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范文精选

历史事件范文第1篇

一、该讲述法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以时间的前后连贯性为历史事件的发生脉络,这也是符合历史发生事实的。正基于此,我们就习惯性地认为:我们的思维反应及课堂语言表述也应该是完全符合这一时间先后顺序的,故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习惯性地采用上述的“三步”讲述法。但实际上,“三步”讲述法是不符合学生的正常思维规律的,因为我们分析一个历史事件,首先应该是了解这个历史事件及其过程,然后才在此基础上分析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而不是先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再讲述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换言之,我们的思维规律与实际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是恰恰相反的,任何一个原因的分析、结论的得出,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我们才根据历史事件发生本身去分析归纳其发生的原因。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悉尼・胡克在《历史中的英雄》一书中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时,深刻地指出了我们惯常的思维特性,即:思维规律和历史事件是反着发生的,一切结论和原因分析都是历史事件发生后,我们对其归纳总结出来的。[2]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论述人的思维规律时也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3]

二、这种课堂教学“三步”讲述法是不符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所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让意识完全与客观历史事件重合而呈现纯粹被动性,相反,应该让意识去能动地分析归纳历史事件。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也就要求教师先指导学生熟悉历史事件发生过程,然后在历史事件的整体情境中和学生一起以“问题式”的方式分析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而不是一种“满堂灌”的“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授课方式。这就是说,即使是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工作也是不能代替“首先讲授历史事件”这一关键步骤的。

对于“新航路的开辟”一章,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先讲授“新航路开辟”的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例:

教师首先讲授历史事件:哥伦布从大西洋西岸出发,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经过大西洋,到达他认为的印度(西印度群岛),发现了“新大陆”,自此之后,随之而来的大批殖民者抢劫金银运回欧洲,在欧洲引发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等。

然后在历史事件的整体情境中再和学生一起采用“问题式”的方式并且尽量和事件描述相一致分析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教师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思考哥伦布为什么是从大西洋西岸出发而不是从别的地方出发?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因为大西洋西岸的天然地理条件有利于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且有大西洋东岸加那利寒流,航海顺流,阻力较少。

教师又问:为什么要走海路?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因为陆路商道已经被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且西方早期殖民者(可作为课外知识向学生讲述,如丹麦等地贵族对西北航道的探寻)已经有其它海上航道探险的成功或不成功经验。

教师又问:西班牙王室为什么要支持他?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主要是西班牙贵族对黄金和奢侈生活的渴求(即西班牙王室支持航海、掠夺黄金主要不是为了发展商业资本主义,而是为了个人财富所得),且《马可・波罗行记》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欧洲人的黄金欲。

教师又问:为什么是西班牙王室而不是其他王室支持哥伦布?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西班牙在此时已经先于英、法等国形成民族国家,君主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资源的集中使用与调配,且葡萄牙王室由于个中原因不支持哥伦布。

教师又问:为什么哥伦布航海去了他以为的印度?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由于《马可・波罗行记》中的“东方遍地黄金”描述,哥伦布本来是要去东方的印度的,但由于他的航海计算错误和风向缘故而偏离了去东方印度的航道,尽管他自以为到了真正的印度。历史巧合让他发现了“新大陆”。(作为课外知识,可以告诉学生美洲的第一到达者并不是哥伦布,远古的维京人才是第一批到达者,13、14世纪的卡巴特西航到达了今天加拿大东部的拉不拉多地区)。

教师又问:为什么会引起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因为大量的黄金、白银被运回欧洲,导致白银贬值,价格飙升,而这给以土地为主要资本的地主以致命性的打击,造成其大量土地被集中到拥有大量白银资本的新兴资产阶级手中,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样,这些历史原因甚至是历史影响就在历史事件过程的讲述中凸显出来。历史事件与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真正做到了情景中的融为一体,而不是传统的“三步”讲述法的似乎被机械分割开来的三大块。

该方法在我们学校的十三个历史教学班实施了两个学期后,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成绩也有了一个质的提升,2007年平均分相对于2006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主张应该在历史事件中讲述历史背景和影响,而不是传统的“三步”讲述法。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谷城.世界通史(上)(中)(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历史事件范文第2篇

同学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善于用“大历史”观的眼光关注历史事件。那么如何用“大历史”观的眼光关注历史事件呢?其实就是用宏观视野看待历史事件,从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视角审视历史事件。纵向发展,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历史发展趋势,它主要表现为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横向发展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下面就从“大历史”视角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

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考点,从纵向发展来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列强入侵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的,而它的产生与发展对近代中国具有全方位的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时还体现在政治上为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思想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从横向发展来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中国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对“两次工业革命”这一知识,从纵向发展来看,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具备情况下的必然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也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并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从横向发展来看,西方列强在两次工业革命后,加大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国家日益贫困,成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特别是要关注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以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同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使中国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迫切需要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也加紧侵略中国,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全面加深的民族危机,农民阶级领导了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同时,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中国也被纳入了最终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小事件考查大历史”也是近年来新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趋势,也是“大历史”观在新高考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通过一个小切口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如2009年广东单科卷第7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的年均注册数”为切口,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2010年江苏卷第23题用“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10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以“茶叶”串联考查中国古代经济、近现代经济、美国革命和世界贸易。2011年江苏卷第7题用“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图片)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9题用“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的小事件考查“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大历史。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18题以“某杂志的封面”考查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2011年上海卷第37题以“一份护照”为载体考查近代列强侵华的史实及危害。下面选择其中两题示例如下:

1.(2009年广东卷第7题)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912―1913、1896―1911、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B.3个 C.2.6个 D.0.55个

解析: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的年均注册数”的“小事件”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历史”,材料中的1875―1895、1896-1911、1912-1913和1914-1918几个时间段分别对应于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对照民族工业在这几个时间段的发展程度,可以推测出答案为C。

2.(2011年江苏卷第7题)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历史事件范文第3篇

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时(前)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状况,从中可把握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刻社会根源。分析背景时一般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着手,或者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个角度考虑。

要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我们首先应收集一些当时的社会发展信息。(1)文艺复兴不仅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和准备。(2)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英国的海外活动,使英国逐渐变成了大西洋航运的中心。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使作为英国“民族工业”的传统部门――制呢业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英国的制呢业中,出现了以资本为中心进行经营的手工工场。随后,在采矿、制革、酿酒、金属冶炼和加工、建筑、造船等行业中,手工工场也相继建立起来,其中采煤、炼铁、造船等行业手工工场的发展尤为迅速。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手工业、农业中出现了雇佣工人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一些原有的贵族也演变为新贵族。新贵族即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他们拥有大量资本并将其投资于手工工场,因而同其他资产阶级成员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3)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及其子查理一世,大肆鼓吹“君权神授”,巧立名目,任意征税,搜刮钱财。这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触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加剧。

从上面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背景有:(1)经济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2)思想上,文艺复兴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与准备。(3)阶级力量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两者之间因相同的利益而结合为革命的领导阶级。(4)政治上,由于封建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二、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原因即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一般可从主观原因(内因)和客观原因(外因)两个方面人手。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掌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而17世纪时,英国国王却在鼓吹“君权神授”,竭力推行封建专制,这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阶级矛盾。当时,许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是英国议会下议院的议员。英国国王根本不把议会放在眼里,曾经当众宣布:我不允许议论我的政权;君主制是地上最高的制度,君主是上帝派来统治人民的总督。国王查理一世上台后,经常不顾议会的反对任意征税,还一度关闭议会。为了搜刮钱财,他还把持肥皂、盐、酒、煤等商品的专卖权。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并迅速激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外因)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内因),激化了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三、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

