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散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林语堂的散文艺术特点

摘要:在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是一位重要的散文作家,其作品贯通了中西方文化,包含了哲学、艺术、人生等多种内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林语堂散文中的“性灵”、“闲适”、“幽默”这几项艺术特点,展示了林语堂散文独有的特色,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林语堂 散文 艺术特点

林语堂的散文创作风格和许多作家都有所不同,因此林语堂也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林语堂坚持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违背自我的想法,这和他受到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林语堂的作品中,包含了不少值得探究的艺术特点,通过对这些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体会到林语堂的思想情感。

一、性灵和闲适的艺术特点

林语堂作品的艺术特点中,包含了几个主要元素,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性灵和闲适的艺术特点。林语堂曾写过一篇《写作的艺术》,其中提到,“性”指的是人的个性,“灵”指的是人的灵魂与精神。实际上,根据林语堂的描写,“性灵”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含义,但林语堂一直认为性灵文学的特征就是要有个性、重趣味、近人情,要能够自由挥洒,给读者带来超然而闲适的感觉。

林语堂将自己的性灵说真实地体现在了散文的文体层次上,不论是在“语丝”时期,或是在“论语”时期,林语堂都主张要表现自己的个性,抒发自我的情感。比如《剪拂集》中,就包含了不少“真挚勇猛”的文字,这些都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表露。在三十年代,林语堂散文出现了不少精品,其中充满了“性灵”与趣味。这种“趣”属于一种理趣,而“味”则属于散文耐人寻味之“味”。林语堂通常能够在常人忽略的小事中,发现许多创新的意图。

林语堂在《人世间》创刊号上描写了一段发刊词,其中就提到了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主要特点,突出“自我”的美学。类似于这种采用对话和闲聊的形式进行文学表达的作品也经常出现,例如《谈中西文化》、《想象的孔子会谈》等等。这类充满闲适感的作品,读者读起来容易产生亲切感,似乎娓娓道来,令人心里清爽畅快。

林语堂所确立的,是一种散文的基调。其利用了多种多样的题材以及娓语式的腔调,让散文真正升华到了“性灵”、“闲适”、无拘无束、自在潇洒的境界。林语堂认为,要写出这种性灵而闲适的风格,其主要方法就是把读者视为知己,向读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就如同和故友交谈一般,无所避讳。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也不能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而要以闲谈一般的方式,和读者展开心与心的交流。要使读者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在林语堂的散文中,很少出现华丽的辞藻,而大部分都是平实、质朴的话语,从不精雕细琢,也没有造作之感。这种性灵、闲适的艺术特色,对于当时文坛的虚浮之风而言,起到了一定的纠正效用。

全文阅读

林语堂散文闲适观刍议

内容摘要:林语堂上个世纪30年代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闲适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则注重闲雅冲淡之美。本文具体谈谈林语堂提出的“闲适”其独特的审美要求所包括的内容。

关键词:林语堂 闲适观

上个世纪30年代林语堂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这一文学主张显然与晚明的性灵说有关。后发展为虽饱受批判却从来没有湮灭掉的重要散文思潮,闲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要求有自赏自适的精神心境,力主追求人格的独立,心灵的自由,行为的洒脱。闲适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则注重闲雅冲淡之美。具体而言,林语堂提出的“闲适”其独特的审美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坚持文学价值的“纯粹性”。

林语堂提出:“一人有一人之个性, 以此个性无拘无碍自由自在之文学, 便叫性灵。”而“性灵”就是个性,也就是“个人笔调”。在变化纷纭的特定现代,其表层看是散文的审美取向,但却关乎个人的价值取向。五四现代散文理论一开始都众口同声承认个人化写作的精神力量,强调抒发自我的精神。但由于身处社会大变革中,这种倡导式的启蒙往往被组织化、集团化所湮灭,忽略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一部分作家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林语堂、周作人、胡适、梁实秋这些自由派人士就是其中的代表。

