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加强历史主体性知识学习
打好历史基础学生历史情怀的培养要以历史主体知识的牢固为基础,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要求我们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如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章节训练,使学生掌握重大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当然,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如何判别历史的主干知识,教师要用现代意识和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精心研究历史发展的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概念内涵,把握重要史实,阅读历史教材中相关的资料,如文字介绍、图片反映、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中学历史有一个主体认识,基础知识也才能较好地落在实处。
2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人文情感历史本身就富含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历史教材则是历史人文内涵的最有力的指引。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历史教师依旧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看中整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强调历史发展的原因、意义等规律的知识,而忽视了散落在历史各个时代中的人性的光辉和超越时代、国别和阶级的精神。在教师准备教学时,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体现出的人性光芒,对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既要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又要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求;对于历史中的优秀文化,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尊重世界其他民族对人类所做出的物质文明贡献和精神文明贡献,培养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宽容、责任感等为核心的人文素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能量。
3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活跃课堂教学历史是一门更专注于知识素养的学科,因此学习起来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因此,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环境对有效形成意义建构有非常大的作用。就象我们在整洁、美丽的校园中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要爱护环境时,学生应更能接受这一人文主义观点一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这样,学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宽容等人文精神。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主动性根据布鲁纳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强调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个人的学习增强对外部认知的体验,能够对世界有独特的体验。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一种努力探索新知识、新情境的学习态度,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思考历史问题,从中获取新的认知感受。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文立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地“体验”中了解历史,在“体验”中内化升华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塑造民主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依靠灌输,而应当依靠熏陶。通过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民主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产生自信心与安全感,并且可以受到民主意识、人文关怀等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性。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当重视构建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这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并重视完善学生的人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提倡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平等交流,从而使教学氛围体现出民主特点。这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师道尊严”与“教师权威”理念,并且摒弃忌讳民主与平等的陈旧观念,以便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平等化与民主化创造良好基础。在此前提下,学生能够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并与教师构建平等对话、共同成长的关系,从而使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观与教育观体现出人文特点,并使学生受到良好熏陶。
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元素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
