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纪录片论文

历史纪录片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史人文纪录片艺术意象论述

一、碎片化、消费性特征

相较于传统艺术门类艺术意象的深度与广度,广播影视艺术带给受众的大多是一次性消费的感官刺激。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包括当代社会的市场观念与媚俗心态在内的各种现实逻辑,也都无情地渗透并制约着广播电视艺术意象世界的营构,而且,这种制约和渗透更不免表现出现代消费社会中商业“零售”性的特点而使得当代广播电视艺术的意象世界依然破碎而零乱。③广播电视媒介为受众营造了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的氛围:一方面削平了权威与受众之间的差距,让受众不再迷信以往的权威,但另一方面,媒介又制造着更多世俗崇拜的偶像。媒介恰恰是这种“镜像”式自恋的精神麻醉剂。广播影视艺术的意象特征对传统艺术门类而言,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而以历史人文纪录片为代表的一批时代优秀作品则提供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构范式。

二、文化自觉—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意象构成及特征

笔者认为,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意象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艺术表达层面,即将较为抽象的理念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这不是简单地被理解为“形象化政论”,或者“解说词+画面+访谈”的技术拼凑,而是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表现结构),叙事话语和叙事修辞(表层结构),将深层结构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审美意境、社会核心价值观乃至哲学体系进行影像化的转述和彰显。历史人文纪录片艺术意象的第二个层次是理念诉求层面,即历史唯物主义、审美意境和社会价值观的追求。历史人文纪录片与以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影视作品最深刻的区别即在于,它们不止于让受众浅层次、娱乐化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将影像视听感受升华为生命体验和审美意境的自觉追求。从《舌尖》系列等作品中,我们看到这些作品正试图脱离消费性的视听感官刺激与单纯的趣味迎合,而深入到更为丰富的意境审美阶段,主创者以高度主体性的审美思维主动把握驾驭作品的审美格调和思想品位,力图将个人化的自我情感体验与富有理性思辨的历史反观相勾连,由此,受众不再是媒介的“俘虏”,而开始有了自觉意识。概括起来,这些优秀的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意象具有以下特征:

1.建构性特征。后现代语境下的广播影视艺术体现出碎片化、消费性的意象特征,在大众化叙事的影响下,深沉的历史精神被猎奇式的图解所消融,庄严的英雄主义被嬉笑怒骂、插科打诨所颠覆,充满韵味的艺术内涵被视听奇观所淹没,后现代文化思潮在“解构”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片精神和文化的荒原。但幸运的是,一批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专业创作者,依然通过自己的作品坚守着精神家园,整和起民族精神、历史意识和人类理想。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这种建构所追求的正是“诸如东方文化中的现实情怀,西方文化中的神圣情怀,在人类文化的古典时期通过无数的艺术的经典所展现出来的,某种体现着人类思想、文化、精神的终极灵魂与本质的品格与境界。”④我们在这些作品中似乎能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价值所在,能预见到民族优秀传统在未来的发展希望,在对传统味道的品味咀嚼、对传统技艺的追寻和反思、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慨叹中,能让观众带着一份感悟和理性的反思,思考自己在当下的坐标和人生价值,这对于许多年轻观众而言尤其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深度性特征。历史人文纪录片不是浅尝辄止、流于表面的解构、拼贴,它们不满足于带给观众一次性的视听感官消费,而试图追寻更为隽永的审美意蕴和深刻的生命体悟,体现出了更高的文化旨趣和理念追求。这些历史人文纪录片作品没有停留于自然主义的再现,也没有止于通过对细节的呈现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态,而是通过这些真实的再现,还原深埋在民情世故中的历史情怀,试图通过作品中代代相传的家族技艺或民间绝学,通过主人公几代人绵延不息的家族理想,进而彰显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在当下的珍贵价值。主创者在叙述过程中,注重大背景下的个人命运的变迁和精神图景的演变,通过社会基层小人物的个人视角来展现历史叙述的细密的“针脚”,丰满历史大框架中那些能体现珍贵细节的“骨肉”,这样一来,个人情愫与国家民生乃至世界大同的理念水融,形成了观感体验的“叠加”效果,体现出意象的深度性。