闲适追求的是文学本体性,不附庸任何党派,不做姿态,与激进的政治性功利分离,始终使文学(这里指散文)处于政治的旁观状态:冷静、自由、超远地体察人生;忠实地、诚意地、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独见,这样,文学的本性之美才可能得到。

林语堂在《言志篇》中申明“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他声明:“把文学整个黜为政治之附庸, 我是无条件反对的。”邻域堂明确指出文学应该超政治化,“文学不必革命, 亦不必不革命,只求教我认识人生而已。”林语堂高抬文学的“人生”,为的是不让文学沦为经世致用的工具,或者更狭隘范围内的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他一方面秉承作家的主体精神,另一方面面对陈腐的事实,不得不愤慨地言说:“吾人不幸,一承理学道统之遗毒,再中文学即宣传之遗毒,说者必欲剥夺文学之闲情逸致,使文学成为政治之附庸而后称快。”对此,林语堂提出了自我的理想散文家的标准:冷静超远的旁观者――“所表的是自己的意,所说的是自己的话,不复为圣人立言,不代天宣教了。”其实,这种旁观的姿态是思想真自由与傲然的个性姿态,不出卖灵魂也不依傍强势。昭示散文文学的自由:不为政治所困,不为外力牵制的自由。“在大荒中孤游的人”“不说别人的话”……这就是林语堂所追求的现代性――有关人的真正自由。他的文学摆脱工具性的所有论点都从此出发。

其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全文阅读

论林语堂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创作乐

摘 要:林语堂是一个学贯中西颇具个性的文化智者。他的散文创作相当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社会批评类;(2)文化批判类;(3)生活感悟类。林语堂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风格。这三种创作风格的相互作用,使得林语堂的散文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点,也使得林语堂成为一个独具风格的作家。

关键词:林语堂 散文 思想形成 思想内容 文体风格

林语堂被公认为是“幽默大师”和“20世纪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林语堂思想性格的形成

林语堂说:“我生在福建南部沿海山区之龙溪县坂仔村。童年之早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是山景,二是家父――那位使人无法忍受的理想家,三是严格的基督教家庭。”[1]1985年林语堂出生在美丽的福建龙溪坂仔村的一个牧师家庭,船夫讲述的感人的故事,远处幽怨悦耳的箫声,一切都在无声无息地浸染着林语堂,使林语堂的性格倾向田园,偏于浪漫,喜好自由,讲求闲适。林语堂受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其宗教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基督教成为了他宗教文化观念的核心。因为林语堂父亲信仰基督教,受父亲的影响,全家都信仰基督教。家人经常轮流诵读《圣经》、做祷告等,家里基督教的氛围特别浓厚,这在他晚年写的《八十自叙》一书中有提到。

林语堂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基本都是接受的西方文化教育,如在国内读的是教会学校,留学去的美国、法国。因为长期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林语堂的文化意识里受到了中西方两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并且两者不断融合。林语堂提倡散文写作风格应该具有性灵、闲适、幽默的因素,但其作品字里行间时常流露出纵意而谈、即兴而作的个性。

这就是林语堂,一个融汇中西文化,一个虔诚的信奉基督教,一个倾向田园、偏于浪漫、喜好自由、讲求闲适的文化人与作家。

二、林语堂散文的文体类型

全文阅读

论林语堂散文中复杂的女性观

摘 要:林语堂作为一代闲适散文的大家,其女性观是值得思考的。大部分学者从小说入手,发掘林语堂眼中的女性,认为林语堂把女子禁锢于家庭,以贤妻良母规定她们,忽略了林语堂在散文中对其自身女性观更为辩证的阐述。笔者在文中肯定了林语堂“贤妻良母”的审美观和女性关怀,深入挖掘其女性观的具体内涵;同时还指出他的男权主义和时代局限性。笔者希望重新阐明林语堂散文中复杂的女性观,真实还原林语堂眼中的女性。