条件是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与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基本相同,但相对来说分析条件时更侧重于分析有利因素。

在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文艺复兴不仅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而且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大西洋航运的中心。新兴资产阶级借此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海外贸易,并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迅速聚敛了大量资本并获取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一部分封建贵族受巨额利润吸引开始转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这些人被称为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他们都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而此时,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并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向封建统治者发起挑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历史事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事件 原因分析 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高考选拔性色彩增浓,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与品质,提高他们结合历史史实分析思考能力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将历史事件各种原因区分清楚、有条理表述,才能让他们获得历史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一、历史事件原因分析的重要性与其类型

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有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文化、名族和杰出人物的个性因素等众多原因。一个事件结果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结合的结果。只有把历史事件还原到历史背景中,以当时的社会情况考量,才能认清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及最终结果和意义影响。如2014年江苏高考卷选择题第8小题。以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的报道的一个历史事件为例,让考试思考新闻报道说明当时的政治情况。考生如能关注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时间、当选的代表、妇女有了选举权,以及“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思考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是相应的民利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的历史事件。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能从历史事件中找到事件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与外在因素等。就2014年高考的这道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的题目,就是这一历史事件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当然,历史事件原因的类型是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深层次地找原因,从而获得对历史事件的清晰认识与把握,获得分析与思考能力的提高。

二、分清根本还是直接,精准把握历史事件深层理解

在历史学习中针对历史事件首先要知道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往往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历史进程中具有必然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这样的原因应该是一种历史客观,虽然事件的发生及其发生的时间可能会因为某个人或是某些人提早到来,但是其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下的一种必然结果。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事件的发生看上去具有偶然性,但是追究起来根本原因是原有的旧制度、旧思想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出现了不匹配。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根本原因是可以变化的,具有相对性,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性导致的,但是资产阶级具有这样特点也是有原因的,追究起来,是我国当时的国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约。可见,根本原因是相对而言的,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可以探究根本原因。做题时,我们要依据题目要求辨别其中谁是根本原因,也就是哪个原因是最深层的、最关键的。

直接原因往往是历史事件发展的直接的具体原因,往往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导火线,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作用,具有较多偶然性因素。如“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一历史事件发生是因为禁烟运动造成英国的不满而发动侵华战争;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与政治原因。

分清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能够让学生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深层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与影响。

三、分清事件主客观原因,提高对历史辩证分析能力

主观原因是历史事件发生中个人或是阶级阶层的主体意识的推进与促成,客观原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是特定历史进程中不可变动的原因。如“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以中国失败、割地赔款收场。那么,为什么我们失败呢?客观上是敌人科技领先、武器先进,军队作战能力强,而主观原因则是大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以及人为的内讧。如此,我们在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就能知道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如此的结果。再如“商鞅变化失败还是成功”的探讨中,有的同学认为其是失败的,列举了①商鞅变法靠的是打击贵族和牺牲老贵族的利益,动摇了秦国的根基,使得变化缺少上层的支持,从而根基不稳;②依法治国过于刻薄,严格执法遭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们,导致许多人包括下层人民的不满;③商鞅崇尚依法治国,但是法是靠人来执行的,执行人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变法也就难以有效开展;④商鞅变法确实提升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但是秦帝国灭六国后很快灭亡与其变化也有一定关系。那么,我们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失败的观点,找到其中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并在第④点的分析与探讨中,让学生深刻懂得历史事件原因探讨的意义,增强辩证思考能力。当然,主客观原因往往与历史事件内因和外因是互为表里的。主观原因往往就是内因,而客观往往就是历史事件的外因。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如前苏联解体有主客观原因,有内外因,主观内因是由于前苏联本身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的泥潭,客观外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和阴谋分裂活动。

另外,具体事件分析中,我们要关注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是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可能都不是唯一的,这其中还是有主次的。考试中一般只问主要原因,但是只有在历史学习中全面分析原因才能让事件更真切地展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才能理得透、说得明。

总之,历史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只有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方面深层探究,才能更好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理解历史现象发现历史本质才能更恰当、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如此,学生学习历史有深度与广度,历史分析能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历史事件范文第5篇

从历史事件中发掘新闻,当是对穆青老人新闻思想的生动实践。这种寻求新闻内在突破与创新的现象,在今天的中国报业尤其是都市报界已经蔚成大观。比如《江南都市报》见证、光大红色历史的“寻找赣人的文化之根”系列报道;《北方新报》的“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系列报道;《楚天金报》的“城市记忆”系列报道等。据笔者初步掌握,全国有近30家报纸都进行过类似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它们中典型的当属《大河报》“厚重河南”专版,从2002年开版至今已运作5年,不仅为读者所广泛接受,并已成为一种受到大家热烈追捧的新闻新形式。

部分解决了新闻资源雷同和稀缺难题

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崛起,报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原来“一城一报”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报纸之间不得不面对一个最为沉重的话题:新闻雷同。换言之,一张报纸自身的独家新闻越来越少――同城的报纸之间缺乏互补性、差异性,而差异性、互补性正是一张报纸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得以制胜的法宝,是报纸的生命力之所在。

开辟新的报道领域成当务之急。于是,结合纸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比拼深层次的策划类报道及思辨性报道,几乎成为各报决策层面构筑报纸深层次魅力的不二选择。《大河报》的“厚重河南”专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的。它把目光投向了历史。

“厚重河南”原名“郑州读解”,诞生于2002年11月4日,即十六大开幕前夕。刚开始仅为《大河报》郑州市区版的一个板块,一个月以后,更名为“厚重河南”,成为大河报的核心报道。“厚重河南”从此5年一贯,一发不可收,终于形成今日之大观,成为全国报业的一大风景和旗帜,也成为全国社科理论界、历史文化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厚重河南”“开版的话”中如此写道:“走进历史深处,回到历史现场,用今天的眼光进行审视解读,然后再回到今天,贯通古今。”可以说,包罗万象的历史事件或文化风俗,都进入了“厚重河南”的选题视野。“客家迁移万里寻踪”、“河南曲艺”、“玄奘之路”、“新‘国保’”系列报道以及“牌坊”系列等都是其中阶段性战役(系列报道)成果,与河南有关的成语甚至“羊肉烩面”都成为“厚重河南”的新闻大餐。

让“历史”变成“新闻”,“厚重河南”的创意就在于用新闻的眼光观照历史。比如“厚重河南”在2005年有一个著名的“大宋南迁”系列报道,用陈旧的新闻观来看,仅名称简直就文理不通:“大宋南迁”是若干年前的历史事件,何以与“报道”这个新闻术语相关?然而“大宋南迁”系列报道,却成功运用新闻手段回望历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而也就成功拓展了新闻报道的题材,实现了对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为代表的历史事件回顾性报道质的飞跃。从5年的实践来看,“厚重河南”由于部分地解决了新时期报纸所普遍面临的新闻资源稀缺这个历史性的大难题,在全国引起了大规模的“模仿效应”。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艰苦涅,更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次大胆创新。

丰富了新时期新闻报道的形式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即讯息”,说的是传播媒介本身就传递着某种信息。由此看来,采用何种报道形式本身也同样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因此,创新一种报道形式,从传播过程来看是一种创造,从传播效果来看或许更加深入人心。

