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立体教学论文

立体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文学课程的立体化教学理论

一、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德、智、美的全面展现

古代文学课不同于其他文科课程,它对思维的逻辑性、系统性要求不是很高,它更多地体现出感性学习的学科特点,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共鸣。这实际上也就是德育、美育的教育内容。而从古代文学课程本身来看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内容。可以说,几乎每一个朝代的代表诗人,都是人格高尚的典范,尤其是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是今天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的榜样。比如屈原,他对楚国那深沉的爱,对理想的不屈追求,都令我们肃然起敬。而他的代表作《离骚》除了在思想内容上可以传达正能量以外,所包含的审美因素也是有目共睹的。再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他的一生身居下位,却完成了由平民向圣人的超越,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他关爱妻儿,关心朋友,友爱邻居,关注国事,忠君爱国,在他的身上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种种美德。而他的诗集《杜工部集》更是儒家“推己及人”思想的生动体现。他“诗圣”的美名不仅体现在他极高的人格魅力上,也体现在他高超的诗艺上。他的七律内容广博深厚,艺术炉火纯青,都令今人咀嚼不尽。再比如北宋文学家苏轼,他达观的人生态度、潇洒的生活方式,都深深吸引着代代文人志士。我们在讲述这些优秀的作家作品时,应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美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极大魅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有四点主要教学目标: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思想道德的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前两点一直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比较重视,而对于后两点却相对强调不够。[1]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是古代文学课程必不可少的,也是看得见的教学硬性目标,是可以通过测试等手段能够显现出来的,但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却是隐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无法直接通过考试等手段显现出来,也最容易在实际的教学中遭到忽视。多年来的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也表明由于审美体验的缺乏导致古代文学课过于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样一来,造成的后果不仅是未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也直接影响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也使上述我们提到的古代文学课程所蕴含的德育、美育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展现。所以,古代文学课程的立体化教学首先就要强调人文素养的渗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应熟悉教材,认真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美育内容,并熟悉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诉求和生命情感的肯定与认可,深度解析大学生所处的外在物质环境和和内在的精神环境,引导学生避免走向误区,实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并最终走向生命的终极体验和审美的永恒追求,实现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自我的真正解放。这样一来,就把单纯的教材拓展为全面的育人模式,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教育水平,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出一代有素养、有追求、有内涵的现代大学生,等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二、教学方法的立体化:声、形、色的完美结合

立体化教学也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出立体化的教学场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打造立体化的空间教学方式,如运用音乐的声响刺激和美术图像的视觉冲击,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充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语言的传授与教师的表达,加上古代文学课程的本身特点,如语言文字的佶屈聱牙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作品产生的年代久远增加了体会的隔阂,长期使用这种单纯以语言传授的教学方式难免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避免了这种缺陷。有教育专家认为:“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2]比如我们在讲授古典诗词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经典名篇的朗诵,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节奏美,在古诗词较强的韵律美之下,让学生获得第一印象的审美享受。其次,我们也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播放一些古诗词的现代吟唱,比如在讲到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现代乐坛有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不管播放的是视频还是单纯的音乐,都能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还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邓丽君的演唱一直是听众最喜爱的歌曲之一。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有天后王菲、邓丽君的不同演绎。利用现代乐坛歌星的古诗词演唱无疑拉近了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古诗词离他们并不遥远,甚至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诗词竟可以如此地现代化,从而使他们更易于接受古诗词的教学,也会让教学效果明显增强。除了以上古典诗词的现代演唱外,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如中央十套的《子午书简》;可以是名家的授课节选,如《百家讲坛》的精彩内容;也可以是名家名师的访谈,如东南卫视的《文化中国》;也可以是记录片,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唐之韵》、《宋之韵》等。当然切不可让这些视频占据课堂的主要地位,它们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感到乏味时可适当采用,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为宜,甚至也可以利用近来渐渐兴起的反转课堂的思想,先播放一段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视频中的教学内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讲到明清戏剧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名段,让他们全方位地体味古典戏曲的魅力。比如在讲到《牡丹亭》时,多媒体可以一边播出春天姹紫嫣红的画面,音响一边传出优美的唱腔,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还能有学生低头摆弄手机或旁若无人地看小说吗?另外,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让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如在讲到白居易的《长恨歌》时,这是一篇文学感染力非常强的经典作品,大部分学生也都会感兴趣的,但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相信学生也会感到单调的。如果教师在简单串讲之后让他们来讨论关于李杨爱情的种种时,他们会热情高涨的。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上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外,也可以直接让他们充当教师的角色,给他们提前布置教学任务,把讲台交给他们,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讲解古诗词中的名篇与散文名篇。上述种种教学方法其实就是立体化教学的具体展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都曾采用过,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画面与音乐来表现古代文学的知识,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将声、形、色同时诉诸于学生的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将遥远的事物置于目前,也更易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巩固的立体化:诵、写、编的多重体验

