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领导考察报告

领导考察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领导到镇考察及现场办公情况报告

7月5日上午,市长带领市直10余位科局长到镇考察和现场办公后,我镇认真学习领会陈市长现场办公会精神,正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注重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加快发展的工作。我镇已于7月12日将学习贯彻陈市长现场办公会精神情况汇报上报至市委、市政府,现将近一阶段以来我镇贯彻落实陈市长现场办公会精神最新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团结,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陈市长调研后,我镇高度重视,马上召开党委扩大会和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专题会,由镇党委书记主持与会人员认真学习陈市长现场办公会精神,并通过驻村(社区)领导和工作队长及时将陈市长的指示传达到各村(社区),征求意见,共谋发展。镇主要领导也及时深入到市镇直单位、商会、老协会、侨联等单位传达陈市长现场办公会精神,并积极走访籍各级人大、政协代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陈市长的重要指示使我镇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明确了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鼓舞了发展的信心,鼓足了发展的干劲,上下拧成了一股绳。

二、分工负责,认真抓好第三季度经济工作

镇党委政府把这次陈市长的现场办公会作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契机,党政领导班子对各项工作目标再具体、再细化、再明确,进一步落实书记、镇长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在具体实施上,首先,针对吴忍川跳楼自杀一事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镇党委政府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劝服吴忍川家属、亲属及其好友,妥善处理好此事。其次,强调抓好经济工作,我镇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工业化的进程,通过推进项目落地,特别是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入园,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扩大税基,涵养税源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力争按时序进度完成目标任务。

目前,镇区防洪堤二期工程C3标已于8月4日完工验收,单位工程质量合格;扬西大桥至8月份已完成工程造价100万元,其中完成打孔桩34支,桥柱12支,桥台2个;洪滨大桥已完成了初步设计和地质勘查;对于省道307复线(—洛江)的线路走向,我镇正积极和市交通局配合工作,上报至省交通厅,力争对我们最有力的方案;镇区三期改造工程项目已于今年4月15日向南安市规划建设局上报工程立项申请报告,我镇将在尊重大多数群众意愿的情况下,依法依规进行;果蔬批发市场建设方面,我镇在7月23日专门召开由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等多方参加的协调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现已完成70亩土地的丈量计划,正在进行征地补偿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150亩的印尼木地板项目已开始丈量土地;企业发展方面,针对限电对企业生产的制约,镇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协调,合理分配,努力克服不利影响,同时注重培植制鞋、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和扶持明星企业、骨干企业,引导、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抓好增资扩营。今年来,等企业投入再生产资金1300多万元,购置土地、扩建厂房和引进先进机械设备,企业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全文阅读

发改委领导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报告

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委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学习思考、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研讨交流,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6月10日,我委在发改委会议室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回顾总结了近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工作,认真剖析自身和班子存在的问题,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对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析根源、寻找对策,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在进一步谋划、推动和实现我委科学发展方面凝聚了新的共识,形成了如下分析检查报告: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共识

我委一致认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现我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重要契机。发改委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勇当重任。同时,我委党员干部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要求达成了如下共识:

(一)抓学习,深化科学发展理念

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做到科学发展观入脑进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进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具体目标上来,力求实现思维方式向科学发展理念深化、强化。

(二)重实践,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要把科学发展理念融入到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中,着力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五种能力。一是前瞻谋划能力,准确把握宏观政策,深入把握市情,提出更具超前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二是破解难题能力,灵活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破解发展改革中的难题;三是开拓创新能力,善于突破常规和定势,深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统筹协调能力,增强统筹思维意识,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五是跟踪服务能力,对重点工作实行分类指导、跟踪服务,全面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执行力。

(三)探路子,着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全文阅读

市领导干部赴山东烟台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培训班学习考察报告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由来已久。从1984年中央“五四三”活动指导委员会(中央文明委的前身)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发端,至今已有23年。1996年,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10年前,要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城市。1999年、2002年,中央文明委分别评选表彰了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烟台市是首批53个城市之一。2004年,中央文明委正式部署考评命名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并明确规定,申报对象必须是前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