“厚重河南”的报道形式,一般选取当前的一个恰当的新闻视角切入,结合某一具体的历史对象,走进历史深处,回到历史现场,用今天的眼光踏勘解读;再回到当前,力求新闻性与历史感的统一,理性叙述与感性描写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这种形式既不是消息,也不是经典新闻学教材所定义的通讯,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带有原创性的新闻体裁。

“河南曲艺”系列报道的作者将笔落在了最具河南地方特色,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四大曲种,追寻河南曲艺发展的辉煌历程,其针对的现实问题是河南54个曲艺种类不少面临失传。《吃不倒的羊肉烩面》则从现实入手,通过追根溯源,揭示烩面碗里乾坤大的饮食文化深刻内涵;《寻根德化街》将郑州德化街的历史与今日二七商圈的商战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揭示商业发展的历史轮回。

从史迹、史料中发掘新闻,这注定是一项变革性的工程。河南文学院一级作家孟宪明对“厚重河南”评价说:“我一直认为‘厚重河南’是新闻视点下的一种文化观照,但这种形式是‘四不像’――不是文学,但是用了文学的办法;也不是纯粹的新闻特写,但是也用了新闻特写的方法;不是史学,但是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个栏目才备受欢迎。我感觉这开创了一种新的新闻写作体裁,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及时传播了历史研究新发现,还原历史本身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对新闻的这一定义,被经典新闻学教材所广泛采纳。按照这一定义,所有与历史事件有关的事实都不是新闻。但世界范围内的新闻实践,都不约而同地把重大历史事件研究的新发现当做新闻。

当然,如果仅仅局限于报道历史事件研究的新发现本身,这决不是《大河报》“厚重河南”的首创。它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学术研究的新发现为切入点,梳理出读者所处区域的一段历史,并将史料所及的各种相关学说以新闻的手段一一串联起来,这是一种类似“考证”的工作,但呈现给读者的又是新闻的叙事方式。新闻有一个重要属性,即“贴近性”,把读者所生长的土地上的某一个历史悬疑的最新研究成果连同其前世今生一并报道出来,无疑都是读者所关心的、需要的。它可以说是一种调查性报道,但它调查的对象不是新闻事实,而是历史细节;它讲述的是一段历史,但又不是已经盖棺论定的历史故事,而是侧重在新的发现、新的观点。这种探索对读者认清历史乃至纠正一些偏见,是非常有价值的。

“厚重河南”在2006年12月组织的“洛阳疑是李白低头思念的故乡”系列报道,当属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其切入点就是洛阳某高校的一位副教授写的《李白新论》一书提出李白是洛阳人这一新的说法。洛阳是历史名城,是河南的骄傲,李白是一代浪漫主义大诗人,《静夜思》是妇孺皆知的中国第一思乡诗,再加上史学界一直对李白出生地的争论,构成了这组报道吸引读者的若干要素。

在史学界,关于李白的出生地有各种说法,但“洛阳说”似乎还闻所未闻。究竟是出于和地方经济挂钩发展旅游的需要,还是确有独到的史料发现?和旅游经济挂钩的怀疑似乎又有些说不通,因为洛阳并不是缺乏历史遗产的小地方。退一步说,正如记者在报道中所指出的:学术“独立之精神”下产的“蛋”,并不见得没有“坏蛋”;学术依托政治、经济产的“蛋”,也不见得都是“坏蛋”,所以,以此为由头策划的报道注定能够引起《大河报》的所有读者乃至全国的关注。作者穿越时空隧道,将历史事实和学者的研究发现用新闻的语言加以描述,融会古今,迂回曲折,引人入胜。并由此引申出了5个相关的问题,分别作为5篇系列报道的标题:李白是金发碧眼的“老外”?李白是炮制谎言的“骗仙”?李白是命案在身的“逃犯”?李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李白不是他的姓与名?此组报道虽然不能破解李白的身世之谜,但却在读者中再次掀起了“李诗”热和研究李白出生热,成为一组成功的系列报道。

当然,由于历史本身的问题,导致一段重大的史实被淹没,新的制度环境下得以重新回望历史,媒体所组织的这类报道即便没有新的发现,而仅仅是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同样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和史学价值,也是媒体的职责所在,因为它有重大的纠偏意义。唐山大地震就是一个典型。时隔30年后的2006年,时代变化了,个人的命运开始受到关注。所以,大批媒体记者重新拥向唐山,而这一次他们大多并不是报道新的发现,而是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些铺天盖地的报道同样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其原因在于,从新闻的角度看,这些报道依然是新闻,因为诸多的史实是第一次公开;从观念的转变看,作为媒体对重大历史事件不能失言,作为民众有权利知道自己的一段历史。当然,“厚重河南”也不乏类似的报道。

延伸了媒体的功能――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一直以来,传播新闻、刊播广告,被普遍认为是大众媒体的两大基本功能。而传播和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培养读者的地域认同感,都没有被看做是媒体的重要职责或者说是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主攻目标。在这方面,以“厚重河南”为代表的对历史事件进行新闻观照类报道的实践,同样具有开创性意义。在新鲜资讯唾手可得的时代,它显得弥足珍贵;在弘扬先进文化倡导自主创新的历史新时期,它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域民众的历史文化素养,而民众的这种素养,则是构成该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本应兼备多项功能,《大河报》创刊伊始就有拓展自身功能的自觉。当时提出的一个口号是:“要努力办成一份高格调、开放型、多功能、雅俗共赏的报纸。”所谓“多功能”,大河报原总编辑王继兴解读为:媒体既要信息、传播新闻、刊登广告等,又要解读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给人以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鼓舞人的斗志。一段时间以来,河南的优秀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河南的良好形象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厚重河南”就是以弘扬中原优秀文化,展现河南厚重历史为己任,从新闻的角度切入,以新闻的形式、视角和眼光,以历史的人文景观为切入点,对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这是“用锐意创新的精神探索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升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本报的神圣职责,也是本报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引自“厚重河南”《开版的话》)

传播历史文化是为了反观现实,这正是“厚重河南”的“新闻价值”之所在。再举“大宋南迁”系列报道这个例子。大宋南迁以靖康之耻为伏笔,这是历史的大拐点,是中原文化所遭受的最为惨重的历史创痛,也是整个民族的溃败,不堪回首。它使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东西迁移转变为南北迁移,从此政治中心再也没有回到中原。为什么宋朝就抵挡不了金兵,中原文化不敌异族文化?大宋、中原文化的缺陷、病根在什么地方?这组报道给读者很多启示。在大河报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知名学者袁凯声满怀激情地说:“我看了‘大宋南迁’之后,在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各种历史事件,而是在这些历史事件当中的各种各样的人,是那些在历史大变局中命运跌宕起伏的中原先民。”他深有感触地说,很多时候,我们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启迪,其实也不妨从现实走向历史,“定向”寻找那可以给我们指引的背影。

经过5年的实践,“厚重河南”受到了读者、专家甚至新闻界同行的广泛推崇,高质量创造性地实现了拓展大河报功能的目标。“厚重河南”的诸多报道还走进了教科书和中考试卷,3年前,由河南基础教育部门编写并在各地中学施教的一本名为《河南文化》的教材,其中精选了若干篇“厚重河南”的报道,近年来河南中考命题相当一部分题材也取自“厚重河南”。“厚重河南”已经渗透到河南未来一代青少年的教育,其价值无法估量。

还是著名宋史专家、河南大学省级特聘教授程民生的评价最为到位:“‘厚重河南’相当于钻了一口深井,把水打出来,拿到现代。我们不是为了宣传河南,而是为了把文化发扬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厚重河南’起的作用,是100个史学家用100年的时间也达不到的。报纸用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历史展现给现代人,这个功劳我觉得是巨大的。”

