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符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加快实施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推进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认识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生态环境与空间分布,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环境、资源及林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特点

全文阅读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

1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诸如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化、水资源短缺等,都与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有着紧密的关系。广泛开展森林与生态环境、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研究,积极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主体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风沙危害不断加剧,已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我国先后确立了以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六大林业生态工程,这对于我国加速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完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都非常强的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林生态工程建设会在很多方面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会关系到人们自身的生活,所以必须要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和完善。

2.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为林业生态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复杂性,其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就需要对国家和政府的林业工程建设予以严格的规划,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结合我国目前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出现的特征,政府应该去设置专门的行政机构来负责林业生态工程问题的决策和研究,并且其它相关部门应该协助做好宏观林业资源配置以及监督等事项。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阶段应进行宏观调控和约束,采取直线型的职能结构。在国家和省市县设立专门的林业工程领导管理办事机构,一般应由各级政府的领导来担任工程的负责人,林业部门以及相关负责人参与林业管理工程领导组的项目决策等等。为了精简机构,从而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应该在林业部门内部设置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办事,这样有利于独立开展工作。并且设置一个独立的项目监理中心,建立图片资料档案和项目数据库来评价项目的工作效益。

2.2发挥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程的约束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为了能够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规范性,政府部门应该在审计和林业设计规划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方案以及建设的规模进行指导性管理。林业生态性建设对于资金的管理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管理,尤其是国内和国外的资金注入方面进行监管。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确保林业生态性建设的良性发展,对于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能够协调解决,不断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可以有效推动林业生态性建设的进程。

2.3发挥市场对林业生态管理的作用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的顺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充分的利用市场竞争的机制使得林业生态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因此,可以按照市场的招投标程序来对林业工程进行运作,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来优选林业工程的施工承包人和相关的工程监理单位,通过合同的管理方式共同去营造一个林业生态工程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实现建设管理目标可靠性得以提高,同时也促进林业工程的施工单位、企业不断去改进管理机制,不断去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3结论

全文阅读

地方林业生态工程论文

1经济效益

范县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后,工程区年可增加活力木蓄积26.1万m3,增加产值15660万元,工程区的产业结构,将得到调整和优化。林草、林药间作,带动了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民收入必定进一步增加,这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起到重要作用。

2采取的措施及经验

2.1强化宣传,培训有力,让政策深入人心为了搞好林业生态工程,进一步增强全民绿化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范县利用电视、报纸、宣传车、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爱林、护林、育林风尚,并通过参观典型和群众算帐对比的方法,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发展林业、实行林业生态工程所带来的巨大生态及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投资林业、发展林业的热情,有力地提升了全县林业生态工程工作的质量和规模。

2.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造林质量一是大力实施“良种工程”,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建立良种基地,基本实现了造林良种化。范县每年育苗面积均在1500亩以上,年可出圃各类优质北苗木300万株以上,基本保证了本地用苗的自给。我们共引进推广107杨、108杨,有效地改善了范县的林种、树种结构。二是示范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和建设模式,注重了树种间的合理搭配,长短效益兼顾,乔、灌、草相结合,营造混交林,推行宽窄行。实施中做到把好“五道关”,狠抓“三到位”。五道关指:规划关、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管护关。三到位指:技术培训到位、配套设施到位、检查指导到位。有效地保证了栽植质量,提高了工程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强了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林业技术推广和管护网络,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为林农提供服务。

2.3强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激励林业发展活力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范县积极探索新的造林机制,进一步完善林地、林木“三权”政策,稳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坚持谁造林,谁所用,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大力推广了承包、租赁、拍卖等营造林模式,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关注林业,投资林业,形成了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兴办林业的热情。目前全县非公有制林占全部的95%以上,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

2.4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努力实现稳得住、不反弹范县林地面积已达20多万亩,如何充分利用闲置林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我们因势利导,先后组织召开林下养蝉、养鹅、林下种植等项目推介会,并组织有关单位和养殖、种植大户到河南开封、山东封丘等地考察林下经济经营模式,扶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型生态经营。由于政策到位,措施得力,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目前全县共发展鸡鸭鹅1050多万只,药材200亩,牧草3000亩,牛羊12多万头(只),养貂450只,共计折合5.32万亩,有力地辐射和带动了周边至全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范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这对于范县培育后续产业,壮大林业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文阅读