在此背景下,烟台市确立了“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努力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于2004年正式申报,并于2005年10月首批被命名。其经验和做法给了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多年来,烟台市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注重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其主要方式,一是选准主题,旗帜鲜明地加强正面灌输。早自1990年始,就坚持每年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全市分农村、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五个层面,采取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组织优秀党课下基层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中教育活动。二是强化对比引导,更新发展观念。针对干部群众中一定程度存在的“自满自足自负”和“畏首畏尾畏难”情绪,选择了全国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省17个市及周边城市三个座标,分1980年、1999年和“九五”以来三个阶段,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使干部群众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的前10年,烟台在全国14个首批开放城市中的发展位次稳中有进,而“九五”期间,17项主要经济指标有11项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比较,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认识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进而增强了“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形成了破满破难、奋力赶超的斗志。

思想建设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2004年,全市GDP达到1630.89亿元,增17.5%,在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排名由第8位前移至第7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4亿元,增33.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60元,分别增10.4%和13.1%。烟台进入中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同时,社会事业也取得新突破,分别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

中央文明委决定命名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后,烟台市委、市政府认为,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一张含金量非常高的“城市名片”。全市上下要在四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争创文明城市突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以人为本思想,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二是争创文明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推动烟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有力手段;三是争创文明城市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造福群众的德政之举、民心工程;四是争创文明城市活动内容广、标准高、指标细、测评严,全市上下同创共建,有利于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市文明委全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05年,力争全面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基本指标,确保首批进入全省文明城市行列,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同时要求,切忌形式主义,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诚,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让群众真正在创建活动中见到利益,得到实惠。

二、在创建目标上,要始终坚持提升素质,优化环境,打造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

全文阅读

单位领导赴外省考察报告

1月18日至1月23日,副市长市人大社会事业委、市府办、市卫生局有关负责同志一行6人,赴外地学习考察医疗单位体制改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工作,感触颇深,收获不少。

一、基本概况

(一)海城市进行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

海城市地处辽宁南部、半岛北端,是全国县级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市现辖4个管理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镇、576个行政村,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总人口111万。改革开放以来,海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使经济和社会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行综合体制改革前,由于整个医疗卫生都是由政府包办,机制僵化,经营管理不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有的卫生院甚至连工资都无法保证。为此,从年开始,该市本着"提高市一级、搞活镇一级、强化村一级"的原则,对20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70%。该市的做法是:

1、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因院施策。改制前,该市首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召开职工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公布于众。在改制过程中,由市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卫生院进行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对购买者进行资质和能力审查,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在改制形式上,该市坚持因地制宜、因院施策,改制的20家医疗单位,竞价出售12家,定向出售7家,兼并1家。

2、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人员。该市对改制前已退休的职工主要采取三种安置方法:一是镇政府用原卫生院事业费继续支付其退休费用;二是卫生院及退休职工共同投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三是在退休职工自愿申请的情况下,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对在职职工的安置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一是继续在医院工作;二是自己开诊所;三是自谋职业。医院改制后,有关善后工作及债权债务由所在镇政府统一处理。出售卫生院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支付退休费和偿还卫生院所欠债务。

3、组建管理机构,实行医防分设。在乡镇卫生院改制前,该市就实行了医防分离,镇政府成立了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原来由医疗单位代管的各镇预防保健,理顺了农村预防保健的管理体制。

4、切实采取措施,强化管理服务。在领导关系上,该市要求改制后的卫生院必须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服从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必须同当地政府和市卫生局协商后任命,报卫生局备案。在服务功能上,要求改制后的卫生院承担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在人员使用上,要求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外聘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在医院基本医疗保证上,要求按等级医院基本标准设置科室和人员。同时,该市卫生局还成立了卫生执法大队,对全市的医疗市场进行集中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查处,问题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真正做到了从"办医"向"管医"的转变。

全文阅读

纪委领导农民负担考察报告

一、农民显形负担减小,隐形负担仍然较重.

