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用新闻“软实力”体现企业“硬指标”

当今社会各界人士,为共圆“中国梦”,在各条战线上创造许多丰硕的成果。对企事业单位而言,也绝不例外。作为企业报的记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本单位公众形象的“代言人”,由新闻宣传营造的发展“软环境”,不仅决定组织的公众形象,而且日益成为左右其竞争格局的“软实力”。基于此,我们要使出浑身解数,把企业成果报道采访透,写作深,提炼精,用新闻“软实力”体现企业“硬指标”。接下来,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围绕企业成果报道的采访、写作和提炼,谈谈心得体会。

锲而不舍,运用新闻采访“回马枪”

处处留心,运用采访事前“回马枪”

即在以往采访中,捕捉到一点成果的蛛丝马迹,经过一段时间的粗略估算,向采访对象询问,继而展开深入采访。

如我采写的成果报道《(肩题)选比降本 增产创效 控制费用(主题)矿业公司多措并举为企业“御寒”加“衣”》。在这篇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记者从矿业公司获悉,今年1月份,利润指标实际比计划增利901万元,总成本降低额460万元。其中,铁精矿工序成本降低68万元,生石灰工序成本降低301万元,球团工序成本降低91万元。”这是我询问矿业公司有关负责人后,了解到这个公司降成本数据最终统计完毕的大致日期,待到这一时段,当我询问时,他们的数据刚刚统计完毕,因此抓住了采访先机。

刻刻留心,运用采访事中“回马枪”

即在采访过程中,有些核心问题或关键词语、数据被采访对象一带而过或简略回答,要采取重复询问的方式,继续展开深入采访。

如我采写的成果报道《(肩题)提高产量 科学配煤 强化体系(主题)板材焦化厂倾力打造降成本“升级版”》。在这篇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该厂在国内生产企业率先引进基式流动计设备及技术,把煤种流动度、岩相分析纳入来煤考核指标,并逐步建立了由100多个矿点煤构成的炼焦煤煤质特性分析数据库。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今年一季度,在确保焦炭冷、热强度和强度合格率等主要质量的基础上,该厂把肥、焦煤比例指标比预算下降近10%。”这是我在采访板材焦化厂技术质量科科长邱广德时,采访前期闲聊中了解到科学配煤的又一新成果,经反复询问,最终形成上述文字,从而使这篇成果报道的深广度得以拓展。

全文阅读

涟钢用劳模精神引领企业从逆境中 “突围”

“听了劳模们朴素而真实的故事,我看到了涟钢的希望。”5月25日,涟钢能源中心综合科干事黄晓燕在听完劳模的巡回报告后,深有感触地发出如是感慨。她说,这次是劳模讲自己的故事,听起来更真实、更亲切、更有感染力。

连日来,在湖南华菱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涟钢”),一场场劳模报告会,深深地激励着职工;文化广场“劳模墙”上历届劳模的感人事迹也极大地鼓舞着职工,“十里钢城”到处传颂着劳模们的先进事迹、奋斗精神,劳模精神成了引领该企业从逆境中“突围”前行的不竭动力。

让劳模代表深入车间班组巡讲“劳模精神”

面对钢市的寒冬,涟钢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全体职工的奋斗激情,引领企业在逆境中“突围”前行。涟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汪俊适时提出:工会组织应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做职工积极性的调动者,做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组织者。

根据这一要求,涟钢工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围绕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的中心任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感染力强、号召力大、振奋人心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宣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唤起全体职工崇尚先模,追赶先模的意识,感召和激励公司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为企业扭亏脱困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扩大此次活动的宣传效果,涟钢工会从建厂五十余年来获得过全国、省、市、企业劳模称号的历届劳模中挑选出10名代表,组成劳模精神巡讲报告团,开展“追寻劳模足迹,弘扬涟钢精神,担当企业解困振兴重任”主题宣讲活动。

5月21日至31日,在涟钢工会的组织下,劳模事迹报告团分赴各二级单位进行宣讲,与职工面对面交流,讲经验,谈感受,共组织了一线职工、青年职工、女职工、机关人员专场19场。

据了解,此次上台的报告团成员,都是历届劳模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大多来自生产一线,有的从未在公司的讲台上发过言,普通话也不太标准;有的还带有很浓的乡音,担心自己的汇报职工们听不懂。组织此次活动的工会干部们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辅导他们。劳模们为了搞好这次报告会,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和试讲,他们中有的下了夜班参加训练,有的嗓子发炎了还坚持一遍又一遍熟读稿件……