关键词:林语堂;女性观;男权主义

在过去,所谓女性学或女权主义被认为是让女性模仿男性的一切,取得与男性对等的权利。实际上,女性学或女权主义并不同于历史上过激女权主义所描述的女子各方面必须与男子并肩,更多体现在女性对自身认同,意识到女性之所以为女性的魅力。对于林语堂这样一位复杂的文学家和他复杂的文学作品,为了把握其女性观,我们有必要全面地阅读他的作品,捕捉他的话语方式。然而学者们大多从小说的角度去审视林语堂的女性观,这是片面的;在林语堂的散文中表现的是更让人信服的、辨证的女性观,是一种符合女性自身特征的女性观。

一、林语堂女性观的多元彰显

(一)林语堂“贤妻良母”的女性观

林语堂的女性观是一种以婚姻与生育来代表女性气质的观念,他鼓励甚至规定女性必须作为母亲与妻子。他在散文中反复强调“我国女子最好的归宿还是婚嫁”[1]和“女性的一切权利之中,最大的一项便是做母亲”[2]的“贤妻良母”的理想。

有学者认为林语堂这种女性观是“把女性局限在家庭之中,把她们的最高理想定位在贤妻良母上,又显示出受到传统文化约束因而保守的一面”,有些学者更是一刀切地认为“林语堂的女性观是一种不正确的女性观”。[3]这种说法在笔者看来尚值得商榷。林语堂曾表明“我想受过教育的女子,除了做妻之外,还应有社会上独立的工作”。[4]受罗素夫人的影响,林语堂认为作为母亲的女子更有独到的见解去解决工作的问题。因此,林语堂的目的并非是把女性禁锢在家庭当中只扮演母亲与妻子这两个角色,当男人的附属;而是女子先获得生育的经验,然后再更好地投身于社会工作当中。

(二)社会的男性视角与林语堂的女性关怀

全文阅读

从流散文学视角再读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中的“大国”精神

摘 要:《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以中立理性的角度,向西方社会展示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试图从作者的身份,流散文学的视角解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从而向西方社会展示真实的中国,更能为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提供早期参考的资源。

关键词: 林语堂;流散文学;误读

一、介绍作者

林语堂(1895.10.3 C 1976.3.26)福建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从林语堂先生的人生轨迹来看,他一直在中外做往返运动,从1912年到1976年他几乎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的所有大事件,他著的《吾国与吾民》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与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一味迎合西方人口味,误读中国文化,丑化中国形象的一些文学作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笔者在研读华裔美国文学的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发现林语堂先生的地位很特殊,很难去把他归类。但是无论他的归属在哪里,就《吾国与吾民》这部作品,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试图用一个中国人的笔,描绘出一个真实的中国与中国人的形象展示给整个国际社会。

二、介绍作品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写了九章辅之以闲话开场和收场语。分别从中国人民 C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中国人之德性 C 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和保守性八方面介绍了中国人的性格,并把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这三方面归纳为民族劣根性;同时,先生也介绍了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以及文学艺术生活等方面。读林语堂先生的文章总会觉得语调平缓,温婉贤淑,与世无争却句句深入人心。当时中国的社会正处于乱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强的虎视眈眈,天朝威严不复存在,这个时候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是没有地位的,从马可波罗游记获得东方信息的西方人,有的人想来探险,有的人笑话我们的长辫子。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提到,“为什么我们只能有西方下三烂不入流的冒险家才愿意来”。这个时候,先生的《吾国与吾民》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让西方人看到了一个中国的梗概。

三、立场中立,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全文阅读

林氏刊物散文的话语特色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以林语堂为中心的《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等刊物,不断调整办刊策略,探索适应上海文化消费市场的途径,所刊登的散文以言必近情的话语内容、自然亲切的话语姿态和谑而不虐的幽默话语风格,满足了都市读者的文学阅读诉求,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林氏刊物;散文;言必近情;自然亲切;谑而不虐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6-0086-05

