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六年级英语重点

六年级英语重点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学策略 转型分析

摘 要:对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帮助学生灵活应用四、六级考试核心词汇,重视听力教学,全方位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分层次、分重点进行教学,重视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作用等四、六级教学策略,以弥补现有英语教学策略的不足。

关键词: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学策略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英语考试,其通过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测量,来对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测评。2004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便成为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是否达到要求的重要标准。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组和考试委员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制定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至今为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多次变革。

自2005年6月起,四、六级考试成绩由原来的百分制改为710分的计分体制。2006年开始,四、六级考试开始启用新题型。听力部分试题开始占有总分值35%的重要比例,阅读理解部分的比

例则由原来的40%降低为35%,综合测试(完形填空/改错、篇章问答/句子翻译)占15%,短文写作占15%。2008年12月,全国50多所高校试行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为在全国大范围进行网络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积累了经验。2013年12月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又进行了一次小面积改革,对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的考试内容均进行了改革。

一、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特点

新形势下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更重视“加强听说使用能力,重视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基本的翻译和写作能力”。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中,听力理解仍占总分值的35%,包括长短对话的多项选择题、听力短文的多项选择题、听力短文的单词及词组听写;阅读理解仍占35%的比例,包括词汇理解(选词填空)、长篇阅读(匹配)、仔细阅读(多项选择);段落翻译和短文写作各占15%。

1.关于分值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趋势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不仅仅体现学生的成绩,还要承担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成效的任务。但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四六级考试在改革过程中体现出许多诟病,影响着四六级考核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本文从四六级考试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趋势及应对策略

从2005年开始,在教育部主导下对大学生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进行数次大规模改革,至今改革依然在持续。要从教育领域中寻找出改革的正确方向,就必须要客观分析考试中存在利弊,以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机制。

一、四六级考试的现状分析

(1)英语教育的“应试化”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它于我们而言最主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沟通交流,而不是作为一门学科给让大家研究探讨。然而当今社会,逐渐将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对英语掌握程度的测试标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针对英语四六级的考试方法层出不穷,甚至有很多学生可以高分考过英语六级,但却不能运用的现象产生,这便是将英语四六级考试“应试化”而忽略其最原始的运用意义的后果。

(2)英语学科建设的不利因素

设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想加强对高校英语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建立,进而加强英语学科的建设,但是由于某些现实原因导致原本的有利因素转变成了不利因素。上述所提及的“某些现实原因”主要是指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我国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统一考试,它具备有规格高,权威性强两大特点,因此许多高校便将四六级考试的作为互相较量的“筹码”性科目。再加上每年我国会定期公布各高校四六级的通过率并且进行排名,这更加促使了部分高校将四六级通过率定位为英语教育质量优劣的衡量准则,甚至有学校将教师的考评与英语过级率直接挂钩,还有学校为了保证四六级过级率限制低年级学生参考四六级考试。这些表面上看似越来越重视英语教育,实则加剧了英语教育的应试化,畸形发展。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利弊分析与研究

摘 要: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考试。该考试于1987年开始实行,到2013年经历了多次改革。作者分析了各次改革的利弊及其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改革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引起更多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方式方法作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考试改革 利弊分析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考试。据京华时报记者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获悉,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再一次进行改革。此次的改革是继2005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大规模改革、2010年12月和2013年6月考试方法进行改革之后的再次改革。为何在短短的6年之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和方法要一直进行改革,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哪里,怎样改革才更合理,这些都是值得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大学生英语水平到底如何评价才更合理,这是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整个社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回顾及其利弊分析

2005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题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特点是:第一,加大了英语听力的比重。英语听力在整份英语考试试卷中的比例从20%提高到35%;第二,减小了阅读理解中仔细阅读的比例,增加了快速阅读和十五选十的新题型;第三,考试流程进行了改变,作文一改之前一直放在试卷末尾的做法,将其和快速阅读放在了考试的第一阶段;第四,评分标准由原来的百分制改为710分制,并且最终的考试结果由等级制(分为四等,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改为分数制;第五,增加了英语口语测试。规定凡是成绩超过一定分数线的考生(例如:四级成绩超过550的考生)可以参加英语口语测试。若口语测试通过,则可取得口语资格证书。