对于教师来说,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课前的详细备课,课堂的有效展现,也包括课后的习题布置。而对学生来说,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不仅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也包括课后练习。所以,古代文学立体化教学的第三个方面指的就是课后的立体化体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中小学的学习过程中,这个环节是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的环节,也是做得比较好的环节,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最容易遭到忽视的环节。因为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后联系似乎不像中小学那么紧密,往往是教师授课完成以后万事大吉,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书籍,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就无从谈起。古代文学教学的立体化教学理论就力求改变这种状态。在课堂授课完成以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有关古代文学内容的活动,比如朗诵比赛,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挑选适合朗诵的诗词散文篇目,或者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诵准备,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技巧指导,指导学生在朗诵时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巧妙的感情和节奏处理,争取做到声情并茂。然后寻找时间和教室举行正式的朗诵比赛,设置奖项,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鼓励。除朗诵比赛外,还可以举行书法大赛,把古典诗词散文以一定的书法作品形式呈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巩固。教师可以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对有些具备创作才能的学生来说,诗词创作应该是他们最喜欢的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刚开始不要要求太高,主要是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然后慢慢将他们引到古诗词创作的道路上来,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体会古人创作诗词时所用词语的精确、结构的精心布置等等。诗词创作不仅是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另一种形式的巩固。除了运用平仄格律来创作诗词,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现代改编,如把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杜甫的《登高》等七律改编成现代诗歌,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而把古典诗词根据意境进行拍摄、小说戏剧的再创造等是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总之,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善于营造不同的情境类型,找出多样的课后体验方式,力求让古代文学课堂实现课后的认知与内在情感体验的高度统一,使学生深度理解教学内容,深度体会生活,探究真实,让他们拥有生活的智慧和对生命持续、永恒的渴望。将教学内容全面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空间立体化,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生气蓬勃的精神生活”。

古代文学的立体化教学理论有真实的视觉听觉感受,有丰富的内在情感体验,有高尚的思想价值追求,有诗情画意的的言语表达,还有审美艺术的创新展示及科学的理性思维探究等等,在实践操作中力求回归大学生情感生活的真实,归纳新颖的艺术化教学体验,引发大学生自我超越的勇气与力量,使他们皆能产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强大精神动力。此种立体化教学理论反思并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教学中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发展需求,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实际出发,重建古代文学新的教学思维,努力创设新的外在教学情境,激活大学生内在的情感因子,积极引导他们重塑自身的生命价值追求,逐步形成认知体验、情感激发、思想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研究的新思路。其理论意义在于:以立体化空间教学为着力点,以立体化情感教学为结合点,以立体化思想教育为提升点,多角度、全方位关注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而其应用价值在于:创设新情境,学生自我感知深;激发新情感,学生人生感悟多;实践新价值,学生精神升华高;综合性强,易实践,可操作。

作者:吴雪伶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全文阅读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