林业生态工程教育课改

在我国,水土流失的环境问题,尤其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只有控制水土流失,才能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创造条件;在城市和开发建设项目区,环境的恶化更令人担忧,增加绿地覆盖面积,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恢复植被,保护森林,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主持编制的“全国生态建设规划”(1996~2050)及林业部编制的“全国生态建设规划”(1996~2050)的需要,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家教育部立项研究“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及建立林业生态体系服务,本文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1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能力

1.1优化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之用而编写的,它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要点,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处理好教材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一本基本理论比较详细、全面的书作为学生的教材。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突出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通过照片对比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在目前水土保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中强化对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配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布局与设计,包括承接任务、现状调查、规划设计以及后期服务在内的主要步骤等,培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作业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

1.2强化课程设计,突出应用能力课题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强化知识应用的重要途径,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关键,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得以巩固和提高的有力措施,所以在课堂教学之余,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来综合锻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题设计环节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重视",即重视典型案例、重视概念设计、重视设计说明、重视表现技法。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丰富的空间想象和图面表现能力;

(3)设计理论应用的能力,如设计山丘区、平原区、风沙区、沿海区、工矿区等类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模式;

(4)主题构思和表现能力,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要综合治理,生物与工程相结合,实现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地区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各设计小组的每个学生都须完成不同创意、个性特色、构图形式的方案草图。充分发挥想象力,体现不同学生设计的个性,特别强调结合前期的基地分析与功能分析。当完成多方案设计以后,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将所有学生的草图上墙,通过方案创意介绍、同学及教师评述等课堂讨论形式进行全班交流,对于将理论与实际较好的结合、具有统一构图形式的方案予以及时肯定。对建设模式相近的方案进行综合后分组(3~5人),在同组的几个相近方案中进行比较、修改,综合确定新的设计模式。在此设计阶段,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理念。

全文阅读

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各行各业均经历了一场以英特尔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林业建设和发展中,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和研究成为了时代特点。

1数字林业生态工程简述

所谓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即以数字技术来指导并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项保护和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人工与自然复合的综合生态工程。其主要内容是为了改良一定区域环境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实际上并不是着眼于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而是站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的发展策略,数字林业生态工程是我国“数字地球”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研究内容

数字林业生态工程的任务巨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对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研究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2.1技术研究

数字林业生态工程离不开一系列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数字化,实际上就是利用有效的数字采集技术,并通过对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分析,利用这些数据来描述区域内的森林系统的相关属性。在数字林业生态工程中,利用到的关键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主要包含有数字采集技术、信息技术、知识发现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

2.1.1数字采集技术数字采集部分是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数字采集部分主要应用到的采集技术包括有遥感技术、GPS技术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通过数据采集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进行属性调查、数据录入及定位。

全文阅读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探究

[摘 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存的森林覆盖面积正以逐年增大的速度减少,而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全面展开,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越来越被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来讲,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作了些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见解。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70-01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对自然物种资源的威胁,加大了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因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焦点问题。林业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现在推行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观测,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总结。

1.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回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先后实施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即“三北”,长江中上游沿海、平原、太行山、防沙治沙、淮河太湖、珠江、辽河、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出现了新的形势,步入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全民的环境意识正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路。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 生态工程规划问题

全文阅读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思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而使得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林业工程建设。本文主要是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进行研究,以期促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良好发展。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存在问题;对策与途径

1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为持续的、稳定的、适度的、协调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加强社会的和谐与其稳定发展,实现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使用。同时,通过加强社会管理秩序,达到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生态平衡之间的循环。此外,在伦理方面,还要严格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系统方面的和谐发展,且其主要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进一步达到社会的文明与公正,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2效益一致的原则

从我国现阶段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目标发展情况来看,其主要可以使林业拥有强大的自然在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能力,并且在生态效益等方面还可以实现生态的再生产,尽可能保证林业资源的自然生长速度略大于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利用速度。同时,还可以实现其经济效益方面的再生,这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收入要大于社会发展的支出,最终达到有效增加林业扩大再生产实力的要求。

