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留学生教育论文

留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留学生汉语教育学论文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通常会由于本国语言发音的影响,产生一些不标准的读音,形成学习中的负迁移。例如,韩国留学生因为韩语中没有唇齿音f,常常把“豆腐”发成“豆扑”。但是,这并不代表韩国学生没有能力发出带f的读音,他们在课后的练习过程中,会有某个瞬间,突然发出正确的“腐”的读音。我认为,这与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有十分相似之处。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其对动物的实验结果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开迷箱的实验。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迷箱里,箱门紧闭,箱子附近放着一条鲜鱼,箱内有一个开门的旋钮,碰到这个旋钮,门便会启开。开始饿猫无法走出箱子,只是在里面乱碰乱撞,偶然一次碰到旋钮打开门,便得以逃出吃到鱼。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3]韩国留学生在练习发唇齿音f时,有时也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自己总结尝试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形成正确的发音。

1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中级阶段

这一阶段的留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语语音、语法,学习水平和难度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留学生非常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因为与初级阶段相比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想要达到高级阶段还有非常大的困难。例如有许多学生到了中级阶段,仍然非常努力地学习,可是成绩并不理想,不像初级阶段学习时见效显著,付出就会有回报。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学生会感到无助,对汉语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此时,老师通常会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并且宽慰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瓶颈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学生在此阶段稍稍取得了一点成绩,老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以及奖励,并和学生一起总结成功经验,让他们对自己的汉语学习充满自信。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阶段,许多有经验的对外汉语老师都是受到了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的影响。斯金纳把条件作用分为两类:应答性条件作用(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和反应性条件作用(即操作性条件作用)。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刺激(S)—反应(R)的联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操作(R)—强化(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刺激)[4]。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与两个一般的原则相联系:任何反应如果随之紧跟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向。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也给了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一些启示:当留学生处在学习的瓶颈期时,一旦做出了一些努力或者是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应该给予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给学生一个强化刺激,让他这个好的现象伴随着强化不断地出现,从而提高汉语学习的水平。

2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已经能和中国人用正常的语速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很少出现错误,基本能完整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阶段的留学生渐渐开始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喜欢中国古典文学,课下他们会自己阅读古典文学名著。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对汉语的了解,他们可以借助工具书,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这种现象可以用格式塔的学习理论进行解释。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于1913年至1917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而不是桑代克认为的尝试错误。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这一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5]试验中的大猩猩,起初无论怎么努力都够不到笼子外面的香蕉,但是当它将两根竹竿连在一起的时候,发现可以触碰到香蕉。这个过程非常的缓慢而且偶然,但是却是大猩猩的突然发现。高级阶段的留学生面对一些问题时,起初有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但是,当许多资料和已有的知识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也许会发现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突然顿悟,进而顺利地解决问题。而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在一次又一次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质的飞跃。

3结语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虽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许多专家和学者对这门学科取得的效果还不甚满意。“汉语难”的问题几乎成了全世界对汉语的定论。吕必松先生认为“汉语难学多半是由于我们教学不得法造成的”。那怎么样才能研究出适合不同国家的学生高效学习汉语的方法呢?这恐怕不得不用到教育学中一些经典的教学方法。例如,教育学理论强调的教学原则中有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有量力性原则,有巩固性原则等等。这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并不能将现成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学科特点,既要符合教育学规律,又要考虑到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承受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在初级教学阶段,可以对留学生因材施教。因为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偏误会受本国语的影响,产生迁移。在这种情况下,分出适当的时间和精力对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我个人认为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让日韩国家的学生结合汉字学习拼音,而对欧美国家的学生则让他们先不看汉字,从汉语拼音学起。再例如,在中、高级汉语教学阶段,在留学生已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采取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法”。[6]斯金纳对程序学习的处理有两种形式,一是“直线式”,另一种形式是“分支式”。这里我们主要采取“直线式”方法:①小步骤进行②呈现明显的反应③及时反馈④自定步调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即时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师能即时得到学生的回馈,针对这些回馈,采取不同对策,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动机,再即时调整学习计划。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教学方法都是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候,他们出现的偏误和语言现象有很多都与教育学、心理学现象相似。在今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语言本体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紧密联系,用理论指导实践,二者相辅相成,使对外汉语教学取得成效。

