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通管理论文

流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通阅览管理创新论文

一、数字化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

1、改变管理结构

新时期,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馆更能体现新型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应用网络管理系统的流通阅览室,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高效的管理决策处理。

2、完善管理内容

传统的流通阅览室对人性化服务的要求不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也普遍低下。引用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流通阅览室,大部分管理工作都可以通过信息处理来完成,且其服务性能也会大幅度下降。

二、新时期数字化背景下流通阅览部的管理创新

1、管理创新

现代管理理念在文化和管理技术的双重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体系和制度上的结构变化对管理理念的影响很大。流通阅览室的工作流程一般是按照规定目标和任务来拟定的,与其他图书馆管理内容不同,流通阅览室的客流量很大,且借阅信息数据复杂,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比对每个借阅信息对图书馆内书籍进行综合管理。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要体现在管理计划上的实效性发展,还应体现在方案流程与实际调控手段的合理性改革。将提高流通阅览室的服务质量和功能效率为目标,在优化其管理模式的同时,尽可能的以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对馆内各管理内容进行系统性规划。与此同时,还要将管内设施、书籍、工作人员信息实时输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管理人员应在规定的流程内完成借阅工作。

全文阅读

新闻流通研究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整合性分析框架,以省委机关报为代表媒体,通过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建国以来省际新闻信息流通的模式和演变历程,并从半个世纪新闻流通呈现出来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全文阅读

流通服务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流通服务细节措施

论文摘要: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经说过:J、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通过对流通服务中管理细节关注的焦点进行探讨.提出了用心打造流通服务细节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流通服务质量。

细节是成功的基础,细节造就完美,细节决定成败。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流通服务是直接面对读者的一种服务.是读者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一种服务。流通服务的窗口也成了读者评价图书馆的焦点,流通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到馆率。因此,图书馆流通服务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把“以人为本”深入到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在无形而具体的服务细节中。让读者倍感亲切和温馨。

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平凡而琐碎.很少有激动人心的大事件发生.尤其是作为图书馆对外“窗口”的流通阅览服务.每天的工作都是一些繁杂及细小事务的重复。但是,简单不等于容易,把小事做好,同样不容易,同样是一门学问本文就流通服务管理细节与同行们进行一些探讨

1细节的含义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不为人们所注意或难以被大家注意到的服务行为、环节和态度。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难事,必做于细。”他精辟地指出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人手,才能取得有效的创新。在工作中,如果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能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乐趣。

2流通服务管理细节的关注焦点

2.1流通业务管理细节

全文阅读

图书馆流通馆员情绪管理论文

1情绪管理模式及数学模型

1.1情绪管理模式

流通馆员情绪管理模式是指流通馆员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进而恰当地表现出高校图书馆及读者所期望的情绪行为的过程。流通馆员的情绪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1)情绪表现属于过程行为,在流通服务过程中完成;(2)馆员情绪能影响读者的情绪、态度、认知和行为;(3)流通馆员的情绪具有可控性、传染性和塑造性;(4)遵循服务人员的情绪的表现规则。

1.2情绪管理的数学模型

通过上述理解,文中定义个人的情绪为变量,这个变量以及其变化遵守一个高度的非线性系统,但此系统易受到各种刺激并产生各种观念,这个过程定义为外力。情绪和外力之间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绝大多数的状况下,这些非线性系统将会产生混沌现象。最简单的混沌———达芬(duff-ing)振子的轨迹图。处于轨道上的每个点都是情绪在某些时刻的数学表现。x轴上两个中心点(1,0)和(-1,0)则可以形象为两种不同的情绪稳定状态。正常情况下,如果外力没有受到刺激产生新的观念:即系统没有耗散(系统能量未衰减)的话,个人的情绪状态将保持原有的固定环形轨道运行,受到外力作用之后,个人的情绪状态将形成另一个环形轨道,直到轨道接近中间原点;这个点具有非常强的不稳定性,即一点作用力,就可以使得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情绪状态,并且维持轨道运行,直到有另外一个外力促使情绪继续转移,并回到原来状态的周围。事实上,流通馆员的情绪绝对不会只有两种状态,情绪所形成的系统也绝对没有达芬系统这么简单。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亦可借助于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混沌的一些规律来理解流通馆员的情绪。这样一来很容易理解,如没有外界刺激就不会产生不同观念,情绪就不会产生变化。