历史事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博弈论;君臣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近年来,博弈论在西方世界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而在中国,博弈论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现有的博弈论教材也多是翻译国外学者的著作或引用西方学者的理论。实际上,中国并不是没有博弈论,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其精彩程度远远高于西方学者构造的博弈论模型。中国的博弈论只是没有被作为一门系统化的学科单独提炼出来而已,它隐含在史学家的笔下,埋藏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流传至今。

一、历史背景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汉高祖刘邦和丞相萧何,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十一年,陈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史记o萧相国世家》)

上述文字记载的是汉高祖刘邦和丞相萧何的一系列的博弈过程,下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加以分析。

二、基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分析

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假设博弈参与人的支付函数是所有参与人的共同知识,这样的博弈被称为"完全信息博弈"(gam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而在刘邦与萧何的博弈中,信息是不完全的,这一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规定一个参与人所拥有的所有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即所有不是共同知识的信息)是他的类型(type)。"不完全信息"表示至少有一个参与人有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其他参与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参与人的类型,反过来,这一参与人也不知道其他参与人是否知道自己的类型。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础上,经济学家海萨尼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即在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同时行动,没有机会观察别人的选择。给定别人的战略选择,每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依赖于自己的类型,他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其他参与人实际上会选择什么战略;但是,他能准确地预测到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是如何依赖于其各自的类型的。这样,他决策的目标就变成了,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别人的类型以及别人类型依从战略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2.刘邦与萧何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

《史书》记载,萧何是位忠臣,对刘邦忠心耿耿,用古代的道德观念来评价,萧何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但刘邦身居高位,高处不胜寒,不能确定萧何是否忠心耿耿。从博弈论的角度讲,刘邦不知道萧何的类型。古人是很看重后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例如曹操为了不留下"乱臣贼子"的骂名就没有杀汉献帝。对于萧何而言,造反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不但包括一旦失败会被诛杀灭族,还包括自己的名誉,所以如果萧何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的造反成本就高,相反,如果萧何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他的造反成本就低。双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现对这个博弈做出假定:第一,博弈参与人有两个,分别是皇帝刘邦、丞相萧何;第二,刘邦的决策变量是"杀萧何/不杀萧何",而萧何的决策变量是"造反/不造反";第三,双方都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第四,双方同时行动,但信息并不完全,即萧何了解刘邦的类型,但刘邦不了解萧何的类型。

表 1 刘邦与萧何的君臣博弈

如果萧何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他的造反成本会比较高,即使刘邦选择杀他,他为了留下"忠臣"的美名也不会造反;如果萧何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即使刘邦不杀他,他也会选择造反。

另一方面,在刘邦看来,萧何属于"造反成本高"的类型的概率是p,属于"造反成本低的概率是1-p。那么刘邦究竟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由于刘邦并不确切的知道萧何的成本是高是低,所以刘邦的选择依赖于他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萧何造反是高成本的。如果刘邦选择不杀萧何,那么刘邦的期望效用是:100p-100(1-p)=200p-100。如果刘邦选择杀萧何,那么刘邦的期望效用是:50p+50(1-p)=50。

令200p-100=50,得到p=3/4。这一结果说明,刘邦的最优选择是:如果p≥3/4,不杀萧何;如果p

上文引述的史料中提到,刘邦曾两次试探萧何,第一次是召平提出的"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其大意为"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队,这是因为淮阴侯刚刚在关中谋反,皇上对您也起了疑心。"第二次是萧何的门客提到的:"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其大意是:"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族的惨祸了。您位为相国,功居第一,难道功名还能再增加吗?但您从刚进关中的时候起,就深得民心,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百姓们都拥戴您,您总是勤勉办事,深得民心。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现在您不如多买些田地,并低价赊购、借贷,以此来玷污自己,这样皇上对您就放心了。"刘邦之所以一再地试探萧何,就是为了确定萧何作为博弈参与者的类型--萧何到底是属于造反成本高的类型还是造反成本低的类型。

三、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

1.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次序有先有后,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动获得有关后者偏好、战略空间等方面的信息,修正自己的判断。先行动者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就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动来揭示或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概念是"精炼贝叶斯均衡"(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关键在于后行动者要根据所观察到的他人的行为来修正自己对他人类型的"信念"(主观概率),并据此选择自己的行动。修正过程使用的是"贝叶斯规则",即每个参与人都假定其他参与人选择的是均衡战略。具体而言,精炼贝叶斯均衡是所有参与人战略和信念的一种结合,他满足如下条件:(1)给定每个人有关其他人类型的信念的情况下,他的战略选择是最优的;(2)每个人有关他人类型的信念都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到的行为中获得的。

2.刘邦与萧何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一种行动要起到传递特定信息的功能,行动者必须为此付出足够的成本,否则行动者的行动就不可信。对于萧何,简单的向刘邦诉说"我是忠臣","我不会谋反","我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是起不到传递信息作用的,因为这种行动不花费任何成本。所以萧何每次向刘邦表明自己的忠诚时都花费了很大的成本:刘邦第一次试探萧何,萧何"悉以家私财佐军",就是把自己家里全部的私有财产拿出来资助军队,表明自己没有私心,结果"高帝乃大喜";刘邦第二次试探萧何,萧何"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通过低价赊购、借贷来玷污自己的名声,以表明自己贪图小利,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结果"上乃大说",刘邦很开心。以上这两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刘邦对萧何的猜忌,但要让刘邦彻底对萧何放心,还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最佳的信息传递效果,萧何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意思是"于是就下令把相国交给廷尉拘禁起来,还给他上了刑具"。萧何通过这样三次传递信息终于使刘邦对他彻底地放心,使自己避免了杀身灭族之祸。

刘邦要试探萧何,也并不是不耗费成本的。第一次试探,刘邦"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第二次试探,刘邦"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多次派遣使者探问相国在做什么;第三次把萧何打入监狱,要背负"暴君"的恶名。这些都是搜索信息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按照贝叶斯规则,刘邦与萧何博弈并得出均衡解的过程如下:在博弈的第一回合,萧何知道自己的类型,但刘邦并不知道。假设在刘邦看来,萧何属于第一种类型(即造反成本高的类型)的概率和属于第二种类型的概率都是1/2,。此时刘邦向萧何发出了第一次试探,萧何作为理性的参与者,向刘邦传递信号--舍弃自己的家财,证明自己的衷心。刘邦收到信号后,依据自己的判断,将自己对萧何的信念修正,假设修正为3/5,这一概率大于刘邦试探之前对萧何的信任程度,双方进入第二回合的博弈。刘邦再次做出试探,萧何通过"自污"的方式向刘邦传递信号,刘邦收到信号后再次修正自己的信念,假设修正为7/10,双方进入第三轮博弈。在第三轮博弈中,刘邦虽然将萧何打入监狱,但实际上是刘邦主动发出信号,考验萧何的忠诚度,萧何出狱后,谦恭谨慎,进宫拜见刘邦时,光着脚步行表示谢罪,表现出绝对的服从,这时,刘邦终于将自己对萧何的信念修正为3/4或更高的水平,相信萧何属于造反成本高的类型,选择不杀萧何,最终得到的均衡解是(不杀,不造反)。

四、结语

本文结合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通过引述历史资料,对博弈参与人提供基本假定,构建博弈论模型,以及对博弈过程的分析,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阐释历史事件。虽然博弈论这一理论产生自西方,并且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高度的重视,但事实上,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博弈论,只是它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而是产生于历史人物的不朽的思想之中,通过历史人物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运用而流传下来。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司马迁.史记[].韩兆琦,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胡兴华.论萧相国在《史记》中的形象[J].魅力中国,2010,(6).