通过了解,总体来讲,农民对当前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是比较满意,对当前的惠农、支农政策是支持和拥护。特别是农税减免后,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负担,加上粮食、良种直接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统计显示,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年度为3682元/人;20*年度为4602元/人;20*年1—9月农民现金收入为4798元/人。但深入了解农村的隐形负担却仍然较得.

一是农村承担农村基层设施建设的部分款项较重.目前,镇、村、社都没有向农民统一收取任何费用,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通过“一事一议”承担修公路、修人行便道、人饮工程、沼气池等惠农工程较多,但这部分工程,虽然大量资金由市县乡解决,但不足部分仍需要农民集资,有的集资数目比较大,达到数百元,远远超过“一事一议”不超过每年15元的标准,无形中增加了农民负担。

二是农民生产负担进一步加重,增加了农民负担。主要是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农用生产物资价格猛涨。据了解,20*年(农税免除前一年),与目前的农资价格比较来看,化肥、农膜、农药的涨幅均在30%以上,化肥中的碳铵涨幅还超过了40%。种子类,除两杂种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基本无涨幅外,其余蔬菜种子等涨幅均较大,农机具的涨幅也有5-6%。另一方面,农村生产人力支出费用增加。目前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原有的交换劳力的办法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用请人的办法劳作,目前劳动力成本已经涨了50%左右,目前收割一亩稻谷需支付人工费达200元以上,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费用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是农民生活负担进一步增加,极大的消减了农民的真实收入。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和日常生活的负担有增无减,特别是当前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让农村农民读书负担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最重的负担,一般一个子女的费用在5万元左右,基本是一个农民家庭两个劳动力5年以上的收入。同时目前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有一费制,但变相的收费是有增无减,如教辅资料费、住宿费、学具费、校服费、保险费、补习费等,一般小学在300元左右/学期;初中在500元左右/学期,高中、大学的负担则更重,这部分支出是农民除日常生活、生产支出外最大的支出。农民就医方面,从加入新农合来看,的确为看大病提供了保障,但看病依然贵,农民不愿进医院,即使得了大病非得进医院,也存在费用项目太多、药价太高、报销太少、支出不明等问题。

四是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负担加重。特别是当前物价的上涨,特别是工业品的上涨而农产品却在稳中下降,由于剪刀差的存在导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小;同时农村应对过去不科学发展而付出的成本增加.如在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农民打井饮水、病虫害等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开支;另一方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有近40%的农民工面临阶段性失业,目前作为农村收入主要来源的农民务工收入大量减少。