历史学科具有着人文性的特点,其内容涉及到了政治、艺术、科技、思想、经济等诸多方面,并且具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培养资源与素材,通过对这些人文精神培养资源与素材的挖掘并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方面,首先教师需要重视挖掘与整合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素材。人文知识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根基,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要求教师能够重视人文知识的熏陶与教学工作。历史知识中具有着优秀且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教师通过对中学历史教材的把我、挖掘与整理,能够让人文知识教育渗透到中学历史教育过程中。当然,这一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开展深入钻研,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重要出发点之一来对教学内容做出精选,从而找到人文精神培养与历史学科教育的契合点,从而确保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氛围中使用最短的实践掌握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内涵,并让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其次,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当重视分析典型人物以及任务事迹,通过人物品质来对学生的精神和情感产生影响,从而推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具有高尚品格的历史人物都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他们有的忧国忧民、廉洁奉公,有的奋勇进取、自强不屈,有的不畏、敢于献身。无论是这些人物还是这些人物所体现出的精神都应当是我国宝贵的精神遗产,而这些精神遗产,可以作为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事实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必须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对历史人物以及人物事迹的运用,这主要是因为简单的讲授伦理道德会让人文精神教育产生枯燥的特点,而这些历史人物和人物事迹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崇高与悲壮的美感,同时能够给学生带来启迪与心灵震撼,从而使学生具备对人文精神作出自主探索的动力,并主动将人文精神转化为自身品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欧阳春 单位:云南省大理南涧县南涧三中
一、人文精神与历史教育
1.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源于“人文”和“人文主义”。何谓“人文”,中西方都有对它的解释。就中国而言,在《易•贲•巽》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程颐解释说:“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第80页)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人文”的解释是相对于“天文”而言,从而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西方而言,“人文”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其核心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文精神的主旨没变。就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状况而言,我认为周国平先生的阐释对我们更具启发意义,周国平先生说:“人文精神就是说一个人活着,他活得要有尊严,同时他要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灵魂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第47页)从“尊严、自由、独立”等方面理解人文精神,不仅是社会发展在思想上的深层内涵,也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2.历史学科的本质是人文学科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承载者是各门人文学科。所谓人文学科,是相对于自然学科而言的,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这些学科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之间关系的探讨,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成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与修养,从而达到发展人性、健全人格、完善素养的目的。历史学科无论是从其渊源还是主旨功能来看都是典型的人文学科,其核心是文化素养的养成,而不是一门实用性的应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因为历史就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就是用人对人自身发展的认识去教育后人,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传承文化上具有特殊的优势。所以,人文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最本质的属性,人格教育是历史课程的最重要的目标。所有背离了这一属性和目标的教育行为都不是真正的历史教育。
二、历史教育的现状
1.历史学科在学生中的窘境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曾对北京市2000多位学生课程的学习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其中学生对历史课程有以下反映:在“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3位;在学生对15门中学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2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赵亚夫教授曾进行过“关于学生和教师的历史教育观念”的调查,学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看法是:①历史就是时间、地点、人名和事实的代名词;②学习历史要死记硬背,所以历史课是一门令人生厌的课程;③历史课上学习的东西往往不切实际,距离现实生活太远,而且不能有自己的看法;④历史就是教科书上写的东西,既不是故事,也不是史实;⑤我们的历史观点经常是被强迫接受的。(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课程•教法•教材》2004年第3期)我也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生中进行过类似的调查,结果大同小异。我们曾经认为最有意思、最吸引学生的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低,这令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震惊,我们到了必须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2.历史课堂的普遍教学模式与人文精神的背离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有两种普遍的背离人文主义教育的功利教学的行为。一种是“唯知识论”,这种教学模式就教学内容而言,考试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练什么;就教学方法而言,历史就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就评价方式而言,学生考高分就是历史学得好。虽然在理论上我们都知道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在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是在遮蔽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很多历史教师仍然奉行不逾。另一种则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唯能力论”,这种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和相应的高考进行后,教师针对高考对“新材料”“新情境”的重视,片面崇尚对史料的概括、提炼、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标准化、机械化和统一化,从而将丰富人文内涵的历史教学转变为纯技术性纯理性的历史史料教学。就历史教学的本质而言,这种教学模式的危害更甚于前一种,因为人文教育的价值就是在于对一味强调“技术理性”“唯智教育”等非人性化教育的否定,就是在于对情感、人格的陶冶,而“唯能力论”恰恰又将我们带回了人文主义教育所要否定的那些东西。