历史事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历史事件;多角度解释;历史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0-0050-05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就事情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事件而已。但历史魅力在于时人和后人对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使历史保持长青的生命力。”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时期对同一段历史认识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比如对资本主义发展史、对新航路的开辟、对斯大林模式、对洋务运动以及洋务派的评价等都是如此。对于中学生而言,要形成对历史比较全面的认识,需要在历史的学习中锻炼、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如能对一些事件从不同角度解读,将对学生深刻理解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历史思维等大有裨益。

一、历史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选择多角度的探究问题

历史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内容,训练学生多角度解释、评价的历史思维。首先,选择符合初中生思维水平的多角度探究问题是关键;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设置合理的情境,编制符合中学生思维水平的练习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这里列出一些题目,如:

七年级:

1.你怎样评价儒家思想在我国的地位?

2.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值得歌颂吗?为什么?

3.你怎样看待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

1.怎样评价洋务运动?(怎样评价李鸿章?)

2.怎样看待太平天国运动?

3.多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4.怎样看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九年级:

1.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各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形成的原因。分析哪个更先进。

2.怎样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怎样评价哥伦布?

3.多角度评价资本主义发展史。

4.怎样评价奴隶贸易?

5.怎样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6.工业文明是灾祸还是福祉?

7.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

8.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怎样多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一)利用对试题的材料和课内外教学资源本身的解读、解析、解释,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学生读题、审材料的同时,自然迁移到所学知识,整合起来,就可以多角度论证或解释历史观点了。

例题1.2012年河北省中考题.31.探究问题。

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2011年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算数吗?前不久,93岁高龄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疾呼:当前德国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风险,绝对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条路越走越窄。千万别忘了,欧洲人对德国有着怎样的历史疑虑,多么害怕它以自我为中心。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摘编自王剑南《当德国再次强大》,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2期

(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2分)最终给德国造成了什么恶果?(2分)答案略

(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

答案一:不能,因为:

1.德意志民族是个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民族。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德国的利益;德国人的反思――来自材料的观点。

2.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在加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制约了霸权主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各国联系密切,机遇、挑战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来自所学课本知识。

答案二:能,因为:

1.德国有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的历史――来自对德国历史的分析。

2.世界大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曾导致地区和世界秩序的调整,如英国争夺殖民霸权,美国夺取世界霸权、苏联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欧元区债务危机若伤害德国,为了自身利益,它可能在欧洲采取行动――来自材料的提示。

3.现今美国全球扩张屡屡得手,可能激起德国争霸的欲望――来自对时政的分析。

这些因素使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可能重演。

(二)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角度解释历史现象

比如,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就可以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社会生活几个角度分析。再如,分析上面的问题“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各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形成的原因,思考哪个更先进?”可以借助地图,从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得出认知:古希腊、罗马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环境,位于欧、亚、非三洲要冲,交通便利;便于海上贸易、交流。其文明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这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而四大文明古国均位于大江、大河中下游广阔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宜农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明具有内向型、封闭性,缺乏个性,盛行等级、集权、专制。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大河文明形成的东方国度的中央集权、海洋文明造就的西方民主政治,在历史的长河中的不同时期分别演绎了文明的高峰。当然,在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世界各地终归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政治制度。在探讨中使学生体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世界文明更应该共荣共处,相互学习。

材料三:2013年8月23日“贩卖黑奴及其废除国际纪念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人类历史上的贩卖黑奴贸易是对自身文明基础的挑战,她呼吁世人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激励子孙后代尊重自由和人权并为之努力奋斗。

材料四:2003年9月8日,为期9天的联合国第三届反种族主义大会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黑奴贸易”赔偿问题一直是贯穿会议的两大焦点之一。绝大多数非洲国家要求欧洲国家对其历史上贩卖黑奴的殖民行径公开道歉并进行赔偿。但欧洲除比利时等个别国家外,都认为“贩卖黑奴”已是过去三四百年的“老皇历”,拒不道歉,更不愿谈赔偿问题。

问题:

1.材料一、二、三是怎样看待奴隶贸易的?为什么材料四中有些国家拒绝道歉?

2.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奴隶贸易?

综上,通过几个角度比较全面地解读了奴隶贸易,避免了照本宣科,学生对奴隶贸易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既能认识到时人对奴隶贸易的看法,又能感受到维护人权道路的曲折性;也懂得历史需要从多个角度解读。

(六)运用多元史观多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比如,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在革命年代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在中国长期“一统天下”;近年来国内外又出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对多角度解释历史、丰富历史概念、形成历史思维提供了依据。

例题4.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依据下列①~④对四种史观的解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4问题。

史观

①革命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阶级的统治

②文明史观

人类文明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③全球史观

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形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④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1.长期以来,在有关世界近代史开端的问题上,存在几种不同观点。解放后我国史学界一般都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请问,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史观?

2.另一种观点认为,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1500年前后特别是16世纪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表明人类历史进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目前,史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持这一观点。请从文明演进或近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请你站在①②③三种史观持有者的角度,分别阐明理由。

历史事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事件;评述能力

由于升学压力的负担,现在很多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仍然是课堂听讲加上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虽然对历史事件记得很清楚,面对一些客观题也可以应付自如,可是一旦遇到一些灵活的主观性问题,他们就会束手无策。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担负起纠正学生认识历史的责任,帮助初中生树立起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并培养他们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论述一下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述能力,以推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教会学生评述的方法,评述一定要有层次性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有一些事件或者人物学生们还非常熟悉,说起来也可以滔滔不绝,可是一旦涉及到如何去评述这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很多学生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入手了。所以,很多学生就是依靠课本上那一点点简单的评论或者借助教师的课堂笔记,这样的评述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层次性,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评述能力。因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训练学生评述能力的方法。以评述历史人物为例来说,要正确而全面地评述一个历史人物,需要从三个角度来进行:

首先,明确历史人物的社会称谓,这是评述历史人物的基本要求。在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称谓,如历史学家、军事家、民族英雄等,我们在评述这些人物时,首先就得明确他们有哪些社会称谓。比如说“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李世民是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等,一句话就可以说明这个历史人物的社会影响。

其次,简单叙述历史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事迹,这是评述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结合他们的言论、行为等进行论证,所以在评述时就需要简单地把他们的事迹罗列出来。如在评价汉武帝刘彻时,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他的事迹:政治上他颁布了推恩令,巩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他重视水利建设,派人治理黄河,还把铸币权和盐铁权都收归到中央;他在文化方面推崇儒学,设太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民族关系上,他派兵北伐进犯中原的匈奴;他还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关系。这样有了事实的依据,评述人物就显得更加客观有力了。

第三,说明个人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这才是评述的关键。对于这个历史人物的事迹你认为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否定?你最后得出的定论是什么?这个历史人物身上有那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个历史人物又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教训?这些是评述一个历史人物最关键的一部分。比如说我们在指导学生评价汉武帝时,就可以这样来写:“我觉得汉武帝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西汉王朝是最繁荣的时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里加上汉武帝的主要事迹)不过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战争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他还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尤其是在他晚年,农民不断发生暴乱。不过,汉武帝仍然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特别是他知错就改的精神非常可贵。

