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庄哲学

老庄哲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

提要:

基督教冲秘主义哲学和中国老庄哲学,分别以上帝或道为哲学的最高原则。

上帝和道都是最高的存在、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赖以存在的最终根据。上帝或

道都是无差别、无规定性的一。区别在於,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的上帝,是一个

神化了的哲学原则或实体,而中国老庄哲学的道,却是自然之道。与此相应,基

督教神秘主义哲学和中国老庄哲学,都宣称上帝或道,是惑官感觉以及建主在它

上面的知识体系所不能把握的,是人的有限的语言和概念所不能表述的。基督教

冲秘主义主张否定神学,而中国老庄哲学的主张,则可以称作是否定形而上学。

全文阅读

老庄学说之宗教哲学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宗教的精髓内涵及其目的和功能作用,概述了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对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辨析,最后阐述了老庄学说中所包含的至高妙完备、博大精深、最根本的宗教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是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进行纲领性、旨要性的方式表述的。要想很好的解读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必须通过老庄学说所倡导的修炼方法,它有一条主线,那就是通过清修(即通过少思寡欲的清心和“心斋”,通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返朴归真”以去除肉身和心性的贪欲和妄念、执念)方能够守静、“坐忘”“致虚极,守静笃”,进而能够彻悟“无为”——即真正明了如何才能不违天道行事、应物、待己,如何才能避免人为的乱干预宇宙自然大道的运化之要义,由此能达“无为而无不为”、随心所欲合于“道”的得“道”至地。

关键词:清修、“心斋”、守静、“坐忘”、修炼、信念体系、“玄览”、“无为”、“道”

引言

盖一切优秀宗教学说之精髓要义在于提供人们一种至高妙完备的精神修炼学说,无不是在于用一切说教、启迪之方法,教人通过入静法门而达到极至的空灵、无为的中道至地。其中包含了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和方法论。这种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包括:信仰体系和观念、意识体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人们对宇宙本体的信仰、人们的道德伦理体系及人生价值意义体系所决定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事实上,宗教乃是信念体系以及有关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观念意识体系的总和。真正优秀的宗教学说之精髓要义并非是神灵崇拜体系以及某种不可企及的超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这只不过是糟糕的宗教特征。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也是无限的,人类的理性、科学以及经验实证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时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凭借宗教也就是要凭借人类的信念体系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才能真正构建起人类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家园。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概述在信念体系方面,老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至为高妙完备的宇宙本体论的信仰、人世间的道德伦理体系及其人生价值意义体系所决定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在宇宙观、自然本体论方面,老庄学说提出了“道”这一深邃精湛的,难以为语言描述的、只能通过玄览、观照、体悟的方式才能把握的宗教哲学的本体内涵。在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论方面,老庄学说倡导:“抱朴守拙”、“返朴归真”、“与世无争”、清心寡欲、清净无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①、“致虚极,守静笃”②,提出:失道而有德、失德而有法、“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③进而倡导:“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无德之德乃为大德”(张大千语)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至高治本的原则,安贫乐道、安时处顺、逍遥自在、齐物我、齐万物、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寻求大解脱、大自在、大超然的大智慧和根本法。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是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形而上学本体论和至高妙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佛学一样,老庄学说之精妙所在乃是一种向内深层次的开发智慧的一整套可操作性十分强的高深学说。它的向内深层次开发智慧的深度可达到唤醒基因层次的潜在的记忆、潜在的智能的程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老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至为高妙完备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④这一论断中包含了至高妙的活的辩证法。并非消极退守的辩证法,这是一种建立在类似于佛家性空缘起的至高妙的宇宙本体论(这里的“无”相当于性空的含义,这里的“有”相当于缘起的含义)上的大智慧,大方法。一切事物运化无不走向其反面,日中而移、月盈而亏、否极泰来,.....总之,天下事是无常是、理无常非,宇宙中没有常住不变的物和事,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并朝向其反面转化。这正是宇宙大道运化在用的方面所表现出的至理妙机。而宇宙大道运化的本质特征正好比水的运化,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无不为的。

老庄学说虽然包含了至高妙的宗教精神,但是老子、庄子本人并没有刻意去创立什么教派,更没有去建立教会制度。有些学者就此认为:没有神灵崇拜体系、没有完整的教会制度就意味着没有宗教。这实在是对宗教精髓的极大的误解。真正高妙的宗教精髓并非主张建立迷信崇拜体系、也不主张一定要建立某种教会制度才能弘扬教义的精髓和主旨,更不主张建立排他性极强、具有强烈的门派观念的教会制度,在这里老庄学说和佛家的思想一样都是至为博大精深的。

庄子所倡导的修炼与养生的学说,比如“心斋”、“坐忘”之说是已经拔高到至高妙完备的宗教哲学的高度。已经不是普通人文学说层次的修炼与养生,这是庄子对老子学说的绝妙的补充。如果说《老子》一书是经典的经典,句句是纲领、字字是真经,那么《庄子》一书则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发展和补充。

老庄留下的文字十分少,特别是老子仅留下了五千言,庄子也只留下了三十三篇大约四万五千言,与汗牛充栋的佛经相比可称是少之又少。因而不能够在如此少的文字中涉及详尽的教义教条的内容,只能是简练精辟的纲领和要旨性的表述。伟大的宗教思想学说中包含着能够提供人们完备的信心体系以及心灵的自我慰籍、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机制和智慧,不但包含了至高妙的,能在精神上超然于不可企及的无限和生发出高妙的超脱精神,能使人们产生深深的敬畏感和赞叹之心,不再自大和狂妄,深深地知道自身的渺小和有限,未知世界的博大无垠,以及能给予人们化解烦恼、苦难的智慧和方法,更包含了宇宙的终极智慧和方法,包含了人类如何超越自身局限,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的大解脱、大自在境地的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大智慧和至妙法门。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说,老子的“道”是超越了哲学思辨和形而上学本体论层次意义上的道,是宇宙万物自然的本原及其运化的根本智和根本法,是不能被人智(关于人智的有偏和残缺有限在后面将会有所论述)的思维和语言符号系统、逻辑概念所把握的,更不是往常学者们所认为的那样是某种哲学意义

上的、被划定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或者是别的什么主义意义上的“道”。用人智的思维和语言符号系统、逻辑概念去认识、解读“道”,只能得到毛皮,甚至是误解的“道”,所以老子在《老子》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只能通过高妙的“玄览”、“玄通”、“禅观”、“妙觉”这一类的方式去领悟。而要想获得高妙的领悟能力,就必须通过修炼。老子的道如果要免强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即是:关于“缘起性空”、“因缘合和”、“色空”运化、宇宙大道运化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法则。“道”的本性是“空”“无”,而“有”是道的“用”的显现。“道”在本原上是无形、无象的,但又充斥于宇宙之间,无所不在。“道”的本性虽然是“空”“无”,但其显现、运化的“用”的方式,则既可以是空相,也可以是实相。总之,既不能执着于其空相的“无”,也不能执着于其实相的“有”,即,既不能执着于是某种物质实体的实相,也不能执着于“既不能执着于其空相的‘无’,也不能执着于其实相的‘有’”,……,可见,语言的表述在这里已到了极限,陷入了不能表义的无谓循环。庄子的哲学也并非绝对的相对主义,庄子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偏颇、有些极端的例子,并引发出一些看似偏颇、有些极端的见解,这实在是为了启迪人心、开发心智,教会人们不要执相、不要我执,这种启迪心智的方法正类似于禅宗的参话头、悟禅机的妙法。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启迪人们不要执着,应当始终本着“物我两忘”、“齐物我、齐万物”的“明心见性”、不住色空、不落“有”“无”、圆融无碍的大智、妙觉去应物、处事和待己。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解读和辨析