3“.双向”交流性特征。建构式的意象,应既关注到“当下”、又能体现“终极关怀”,并试图将两者勾连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学界曾较为关注过度细节化、个人化的叙事是否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如由于诠释过程中的价值把握偏颇,导致对社会主流价值的消解;由于过度关注细节和个人化体验,转移了受众对时代主题的关注。对于这些问题,一些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主创者已经注意到了,进而在作品的价值表达中也采取了较为积极的修正。关注当下,并不是拘泥于个人化的、琐碎的、边缘化的情感宣泄,而是以一种真诚的“敞开”态度,回望过去,召唤未来;从最质朴、最真实的情感出发,融入民生、国家乃至人类前途的思考;进一步看,“终极关怀”也绝不是遁入宗教或世外桃源的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主动担当。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发现宏大主题叙事与细节化叙事及个人情感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历史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也绝非对立的关系,通过艺术意象的建构性整合,既体现细微处的人文关怀,又彰显出宏观的时代感和历史脉络,既有关注当下的现实感和批判性,又能体现出展望未来的构建性、创造性。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意象在后现代的传媒语境下,显示出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其所昭示的人文精神、社会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的消费性理念格格不入,而这些正是其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作品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历经时间考验的宝贵精神财富置于新的历史境况中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展现和发扬。我们应以兼容和谐、科学辩证的哲学观来统领影视文艺创作。在看到影视媒介带来的民主化、大众化的同时,也应时刻警惕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艺创作的大前提下,也应保持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独创性。在夯实文化基座的同时,要体现更高远的审美旨趣和美学理念的追求。不满足于生理和浅层的心理满足,不止步于自然主义,不妥协于消费文化,而要怀有一份敬畏之心走进历史的深处,迈向广阔的未来。从一个更高的标准来看,上述代表作品尚未完成构建完整的艺术意象体系的历史使命,还有待将来优秀的作品不断进行诠释和完善,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包新宇

全文阅读

国产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综述

【摘要】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类型,符合纪录片创作结构和特点,本文从文献和创作两个方面,对国产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做出论述。

【关键词】历史题材;文献;创作;综述

纪录片的概念最早由约翰・格里尔逊提出的,意思是“文献的”或“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纪录片的分类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通常所采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题材内容分,纪录片分为社会人文类和自然科技类,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纪录片完成了从电影纪录片向电视纪录片的转变,在电视荧屏上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我国有学者将国产电视纪录片更加细致的加以分类,按照内容分为六个基本类型,第一类是历史纪录,记录史册记载的事件或人物的故事;第二类是军事纪录,记录以军事内容为主体的人物或事件;第三类是人物纪录,记录人物的成长历程,以传记形式为主要表达方式;第四类是探索纪录,是探求未知事件为主,采用探索的方式寻求答案为表现方式;第五类是人文纪录,以人文、历史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第六类是自然纪录,以自然界为主要记录主体。

经过归纳和整理国内纪录片的研究,发现文献著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研究纪录片创作的方法与技巧,主要著作有:《纪录片创作论纲》和《纪录电影创作导论》(钟大年著)、《学谈新闻纪录电影》(陈光忠著) 等这些著作对纪录片的创作手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二类,研究电视纪录片的现状与理论。这方面的著作有《电视纪录片》(石屹著)、《电视纪录片的界说》(任远著)、《国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赵淑萍著)等,这些研究廓清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脉络与现状。

第三类,研究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未来。《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张同道著)、《影像中国1950一1999》(丁亚平著)等。这些研究为我们指出了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在国内比较权威的著作有《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谭天、陈强著),这是一部全新的关于纪录片的著作,首先从什么是从纪录片这一基本命题出发,阐释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主要类型,介绍了中外纪录片发展史及各个时期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以及读者能对纪录片形成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这本书立足于创作实践,根据纪录片创作流程依次对纪录片的筹拍、拍摄、叙事、编辑等环节作了详尽的讲解,就当代纪录片发展趋势和纪录片运营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全文阅读

我国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发展研究

【摘要】电视纪录片是电视屏幕上最富有文化品味的节目,它与电子媒介结合后产生的混合能量,使它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凭借来阐明、解释历史和沟通彼此的强有力手段。对电视纪录片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本身就极富有文化历史韵味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国;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和中外文化交流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推进,各种先进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也开始先后走进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逐步摆脱了长期滞后的局面,并在20世纪末达到了一个高潮。进入2000年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生产迅猛发展,尤其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较之以往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有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如中央电视台在新世纪推出的《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再说长江》、《故宫》等。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有相当大的提高。