三、在具体教学中加强人文主义教学的实践
1.在学习目标设计上注意突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设计学习目标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教学发生变化并获得进步。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核心学科,历史要求学生的变化与进步是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因此,历史学习目标的重心应该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丰富的素材,如用优秀的历史人物、富有人文内涵和值得深刻反思的历史事件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在历史环境中理解历史、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碰撞,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情感体验内化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魅力、反思人性的弱点。随着情感体验的积累,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增长。
一、选择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知识,与中学地理实现有机结合
在中学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将人文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让二者之间产生巧妙的联系,联系人文历史知识,同时又和地理知识产生相关的联系,突出地理教学的特点。这些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安排,才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例如,在学习中东政治的地图变化的时候,可以与侵略战争产生联系,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我国领土进行侵占,一些不平等的条约更是侵占了我国东北以及新疆的大片领土,沙俄一次次的对我国发起侵略,占据了大量的土地。直到1991年,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苏联加盟的15个加盟共和国解散,因此中东的版图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讲解这些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土遭到侵略的沉痛心情,进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相关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渗透人文历史知识
中学生是思想比较独立的个体,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强行的灌输人文历史知识,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进行人文历史知识的渗透,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知识有联系性的讲述一些历史人文故事和史实。比如,在学习关于洋流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据此讲解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件,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欧洲的努力贩子利用的正是洋流,才能够将那些黑人贩卖到美洲,在整个贩卖人口的交易过程中,人贩子很好的利用了地理中的洋流知识,还能够顺利的到达和返航,可见地理知识在历史事件中也是存在的。另外在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下关于发现地球自转的、公转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地理教学的合理巧妙的渗透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对当代的人文历史知识进行学习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历史知识,并不是仅限于古代历史知识的渗透,对于现代的一些发展状况,学生也应该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对当地的一些人文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比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我国各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的生活习性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气候状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了解一下西方国家的重要农业类型,比如水稻种植业一般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商品谷物农业一般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混合农业一般分布在北美、南非、新西兰等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进行判断,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以及生产类型,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语
总之,中学地理知识涉及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研究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采用正确的方式渗透到教学当中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对人文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