话语是说话人和受话人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展开的沟通活动。为使沟通顺利进行,作家会根据语境和读者对象的特点调整文本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其话语特色。显然,话语特色的形成与对话者密切相关。英国学者戴维・伯姆曾指出:“这样来理解对话,就意味着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河流,他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河流,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1]和京派作家居住在旧都北平而沉潜于内心对话形成的独语体散文不同,围绕着林语堂主编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的作家群体,置身于上海这一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中,对话的主要对象是以市民大众为主体的读者,在长期的摸索中,形成了这类刊物散文的话语特色。

一、话语内容:言必近情

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相继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这些刊物受到了读者市场的极大欢迎,编辑部收到的稿件堆积如山,佳作经常被延迟到数期后刊载,刊物的发行量一直居高不下。但是林语堂并未因此而满足。究竟如何让自己的创作理想成功、办出自己心中想要的理想杂志?这是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文学实践中从未停止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中国杂志和西洋杂志、中国散文和西洋散文的比较,他提出了“近情”的话语要求。

全文阅读

林语堂钓鱼养生

林语堂原名和乐和玉堂,1895年生于福建龙溪,著名现代小说家和散文家,出版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等多部优秀长篇小说和珍藏版《林语堂散文集》。他爱好运动养生,如打网球、踢足球、划船、登山、赛跑等,不过钓鱼是他的最爱,发表过不少钓鱼散文。他认为钓鱼是一项高雅的健身活动,在创作之余,经常走出户外,在郊野江河湖海持竿观浮,心旷神怡,一身疲惫和烦恼在碧波中消除殆尽,有益于身体健康。

林语堂10岁时就读于厦门鼓浪屿小学,17岁父亲送他到上海圣约翰学校读书,1922年得到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又到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相继在北平、厦门大学等任教。一次,星期天林语堂应邀去郊外钓鱼,没想到钓鱼有着赏画的绚丽,吟诗的飘逸,恋棋的睿知,游览的旷达。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与钓竿结缘,钓了半个多世纪。

1936年初,夏威夷大学邀请林语堂先生去执教,他去美国后住在纽约。在教学期间,经常忙里偷闲,去碧波大海进行舟钓,以此放松身体,减少教学压力。休闲时,林语堂经常与华人钓迷们一起坐着钓艇出海钓鱼。他在散文《记纽约钓鱼》中写道:“纽约处大西洋之滨,钓鱼为乐的人亦自不少,长岛上便有羊头坞,几十条渔船专载搭客赴大西洋附近各处钓鱼,春季一来,钓客逐多。今天是立春,此处又可以常去钓鱼了。到了夏季七八月间,鲅鱼正盛,可通夜钓。”这次钓鱼林语堂收获不小,其中钓了两条大蓝鱼,像雨伞那么长,重20多斤,过了一次钓鱼瘾,他说:“这是我钓鱼中最可记的一次。”

1938年春,林语堂先生想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介绍给西方读者,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译成。于是便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即名著《京华烟云》。小说结构框架完成后,这年8月他旅居法国巴黎,开始正式动笔创作,每天写15页左右。在紧张繁忙的创作中,他很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养生,时常提着钓竿来到郊野,寻一泓清水的湖畔扬竿,从钓竿上获取逸乐。当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钓上来后,他兴奋万分,心里的愉快难以言表。由于他科学安排,有张有弛,精力充沛,身体强健,于1938年8月小说《京华烟云》正式完稿,年末在美国出版发行,一时轰动了世界文坛,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翻译出版。

林语堂先生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国一地,总是念念不忘了解当地的鱼情,工作再忙也不忘钓鱼健身。一次,林语堂来到南美国家阿根廷,休闲时驱车去风光旖旎的巴利洛遮湖垂钓。此湖位于阿根廷与智利两国交界处,濒临大西洋,水深鱼肥,是钓鳟鱼的好去处。这天,林先生与他的夫人一起,坐着汽艇慢行拖钓,钓线拖在汽艇后面100余米,渔竿插在船舷上,大鱼吞钩后可见到渔竿摇动,两人稳坐钓鱼船,优哉游哉,好不风光,一路流光照碧,一路拖钓鳟鱼。有时鳟鱼吞钩后跃出水面一米高,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人欢鱼跃场面,动人心魄,趣乐无穷。事后,他写了一篇《谈海外钓鱼之乐》,他在散文中写道:“夕阳返照,乱红无数,仰天知啸,响彻云霄,不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