在对中外纪录片的发展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力图通过运用归纳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站在文化学、影视艺术审美学和市场学的视角,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直到新世纪初在主流媒体中播出并在受众中有一定影响的电视纪录片的特征和兴衰变化的原因的考察,特别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20年来价值取向以及它在商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如何发展等方面的探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其《艺术形态学》一书中阐述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结构。所谓艺术形态就是艺术形式中介的要素、结构及整体艺术形态规范系统。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艺术当然也具有所有艺术所共有的特性,因此,艺术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同样也使用纪录片,也就是说在纪录片的形态构成中同样遵循着艺术的一般形态规律。但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还有自身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形态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以时间或空间连续为原则,以影像为媒介的一种对现实真实记录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形态,一是从个体的角度,即某部历史文化纪录片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二是从历史文化纪录片整体发展的角度,即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其自身发展过程和成长环境中所呈现的不同表现形式。从整体角度看,可以把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形态分为:历史形态,即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从出现、发展、衰弱、崛起到逐渐各个变化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文化形态,即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文化时期所呈现出的形态;审美形态,即历史文化纪录片被作为审美艺术对象的不同审美表现形式。

20世纪初期,中国纪录片便已出现。由于中国近百年的特殊性,20世纪中国的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风格与国际纪录片的发展迥然不同。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纪录片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兴起,代表作品1980年《丝绸之路》,继《丝绸之路》后,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热潮才开始。所以说上个世纪80年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兴起阶段。

进入90年代,关注个体的人,关注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逐渐成为国内纪录片创作者们的共识,因此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相对偏少。故该时期则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的低谷阶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自豪高的增强,历史文化题材类型的纪录片的创作重新崛起,《郑和下西洋》、《故宫》、《再说长江》、《复活的兵团》、《舌尖上的中国》等的开播引发中国甚至外国观众的强烈赞美。可以说,21世纪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的高潮阶段。

全文阅读

历史文化纪录片价值消解研究

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与表达,并以此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①上世纪80年代“文化寻根”潮中,以《望长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借大江大河、丝路长城、运河古都等民族意象,成为抚慰国人的良药。纪实手法深入人心,跟拍使观众心灵震撼,形成了荧屏上的历史文化大餐。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价值诉求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价值由认知(真)、审美(美)与伦理(善)构成。首先,“真指人们认知与客观现实符合……它不仅取决于主体认识上的主观性,更取决于主体认识与现实的关系”。②亦即实现于观众求真求实的心理过程中,目之所及皆可信之物,这是基础价值。其次,如苏珊·朗格所言“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表现人类情感与知觉的形式”,③历史文化纪录片表达的真实与表现的艺术并不矛盾。真实前提下艺术化表现(如造型、画面、剪接)使观众接受的过程充满美的感受,直接构成纪实审美。最后,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特殊文化内涵规约了其社会伦理价值。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不可忽视,前者是现代史观视野下的历史评价,审视人的境遇,以前行的眼光回望人类历史;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历史文化纪录片形象生动地实现其文化传承之价值。

该文化价值传播框架似乎已难满足当下娱乐工业的传播预期,于是“情景再现”(或称搬演、真实再现)创作手法进入。“情景再现”是指纪录片的一种创作技法,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以扮演或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已经发生的事件或人物心理的一种电视创作技法。④《复活的军团》、《敦煌》、《故宫》、《圆明园》、《新丝绸之路》、《玄奘之路》的高收视率,也引发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情景再现的底线为何。虽然论争在继续,但面对高收视率,质疑声愈显微弱。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价值是分析情景再现问题的根本,应从历史传承与接受心理两方面正视情景再现对历史文化纪录片核心价值的消解。

被虚构的历史与传承:真实与创意

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纪录片进入鸿篇巨制时代,情景再现手法频现,画面豪华、制作精良,可谓纪录“大片”。郑和船队乘风破浪,斯坦因等人带驼队迈沙漠寻敦煌,官员匆匆上殿早朝等情节成了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支持者认为“作为纪录片创作新手段、表现新形式,情景再现是值得肯定的”、“对现实创造性处理……改变纪录片直观形象……形式美得到扩张……审美趋大众化”⑤等,归纳为形式活泼易接受。但纪录片的真实底线丧失殆尽,眼前已非二手信息,而是彻底的虚假信息。如此代价换得活泼易接受,但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基础价值已丧失。