这次改革带来的影响如下:第一,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部分的比重迅速加大,并且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足够关注,学生的英语听力确实有所提高。第二,把作文放在考试一开始,使得所有学生都有时间写作文。一方面,作文可以直接体现学生的英语功底。另一方面,给其他客观题目限定了时间,更容易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这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更加重视英语作文的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第三,快速阅读的出现使得学生一直以来逐字逐句地阅读英文文章的习惯,逐步转变为仔细阅读和快速浏览全文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阅读方式。结果显示,几年来,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第四,考试结果的显示方式从原来的等级制变为分数制,并未让学生产生太大的动力。相反,出现了学生不断重复参加考试,只为了把原有的分数刷高,但是425分和430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大。换言之,在一个档次内的刷分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另外,这种分数制的成绩在人才市场上造成了毕业生英语水平如何衡量的困难。目前人才市场上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仍然是“通过四级”、“通过六级”,而怎样才算通过四级和六级呢?还是划定425分么?既然如此,这一项改革的意义何在?并且,由于分数制的出现,学生只有一张成绩单,不利于保存,甚至会出现成绩单一直无法拿到的情况,因此这项改革的意义微乎其微;第五,英语口语考试部分的增加确实有助于激励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但是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失公平。并且,英语口语考试如何进行,何时何地进行,大部分口语教师和学生都无法从常见的渠道获取。英语口语考试到底如何进行没有形成文件性的材料,没有建立合理的宣传和通知的渠道。很多学生错过英语口语测试的机会。从这点上讲,英语口语测试形同虚设。既然如此,该测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如何体现呢?

2010年12月,在已经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基础上,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取消了A、B卷,这一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出现抄袭和考场作弊现象。因为试卷完全相同,加上考场中座位安排的特点,使得考场中相互抄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由于没有了卷型的差别,考生对于通过不法手段取得的答案更加信赖,考场内外通过各种电子和数字工具传递答案的行为更加猖獗。因此,从该角度讲,这一改革绝对弊大于利。

2013年6月,在没有改变2005年大学英语改革题型的基础上,考试实行了考场内多套试卷的考试模式,即在一个考场内,出现多套试卷。在这一改革的影响中,考场内和考场外的作弊可能性大大降低。因为发放试卷的随机性,考试不知道自己的试卷和谁相同,所以考场内相互抄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不知道考场内的考生拿到的试卷是哪一套,所以考场内外通过数字和电子等手段作弊的可能性亦不存在。从这个角度讲,此次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评析

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政策。回顾政策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考试政策 内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重要政策。作为该项考试政策的最主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共有三个,分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大学英语课程标准》(2004)。它们分别决定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基本走向,因此笔者将该项考试政策的过程归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85―1999)

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正式在全国各高校试行是在1987年9月,而关于此项考试的文件最早在1985年,1985年2月9日教育部发出(85)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印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部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鉴于各校在新生入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大纲》规定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的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教育部将从1987年秋开始,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以后毕业生记分册上应同时注明学生在英语基础阶段所达到的级别,以及专业阅读阶段的成绩,供用人单位参考。这是四、六级考试第一次出现文件中,它并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在教学大纲中,作为大纲的测试部分出现的。它是大纲的一部分,大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它的性质和目的。

大纲及文件下发后,大学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得到了高度提升。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考试委员会由全国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为了适应我国幅员广大的情况,在考试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考试中心,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和考试的技术性分析,怎样配合大纲进行教学,怎样提高考试成绩等。如怎样进行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四六级词汇学习,等等。

1994年后,一些学者认识到四、六级考试的对教学的影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了四、六级考试的一些负面效应,1996年5月2日,原国家教委发了《关于印发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高教司1996第56号14文件),该文件强调,为了全面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必须加强专业阅读阶段教学,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后,英语学习不断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的背后的问题之一是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二、大学英语考试发展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99―2004)

