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语感悟

论语感悟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话说“语感文悟论”

说到阅读教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因为中国语文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中文”阅读,不是“汉语阅读”,更不是“西文阅读”。换言之,需要划清两个界限。一是“阅”与“读”的不同;二是“中文阅读”与“西文阅读”的不同。

我们知道,“读”是依靠以“听觉语音符号”构成的口头语言;而“阅”是用眼睛看“视觉文字符号”――即从书面语言获取信息的。既然是吸纳“视觉文字符号”,那么,它必然遵循视觉符号的规律性,换言之,凭借“视觉文字符号”的“阅”有“阅”的属性、功能和规律性;当然,依靠“听觉语音符号”的“读”也有“读”的属性、功能和规律性。对于西文阅读而言,由于具有“视觉文字符号”与“听觉语音符号”二者的“形音一致性”,所以,西文阅读自然而然地体现出“阅”与“读”的一致性。所以,西方语言学建立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基础之上。因此,无需深究“阅”与“读”的差异。但是,中国语文由于汉字的“音形不对应(存在大量同音字和多音字)”,表现出汉语方言、乡音繁杂而“书同文”的特点。于是,决定了听说的“汉语”与视觉文字的“中文”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尽管二者有着紧密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势必具有不同于西文阅读的规律性内容和法则。

中文阅读教学要落实“语感文悟”

中国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性的核心特征就是“有语有文、以文为主,协调同步、文语统一”。换言之,中文阅读教学既需要“语之读”,又需要“文之阅”。然而,我们的阅读教学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迷途。姑且不说百年前新学出现之前“文语分离、阅读文言”,仅就现代语文课程教学出现以来而言,长期处于“文语结合、有文无语”的教学状态,而到近年来又逐步转化为“文语结合、有语无文”和“无语无文”的状态,终于酿成每况愈下的临危之窘。

所谓“文语结合、有文无语”是指“新学”兴起以来,虽然认识到语文课程应当是“文语结合”的,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始终是由教师主讲而形成“满堂灌”,诸如逐一分析“文”的作者、背景、字词、段落、文意、思想和写作方法等等,而学生自始至终没有“语”的机会和时间;教育者也少有思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语”与学“文”之间的关系。且不说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仅就“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拼音而少有或剥夺课堂上练习普通话的机会”这一点而言,“有文无语”就不足取。但是,当我们反思“有文无语”的教学偏向的同时,由于缺乏对中文阅读教学特点的正确认识,又倒向另外的偏向,即“有语无文”和“无语无文”。

所谓“有语无文”是近年来时兴的一种导向――即所谓借鉴前人“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传统经验,以及专家学者“多多诵读强化语感”的研究――于是,阅读课上充满学生的“读”,似乎“读”是掌握中国语文的灵丹妙药;强调“背”好词、佳句、诗词、课文,似乎“背”是学好中国语文的唯一途径。为此,特别解释说“这是在积累语言,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理解”。其实,这是扭曲了“文”的地位和作用,侵占了“文”的学习时间。不仅不会有效地改善语文学习,还惹得学生不堪重负。所谓“无语无文”是指与此同时兴起的另一种导向――遵循西方语言学“人文性”理念,吸纳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是,阅读课就变成“知识课”“思想课”,一个既没有汉语也没有中文的语文课出现了。因此,才会出现听过语文课后的一席话:“……表达、用词、口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还有些词语的应用,可以讲得更宽一些……”这就是希望加强“语”尤其是“文”。失去了语文学科特质的语文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那么,怎样才是“有语有文”的语文课?怎样做到“有语有文、以文为主、协调同步、文语统一”呢?那就是,中文阅读教学要贯彻“感悟”教育。所谓“感悟”,是“语感”和“文悟”的合称。“语感”需要经过“读语”的习得性训练加以规范、掌握和提高,“文悟”则需要经过“阅文”的自主性学习和训练而获得掌握。

语感是对言语的直接判断或感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言语”是文字提供的书面言语而不是口头讲的言语。所以,“这里的直接判断或感受”需要在已有的口头语言基础上,在“读语”过程中取得下面几个主要的基本规律性经验――

全文阅读

语文情感感悟研究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多把自己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随机进入课文,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心理的揣摩、情感的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情地感悟,真实地感受。

一、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语境。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语言描述的情境,是领悟语言内涵、感受语言情感的重要基础。而要使学生深切感悟课文情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充当角色,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观察,去欣赏。这样,语言文字在学生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语言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语言形象,他们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听到美妙的声响,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他们就能深切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请看《春雨》的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就是课文中的孩子们啊,你们在春雨中干些什么呢?

生:我们在雨中种树。

师:春雨淋湿了你们的帽沿,淋湿了你们的花褂,你们为什么还在干呢?