外部真实因表演而缺失;本质真实失去画面依托而诉诸解说,退回“给解说配画面”的宣传时代。历史文化是过去,资料缺乏是客观情况,但得不到真画面就以假充真,请演员搭布景塑造人物、表演历史,这是放弃真实的堕落行为。“纪录片”概念明确反映该片种基本性质和方法:纪录。《朗文英文词典》界定其为“通过艺术提供事实”;美国《电影术语汇编》定义为:“一种非虚构影片,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取材实际生活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发展”,⑥可见事实是纪录片的基础。艺术创意除题材外“通过剪辑和音响来增进”。这与格里尔逊“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相承,有效保证记录客体的价值转移给片子,而非“对表演的创造性处理”。

全文阅读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纪录片是高品位的影视形态。电视纪录片创作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纪录片通过多种纪实手段可以深刻地达到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导向未来的作用。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历史使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审视再现了华夏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无疑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

文献纪录片可以说是中国的特殊产物,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中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发掘和表现。这里有沧桑变换的历史事件,也有风流倜傥的风云人物。可以说,最好的、最真实的“故事”就是历史。因此文献纪录片的诞生和发展是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的。

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引领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浪潮,纵观中国纪录片史,每一次前进的步伐大都是由文献纪录片作为先驱。《话说长江》、《望长城》等大型文献纪录片,耗资巨大,气贯长虹,历时一年甚至数年。《话说长江》主持人直接面对观众,公开承担纪录片主题思想的传播,决定了作品所担当的思想使命和价值取向。无论是文献纪录片和大型电视纪录片,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重大题材;高手云集的创作班子;雄厚的资金。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文献纪录片不仅能在电视屏幕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不朽的保存价值。

伴随着摄像器材的大幅度降价和画质清晰指标的不断提高,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趋势,他们拿起这种普通家庭都能接受的DV摄像机,开始深入底层,自选题材,有的甚至自掏腰包,拍出了一批Dv纪录片,个别作品还屡屡获奖。这些DV纪录片往往时间不长,几分钟、十几分钟,摄制时间跨度也很短,一般就是十几天或者几个月。题材大多聚焦在平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有的也展示特殊人群视角下的众生。比如说《北京故事》,就是一部介绍了非典时期人们的生活和人们对待非典的态度。DV纪录片的吸引人之处,并不是其社会教育意义和某种结论,而是里面充溢的好看的“民间纪实故事”。

传统纪录片一般涉及较为严肃的人物和事件,显得深沉、凝重。微型纪录片和Dv纪录片则使普通观众能看到比较轻松的一面。在片子的结尾处理上,传统纪录片的结尾多半是发人深省的。而微型纪录片和Dv纪录片大都轻松明快,观众满足于大概的了解和一个比较开放性的结论,不求弄个水滴石穿。

在我国,涉及政治、历史的纪录片通常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随之产生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形式――专题片。关于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界定问题,在国内纪录片界有很多争论,但大致统一于一个相对较为通俗的概念,即专题片是一种主题先行的纪录片形式。而广义上的纪录片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对客观的记录。

在主题先行的情况下,国内纪录片的制作者在创作前就已经为整个纪录片定下某种情感基调。这些感彩使节目在选取题材、撰写解说词等方面具有某些倾向性。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依恋的专题类纪录片。应该指出的是,源于西方的以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一度被我国影视界演变为科教片,被赋予了纯粹科学的观念。然而,自然影片并不是单纯地推介某种科学观念,而是对于自然界和动物本身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这类节目也应该是地道的纪录片。

在汉语写作中,“凤头”“豹尾”是作者的普遍追求。古诗词文化也被引用到解说词创作中。如在《长白山四季》这部电视散文体的纪录片中作者用“几处早莺争暖树”和“叶底莺鹂一两声”的诗句来描述早春季节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全文阅读

试论纪录片对口述历史元素的收编

摘 要:本文论述口述历史及纪录片之间存在的亲缘关系,落脚于影视创作最基本的时空坐标,阐述口述历史如何作为一种视听元素被收编进纪录片艺术创作里去,使其服务于非虚构影片作者的阐述立场及审美追求。

关键词:口述历史;纪录片;收编;时间;空间

1 口述历史文本作为纪录电影元素

口述历史与纪录片天生的亲缘关系使二者得以相容,而当口述历史文本被运用于非虚构电影中,它作为口述历史文本的本质属性也便消解,而成为艺术作品表达的一个元素存在,增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及艺术效果。

