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人护理

老人护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年病人的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随着老年人的增加,老年人患病就医的人数也相应增加。老年人普为国家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并利用自己的晚年为国家继续做出贡献。为此,老年人患病应得到最佳的医疗保健服务,使他们健康长寿,并幸福度过晚年。

老年病人的护理特点

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诸方面都处于衰退阶段,造成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恢复缓慢,常易留有这是思维,表达能力不像年轻人那样连贯和流畅,听力下降、记忆力差,可造成主诉不确切;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降低和疼痛反应不敏感,造成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老年病人器官功能衰退,自理能力差,心理上固执不易接受,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老年病的发病、护理规律;善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日常中老年病人经常表现出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导致老而无用猜疑、依赖返童等心理。常处于痛苦不堪的状态,对周围的事物比较敏感,向医护人员提出质疑,甚至发脾气。因而,医护工作者对老年人更要多理解,多体贴,不厌烦不急躁。多方体贴关心,让病人更多的感到人间温暖,工作中要耐心细致,说话时要态度和蔼,语言清晰准确,平时要用尊称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以满足自尊需要。促其心理平衡。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求

老年病人阅力深,知识和生活经验丰富,工作上有成就,在家庭、社会中有地位,因而自尊心较强。当他们患病后,由一支配别人的人变成了受别人支配的人,这种角色的改变,使老年病人的自尊受到压抑,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表情观察的十分细致和敏感。作为护理人员要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耐心倾听他们的要求和意见,尽可能给予满足。限于条件做不到的要耐心诚恳的解释,以消除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即不冷淡他们,也不要奚落和讥讽他们,使他们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信任感。对老年体弱、力不从心、缺乏自理能力者,要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对身心衰老、反应迟钝、说话哆嗦,语无伦次,暴躁的老年病人,要有耐心,要宽容他们,并采取老人乐意接受的方法。对长期患病、受疾病折磨而出现的抑郁、消沉、沮丧情绪,要细致观察,耐心疏导,防治意外的发生,帮助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必要的心理护理外,在调整医、护、患三者之间,调整与患者家属及其他有关人员关系时,应遵循行为准则和规范。老年病人大多由于长期疾病折磨,往往力不从心,自理能力较差或者完全丧失,他们的子女也大多成家并且都有自己的工作,不能始终陪伴在身边,使得他们除了疾病的折磨外,精神上也感到孤独。这最需要医护人员向他们倾注爱心,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认真细致地护理,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疾病种类妥当安排病房,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温度、湿度适宜,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流通,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帮助病人从爱好中寻找乐趣,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督促病人加强体育锻炼,如练气功、下棋、打太极拳、散步看书报参加娱乐活动,从娱乐活动走出病人角色,促进治疗和康复。

全文阅读

敬老院老人社区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农村敬老院老人的社区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在10所敬老院开展社区护理,并用自制表向258位老人进行调查及对实施社区护理前后老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费用支出进行比较。结果老人的健康状况大有改善,医疗费用支出也比上一年降低25.8%。结论对农村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可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改善或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能有效地节约国家卫生资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农村敬老院社区老人护理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敬老院老人社区护理经验体会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2006年6月我院被定为济困医院试点单位,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济困医院成立后,我们收住了很多来自农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这些老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村敬老院的卫生保健条件不尽人意,照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就是吃、住,很难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健康照护,缺乏保健和康复等专业性照护,一些疾病不能及时预防,老年人一旦疾病缠身,或者重病重伤不能治好,就很容易瘫痪,甚至是离世[1]。

为实现WHO提出的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有效地节约国家卫生资源,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本市的10所乡镇敬老院的老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我们对农村敬老院老人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制定计划和措施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和护理措施:成立社区服务小组,小组由医生、护士、检验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服务时间一年(2007.10-2008.10。护理对象是本市10所敬老院的老人。小组定期轮流到这10所乡敬老院进行下乡服务。