全文阅读

文理蒹通李维格,中国冶金第一人

与梁启超齐名的总教习

他是我国钢铁冶金界的先驱,近代钢铁专家,汉阳铁厂的主要开拓者;他还创办了扬子机器制造厂和湖南常未锰矿,兴办了汉阳铁厂第一所技术学堂:他为我国近代钢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甲午战争爆发后,他与梁启超、汪康年一起,写文章宣传“变法”,名扬一时。经谭嗣同的多次邀请,李维格与梁启超相继抵达长沙,分别担任时务学堂的西文总教习和中文总教习。学堂开设自然科学等科目,并灌输维新变法思想,使时务学堂成为湖南省维新运动的重要阵地。

这位文理兼通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就是中国冶金第A李维格。

李维格(1867―1929),字一琴,生于上海。自幼家贫,无力读全日制学校,只能随父半工半读。不久,他进入中西官商集资兴建的西学堂――格致书院,耳濡目染西方文化,遂产生振兴科技报效祖国的志愿。尽管当时家境并不很好,他的父母还是筹措了一笔费用资助他出国。李维格先到英国学习英文和法文,随后又到日本和美国学习“政教技业”。

维新变法遭扼杀后,李维格赴上海担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兼南洋公学教授,后任郎中。盛宣怀认定李维格是个可重用之才,清廷商部和北方实业界巨头周馥、周学熙父子,前后三次要求请调或借用李维格,都被盛宣坏顶回去。

经营之才略不下西人

这时,盛宣怀已经接办汉阳铁厂,并改汉阳铁厂官办为官督商办。他聘李维格为汉阳铁厂总翻译。汉阳铁厂自1894年6月正式开炉以来,由于焦炭供应不上等原因,炼铁炉时开时停,铁厂不断亏损。加以该厂贝塞麦转炉生产的钢质量不好,销路不畅。至1903年,钢厂被迫停产。

全文阅读

炼铁厂调度实习工作总结汇报

一、企业概述

**县新钢钢铁有限公司是**新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新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地处于廊坊市**县新钢工业园占地2000亩下设:**县新钢钢铁有限公司、**县新大板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县振辉矿选有限公司、**县鹏飞商贸有限公司、廊坊新钢地产有限公司,是集钢铁冶炼、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新钢集团始建于1988年,现固定资产净值人民币50亿元、干部职工5000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员工总数1∕5以上,生产一线工人中2∕3是中技以上的专业人员,公司有高级工程师39人、工程师81人、助理工程师152人,形成了一支专业涵盖全面、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效管理、技术团队。

公司现有:450高炉两座,1080高炉两座、三座100吨转炉,主产品为低合金钢,年产普炭带钢180万吨(其中包括冷板带30万吨;镀锌带30万吨;硅钢片40万吨);棒材180万吨,主产品是热轧带钢、45#碳结钢、螺纹钢、冷轧带钢、热镀锌带。

二、实习单位

公司设有:炼铁厂、炼钢厂、烧结厂、球团厂、白灰厂、棒材厂、轧钢厂,我就在公司炼铁厂实习,炼铁厂分为:厂部办公室、设备科、生产科及安环科等职能处室、及以两座450高炉,两座1080高炉;为中心的四个生产单位,本人实习于炼铁生产科调度室、成为一名生产调度员,对于刚走出校园的我对调度员一点都不了解、其岗位工作职责是什么?利用每天空余时间;虚心的请教同事、明白了调度员每天都做什么工作;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遇到问题后该怎样处理。

转眼在炼铁厂实习已经快三个月,很感谢各位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当中明白努力就有收获,在这几个月里我熟练掌握了本岗位业务、具备了调度员所要的能力与责任,在车间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碍于面子向员工请教,学习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熟悉了解工艺流程。

三、工作职责

全文阅读

基于攀西资源开发的地方特色教材设计研究

摘 要:教材结构是决定教材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设计是教材编写前的重要环节。本文对适于攀西地区的特色教材应具有什么结构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总体结构设计和项目结构设计实例,值得材料类教材借鉴。