另外,在调研中还了解到,今年年初,农民到当地邮局领取直补款时,邮政局的工作人员存在强行农民购买3元有奖明信片的情况,直接在农民的直补款中扣除,农民非常反感。

二、农民负担减少,乡镇负担增加。

全文阅读

法院领导行政教育考察报告

一、能够积极发挥作用,履行职责。20*年,aa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扎实开展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双创”等专项活动。忠实地履行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开展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护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今年共受理各类诉讼案件216*,审结211*,结案率为98.01%。受理执行案件104*,执结79*,执结率为75.7*。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5*,审结14*,结案率为98.6*。在刑事审判中,该院坚持严打方针的同时,对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实行“圆桌式”审判,充分体现了法律化和人性化,将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落在了实处;为杜绝超期羁押,加强了审查环节;部分交通警察和驾驶员旁听交通肇事案件的审判,将开庭审判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了法制宣传,增强了审判效果;加强了在庭审中宣讲法律的力度,针对个案不同的特点宣讲相关的法律知识,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刑事审判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打击了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依法调整民商事关系,积极参与整顿和规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范市场经济秩序。20*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01*,审结197*,结案率为97.9*。在所受理的案件中,合同纠纷118*,占受理案件总数的6*,居首位。其次是侵权纠纷26*,占1*婚姻家庭纠纷25*,占1*,位居第三。除此之外,今年土地纠纷案件也比较突出。为此,在民商事审判中,县人民法院能积极贯彻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有关政策,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相互结合和统一,采取符合本地区的措施,有效地化解了矛盾。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围绕本地的中心工作,依法准确、及时地审理了大量的民事纠纷,将矛盾解决在基层。二是继续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加强证据规则的运用,进一步推行简易庭审判,加大了调解力度,既使大量的民商事案件得以尽快解决,又保证了案件质量。三是加强了对干警的业务培训,坚持定期学习、组织干警集中学习和鼓励干警自学等多种措施,提高了干警的业务水平。四是重视对敏感性、焦点性问题的及时处理,如对土地纠纷、劳务工资等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结,极大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正常秩序。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维护了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共受理行政案件*,审结*。为了进一步做好行政审判工作,审判人员还深入到部分行政机关宣讲行政法规,促进了依法行政。共受理申请执行案件74*,加上历年累计旧存案件30*,合计104*。已执结79*,执结率为75.7*。县人民法院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执行。

二、行政执法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强了制度建庭,修改制定了十多项关于岗位目标量化责任制、廉政建设、工作作风等制度,规范执行行为;加大了执行力度,采取反作息时间执行、主管院长协调执行、定期集中执行等措施,肯掉“骨头案”,拔掉“钉子”;建立了监督机制,专门设督察室,从案件的立案、执行、案外人异议,涉案大额物品变现、案款发放,立卷归档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审查,保证了案件质量;规范了执行行为,以“程序合法、手续齐全、行为文明、着装规范、语言平和、神态担然”为要求,严格执行“三不执行”即晚十二点后、婚丧嫁娶现场、重大节假日不执行;“三不罚款”即对享受“低保”的人、无固定收入的人、残疾人不罚款;“五不拘留”即对人大代表、怀孕和正在哺乳期的妇女、重病的人、孩子无人照顾的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拘留。这些都体现了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从而感化他们、敦促他们配合执行。五是定期进行了业务考试,提高了执行人员的执法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执行效率和办案质量的目的。20*年进行了两次严格的业务考试。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执行工作良性运行的成果。

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执法水平。认真开展了专项整改及“双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公正司法水平。按照州、县政法委关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要求,法院积极、认真的开展了这项活动。成立了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专门机构,制定了实施办法,规范了执法行为。解决少数法官庭审活动不规范,适用法律不准确,随意干涉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严重影响公正司法的行为;解决少数法官权力观、地位观不端正以及在审判工作中对当事人摆架子、抖威风、态度生硬、拖案压案和该执行而不及时执行等问题;解决案件执行中发生的违反执行程序、中止或终结执行不当、超标的执行、错误执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滥用强制措施等;下大力气解决了中存在的问题。

四、能够正视问题,并能及时解决。一是要求干警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增强司法能力,规范司法行为,提高自身素质。二是突出重点,进一步规范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杜绝办案人员点名要案、在有的环节上移送案件时间过长等现象。进一步规范申诉、申请再审以及听证等制度,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制定审判质量效率评价体系,规范案件质量管理。重大案件领导督办,严格改判、发回重审案件的评查。发挥审判委员会作用,认真研究重大、疑难案件。四是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方针,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益。20*年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余元。成立了金融办案组,清理金融借贷案件,促进了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成立了国有资产清收组,清收不良资产,减少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加强了案件评查工作,确保案件质量。共受理申诉案件2*,已审查终结2*;受理再审案件1*,已审结1*;受理检察机关抗诉案件*,已审结*。共评查各类审、执结案件114*,合格的占9*,差案只占0.1*。促进了公正司法。六是进一步落实了司法为民措施。完善了公开审判制度。积极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聘任了1*人民陪审员,陪审员已走进法庭参与审判活动。七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建院,以制度管人。今年共建立和修订了党务、政务、业务等方面的制度62项,基本形成了约束机制。加大了对违规违纪事件的查处力度,提醒干警要警钟长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不适合在审判、执行一线工作的人员调离审判、执行岗位。八是重视涉法上访工作,及时处理涉农案件,减少上访。20*年土地纠纷比较突出,对此,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协调、疏导,依法调处了3*土地纠纷,确保了春耕生产的正常进行。九是自觉按受人大监督、重视政协民主监督等外部监督,形成了内外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办理县人大代表提议案件*,这是近三年来最少的一年,代表议案大幅度下降。办理人大、县政法委转办的案件2*,都已及时将办结情况上报和答复了有关部门。按照州、县政法委关于“双创”活动五年规划及实施意见的要求,奇台县人民法院认真开展了“双