全文阅读

医学本科生看四、六级考试对毕业从医的影响

摘要: 对医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近59.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66.7%认为有必要或者很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并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本文重点从四、六级考试的报考对象、考试性质、考察侧重点上来说明现阶段的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原因,并且对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医学生本科生 毕业从医

一、引言

在本科生期间,医学生们主要需要通过四六级这两个基本的英语考试。一般来说四级考试合格是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而六级考试合格是当今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应聘条件之一。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对医生的新要求,现阶段的四、六级考试能否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已越来越受到医学人士的关注。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时间2008年1月4日至2008年1月29日。

(二)调查对象南方医科大学非英语类本科学生。

在数据统计过程中,我们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处理。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并要求被调查者如实填写问卷,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8个专业,共300人。共发出调查表300份,收回293份,有效调查表276份,收回率为97.6%。

全文阅读

以史为鉴 15期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持的一种教学考试,开始于1987年,二十年来,四六级考试的规模日益壮大,从最初的十多万考生发展到现在每年有一千多万考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科考试。如此大规模的考试能够在二十年内稳步发展,某种程度上说明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将对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进行论述。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历史回顾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二十多年来经历了“恢复―发展―改革”几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作为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检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的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改革。由于四六级考试大纲是依据教学大纲而制定,因此,教学大纲的变化必然促使四六级考试做出相应的调整。分析各个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可以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5―1998年。1985年原国家教委公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根据《大纲》,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大纲》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六级,每级都用定量指标加以具体化,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很显然,《大纲》突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听和译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符合国情。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当时交流的主要形式是阅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提出重视阅读的教学要求是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1985年版《大纲》的制定表现出明显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特色,即强调语言结构学习及对语法结构、词汇用法的掌握程度等。作为一种教学考试,四六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大纲》精神。因此,它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对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较少测试听力能力,而口语考试则未实行。尽管现在看来,这种考试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但当时却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并且从实施效果来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考试成绩显示,四级考试第一个五年(1987―1991)平均分是25分,第二个五年(1992―1996)平均分是26分,第三个五年(1997―2001)平均分是27.5分。不可否认,四六级考试的创设与推行在当时对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1999―2002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先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过度强调阅读能力而忽视听说等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导致“哑巴英语”、“高分低能”等现象的出现,使得毕业生从业后无法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很明显,1999年版《大纲》在继续强调重视“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大了听、说、写、译技能的比重,要求教学要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针对教学目标的变化,CET做了相应的调整:设立新题型(如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开始实施口语测试等。应该说,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这次CET的调整虽然增加了考查听、说、写、译的比重,但阅读能力仍是考查的重点,占比40%。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今。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修改原有的教学大纲,制订新的课程教学要求;实行基于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改革;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此,2004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调整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为了适应《课程要求》,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于2005年2月公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新方案》),对原有的CET模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于2006年1月、6月分别试行新的四六级考试,2007年起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这预示着新一轮的四六级考试将在我国全面展开。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

摘 要:本文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改革的主题,以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考试学原理为指导,分析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我国大学英语考试评价的特点,总结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从而促进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四六级考试

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进一步推广,这种变化指引我们对近十余年大学英语教学展开反思,以便充分认识其中的偏差和教训,端正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分析

为了适应新时展对英语学科的要求,2005年我国教育部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新的英语教学要求影响下,强调英语听力和理解方面题型的重要性,在四、六级考试当中加大听力测试和理解方面测试题目的比重。通过对英语四、六级听力新题型的分析不难发现,听力测试题分数比重增加、题量增加,语音的测试范围也有所扩大。可见,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部分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听、写模式,而是更注重对学生个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测试,这也正是英语新教学要求的目标所在。

二、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展趋势

1.考试规模的变化

迄今为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规模发展迅速。今后几年内,英语四、六级考试规模仍将持续增长,但增幅将逐渐减缓,报考人数规模趋于稳定。这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规模及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措施相吻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增速减缓,这就从总量上制约了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报考条件的修改,英语四、六级考试被限制为在校大学生自愿参加,许多高校已不再将四、六级考试证书与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挂钩,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这项考试的报考人数。此外,随着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从而减少了重复报考的人数。