作者:孙浩冉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全文阅读

留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1.民办高校在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制度建设缺少针对性和合理性

中国人的老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是保障,没有规章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就无法可依。有了制度自然要遵照执行,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些管理规定缺少可操作性,有的时候更是生硬地套搬了对中国学生的管理制度,没有针对这些外国学生设定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更是缺少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2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单一

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一般民办高校留学生管理机构基本不是独立的,没有独立部门没有专人负责,原因在于规模不大,投入不足,经了解基本是由外事办或者国际合作交流处兼顾。加之留学生工作尚处起步阶段,在学校的影响力也比较小,受重视程度不高,各部门在配合留学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普遍认为留学生是某个部门内部的事情,没有与外事部门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这给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没有抓住课外教育管理的机会。一般在民办高校的来华留学生大多是语言生,多为合作院校选派或者自费生,这些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汉语,学习的时间相对又比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有的学校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却忽视了课后的辅导和文化交流的机会,不仅导致语言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不好,还给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

2.针对民办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2.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留学生当然是和中国学生一样是学校的“学生”,那就应该遵守学校制定的相关管理规定,不能允许他们特立独行,更不能把他们视为完全的外国人而不与中国学生融合,在这方面要采取趋同化的管理。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到留学生自身的特殊性,那就是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种族和等成长背景,我们要在工作中尊重他们的特殊性,接纳并理解他们的不同,使留学生在学校得到认同,这样才能使留学生稳定并健康发展。留学生来到异国他乡会经历一个漫长艰难的适应过程,作为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从而使留学生实现最大收货。

全文阅读

留学生教育体育文化论文

1在我国高校留学生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意义

高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推广的重要通道,是高校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传统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使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充和丰富,而且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为高校体育与校区体育的发展增添活力,为留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医学、伦理学、传统养生学、美学、军事学等文化思想和传统观念,具有西方体育无法比拟的价值特征。由此可见,在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应当重视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例如龙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珍贵遗产。龙舟竞渡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遍及长江以南。在广阔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里,相同的龙舟竞渡却有不同的民族独特含意与风格的龙舟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龙舟文化也逐渐走向现展道路,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在各普通综合类院校中针对留学生设置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是传播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首先,各大高校,人才济济,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资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其次,反过来讲,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能够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留学生活中去。最后,通过“开设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这一平台,加强高校间的体育教学交流,促进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2对留学生如何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思考

2.1制定适合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整个体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体育课程评价的依据,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体育课程目标能否在体育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再者,是否符合学科本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最后,是否能够体现出社会的需求并被社会所接纳。在高校留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可以制定以下具体的教学目标。

2.1.1从合理安排、科学设置的原则出发

从合理安排、科学设置的原则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如毽球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集技艺性、娱乐性及健身功能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它具有器材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一个项目存在于传统体育文化课程中。

2.1.2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及技能为目的

全文阅读

留学生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论文

一、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教学水平与国际一流高校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缺少合适的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高等农业院校针对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言课程明显不够,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讲授不够深入,留学生普遍感觉虽然与教师交流没有障碍,但进行课程学习的难度很大。很多留学生反映课堂上根本听不懂教师讲的是什么,因而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同时,高水平的国际性课程相对匮乏。受教师英语水平的制约,有些课程不能实现全英文教学,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教师倾向于开设自己熟悉的、能够轻松驾驭的课程,对于那些留学生培养中需要的必修课程,很多时候教师选择避重就轻。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学时、学分分布的欠科学导致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前沿性,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科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要,更不适合留学生的学习特点,严重扼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了留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有些教师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多媒体课件质量低,只是简单地将教材章节、标题进行罗列。一些口语表达水平比较差的教师习惯将知识重点和难点以PPT的形式展示出来,缺少必要的教学解释。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很少,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二、教师教学发展的必要性

(一)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农业院校师资短缺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由于老教师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对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任务自然地转移到英语基础较好的青年教师身上。这些青年教师尽管英语水平较高,但学术基础相对薄弱,在知识传授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想保障留学生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深入钻研,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