关键词:特色教材;结构;攀西地区

1.特色教材开发的背景

目前攀西地区作为中国西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正吸引各方企业家来此兴业,必然需要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采用的学科式教材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缺少合适的教材是制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为了培养攀西本地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根据本地产业、生源特点,教材应具有以下特色:①教材内容反映攀西特有的利用钒钛磁铁矿生产钢材、钛制品和钒制品的复杂工艺;②教材表现形式文字、图表、视频相结合,通俗易懂,适合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攀西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③教材逻辑结构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材为主。

2.特色教材总体结构设计

项目化教材总体设计,包括选择项目以及项目的序化。[1]一般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项目。作为相关厂的主体专业,冶炼、轧钢等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覆盖多个不同产品的工厂,一门专业课程又要覆盖工厂不同工序的多个工种岗位,包括设备操作、工艺管理、生产调度、质量控制。

按照工作逻辑确定教材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全文阅读

“海鑫劫”能否解危

2014年3月,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鑫集团)全线停产。

在山西运城市,海鑫集团举足轻重,号称“万亩钢厂”。2013年8月,海鑫集团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山西省唯一入列前200强的民营企业。而7个月后――员工欠发5个月工资;原料库存基本为零;离职职工超过2000人;各类欠款、贷款逾百亿元……

曾经“年营收总额超百亿”的海鑫集团为何会走入绝境?

一年建一座新厂

海鑫集团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创始人李海仓,曾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

知情人告诉《望东方周刊》,上世纪80年代初,李海仓、李天仓(李海仓大哥)、辛存海、侯岚云4人分别出资5000多元,合伙做焦炭生意。

1987年,李海仓出资20余万元,并以4人名义联合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与当地一家国有企业“闻喜县白水泥厂”建起联合焦化厂。之后,在1988~1991年间,李海仓又先后与三门峡机务段、运城车务段、洛阳铁路分局等单位联合成立焦化厂和洗煤厂。时至1992年初,李海仓已经拥有4个焦化厂,总生产能力达到26万吨。

1992年,李海仓进入钢铁行业。当年10月,李海仓与湖南省冶金厅、河南省冶金厅、上海市冶金厅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成立山西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李海仓出资5400万元,三个冶金厅各出资1000万元。1993年建厂,1994年4月投产。

全文阅读

电气节能技术在宁钢的应用

摘要:大型钢铁企业是耗能大户,其中用电成本是绝对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大家对工厂自用电越来越重视,怎样减少电力设备投资,怎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电气;节能;无功补偿

1引言

近期,受产能过剩的影响,很多钢企亏损严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是钢企转型发展的根本之道。作为电力调度,在控制企业用电成本这块,我们使用多种方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如优化宁钢用电管理,无功补偿装置及同步机的应用,绿色能源发电装置的新建等,下面具体阐述一下电气节能技术在宁钢的应用。

2无功补偿及同步机在宁钢的应用

宁钢拥有220KV甬钢变电站一座,容量120MVA大型220KV变压器3台,六个35KV变电站: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制氧和五丰塘中央变电所,以及电动鼓风机、炼钢精炼炉、主轧等三个35KV直供用户和51个10KV开关站。甬钢变最大用电负荷曾经达到240MVA,为了保证系统电压的稳定,电能的高效利用,宁钢采用大型设备用电就地无功补偿的原则。

2.1宁钢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大体分为三个方面

(1)并联电容器。宁钢电网的无功补偿主要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我公司大多数用电负荷多为长时间运行的固定负荷,其无功需求一般比较固定,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就能满足负荷的需要,同时也为公司节约大量建设资金,起到最佳利用率。(2)大型自发电机组。目前宁钢配置有一台大型自发电机组(余能发电1#机组),于2011年8月并机入网,在充分利用大型钢厂剩余能源发电的同时也解决了系统无功不足的缺点。使得炼铁区域变、炼钢区域变母线用能几乎持平。平均每小时为公司节省近10万度的电能。(3)宁钢采用TCR+FC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混合装置,其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可以频繁投切。宁钢目前共配置SVC三台,其中,热轧厂2台,炼钢厂1台,分别补偿了热轧厂和炼钢厂钢包精炼炉生产时的大型冲击负荷,避免电网电压大幅度波动,抑制谐波电流的产生,提高公司的电能质量,保证甬钢变电力系统可靠运行。

全文阅读

水钢公司:激发文化力,打赢攻坚战

2013年以来,钢材市场需求减弱,原燃材料价格跌宕起伏,钢铁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钢铁行业进入了“寒冬期”。面临严峻的形势,首钢水钢公司按照“跑过生死线,获取生存权”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思想文化工作的引领激励作用,为企业扭亏图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一、开展思想教育,及时解疑释惑