全文阅读

老庄学说宗教精神哲学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宗教的精髓内涵及其目的和功能作用,概述了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对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辨析,最后阐述了老庄学说中所包含的至高妙完备、博大精深、最根本的宗教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是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进行纲领性、旨要性的方式表述的。要想很好的解读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必须通过老庄学说所倡导的修炼方法,它有一条主线,那就是通过清修(即通过少思寡欲的清心和“心斋”,通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返朴归真”以去除肉身和心性的贪欲和妄念、执念)方能够守静、“坐忘”“致虚极,守静笃”,进而能够彻悟“无为”——即真正明了如何才能不违天道行事、应物、待己,如何才能避免人为的乱干预宇宙自然大道的运化之要义,由此能达“无为而无不为”、随心所欲合于“道”的得“道”至地。关键词:清修、“心斋”、守静、“坐忘”、修炼、信念体系、“玄览”、“无为”、“道”引言盖一切优秀宗教学说之精髓要义在于提供人们一种至高妙完备的精神修炼学说,无不是在于用一切说教、启迪之方法,教人通过入静法门而达到极至的空灵、无为的中道至地。其中包含了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和方法论。这种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包括:信仰体系和观念、意识体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人们对宇宙本体的信仰、人们的道德伦理体系及人生价值意义体系所决定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事实上,宗教乃是信念体系以及有关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观念意识体系的总和。真正优秀的宗教学说之精髓要义并非是神灵崇拜体系以及某种不可企及的超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这只不过是糟糕的宗教特征。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也是无限的,人类的理性、科学以及经验实证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时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凭借宗教也就是要凭借人类的信念体系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才能真正构建起人类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家园。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概述在信念体系方面,老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至为高妙完备的宇宙本体论的信仰、人世间的道德伦理体系及其人生价值意义体系所决定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在宇宙观、自然本体论方面,老庄学说提出了“道”这一深邃精湛的,难以为语言描述的、只能通过玄览、观照、体悟的方式才能把握的宗教哲学的本体内涵。在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论方面,老庄学说倡导:“抱朴守拙”、“返朴归真”、“与世无争”、清心寡欲、清净无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①、“致虚极,守静笃”②,提出:失道而有德、失德而有法、“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③进而倡导:“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无德之德乃为大德”(张大千语)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至高治本的原则,安贫乐道、安时处顺、逍遥自在、齐物我、齐万物、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寻求大解脱、大自在、大超然的大智慧和根本法。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是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形而上学本体论和至高妙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佛学一样,老庄学说之精妙所在乃是一种向内深层次的开发智慧的一整套可操作性十分强的高深学说。它的向内深层次开发智慧的深度可达到唤醒基因层次的潜在的记忆、潜在的智能的程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老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至为高妙完备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④这一论断中包含了至高妙的活的辩证法。并非消极退守的辩证法,这是一种建立在类似于佛家性空缘起的至高妙的宇宙本体论(这里的“无”相当于性空的含义,这里的“有”相当于缘起的含义)上的大智慧,大方法。一切事物运化无不走向其反面,日中而移、月盈而亏、否极泰来,.....总之,天下事是无常是、理无常非,宇宙中没有常住不变的物和事,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并朝向其反面转化。这正是宇宙大道运化在用的方面所表现出的至理妙机。而宇宙大道运化的本质特征正好比水的运化,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庄学说虽然包含了至高妙的宗教精神,但是老子、庄子本人并没有刻意去创立什么教派,更没有去建立教会制度。有些学者就此认为:没有神灵崇拜体系、没有完整的教会制度就意味着没有宗教。这实在是对宗教精髓的极大的误解。真正高妙的宗教精髓并非主张建立迷信崇拜体系、也不主张一定要建立某种教会制度才能弘扬教义的精髓和主旨,更不主张建立排他性极强、具有强烈的门派观念的教会制度,在这里老庄学说和佛家的思想一样都是至为博大精深的。庄子所倡导的修炼与养生的学说,比如“心斋”、“坐忘”之说是已经拔高到至高妙完备的宗教哲学的高度。已经不是普通人文学说层次的修炼与养生,这是庄子对老子学说的绝妙的补充。如果说《老子》一书是经典的经典,句句是纲领、字字是真经,那么《庄子》一书则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发展和补充。老庄留下的文字十分少,特别是老子仅留下了五千言,庄子也只留下了三十三篇大约四万五千言,与汗牛充栋的佛经相比可称是少之又少。因而不能够在如此少的文字中涉及详尽的教义教条的内容,只能是简练精辟的纲领和要旨性的表述。伟大的宗教思想学说中包含着能够提供人们完备的信心体系以及心灵的自我慰籍、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机制和智慧,不但包含了至高妙的,能在精神上超然于不可企及的无限和生发出高妙的超脱精神,能使人们产生深深的敬畏感和赞叹之心,不再自大和狂妄,深深地知道自身的渺小和有限,未知世界的博大无垠,以及能给予人们化解烦恼、苦难的智慧和方法,更包含了宇宙的终极智慧和方法,包含了人类如何超越自身局限,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的大解脱、大自在境地的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大智慧和至妙法门。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说,老子的“道”是超越了哲学思辨和形而上学本体论层次意义上的道,是宇宙万物自然的本原及其运化的根本智和根本法,是不能被人智(关于人智的有偏和残缺有限在后面将会有所论述)的思维和语言符号系统、逻辑概念所把握的,更不是往常学者们所认为的那样是某种哲学意义上的、被划定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或者是别的什么主义意义上的“道”。用人智的思维和语言符号系统、逻辑概念去认识、解读“道”,只能得到毛皮,甚至是误解的“道”,所以老子在《老子》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只能通过高妙的“玄览”、“玄通”、“禅观”、“妙觉”这一类的方式去领悟。而要想获得高妙的领悟能力,就必须通过修炼。老子的道如果要免强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即是:关于“缘起性空”、“因缘合和”、“色空”运化、宇宙大道运化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法则。“道”的本性是“空”“无”,而“有”是道的“用”的显现。“道”在本原上是无形、无象的,但又充斥于宇宙之间,无所不在。“道”的本性虽然是“空”“无”,但其显现、运化的“用”的方式,则既可以是空相,也可以是实相。总之,既不能执着于其空相的“无”,也不能执着于其实相的“有”,即,既不能执着于是某种物质实体的实相,也不能执着于“既不能执着于其空相的‘无’,也不能执着于其实相的‘有’”,……,可见,语言的表述在这里已到了极限,陷入了不能表义的无谓循环。庄子的哲学也并非绝对的相对主义,庄子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偏颇、有些极端的例子,并引发出一些看似偏颇、有些极端的见解,这实在是为了启迪人心、开发心智,教会人们不要执相、不要我执,这种启迪心智的方法正类似于禅宗的参话头、悟禅机的妙法。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启迪人们不要执着,应当始终本着“物我两忘”、“齐物我、齐万物”的“明心见性”、不住色空、不落“有”“无”、圆融无碍的大智、妙觉去应物、处事和待己。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解读和辨析有关“安时处顺”、“安贫乐道”、“随意而安”思想的辨析:一些人误解了宗教精神中的一些精粹,比如将“清心寡欲”、“心斋”、持戒、禁欲等思想简单化的视为不过是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并认为是反人性反进步的糟粕。一些人误解宗教精粹的另一个要义:人们应当安贫乐道、随遇而安,应当寻求无为之境。将其视为是不鼓励奋进、阻碍社会进步,特别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糟粕,消极保守厌世的精神麻药和鸦片。事实上这是极大的误解。如果简单化地去理解安平乐道、随遇而安,当然会陷入上述负面后果,并在很大程度上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而“无为”会陷入懒散、缺乏创造和奋进精神……事实上真正的宗教精髓是极反对懒堕、反对不求上进的,佛学十分强调从事精进勤奋的修为实践,并将精进和勤勉列入八正道之中。