综合以上三点,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去评述历史人物了。评述一个历史事件也是同理,需要结合事件的背景、经过、参与的人物以及事件的影响力来进行评述。

二、指导学生多做实践,提高自己的评述能力

教会了学生评述的方法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评述能力。我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特别关注提高学生的评述能力,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来对学生进行训练。

1. 充分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评述能力

我们的初中历史教材现在编排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图文并茂,趣味性很强,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材中还配有相关的图片和诗文,这就为了我们的评述提供了有力的材料。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图片或者诗文,做一些更加仔细的描述,这样能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对提高他们的评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 设计一些有效的实践活动,增强

学生的评价能力

历史事件范文第9篇

1940年5月24日,英吉利海峡大雨如注,地面上一群疲惫之师,正在缓慢地向敦刻尔克港撤退。他们是英国人、法国人组成的联军,约有40万之众。

仅仅半个月前,法西斯德国的军队突然发动“闪电进攻”,英法联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兵败如山倒,如今已被压缩在敦刻尔克周围的一个长20英里、宽15英里的狭小三角地带中。

德军的装甲部队、步兵和炮兵已从东西和东南面包抄过来,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把龟缩在敦刻尔克的英法军队一举歼灭。英法联军身后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命运危在旦夕: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他们将面临一场大屠杀。

然而,就在联军陷入绝望之际,奇迹真的出现了。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戛然而止,而命令德军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竟是德国最高元首希特勒。杀得性起的德军装甲集群只能眼睁睁看着眼前这一大群猎物向海上逃命。

英国人抓住这救命的时机,全国动员,渔船、客轮、游艇、救生艇,不论大小,只要能搜罗到的船只都开往英吉利海峡,抢救被围困的官兵。经过9日9夜的奋战,34万多名士兵撤到了英国的海岸上,其中大多是英军。4年以后,这些“羔羊”们变成了狮子,在诺曼底登陆战中重返欧洲战场,参加了对德军的反攻。

战争狂人希特勒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呢?是希特勒的一时慈悲,还是另有计谋?这一直是困扰二战史学家的谜题。

后来,谜题终于得以解开。

原来,希特勒当时手中的军事地图是多年前绘制的,在这张陈旧的地图上,敦刻尔克是一片泥泞的沼泽。希特勒信心满满地认为,只要把英法联军困在这里,就能让他们陷入沼泽大量减员,德军不需要费一枪一弹。

同时希特勒也害怕自己的机械化部队陷入沼泽,而让逼上绝路的英法联军背水一战,给德军造成威胁。老奸巨猾的希特勒就下达了这样一个日后让他肠子都悔青的决定。

一张过时的军事地图,挽救了英法联军,改变了日后的战局。

一把咸鱼小刀

荷兰在800年前,还是一片没有人烟的荒蛮之地。而在300年前,却突然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小国,几乎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马克思说的“海上第一强国”。

他们究竟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奇迹,是从一把小刀开始的。

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当夏季,大批的鲱鱼就洄游到荷兰北部沿海。荷兰人每年捕获1000多万公斤的鲱鱼,一半人口以此为生。但是,上帝并没有把鲱鱼单单赐给荷兰人。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其他国家爆发过多次战争。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呢?

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一种特别的小刀,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把鲱鱼的肚子剖开,把内脏取出,把头去掉,然后把盐放在里面,这样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

在没有冰箱的时代,拥有可以保存一年食物,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制胜的商场法宝。从此,凭借着更加低廉的价格,更加长久的保鲜,荷兰赢得了这场鲱鱼战争。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一种人人可得的自然资源,转化为一个国家强盛的资本。

今天,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房屋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鹿特丹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历史,就是从一把小刀,从一只只装满咸鲱鱼的大缸开始的。

一只小小纽扣

这位军事天才一生之中都在征战,曾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至今仍被各国军校奉为经典教例。然而,1812年的一场失败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亡。

加拿大著名化学家潘尼・莱克托在其新著《拿破仑的纽扣:改变世界历史的17个分子》中提出,变成粉末的纽扣很可能在拿破仑那场惨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812年5月9日,拿破仑率领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法军长驱直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直捣莫斯科城。然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使远离本土的法军陷入粮荒之中,即使在莫斯科,也找不到干草和燕麦,大批军马死亡,许多大炮因无马匹驮运不得不毁弃。

几周后,寒冷的天气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诅咒。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士兵不断被活活冻死,最终,60万大军只剩下了不到1万人。

潘尼教授认为,拿破仑大军的制服上,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而在寒冷的气候中,锡制纽扣会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粉末。由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大军在寒风暴雪中形同敞胸露怀,许多人被活活冻死,还有一些人得病而死。

潘尼在新书中援引了一些同时代俄国人的目击记录:“那些男人就如同是一群魔鬼,他们裹着女人的斗篷、奇怪的地毯碎片或者烧满小洞的大衣。”潘尼道:“毫无疑问,1812冬天的寒冷温度是造成拿破仑征俄大军崩溃的主要因素,而锡在低温度下可变的特性,正是拿破仑士兵被迫披上这些古怪衣服的真正原因。”

锡是一种坚硬的金属,然而它有3种同素异形体,即白锡、脆锡和灰锡。通常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13.2摄氏度以上,它更加坚硬和稳定;气温下降到13.2摄氏度以下时,锡金属上会出现一些粉状小点,然后会出现一些小孔,最后锡金属的边缘会分崩离析。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到零下33摄氏度时,就会产生“锡瘟”,晶体锡会变成粉末锡。

历史事件范文第10篇

依古代风水大师的说法,风水的全部内容就是一个字———“气”———“天地之气”。有“气”才能“无中生有”,才有“万物”,才有“变化”。“气”有瑞(吉)煞(凶)之分,有的气势如虹,气脉相连;有的死气沉沉,经脉闭塞。瑞气使人兴盛发达,富贵一生;煞气郁集则子孙贫困,甚至断子绝孙。

“王气”又叫“天子气”、“帝王气”,是瑞气中最高贵、最难得的一种。王气与天地相通,上天入地,出神入化;在天则主宰宇宙,在地则统治人间,得王气者,得江山。

“气”由天地间生,于是诞生了望气家、占卜家、堪舆家、地理师、看星师、算命先生一类的古代学者。这些特殊学者以帮人辨别好坏、存真去伪、逢凶化吉为己任。他们既能望气,又能看星,更能相地,备受人们尊崇。不少道术高超者,往往成为帝王们的御用风水师,身价百倍。三国时的管辂、东晋时的郭璞、隋代的萧吉、唐代的杨筠松、宋代的敕文俊、明代的刘基等,无一不是因为给皇家看过风水而名声大振。因为风水很神奇,与一人前程、一国命运联结在一起,古往今来因此发生了许多挖凿地脉、斩龙脉以泄王气的“风水事件”。

有记载最早的风水事件发生于南京。

中国古代最早的风水事件:楚威王“埋金”镇王气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为消除战争隐患,决定先灭掉东边相邻的越国,于是派兵攻下了南京,并在今城西清凉山,建筑了一座城———“金陵邑”,此即石头城的前身。

在这之后,楚国继续扩张,向北攻打齐国,双方在徐州摆下阵势,楚军大败齐将申缚。

楚威王“埋金”镇王气,就是在这前后发生的。

据说,楚威王来到金陵邑后,站在清凉山上向西北方望去,看到庐龙山(今名狮子山)一带“气射斗牛,光怪烛天”。意思是有一股紫气直射玉皇大帝所在的北斗星方向,光芒怪异,如点了蜡烛,把天际都照亮了。可能是身边的术士,告诉楚威王这是一股王气,山里埋有宝剑,地下可能还有宝。