面对急剧变幻的市场形势,水钢公司充分认识到,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思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迎接挑战,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搏击中赢得胜利。于是,一场“立足当前抓扭亏,着眼长远谋发展”的大讨论在全公司开展起来了,目的是使广大职工增强扭亏的信心和决心。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细则,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建言献策。水电厂举办“没有任何借口”管理论坛,组织大家撰写大讨论的心得体会;观矿在《矿山通讯》上开设“学萍钢,降本增效我们在行动”专栏;动力厂副科级以上干部深入一线岗位,参加班组、车间学习动员会,并带头写心得、谈体会。此外,宣传部门及时编发了形势任务教育材料,引导职工理性认识困难,正确对待亏损,把降本增效、对标挖潜的工作举措落实到经营生产全过程。

二、加强媒体宣传,把握舆论导向

2013年以来,水钢日报先后策划推出《扭亏是第一要务》、《扭亏要越战越勇,越战越强》、《一鼓作气,扭亏为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将盈利持续下去》等专题言论,用以激发斗志、鼓舞士气。举办了“扭亏增效从我做起”和“爱岗敬业、降本增效”征文活动,集中报道了在扭亏攻坚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水钢电视台制作播放了“学萍钢扭亏增效”、“扭亏攻坚先锋谱”、“三创英模”等专题片,展现了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战斗豪情。水钢网站增设了“学习要文”栏目,适时推出公司重要会议精神、领导讲话和基层调研报告,供广大职工下载学习。《水钢思想与文化》内刊推出了“特别策划”、“宣传试点”、“理论与实践”等栏目,积极配合扭亏工作的开展。宣传部门举办了“感动水钢”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全公司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凝练企业文化,提升管理水平

进入2014年,企业竞争越发激烈。水钢在认真分析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开展了水钢精神大讨论活动,基本内容包括:“三个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三个挖不尽”――人的潜力挖不尽、企业的潜力挖不尽、管理的潜力挖不尽。“三个有利于”――凡是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工作,必须马上推进;凡是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落实责任、明确职责的事情,必须立即实施;凡是有利于精细管理、完善细节的措施,必须当下落实。在大讨论中,干部职工对提炼水钢精神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纷纷写出了自己提炼的企业精神表述语,为确定新时期的企业精神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水钢企业文化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就是继“看准的事快定,定了的事快干,干就干出一流水平”的水钢作风总结出来的又一管理之道。在这一管理理念指导下,水钢先后制定实施了有关信息化管理、公共关系管理、信息交流管理、各类事故管理、降本增效管理、派驻人员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水钢还通过“寻找最美水钢人”、“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活动,收集整理了一批可读性强的小故事,用以诠释文化理念的深刻内涵。

全文阅读

冶金建材工业发展策略分析

本文作者:陈振华

1钢铁工业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2年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1994年钢产量超过9000万吨(为9153万吨),跃居世界第二位。据发展规划至2000年,我国钢产量将达1~1.2亿吨,可能居世界首位,发展前景很好。但是,我国钢铁工业在前进中问题也不少。郭廷杰在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产品品种、质量还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劳动生产率低、消耗高、缺乏竞争力,能源供应仍是薄弱环节,节能任务艰巨。作者认为造成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偏小(年产1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产量仅占总量的62.7%),设备容量小(1990年全国县以上钢铁企业,高炉平均炉容103米”,电炉4.43吨,转炉23.27吨,约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部分企业仍使用二次化铁炼钢(1991年达870万吨),并为严重浪费资源的小高炉和土法炼焦提供了市场,企业机构庞大、臃肿,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改善。文章对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向经济规模和集约化经营发展,以大钢厂为核心组建冶金集团公司,主辅分离,发展第三产业等建议。纪贵东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状况〔2〕。指出:1992年全国钢铁企业职工298万人,年产钢8000万吨,人均26.8吨,大体相当于日本的1/25,美国的1/15。国内最好企业(宝钢)达人均200吨,但比日本新日铁687吨/人•年,韩国浦项657吨/人•年,仍低得多。作者认为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技术装备水平低,企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辅助生产及后勤服务庞大,企业组织管理机构重叠低效,职工素质不高,就业压力大。就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应从提高装备水平、改革用工制度、强化现代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分离辅助作业和后勤服务、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深化改革。