老庄学说中虽然没有神灵崇拜信仰,但有体系的至妙精髓、至完备的入静方法论。而虔诚的神灵信仰不过是一种入静修炼的至妙法门,老庄学说中虽然无教会制度,但是更看重类似于参禅悟道的修炼方式,即暗合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炼方法,倡导通过“致虚极,守静笃”⑤、“坐忘”的高度的正静定修炼而获得“玄览”“妙悟”的根本智、根本法,进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大自在、大解脱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圆融为一的无所不能、随心所欲合于道的至高妙境地。完备的制度化的宗教具有劝世、劝善的目的和功能作用,老庄学说虽然没有提出类似于佛教和基督教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天堂地狱之说,(这类学说从其本质功能来看是一种劝世的至妙方法,是为了构建一种教派学说的完整性,从而具备强大的解释学、劝世说的功能作用的妙法),但在劝世方面具有纲领性的精湛深邃的论述。比如清心寡欲、清净无为、与世无争……这是至为完备的最根本的劝世良言和修炼大法。有些学者还认为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中没有普渡、救世的内涵,仅有自修自渡,因而仅仅类似于小乘佛教的修炼。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事实上,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阐述的是最根本、最精粹、最为博大精深的宗教教义,宗教精神中的普渡、救世说是建立在自度度他、自他觉觉基础上的。度他不是根本目的,度他是为了更好的自度。因为通过渡他,才能够放下自私偏狭的小我观念,才能去除我执。而去除我执才是最根本的目的。而这一点正是佛教一切宗派(包括大乘佛教和于小乘佛教)最根本的宗旨和最本质、最重要的精髓所在。抓住了根本就抓住了一切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和精髓所在。在此以外,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有所不同,仅仅只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各自有所侧重的不同而已,其间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好次不同。关于如何去除我执的大智慧和根本法,在老庄的学说中是阐述得至为深透、完备的。劝世、劝善是方法,但不是根本法,是宗教的浅层的功能作用,而至高至深层次的功能作用则是对每一个个体生命都给出了至为高妙完备的通过宗教精髓要义所启迪的精进勤奋的不懈修炼,则能使每一个寻常的心灵变得超凡,远远超越凡俗人智的局限达到程度不等的大智慧、大解脱、大自在的境地。给出了一整套十分完备的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的开发人类这一生灵的无限可开发潜能和智慧的根本智和根本法。由此真正告知了人们什么才是人生意义的终极真谛和价值所在。能提供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修养方法、能找到好的精神心灵的慰籍的港湾的功能也只是宗教的浅层次的功能和作用,退守、隐居也只是修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之一,但不是根本法,而只是通过退守隐居获得排除外界干扰、清心寡欲、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也就是获得类似于佛教的息心净念、清净六根、去除七情六欲的内炼修为的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本的目的和方法还在于清静无为,在于通过至高妙的正静定、坐忘修炼而得道。清心寡欲、无为、齐物我、齐万物、物我两忘、息心净念、清净六根、持戒、行善布施的本质仍然是一种方法,是为了去除我执、妄念、人为的乱干预天道。有一句格言说得极好:“越是宁静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的繁星”。这是一句能够深刻揭示静能生智的机制和开发人类无限潜能的重要契机的妙言。老庄学说所倡导的少思寡欲的清心或“心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返朴归真”正像是佛学所倡导的六根清净、息心净念、五蕴皆空、无挂无住的境界,“息心净念”、“致虚极,守静笃”就好比让人类的心性这一类似球形的灵性水面尽可能好的平静下来,变成一个灵性球形的明镜,也就是大圆镜智,从而能够全方位地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繁星,六根清净则意味着去除肉身对人的障碍和不好的欲望和杂念,使人的心性重新获得空灵和明静。综上可见,老庄学说中已充分的蕴含着类似于佛教戒定慧学说的至高妙完备的言简意赅的宗教教义的纲领性内涵。道家的无为也决不是提倡什么也不做和不为,这里的“无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其深层次内涵是绝不能逆道而为,指的是不要人为的去乱为、胡为,去干预自然大道,甚至不能用未经过很好入静修炼的常人乃至圣人之智去人为干预宇宙大道的运行。只有彻底领悟了什么是不合道的行为并善于放弃,才能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达到随心所欲合于道的至高境地。透彻的领悟了“无为”的这一深层内涵后,就应当进一步明了所谓“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返朴归真”的深邃内涵,从而通过高度的“致虚极,守静笃”“心斋”“坐忘”的正静定修炼而最终得道,如此便能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圆融为一,达到了随心所欲合于道,无所不能为的至地。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精髓要义。而随遇而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人生寻求至高无上的超凡脱俗,至高的心灵大自在、大解脱的大智慧、大至理。老庄学说的出世退守的深层含义是:1、具有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论策略的意义;2、提醒人们应当领悟到:不要总是以常人的思维行事,比如,以大制小、以强胜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这不是妙法,而是常人的拙法,凡事应当尽量追求四两拨千斤、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一把钥匙开多把锁……这才是妙法,要想获得这种妙法,必须通过正确的修道,得道之后一切妙法就会自然显现。而修道的纲领性要旨就必须是清心寡欲,清净身心,这就好比佛教的持戒所要达到的目的。老子之所以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庄子之所以反对一味的追求淫巧、技艺,其深层次的内涵在于:人只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放弃小聪明,回到“致虚极,守静笃”的修炼中来,才能使自身超越十分有偏见、残缺不全的人智,而获得灵性妙觉、玄览的显现,智慧的提升。这正是去除人智局限、去除我执最根本的大法。老子是想让世人明了:由于人们放弃了追求清净无为、虚静定慧的合乎宇宙大道的本性,只注重了技能法术的开发,并将技能和法术用于追求无止境的物欲和虚荣的这种末性的满足。这样由于“世欲深者天机浅”⑥,因而人们将不断丧失自身本性中原有的“玄览”、“觉妙”、“灵悟”、“禅观”能力而离宇宙大道越来越遥远。最终很可能会被人类所不能驾驭的法术和技能毁灭。西方也有一句古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中蕴含着人们不要过分自以为自己是能思考的智慧生灵而得意。岂不知就是由于人类太偏爱思考(主要指借助语言符号系统进行逻辑、理性思辨而玩弄思维游戏和概念游戏),以至于自误入思维障碍而不能自拔。这句话十分深刻的点明了人类智慧的有偏和残缺不全。因为人性本静,人只有在虚静、空灵中才能出大智慧,大妙觉。但是世人很难清静、空灵起来,因为世人深受肉身的欲望、前世今生之业力、精神意识之我执,以及自以为是所形成的阻扰和障碍,这正是导致人类智慧的弊端和障碍的根源所在。正是由于人心中的我执和杂念,甚至七情六欲的干扰、障碍和蒙蔽,前世和今世的业障使得人类的心性已经板结和模式化,而灵性和至完备的妙觉的潜力却大大的丧失了。所以只能看到听到和感觉到自己知道的东西,也就是板结的模式中所具有的东西。即便是哈勃望远镜的发明和超级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也莫不过如此。人类不可能借助它们就能观测到人类业已形成的认识体系之外的全新的事物,而只能看到观测到人类既定的认识体系之内的一些更多的细节,如此而已。人类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智能的残缺不全、偏狭蒙昧。人类不能再自以为是地认为科学万能,科学至上。应当充分深刻地反省自身智能的弊端和缺陷及其根源。人类要想在智能上纠偏,去除弊端和缺陷,必须抛弃世俗的认识方法,自以为是的我执,回到佛陀和道家所倡导的息心净念、清净六根、淡泊虚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修炼中来。这也是人类要想超越自身局限,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境地的智慧之路。在这一有关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上面,老庄和佛陀是高度一致的。结语总之,老庄学说中包含了至高妙完备、博大精深、最根本的宗教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是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进行纲领性、旨要性的方式表述的。要想很好的解读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必须通过老庄学说所倡导的修炼方法,它有一条主线,那就是通过清修(即通过少思寡欲的清心或“心斋”,通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返朴归真”以去除肉身和心性的贪欲和妄念、执念)方能够守静、“坐忘”“致虚极,守静笃”,进而能够深谙、彻悟“无为”——即真正明了如何才能不违天道行事、应物、待己,如何才能避免人为的乱干预宇宙自然大道的运化之要义,由此能达“无为而无不为”、随心所欲合于道的得道至地。参考文献: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5月版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4、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7月版5、南怀瑾《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①《老子》第十九章,②《老子》第十六章③《老子》第三十八章,④《老子》第四十章⑤《老子》第十六章⑥《庄子•大宗师》

