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例谈历史课堂板书的设计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板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39-01

板书就好像课文的精缩版“名片”,好的板书能够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一般教师使用板书的情况如下:(1)课前,使用提纲挈领式板书,板书的脉络清晰、要点明确,上课前书写于黑板上,有助于学生在课始自读课文时迅速把握重难点。(2)课中,使用娓娓道来式板书,教师边讲边板书,与学生共同探索课文内容,变繁杂的课文为简单的提纲,有助于学生直击要点、深入课堂。(3)课即将结束,使用总结式板书,帮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抓住最有效的内容,回归课文本体,掌握主要内容,分清讲授内容的主次。在此,笔者主要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进行历史课堂板书设计。

一、数字框架式和大括弧式

数字框架式板书主要运用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罗马数字等,把课文分为大小不等的几个层次,将单个分析与综合总结相结合,适用于内容比较集中、单一且层次比较清晰的课文。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的板书(见图1),这样的板书对学生理清课文的基本脉络有较大的帮助,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最后总结时都可运用,是历史课堂中比较常用的板书形式。

数字框架式板书与大括弧式板书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是把课文内容层次化,不同之处在于形式的差别。如《》的板书也可以设计成图2的样式。两者相较,大括弧式板书的直观性更强,能更多地体现知识点的迁移和交叉关系。

二、表格式

全文阅读

如何有效组织历史课堂活动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事半功倍的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本文从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针对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创设活动情境及对学生活动表现的评价等面探究让学生融入课堂,使课堂动起来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活动;针对性;全体;个体;活动情境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在此精神指引下,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动”起来,引导学生在“动”中学史、悟史,在“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活动中,轻松学好历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

一、课堂活动要有针对性,要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开展的任何活动都应为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而服务,以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为宗旨。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密切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历史课堂活动想要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活动的主体,可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导”,课堂可能“花样百出、热闹无比”。因此,设计历史课堂活动时,既要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生们“跑偏”。如学习《近代工业的兴起》(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状元实业家”一目时,笔者让学生阅读课本、看图片、比赛讲张謇的故事,然后讨论:张謇中了万千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状元,为什么放着官不当,去兴办实业呢?有同学说伴君如伴虎,风险大,办实业安全又实在;有同学说办实业可以轻松赚大钱,比做官好,而赚了钱之后可以更好的生活。这一来学生就来劲了,这个说赚钱了可以办慈善,那个说可以环游世界,甚至有人说:有钱可以很任性。学生的发言很主动,课堂也很热闹,但是已经偏离了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此时笔者及时提醒学生们结合张謇所处时代,回答张謇弃官办实业的原因。学生很快讨论得出结论:张謇为救国,放弃做官,兴办实业,抵抗外国资本入侵,使国家富强。因此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不能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要让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二、开展课堂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活动要面向全体,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但是在课堂活动中,往往出现优生“大包大揽”,学困生“混水摸鱼”,课堂活动变成了优生生动的表演课,这和我们要关注全体学生的理念是遥相背离的。因此在开展课堂活动时,老师要设法激励、鼓励学生,尤其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劫难中的抗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针对网络曾热议的话题:该不该重修圆明园?笔者让学生发表自已的观点。几个女同学发言后,笔者说:怎么有自已的想法的全是女同学,看来我们班要靠女生撑起一片天了,结果不服气的男生和女生间展开了发言赛,你一言、我一语,几乎全体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在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笔者曾尝试使用“纸上谈兵”讨论法来解决学生参与率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即每个学习小组安排好专人负责记录其它同学讨论的结果,而后将各组结论张贴于黑板上,大家上前观看(每人负责观看一组)其它小组同学的结论,而后结合各组结论,小组讨论是否对本组的结论作出修改。这样一来,小组的每一个同学根据能力、兴趣的差异,分派不同的任务在身,都必须积极、认真的团结协作,才能在小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全文阅读

历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历史科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对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 人生观、价值观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影响、甚至对历史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说,“以史为鉴,可明得失”、“读史使人明智”等语,都显示出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进化过程,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中学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的。