全文阅读

留学生教育中跨文化理论的应用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留学生规模与教育质量都有较大发展。本文探讨了在这种大发展背景下,如何以跨文化的视角加强留学生管理工作、教学工作者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如何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在留学生管理与教学工作中,从各个环节积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使留学生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关键词]跨文化 留学生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222-03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学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对于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具有诸多价值和重要意义。来自五大洲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营造了学校内的国际化氛围,能让在校师生明显地感受到国际化的环境和办学特色。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中外学生提供了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留学生这一特殊对象使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逐渐与世界接轨,推进了各个部门应对教育国际化的能力建设。越来越多的以招收留学生为目的的教育宣传、国际教育展、国际交流、跨文化交流活动等,能够极大地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另外,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学校周边的一系列产业链,使高校所在地区更加繁荣,从而也改善了学校自身周边的外部环境。但与此同时,留学生教育管理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如何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根本上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成为做好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

一、留学生教育中的交际障碍

人类社会离不开文化,文化无所不在,无处不在。而文化是有差异的。外国留学生在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后,如果在华学习阶段不能很好地处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问题,就会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交际障碍。从近年来所发生的外国留学生事件看,可以说都与文化有关,或多或少是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未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而引起的。

在跨文化交际理论中,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人一时的紧张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和人一时的精神、情感方面的失常现象。有学者甚至把这种“文化冲突”称之为“疾病”,常发生在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本族文化或社会环境而迁移到完全陌生的异族文化和社会的人员身上。决定人们经受文化冲突影响程度大小的因素,是其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和自身适应周围环境的应变能力。Oberg教授曾经提出跨文化适应经历的四个阶段:蜜月阶段、危机阶段、恢复阶段和适应阶段。在文化冲突中,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教育、年龄、职业,但他们在文化适应以及融合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共同性。面对这种文化冲突,我们发现其规律,把握其特点,对于提高文化适应和融合有着特别的意义。

来华留学生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道德观念方面的差异和冲突,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和冲突。还有比较突出的是隐私权方面的差异和冲突。为了适应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更好地做好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该重视并认真深入地研究由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找到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al adaptation)中影响适应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因素,以及分析文化融合过程中经历的过程,为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完成他们的预期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文阅读

来华留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一、当前对来华留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来华留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留学期间应做到学法、懂法以及守法。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留学生的法制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对留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和留学生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缺失等。

1.注重留学生的文化教育,轻视法制教育

自2005年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后,我国各高校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程,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该课程主要面向中国学生,而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专门法制课程几乎是一片空白。综观我国当前各省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课程计划,无一例外地开设中国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内容包含中国文化、历史概况等。即便是医学专业的留学生,教育部同样要求高校对其开设中国文化课。由此可见,中国各高校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相比之下,留学生的法制教育就相形见绌。首先,留学生法制教育理论课缺失。几乎全国各高校都未设置相应的法制教育课程,包括留学生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北京语言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其次,适合留学生法制教育的教材短缺。当前高校采用的法制教育教材无一例外的只针对中国学生的中文教材,留学生因为中文水平低下,对中文法律知识教材阅读的能力有限,通常通过阅读学校颁发的中英文《学生手册》来了解相关制度规范。

2.语言沟通障碍和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担任中国学生法制教育的教师,既有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又有法律素养较高的政工干部,可谓师资力量雄厚。因为语言原因,留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主要落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身上。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主要由普遍未接受过系统法律专业培训的留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即便他们开展一些法制教育活动,内容也往往局限在法律常识或涉及日常工作的内容,如签证、外住安全、交通法规等。与留学生息息相关的《民法通则》《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以及中国的法律常识等,由于他们自身的法律素养的薄弱,致使无法有效地进行施教。

3.留学生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缺失

良好、浓郁的校园法制文化氛围,会对留学生法制教育起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留学生法制文化氛围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法律知识为载体的法制宣传活动缺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举措,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多集中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文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团等活动,而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文化建设却相对缺乏。第二,留学生缺乏参与学校法制教育活动的平台。综观全国各高校所举办的各类普法活动,不管是学校层面开展的普法宣传,还是各二级学院开展的一些法律知识竞答、法律讲堂,均以中文为主。由于语言的障碍,致使留学生无法参与到这类活动当中。此外,在普法内容的宣传上基本不包含任何的涉外法律法规,尤其与留学生息息相关的出入境管理条例、交通条例等。可以说,留学生基本上被排除在校园法制教育的门外。