1独立学院教学现状

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较快,2013年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287所,在校生186万,但相对于普通高校,其办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办学理念、制度规范、教学模式、师资结构等方面尚不够成熟,许多独立学院在教学及管理各个环节仍然沿用与母体高校相同的模式,教师大多曾经多年任教于母体高校或同时在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任教,教学内容和模式大多与母体高校一致。独立学院在本科三批中录取,作为这么一个特别的群体,基础相对薄弱,地位相较于母体学校也处于弱势,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黄艳群通过调查发现该群体存在中度的英语学习倦怠,还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对教学内容文化性、趣味性、实用性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大学英语授课缺乏针对性,教学笼统,效率低下,学生普遍认为学不懂,不想学。陈扬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更加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就是为了让大学英语的教学不止是提高其语言能力,更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甚至国际交流的需要。《要求》中还强调“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强调考虑自身条件﹑学生状况等现实因素,强调分层次的教学要求。可见,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2多媒体和多元智能的特点

2.1多媒体课程一是多媒体课程能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块。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教学让大学英语学习告别枯燥单调的生词、句型、语法学习,可以更多地利用图形、声音、动画等形式进行更直接的讲授,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是多媒体教学能增加课堂信息量,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大班授课。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很大程度上简化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近十多年高校扩招也让教学资源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学生人数偏多,多媒体技术让大班授课成为了可能,解决了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稀缺的问题。三是多媒体让教师省去板书的劳累,可以腾出注意力关注学生们的反馈情况,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授课时间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内容并且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让课堂组织得更合理紧凑。

2.2多元智能差异教学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不够全面,没有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7个范畴(后来增加至9个)即: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测验和学科的统一考试提出了质疑。传统的单一考试手段使学生依靠死记硬背,照搬课本内容,缺乏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并且严重缺乏创造性思维,也无法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等。而借用多元智能理论能认识到学生之间的智能差异并好好利用各自的智能特点帮助其学习。贾宁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大班授课能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的多种智能,其目的在于发展和利用学生之间有差异的智能,培养和改善学生的弱势智能,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Tomlinson把差异教学定义为一个教学理念,他认为学生要想学到最好的前提是教师能不同地迎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乐意程度、兴趣爱好和其他的学习特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可以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借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语言。同样教师也可以相对自由并创造性地利用好时间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共同协作的教学环境。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有着传统多媒体一刀切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结合方案

3.1课程观与评价观多媒体课堂上,同一个教师教授给每位同学的知识是一样的,可是学生在同样的教学条件下不一定能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因为每个人的智能程度不一样,学生实际所获得的学习经验相差是很大的。因此此课程观强调一个新的教材观,不只是静态的教材内容,更多看重大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的获得。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差异教学更强调单个大学生获得自我学习经验的积累,让学生英语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传统的评价观是以考试为唯一标准的,是对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的无差别的基础理论考试,却忽视了作为个体大学生的其他智能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再单纯地以标准的语言水平考试和学科成绩考试为主的评价观,而是建立以“个人为本”的真实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测试,而是借用结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根据实际智能表现为每个同学量身定制适合他们智能的教学计划,让每位学生能最大化发挥他们的优势智能并改善其弱势智能。这样才能真正使评价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3.2教学观与学生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以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的教学态度。因此教师有怎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相应的教学行为,最终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借用多元智能理论更好地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因此从教学观来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结合传统多媒体教学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差异教学。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位置和作用的看法。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那么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是不合理的。根据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几乎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作为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共性,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可以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帮助他们尽可能大空间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但是作为个体,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发展每个学生最优势的智能,帮助其最优化掌握大学英语。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表明,知识不是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下,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学习同伴的帮助,通过一些必要的学习资源,采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通过他人的帮助利用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活动展开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也表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将意义建构、协作、会话、情境作为学习的重要属性。建构主义倡导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角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重视老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不能只是在外界的带领下被动地去接受,成为被灌输的对象。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主要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传递者。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1.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的实际化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就是教学的中心,拥有对课堂的绝对支配权,单方面地传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外语教育理论表明,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干扰,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方法、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种情感变化等等。所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点是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的动机。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中,都要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交际氛围,为学生创建能够使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各种证书,而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为学生今后能够自主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估的指导、制约和标准。高校中文理科专业兼有,我们将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作为高校英语的教学目标,并且还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能力,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也要体现出这几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2.教学模式立体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老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建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下相互协作和相互沟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了解到的教学信息进行意义建构,然后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积极练习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运用者和主动建构者,而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学生最后掌握的知识不是由老师直接传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老师创建的情境必须对学生意义建构有帮助,协作要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学生要开展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会话和协商来一起完成学习目标。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呈现教学信息,促进老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会话交流和合作学习,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解决各种困难的工具。开设校园网还能够提供全面的互动、沟通环境和工具,如内部留言,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沟通、资源共享。为了创建有效的使用过程和良好的语言环境,使用电子教案和电子教材让原本静态的知识活动起来。比如可以使用蓝鸽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个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教学功能。通过这个系统能够进行现代化的授课,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参与到学习当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体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