术士献计,在现王气的地方埋金,以镇压之。庐龙山紧靠江边,术士在附近的“龙湾”金陵冈处,埋下了在古人眼里有灵性的金人。

庐龙山得名于晋元帝司马睿,当年司马睿初渡江南,见此山岭绵延,西控大江,南接石头城,遂赐庐龙山。此山现名狮子山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朱皇帝称,“一峰突兀,陵烟霞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之状。”

庐龙山是古代长江南岸的要隘,南京地面上的古战场之一。庐龙山附近江面较窄,水势平缓,历代北方进攻南京战事往往选择在此渡江。从庐龙山位置的重要性上,也可见当年楚威王觉得庐龙山有“王气”是有道理的,且相当有讲究。

从《景定建康志》的记载来看,“金陵”得名于楚威王龙湾“埋金”。但另一版本的说法则是,金陵得名是因为南京“地接华阳、金坛(今江苏常州下辖县)之陵。”

需要说明的是,南京先后使用过62个名称,名称之多为中国城市之最。其中,金陵是最悠久的。

楚威王“埋金”镇王气的行为,很显然有早期巫术的影子。但后来却传出,楚威王“埋金”是假,让人凿泄庐龙山的王气才是真。山哪是好凿的?于是楚威王接受了术士的一个诡计,对外谎称在庐龙山四周埋了金人,谁挖到谁拿走。当时老百姓听说后,发财心切,纷纷赶到庐龙山的四周,如农民秋天刨山芋一样,胡乱挖凿。为了迷惑老百姓,楚威王又进一步让人散布谣言,称金人埋在山前、山后、山南、山北四个地方,这正是古代术士泄王气必选的“四维”。

结果老百姓挖山热情更高了,把好端端一座庐龙山凿得到处是窟窿。但最后谁也没有找到金人,楚威子“泄王气”的目的却达到了。

为求得一国之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也值啊,楚威王的计谋真是诡异极了,最早风水事件竟是桩千古骗局。今天可以见到的庐龙山与马鞍山原本是相连一起的一座山。据说就是楚威王的这次设计,山让老百姓挖断了,才形成了两座山。

楚威王可能没有意识到,他这一破坏风水的手段,在不经意间却成为后世帝王镇气“宝典”,或曰“秘招”,为不少帝王效仿。离他最近庐龙山因楚威王埋金而闻名天下的一起风水事件是秦始皇东巡南京凿方山。

秦始皇东游镇压东南“天子气”古代帝王们对风水、王气等确实非常警惕,也很在意。继楚威王之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也很忌讳,他容不得别人觊觎嬴姓天下,在病死那一年,上演了一出东游“镇王气”的绝幕。

巧合的是,这起事件也发生于南京。只是出现“天子气”的方位,与楚威王时相比发生了变化,不在南京城西北方的庐龙山,而到了东南方的方山。秦始皇东巡镇“天子气”一事,发生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从正史上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一年秦始皇确实出行东游,“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当时丞相李斯陪同出游。从西安出发以后,十一月到达云梦(今湖北省孝感市境内),向九疑山方向遥祭虞舜,然后沿江而下。

到达南京附近时,从江乘渡口(一说幕府山西南,一说栖霞山附近)上岸,进入市区,然后过小丹阳,再顺太湖水道南下,到浙江境内。因为秦始皇东游,南京还出现了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皇驰道,此道是当时的秦国国道,专供皇家使用。在上面跑马十分风光潇洒,一路奔驰,就像今天在全封闭高速公路开私家车一般爽快神气,故名“驰道”。

秦始皇为何选择这样的东游路线?据《舆地志》记载,主要是镇压东南地域上的“天子气”。之前身边擅长望气的术士告诉秦始皇“江东(南京这边)有天子气”,秦始皇这才决定以自己的真龙天子之身,东游镇压。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秦始皇在过江时,术士又望了气,并把这股天子气的详细地点,会在何时孕育出新天子,一一报告给秦始皇:“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意思是在500年后,南京将会有新的王朝诞生。

传说,这名术士是前一年去东海仙境,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市(念fú)。徐市又名徐福,曾是秦始皇的御医,一说是今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金山镇人,该地尚有“徐福村”。

秦始皇一听,这还了得,自他开始,嬴姓要做万世皇帝呢。于是秦始皇在南京停了下来,让术士给金陵风水“动动手术”,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于秦汉时期的最为著名的一桩风水事件。

“镇王气”法术一:让河流改向秦始皇是如何镇压金陵天子气的?原来采用的是古代巫术色彩很浓的厌胜手法。

根据史料和传说,其法术有三:一让河道改变流向;二鞭凿藏气大山;三易名,降低当地名望。

这也是古人所谓镇王气“三板斧”。秦始皇的一板斧,便是让河水改变流向,泄金陵地脉。秦淮河本名“藏龙浦”,是南京附近一条重要的内陆河道,流经南京市区,是孕育出六朝文明和南京帝王文化的最重要水道。同时也是一条有“节气”的河,东晋明帝二年,沈充、苏峻之乱时,有三千人跳秦淮河自尽殉国。

秦淮河的源头地有两处,东源出于句容茅山,西源出自潥水东庐山,到了江宁境内的方山埭汇合。传说水本来并不流经南京城区,秦始皇令人将方山附近的长陇挖断,让水改向北流,穿过全城,把南京的王气冲泄走。秦淮河水之所以向北流,传说就是秦始皇当年所为。

今天在方山附近有石跪山,传说就是当年秦始皇断长陇之处。秦淮河也因秦始皇制造的这次风水事件,而姓“秦”。

“镇王气”法术二:鞭打灵山秦始皇的术士为何选择在方山这个地方下手?这其中是有风水方面的原因的。

方山,又名天印山,是南京南郊的一座奇山,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此山位于今江宁区东山镇南部的秦淮河畔,是南京五大风水宝地之一,四周历代墓葬众多。山体呈方形,孤耸绝立,顶平似削,故名方山;又因其四角方正,宛如一枚天工所作石玺,故称“天印山”。

“玺”是秦以后皇帝印章的专称,与皇帝自称为“朕”一样,独此一份。方山上还有“龙眼”,即“八卦泉”一处,此泉水不受天旱的影响,常年汩汩不断。更奇的是,方山以外的地方都是黑土,唯有此山脚周围是红土,有人称是散落的印泥。

如今到方山风景区,游人可能会听到这样的传说:有一天,玉皇大帝把玩自己的金印。一不小心,金印掉到脚下,落下凡尘,不偏不倚正掉在今天的方山这个方位上,化为一座大山。后来,玉皇大帝派殿前侍卫青龙、黄龙下凡,护守此山,于是方山东西又形成了青龙、黄龙二山。

因此,方山又是一座“灵山”。秦始皇泄了地气后,还恐断得不彻底,又用神鞭,抽打这座灵山,这是秦始皇“镇王气”的第二招法术。

秦始皇希望把山根抽断,但鞭子挥落处不是要害,山根未断,却把方山齐腰抽断。上半截向东南飞去30多里,落入湖中,山呈赤色,此即今“赤山”。还有几块,较大的落到10里外,形成了今东山镇上的“土山”;较小的形成了“竹山”。另外1946年3月17日,大特务戴笠坠机的岱山,传说也是这次事件中形成的。