苫羊山南临黄河,北枕平原,东联海岱,西望太行。其名何来?李濠在志[1](P1)中云:山以苫名者何?以峦峰层叠有苫盖形也。以苫名又以羊名者何?以上有卧羊峰也。人顾称苫不称羊者,省文也。可见,苫羊山主峰形似苫盖,又有峰突起状似卧羊,是为“苫羊山”,简称“苫山”。东阿县有许多山丘,苫山仅是一座小山,之所以备受当时人们的青睐,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形貌,是自然之造化,可谓“物华天宝”。李濠在志中对其作了这样的描述:平地一峰,状如旋螺,淑气盘郁,土地肥饶,为岱岳西支驻脉。……山以苫名者何?以峦峰层叠有苫盖形也。以苫名又以羊名者何?以上有卧羊峰也。……西岩迤东而上,有峰突起,不甚崔巍,而状若数羊之卧,故名苫山又名羊山。……太行西北接,相望若游龙。[1](P5-11)可以看到,其山体为旋螺之状,故峦峰层叠像一个苫盖;该山之西岩有峰突起,远远看去,就像一群卧着的山羊;而从其东南西北走向的整体来看,又像云游之龙。苫山形貌如此独特,堪称“造化钟神秀”。苫羊山一带地处黄河下游,古时水、旱、蝗三灾时常发生,人们常常面临灾难,但当地居民有此山为依靠,渡过了许多难关。当地村民都称之为“救命山”,可以概见人们对苫羊山的依赖与敬重。那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这一带的居民都会往此山上跑,仅以文字记载为例:国朝顺治七年,荆隆口决,大河北徙。十月初一,水至苫山,阔四十里,中洋深十丈,逕虎窟苫羊之间,东阿庄村田禾漂没殆尽。苫山街水深八尺,田舍俱没,士庶环山结庐赖以全躯。如是六年……[1](P168-169)在此居住的人们逐渐形成的村落也以该山命名。由此可以概见中国古村落之得名,缘山状物是其一种,则村志蕴含人文历史底蕴可见一斑。苫山村历史悠久,何时立村已无文献可考。传说早在原始部落时代,就有人在此生息,有籍可查、环山而居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该志中的记载和雨山西麓(东苫山村居民区)汉墓出土的文物证实,早在汉代已有居民村落。《东阿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姜汉章等编辑)记载:“刘氏自宋代迁入县境苫山”;邑人苏则曾在《重修石佛寺记》中云:明正德七年(1512)“环山而居者无虑数百家,多缙绅鼎族”。由此可知,早在四百九十多年前,该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大村镇了。
二
中国的山水文化包括以山水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和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态。苫山古村落中的水主要是作为一种自然环境和实用精神进入居住文化的。譬如苫羊碧塘中的水,它既是居民的洗涤之源,又是生活之链。山水文化除了青山秀水、奇峰怪石等自然风光外,从苫羊山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体现来看,形成了以山水为纽带的自然文脉。苫山这一地区,是鲁西著名的人才之乡,尤其在明代更是如此。李濠在志中云:苫羊名乡也,……故其间多绣文纬武之儒,异材绝智之士……事业文章之大,他乡莫能先焉,实为寰舆郡邑所关,何可以地非郡邑而弗志也!……吾苫阻山带河,东联海岱,明兴三百年来,名卿贤哲云蒸霞变,正所谓地灵则人杰也。……明兴以来,……贤哲递起,閤邑甲第才十七人,吾乡已以五计矣。至乡贡才异忠贞雄武之俦,辉煌后先,亦云彬彬盛矣。[1](P1-17)苫山村在明清时代非常有名气:只因在有明一代,这里出过五个进士。东阿全县在明代有进士十七,而苫山一村竟占其五,故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人类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与山水形成各种对象性关系的产物,凝聚着人们的意向和情感,展示出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李濠在志中提到诸多该村名流所写的诗、文、楹联等,从中可见时人寄情山水、耕读传家的心态,这些都是当今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和艺术文化价值。自然造化了苫羊山的美,这种美又浸润着当地的居民,山虽小,却可以看成中国山水文化自然与人文相契合的一个缩影。
三
《苫羊山志》是东阿第一部村志,在省内也屈指可数,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村志属于第一手资料。作者在记载的同时间接地表明对于事物的态度,使记载能够反映出作者的观念与思想,所述内容在客观之中又蕴含了灵性,看到了人的活动,了解到生活的文化。而苫羊山一带又属于鲁西地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又看到了鲁西文化的局部体现。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激励后人的同时也需要后人来继承、发扬。李濠曾云:志苫羊则余之志余之责也……濠深惧善行不传,胜迹淹没,因不辞谫劣,漫为创始。[1](P1)可见,李濠意识到有责任将村中之文化继承下去,从而创志以励后人,其精神可嘉。我们今天发现该志,并将它介绍给更多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继承与发扬,濠翁可欣慰矣!《苫羊山志》对于了解作者及同村人之人生极具参考价值。我们正是依据这一特色,了解到苫山村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以及宗族关系,看到了该村的“地灵人杰”。通过当地人修当地志书,讲述当地历史,村志可以提供最丰富的资料。身为士人的李濠,生活在基层社会,该志所记之事具有地域性特点,只有将其放在鲁西地域场合中才能深入理解。所谓村志的社会史资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地域社会史上。该志撰就三百多年来,流传甚少,不能广为人知,所以弥足珍贵。道光《东阿县志》曾予著录,民国十二年(1923)九月曾由东阿县教养工厂排印过,除此之外,在各地大小图书馆则未见收藏。[2]其他相关书目,如王绍曾《山东文献书目》、王桂云《山东方志汇要》等等,亦皆不见著录。[3]故其在史志之林中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苫羊山志》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可补史书之阙,能为后人编修当地志书提供丰富的资料。例如,要研究苫山村“五进士”(《明史》未为其立传),可以参照该志之《人物志》,其中附录陈琳所撰刘约行状,刘隅所撰刘田碑阴记,于慎行所撰刘隅墓表,刘隅所撰李仁行状,于慎行所撰李学诗墓志铭。
四
这一古村落至今依旧保留着志中所反映的那种浓郁亲和的生活气息,当地政府可以利用这种人文历史底蕴来推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在这一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就是这些不可复制和再生的文化遗产,在此提出几点措施以讨方家:其一,保护好当地历史文化生态。区域人文历史背景是当地文化空间的生态环境,区域文化如同自然生态环境,在这一环境之下繁衍、生产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果实。如果这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文化将会凋零,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破坏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应该依托这种文化环境,营造区域文化氛围,并着重建设人们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传统的人文历史价值才能得以传承。例如,李濠的伯祖李学诗曾为嘉靖进士,其院落至今仍有九十多岁的后代居住,置身于院落,能够感受到当年历史积淀的文化信息。如果将其建成文化大院则不失为一种良策,既可应新农村建设之景,又能启教育后代之效。其二,发展和保护并举。建筑、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的文脉,如果全打破了,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形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这是必然的,但如何保持当地本色,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近些年来在城市规划方面,我们的教训太多了,建设新农村,应采取发展和保护并举的措施。老房子可以再造,但就变味了,因为留存下来的不仅仅是实物本身,还有无法复制的历史痕迹。将文化生态的理论用于新农村建设仅是笔者一己之见,当然,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也并非笔者所能概全,还需要众多有识之士来共同探讨,在此抛砖引玉。
1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综合治理