有一位高寿老叟曾说:“活到九十九,精神仍抖擞。愿为执竿叟,风雨不知愁。”大作家林语堂迷恋钓鱼养生,一往深情。他认为,钓鱼的地方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没有污染,没有噪声,动静结合,怡情养性。他在散文中写道:“钓鱼为何乐?是因为钓鱼常在湖山胜地、林泉溪涧之间,可以避开俗务,怡然自得,归复大自然,得身心之益。”由于林语堂先生长期置身于碧水蓝天、诗情画意的幽静环境中垂钓,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身体,疏通了血脉,延缓了衰老,所以他活到八十多岁便不足为奇了。

全文阅读

确定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散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是近年来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依托于《动人的北平》教学案例,探讨教学内容的确立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根据课程要求、文本特征、学生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这样能使教学资源优化,让散文的教学课堂高效、让学生的散文学习有收获。

关键词:散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品读;细节

G633.3

《动人的北平》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散文,入选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的第一单元的精读内容。《教师用书》中明确表示,这篇文章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从内容看,林语堂先生将各种景象、各色人等一一呈现在文章之中,纷繁杂芜,没有重点突出描写的对象。从结构看,文章前部分采用总分的形式来表明北平的特点,而后半部分又宕开去探讨北平适合居住的原因,初读之下,并未有清晰明白的条理思路。对于这样一篇语言质朴而内容繁杂的现代散文,教者应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使课堂教学行之有效地进行便成了重点。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特征,很多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以结构为切入点探讨学习《动人的北平》的形究竟是怎么散的,神又是怎么不散的。我认为以这样的设计为基本图式来解读这篇散文,进行赏析教学,不仅不能很好地展现散文语言文字的魅力,还不利于学生散文鉴赏能力的提升,使得语文教学陷入泛泛而谈之中,仅仅是走马观花,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反复阅读这篇文章,希望能寻求一个新的鉴赏点来进行教学。因为在语文课堂上,“怎么教”的解决取决于“教什么”。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考虑这篇文章在课程以及教材中的地位。《动人的北平》一文被选为精读文章,首先是因为林语堂先生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名家。这篇文章也实属名文佳作,可以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尊重教材编者的安排。其次,这篇文章本身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教学的侧重点。《动人的北平》整体描写北平景象,将北平的精神、神韵和灵气表达出来,丰富多彩,动静结合。最后,还要充分考虑当下学生的学情。经过这样的思考,我把《动人的北平》的教学内容聚焦于“品读亮点细节描写来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魅力,从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个性特征”。《动人的北平》细节描写不是很多,但是只要有细节,那些地方都成为了亮点,也成为了探讨和玩味的重点。比如文章第2段,驼背的老人,第4段,可爱的老画家,第5段,那个踢毽子的老人,第10段,茶馆里的光头倌那段有趣的对话,比如还是在这一段记帐的贫老人,比如在文章最后,三轮车夫对待生活的态度,从他们对苦难对自身遭遇的理解都有一种毫不在意的豁达。把这些细节挑选出来,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值得玩味的地方都是和生活在北平的人们有关系。林语堂将这些人物随意地散落在文章的各个段落,若不留意,这些文字背后深沉的东西是看不到的,这就需要师生在课堂上作深入地探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

综合上述,我形成了三个主体教学环节:第一,初读文章,找出阐释北平的城市品格和阐释北平成为理想居住地的原因;第二,精读文章,引导学生筛选北平成为理想居住地的原因(城市布局宽阔,居民生活方式舒适可爱,住在那里的常人),并结合文本探讨哪一点原因最具有吸引力;第三,赏读细节,集中寻找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品味语言,把握神韵,然后深入分析林语堂为什么会对这些寻常百姓投入这么多的热情。而第一、第二个环节都是为了第三个环节作铺垫,目的是让学生在初略理清行文结构之后,能集中关注北京城中的人们以及那些看似随意却有价值的细节。