青龙、黄龙二山本连在一起,靠近方山,也让秦始皇用鞭子抽断了,形成了“半边山”(青龙山俗名),青龙的眼也伤了,一直不断流泪,形成了后来与宋美龄喜欢沐浴的“汤山温泉”。

很显然,这是民间传说。方山及其周边地貌的形成,是亿万年地质运动的结果,哪是一个秦始皇所为?但从中却透露出,当年秦始皇确实可能到过方山“镇天子气”。

“镇王气”法术三:易名糟蹋秦始皇凿断南京“天子气”后,为永绝后患,让人们忘记这个地方,又改楚威王的金陵为“秣陵”。

秣陵是什么意思,这对南京来讲可是不太光彩的一个曾用名,这是秦始皇“镇王气”的第三招法术———易名糟蹋、侮辱之,以降低南京的名望。

有个成语叫“秣马厉兵”,意思是打仗前喂饱马匹,磨快兵器。秣陵,在秦始皇的眼里,就是他喂马的地方。此招甚为歹毒,人为破坏后,又让牲畜来糟蹋南京这块本有天子气的风水宝地。如今江苏一带仍有牧马习惯,南宋奸相秦桧死后,其墓地也被后人拿来放马羊,以作践他。

秦将秣陵置于鄣郡辖下,后有“秣陵关”、“秣陵桥”。到西汉时,秣陵属郡。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江都王刘缠为秣陵侯。

但是秦始皇的一番苦心用错了地方,在镇了南京的“天子气”之后不久,就病死于东游途中,魂丧外域,他的秦帝国在其死后三年便轰然倒下。

但是南京的帝王气根本未让秦始皇断掉,到汉时便有术士称,“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江东有天子气”。果然,此后不到500年,南京就出了第一位皇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后,不久即迁都于南京———东吴大帝由此诞生。

再后,司马睿来到南京。当时有术士发现,东郊的蒋山上常有紫云出现,有会望气者告诉他,这是江东“犹有帝王气”。正好当时有“五马游席江,一马化为龙”的传言,公元317年,司马睿很高兴地在南京当了皇帝,开创了在南京建都时间最长的朝代———东晋。

秦始皇制造的风水事件远远不止这一起,只不过以断“东南天子气”最为著名罢了。

隋文帝因风水把南京毁为“菜地”中国古都文化有三大类型,即以西安(长安)为代表的黄河流域文化、以北京(大都)为代表的环渤海文化和以南京(建康)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文化。前两种类型的都城文化,都可以寻找到原始的古迹遗存。以六朝古都为傲的南京,却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中国当年最豪华的“台城”,宛若水气,消失得无影无踪。历史上究竟发了什么可怕的事件导致这一“失踪”?原来,又是风水惹的祸。

陈,是南朝中的最后一朝,自公元557年武帝陈霸先代梁自立后,到最后一位皇帝后主陈叔宝,前后总共存在33年。陈霸先虽然是开国皇帝,但仅享国三年。其后的文帝陈蒨、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均无甚作为。特别是陈叔宝,荒淫透顶,身居险境,娱乐照常,《玉树花》香曲不断,日夜淫纵,以图快乐。当时,北周大臣野心毕露,把持北周朝政,后代周称帝。即便隋军打到家门口,陈叔宝还不当回事儿。

陈叔宝有多荒淫呢?用一事足以说明。据记载,当隋军攻陈宫城后,从后堂景阳殿前的“胭脂井”中,逮到了陈叔宝。当时,放绳到井底,隋军将他拖出来,但太沉了,士兵想,陈叔宝到底是真龙之身啊。拖到上面一看,把大家笑背了气,陈叔宝竟然与其宠妃张贵妃、孔贵嫔捆在一起。连死时都要左拥右抱,陈叔宝之好色可见一斑!

陈叔宝是以太子身份当了皇帝的,但他并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其二弟始兴王陈叔陵都觉得他不合格,要谋杀他。

陈叔宝虽然不是好皇帝,却是一个难得的诗人、音乐奇才。当了皇帝后,陈叔宝大兴土木,兴建华丽的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整日与妃嫔、臣僚吃喝玩乐,作艳诗淫词。隋文帝灭陈后,对陈宫乐曲深表赞赏,认为“此华夏之正声”。

虽然沉湎酒色,不务国事,陈叔宝却不认自己不是真龙天子,对“王气”一说很敏感。时人不时对“东南王气”表示忧虑。到陈末期,太府卿韦鼎把在南京家产都卖了,太匠卿毛彪不解其故,问其根由。韦鼎说了这样一句话:“江东王气,尽于此矣!吾与尔当葬长安。”

但陈叔宝坚信,东南“王气”未失,老天会保佑陈国。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在立国后,开始拔除最后一根钉子,进攻南陈。可能时人真的相信天子有命吧,对陈的国运是否该结束有疑惑。

据《资治通鉴·陈纪十》(卷第一百七十六)载,兵临长江北岸时,随晋王杨广南征的宰相高颎(jiǒng,古同“烔”)问内史侍郎薛道衡,薛借东晋风水大师郭璞之语,坚定地回答,南京的帝王气到头了。

陈军听说隋军就要进攻了,都很紧张,上报朝廷。当时,杨素率军从长江上游而下,隋军船只全部受阻,陈叔宝底气十足地对侍臣说,“王气在此。齐兵三来,周师再来,无不摧败。”

让大家不要怕。都官尚书孔范也乘机拍皇帝的马屁,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邪!”竟称前方守将紧张是贪图军功、胡说八道。

在大兵压境,城破在即的紧急关头,陈叔宝仍是“奏伎、纵酒、赋诗不辍”。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在杨素等大将率领隋军的进攻下,建康失守。陈叔宝被率先攻入宫城的隋将韩擒虎部从井里抓获。后来,陈叔宝被隋军掳至隋都城洛阳,52岁时病疫。

杨坚出身于寺院,是一个迷信的皇帝。在将南陈灭掉,后主掳离故都后,担心东南“天子气”再起,决定大破建康风水,打算彻底镇压一下。杨坚为什么会想到这事?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南京系帝王之宅,自东晋在此立国起,到陈灭亡,共有269年的都城历史。但还可能是当时身边风水术士的建议。

杨氏隋室的御用风水师是萧吉。萧吉是南梁皇家血统,对南京的风水之妙心知肚明。

杨坚是如何镇压建康“王气”的?据《隋书·地埋志下》(卷三十一)载“丹阳郡”条透露出的信息,其手法与秦始皇差不多,但更为惨重。秦始皇仅将方山地脉凿断,杨坚则把整个建康城毁了。

平陈,诏并平荡耕垦,更于石头城置蒋州,统县三,户二万四千一百二十五。

杨坚对建康实施破坏的时间,当在公元589年城破之后。“平荡耕垦”,就是将城内地面上所有建筑拆毁,推成平地,开垦成田,供农民栽菜耕种,《隋书·五行志下》(卷二十三)也反映了此事“:及陈亡,建康为墟。”

堂堂一国都城,竟然成了农民菜地。不要说中国了,在世界都城史上,也是罕见的。接着,废“建康”一名,恢复了秦始皇讥辱南京的“秣陵”。

当时的建康城,经东吴大帝孙权苦心经营,到南陈时,不论城市的规模、建筑的豪华,还是财富的聚集,都堪称当时中国甚至世界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但最后竟被人为摧毁。

杨坚如此一毁,南京的“帝王之宅”,变成了农家小屋,风水尽失。六朝建筑,从此基本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