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社会的影响和受到的正确教育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历史教师必须要很好的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利用好教材和课堂教学资源,对学生逐步建立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好引导作用。

学生的历史知识不仅来自课本和课堂,也来自家庭、影视作品和课外读物等。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歪曲史实、美化封建人物的“帝王、妃后、公主(格格)”等的影视品,这些影视品宣扬皇权天授、至高无上、臣民要盲目服从等封建思想(当然也有一些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稳定而采取的一些治国治民的政策值得肯定),这与现代文明社会提倡的人人平等、废除特权等的价值观相违背,还有自改革开放以来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至上”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对我们一些涉世不深、判断力、鉴别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误导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把历史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通过教材,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做出正确评价,以此影响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下面就简单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做法。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出现一些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但“人民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切这一观点。例如,在学习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内容时,必须强调这些发明都是经过了无数的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获得的成果的基础上,然后再被一些发明家、科学家创造性的发明的,比如宋代的发明家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些发明为人类发展、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发明家、科学家等人的生平有些已无从考究,但他们的人生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中,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伟大的事业。这个从无数人们的科学实践到伟大的发明过程,正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即是人民历史观的最好说明。把人民历史观扎根于学生脑海中,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全文阅读

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史料教学,是指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利用教科书中相关的史料以及引进的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实施史料教学,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巩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史料的来源和组成: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初中历史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为给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配备了大量史料,分别是导言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配合教学内容,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取舍,另外还会搜集其他有用的史料来充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不过,利用好教科书中的史料知识,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这是史料教学的首选。在平常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充实课堂,也为了给人新鲜感,选用了很多课外的史料,书本中现成的类似的史料却没用,这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我们选择史料教学,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营造学生探究历史的氛围(如课本中的导言框)。(2)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诠释课本中的某些观点,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探究方法(如课本中的楷体字、图片、图表等)。(3)拓展学生的思维(如课本中的自由阅读卡、动脑筋以及活动课的材料等)。所以,选择恰当的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史料的呈现方式和研读方法:用好典型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史料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PPT、视频、音像、图表等。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呈现史料,可以营造相应的历史场景,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前,先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间呈现史料,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其思维,帮助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通过播放四渡赤水的相关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遵义会议意义的理解,使其明白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课堂小结时呈现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归纳总结知识体系的能力。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结束时,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测试的过程中,史料的呈现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试题表现出来。如我们南通这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图文并茂,选择题中的图片总保持在6幅左右,主观题中的材料阅读部分都是史料,均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史方法和思维方式。

研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通读和精读。通读也叫泛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知识、营造历史教学氛围而采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一般放在课后阅读或在一节历史课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要求学生宏观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基本结构。对课文中的楷体字内容大部分也可以使用通读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加深其对正文中观点的理解。精读一般运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先由教师或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然后教师布置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并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加以提问和点拨,指出关键的信息,直到学生了解或掌握相关知识为止。这种阅读方法一般用于对教材中重大事件、重要观点的处理,特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史料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科学利用史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全文阅读

教材文本创造性使用策略初探

摘 要: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灵活、恰当地处理教材文本,吃透新课程标准,依据教材文本而不拘泥于教材文本,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种教材文本的创造性使用策略。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新教材 创造性使用策略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开放型的课程,新教材改变了旧教材的“繁、难、偏、旧”的格局,体现了“精简出新”,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也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必须进行再创造。教师的再创造能使课本上的知识真正“活”起来。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做到对教材文本的合理再创造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种对教材文本的创造性使用策略。

一、运用多种手段整合教材文本

(一)前后调整对待教材文本

可以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包括对材料的前后调整、轻重的对待等。如人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的“开放与交流”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对教材进行“倒叙”处理。

第一步:出示两则材料(有关马可·波罗对泉州的描述和蕃客的墓碑在泉州的图片等)向学生提供窗口城市──泉州的图片,提问:材料与图片反映了元朝社会的哪一显著特点?这一特点还有哪些表现?

第二步:进行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个特点?