前两个环节属于散文教学的常规解读,操作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针对第三个环节,我做了一些设计,将城市与这些人联系起来,并用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给我颇多的教益”作为课堂的过渡,重点强调“城市的人们”,提出问题“ 寻找这个城市的人们”,让学生通过自由赏读,发现寻常百姓的生活情趣,进而通过细节的品读,来感受林语堂先生散文的魅力。然后,教师创设情境,配上《杨柳》轻音乐,营造亲切而又遥远的氛围,带领学生更好地M入到文本中间去。接着学生分组讨论这些人物的特点,以及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细节。让学生自由地寻找教师所要求的内容,这样不仅不会架空教师的问题陷入浮夸的课堂氛围之中,或者限制学生发思维,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让课堂陷入死板之中,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升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能较快地找出“驼背的老人、可爱的老画家、踢毽子的老人、光头堂倌、记账的贫老人”这些人,并且通过分析细节,得出这些人的生活状态是“悠闲自在、自得其乐”的。学生也能发现篇末的三轮车夫被林语堂先生描写得十分有趣,他们能抓住“欣然”、“ 互相取乐”、“ 笑论”、“口吻诙谐清雅”、“强拉你回家”、“他向你表示的那种竭诚感激,是你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等细节,真切地体会三轮车夫“踏实、感恩、无欲无求”的快乐生活,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却有如此简单豁达的心性,这是林语堂先生所赞美的,也是符合林语堂先生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第三个环节的设计,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信息,并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许多教师喜欢采用的一种活动方式。但是小组讨论不应当是一个摆设,不应该是为讨论而讨论,它必须达到某个教学环节的目标设定,必须摆脱貌似热闹而实际低效的现状。

全文阅读

论林语堂的纪实文学创作兼谈林语堂的文学史地位问题

[摘要] 人们之所以在对林语堂的评价上产生分歧,林语堂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无地位,首先是观念问题,其次是评价标准与学术视野问题。实际上,林语堂是继梁启超之后,致力于融汇中西文化,将中国传记文学推向现代化的标志性人物,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起了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不仅开了以散文形式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路,而且也开了现代长篇纪实散文创作的先声。因此,单就纪实文学创作而言,林语堂就为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如果联系小说等虚构文学创作,我们则更须重新评价林语堂的历史地位与文学成就。“林语堂现象”启示我们:在现当代文学史“重写”中,除了要更新以虚构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与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领域外,还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科学的史识、史观与评价标准。

[关键词] 林语堂;传记文学;纪实散文;文学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 I2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095―06

Abstract:The reason why people divide over the evaluation of Lin Yutang, and the absence of his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appears to be the problem of conception,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vision. In fact, Lin Yutang was such an iconic figure who had been committed to the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fter Liang Qichao, which connected the pas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He was not only such a pioneer wh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orm of prose, but also an originator of modern long documentary prose. Therefore, in terms of documentary literature, Lin Yutang is such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who possesses irreplaceable 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Moreover, taking fiction literature into consideration, we seriously need to reevaluate Lin's historical status and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Lin Yutang Phenomenon" shows that when rewriting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we should not only update traditional concept centered on fiction and expand the disciplinary fields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further emancipate our mind, while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oncept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 Lin Yutang;biographical literature;documentary prose;the status in literary history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语堂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和较快的发展。如就作家传记(包括评传)而言,就先后有林太乙的《林语堂传》、施建伟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传》、王兆胜的《林语堂大传》、万平近的《林语堂评传》和刘炎生的《林语堂评传》等多种。这些传记特色各异,风格不一,从各个方面对传主进行了还原与评述。其中尤其是《林语堂大传》突破较多,特色最鲜明。正如作者所说:“我这本《林语堂大传》在吸收林太乙、施建伟和万平近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如下方面进行突破”:“第一,从大量繁琐的资料中跳身而出,紧紧抓住最能代表林语堂精神与灵魂的部分进行展示,尤其将林语堂放在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区别中,把握其独特个性与风采”;“第二,实现从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向一个灵魂对话者的角色转换”;“第三,结构的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第四,在坚持史料完全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增强审美性和可读性”。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5―406页。然而,在如何从整体上评价林语堂的问题上,他们的分歧较大。如王兆胜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对林语堂的评价一直不高,对他的文章人品也颇多微辞,这不能不说与地域、历史和文化的隔膜造成的误解与误读直接有关”;实际上,“林语堂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更是一位难得的人生智者”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4页。 ,“有很多伟大之处”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说《京华烟云》“是现代中国极有个性的伟大小说并不为过”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序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而万平近的看法则与此相反。他认为:给林语堂挂上“世界文学大师”、“中国的大文豪” 的桂冠“缺乏足够的事实作依据”;“有些给林语堂戴上‘伟大’桂冠的评论者,并未从学术上、文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至于是否将林语堂称誉为‘一代哲人’,学术界是难以取得共识的”:“林语堂始终在道德家的庭园中漫步,未能进入思想家、哲学家的大雅之堂。”万平近:《林语堂评传》,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第318页。