郭廷杰还就我国钢铁工业节能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我国199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为977公斤标煤(其中宝钢为810,首钢为875),而同年日本全国吨钢可比能耗为629公斤标煤。文章按主要生产工序分析了节能措施和潜力。如采用大容量节能型焦炉、干法熄焦、余热调湿加煤,采用超碱度烧结矿和酸性球团矿相配合的节能型炉窑和大型设备;采用精料、高压炉顶、余压发电、富氧喷吹等高炉节能措施;淘汰平炉、发展直流电弧炉、转炉复吹、炉气回收和铁水预处理;大力发展连铸;发展热装、直接轧制、连续轧制及节能型加热炉,等等。作者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0年钢铁工业能耗作了预测,如高炉、转炉联合企业产钢占70%,电炉钢占30%,全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可降至640公斤标煤,略低于日本水平。文章还就近年钢铁工业节能途径和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科学管理和科技节能,大力推广结构节能(压缩二次化铁炼钢和平炉炼钢,取代土焦等),扩大企业规模,鼓励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等。

郑硕生就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综述了信息与工程咨询、技术进步和企业文化作为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指出信息是企业竞争获胜的重要因素,工程咨询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重要保证。技术进步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要制定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加强考核、保证必要的科技投入,确定技术进步的战略重点(扩大品种、提高质量、节能环保、综合利用以及高起点的技术改造),技术选择的原则应包括基础技术原则(材料、能源、信息)、主导技术原则(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与经济合理性原则。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管理方式,其实质是重视人,重视职工的意识和观念,激发其进取和创造精神,要鼓励职工形成企业的价值观,发挥领导模范行为的作用,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不断根据形势发展创新企业文化。

2有色金属工业

199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继续发展,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375.2万吨,比上年提高7.5%,由于市场行情看好,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宋永高就我国铝工业发展战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我国铝土矿资源并不丰富,世界人均4.45吨,而我国人均仅1.45吨,按目前开采水平我国铝土矿资源可开采130年(世界200年以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如人均耗铝由0.6公斤提高到下世纪中期的3.5公斤,则只可开采50~60年,应重视资源保护和节约。关于铝工业发展原料选择问题,认为将是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重,指导思想应是效益原则,国内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关于铝工业布局问题,作者认为利用国外铝土矿生产氧化铭比进口氧化铝合算,故氧化铝基地除国内靠近资源建设外,必将在东部沿海建设,以处理进口矿和其它铝资源,电解铝厂布局应考虑原料、电力和市场,利用国产氧化铝的电解铝厂应重点在中部和西部,利用进口原料则应布局在东部,并随着东部能源(核能)条件改善和靠近市场,东部将会发展迅速,随着铝制品由为国防服务转向民用为主,铝加工业由“三线”向沿海转移趋势将会继续存在。总之,铝工业布局东移将是必然趋势。蒋绪斌在文章中〔6〕,对原苏联铝工业作了全面介绍,原苏联是世界铝生产大国,1989年生产氧化铝350万吨,原铝238万吨,产大于销66.5万吨,对国际铝市场影响很大。原苏联解体后,一方面大量抛售铝,以缓解国内经济困难,另一方面铝工业面临成本上升、装备老化、供销渠道(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受阻等问题。作者认为对我国的启示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搞好铝电结合,发挥规模效益,加强与原苏联各国的铝业合作。丁立言在文章中〔了〕,介绍了发达国家再生铝情况,指出80年代以来,由于再生铝能耗仅占原铝生产的5%,普遍重视再生铝的回收,再生铝在原铝中的比重,1980年为21%,1987年为27%,1992年达36.7%,其中日本达98.74%,意大利、美国、墨西哥等均超过50%。

全文阅读

钢铁企业上半年厂情报告会材料

稳定质量上台阶开发品种求生存

开创第一炼轧厂生产管理新局面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厂党政领导班子,向大会报告今年上半年生产和建设情况,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安排意见,请审议。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

20__年上半年,我们全面贯彻两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增产增效的生产组织原则,全力做好生产、建设的各项工作,顽强拼搏、扎实工作。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克服了工程建设任务重、生产组织难度大、电力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内部改革继续深入,职工队伍保持稳定,全厂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生产和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集团公司增产增效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产量

上半年钢产量:80.7万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