全文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研究

一、取经生活,丰富内容,增加趣味

生活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教学素材,特别是在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中,只有还原最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与加深认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中取经,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并巧妙地将这些生活元素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时,考虑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而展开的,因此为了深入地探讨“抗日”这个话题,笔者借助了电视中随处可见的“抗日神剧”。课堂伊始,笔者便播放一小段热播抗日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从李云龙机智风趣斗青木的情境,以轻松的方式将“抗日”这个严肃的话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二、巧解历史,增强互动,促进理解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有这样的困惑:历史的时间跨度那么大,我们中华历史就有上下五千年,别说学生,就连教师都难以理解,要让学生掌握谈何容易。这个时候能否以数学一题多解的思路巧解历史呢?如从结论到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结论入手,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编演历史情景剧,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历史故事搬上课堂;在单元复习中开展知识竞赛,以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竞赛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时,讲授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爱国壮举后,笔者并未急着照教材的顺序继续说鸦片战争,而是以倒叙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了签订《南京条约》的相关视频。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这个视频与教材的内容自己提出问题。比如中国政府和谁签订了《南京条约》?为什么会签订《南京条约》?要求学生在发现、提出问题的同时,尝试从教材内容中寻找答案;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尝试自己先解答问题。遇到解答不出来的难题,可以做好记录,在汇报交流的时候再提出。这种由结论到问题的方式,可以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小组“先学”活动。

三、历史评书,搭建平台,促进掌握

评书,又称说书,是我国传统口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尤其在《百家讲坛》栏目火了以后,评书更受喜爱。如果将评书应用于历史教学,不仅能让二者交相辉映,而且对于活跃历史教学形式、增添教学趣味性大有益处。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就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历史评书平台,让学生学习评书艺术家以“说”“评”的方式,说说自己对历史现象、历史故事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女皇武则天”的内容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就“女皇武则天”的功过是非开展一个历史评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并参考一些历史材料,甚至是影视作品,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小组意见进行整合,形成评书稿,选派代表以评书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出来。接到这么有趣的学习任务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展示环节中,笔者发现各个小组都下足了工夫,有的小组还借鉴了说唱结合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了小组的活动成果;有的小组还创造性地以吉他代替传统的快板、三弦等,真是趣味横生。

四、结语

总之,兴趣无疑是学习最好的内在动力,只要教师立足学生、立足教学,善于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兴趣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一定能够以趣为马,快马加鞭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并不断进步。

全文阅读

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应注重“探究式学习”,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历史教学 运用 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它指在教学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采取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思多德曾说:“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世界在发展,中国在发展,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必须不断地学习,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一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一、以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要把书本上灰色的理论融入常青的生活中,离不开创设理论运用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我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史实的兴趣。

如在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歌曲视频《松花江上》,凄怆的乐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这让学生们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九一八”那段让国人痛心的屈辱历史,同时利用多媒体介绍九一八事变发生的部分背景资料,这时我提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以为首的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国内其他各方的态度如何,最后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等问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使学生学习热情升温,这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了兴趣。

二、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全文阅读

立足创新探析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创新历史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一个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导学生顺利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就历史学科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知识的结构、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设计问题,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活动。

(2)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要遵循这个原则,有步骤地、有计划地进行新知识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训练。

(3)启发性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的好与差。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在“启发”二字上下功夫,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二、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历史知识的丰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逐步延伸发展的结构特点,学生也具有这样的认识规律,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遵循以上三个原则,这是历史学科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思路,根据知识的结构,合理设置好问题,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引入新课时问题的设计。在学习新课知识之前,我们都要设计一些小问题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引言和铺垫。在采取复习导入时,复习的问题一定要选择与新课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一般按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基础性问题,即教材中有归纳总结性的知识点。二是过渡性的问题,即选择一些与上下文相联系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直入主题,此环节时间不宜过长。

全文阅读

高中政治主观题常见设问类型及答题技巧

每到期末复习阶段,同学们大概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自己平时学到的知识和做过的习题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可以和盘端出且光彩夺目,但要拿出来时却七零八落、不堪使用。而复习的意义就在于把这些珍珠串起来。那么,到哪里去寻找串珍珠的线呢?