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一是林语堂本身的复杂性:“主要难度在于林氏思想、性格、气度、兴趣、爱好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他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因素

于一身,看似中西结合,却又不中不西,又中又西……”施建伟:《幽默大师――林语堂传・前言》,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二是评价标准问题:“过去不少著作评价林语堂以‘是否与左翼文人步调一致’为标准,一致的就肯定,不一致的就否定。这一标准显然过于狭隘”诸孝正:《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如对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幽默与小品文等,因鲁迅和左翼作家曾对其进行批评,故文学史均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实际上,“即使他提倡幽默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他的提倡之功及其积极贡献却是主要的,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便是对历史真实的不尊重,亦无法说清我国现代幽默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刘炎生:《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93页。。三是文学史视野与文学观念问题。其中对海外华文文学与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是其突出表现。这一点,即使是在有较多突破和创新的最新教材――如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中也不可免。该著在整体上分为“大陆文学”和“台港文学与离散写作”两个板块,其中“离散写作”指除台港外的海外华文文学,而林语堂应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然而,遗憾的是他榜上无名。此外,该著也同样存在着对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对这方面的作家作品极少论述。而这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只涉及到学术领域的拓展与入史标准等,而首先是文学观念的更新问题。

全文阅读

小学散文教学初探

(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散文教学可以实现此目标。

语文课程中,散文它独抒性灵,题材广泛,形式灵活,潜藏于文字间的是作者对世界,对生命,对人生真诚而又深刻的体验,尺纸上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灵魂的深情独舞。散文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课文中所选文章一般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广泛的审美教育的功能。

但是,在小学,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缺少主动性,因为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散文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入手,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是急切需要找到一种不仅能让文章的美存留倍增,又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散文的魅力的教学方法。故此,对于散文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

散文在现行种种版本小语课本中占据相当多的篇目,并且每篇课文在它的年级和单位都占据相等重要的位置。在研究散文教学时,每一类的散文教学都不一样。如何把不同类型的散文课上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散文的美,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拥有审视美的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自然对于美的东西要极为敏感,对于文字的美更要善于体会,要知其美,知其所以美。散文,是一门说话的艺术,其结构,讲究“形散神不散”,是高雅的艺术。作为教师首先要会欣赏这门艺术,对于每一篇散文都能分析出其美之所在,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会,寻找,发现文中的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文中语言朴素优美又含有哲理;《颐和园》里的美,尽在字里行间淡淡流露出来;《白鹅》《猫》里的语言有是有趣活泼的,读来趣味横生;《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多么美的文字,韵律美、音乐美、节奏美,尽是展现,祖国的山水如诗如画,如身临其境。这么多美的文章,该是好好阅读,好好体味,好好积累的。作为教师应感悟文章的美,思考用怎么样的教学方式,怎样的交流,怎样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其中之优雅,文中之陶冶人心灵的美。

2、恰如其分的课堂导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