全文阅读

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看大学生英语水平衡量标准

摘 要: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考试,也是各大高校衡量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标准,还是社会与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认定的衡量标准。但是这唯一的衡量标准却明显有局限性,即考查内容不全面。与社会需求脱节,作者提出了一套新的四、六级考试构想——分类设立考试和一套新的大学生英语水平衡量标准构想——多证认定标准。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 局限性 分类设立考试 多证认定标准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四、六级考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考试,也是各大高校衡量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标准,还是社会与人才市场对所需人才英语水平认定的衡量标准。因为以上诸多原因,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否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至关重要。从1987年的四级考试设立开始至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历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有题型的变化,也有题目难度的变化,更有考试流程和方式的变化。首先,从题型变化来看,1987年设立了考试题型,其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占主导地位。2005年原题型作出了重大调整,阅读所占比例降低,听力所占比例上升。2013年正在进行的改革,翻译所占比例上升。其次,从难度来看,1987年的题型相对较简单。2005年由于听力难度增加,加之出现十五选十的新题型,难度陡然增加。2013年正在进行的改革,由于翻译题目难度的增加,整套试卷的难度再次提高。最后,从考试流程和方式的变化来看,经历了从1987年考试分AB卷,到2010年取消AB卷采用统一试卷,再到2013年的一个考场多套试卷的变化。以上所有改革的内容无疑说明一个问题,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一直在探索怎样的题型和考试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这个出发点既有利于学校更好地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又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英语水平,更有利于社会和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衡量。但是,不断的改革同时说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其局限性和缺点,即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水平,与社会需求脱节。

虽然英语四、六级考试前后经历了26年的时间,也经历了若干次改革,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为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衡量标准,它仍然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缺点。第一,英语四、六级考试忽略了一个对学生英语能力至关重要的考查内容,即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测试。虽然从2005年开始,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提及了口语考试,但是其范围非常小,仅限于四级成绩在550分以上和六级成绩在520以上的考生。这一分数线的划定,把至少80%以上的成绩低于该分数的考生全部归于能够参加考试的范围之外。所以,这样的英语口语考试有失公平。另外,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首要的作用是能够进行口头的英语交流,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的高低。因此,忽略了英语口语考查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本身就有局限性。第二,英语四、六级考试考查的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英语水平的要求。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和难度等的设立基本上都是基于普通材料和内容的听和阅读,其中包括历史、故事、社会、天文、地理等内容。但是事实上,在需要使用英语的行业均有其专业英语,而各种专业英语和普通英语相差甚远。因此,这种考试内容和社会所需能力相脱节的矛盾导致了一种社会现象,即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看似英语水平不错,但是当其看到专业英语时却不知所云。该局限性对于目前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说是固有的,很难在现行的小规模的题型和考试模式的改革条件下真正纠正。

与以上局限性相呼应的是现在的各大高校和社会与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的衡量标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高校和用人单位在衡量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时,只是简单地和英语四、六级成绩挂钩。甚至虽然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学生的毕业证不允许和四、六级成绩挂钩,但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英语,很多高校仍然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毕业的一个硬性条件。因此,在校大学生为了能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学校里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毕业生发现,曾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的英语,对大多数人来讲却几乎如同鸡肋。因此,如何让英语四、六级考试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水平,如何让英语水平衡量标准更加合理有效,应该是各大高校和教育机构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笔者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和大学生英语水平衡量标准的两点构想。

第一,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构想——分类设立考试。首先,将现有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分为两类考试,分别为“听说能力考试”和“阅读翻译写作能力考试”。考生通过两门考试中的任何一门考试,并取得考试合格证书,学校认定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若学生愿意,也可以两门均参加。其次,调整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间。“听说能力考试”每年四次,每个季度一次。“阅读翻译写作能力考试”每年两次,时间可随现行四、六级考试时间进行。最后,两类考试中均不设客观题目,全部以主观题目出现。比如,“听说能力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学生可以在听完一段录音后写出主要意思,或者自己写出每句话的言外之意。“阅读翻译写作能力考试”中的阅读,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这样,就杜绝了学生靠“猜”和“蒙”通过考试,而其成绩则是学生真实英语水平的体现。