创”活动。切实落实了司法为民要求,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大部分案件都能在20天内完成从、立案、送达到开庭、审判等程序,方便了当事人诉讼,缩短了办案期限,基本杜绝了超审限现象。特别加强了执行案件的“三就地”、“四不传”、“四要四不要”和“五个一”等便民措施的实施,树立了法官严肃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

一年来,aa县人民法院领导班子人带领全体干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一致,积极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较好的发挥了审判职能作用,为我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全文阅读

领导干部学习考察团赴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次外出学习考察,是在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力冲刺“双过半”目标的关键时刻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活动,是区委、区政府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整个学习考察目的明确、安排紧凑,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谋求发展的眼界。长三角地区由江浙沪三省市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以占全国1.14%的土地、6.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57%的GDP,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市、财富最密集的地区。在学习考察中,长三角地区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市环境建设之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进理念和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力赶超的精神,让我们震动很大。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逼人形势下,我们应以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姿态,大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启迪了思维,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长三角地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机制活、思想活、政策活,能够千方百计地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学习考察中,通过对比长三角地区在优化思路、加快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提出的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做大做强三大经济,突显四大产业,全力推进五项工程,努力构建小康崆峒、和谐崆峒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符合崆峒区发展实际,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就一定能够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3、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各项重点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了积极的“两位数”增长。但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我们的经济总量和发达地区的县(区)相比,差距悬殊,个别经济指标甚至赶不上有的乡(镇)、村(社区),我们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发展环境、政策运用、机制创新和工作作风等诸多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拉大之势。面对这种现状,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不奋起直追,就会使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

4、强化了沟通,扩大了对外宣传推介。在学习考察中,我们一方面认真学习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抓住听取讲座、交流座谈、实地参观等机会,大力宣传我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潜力,积极推介我区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使他们全方位、多层次了解崆峒、关注崆峒,为崆峒区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推进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长三角地区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这次学习考察,总的印象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质量好、效益高、后劲足、潜力大,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是长三角地区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中不甘落后、争创一流,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建设,赢得了发展先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是多方面的,给我们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全文阅读

试谈考察报告的写作要领

试谈考察报告的写作要领

考察报告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的有关人员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实际考察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对人的考察报告主要有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报告,干部人事考察报告,模范人物考察报告等。对事的考察报告主要有外出参观考察报告,重点项目考察报告,市场状况考察报告等。关于干部人事类考察报告的写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本文不再赘述。这里仅就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谈几点意见。

一、考察报告的文体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全文阅读

考察报告格式

考察报告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的有关人员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实际考察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对人的考察报告主要有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报告,干部人事考察报告,模范人物考察报告等。对事的考察报告主要有外出参观考察报告,重点项目考察报告,市场状况考察报告等。关于干部人事类考察报告的写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本文不再赘述。这里仅就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谈几点意见。

一、考察报告的文体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全文阅读

学校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公办小学(幼儿园)干部队伍建设,全面了解各小学(幼儿园)领导干部四年来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个人品行等方面情况,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开展xx镇2017年学校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工作,并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考察对象

1.各公办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

2.各公办小学、幼儿园现任校(园)长、副校(园)长;

3.拟任校(园)级干部人选考察对象。

二、时间安排

6月15日至6月30日,具体时间由考察组与各单位联系商定。

三、考察内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