2护理方法及内容

2.1健康状况调查摸底

全文阅读

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护理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膨胀,人口老龄化以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而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老年人家庭护理系统,我国老年人家庭护理起步较晚,老人护理发展不够成熟。现对中国老年家庭护理的需求和现状进行分析,对发达地区老年人家庭护理的模式作一综述,老人护理以期对我国老年人家庭护理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居家;养老;护理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有1个多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人口老龄化,无疑会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诸多问题,如:养老、家庭、环境、社会福利、收入保障等,但是,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福足的具体标志,同时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宝贵财富。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仍然难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就医需求,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从而,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化、家庭化成了必然趋势,老年人将会是社区、家庭健康护理的主要受益者。

要做好家庭老年人的护理,必须了解老年人的特点:

1、老年人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各种疾病的好发时期,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及时予以生活及心理护理,能不同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2、心理特点

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会发生重要改变,似乎已退出了社会舞台,退休后的失落、与子女的代沟、与社会的脱节等渐渐被忽视凸显了他们的矛盾心理,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特征如:自卑、孤独、固执、落寞、怀旧等。

全文阅读

老年人心理护理

1老年人的特点

1.1老年期认知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1];思维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但现实生活中各国政府官员和大中型企业中的决策者大多是50岁以上,甚至70岁以上的老人,表

明思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虽然思维速度逐渐变慢,但可以用经验、技能或专业知识来弥补。

1.2老年人的社会变化: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1.3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2.1焦虑紧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2.2抑郁:由于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认为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没有贡献了,成了社会、家庭的负担,而导致抑郁,也有的丧偶后,一个人独自生活,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务,对老人缺乏关心、照顾,老人长期生活在孤独与寂寞、单调等待之中,久而久之,便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导致抑郁,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也有的长期生活在躯体疾病的

全文阅读

谈老年人的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68

生活方面的护理

饮食护理:饮食质量影响人体的衰老与寿命,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全身器官一样日趋衰退。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营养上有特殊要求,所以老年人的营养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老年人基础代谢率比较低,对热能供给相对减少,一般比成年人降低10%~15%;老年人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变慢,易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和营养性贫血,故对老年人蛋白质供给不应低于中年人;脂肪摄入不宜过多;碳水化合物是膳食的主要来源,占膳食总量的50%~60%;并要有适量的植物纤维。

合理搭配食物:饮食要五味调和,多样化。主食提倡米、面、杂粮混食,这样可起到蛋白互补的作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无机盐的供给,其中纤维素胶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可预防便秘及肠道肿瘤的发生;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食品对缓解动脉硬化有好处;多吃大豆及豆制品,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

合理烹调加工:老年人舌表面味蕾减少,味觉减退。烹调时要柔软易消化,色、香、味、形俱佳;由于咀嚼方面的原因,食物制作应适应老年人的特点,应切碎煮烂,并尽量少吃油炸和较硬的食物。

合理的膳食制度:吃饭应定时定量,可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禁暴饮暴食。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吃饭要细嚼慢咽,并经常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饮食要冷热适当,辛辣和过咸过甜者少吃,以清淡为主;养成饭时较多喝点汤水的习惯,这样利于消化,且补充水分,也可防止便秘的发生。

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开始锻炼前,先由医护人员进行全身体检,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给予评估,并按医护人员制定的计划,结合平时的运动习惯来进行锻炼,以防发生意外。运动前先做准备工作,运动强度逐渐增加;运动结束前,运动强度再由高峰逐渐减弱,慢慢恢复到平静状态。运动项目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做到健身、医疗、娱乐相结合,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保健操、按摩、钓鱼等等。运动量的掌握应以自我感觉运动后体力充沛、精神愉快、食欲睡眠俱佳为度,同时尽量做到运动保持群体性,以防运动时发生身体不适,互相照应。