1.1 口述历史的传媒特征

口述历史学科发源于上世纪40年代,著名的口述历史研究学者唐纳德・里奇试图从全景角度,给出了以下定义――“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interview)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口述历史访谈指的是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interviewer),向受访者(interviewee)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者录影记录下彼此的问与答。访谈的录音(影)经过制作抄本(transcribed )、摘要、列出索引这些程序后,储存在图书馆或档案馆。”①

从唐纳德・里奇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口述历史与大众传媒的亲缘关系,集中体现在口述历史的采集载体为录音或录像,而采集形式也借助了现代新闻采访的基本模式。

口述历史与生俱来便有影像传媒特征,从内容特质上体现为:第一,口述历史具有感性、具象的特点。不同于官方历史宏观抽象的叙述模式,口述历史是时代亲历者讲述自身记忆的一种文本,提供了还原历史的多种面相,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时,总会伴随着自身的情感,动作,进行声容并茂的追溯。这一过程是具体可感的,与影像的传播特征不谋而合。而口述历史对事件细节描述的特长,则与电影的叙事诉求相契合。第二,口述历史在解读历史上具有创新性及在场感。求新求真是受众接收媒体内容的一大评判标准,人们渴望对历史有更多面相的解读,口述历史文本则提供了更多剖析历史的可能性。经由受访者的个人经历重回一段段历史,是对记忆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受众获得强烈在场感的历程。

全文阅读

历史影视材料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分类运用

摘 要:历史影视材料具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强化思维力度,提高记忆效果,激发学生情感,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中等诸多优点。随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历史影视材料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日益广泛。

关键词:历史影视材料;高中历史;分类运用

历史题材的影视材料非常丰富,有文献性质的纪录片,历史相关的教育片、专题片,有注重再现历史的历史剧,同时也有充斥着大量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的戏说剧。虽说都与历史相关,但是与真实历史相距甚远。高中生受热播的历史影视材料影响非常大,无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影视材料都会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甚至影响他们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中生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接触到的剧目属于什么类型,从而决定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利用。关于历史影视材料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结合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笔者将其做如下划分:

一、纪录片、科教片、专题片

1.纪录片。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形象和音响素材,直接地表现客观事物及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的纪实性电视片。从本源上讲,是指形象化的文献,是历史叙述的影响参与,创作者希望对历史进行最形象、最贴近的重建。广而言之,凡影像记录都具有文献性。把现在的事实记录下来,就是明天的历史资料。因此,非虚构性是纪录片的本质,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则是纪录片最基本的价值。现有的纪录片都是近现代史的内容,这和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许多纪录片都可以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比如:近期热播的纪录片《长征》,受历史教师钟爱的《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等。

2.科教片和专题片。电视上播出的历史科教片和专题片非常多,这些片子制作严谨,针对某一段历史、某种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配合着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讲解,无论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历史知识,还是引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历史之谜,考古新发现,历史学家的新观点都会出现在这些科教片和专题片中,如《历史长河》《洛阳唐三彩》《考古中国》等。高中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纪录片还是科教片、专题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整集播放也未尝不可。如果时间有限,在40分钟的课堂上,教师想要运用纪录片教学,可选取片段运用于新课导入环节,或者在讲解重难点问题时作为材料出现,要求学生通过观看片段回答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看,让其回到学校交流探讨。

二、历史剧

历史剧最基本的规定性就是历史与戏剧的结合,凡具备历史与戏剧相结合的戏剧总称为历史剧。根据一部历史剧忠于历史的程度,首先可以区分出“狭义历史剧”和“戏说历史剧”两种极端类型。狭义历史剧尽可能地忠于历史,而戏说历史剧只具有真实历史的少量影子。界于狭义历史剧和戏说历史剧之间且实大于虚的过度类型称之为“演义历史剧”。

全文阅读

新世纪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古典审美

[摘 要] 新世纪的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电视传媒舞台上,其宏大的主题和新颖的形式刷新了纪录片的历史,浓郁的古典情怀是这批作品的群体审美特征之一。本文在掌握了部分影像资料的基础上就作品在古典唯美的意境营造和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两方面对这一特征进行分析,以求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研究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 历史文化纪录片;古典审美;意境;文化传承