全文阅读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概述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的百所“211工程”学校之一。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是湖南师范大学负责面向海外留学生进行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教育的机构,设有汉语言专业,来华留学生多在此学习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随着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学院学习中文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按学历划分,有短期语言培训生与四年制学历生;按国别划分,有亚洲、北美、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按来源划分,有自费生、交换生以及各类奖学金生。在同等性质学院中,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留学生人数处于湖南省各大院校的领先地位。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

彭庆红与李慧琳在《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现行管理模式分析与分层管理模式探索》一文中,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查询、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大陆地区30所高校的留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进行查询,综合考察后,认为可将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留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分为两类:一是综合学院模式。即学校设立集招生、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文化交流学院),全面负责学校各类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对外宣传、咨询、招生、录取及留学生入学后的学籍管理、签证管理、教学教务及日常生活管理。二是隶属于或独立于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的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与单独的汉语文化学院并列的模式。湖南师范大学对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所采取模式的优势在于分工明确,职责的划分更到位;不足之处在于各部门之间经常存在沟通不到位的情况,处理事务的效果不佳。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由此可见,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吸引留学生并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现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30多人,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识渊博,熟谙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大多数教师拥有赴国外学习与执教的经历。课堂上,他们悉心指导,耐心讲解,课下还会热情地辅导水平较为薄弱的同学,正是他们的出色工作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得学院深受留学生的一致好评,促使留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2.举办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留学生除了可以学习汉语言专业知识外,学院还为他们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引导留学生了解湖湘文化,更好地适应在校生活。例如,每学期开学初都会举办迎新联欢会,让他们相互认识,增进友谊;学期中,还会为他们开设语言实践课,参观湖南各地的名胜古迹,提高其汉语实践能力,加强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另外,学院也会组织留学生参加校级运动会、中文歌曲比赛等。

3.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郑兴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为了对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首先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概况,其次对该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与基本方法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今后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19-02-19-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2015年2月第7期Feb.2015NO.7了及时了解与掌握留学生的动态,笔者作为一名学生助理,协助授课教师进行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随时与授课教师保持联系,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上课及出勤情况;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努力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警告,屡教不改者要上报给上级部门。另外,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对留学生开放,若发现他们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也可以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多方面的协作努力,学院的留学生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全文阅读

抓好教育关爱留守学生论文

论文摘要:“留守学生”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如何教育这部分学生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去细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努力,引导其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留守学生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激励教育

安福县华泰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寄宿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的生源主要由划片内招生和全县因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代管的学生(留守学生)组成,为方便管理和学习,学校特设有全托班(吃住由学校托管)。通过笔者,发现这些留守学生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差、厌学、爱上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抓好这几个方面的教育。

1养成教育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感觉情感上亏欠孩子,想在钱物上给孩子更多的补偿,而孩子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自理能力更差,花钱没有计划,很随意,有的学生每周花钱多则几百元,少则也有上百元,而钱却大部分用在吃零食和玩耍上。表面上看,花费钱财是小事,可是用零食代替主食,必然影响学生的健康。天天吃零食也影响其他学生的消费观,破坏学校的环境卫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消费习惯,同时也对他人产生影响。作为班主任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要与家长或其代管亲属取得联系,适当控制学生的“钱袋子”,把钱花在恰当处;其次,进行亲情教育,引导其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应懂得珍惜;再次要在班上狠抓一个“严”字,为此,一要有婆婆嘴、天天讲、经常讲。课堂讲、班会讲、课外看到学生吃零食还要讲;二要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了解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三是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配合班主任工作,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效果显著。但也要注意的是“严”要有张有弛,“严”要有“人情味”,能让学生接受;“严”也应该有“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为学生着想,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真正保护他们、爱护他们的。从而养成学生生活自理、自觉守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长辈是不懂教育,一味地宠着孩子。所以,在留守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等,追其原因有很多,但心理不健康是一个重要因素。盲目模仿、攀比、放纵、好奇、呈英雄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作为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掌握有关信息,加强家校联系,发现问题,就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要尽量多一些善意的笑容,少一些漠视的眼光。这样,我们就能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心和宽容,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学习的认识,让他们的心理偏差及时得到纠正。因此,每位老师就应该是一名心理医生,医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理想教育