全文阅读

传统老庄宗教哲学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宗教的精髓内涵及其目的和功能作用,概述了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对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辨析,最后阐述了老庄学说中所包含的至高妙完备、博大精深、最根本的宗教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是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进行纲领性、旨要性的方式表述的。要想很好的解读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必须通过老庄学说所倡导的修炼方法,它有一条主线,那就是通过清修(即通过少思寡欲的清心和“心斋”,通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返朴归真”以去除肉身和心性的贪欲和妄念、执念)方能够守静、“坐忘”“致虚极,守静笃”,进而能够彻悟“无为”——即真正明了如何才能不违天道行事、应物、待己,如何才能避免人为的乱干预宇宙自然大道的运化之要义,由此能达“无为而无不为”、随心所欲合于“道”的得“道”至地。

关键词:清修、“心斋”、守静、“坐忘”、修炼、信念体系、“玄览”、“无为”、“道”

引言

盖一切优秀宗教学说之精髓要义在于提供人们一种至高妙完备的精神修炼学说,无不是在于用一切说教、启迪之方法,教人通过入静法门而达到极至的空灵、无为的中道至地。其中包含了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和方法论。这种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包括:信仰体系和观念、意识体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人们对宇宙本体的信仰、人们的道德伦理体系及人生价值意义体系所决定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事实上,宗教乃是信念体系以及有关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观念意识体系的总和。真正优秀的宗教学说之精髓要义并非是神灵崇拜体系以及某种不可企及的超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这只不过是糟糕的宗教特征。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也是无限的,人类的理性、科学以及经验实证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时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凭借宗教也就是要凭借人类的信念体系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才能真正构建起人类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家园。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概述在信念体系方面,老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至为高妙完备的宇宙本体论的信仰、人世间的道德伦理体系及其人生价值意义体系所决定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在宇宙观、自然本体论方面,老庄学说提出了“道”这一深邃精湛的,难以为语言描述的、只能通过玄览、观照、体悟的方式才能把握的宗教哲学的本体内涵。在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论方面,老庄学说倡导:“抱朴守拙”、“返朴归真”、“与世无争”、清心寡欲、清净无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①、“致虚极,守静笃”②,提出:失道而有德、失德而有法、“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③进而倡导:“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无德之德乃为大德”(张大千语)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至高治本的原则,安贫乐道、安时处顺、逍遥自在、齐物我、齐万物、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寻求大解脱、大自在、大超然的大智慧和根本法。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是至高妙完备的信念体系、形而上学本体论和至高妙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佛学一样,老庄学说之精妙所在乃是一种向内深层次的开发智慧的一整套可操作性十分强的高深学说。它的向内深层次开发智慧的深度可达到唤醒基因层次的潜在的记忆、潜在的智能的程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老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至为高妙完备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④这一论断中包含了至高妙的活的辩证法。并非消极退守的辩证法,这是一种建立在类似于佛家性空缘起的至高妙的宇宙本体论(这里的“无”相当于性空的含义,这里的“有”相当于缘起的含义)上的大智慧,大方法。一切事物运化无不走向其反面,日中而移、月盈而亏、否极泰来,.....总之,天下事是无常是、理无常非,宇宙中没有常住不变的物和事,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并朝向其反面转化。这正是宇宙大道运化在用的方面所表现出的至理妙机。而宇宙大道运化的本质特征正好比水的运化,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无不为的。

老庄学说虽然包含了至高妙的宗教精神,但是老子、庄子本人并没有刻意去创立什么教派,更没有去建立教会制度。有些学者就此认为:没有神灵崇拜体系、没有完整的教会制度就意味着没有宗教。这实在是对宗教精髓的极大的误解。真正高妙的宗教精髓并非主张建立迷信崇拜体系、也不主张一定要建立某种教会制度才能弘扬教义的精髓和主旨,更不主张建立排他性极强、具有强烈的门派观念的教会制度,在这里老庄学说和佛家的思想一样都是至为博大精深的。

庄子所倡导的修炼与养生的学说,比如“心斋”、“坐忘”之说是已经拔高到至高妙完备的宗教哲学的高度。已经不是普通人文学说层次的修炼与养生,这是庄子对老子学说的绝妙的补充。如果说《老子》一书是经典的经典,句句是纲领、字字是真经,那么《庄子》一书则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发展和补充。

老庄留下的文字十分少,特别是老子仅留下了五千言,庄子也只留下了三十三篇大约四万五千言,与汗牛充栋的佛经相比可称是少之又少。因而不能够在如此少的文字中涉及详尽的教义教条的内容,只能是简练精辟的纲领和要旨性的表述。伟大的宗教思想学说中包含着能够提供人们完备的信心体系以及心灵的自我慰籍、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机制和智慧,不但包含了至高妙的,能在精神上超然于不可企及的无限和生发出高妙的超脱精神,能使人们产生深深的敬畏感和赞叹之心,不再自大和狂妄,深深地知道自身的渺小和有限,未知世界的博大无垠,以及能给予人们化解烦恼、苦难的智慧和方法,更包含了宇宙的终极智慧和方法,包含了人类如何超越自身局限,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的大解脱、大自在境地的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大智慧和至妙法门。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说,老子的“道”是超越了哲学思辨和形而上学本体论层次意义上的道,是宇宙万物自然的本原及其运化的根本智和根本法,是不能被人智(关于人智的有偏和残缺有限在后面将会有所论述)的思维和语言符号系统、逻辑概念所把握的,更不是往常学者们所认为的那样是某种哲学意义

上的、被划定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或者是别的什么主义意义上的“道”。用人智的思维和语言符号系统、逻辑概念去认识、解读“道”,只能得到毛皮,甚至是误解的“道”,所以老子在《老子》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只能通过高妙的“玄览”、“玄通”、“禅观”、“妙觉”这一类的方式去领悟。而要想获得高妙的领悟能力,就必须通过修炼。老子的道如果要免强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即是:关于“缘起性空”、“因缘合和”、“色空”运化、宇宙大道运化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法则。“道”的本性是“空”“无”,而“有”是道的“用”的显现。“道”在本原上是无形、无象的,但又充斥于宇宙之间,无所不在。“道”的本性虽然是“空”“无”,但其显现、运化的“用”的方式,则既可以是空相,也可以是实相。总之,既不能执着于其空相的“无”,也不能执着于其实相的“有”,即,既不能执着于是某种物质实体的实相,也不能执着于“既不能执着于其空相的‘无’,也不能执着于其实相的‘有’”,……,可见,语言的表述在这里已到了极限,陷入了不能表义的无谓循环。庄子的哲学也并非绝对的相对主义,庄子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偏颇、有些极端的例子,并引发出一些看似偏颇、有些极端的见解,这实在是为了启迪人心、开发心智,教会人们不要执相、不要我执,这种启迪心智的方法正类似于禅宗的参话头、悟禅机的妙法。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启迪人们不要执着,应当始终本着“物我两忘”、“齐物我、齐万物”的“明心见性”、不住色空、不落“有”“无”、圆融无碍的大智、妙觉去应物、处事和待己。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解读和辨析