老年人的睡眠:睡眠与养生关系密切,良好的睡眠能使老年人免疫力增强,延缓器官功能的衰退。避免一切影响睡眠的不良刺激,睡前不宜多饮水、浓茶及咖啡,不宜做剧烈运动,不过度用脑,保持心态平和。采取促进睡眠的各种方法热水泡脚或饮少量热牛奶,也可重复温和按摩颈、肩、腰及下肢的肌肉等等。正确舒适的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宜,使肌肉放松,呼吸畅通,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床铺老年人多伴骨关节疾病,故应睡硬板床。床褥柔软、平坦、厚薄适中,枕高可视老人的自身情况而定。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暗而不黑,通风良而无风感,温湿度适宜,减少噪音干扰。

全文阅读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7-0140-01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老年人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使老年人的疾病也逐渐减少。人类的平均寿命日见增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心理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不仅让老年人延年益寿,而且使老年人在有生之年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提高生活质量,安度晚年。下面谈一下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1建立社区老年健康咨询中心:应有专业人员指导老年的自我保健。如饮食的烹调,营养的搭配,娱乐活动的具体内容等。建立保健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组织专家进行老年保健讲座,订阅老年保健杂志,建立老年健康宣传栏,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使他们愉快地安度晚年。

2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感:全社会都应该尊重老人,爱护老人,使养老敬老成为社会美德和风尚,让老人事事处处都感到和受到优待,而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帮助老人建立价值观、满足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过程。根据观察,老年病人适应力差,一旦患病,非常恐惧和焦虑,担心自己的身体能否好转,是不是不行了等等。这时护士要主动接近病人,帮助他们挂号,取药、取送化验标本,热情接待,解除孤独感对住院卧床的老年病人,应经常变换,使其能做些轻微的活动,放松肌肉,消除紧张情绪。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谈使病人感受到在医院得到了妥善的治疗和护理,增强他们对医院的信赖,解除了焦虑,增强了恢复健康的信心。

3热情周到的护理:马克思说“热情体贴和蔼可亲的举止,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由于疾病老年人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绪低沉,固执,爱发脾气。对老人医务人员应加倍耐心,热情,更加体贴,用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就能增添老人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严密注视病情发展:对疾病的细微变化,护士都要严密观察,因为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合并症,所以要加强护理,根据不同的生理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如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交叉感染,故作静脉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刺激。吸人性或坠积性肺炎时,可采用经常翻身拍背的护理方法,保持呼吸道畅通。根据气温的变化,注意衣服的增减,以免受冻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其它器官的疾病。

5饮食护理: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应当是低盐、低脂肪或低糖,充足的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多种蔬菜、水果等的平衡膳食,力求色香味俱佳,易于消化,有营养。采取少食多餐方式,从而增加食欲。

6为病人创造舒适优美的环境:病房宽敞,光线柔和,安静,安全。病床要低,被褥要轻、保暖,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因此,住院环境要逐步家庭化,以增强病人的适应性。要创造条件,种植花草,在病室的墙壁上可挂贴优美的字画,以美化环境,使病人心情舒畅。病室的设备要维持病人的独立性,如准备轮椅、手杖等。走廊、厕所等处要设扶手,便于行走,保证安全。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做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病情的恢复。

全文阅读

老年人手术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1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临床上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他们大多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导致生理状况发生变化,以至于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变化。手术对老年人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因此护理老年手术患者,护士做好心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一般资料

1.1 老年人生理特征: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变化,重要的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机体的应激能力、适应性、对疾病的抵抗力均有所下降。各种反应迟钝,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耳聋、眼花、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老年人多合并多种慢性病,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

1.2 老年人心理特征:

1.2.1 恐惧心理:老年人到医院就诊时就有紧张心理,特别是明确诊断需要手术时,心理更加恐惧。担心自己年龄大了,身体各个方面功能不如年轻的时候了,能不能挺过手术这一关,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心理严重失衡,往往会产生情绪低落、恐惧心理。

全文阅读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疗,狐狸工作着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各自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狐狸的重要内容。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已成为当今社区忽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而逐渐衰老,各项共仍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误及记忆力和认识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职、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社区护理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1失落感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2孤独感