对增江河进行整治修复后,增城市水务部门又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增江水环境的日常维护管理。一是常年聘请专业打捞公司,承担对增江水面漂浮物的拦截、打捞;二是推动当地立法机构制定出台《增江水环境保护条例》,并成立专业管理机构;三是在河道上游约66km长的重点断面布设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增江水质进行实时预警预报;四是将两岸近1.7万hm2速生林全部置换成生态林、景观林,强化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五是制定重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必要的演练,确保流域一旦发生重大污染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反应,及时处置,将危害范围加以有效控制,将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2人文历史与水景观、水经济的完美融合
2.1打造水景观美化两岸
在恢复增江自然生态、优化水环境的同时,增城区注意结合本地故有的文化资源与人文历史积淀下来的审美情趣,对流域沿岸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系统地打造了增江两岸的水景观和水文化。“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曾经是岭南水乡景色的生动写照,整治后的增江水景观再现了这种美景。打造一新的“增江画廊”水景观带,由东西两岸组成,由南向北溯流而上,利用增江沿岸优良的自然生态条件,种植了100余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水生植物,对所经过的村庄和乡间村道进行绿化、美化。同时,结合田园风光和原有人文历史资源,精心打造了初溪体育公园、仙姑家庙、小楼人家古村落、天然沙滩泳场、鹤之洲湿地、亚运龙舟赛场、荔江公园、莲塘春色、白湖水乡及湖心岛等众多景区和历史古迹等文化节点。既延续和展示了当地千年不朽、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又为增江的水生态和水文化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温床,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水文化景观。如今,清新俊逸的河道景观,静谧典雅的水乡风情,有机地融合在增江两岸,从初溪水利枢纽至湖心岛景区,全长约40km的河道,营造了“一江春色醉游人,两岸百花望荔乡”的美景,犹如一幅绵延的天然山水画,成为人类文明的又一经典杰作。
2.2建水上绿道整合人文资源
2008年,本着充分利用本地水乡优势,突出本地自然风貌,发掘本地历史资源,彰显本地人文内涵的理念,增城率先在广东省开展绿道规划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了自驾车游绿道、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和增江画廊水上绿道等3条绿道,全长超过50km,其中尤其以“增江画廊”水上绿道最具特色。“增江画廊”水上绿道,以增江两岸为主轴,将始祖仙山荔枝园、荷花游鱼八仙湖、三教合一报德祠、小楼人家、仙姑景区、荔江公园、莲塘春色、白湖水乡、增城广场、鹤之洲、天然沙滩泳场、亚运龙舟赛场及湖心岛等当地历史人文资源及景点连成一线,把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功能融为一体。绿道沿途设有多个驿站或综合服务区,如西堤公园自行车绿道驿站、三忠古庙驿站、桥头绿道综合服务区等,每个站、区内均设有小卖部、交通提示、洗手间等服务设施,还提供有自行车租赁服务,配置了停车场、自行车棚、凉亭,更有乒乓球桌、篮球场等设施,均免费供游人使用。
2.3优美江景促民生发展
【摘要】历史是一门比较具有人文气息的学科,学好历史对学生有非常大的益处,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踏着新课改的春风,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途径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的意义
1.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处于发展,人生阅历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经验还不完善,不能透过现象去发现历史事件和生活现象的本质内容,对事物的有效辨别能力不足。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和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和看待历史事件,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历史问题,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用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形式良好的道德品质,既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生以史为鉴,进行生活现象的辨别,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是一门人文气息很强的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德育的良好发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关注,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具有专业素质和良好道德水平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更好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验和抵制不良行为影响的能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1.结合课文内容,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初中历史教材是经过专家进行综合考证进行编排的,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人文素材,这就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进行加工和提炼,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人文素质的意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比如在教授“大一统的汉朝”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课前铺垫一下汉朝统一和形成的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主自豪感,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为古代的历史文明所倾倒,让学生充满荣誉感。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汉武大帝对汉朝统一后政权的巩固以及发展有什么作用?西汉进入强盛时期的原因是什么?汉朝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何?