2流通馆员情绪的影响因素

Strazdins提出,影响情绪工作的显著因素有6个:社会地位、家务劳动的分配、组织气氛和奖励机制、角色期望的要求和人际交往频率、角色特征显著性、人格和技巧。具体到图书馆流通馆员中,对情绪产生影响的外力(刺激、观念)分为自身因素和外在影响。其中,外在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及读者因素。

2.1自身因素

全文阅读

机关报新闻流通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整合性分析框架,以省委机关报为代表媒体,通过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建国以来省际新闻信息流通的模式和演变历程,并从半个世纪新闻流通呈现出来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全文阅读

新闻流通机关报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整合性分析框架,以省委机关报为代表媒体,通过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建国以来省际新闻信息流通的模式和演变历程,并从半个世纪新闻流通呈现出来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全文阅读

粮食流通体制管理论文

二、“三项政策”的效果评价

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三项政策”是否能够达到我们原来预期的三个主要目标:提高农民收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自负盈亏,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同时也考察该政策的实行对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

(一)农民收入

因为目前收购价分成定购价和保护价,要回答1998年的粮食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必须分别对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粮食进行计算,即从比较定购价和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以及按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数量来推算“三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为定购价、保护价以及定购数量是一个确定数,如何估计市场价和按保护价实际收购粮食数量是决定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在6月1日开始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允许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直接收购农民余粮之后,“市场价格”好象从市场中消失了。其实不然,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还在起作用。根据我们最近对10个省市的抽样调查,市场价格在少数地方略低于或相当于目前保护价水平,而在大多数地方却高于政府决定的保护价。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允许私商自由进入收购农民的余粮,根据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CAPSiM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市场价格将比目前的保护价分别高出7%、5%和2.5%,目前不少决策者和一些学者认为,私商进入粮食收购市场会降低市场收购价格的判断是值得争论的。市场价格的水平是由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它们之间平衡状况决定了市场的价格水平,在这一价格水平下,若市场收购者(或竞争者)增加,或者说买方增多,只会使市场价格提高而不会下降。所以从目前的“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中农民得不到政策干预的额外收入,即使不计算各地的“压级压价”,根据我们的测算,农民从“保护价”收购中得到的净收入是负数,负收入的幅度取决于按“保护价”收购的数量,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粮食合计由于保护价政策而减少的收入大约在20.7亿元与24.8亿元之间(表1)。

表1.“三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略。

在“三项政策”的影响下,实际上,私商粮贩从农民那里购买的粮食所付的收购价格虽然略高于“保护价”,但这些收购价比在没有执行“三项政策”情况下的市场价要略低一些(稻谷3%,小麦2.5%,玉米1.5%),由于“三项政策”,农民在卖给私商粮贩粮食后的收入减少大约在15.6亿元至17.7亿元之间。农民收入的提高实际上主要来自粮食定购任务和定购价大大高于市场价的结果。根据我们的测算,全国农民由上交定购任务所增加的收入大约为126亿元。以上三项收入变化的合计大约为86-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还不到10元,只相当于去年农民收入的0.5%!

(二)国家的财政负担和企业亏损估算

全文阅读

食盐流通管理体制论文

一、我国盐业基本情况及食盐流通管理体制

1.盐业基本情况

我国盐业总体上呈现产销分立、产能过剩、管理多元、集中度低的特点。2013年我国制盐产能9700万吨,产量8600万吨,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制盐企业298家,其中获得食盐定点资格的有98家,但各类制盐生产主体达2000多个,呈现散、小、弱、乱的局面。在食盐流通上,按照行政区域设立的各级盐业公司享有食盐的批发专营权。省、市、县三级形成的食盐批发主体2222家,绝大多数属于独立法人。从省级批发企业来看,有2/3的企业实行政企合一。全国盐的消费按用途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两碱化工用盐,约占82%,实行市场化经营;二是食盐,约占11%,实行专营管理;三是小工业用盐及其他,约占7%。各地管理制度不统一,有些地区由各地盐业公司根据地方盐业法规统一组织供应,有些地区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于占盐业主体地位的工业盐已经市场化,只有食盐由政府管制,实行专营,所以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食盐流通管理体制改革。

2.目前食盐流通管理体制

(1)专营组织体系

我国对食盐流通实行专营制度,但在管理体制上食盐专营与烟草专卖是不同的。在烟草专卖制度下,烟草行业自上而下建立了“行业集中统一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系,食盐行业没有建立起完全垂直管理的体系,而是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在中央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拟订食盐的生产计划,承担盐业和国家储备盐行政管理工作。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下同)的盐业管理机构不直接归国家盐业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其编制、人员及经费均归当地政府部门管理,仅在业务上接受国家盐业主管部门的指导,而且各地盐务管理局的归口单位也不一致,有的归发改委,有的归经贸委、商业、轻工、供销等部门。各地区(省、市、自治区)内,管理体系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垂直管理(如山西省);二是省(市、自治区)盐业公司对所在地市、县公司部分垂直管理,部分分散管理(如北京市);三是分散管理(如辽宁省)。

