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路径季度总结

临床路径季度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型糖尿病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内分泌肾内科2012年一季度2型糖尿病127例进入路径病例中,护理上仍按照常规护理进行,于2013年一季度113例进入路径病例外,113例均进入临床护理路径中,通过对照、比较。结论2013年新增加的临床护理路径经过一年的修改、完善,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天数、节约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健康宣教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护理路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7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56-02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开发的一种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作为医疗护理的最终目标,它有力地抑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了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我科从2011年开始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入路径病例,从2013年对进入路径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入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内分泌肾内科2012年一季度2型糖尿病127例进入路径病例中,护理上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其中男91例,女36例,年龄44岁-83岁,平均年龄62岁,2013年一季度113例进入路径病例,同时进入临床护理路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进行护理,见表1。其中男84例,女29例,年龄47岁-86岁,平均年龄65岁。

1.2方法将2012年127例按照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的病例,于2013年113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护理的病例,出院前均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调查,通过总结,分析、对比,见表2。

2讨论

全文阅读

子宫肌瘤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实施临床路径的方法与体会

[摘要] 目的 为兄弟医院实施临床路径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①临床路径流程的设定的方法:标准住院日、住院流程、医嘱、诊疗及护理工作流程、患者版告知单、变异分析等规范设定;②临床路径流程信息管理和执行临床路径实施流程;③效果评价:对平均住院日、待手术日、总费用、总药费、药占比与2009年未实施前数据比较;入径率/规范实施率和路径外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每月监控比较。结果 平均住院日、待手术日、总费用、总药费、药占比与2009年均有缩短或下降;入径率/规范实施率和路径外药品使用情况不断改进。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日、降低总费用、控制药占比,同时能提高团队合作认识、规范环节质控,能达到临床路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关键词] 子宫肌瘤;开腹手术;腔镜手术;临床路径;方法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3-126-03

Uterine Fibroids Abdominal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Implementing Clinical Paths and Experience

ZHANG Xuelian WANG Zhiying

Ningbo City Xiangshan Coun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Xiangshan 315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 method in hospital clinical path. Methods①clinical path setting method of the process. Includes:standard length of stay,hospital procedures,instructions,diagnosis,treatment and care work processes,inform and mutation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specifications such as set. ②Clinical pathway proc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path implementation process.③Evaluation. Today on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pending surgery,total cost,total ratio of drugs,medicine and comparison of 2009 years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Outside spec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rate and path into the rate comparison for monthly monitoring drug use. Results Average hospital day,and to operation day,and total costs,and total medicines,and drug accounted for than and 2009 are has shortened or decline;into by rate/spec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rate and path outside drug using situation const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clinical path can shorten hospital day,and reduce total costs,and control drug accounted for than,while team cooperation,and improve awareness,and specification links mass controlled,can reach clinical path management continu quality improved of purpose.

[Key words] Uterine fibroids;Abdominal surgery;Laparoscopic Surgery;Clinical pathway;Methods and experience

全文阅读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中的效果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在对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进行护理后,通过参照健康知识知晓率发现,实验组患儿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75-01

小儿肠套叠作为小儿较为常见的一种腹部急症,发生肠套叠的儿童大部分都是处在2岁以下,旺发季节通常是春秋两季。立足于发生的部位,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回盲部套叠,二是小肠套叠,三是结肠套叠[1]。在小儿肠套叠的治疗过程中,一般常见的治疗方法为空气灌肠治疗法。在病程特点上,主要表现为起病快速、变化急速以及并发症严重。由此可知,要及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临床护理路径(CNP)主要是按照每日护理标准,为某些特殊病人设立住院护理图式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加快病人康复速度,提高护理质量。现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同时进行对照研讨,满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共100例为实际研究对象。在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中,男性占有72例,女性有28例,总体平均年龄在6个月到5岁之间。同时,在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中,主要的病例有四种:第一,回结,主要占78例;第二,主要占12例;第三,并发肠穿孔,总共有5例;第四,肠坏死,共有5例。在这些病例中都没有手术禁忌症,利用氯氨酮静脉复合麻醉,将10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主要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来进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年龄、性别以及体重等方面上均无显著差异。

1.2 一般方法

全文阅读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支气管哮喘;应用效果

临床路径是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成员,根据某种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并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使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均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1]。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80例患者诊断均符合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2]。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1.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3.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性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给予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护理路径的制定 首先根据卫生部制订的临床路径,按国内外疾病护理常规,采用循证方法,并根据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病理、发展过程、诊治过程、转归以及康复等各个过程进行总结,制定可实际操作入径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1.2.2路径的实施过程 对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每班护士根据路径表的提示,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护理操作以及健康指导等,当患者完成护理路径的内容后打钩,暂未完成的不打钩,并和下一班责任护士做好交接工作,直至患者全部完成路径表内容,同时每天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全文阅读

糖类摄入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疗效及病程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糖类摄入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予保护肠黏膜、肠道微生态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退热等综合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观察组给予去乳糖喂养;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5.3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710,P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糖类摄入护理干预;干预效果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临床儿科中最为常见的急性腹泻之一,好发于秋冬季,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上该病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多采用纠正电解质紊乱、退热、保护肠黏膜、肠道微生态等治疗。由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极易发生乳糖不耐受,因此对其实施糖类摄入护理干预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对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小儿轮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糖类摄入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对其进行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6例,均符合腹泻诊断标准[1]。入院当天留大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大便常规红细胞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根据脱水程度静脉补充电解质。对照组持续给予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观察组给予去乳糖饮食,采用去糖奶粉喂养。