全文阅读

《书谱》理论与老庄哲学

我国古代书法理论是历代书法名家在长期书艺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传统书艺的瑰宝。唐孙过庭的《书谱》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影响很大,堪称我国书史上的“经典”著作。《书谱》兼收并蓄,集中体现了初唐时期书法艺术创作和理论探讨的自由与繁荣,预示着一个更高的盛唐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书谱》无疑是中国古代书论中最瑰丽的篇章。

在先秦哲学流派中,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和守己无为的人生哲学,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民族传统艺术,特别是文人绘画和书法艺术中打上了鲜明的印记。

《书谱》中提出了“质以代兴,妍因俗易”的美学主张,并把这一主张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予以阐述,作者还从发生学观点否定了“今不逮古”的说法,这便是由“物理常然”所生发出来的“同自然之妙有”与“翰不虚动,下笔有由”的命题。这与老庄哲学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是一致的。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抒情主张,如“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迹显心通”、“言忘意得”、“随其”等,处处闪耀着老庄哲学的思想光辉。并且孙过庭和老庄均感受到了“书不言尽,言不尽意”的遗憾。孙过庭在“兼善”、“博涉”、“编列众工,错综群妙”的基础上所达到的“下笔无滞”、“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庄子》中以对“游”的阐发的特殊形式呈现出来的豁然贯通的自由境界。

一、兴随天然,趣得大观

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书法家笔下的点画,或粗或细,或枯或润,有点有面,有藏有露,八面出锋,随心所欲,变化万千。人们常用多种细长圆柱形的事物如蛇、蚓、凤、鸾、龙、枯枝等表现书法之美。用“笔走龙蛇”、“龙蛇飞动”等形容书法的雄健灵活;用“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的酣畅舒展;用“凤翥鸾回”形容笔势飞舞多姿;用“鸾翔凤翥”形容笔势生动神妙;用“鸾飘凤泊”形容书法笔势的秀丽等等。董其昌对苏轼“天真烂漫是吾师”一语极为推崇,自谓作字不宜太工,只求一种自然闲适之趣。

《书谱》中也不乏描写书法自然美的句子: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用自然界的各种景物来比喻钟、张、二王书法之妙,正如人们以“龙飞凤舞”、“铁画银钩”来描绘绝妙的书法一样。“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似乎有些神秘莫测,但紧接着说“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不仅说明了艺术形象与书家创作的特点和妙处,还把运笔在书法技巧中的重要地位也显露无遗。

全文阅读

用老庄哲学除压力

现代人压力过大,过劳死、忧郁症成为常见的疾病。在新闻中常报道知名人士跳楼自杀的消息,令人感叹现代人所背负的重压。以往大家都以为中国的古老哲学已不合时宜,应该被抛却,但事实上许多哲学思想是哲学家人生经验的精华总结,对于人们正确面对人生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老庄思想,在养生方面,可以给许多人提醒与启迪,让生活节奏慢下来,脱离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对老庄思想的了解,让人们思考一些问题,进而明白自然与身体的运行规律,善待自己的身体与情绪。

老子的思想方面,与现代人生活有关的是关于养生与处世方面的哲学。先说养生方面吧,老子主张要寡欲与知足、致虚主静、返璞归真。在处世哲学方面,他主张要善柔、慎微、反察。

现代人的物质环境充裕,但对欲望的追求使得人身心疲累。欲望可以有很多种,如对事业的欲望、学业知识的欲望、成名的欲望、金钱的欲望、物质的欲望、情感的欲望等等,如果对于欲望过度追求,会使人的精神消耗,从而影响到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行。因此老庄思想主张要保养精神,减少精神上的焦虑、消耗,故保全精神是养生的首要工作,其次才是对身体上的保养。

在《老子》中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就是说明声、色、味会让人的感官因为遭受过多刺激而失去作用,迷于打猎等会让人的心狂野难收,珍贵的宝物会让人的行为失控。欲望过多会让人失去理性,沉迷于欲望的追求会使人心情失去平静。但是想要的东西,并不见得追求就会得到,而且往往在追求到了之后又想要更多,陷入无底的黑洞中,迷失了本性而不自知;若追求不到又会带来情绪上的失落与不满足,郁郁寡欢,精神上亦不平静。故《老子》中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退其咎。”(九章)得到富贵原以为能够达成心愿了,但谁知这富贵能持续多久,不免又心生忧虑,担心失去的一天;而若是得了富贵而骄纵,又会自己留下把柄招来祸患。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对精神与生命有所危害的。无论是对于富贵或是功名、爱情的追求,都是如此。

故老子以为“知足者富”(三十三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人的欲望之产生在于不知足,若贪欲多求,则会处心积虑,结果则是伤害自己的精神、生命,或者是伤生害理、招祸上身。原本追求欲望是想要生活上更舒适、生活质量更提升,但是却使得自己不得安宁,精神惶惶不定,也没有心情去享受生活,反而遭受更大的祸患。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就是要求人除去过分、过多、过大的追求,少些欲望而知足常乐,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平静,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养生哲学方面,老子也讲致虚守静、虚空的道理。原因是人的心里每天充塞着一大堆烦文琐事,老是想着等一下要如何、等一下要做什么,记事簿上也记满了各种行程,好像不这么做就显不出自己的地位与重要性,让人一点也没有喘息的空间。虽然很忙碌,但精神上其实空虚得不得了,往往是借着更多的忙碌去填补空虚。

在老子的思想里,认为道的最高境界是“虚无”。“无”的作用极大,虽无却无不有,无为却无不为,是以“虚”、“无”的功用最大。大家一定认为‘‘虚”、“无”就是没有,没有有什么用处?“无”的用处可大了,水瓶正因为是虚空的,所以才能容纳水;房屋之中正因为是空的,才能住人;箱子是空的,才能装东西,若是实的,便没有任何用处了。正因为其“无”,才能显出其用处来。

人每天朝夕营营,正是由于心内不虚、不无,所以随时受到物质。欲望、琐事的牵绊。因此老子主张要致虚,让心无为、无欲、无智、元身,内心不填塞东西。心虚空了之后,才能容纳更多,否则每天心中充满各种红尘琐事,连思考与体会的空间都没有,人就只是每日匆忙地重复着相同而机械性的运作罢了。

全文阅读

探老庄哲学和中国美学之关系

关键词:美学思想;老庄哲学;美的本质意境;审美取向

摘要:本文认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庄哲学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问题上的致思方向;二是老庄哲学方法论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三是老庄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旨趣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

研究中国艺术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离不开中国哲学,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其中,尤以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为大。可以说,老庄哲学是中国美学十分重要的思想像泉,不了解老庄哲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美学思想。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老庄哲学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属性的探讨、中国美学的惫境理论和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

一、关于美的根源、美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中外美学史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文百事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美学史上对这一间题的探讨是深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的,或者说,老庄哲学决定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属性的致思方向。

老庄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他们对“道”的本质属性的规定其实也就是对美的本质属性的规定。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根本法则的“道”,有两个根本的特点:一是无为,二是无名。《老子》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气第1章)又说:“道常无名。气第32章)他称“道”为“无名之朴气第37章)。就是说,“道”是不能用普通语言、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来把握和表达的。“道”的存在状态,与其说是“有”,毋宁说是“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请,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晚,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14章)在老子看来,“道”既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绝对的与现象界分离的精神实质,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主象”,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乃道主体,“有”乃道之用。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第1章)有与无,有限与无限,是老子对“道”性质的规定。这个规定,其实也就是美之为美的规定。谢林说过,美是要在无限之中看出有限。一切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的美,同时又表现出某种超出视听感官的性质。美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社会性质,既存在于一定的物理时空,是实在的,有限的,同时又显现于无限的心灵时空,是经验的,超验的。而老子所追求的就是那种超越感官、诉诸心灵体验、趋于无限的美—“道”之美或可称作“大美”。老子心目中的那种“道”之美,是不可言说的,而只能超越语言,另辟它途。老子哲学对语言有效性的怀疑和对超越感官的悟道方式(“静观”)的推崇,格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中逻辑语言符号以外的艺术语言的发展。逻辑语言难以表达的生命体验,在艺术世界里获得了最大的补偿。从这个角度看,老子哲学开启了中国哲学“立象以尽惫”这一审美式的致思方向,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的走向。