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生活中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如:有的老年人患脑梗死、脑萎缩而行动不便,心理上则产生自卑感,不愿意出门怕见熟人,自感低人一等,整天待在家里象与世隔绝一样,这样未免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

全文阅读

老年人护理病人易生病

2011年12月下旬,70多岁的三哥患了不治之症、到了癌症晚期,因不能手术,只能出院回家保守治疗。几个侄儿侄女尽心护理,只求能尽量延长三哥的生命。由于护理的人员少、难度大(三哥要人通宵达旦陪护过夜),而且他们都有工作要上班,久而久之,晚辈们都有些吃不消了,这时年过70的我挺身而出,连续几个通宵精心陪护。毕竟年岁已高,岁月不饶人,我在第四天因劳累过度倒下了。在医院切除了肿大的脾脏,好歹保住了一条性命,但住了十几天院,花了1万多元医药费。家族的亲戚们此时只好两地作战:既要陪护三哥,又要照顾我,忙得焦头烂额。

虽然年过古稀,由于长年坚持体育锻炼,我的身体一向很好,除了牛皮癣外,没有什么大毛病。老年人都喜欢做“事后诸葛亮”,我也不例外。总结这次患病,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服老。虽然自己表面上看起来蛮健康的,但由于人老体衰,有些毛病处于潜伏期,只是没有发作而已。这些毛病如果保养得好,很可能终身都不会发病。二是没有掌握好护理的工作强度。假如不熬夜,只是白天和三哥聊天解解闷,或是干些端茶送水的轻体力活,相信脾脏即使肿大也不会造反(医生的分析)。而我晚上护理三哥,不单单熬夜,而且是天寒地冻;看到三哥痛苦的样子心里很焦急难过,还要做点夜宵给三哥吃。这样心情和体力的煎熬,就是年轻小伙子也扛不住呀!三是固执己见。晚辈们都建议花钱请护工,我觉得护工没有自己人照顾得好,而且费用很高,认为自己身体还行,就想着和三哥多呆一会儿,尽一份力,也可以省钱。

总而言之,是没有处理好自身健康与血脉亲情的关系。老年人在亲情付出的时候要量力而行,因为自己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一意孤行,极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出现身体健康问题,这样雪上加霜,反而增加受帮者的经济与护理负担,实是得不偿失,也是受帮者不愿看到的。俗话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老年人作为无力可出的弱势群体,在亲人们有困难的时候,应当首先选择出情、出钱。打电话予以口头慰问,或做些端茶送水、陪聊的轻体力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资金,表示诚意。晚辈们在长辈自告奋勇“出力”的时候,要婉言谢绝,可以花点钱请个护工。千万不能让老人们身先士卒、奋斗在护理的第一线,否则很可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

(江西 肖保根)

全文阅读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当某种疾病较重就医时,老年人对病情估计多半会很悲观,心理上也会变得很脆弱,而这都不利于老年人疾病的康复。所以对于老年患者,除了做好生理上的护理外,心理上的护理也十分重要的。

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⑴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1周最为明显。患者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远离了那种红红火火的集体生活,失去职能,而感到空虚,心理上感到不平衡,子女成家立业,自己多数时间在缺少欢笑的生活之中,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在每天2次的查房时和患者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交谈机会也较少,这样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

护理原则:解释-支持-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⑵猜疑心重:老年患者不会轻易相信刚认识的人。

护理原则:耐心解释。在护理猜疑心强的患者时,护士对他们的生活除了精神护理外,还经常与他们谈心,与他们讲些必要的治疗和用药知识,让疗效明显的患者作亲身经验介绍,包括怎样配合治疗,治疗中注意问题等,在用药过程中,巧妙地回答。

⑶孤独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老年患者。这类患者多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很少言语,其他患者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患者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事,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患者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患者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患者与其他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患者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⑷退化、依赖性增加:患病时,患者往往对自己日常行为,生活管理的自信心不足,事事都依赖别人去做,希望有更多亲友来关心他,从中得到安慰和温暖。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