3.教学评估立体化

全文阅读

立体化实践教学金融学论文

一、目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学仍然极大地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很小,实践教学一般被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后几周以及第八学期,由于这段时间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投向毕业论文的创作以及考研、考证、找工作等事务上,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的课时难以前移的重要原因在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本无法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做出妥善合理的安排。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程占据了大量课时,另一方面,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方向课程在“宽口径”思想指导下被尽可能地开设。因此,实践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被压缩。教师往往还是采用理论课程教学的方法来对待实践课程,而学生对待实践教学的态度也是马马虎虎,实验报告相互抄袭,或直接上网摘抄。

(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不科学金融学专业往往习惯于根据理论课程来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将实践教学视为从属于理论课程的一个附庸。由于实践教学零散地分布于不同的理论课程之中,而不同的理论课程又都强调自身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逻辑的自洽,所以实践教学被碎片化,无法实现不同课程间的交叉,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普通高校中的金融学专业都选择开设了如企业见习、专业实验、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但这些环节往往非常松散,并经常由于归口不同机构来组织管理而造成彻底割裂的现象。在众多缺少统一管理机构的高校中,有些实践教学归口学生工作办公室管理,有些归口教学秘书办公室管理,有些归口教师管理,由于各机构存在目标和职能上的差异,导致各实践教学环节被相互孤立,缺乏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衔接性和协调性。

(三)实践教学师资不能满足需求具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的缺乏是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大障碍。金融行业是高薪行业,优秀人才转投教育行业的几率很小。高校中的教师尽管拥有很高的学位和精湛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少实战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实践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辅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校一般也不会花费资源去强化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由于学校在考核教师的业绩时只注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因此,教师同样缺乏到金融行业中锻炼自己的激励。而且成为一个“双师型”教师并不能为自己的评职评奖增添砝码,反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种种原因致使金融学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都面临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当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被安排从事实践教学时,要么流于纸上谈兵,要么容易敷衍了事。

(四)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缺乏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开展有赖于大量经费的投入。金融业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金融衍生品等宽广的领域,金融产品种类繁杂且更新速度极快。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场地以及实验设备。但现实的情况是,较之改善实践教学的硬件水平,高校更愿意将有限的经费用于规模的扩张。设备不足或陈旧落后严重制约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加剧了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另外,目前国内关于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适用的教材也比较少见,且这些教材往往难以与购置的软件配套使用。近几年来,高校充分认识到了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就金融学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的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金融机构具有特殊性,能够满足进行专业实习并且同意高校前来进行实践教学的金融机构的数量非常少,只有一些保险公司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金融机构基于对自身形象以及业务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是不会接纳大批业务不熟的未毕业本科生的。尽管高校与某些金融机构签订了有关成立实习基地的文件并举行了挂牌仪式等,但金融机构至多也就是对前来实习的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道德培训,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流于形式。

(五)实践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评价体系闭卷考试几乎是目前金融学专业教学考核唯一的手段,考核的内容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极少涉及到对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实践教学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设置需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但目前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从理论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处移植过来,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流于形式,对于社会实践等环节,由于管理难度大,其质量评价更是敷衍了事。

二、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实践教学泛指一切通过自主参与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其组织方式、举办地点、时间都可随机而定。它的理念是全方位学习,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各项共通能力以及价值观和态度,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所谓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如下几层含义:(1)将实践教学放到与理论教学等量齐观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去,并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使二者能够相互配合和补充。(2)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对原本分散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碎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整合,为实践教学制定单独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整体培养的目标体系,并通过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达成目标。(3)将系统论的思想运用于实践教学,在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详细分解以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设定的基础上,运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抓住课内课外各种时机,构建起一套全程化、多元化、复合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全文阅读