一、利用书本上的纲目即书本的总体框架串线

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熟练、知识结构不系统,原因是忽视了对课本知识的整合。只有强化框架复习,将散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将大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利用目录的表述把其线索化、系统化。也就是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总体框架结构――学科主体内容――具体知识要点”这样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体系和整体的框架结构。

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是“侵略与反抗”,从第一单元包括的五课的课题可以知道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大的侵华战争。有侵略必然有反抗,通过整理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这一主题的理解。可以列知识结构如下: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抗击英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洪秀全、李秀成等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全文阅读

编辑带读,帮读者建立主题式、帮读者建立主题式、

9月22日,初秋时节的台中,天气微阴而炎热。坐落于台中市西区五权西二街的东海书苑,是湾老字号的人文书店。书店的一楼藏有不少人文社科类的好书,还设有雅座供客人阅读、休憩、喝茶聊天。从书店一楼尽头的楼梯蜿蜒上到二楼,是今天活动的场地。不大的空间,约莫二三十坪的场地,还有一些文学书与简体书坐落其间,显得雅静。

行前已经大略得知,今天的“编辑带读”活动,并不会有太多人参加。报名全程的读友只有五位。一来是活动时间长达八个月,二来是此次“编辑带读”并没有什么文化明星与会,单纯是由一群来自读书共和国出版集团(下简称“共和国”)中人文社科类出版社的总编辑发起,以每月一次(第三个星期六的下午)的方式,总共八次八个主题,向读友介绍每一个出版主题下的中文好书,以及此一主题值得一探的内容。

一群平日多在台北活动的出版社总编辑们,之所以完全不考虑营利,决定每个月花一天的时间来到台中,直接面对读者,以读书会的方式,介绍自家与别家出版社的出版品,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台湾的新书出版趋向单书化,阅读变得碎片化,书与书之间的连结性变得薄弱。此次活动主要发起人之一,卫城出版社的总编辑庄瑞琳指出,纵然某一本新书在营销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读者想要根据同一主题展开阅读时,却会面临找不到书的困境。

由生产者直面阅读者

有鉴于此,卫城、广场、左岸、八旗四家出版社,发起一个由生产者直面消费者的“编辑带读”主题读书会,今次总主题为“中国,周边有事!”9月22日是此次读书会首演,由广场出版社总编辑沈昭明打头阵,以广场出版社出版的《大漠:游牧民的世界史》一书破题,有意点出中国与四邻(蛮夷狄戎)关系的“辩证性”,从“华夏秩序”的角度切入(有别于教科书中的中国中心论),带出尔后七场读书会的主题,藉此深入探讨五千年来,“中国”此一观念的发展演变。

沈昭明旁征博引,以柏杨、许倬云等人的历史书写,串起五千年的“中国”论述,内容相当精彩、丰富。参与者也多半面色专注地聆听。也许是与会人数并不多的原因,当主讲人讲到一些有意思或有争议性的观点时,其他与会者随即开口提问,甚或直接进行补充。主讲者和与会来宾可以即席互动,是其它大型演讲会少见的情况。沈昭明主讲完毕后,与会者便针对主讲内容发问与讨论。此时现场的气氛显得较为活泼、热闹,问答往返,一派和谐,笑声此起彼落,十分温馨而欢乐。

讨论告一段落后,左岸文化总编辑黄秀如邀请读友们自我介绍,谈一谈怎么会想到要来参加这样一个“编辑带读”的读书会。与会来宾之一的高中历史老师万老师说以前高中历史课程知识量庞大,但现在光从教师手册所得到的资讯不够,总希望可以多吸收一些历史知识,好补充教材成为授课话题。万老师说:“台中这类的活动太少,一看到有这样的好活动,便跑来参加了!”

这其实也是东海书苑的老板当初邀请“共和国”的出版社来办这个活动的原因之一。相较于台北的文艺活动繁盛多元,台中算是文化活动相对稀少的“文化沙漠”。希望能透过编辑带读这样的活动,让读者更能清楚意识到东海书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不只是书籍的买卖,更是一个知识交流的空间,能够引发人和知识的互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