老子哲学的光大者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用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不能把握的“道”,却能够用形象思维和艺术形象去把握和传达它。《庄子?天地》篇有一则窝言说:“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而不得,使噢垢素之而不得也,乃使象周,象圈得之。皇帝曰:异哉!象圈乃可以得之乎!”在这个窝言当中,“玄珠”是“道”的象征,知是知性(智慧)的象征,“离朱”是传说中黄帝时代视力最好的人,在这里是感官的象征,“噢垢”是语言的象征。而“象圈”即若有若无,朦胧恍惚的样子。窝言的惫思是说,用知性、感官和语言是得不到“道”的,用“象圈”则可以得到。叶朗先生认为,“象圈”就是艺术形象的象征。(见《中国美学史大观》,)应当说,这是极富见地的思想,尽管《庄子》一书并无明确提示,说象圈就是艺术形象。但是,庄子在这里所说的“象周”的特征,正是符合艺术形象的特征,或者可以说,庄子是在不自觉地提出了道家哲学的“美”论。而后来的艺术形象理论正是这一美论的提炼、升华、明朗化和系统化。

二、冯契先生认为,西方人比较早地提出了美学上的模仿说(再现说)和典型性格理论,而中国人比较早地发展了美学上的言志说(表现说)和意境理论,这是中西美学思想上的不同的特点(参见《智蔽的民族特征—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看中国传统文化》)。

而意境理论的形成则与老庄哲学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意境”这个词,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唐代诗僧皎然已专有《取境》一文,认为取境或高或逸,都是“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并把“境”和“情”联系起来。他说:“情,缘境不尽曰情。”后来许多人便使用“意境”一词。但实际上,意境理论发端于先秦,魏晋时已基本莫定基础。至唐以后,意境理论则趋于成熟,意境成为衡量艺术品优劣高低的重要尺度。不仅中国艺术的主干诗、书、画崇尚意境,连后来的戏曲、小说也竞相以意境标榜,以至于王国维用意境理论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而意境的真正思想根源正是先秦的老庄哲学。不懂得老庄哲学,就难以真正理解意境的本质。

全文阅读

老庄哲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

摘要: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探索、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中国美学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老庄哲学;中国古典美学;影响

研究中国艺术或者中国美学思想,老庄哲学是必不可少的。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思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老子和庄子都是大思想家,他们对宇宙和人心的观察极为透彻,他们给后人以留下来的内圣外王的道理,极为清楚。对吾人的心性修养,非常有益。因此,如果我们要想正确的剖析中国艺术或者中国美学思想的话,就必须对老庄文学做出正确的了解。老庄文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地法自然。”人法地,感觉是人与大地间的关系。“地法天”,就是大地应该效法于天。“天法道”又是什么感觉呢?那我们说人法地、地法天,都有一种可触可摸的物质的感觉。人有五官四肢、五脏六腑,这个很清楚;人的脚下就是地,它很深厚,跺都跺不动,感觉也很清晰;人的头顶上就是天,虽然古人说的天和我们说的天不太一样,现代人说天,有宇宙的感觉,其实从直觉来说,天还是头顶上的空间这么一种感觉,还是有迹可循、可以琢磨的。但是,道是什么呢?这个寻找起来就比较麻烦了。“道法自然”就是自然凌驾于任何物质至上。

老庄最早建立了以“道”为核心和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老庄在哲学问题的阐释中又触及到了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创造等多方面问题。他们以“道”为哲学基础,以“道法自然”为依据,围绕自然、社会、人类活动三大方面阐述了他们的美学思想。

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探索、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中国美学的审美取向。

关于美的本质、美的根源中国美术史上有很多说法,现在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老庄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庄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其实老庄哲学对于道的核心范畴就是对于美学的基本范畴。在老子看来,道既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绝对与精神物质相分离的的个体。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主象”,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乃道之主体,“有”乃道之所用。老子说:“故常无,用以观其妙,常有,故以观其缴。”有与无,有线和无限,是对到性质的规定。这个规定其实就是没至于美的规定。谢林说过,美就是要在有限之中看出无限。把一切作用于视听感觉上的美,作用在并凌驾于视听感觉之上。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性质,是独立的、个性的、实在的、有限的……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内容,它高度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结晶,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沿承。老庄哲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和禅都是在对世界本体的追问中发现了空与无。意象真正生成美学,是形和质的一种结合,其中并不牵涉精神。意境这个进一步开人胸襟的范畴,其中的“境”也在中国固有学术传统中找不到根据。

庄子的哲学理论有浓郁的美学思想。他的“天一合一”、“物我浑化”等观点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构建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全文阅读

浅析老庄哲学对我国美学影响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庄哲学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问题上的致思方向;二是老庄哲学方法论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三是老庄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旨趣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

论文关键词:美学思想;老庄哲学;美的本质意境;审美取向

一 关于美的根源、美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中外美学史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美学史上对这一间题的探讨是深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的,或者说,老庄哲学决定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属性的致思方向。

老庄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他们对“道”的本质属性的规定其实也就是对美的本质属性的规定。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根本法则的“道”,有两个根本的特点:一是无为,二是无名。《老子》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气第1章)又说:“道常无名。气第32章)他称“道”为“无名之朴气第37章)。就是说,“道”是不能用普通语言、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来把握和表达的。“道”的存在状态,与其说是“有”,毋宁说是“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请,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晚,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14章)在老子看来,“道”既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绝对的与现象界分离的精神实质,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主象”,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乃道主体,“有”乃道之用。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第1章)有与无,有限与无限,是老子对“道”性质的规定。这个规定,其实也就是美之为美的规定。谢林说过,美是要在无限之中看出有限。一切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的美,同时又表现出某种超出视听感官的性质。美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社会性质,既存在于一定的物理时空,是实在的,有限的,同时又显现于无限的心灵时空,是经验的,超验的。而老子所追求的就是那种超越感官、诉诸心灵体验、趋于无限的美—“道”之美或可称作“大美”。老子心目中的那种“道”之美,是不可言说的,而只能超越语言,另辟它途。老子哲学对语言有效性的怀疑和对超越感官的悟道方式(“静观”)的推崇,格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中逻辑语言符号以外的艺术语言的发展。逻辑语言难以表达的生命体验,在艺术世界里获得了最大的补偿。从这个角度看,老子哲学开启了中国哲学“立象以尽惫”这一审美式的致思方向,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的走向。

老子哲学的光大者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用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不能把握的“道”,却能够用形象思维和艺术形象去把握和传达它。《庄子·天地》篇有一则窝言说:“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而不得,使噢垢素之而不得也,乃使象周,象圈得之。皇帝曰:异哉!象圈乃可以得之乎!”在这个窝言当中,“玄珠”是“道”的象征,知是知性(智慧)的象征,“离朱”是传说中黄帝时代视力最好的人,在这里是感官的象征,“噢垢”是语言的象征。而“象圈”即若有若无,朦胧恍惚的样子。窝言的惫思是说,用知性、感官和语言是得不到“道”的,用“象圈”则可以得到。叶朗先生认为,“象圈”就是艺术形象的象征。(见《中国美学史大观》,)应当说,这是极富见地的思想,尽管《庄子》一书并无明确提示,说象圈就是艺术形象。但是,庄子在这里所说的“象周”的特征,正是符合艺术形象的特征,或者可以说,庄子是在不自觉地提出了道家哲学的“美”论。而后来的艺术形象理论正是这一美论的提炼、升华、明朗化和系统化。