2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全文阅读

林业工程生态评估论文

1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本底脆弱,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退化问题突出,生态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8%,是世界各国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②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km2,并且每年还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4-6]。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万k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万km2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④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7]。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影响人们目前的生存环境,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很大挑战,有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开展以林业工程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人工措施进行生态系统恢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意义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8]。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开展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一方面偏重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利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Landell-Mills等[9]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经营及其未来的可能变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强调林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基础作用、环境基础作用和能源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林业工程是一个包含着“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全部内容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各种有关产业的生态经济同步发展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的治理、保护、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0],注意从环境资源属性入手,保护、开发和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林业生态系统多功能的特点,以生态效益为主,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11]。

3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概况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根据林业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的思路,决定对原有十大林业工程进行重新整合,在一个时期内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六大工程(表1和图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和其他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养生息和恢复发展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改变农民传统的耕种习惯,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不仅对现阶段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国家文明发展和人民殷实小康、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繁荣富足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北京乃至我国的“形象工程”,也是环京津生态圈建设的主体工程,主要解决北京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骨干工程,主要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问题,也是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其他生态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六大林业工程的成败和绩效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体系和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范围覆盖我国97%以上的县,总计划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工程范围之大、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和我国新世纪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1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开展使我国森林在长期投入不足和面对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快发展,对促进我国森林面积增长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截至2013年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有208万km2,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16.55%增至21.63%,活立木总蓄积量164.33亿m3,森林蓄积量151.37亿m3。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13]。截止2006年底,全国林业部门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已达1740处,面积达12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2.60%。各类保护区中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14]。与此同时,林业工程的实施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环境问题有所缓解,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全国有近1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重点治理地区的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局部地区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宁夏、山西、吉林等省区沙化土地开始逆转,内蒙古赤峰、陕西榆林的局部地区已基本实现山川秀美,人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得到扩展[15]。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林业生态工程的开展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效益。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生态退化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现象仍未改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全文阅读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森林作为自然界的主要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与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森林资源的国家,林业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的木材生产使得我国生态环境日渐遭到破坏,虽然目前植树造林、天保工程与退耕还林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相对改善了现有生态环境。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森林资源与林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继续落实并加快“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建设内涵

新时期,伴随人们物质生活要求的日渐提高,社会发展对林业需求与生态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必须基于林业资源合理摄取,逐步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从而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今后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因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林业生态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这不仅仅是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是迎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1)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即基于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规律,从我国国情与林情出发,对生态工程建设加以统筹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因地制宜;

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即在实际建设中要做到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和治理、利益获取和除害相结合,切实提高现代人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与产业发展生态化”,即把“增加资源总量,优化配置资源结构,提升林业发展水平与强化资源保护”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同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

2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策

2.1贯彻落实封山育林工作,完善动态机制

全文阅读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途径

摘要:

近年来,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已经颇具成效,但仍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需求,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需求,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及途径。

关键词:

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国民经济

前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林业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林业工程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现状

20世纪后期,我国先后开展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林以及沿海防护林等林业工程建设,且成绩斐然,全民环境意识也有了极大的提升,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我国林业发展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改善,林业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肩负着维持生态平衡的重任。我国近几年内先后启动了六大林业盛业工程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我国林业生态林主要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区域、东北区域、三北区域、南方区域、青藏高原等。由于环境开发前期,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且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思想偏颇,人们对林业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人们将林业视作普通的经济产业来对待,过分看重短期效益,而导致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同时部分地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够了解,没能真正领悟林业生态建设的真正的意义。由于资金方面的欠缺,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分布不均、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森林水平,这离生态改善要求仍有一段距离。我国幅员辽阔,土地面积较大,林业工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生态建设进度极为缓慢,能够纳入治理范围的地区更是少之又少,至今仍处在总体恶化、局部治理的状况之中。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效益低,工程质量低。部分地区退耕还林速度快、退耕面积较大,但缺乏优良的苗木品种,补植任务繁重,这就增加了造林成本,严重影响了造林质量。大部分地区大多采取散乱作业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粗制滥造”的问题,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就现有的林业项目而言,林木保存率低、成活率低,树种结构不合理,难以发挥林地生产力;苗木缺乏病虫害抵御能力、林木质量低等问题普遍存在。采取粗放式林业工程管理。林业生态工程缺乏整体规划,并未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细致划分,未能对各环节技术指标作出明确规定,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管理,造林面积数据严重失真。工程建设责任不明确。受部门利益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常见责任不明确和多头管理现象。若是不能及时制止这一现象,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未形成独立的工程监理队伍及机制。以往造林工程多由林业部门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并由施工或设计部门进行工程验收,缺乏有效的工程监测管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