等等,通过学生的学习,了解汉朝的强大,可以让学生充满自豪,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最后引导学生对汉朝后期的政治、经济进行分析,为何强大的汉朝最后也难逃崩溃的命运,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历史主要研究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研究,发现社会中的发展规律和现象,并对现在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可以说历史知识都是以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这就使得历史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久远,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很容易让学生难以理解历史知识,不能有效的掌握其中的规律,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适宜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开展历史课外活动,营造人文气氛。历史知识虽然是已经发生事件的研究,但也可以突破书本的限制,结合课本内容开展一些历史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感受历史知识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气息,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校报中开设历史人文素养栏目,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博物馆、主题展等课外活动,观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人文影视作品,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感受历史的人文气息,学习更多的人文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的课外活动,通过教材中的主题,组织学生进行“长征”,可以按照既定的路线让学生进行,让学生在“长征”活动中感受徒步行走的艰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毅力,切身的体会到长征的伟大意义。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长征时候的路线遗迹,比如遵义会议遗址、彝海结盟纪念馆、泸定桥等,让学生参观,可以切身的感受革命的氛围,更加的了解长征的意义。课外活动是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课本上体会不到的内容,不断的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历史素材中感受到浓厚的人文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发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环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人文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的目标
2002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从大纲的要求可以看出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在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并进一步强调: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由此可见,人文教育不仅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今天的历史教育,就是用当代社会具有普遍价值的人文精神来理解历史,诠释历史;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用历史的观点来反思现代,让历史在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所以应当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理解人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塑造良好地人格素养。
2人文教育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现状
谈起历史教学,最普遍的看法是使学生能够记忆和掌握的历史知识,了解一些历史事实,应对一些必要的考试。用我校刘笑宗老师的话来说:历史如果只是传授知识照本宣科,谁都可以当历史老师了!其实历史并非简单的对已经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和重现,应多考试更不是它的最终目的。历史中包括了已经存在的经验和教训,有曲折复杂的历史事件,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尽管许多老师们精心备课,努力探索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想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生动活泼。可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把人文教育放在第二位。为了那一次又一次的成绩不得不急功近利的采取有利于直接提高成绩的简单粗暴的方式,那还顾得上引导学生去感受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促其形素养,因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很难通过考试体现出来的,是无法量化的。这种功利化的表现,使得历史教学也丧失了自我,那些在放映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影片时的笑声就是对历史教学的莫大讽刺。
3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几点想法
虽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历史老师认识到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应对高考的同时尽可能的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当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3.1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把人文教育真正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之中。
新课程标准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高举人文大旗,向我们展示出了教育由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轨迹。在新的标准的指导下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从三维目标入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学习是一个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到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思考,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推行参与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要,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基本规律,也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历史过程,探索历史结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会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1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历史研究的由来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历史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柳亚子先生主持的上海通志馆对上海若干建筑的信息做了整理。