二冯契先生认为,西方人比较早地提出了美学上的模仿说(再现说)和典型性格理论,而中国人比较早地发展了美学上的言志说(表现说)和意境理论,这是中西美学思想上的不同的特点(参见《智蔽的民族特征—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看中国传统文化》)。而意境理论的形成则与老庄哲学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意境”这个词,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唐代诗僧皎然已专有《取境》一文,认为取境或高或逸,都是“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并把“境”和“情”联系起来。他说:“情,缘境不尽曰情。”后来许多人便使用“意境”一词。但实际上,意境理论发端于先秦,魏晋时已基本莫定基础。至唐以后,意境理论则趋于成熟,意境成为衡量艺术品优劣高低的重要尺度。不仅中国艺术的主干诗、书、画崇尚意境,连后来的戏曲、小说也竞相以意境标榜,以至于王国维用意境理论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而意境的真正思想根源正是先秦的老庄哲学。不懂得老庄哲学,就难以真正理解意境的本质。 老庄哲学思想起步的地方,也许并无主观的艺术追求.但是老子哲学对“道”的描述,却斌予其以深刻的美学意味.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这是一种通过否定达到肯定的方法,有人称之为“负的方法”.后来中国美学史上形成的意境理论如重神尚韵,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景”、“象外之象”等,就是这种“负的方法”的体现。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以意境论诗美,反复强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都是对老子哲学中这一方法的发挥和运用。

庄子哲学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庄子用十分生动的语言写了很多充满哲理的窝言故事,如“厄丁解牛”、“轮扁研轮”、“询俊者承拥”、“津人操舟若神”、“吕梁丈夫挑水”、“梓庆削木为性”等。这些离言都是讲,劳动的技艺达到神化的境界,就成了完全自由的劳动,成了一种美的享受。而这种自由意境之所以能获得,是由于长期的锻炼,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些寓言朴素地把“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哲学思想体现于,个个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从而构成一种艺术惫境。因此可以说,在庄子寓言里,意境理论已初见萌芽了。后来,正是在老子哲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庄子的哲学离言中所包含的这些思想和魏晋玄学思潮相结合,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美学史上的艺术意境理论。

三以诗、书、画为主干的中国艺术,在审美取向上是基本一致的,都可归结为:祟简约、尚自然、求空灵。而这种审美取向也与老庄哲学思想有着内在的渊源。

全文阅读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

摘要:老子与庄子在人生哲学方面各有建树,二者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第一,在现世人生修养方面,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庄子则讲“心斋坐忘”;第二,在现实人生抉择方面,老子讲究“无为而为”,庄子则讲“无用而用”;第三,在理想人生追求方面,老子追求“见素抱朴”,庄子追求“无何有之乡”;第四,在人生境界参悟方面,老子追求“上善若水”,庄子则追求“齐物逍遥”。老子侧重于弱者的生存智慧,而庄子更加倾向于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当今时代,老庄人生哲学中的精华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关键词:老庄;人生哲学;生存智慧;达观态度

先秦时代的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二人的哲学主张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老子以道为体,以德为用,阐发道法自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其目的一为解放人的认知能力,二为解放人的生活心境,在人生哲学方面主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226的弱者生存智慧,带有强烈的朴素辩证法色彩。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清静无为,致力于人生哲学的建设,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2]72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以达观的处世态度来面对生活。虽历时弥久,但是老庄的人生哲学主张在当下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一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原因

1.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哲学是每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们所处的背景往往决定了这种思想的内容与所指。原因与目的的合一性,为解决精神困惑提供直接的渠道。从外部研究来讲,老庄的人生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据史料考证,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自东周开始,王权逐渐衰落,分封制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3]23随着制度的瓦解,诸侯王臣人心不稳,政治动荡不安,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这种“天下无道”的现象,每个人都有着共同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但在如何应对现实时,有的人选择积极入世,有的人却选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成为那个时代的隐者。老子作为其中的一员,主张返璞归真,顺应人的本性,处处隐含了弱者的生存智慧。庄子晚老子几十年,生活在战国时代,其社会环境与春秋末期大都相似。社会动荡不安,生活不稳定,处处充满危险。但庄子与老子有一点略有不同,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更像是一个没落贵族对人生的思考。有史料考证庄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贵族的后代。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生活不稳定,充满危险的大环境下。没落贵族的身份让庄子更加看透世间的一切,既不像当时的隐士一样消极避世,他不相信传统隐者找到的种种避世方法能躲避黑暗,又不像士人阶层那样积极投奔政治,大展宏图,而是采取游世的态度,以一种达观的心态,无所期待,追求“齐物逍遥”的人生境界。2.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思想渊源。隐者文化是老庄人生哲学最主要的源流。隐者文化渊源甚早,按战国秦汉间人的说法,从尧舜时代直到西周初年皆有隐者,但这些传说恐怕是战国时隐者的托古之辞,不大可信。比较可信的是春秋时代,即开始有隐者的活动和隐逸之士的传说。《论语》中孔子师徒南游时曾遇到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人,皆是南方的隐者。这些隐者大都很有见识,有着共同的特点:比如都鄙夷政治,嘲讽救市的主张和努力,主张避世而居,保全自己,寻求“真我”。另外,他们都在避世的生活中寻找某种新的人生意义。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主张“以退为进,无为而治”,也多出现这种色彩,可见老子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深受这种隐者文化的影响。庄子继承了隐者的理想主义传统,要在世俗生活的腐烂气息之外寻找清新的人生。庄子在隐者观念中汲取灵感,特别是在隐者寻求“真我”的观念中汲取灵感。庄子否定现实中的“我”,倡导以一种游世的态度来面对现世,这种游世思想的本质并不是以无原则的游戏手段谋求好处,而是以彻底的游戏态度嘲讽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寻找稳定生活的想法。庄子的这一理论实际上标志了对隐者传统思想另一种激进的改造。3.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主体条件。老子曾为“周之守藏史”,[4]2136掌管周朝图书文献,在这些典籍资料中有不少文章体现出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态度,老子有机会对其吸收借鉴。老子的人生哲学很多都是他在经验世界所体悟的道理,是其对生命的呼声。另外,有史料考证庄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贵族的后代。庄子生在战国时代,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没落贵族的身份使得庄子比常人更加看透世事,既不会消极避世亦不会积极投身政治,而是用一种游世的态度游戏人间,追求“齐物逍遥”的人生境界。