层次化立体化教学大学英语论文

一、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包含两个特点,一个是层次化,一个是立体化,因此对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需要对这个两个特点进行深入剖析。所谓“层次化”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和个人学习能力进行层次化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采用“滚动制分级教学”,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的不同环节,确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办法、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估等,教学实践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特色。所谓“立体化”是指各个要素和层次实现多方位、全面、立体的结合,在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中,实现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基础必须教学和高级选修教学,以及总结性评估和形成评估的全面结合。因此,根据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两个基本特点,我们可以确定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特点是层次化、多角度、全面立体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二、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特色分析

1.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

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的特色主要基于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在1985年提出的语言输入理论,在此基础上的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的差异性进行分班教学。分班教学采用4级。不同级别具有不同的语言输入,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和教学手段上各有差异。因此,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法,他可以保障学生在当前的英语水平上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并且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实行“可上可下”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学生英语能力的变化,学生可自我选择“跳级”或“降级”,这种开放式的分级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根据自我现实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级别,在不断的英语点滴积累中逐步提升,

2.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两种途径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司也多次提到,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就是要利用好现代信息化技术,发挥网络的力量,是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自主化学习的目的。在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多个院校对自主化学习进行了有效探索,但是实践表明大多数院校的自主化教学又走入了放任式学习的误区。F学校在英语教学探索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构建的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在老师指导和监控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在层次化分级教学体制下,F学校对于低级别的学生采用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网络教学为辅助的模式。主教材采用《大学生体验英语》,相对教学内容较简单,拟定课时为每周4个学时;网络自主学习则是利用了《大学生体验英语》主教材配套的自主学习系统而进行的,拟定课时为每周2个学时。这样课程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课时比例为2:1,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师传授,以便学生尽快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和英语学习方法。F学校对于高级别的学生采用了以网络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辅助的模式。自主学习利用了F学校“体验英语自主学习体统”,选取了其中难度最大的第八级。要求学生在老师规定的实践和地点通过上机学习而完成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定期定时到现场进行指导或监控,规定时间为每周不小于2小时。对角课程教学,学校将其安排在隔周进行,时间为每周2消小时,因此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面授的时间比例为3:1,相对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长。在自主化学习模式下,教师主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在隔周的面试中,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对下周自主学习的目标提出要求。层次化分级教学体制下,面对“自主学习和教师面授”教学模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选择略高于自我能力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在自己学习承受范围内,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获取新的语言知识,逐步提高自我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

3.基础必修和高级选修相结合

全文阅读

独立院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一、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1.大部分独立院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见,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忽视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级人才方面的作用。2.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与分析。基础课+选项课、基础课+俱乐部制是目前武汉地区独立院校普遍的教学模式。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体育教学逐渐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1)体育课程设置。通过调查发现,武汉地区独立院校课程的设置一般一年级上普修课,二年级开设先修课或俱乐部,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一年级开设的普修课大多以竞技运动为主,较为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育课程教材的使用。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0%的独立院校使用的是体育院校专业教材,使用社会上的教材占到70%,只有10%的独立院校有自己教材。由于独立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在科研和编写教材方面缺乏经验,所使用的教材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安排教学,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教学手段。大部分独立院校因领导对体育持有偏见,体育教师培训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很难学到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的缺乏,也不利于教学手段的实施。因此,难以达到《纲要》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4)体育教学考核与评价。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工作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检查教学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使教学双边达到良好双赢效果。独立院校体育课考核都是由技术考核和平时表现两部分组成,最后通过总成绩表现出来。从调查结果看,在体育课考核中,选择技术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比较多,平时成绩一般只注重学生的考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反映的比较少,不利于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3.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分析。调查发现,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已初步建成,主要以专职教师为主、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为辅构成。独立院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居多,工作热情饱满,但在科研和编写教材方面存在不足。