50年代末至60年代,陈植、陈从周、章明等老一代知识分子对若干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建筑做了调研,形成了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级文化保护单位)的雏形,研究成果编纂形成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一书。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同济大学罗小未教授编纂出版的《上海建筑指南》一书,郑时龄教授主编出版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以及伍江教授的《上海百年建筑史》,成为那个时期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历史研究里程碑式的著作。
2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历史研究的现状
2007年7月,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科研项目——《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历史研究》课题正式立项。课题整理和分析了1847年以来形成的三万余卷上海市房地产历史档案——“道契”。通过对典型优秀历史建筑物名、建筑物所处的路名、权利人的转移等信息的整理,对优秀历史建筑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比对,反映了建筑物本身具体内容的变化;通过对典型优秀历史建筑物周边地名、道路、河流、建筑物等历史环境变迁的分年代、分层次研究考证,整理出这些优秀历史建筑所处地块的变化过程及其见证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通过对建筑物所在土地承租人变迁的系统整理及与建筑物之间关系等的介绍和挖掘,研究整理出该优秀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城市化的过程;通过对建筑物本身人文历史的研究,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建筑物的历史内涵;通过对典型优秀历史建筑在历史上所处的图圩等历史地理信息的研究,还原上海历史地理的原貌与变迁过程。在建立道契电子化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课题通过快速排序和筛选,使得大规模的道契分区域研究成为可能。结合道契图纸中所给定的标注信息,课题利用CAD精确测量拼接技术,对标注单位进行转换(英制、传统尺丈转化为公制单位),将道契在地形图上进行拼接和还原。同时与其它历史图纸进行比对,对部分无法确定的区域进行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相对准确地还原了道契所反映的城市化之初与进程中的历史面貌。课题还利用历史分层图示的信息纪录方式建立GIS的雏形,将道契中反映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历史信息进行分层记录,通过分层的方式,更好地还原了历史的原貌和变迁过程,也为研究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方便后人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使得研究能够真正的积累和传递下去。
3“维”字圩和“臣”字圩地区的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历史
3.1“维”字圩地区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历史研究
根据对道契分布区位的总体研究,课题发现卢湾区西部、徐汇区东北部淮海中路沿线原来是27保7图“维”字圩的所在地。它的边界东至思南路,南至霞飞路(今淮海路)、复兴路,西至武康路、兴国路,北至巨鹿路、延安路。“维”字圩包括在法租界内,大致位于后来法租界贝当区、福煦区的北部,中央区的西北部。该地区位于上海最大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优秀历史建筑资源十分丰富。由大量的道契信息得知,汾阳路淮海中路上海音乐学院所在的地块附近一带历史上的名称为“钱家塘”,原先是传统的江南农村的宁静格局,而后在近代城市化大潮中逐步演变成为上海最富盛名的商业街和紧靠商业街的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位于现徐汇区汾阳路20号,是编号为4D008号的优秀历史建筑,原来是犹太人俱乐部、花园住宅,后成为当时的比利时领事馆。从道契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该地块中不同的时间段活跃着很多的洋商。根据法册00164我们得知,继1903年法商邵祿之后,越来越多的洋商进入了该地块,如法商博脱力仲、英商新康、德商美葉爾夫人、英商新瑞和、英商克羅姆等;而从一些买卖交易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得知在租界还未扩张之前的上海传统农村的分布图。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此处建筑成为比利时领事馆。
3.2“臣”字圩地区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历史
一、心与精神及其“体用不二”性
钱穆承认认识论探讨的基本问题,即认识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相互作用,他说:“知是所知能知相接而成”[2]。“所知”是主体认识的对象,进入认识过程便是客体,“能知”是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认识能力及其方法,“知”便是“所知”和“能知”作用的过程与结果。但是,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方法与认识客体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者说,这种相互作用是怎样实现的,史学家对此会有不同的、乃至截然对立的看法。钱穆通过对心与精神的形成、性质与功用的分析,说明了人的认识具有“体用不二”的根本性质和特征,即心和精神既有认识的功能,又是认识的对象,“所知”和“能知”是合二而一的。而这正是人的认识对象和功能的自然超越性,即人文性。钱穆认为人类认识能力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最初和动物一样只有知觉,人的认识能力———心是从动物的知觉进化而来的。然而他更强调人的认识能力和方式在形成后有超越自然属性及其本能的一面,即人心不仅能觉知外在的物质世界,还能向内觉知自身,亦称非精神界。他说:“人的知觉,是和外面物质界接触而生。但知觉成为印象,积存下来,而心的知觉,却渐渐能脱离了物质界之所与而独立了,能不待和他们接触而自生知觉了。”“知觉是由接受外面印象而生,心则由自身之觉证而成。所以在动物的知觉里面,只有物质界,没有精神界。”[3]而精神(界)这一能被人的特有知觉———心所觉知的对象则是非物质性的。物质是可见、可闻和可触摸的,精神与物质相对,是不可见、不可闻和不可触摸的,“只有用人的内心的觉知与经验。……而只可人的内心觉知来证验的东西,这一东西,就其被知觉者而言,是非物质的,就其能觉知者而言,也是非物质的。”[3]