如此设立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好处在于: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哪门考试。这是兴趣使然,也是其为自己设立的一个目标。其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一门或者两门来考。比如,外贸专业的学生因为毕业后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求更高,就可以选择“听说能力考试”;一些理科研究类的专业,因为毕业后要进行大量的英文原版资料阅读,就可以选择“阅读翻译写作能力考试”。如果学生有能力,也有需求,就可以同时参加两门考试。再次,人才市场在衡量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时,可以直接根据其取得的合格证判断人才的英语水平、专长和能力。最后,因为学生自己选择,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提高一方面的能力。这样比起听、说、读、写、译都要更容易抓些,有助于学生在某一方面达到精通。

全文阅读

浅谈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论文关键词:英语四、六级 大学英语教学 反拨效应

论文摘要:英语四、六级考试目前仍受高度重视,愈发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正常运行。笔者通过分析当前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起反拨效应,对大学英语考试和教学尝试提出了几点修正意见,以期探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的进程。

1. 引言

自从中国实行全国英语四、六级统考以来,英语四、六级统考对其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促使全国各高校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有力推动了《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而且每年为中国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提供了较为客观、准确的描述,每次考试结束后将丰富的考试信息反馈到教学第一线,服务于教学。[1]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与世界交流的加强,单纯拥有英语能力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专业加英语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则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现在英语四、六级考试由原来的更多注重阅读变成现在听、读、写等综合能力齐头并进,并推出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但英语四、六级考试仍然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影响。

2. 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负效应

2.1 对大学教师教学的负效应

英语四、六级考试历来分为主观、客观两种考试题型。但为了实施起来方便经济、评分客观、信度高等原因,多年来客观题所占比率一直高居不下,约占 75% 至85%(近年来有所调整,但仍然严重失调)。回答单个的题目不符合语言运用的实际,对衡量整体交际语言能力意义也不大,它只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识别能力、推理和猜测能力等。这种侧重考查语言知识而非语言运用能力的考试,毫无疑问,对教学起着极大的误导作用。

根据笔者学习和教学的切身体验,为提高考试通过率的应试教学几乎已让大学英语教学走上了绝路。李岚清副总理曾在1996年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目前外语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2]而这种情况在那些强调CET测试的高校显得尤为突出,这与学校重视不合理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无疑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通过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讨论,指出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原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87年9月开始进行的全国性、统一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及于1989年1月开始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实施以来,对推动大学英语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英语教学和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促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需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生学习的需求发生了较大改变,2005年之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逐步显现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不能满足时展要求的状况,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性质的确定,有助于确立大学英语四六考试改革的方向,有助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一步的发展。

200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简称CET)改革试行方案。在考方试内容和形式上、听力比重加大、阅读题型有所改变;在计分面,四、六级考试的分数经过加权、等值、正态化数据处理后,报导均值为500分,标准差为70分,成绩全距在290至710分之间的正态分,不设及格线;成绩报道方式也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与此同时,逐步将考生范围限制在校内,降低考试的社会权重,突出考试为教学服务的功能。2012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又采取了多提多卷的形式考试,有效地遏制了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曾经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国高校80年代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教学开展难度非常大,在1986年前,虽然公共英语课程被规定为高校的必修课,但是一直没被重视。此时的英语教学,既无健全的教学大纲可依,又无健全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机构和制度;同时,传统的语法加翻译的教学模式导致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保守性和不稳定性。公共英语教学显然跟不上形势,英语教学与时代需求不适应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有效缓解和解决这一矛盾,国家迫切需要出台规范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措施及建立相应的评价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考核体系。

国家教委(现在的国家教育部)在1984年制定了理工科英语教学大纲,随后1985年和1986年理工科和文理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先后出台,要求全国高校遵照执行。两个大纲最大的亮点就是规定“基础段各级教学结束时应安排考试。其中第四六级结束时应按本大纲的要求进行全国统一考试。”

1987年秋开始,国家教委开始对结束四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这标志着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考试制度的正式创立。1989年1月,国家教委开始推出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由此形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相对独立的学业考试评价标准,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