4.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严重缺乏。由于独立院校办学时间短和资金方面的原因,使得体育场地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求。由于场地的缺乏,使得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项目无法开展,例如羽毛球、形体课等。

全文阅读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实施办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2-0150-01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适应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必须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建立“大语文”观念,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读、说、写结合,并与其他学科教学相配合,多股劲拧成一股绳;必须发动家庭、社会与学校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全方位 立体化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现代化的进步,使得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广播、广告、多媒体软件、信息高速公路等传媒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的扩充辅射,几乎把整个世界的古往今来都呈现在人们面前,所有这些构成了“大语文”环境。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就是从“大语文”环境出发,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实施多方位、多起点、多层次、多联系的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不仅在于要使学生识多少字、读什么程度的文章、写多少字的作文,更要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授之以渔”,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驱动力,使学生主动发展,以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建立“大语文观”,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扩大视野,多渠道学习语文,多渠道获得信息,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语文课堂教学要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要实施师与生、生与生多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提倡主动自学、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甚至辩论,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变评价学生单看考试分数为看全面发展、是否学有个性。要实施语文教学立体化,首要的条件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

二、改革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观念要落实到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上。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适应了教改形势的需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大纲精神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实现,都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建立以培养学生主动自学观念、主动自学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主动式”教学、“自学辅导法”、“导探教学法”等,体现了新教育思想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主旨。

全文阅读

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管理论文

当代数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是把重点放在探索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我们认为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幻灯、投影仪、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视听工具并将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进行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的概述

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过程可以看成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它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小学数学教材和电教教材内容为主)、教学设备(以电教设备为主)、教学方法(以电化教学方法为主)等要素组成,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其中,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等实在的、具有物理性质的东西称为系统的硬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属于理性范畴的东西称为系统的软件。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人的因素,是两个最活跃的因素,可谓是硬件中的“活件”,他们输出信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一般机械系统中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灵活的高级方式。

教师从教材和参考资料中接收信息,经过教学法ㄓ绕涫堑缁萄?法)的加工,变成容易使学生接收的信息,然后通过讲授,进行各种现代化视听工具的操作、演示、板演等方式输出信息;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从教师的讲授、演示和阅读教材(尤其是电教教材)中接收信息。然而学生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接收体,不是信息的机械装容者,可能漏收某些信息,可能使信息失真,接收信息后还能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深化,进一步还可利用联想、类比、归纳、假设等思维方式发出新的知识。学生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又不断有信息输出,如面部表情、简短的回答等。学生输出这些信息,对教师来说就是反馈信息。教师应予以注意,并随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输出信息的速度、内容、质量和电化教学形式,使系统逐步优化。

二、小学数学音像立体化教学要素的探讨

首先,就系统的软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的内部结构作些初探。

1.电教教材的建设

电教教材的建设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进行,主要种类是幻灯卡片、投影片、录像带、录音带、磁盘等。编制电教教材,应遵循如下原则:

全文阅读

独立学院体育教师师德建设试析论文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投资多元化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之后,“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名称就确定下来,目前,它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新的教育模式的尝试者,他们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第二批录取的本科学生相比,表现出如下群体特征:综合素质较高,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勤奋不够。社会活动能力强,但自信心不足;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强;等等。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将关系到青年乃至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师德建设不仅影响着教育,还对一个民族的未来起着深远的影响。

1.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周济部长曾经指出,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而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2.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古训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自古为师,当德才兼备。因此,师德建设应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是内涵性和基础性的建设。

全文阅读

独立学院体育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具有与国有公办院校不同的自身特点。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培养人的要求,针对高校现阶段体育育人要求,探讨了体育教师师德要求和实践中提高师德的方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体育教师师德建设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投资多元化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之后,“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名称就确定下来,目前,它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新的教育模式的尝试者,他们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第二批录取的本科学生相比,表现出如下群体特征:综合素质较高,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勤奋不够。社会活动能力强,但自信心不足;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强;等等。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将关系到青年乃至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师德建设不仅影响着教育,还对一个民族的未来起着深远的影响。

1.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周济部长曾经指出,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而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