全文阅读

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78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观察组,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经过3个月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社会能力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经过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社会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患者的社会能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精神分裂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社会能力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92-01

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方法与模式,其不仅能够保证患者在临床中受到有效的护理措施,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减轻患者的负担1。我院自2011年以来,在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效果较好,现将临床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全文阅读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手术期44例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肠套叠手术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肠套叠;小儿;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18-02

小儿肠套叠是临床普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2岁以下患者占80%以上,春秋两季是高发季节。根据肠套叠病理学改变发生的具体部位,临床上分为回盲部套叠、小肠套叠、结肠套叠三种类型[1-2]。笔者对接受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44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肠套叠手术的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8例;患儿年龄1~7岁,平均年龄(23±04)岁;发病时间1~18h,平均发病时间(42±05)h;观察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9例;患儿年龄1~8岁,平均年龄(21±03)岁;发病时间1~17h,平均发病时间(43±06)h。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外科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 常规病房巡视;② 统一模式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③ 统一饮食配置和营养供应;④ 常规执行医嘱;⑤ 预防并发症。

观察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包括:①入院当天:进行入院指导,将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向其进行介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胃肠道准备和术前检查。②入院当天至手术当天: 对T、HR、R进行测定; 常规皮肤准备,对患儿的脐部、腹股沟区、会进行彻底清洁,并在手术前将膀胱和大便彻底排空,加强对家长和患儿的沟通; 将疾病相关知识向家长进行讲解,使其减轻恐惧心理,详细说明手术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术后对患儿神志、腹部体征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以使患儿体内滞留的CO2尽快排出; 预防并发症; 指导患儿床上活动; 了解患儿术后的自我感觉。③术后2d内:观察术后并发症,进行饮食指导。④术后3d至出院前1d: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加强营养;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以免腹内压增高; 出现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来院就诊。⑤ 出院指导:帮助办理出院手续,留医护人员联系方式,详细说明门诊随访的具体时间[3-5]。

全文阅读

临床路径在轮状病毒肠炎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轮状病毒肠炎中应用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17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5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对照组按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历质量、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住院天数(t = 2.62,P < 0.05)、住院费用(t = 3.31,P < 0.05)低于对照组;病历质量(χ2= 12.18,P < 0.01)及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χ2 = 14.71,P < 0.01)均好于对照组。 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引入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可明显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历质量,提升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 临床路径;轮状病毒肠炎;评价

[中图分类号] R51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b)-0068-02

轮状病毒肠炎是6个月-2岁婴幼儿秋冬季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发展中国家威胁小儿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1]。医疗费用急剧上升的今天,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而发生,延误早治疗,导致一些重症病例发生,危及患儿生命。新型的医疗模式――临床路径,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医疗服务费用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成功手段,这正符合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提出的“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的总体目标[2]。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1月对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1月住院的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2],患儿170例,均有蛋花样或水样大便,轻-中度脱水,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排除肠道外损害合并症及循环衰竭者。年龄5-26个月,用投硬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就诊前总病程、家庭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文阅读

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选取2012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临床路径;硬脑膜下血肿;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096-02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linical pathway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ZHOU Hong-x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de City in Hunan Province,Changde 41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Methods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from November 2012 to April 2013 in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clinical path nursing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from April 2012 to Sept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Nursing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hospitalization cos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activity rating scale,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 and health knowledge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path nursing applied in patient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patient,reduce hospitalization cost,improv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

[Key words] Clinical path;Subdural hematoma;Nursing effect

全文阅读

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406-01

【摘要】:目的:为了强化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方法:通过制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等多种形式综合管理,引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强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督,积极开展药物经济学和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持续督查,使其逐步规范和合理,初步达到预期效果。结论: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操作依据,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强化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目前,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其使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和医院的医疗质量。但是随着其广泛使用,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也不断出现。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针对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自2009年6月起制订了一系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办法,强化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水平。本人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对强化合理抗菌药物管理作初步总结,现报告如下:

1,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

1.1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并制定和施行相关管理,建立管理网络:我院设立专门的临床合理用药督查小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和《处方点评制度》等考评奖惩制度[1]。并建立临床药师查房制,应用“定期定点”模式实施专职药师查房制[2]。由督查小组筛选每个月疑似不合理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按科室和个人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成表,上交医疗专家组。由医疗专家组定期组织点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并将点评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以督促各科室改进。药剂科负责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每季度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门诊和住院使用金额和数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排名,并按照每个月使用金额排名首位抗菌药物药品前10位医生进行排名,如有异常使用药品情况,启动预警机制,情况严重的交予用药督查小组,用药督查小组可按医院的相关制度作出严肃处理。另外,药剂科还应在临床作好密切监测和药学宣传。比如,“克林霉素针剂”门诊连续3个月排名第一,经调查因不做皮试,经验性地应用于一般外伤和急诊病人,我院启动预警机制,并督促临床合理性地针对适应证应用。

1.2实行分线管理:按照医院《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制度》要求,将我院抗菌药物分为一、二、三线,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分线管理。结合HIS系统实行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管理,我院程序自行实行分级管理,即对医师使用权限进行限制,高级职称可使用所有抗菌药物,中级职称使用一、二线抗菌药物,初级职称只能使用一线抗菌药物,从药品库存和系统程序上控制。

2,普及管理知识,强化医护人员教育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