二老庄人生哲学的内涵:老子与庄子不同观点之比较

老庄作为修道之人,从始至终都以修道、修身为目标。修道或是修身从根本上讲乃是修心之道,也就是使自己的内心达到某种状态。心性的修养是修身之道的重要环节。1.从“致虚守静”到“心斋坐忘”的现世人生心性修养。老子认为心性的最佳理想状态是达到“致虚极,守静笃”[1]134的境界。老子作为一个有道之人,提出想要达到致虚守静的最佳心性修养的理想状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少私寡欲。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143任继愈在《老子新译》释为“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5]100私欲能够蒙蔽人的心灵,损害人的本性。人类的私欲一旦打开常常会永无止境,欲壑难填。从古至今,许多人在无休止追求名利声色的路上,不仅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也泯灭了自己最质朴的性情和德性。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少私”不是无私,“寡欲”也不是无欲。他只是告诫世人不要总为外物奴役,要追求心灵上的自由。这在另一点上也说明老子的心性修养在今天这个社会可以理解为:不论是清心寡欲不问世事,还是积极入世追求名利,都是心性修养所达到的境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殊性,境界与境界之间无所谓高与低,这完全看个人修为。所以,很多的时候不在于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是一个什么状态,只要内心无所欲求,也定会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理想状态,让心灵得以安宁。其二,要弃“智”弃“巧”。“智”和“巧”出自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143“智”在此做“自作聪明”,“巧”的含义在此做“偷巧之心”,虽然私欲是人的本能,但是,人的欲望的膨胀离不开自作聪明与偷巧之心的作祟。世上的俗人斗智攻心、奸巧诈伪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人类纯真自然之性的损毁,先哲老子鉴于此,主张绝巧弃智,减少心志的损毁,以保持“虚静”的自然心态。庄子在心性的修养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是达到“胜物而不伤”,庄子基于此方向在《人世间》中,详细地讲解了“心斋”和“坐忘”这两种修炼心性的步骤和方法:一方面,要保持心的虚静。“虚也,心斋也。”也就是说要做到心斋,就是要保持心的虚静,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纯一,然后虚以待物,最终达到“胜物而不伤”。如何才能做到胜物而不伤?庄子在《应帝王》中指出,要“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之主,体道而无穷……故能胜物而不伤。”[2]264也就是不图虚名,不用巧智,不对任何事情负责,并且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要静坐以忘其。其具体要求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道”,[2]240(《大宗师》)即忘掉自己的形体并停止一切思维活动,从心理上达到离行去知的境界。庄子在《应帝王》中指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2]258其意思是说,对于人世的事物,无亲无疏,抛弃对华美事物的追求而回到朴实无华中来,像木头人那样把自己的形体摆在人世上,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保持自己独立不移的形态,如此尽享天年。“无为而为”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人生上的体现,“无用而用”是庄子哲学思维方式,是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从无为而为到无用而用,均体现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这句话讲的是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无为而为和无用而用均带有古代朴素辩证法色彩。2.从“无为而为”到“无用而用”的现实人生抉择。老子的人生哲学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比如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中的“雄与雌”的关系,“知其白,守其黑”中的黑与白的关系、“知其荣,守其辱”[1]183中荣与辱的关系,均有着辩证的色彩。另外老子的《道德经》也都是讲的弱者生存的智慧,他讲究先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做最坏的打算,立定脚跟,再图进取。老子反对强攻硬取,“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332真正的强者乃是先立足于“柔”的,“守柔曰强”。立足于“柔”,不以力取,“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最后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这是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人生中的体现。庄子的在人生选择方面的哲学智慧体现在《人世间》篇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关于树的故事:有一棵非常大的栎树,几千头牛都能遮盖下来。当地人把它当作社神用来祭祀,而不把它砍下来作木料用,因为它木质疏松。所以其他的树多嘲笑它无用。大栎树只是笑着说:“我无用,但是我能够得以生存,你们有用,只是在一定的时候,被别人砍伐利用而得不到生存。”故事很简单,但含义很深刻。这棵散木,就是因为没有用,所以才保全了自己,这便是它的大用,即“无用之用”。3.从“见素抱朴”到“无何有之乡”的理想人生追求。老子看到当时的社会道德状况,仁义道德不再劝导世人,真善变成伪善,行善之道流于弄虚作假的层面,更有人假借仁义窃取名利,披着仁义的虚假外衣,践踏着仁义的高尚。因此提出要想民利百倍,绝圣就要弃智,要想民复效慈,绝仁就要弃义;要想没有盗贼,绝巧就要弃利,归根到底就是要达到“见素抱朴”的理想状态。庄子也曾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智邪?”[2]302这种假仁假义的诸侯,必然造成对百姓的戕害,所以老子主张扯开这些遭人利用的仁义道德的虚假外衣,以显露出人类自然本真的道德。老子把道德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自然本真的道德,这是一种天性;另一类是矫揉造作人为的道德。人性之初朴素自然,不受任何道德观念的限制,人类出于本性的行为与大道自然是糅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朴”是人生的理想状态。老子认为自然之德要高于人为之德,之所以会有人为道德的出现,是因为自然之德的失落。万事万物唯有失去,方才懂得可贵,老子对自然本真之性的挚爱,使其视“朴”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赋予“朴”以极高的价值意义。他说:“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1]129“道常无名,朴。”[1]198庄子对人生是一种游离于世外的态度。他所追求的理想人生是一种逍遥自由,无何有之乡的状态。他的理想人生追求来源于对现实人生痛苦境况的反思。他认为人生痛苦来源于自身的认识和思想的愚昧无知。人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缘于自身的愚昧。“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2]58(《庄子•齐物论》)这里的“芒”陈鼓应先生释为昏昧、迷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愚昧。正是因为愚昧才使得人们受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役使,人生存在的种种悲剧也是缘故于此。“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2]102(《庄子•齐物论》)。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经历着种种苦难,一心向往自由却事事被束缚。庄子认为理想人生的状态应该是逍遥自在。“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是理想人生的状态,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乃是“无何有之乡”。逍遥游仅仅为自由的物理状态,真正的逍遥乃无一物可得,达到无何有之乡的境界。庄子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构建了一种纯粹理想主义的境界,这种境界抛开了现实世界的束缚,是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这种自由仅仅是精神的自我创造,没有现实依据,因此接受这种思想的人也往往是无法让世界改变的弱者,也就是说庄子的思想征服了自己,使自己不为外物所累,做一个精神世界的富足者。4.从“上善若水”到“齐物逍遥”的人生境界参悟。老子是拥有人生智慧的先哲,他的处世之道是站在一个弱者的角度来设定的,用底线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讲究柔弱的辩证方式,老子常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1]332来说明柔弱和刚强的得失好坏,教给世人弃强取弱,舍刚守柔。老子认为真正的强者不是表面的坚强,而是先立足于“柔”,就像牙齿虽然坚固,反而会脱落,舌头柔软却得到保存一样。不以力取,“守柔曰强”。另外,老子认为水性柔弱,但却无坚不摧,无强不克,最能说明弱者生存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在这里是在说明,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为自己争任何条件,处在人们所厌恶的环境里,所以说它几乎接近于道。一个拥有至高善的人,应该有着水的品行,处在便于他人的位置,心胸宽广,与人交往自然平淡,说话讲信用,从政会治理,办事干练,行动合乎时宜。老子倡导人们多多向水学习,有着极大的善行,滋润着万事万物,却从不邀功讨赏,水有着容纳天下的胸襟和气度。老子的人生智慧以及对人生境界的参悟集中体现在上善若水的思想上。庄子在面对生活时与老子虽然有所不同,但同样不失为生活的智者。庄子厌恶世俗,“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并对世俗小人予以辛辣的讽刺。面对对他的窘境冷嘲热讽,向他炫耀出使秦国得来的车马的曹商,庄子十分不齿地说:“秦王有病召医,破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曹商自讨没趣地走了。庄子生性洒脱,看破名利。有一天他在濮水上垂钓,楚威王派使者说之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理都不理,以泥巴里打滚的乌龟自比说“吾将曳尾于涂中”。他宁可像乌龟在泥水里打滚一样活在清贫的窘境中,也不愿为世俗所拖累,做功名利禄的牺牲品。庄子比老子更加达观的地方在于置生死于度外。道家追求长生不死,而他虽注重养生,却并不恶死,他对于死亡有独到的见解,把死看成是一种解脱。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朋友惠施去吊唁,而庄子却在“鼓盆而歌”,正在为妻子摆脱尘世的困苦而庆祝呢!庄子快死了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商量着要厚葬他,他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岂不备邪?何以为此!”弟子们说怕他的尸骨被兀鹫吃了,他说,把我放在旷野里,兀鹫要吃我,把我埋在地下,那些蝼蚁也要吃我,你抢下兀鹫的口粮去喂蝼蚁,岂不是太偏心了!庄子在其《逍遥游》一篇中为我们描绘了他所设想的世界之大。“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6虽然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是其思想所及的世界。庄子所参悟的人生境界是达到“以无为求有为”,追求精神上的“齐物逍遥”。正如冯友兰所说,境界有高低,不同的境界在宇宙中的地位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6]549无论是老子追求的“上善若水”的人生境界,还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齐物逍遥”,达到“以无为求有为”的境界,一个是在道德的范畴内,一个是在精神的范畴内,各有各的不同,也各有各的好。

三老庄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