筑工程,如道路(包括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与之相呼应,我国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事态。为了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专业,其核心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专业基本知识包括了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厂房建筑工程等方面。该专业同时结合了工程安全与管理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又结合了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培养出既要满足市场经济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又要顺应社会和时展方向的建造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这样,在人才培养上,专才的培养和通才的培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能均衡二者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其合理性。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既能掌握道路桥梁及地下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技能,又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高尚品德的高等专业人才,能从事道路桥梁和地下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科研、教育、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设置能够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又要设置必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最终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越来越快,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也需要改革,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行业的需求为依托、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本文从培养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目标作为出发点,探讨了该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一、对道路桥梁专业教学形式的分析
在课程改革以及教学资源方面, 道路桥梁专业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 资源建设平台的构建,各种应用、时间、交流及就业等服务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不断对教学的观念、制度和工作展开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道路桥梁专业改革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定能力结构,实现全方位的改革。根据目前市场人才需求,对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还要不断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为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较强的通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让学生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如: 计算机操作能力、绘图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施工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已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人多年从事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对工程技术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下面从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度控制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工程技术管理;施工进度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技术管理
1、施工图审核与学习
施工技术管理的前提是理解透彻施工图,因此对施工图进行详细的审核与学习是技术管理的首要任务。施工图的审核过程也是对施工图的熟悉和理解过程,这也为将来施工的技术管理奠定基础。
根据以往各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图审核要点总结为以下几点:(1)各专业图纸之间有无矛盾;(2)单项专业图纸中的总说明与结构细部说明之间有无矛盾;(3)总结构布置图与细部结构图之间的矛盾;(4)单项专业图纸的上下部结构之间有无矛盾;(5)结构图与配筋图之间有无矛盾;(6)结构平面图、立面和横截面图之间有无尺寸矛盾;(7)结构配筋图、钢筋大样图和钢筋数量表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等。
下面以合肥市铜陵路高架工程为例进行说明:
一、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走出去”———1992年,在省交通厅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学院与“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合作成立了以路桥系专业教师为班底的“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七测设处”。“引进来”———2010年年6月,学院又筑巢引凤,通过校企合作,整体引进贵州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进驻校园,实现了优势互补,创新了“校企一体,任务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院的整体进驻,可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任务、技术人员、设备,为在校学生提供便捷的工学交替生产性实训,让学生能更好地得到企业技术人员及时辅导,真正地走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企业的进入将提供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通过在校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沟通,使得理论和实践互补,自2010年以来设计院累计派遣经验丰富的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6人(每学期达3.2人)参加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训教学;为学生生产性实训提供了200多个工位,充分体现了学校与企业“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二、运行机制
路桥勘察设计采用系企一体的运行机制,教师双师双职。依据企业生产要求,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及专业发展愿望,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归口管理。专业系主任兼任实体负责人,专业教师兼任实体员工,体现出“系级负责人有‘老总’,专业带头人有‘总工’,骨干教师有‘能工巧匠’”的特色。
三、特色亮点
(一)另类模式,打造实训基地路桥勘察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移动式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学习完专业课后,测设处从各班抽取一定比例的同学参与公路勘察的全过程,从测绘仪器的准备、校检到外业勘察,学生被分成横断面组、中线组、水平组、地质组、调查组、内业组等,每组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在测设过程中定期轮换,各组的同学都在实战的环境中进行职业训练,如中线组进行RTK、全站仪放线;地质组进行小桥涵手摇地质钻探、绘制地质剖面、采集土样和一些现场土工测试;内业组进行数据复核、输入、纵断面点绘、小桥、涵洞、挡墙设计等。野外勘察大多都是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烟稀少的艰苦环境下进行的,有时还常要借宿老乡家,在每一次的实践锻炼中,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各阶层,无不受到生动的国情、省情教育,感受到社会责任感,经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通过真实的公路勘察设计任务,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的工程测绘和专业识图能力。多年来结合教学实习,路桥系学生直接参与测设工作达2000多人次,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双选会”上,贵州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贵州省公路工程总公司、贵州省桥梁工程总公司等用人单位就点名要参加过勘察设计实践的同学。
(二)稳定专业教师队伍、促进师资成长
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但是,在交通大发展,行业优势和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优秀的毕业生大都选择收入高、待遇好的施工企业,而具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人员更难引进到学校。不仅如此,相关单位也瞄准了学校的人才,常常在专业师资队伍中“挖人”,学院派到施工企业实践的专业老师就曾出现过流失,路桥系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成为一段时间以来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人才馈乏的挑战?如何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结合实际情况,学院进一步明确了背靠行业、瞄准市场、打造路桥特色优势专业,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的思路,通过参与公路勘察设计,以优质的测设质量和良好的后期服务获得路桥系专业实践的品牌效益,使教师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报酬,收入的增加稳定了教师队伍,更使本专业具有了生命力,测设项目不断找上门来,优秀的专业人才也随之而来,形成良性循环。从1992年至今我们教师收入逐年增加,缩小了行业收入差距,教师心态趋于平衡,安心教学,这对吸引人才、稳定教师队伍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在公路勘察设计及施工后期服务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得到优化,专业教师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资料,“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渐趋合理,骨干教师得到强有力的实践锻炼。路桥系目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已占全系专任教师的100%,骨干教师大多数在测设工作中承担项目负责人或分项负责人工作,50多名学生在校就考取监理员、试验员等国家执业资格证书;25名教师分别考取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