全文阅读

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文化驱动

[摘要]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扩大中国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不同层次的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应立足学校与地方文化实际,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挥地方特色文化因素,在招生宣传、课程设计、师资配备、过程管理中充分凸显和利用地方文化,以地方文化推动留学生教育跨越发展,形成留学生教育不同的地方与学校特色,进而促进海外学子对中国文化丰富性的真实认知,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地方文化;文化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22-05

[作者简介]李徽昭(1975―),男,江苏泗洪人,淮阴师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孙茜(1987―),女,江苏涟水人,硕士,淮阴师院国际交流处秘书。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各个高校致力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与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京津沪等地的众多高校中,来华留学生数量占在校生的比重正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学历学位生受到奖学金的吸引,更是大幅度增长。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给本地的高校带来了异国风情,带来了不同的意识形态观念,带来了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但对中国高校及地方教育而言,应该注意的是,这些留学生也势必学习和了解到更多、更深的中国地方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观念与意识以文化相对性影响来华留学生思想上的多元性,尤其是在各地方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所带来的直接而深刻的地方文化体验,给来华留学生留下独特印象,并产生新异的文化认同。这种地方文化体验势必对来华留学生回国后的继续学习或升学、就业等产生影响。因此,留学生教育应该重视地方文化,利用高校办学所在地的文化资源,发挥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留学生教育。

一、留学生教育与地方文化

来华留学生主要是进入高校学习,他们大多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心理特征已基本成型。这些留学生来华学习的原因多种多样:欧美日韩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多数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或者因为生源国受到过中华文化的直接影响;东南亚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多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到中华文化圈的潜在影响。中国高校所在地的文化与文明是这些已进入成人阶段的来华留学生感知和体验中国文化的第一站,高等教育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是留学生教育的直接文化因素。地方文化应该成为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让来华留学生长期体验当地文化,以促进他们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一)留学生教育的文化属性

全文阅读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1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学生的现状

时下,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令人担忧。随着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思想观念,谋生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有的托付祖辈照看,有的托付亲戚朋友代管,让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学生”。有的家庭,虽然父母有一方在家,但因为忙于生计,往往顾及不了孩子。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独立初中,共有学生276人,在校住宿生有239人,占总人数的86.59%。自1983年建校至今,各项工作均无现存的经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是陌生。在我们学校,超过一半的学生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对所提问题不会回答,这些学生站起来后,既不说知道,也不说不知道,为了上课进度,只好让他们坐下。课后,与这些学生交流原因时,也只有简单的几句交流。有的学生学习不求上进,有的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我校部分学生均存在种种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具体问题表现在:①不诚实,不守纪律,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自卑不接受批评等。因而行为上不守纪律,不诚实,处事不负责任,这类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他们生活上贪图享受,对低级庸俗的事极感兴趣,他们不接受老师、父母和同学的批评帮助。②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专心,在家里,因父母不在,爷爷奶奶娇生惯养,没有权威,双休日作业不写,回校抄袭他人作业,学习没有主动性,老师促着学,不催不学等。这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时兴趣极不稳定,因而在学习行为上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动脑筋,由此导致学习成绩不好,基础差,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其智力发展受阻,学习成绩长期偏差。③自制能力差,依赖性强,不善应变,不善独立分析。④早恋的萌动。这类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严重制约着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子,围绕分数干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我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不足,虽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有上课人员,但没有专业人员,缺乏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指导,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无所适从,名存实亡。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村寄宿制中学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的令人忧虑的局面。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解决这些问题。

2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实

2.1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

一方面,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门全新的工作,对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陌生的,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严重不足,所以要在广大教师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他们一致的认可。另一方面,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也很重要,因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校也就自然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干净,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室内外的名人名言,校训,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这些,都能使学生有一种道德感,美感,理性感,会产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2.2建立了正规的心理咨询室

农村寄宿中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失眠、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学生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咨询,释放心理压力。倾吐和宣泄心理不,解决心理困惑和青春期心理矛盾。当然,作为”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此外,学校应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测量,测试等。

2.3宿舍管理者和后勤大灶人员发挥保育员功能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