严格说来,学界并没有对“历史文化纪录片”一词进行准确定义。单就某一部具体的作品而言,它可以被划入到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或人文地理纪录片等类型,但整体而言,这些作品在内容上都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纪录和再现。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历史文物、文化景观等的记录,刻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①

21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纪录片在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较大型的就有《考古中国》《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晋商》《徽商》《1405―郑和下西洋》《再说长江》《故宫》《江南》《昆曲六百年》和《敦煌》等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观众良好的口碑。以《故宫》为例,其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就达到了8.05%,第二周又上升到9.56%。②在央视一套同期播出的57个节目中,《故宫》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综观以上电视纪录片,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大型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气息,一种穿越时间的历史感和空间上的阔大感以及一种悠远绵长的况味。画面的精美绝伦、阐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仿佛让观者在视觉盛宴中完成了一次文化的洗礼,惊觉在以前的影像中被遮蔽了多年的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如果我们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便是“古典”,它包括了尘封的历史、复古的情怀、永恒的魅力和对文化的主动传承。

古典唯美的意境营造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本质在于其历史文献性,但作为一种媒介表现手段,其历史精神是与其艺术表现紧密联系的。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说:“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历史文化纪录片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相互作用,创作者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处理。有人说过:“中国美学的精髓在于诗,而不在于叙事。”但要记录厚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叙事是绝对不能缺席的。问题是如何叙事?时间的尘埃中,一切已不能被轻易地解读。以前的纪录片处理方式是保守的说教,唯有此,“纪实”感方能凸显,但这也是保守和缺乏生动的。而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作者似乎很明白一点:惟有让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文化在今天重新浮现它的诗意,那么诗意后面的厚重和审视才是可见的。他们选择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使其成为表达诗意的必要媒介。“意,指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表露的主观思想感情;境,指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对客观存在的描绘和刻画。然后,创作者将这主客观两方面内容,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而又独特的境界。”③这种统一和独特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中体现为唯美的画面与凝重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于是,不只有故纸堆,不只有不可辨认的遗迹,不只有口头的追忆,还有更多鲜活的人和故事――我们惊觉:历史可以如此轻盈!创作者们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已经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典型,以技术置换记忆,用影像书写缅怀,不遗余力地营造着唯美的意境,将浓酽古典的传统文化韵味或含蓄或肆意地表现出来,完成了一份必不可少的文化存留。

2008年的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就是一部唯美意境的典型作品。该片以再现、纪实、动画等影像手段勾勒高雅经典的昆曲与沧海桑田的昆曲史,还原其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处境,使得一个难以驾驭的阳春白雪的戏曲题材活色生香、美轮美奂,观众如身临其境。片头开始前的水墨动画呈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盛开的水墨莲花、渐起的楼阁,加之一咏三叹的优美旋律,不禁让人回归到中国传统的古典意境中。现代技术也使得经典绘画在观众面前活灵活现起来,如第一集中的姑苏太平盛况,描绘的就是在明朝绘画《南都繁会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动画处理,通过以少量的活动影像来代替生动的社会场景,且所选绘画皆为传统绘画精品,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一种生动的魅力。同时,正如解说词所说“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美丽的苏州园林也成为作者与观众找寻昆曲文化源头的现实途径。片中还反复出现着戏装的婀娜多姿的少女的艺术表现性镜头,作为一小段叙事的停顿,她们或轻舞水袖,或摆弄金扇,不时地出现在背景以园林、古典绘画、艺术光影的前面――这些手段、手法和元素的运用,都形成了全片在视觉上所力图营造的一种古典意境美。

而12集的纪录片《故宫》之所以在收视率上取得成功,是因为创作者们在荧屏上重塑了一个庄严美丽的古代皇宫。该片不仅在画面,而且在声音的设计、音乐效果方面都是按大片标准去做的,用导演周兵的话说就是:如果声音和画面的品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话,大家肯定会被它们吸引。在拍摄中为了达到真实但不限手法、唯美而不失庄重的目的,编导们运用了各种手段:访谈、纪实、建筑空镜和风光空镜、静物定点摄影、史料图片、延时摄影和真实再现,甚至三维动画。540分钟的播出片中经过计算机处理和制作过的画面多达76分钟。剧组聘请大量电影专业人士参与制作,无论在导演、摄影、灯光、美术、音乐和解说词方面都引入了电影技术,甚至还借鉴和学习了戏剧和电影的手法。纪录片《敦煌》中展示了莫高窟三号洞的《千手千眼观音》,这幅壁画融合了当时中国所有的绘画技法,在极度约束的环境中实现艺术创作上的奔放自由,又包含着悲悯和宽容的精神,正是中国古典审美的极致体现。