生:春雨来了,正是我们种树的好时机,我要把它们快快栽下,我要让它们快快长大。

生:我们要为大地换上新装,我们要为祖国搞好绿化。

师:看到小朋友们于得这样起劲,春雨又沙沙地响了,它在干什么呢?

全文阅读

论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摘要:所谓“感悟”,是一个经过严密思考,精心体会,去粗取精,最后获得真知的过程。感悟教学法是新课程大纲所倡导的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感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常常被忽略。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感悟教学。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如: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等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能力

所谓感悟教学法,很难精确地诠释其定义。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也曾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所说的“义自现”、“会意”,其实讲的是在读书当中的顿然感悟。在阅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突然间会对书中的意旨或是一些话语有所作领悟,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感悟。我们可这样认为: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感悟教学法,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悟”是先通过感才能悟,“感”包括认知、感觉、知觉等等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感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感悟教学法。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

一、生活的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世界繁华多变,无限的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填补认知空白的无限空间。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生活融注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奠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感知部分。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世情、人情;人文、地理;懂得了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生活是个熔炼炉,能融万事万物。生活又是个百宝箱,能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亦能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活就如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既有鲜活的橙,亦有厚重的蓝;有流淌着生命的绿,亦蕴藏凝重的紫。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感知,晴朗阴霾,同样是一种风景。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把心胸系于民生,世界风云、改革巨变等这些生活的实践和知识的积累是感悟的基础。要想自己不处于尴尬的写作盲态和阅读的苍白境地,就要投身于生活的滚滚洪流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全文阅读

语文感悟策略管理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怎样提高学生的感悟力?笔者的做法是:

一、读书促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当然,读书有一个方法问题,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1、在轻读想像中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经历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深入理解打下基础的目的。如阅读《瑞雪》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结合自身经历想像一个“漫山遍野,大雪纷飞,田野村庄,一片素裹”的画面,以促进学生对课文所表述的“北国雪景”的整体了解。

2、在朗读体味中领悟语言情感。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仔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等。如《瑞雪》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有关内容,在朗读中体味“小孩”、“大人”面对大雪的喜悦心情,以促进学生对“雪使人欢”的深入理解。

3、在默读思考中理解文章中心。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读书有所收获。如《瑞雪》,在理解“瑞”字时,可以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这场雪有什么特点?雪后的景色、人们的心情怎样?通过默读思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雪大、景美、人更欢”这一“瑞”字的含义及由此而包含的文章的中心。

4、在品读剖析中感悟写作技巧。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剖析课文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如:为了让学生领悟作者在炼字铸句上的技巧,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时,可以让学生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换成“吹”“过”“到”等字,再品读剖析,深刻领悟用“绿”字既显示出色彩,又把春风写得极具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非常恰当。

二、积累促感悟

全文阅读

语文感悟教学管理论文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

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遇此情况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都不见了。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这一情况,“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现在,具有较好的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以致要考虑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

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光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说我们做老师的没有责任,而是说真要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反思我们总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然而,这是中央的事,小民往往是说不上话的。不过我们也不能等着,我们也有责任思考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如何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我觉得,重要的是他要能知道并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物身上、当表达什么意思时,需要用什么样的词,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句调语气。中学语文教学要给中学生的语文技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语文教育个性化实际是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的问题。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语文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这便是语文教育个性化或人道化。这样,实现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与个体化,使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并让这三者联成一体,就能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我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

全文阅读

《论语》教学的一点感悟

摘 要 《论语》是经久不衰的智慧典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启示。《论语》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学生的熏陶和引导。由于小学生文化知识相对缺乏,所以在《论语》教学中需要研究出适应于小学生古文教育的方式方法。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论语》教学进行浅显的探究,希望对《论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 《论语》 教学感悟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已经成为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论语》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训诫。将《论语》引入小学教学中,通过其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精髓和伟大的哲理来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由于《论语》成书时代距今相当久远,而且小学生也缺乏古文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更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论语》教育。本文就《论语》的教学谈一点感悟。

1教学内容与教学理论

孔子在教授弟子的时候,注重从行、文、信、忠四个方面来进行教育,这就是孔子将智育和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论语》中的这一思想也是影响制定《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因素之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应该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使其逐步地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也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个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论语》中的理念已经被现代教学标准所采纳。

教学理念是贯穿于教育活动的一个指导原则,并且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论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制定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语文教育与德育过程应该是统一的。《论语》中认为,个人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品德建设。所以学生需要成为一个“仁者”,然后要做到言而有信。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倡导《论语》中的思想和原则,是符合现阶段学校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需求的。

2 《论语》教学感悟

2.1 《论语》教学要倡导浅读

全文阅读

[小学语文论文]促进学生感悟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怎样提高学生的感悟力?笔者的做法是:

一、读书促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当然,读书有一个方法问题,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1、在轻读想像中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经历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深入理解打下基础的目的。如阅读《瑞雪》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结合自身经历想像一个“漫山遍野,大雪纷飞,田野村庄,一片素裹”的画面,以促进学生对课文所表述的“北国雪景”的整体了解。

2、在朗读体味中领悟语言情感。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仔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等。如《瑞雪》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有关内容,在朗读中体味“小孩”、“大人”面对大雪的喜悦心情,以促进学生对“雪使人欢”的深入理解。

3、在默读思考中理解文章中心。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读书有所收获。如《瑞雪》,在理解“瑞”字时,可以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这场雪有什么特点?雪后的景色、人们的心情怎样?通过默读思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雪大、景美、人更欢”这一“瑞”字的含义及由此而包含的文章的中心。

4、在品读剖析中感悟写作技巧。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剖析课文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如:为了让学生领悟作者在炼字铸句上的技巧,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时,可以让学生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换成“吹”“过”“到”等字,再品读剖析,深刻领悟用“绿”字既显示出色彩,又把春风写得极具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非常恰当。

二、积累促感悟

全文阅读

论小学语文文本教学中的个性化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要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意义上的学习语文。实现三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首先得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去发现和感悟文本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感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心理过程,新课程标准多处指出,教学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情感体验”“领悟内涵”等,因此,文本学习也就是由“感”而“悟”的过程,即“感悟教学”。感悟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力争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使学生获得自由的发展空间。

一、让文本走进学生生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阅读,所得感受是不一样的。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民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哈姆莱特现象,归根结底也是不同经历的读者对文本个性化阅读的情感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过程,因此,教师应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联想和想象。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根植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了里提炼材料,激发想象,从而感受文本的情境。如《山雨》描绘了大自然雨前、雨时、雨后的景象,从声音入手,突出描绘了美妙的雨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联想雨来时的声音,从而实现文本与学生的交流。另外,学生与文本对话,还要从语言出发,体会作者在语言中如何表情达意的。如《少年闰土》中“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理解“四角的天空”的意思,但并没有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追问:“你愿意做鲁迅还是闰土呢?为什么?”显然他们的选择是“闰土”,因为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再追问,为什么不选鲁迅呢?因为单调枯燥。如此一来,学生立刻感受到了作者鲁迅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之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都承载着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去感受作者的“心理体验”,积极参与文本的二次创造,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

二、感悟,在整体上把握,在品评语句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多处出现“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感”从整体入手,而“悟”就要由细节和局部开始。在阅读中,细节和局部的信息纷至沓来,感悟的关键,就是在这种纷至沓来的细节和局部信息中得到微妙的线索。学生接触文本是不可能一下子就直接获取了文本的整体意义,而实际的教学是从整体到局部细节再回到整体的过程,并在整个阅读中不能脱离文本的局部细节,因此,感悟教学必须处理好整体与细节、局部的关系。如《穷人》一课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描写、神态、心理、对话、动作等,这些描写是局部细节。找出描写,讨论思考,自读自悟,再把自读自悟串联总结,得出桑娜夫妇“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收养孤儿”的美好心灵,联系时代背景,又总结出“沙皇时代腐朽的社会现实”这一文章整体要义。因此,感悟文本要从“整体感知――局部、细节――整体把握――情感引申”的方式来引导,从而实现在品评语句中感悟。但感悟不能断章取义,必须是整体的。

三、感悟,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全文阅读

论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朗读感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体验、感悟文本,是语文教学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客观存在以及教师主观上的认知误区,传统的朗读教学进入了一条死胡同,细致深入的课文讲解很大程度上把朗读排挤出了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完全背离了“读书”的初衷。更让人痛切的是:由于历时较久,讲解分析取代朗读已成痼疾顽症,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学生感悟母语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在新课标条件下“对症下药”已是大势所趋。

新课标崇尚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反对教师替代的繁琐分析,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以上两点教学思想?笔者认为不妨可以把朗读和感悟语言联系在一起,充分地利用朗读,感悟词句与情境,丰富语言库存,并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但由于积重难返,传统的阴影无处不在,而反传统又走向了极端。当我们走进课堂,会发现在朗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一、现象举例

在语言训练中强调朗读感悟。由于认知的惯性,引导的失当,往往会使课堂出现不和谐的节奏,甚至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现在笔者以课文《荷塘月色》为例加以佐证。《荷》文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现象1:淡化朗读目标游离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一段文字,其他同学划出生词。

生:读,划。

师:好,请某生说说所划生词。

全文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改感悟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对联;启示;新课改;感悟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一线教师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一节《奇妙的对联》课的三个环节的设计践行了新课改的理念给了我一些启示与感悟,即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胡适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胡适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