钱穆说,精神不仅是心所知觉的对象,还是心这一高级知觉的产物。心通过语言和文字,能把对外在物质界知觉所产生的印象加以保留,产生回忆与纪念,进而形成精神。他说:“语言的功用,可以把外面得来的印象加以识别而使之清楚化深刻化。而同时又能复多化。……文字又是语言之符号化。”[3]由于有了文字符号,心的功用越来越长进;人类用声音(语言)来部勒印象,再用图画(文字)来代替声音,有语言便有心外的识别,有文字便可有心外的记忆。换言之,即是把心的识别与记忆功能具体化和客观化为语言文字,“因此我们说,由知觉(心的功能之初步表见)慢慢产生语言(包括文字),再由语言(包括文字)慢慢产生心。这一个心即是精神,他的功能也即是精神”[3]。语言和文字不仅产生了精神,也产生了思想。他说,语言和文字使人能够记忆,有了记忆便有了思想,“记忆是思想之与料,若你心中空无记忆,你又将运用何等材料来思想呢。人类的思想也只是一种心上之默语,若无语言,则思想成为不可能。”[3]这里所说的思想,既是指人心或精神,又是指人心或精神具有的认知能力,所以钱穆又把思想说成是“精神界的心”。在这里,心、思想和精神的内涵是相同和一致的。由此可见,在钱穆看来,心通过语言文字逐渐脱离自然性的知觉而成为人文性的心的过程,便是精神这一被认识对象形成的过程,这样心和精神便合一了。一方面,“精神只存在于人类之心中,就其能的方面而言,我们常把人心与精神二语混说了,这是不妨的。”[3]这就是说,非物质的精神具有了心的功能,精神不仅是觉知的对象,它本身也有觉知的能力,即“能的方面”,精神便是人心。另一方面,当自然的心(也称“生理学上的脑”)进化为人的心,即精神界的心,此心便具有了超自然的精神性,心亦成为精神了。
钱穆又说,心具有超自然的非物质性,即精神性,在于它不属于个体私有而属于人类共有。他说:“因其是超个体的,同时也是非物质的。”“人类的脑和手,属于生理方面物质方面的,可以分你我,人类的心,则是非生理的,属于精神方面的。在其本质上早就是共通公有的,不能强分你我了。明白言之,所谓心者,不过是种种记忆思想之积集,而种种记忆思想,则待运用语言文字而完成,语言文字不是我所私有,心如何能成为我私有呢?只要你通习了你的社会人群里所公用的那种语言文字,你便能接受你的社会人群里的种种记忆和思想。”[3]这不仅指出了人文界的心所以具有精神性及心与精神合一的原因,也阐明了心与精神的社会历史性。概而言之,钱穆把人文界的心和精神看成同一性质的东西,都是“能知”与“所知”的统一体。心与精神合为一体,两者既为本体、又有认识的功能。这种将认识论与本体论结合起来的思想构成了他认识论的核心。同时,钱穆还强调人的“能知”与“所知”的超自然性,即人文性。这两点构成了其认识论思想的基本特征。钱穆的认识论思想是对中国传统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用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钱穆说,按中国人的旧观念来讲,“‘体’字应有两意义:一是其‘结构’,亦称为‘组织’;另一为其‘作用’,亦可称为‘功能’。
每一体必各有其作用,一切体之构造皆由此作用为前提,亦皆以此作用为中心。……其所以有如此之结构者,则为显现此作用,完成此作用;故作用亦可称为属于此体内涵之意义。”[4]钱穆的认识论思想继承了中国哲学的这一思维特征。他用语言和文字在人类认识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说明人的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能力的体用不二性,则是对中国传统认识论的体用不二性作了新的和更为深入具体的阐释,是对中国传统认识论思想的发展。在理论上,也为如何正确认识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以达到主体认识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作了有益探讨。进而,他从认识的体用不二性和社会性来说明人的认识具有的人文性和精神性,对近代以来认识论研究中的泛科学论是一种纠偏,而且这种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论证思路也为今天探讨认识的人文性提供了借鉴。钱穆想以语言和文字在人的认识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消弥认识主客体的对立,但他错误地把精神思想看成是语言文字的产物,而非客观存在的反映。实际上,语言文字只是精神外化、传承的最重要工具(但并非惟一工具,如没有文字的文物古迹也内涵有精神思想,同时也是精神思想的外化和传承),它是不能产生精神思想的。这样,他并未真正说明认识过程主客体如何统一的根本问题。他因强调认识的人文性而将认识的对象主要限于心、精神和思想等精神界是片面的,因为物质现象界是人认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分。再者,他把是否属于个体私有和人类共有作为心是属于精神方面、还是属于物质方面的标准亦不确切,个体性和共有性与物质性和精神性是属于两种范畴,不能因为心这一精神性的认识对象具有社会性特征,便反过来把社会性作为衡量心的精神性的标准。
二、重经验、直觉、综括和寓价值观与仁慈心的人文认识方式
钱穆不仅对认识的人文性进行了阐发,还对人文科学的具体认识方式作了阐发。他说:“知识必附随于对象而起。对象变,则求知的心习与方法亦当随而变。”[5]知识对象大体分为自然与人文,由此人类一切学问也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物之学,即自然科学,一是对人之学,即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认识方式与自然科学根本不同,它重经验和直觉,寓价值观与道德情感。首先,来看钱穆对经验、情感与思维在人文科学认识中作用与地位的认识。他说西方思想中的经验与思维是主客对立的,“西方人的观点,经验见称是主观的①,主观常易引起对立。思维见称是客观的,他们想把客观的思维来统一主观的经验。一切逻辑皆从思维中产生。但形式逻辑根本免不了对立。”[6]只有儒家思想实现了经验与思维的主客和体用统一,统一的基础便是人的情感,即人的爱敬之心,即仁。为什么爱敬之心能统一主客观和体用呢?这是因为爱敬之心是一亲身经验而非思维,凡所思维则在爱敬上思维,“能爱敬与所爱敬,能所主客内外合一,体用无间,那才是真统一了。更何得视之为外在之一如,一是,一然。故此种经验不得只谓是一主体经验,因客体已兼融为一。即谓之是一客体经验,亦复不是,因主体亦同在此经验中也。如此则爱敬即人生本体,非仅属现象。但亦不得谓是唯心论。因爱敬必兼事物言,离事物亦即无爱敬可言矣。”[6]再者,“若由纯知识的探讨,则彼我死生自成两体对立。加进了情感,则死生彼我自然融会成为一体。实则此一体,非有情感,则无可经验。而兼有了情感,则自无主客之分了。”[6]所以说,主张思维属知和有知无仁为西方哲学,由此造成主客对立;只有儒家摄知归仁,讲爱敬之心,无此病。儒家偏倚经验胜于思辨,“儒家则从经验前进,通过思辨而到达客观经验之境地,以求主客对立之统一。”[6]钱穆将人的爱敬之心,即仁的思维称之为客观经验。他说这种客观经验不是个人的主观经验,即主体经验,也不是那种主体对外在事物作出反映的客体经验,而是融合了主客体经验为一体的经验,它实为人类生命本体。也就是说,他将这种客观经验视为具有普遍认知能力和具有这种认知属性的大群生命体的合一。生命的存在根本上便在于有爱敬之心,即情感。他说,如果用柏格森的术语来比拟,这种客观经验类似于“纯粹绵延”,“此一种纯粹绵延,乃生命本体,或说意识大流,穿越过个体生命之意识流而存在者。惟这一观念,无疑是思辨超越了经验,所以成其为西方的哲学。
而中国儒家则在心之长期绵延中,必兼涵有此心之情感部分,即前述我心之爱敬。此乃把情感亦兼涵在意识之内,而与西方人只言纯理性,纯思辨纯知识之意识大流又不同。”[6]那么这种客观经验如何来统一许多个人主观经验的对立呢?这便是宋明理学所说的“理”。他说:“每一事是一经验,集合万事散殊之经验,而成一客观经验,便可经验到一理。所谓客观经验者,乃在此万事中抽出一共通条理而统一此事。否则万事平铺散漫,势将转入这这如如之境,此则为一种纯经验。又否则必然超出于万事之上,或深入于万事之里,而另求统一,则为宗教与哲学。……故理不在事上,亦不在事后,而只在事中,只求在事之本身求统一,故为真统一,而非对立上之统一。”[6]可见所谓的纯经验便是个人的主观经验,而客观经验即是理。能够融情感于经验和思维,恰当处理好三者关系的,只有中国的儒家。他说:“经验中必兼情感,而思维则只紧贴在情感上,此则惟中国儒家为能畅发其深义。故西方哲学思维都属无情的,即言其,生人之对于上帝似若有情,实亦无情,惟其无情,故经验亦无情。道佛两家,道家属思维,佛家杂有信仰但亦多偏于无情。惟儒家则经验思维皆有情,故遂为中国文化之大宗。”[6]钱穆所说的经验与思维不仅是一认识论问题,还包括了本体论和价值论。他认为中国儒家思想的长处在于将本体论和认识论融合为一,两者是不能分开的。那种只讲本体的“唯物”与只讲认识的“唯心”是与人文历史不相符合的。而连接和融合两者为一的决定因素是人的情感,即爱敬之心。离开情感的经验与思维,不但无意义亦不存在。这又是以价值论来限定和统摄认识论。因此要认识历史人生,必须重视涵有情感的经验而不是理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