全文阅读

新疆历史文化与历史电视片创作

[摘 要] 新疆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宝库,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新疆具有历史内涵的专题片、纪录片在本土影视工作者的创作中,立足于地域历史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而这些专题片、纪录片内涵的表述和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影像历史学所属作品。对于新疆历史电视片而言,地域历史文化既是新疆历史电视片创作的优势,也是打造这一品牌的关键。那么怎样能利用这一优势使新疆历史电视片真正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品牌,笔者在总结过去、前瞻未来的角度上做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地域文化;创作团队;作品内涵;创作优势

新疆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从古至今这条通道在历史的沉淀下,历史文化资源尤为厚重。历史电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新疆历史电视片更是如此,它以它特有的内涵显示出特有的魅力,同时也获得了极佳的殊荣。

细算下来新疆历史电视片近年来频频获奖,从2005年至今,荣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就有394部之多,为什么在新疆这一经济不发达地区会出现如此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与其他省份有明显的区别。第一,它历史电视片创作团队人数众多;第二,相关机构重视,像新疆电视台、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党员远程教育中心、新疆各地州电视台以及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众多民营影视公司和个人都把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突破口;第三,新疆优秀的历史电视片,都具有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和内涵。本文着重从第三层面,来探讨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与新疆优秀的历史电视片的关系,与历史电视片创作的关系,与打造历史电视片创作团队之间的关系。

一、历史文化是新疆历史电视片的内涵

对于新疆历史电视片而言,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创作出大量凝聚有区域历史文化和浓郁民族气息、较高历史地域特征的历史电视片是新疆历史电视片创作团队的优势所在,也是新疆优秀的历史电视片创作团队的制胜法宝。

回顾历史电视片发展的历史,新疆早在1973年本土影视工作者就拍摄过一部专题片叫《繁荣的博尔塔拉草原》现在细分析起来,这部片子的片名似乎有些问题,叫《繁荣的博尔塔拉》还不错,可是加上草原之后就出现问题了,博尔塔拉是新疆的一个地区名称,再加上草原就出现问题了,草原怎么繁荣?繁荣的结果是什么?牲畜过载?生态变化?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说,它是新疆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专题片。此后,《天池》《新疆地毯》《戈壁明珠石河子》《新疆维吾尔医》等纪录片相继问世。“影视历史学影片在新疆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有了历史文化意识的自觉。”①以1983年新疆电视台施生田、赵群力三上天山,去伊犁编创了的四集《中国哈萨克》纪录片,《中国哈萨克》随后被中央电视台收纳,作为《中华民族》的首播节目推出,为新疆历史电视片的发展开了一个良好的实践范例。1984年,中央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合作推出八集纪录片《故乡》,之后施生田又上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完成两集纪录片《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三集纪录片《中国柯尔克孜》。

全文阅读

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主要表现手法

【摘 要】历史题材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1],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本文将着重论述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以期为今后该类型纪录片的创作起到些许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题材;纪录片;表现手法;细节化;故事化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28-01

在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诞生、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望长城》、《话说长江》、《丝绸之路》、《故宫》、《敦煌》等,而这些作品的创作也不断推进着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然而万事万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瓶颈期”,无法深入创作、成熟壮大,就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瓶颈而言,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解决、突破,进而取得再创作的繁荣稳健。

一、人物采访与解说的互相配合

对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历史问题的权威研究人士进行访谈,通过他们之口讲述或评述历史事实,更能够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当事人和知情者不仅是历史事物的见证人,他们的音容笑貌、神态动作也反映出对所表述历史事实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加之解说词的有效配合,能够让受众对历史事实的认知更直接、更生动、更具象。在纪录片《幼童》中,通过采访当年留童后裔和幼童曾寄住过的美国家庭后裔,辅之以历史研究员的访谈,使得整部片子更具真实性与生动性。

二、选用历史文献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是指在历史事件发生或历史人物活动的现场拍摄并保存下来的历史影像资料和历史文字资料,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生命本源和主要载体。在系列纪录片《幼童》中,通过展示幼童的成绩单、照片、书信等文献资料,对营造历史氛围、叙述历史过程、表达历史细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其史实性与文献价值。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