(2)政企关系

目前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共有32个省级盐业公司,其中河北省实行产销管理分设(河北省盐务局与河北省盐业公司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负责河北省制盐行业的管理及行政执法;河北盐业专营有限公司负责本省食盐专营业务,并设有河北省供销社盐业管理办公室负责销区盐政执法),其余30个省级盐业、盐政管理职能政企分设的有8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云南、辽宁、青海、福建、山西、;正在实行分离、尚未完全到位的省有3个,分别是黑龙江、吉林、江西;其余19个省均为政企合一,即盐业公司和盐务管理局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多数实行内部部门分设、职责分开。在盐业执法方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盐业管理条例》,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盐业执法工作,执法人员绝大多数是各级盐业公司职工。同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卫生部门及公安部门等也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承担着盐业管理职能。目前,各级盐业公司对碘盐的食盐计划完成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使用率(即“三率”)负有直接责任。

全文阅读

普通高校物流管理论文

一、目前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上课过于死板

许多普通高校的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过于注重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是特别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而这些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特别枯燥乏味的,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二)授课教师专业性不强

许多高校教师对物流管理的了解不全面,在给学生上课时,都是教师擅长哪方面就教给学生哪方面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完整,这样,在实践中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目前,多数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特别关注对任课老师专业知识的测评,在这种体制下,这些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很多教师只是对物流感兴趣,或平时对该专业有些了解而已,并不具备真正的物流专业知识。

(三)课程没有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实践和操作占很大比重,许多高校现行课程体系中这部分课程设置薄弱;即使有高校注意到了实践课程的设置,但在管理方面还是存在很大问题。例如:上实践课时对学生的管理的不够严格,导致学生在实践时不够专心,根本就没有认真将实践环节落实。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全文阅读

流通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人本管理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历史地分析;中国的流通业要从“四低”现实出发,着力抓好“四高”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融化内外贸分割体制之坚冰非一日之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与分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对内外贸一体化要有一个客观的认、外贸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内外贸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解决内外贸分割,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思维定式、借鉴外国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逐步完善、扩充商务部职能、培育与发展内外贸一体的大商业企业集团、创造有利于内外贸一体的法律与政策环境、我国的流通观念、流通功能、流通结构、流通方式、流通组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提高流通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度、提高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中间作用、提高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水平、提高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与流通效率等,具体请详见。

一、历史地分析

内外贸分割体制的形成,解决内外贸一体化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融化内外贸分割体制之坚冰非一日之功

1949年11月1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从1949年到1952年,贸易部统一管理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从1953年至1977年在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形成了内外贸分割的体制,长达25年。与内外贸分割的同时,形成了生产资料流通与生活资料流通,城市流通与农村流通的分割。先后成立了外贸部、商业部、粮食部、农产品采购部、水产部、第二商业部、城市服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物资部,在改革开放前是商业部、物资部、外贸部三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与分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流通管理体制一直摇摆不定。1993年成立内贸部,把生产资料流通与生活资料流通以及城市流通与农村流通一体化,被外国人称之为迈向市场经济,形成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一步,但不久供销社与粮食部门又分离出来。1998年,本来应该实观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但顾虑重重,下不了决心。到2003年才成立商务部,从组织形成上解决了内外贸一体化,但晚了5年,且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内外贸分割根深蒂固,加上商务部的成立是原封不动的外贸部加上一小块内贸,使这种分割不可能彻底打破。这种长期形成的体制性、习惯性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商务部成立后,内外贸两张皮,分割依然如旧,如最近召开的全国流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这里的“全国流通”实际上只单指内贸,不包含外贸。内外贸不能真正融为一体,对整个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的形成极为不利。但也不可能操之过急,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制度上、思想上来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才能解决问题。

(二)对内外贸一体化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内外贸分割的体制是历史形成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危害很大。但打破内外贸分割并不是说内外贸易是一回事,内贸与外贸是绝然不同的,打破内外贸分割,也不是说内外贸要平分天下,半斤八两,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需主导型,决定了内贸的重要地位,但外贸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内外贸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不能一概而论。现在的问题是商务部成立了,但并没有在内外贸一体化上迈出多少实质性的步伐,这是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三)解决内外贸分割,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