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

老年人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有企业年金模式选择研究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提高,企业年金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迅速,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使之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管理,保障增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年金具有提高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和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等作用。文章对国有企业年金模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建立国有企业年金制度应考虑的因素,对企业年金计划的两种基本类型――DB型和DC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一种将这两种结合起来的新类型――“保底型”企业年金计划。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年金;模式;DB型;DC型;“保底型”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在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企业依据自身能力自愿建立的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目的在于为本企业职工提供退休收入保障。企业年金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的同时,企业年金会计也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精算估价为依据,系统计量企业年金成本,记录和披露企业年金资产、负债和损失的一套较为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

中国作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社会养老服务滞后与老年人人口的新增形成矛盾,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的提出,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因此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正被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企业年金的功能

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始于发达国家,从其实践效果来看,它能在老龄化社会中有效减轻政府养老的财政压力,提高企业职工的退休生活水平。总的来说,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提高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企业年金是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状况,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建立的,它将企业的效益与员工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强化员工的企业归宿感,也能够激励员工为了企业的效益而努力工作。一些企业实施差别化的企业年金分配制度,这对于鼓励竞争、奖励忠诚和贡献,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各企业内的企业年金待遇的差距,企业年金待遇水平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砝码,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发达国家的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年金和福利往往成为员工选择的重要考虑条件。

全文阅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民政厅、老龄办,直辖市建委(建交委)、规划委、国土局(国土房管局)、民政局、老龄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老龄办: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为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提高对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养老服务设施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方面,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养老服务类型和方式不断出现,养老服务设施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急需提高。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民政、老龄办等主管部门应对此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

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有关内容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要按照一定规划期城镇老年人口构成、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类型、布局和规模,实现养老服务设施的均衡配置。

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按照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求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配套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规模;编制养老设施规划应与城市人口布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居住区或社区规划、医疗卫生规划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进行协调和衔接,积极推进相关设施的集中布局、功能互补和集约建设,充分发挥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并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规模。

严格执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全文阅读

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战略要求及省委书记苏荣和省委常委、副省长关于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切实做好全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融入经济生态区建设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为契机,以增加计划生育家庭收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为目标,无偿提供土地、苗木、技术等帮助农村二女结扎户栽种一定数量的速生林或经济林,使其积累起一定的“绿色财富”。

二、目标任务

整个工作实施分三年规划:

年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全面推广年。全区要完成农村二女结扎户的计划生育“绿色养老”任务,制定实施细则,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抓好示范,总结经验,探索一条开展计划生育“绿色养老”的新路子。

年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巩固发展年。建立完善计划生育“绿色养老”责任机制、帮扶机制、协调机制、督查机制、保障机制等各项长效工作机制,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年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完善提高年。力争全区农村所有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享受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成果,做到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全覆盖,让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实现“一年起色、二年发展、三年致富”的目标。

全文阅读

美国高校教师养老金制度

摘要:养老金计划是美国高校教师退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和固定缴款养老金计划。近30年来,美国高校教师养老金的最大变化是从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向固定缴款养老金计划转变(或两个计划相结合)。这意味着养老金的负担从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负担向个人负担转变。同时,随着美国人口寿命的延长、经济衰退及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拨款的大量削减,高校教师养老金制度面临很大挑战。这些发展趋势对高校教师的退休决定和计划以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高校教师;养老金;退休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美国

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5—0087—05

一、美国高校教师养老金制度的历史沿革

跟美国其他职业领域一样,大学教师退休制度的推行依赖于养老金的获得。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1905年,工业资本家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捐资1500万美元成立了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向私立非教派院校的退休教师提供养老金。卡内基养老金最初只向52所高校的退休教师提供。到1916年,参与养老金的院校增多,卡内基基金会的原始捐赠无法满足需要,要求其他额外资金,于是卡内基基金会于1918年成立了美国教师保险和养老金协会(The Teachers Insurance and Annuity Association ofAmefica,TIAA)专门管理教师养老基金。

此后,TIAA继续在卡内基基金会的方向下运作,直到1936年开始作为独立的实体进行运作。作为按照纽约州的《保险法》进行运作的保险公司,TIAA向高校的聘用人员提供可在700所公私立高校、研究组织和基金会之间转移的养老金。个人享有TIAA合同规定的全部收益,包括雇主为其缴纳的养老金,不管教师个人将来的雇佣状况如何。

1952年,纽约州议会通过了一项特别法案,根据该法案成立了大学退休金基金会(The College Retirement Equities Fund,CREF)。CREF是伴随着TIAA养老金受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因为TIAA基金仅仅投资债券等低风险项目,收益有限,所以需要另外一个投资战略为退休教师提供更多的回报。而CREF的投资和回报是以公司的股票资产为基础的,可以抵抗通货膨胀的影响。教师可以将个人和学校向其TIAA养老金账户缴纳的养老金多达50%的金额转入新的CREF账户,该资金被用于股票市场投资,而教师的TIAA账户余额则通过TIAA投资到一个固定收益的养老金项目。CREF提供的投资多样性为退休人员提供了可选择性的投资战略。

二、美国高校教师养老金计划的管理模式及其类型

全文阅读

阿根廷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失败的原因探析

摘要:2008年11月20日,阿根廷参议院投票通过阿政府提交的将私人养老金国有化的议案。至此,阿根廷政府实施了14年之久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宣告失败。本文回顾了阿根廷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了阿根廷的私人养老金制度,并对其改革失败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阿根廷;养老金;私有化

一、阿根廷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历史背景

阿根廷的养老金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04年,阿根廷政府就建立了面向全体公务员的养老金计划。在此之后40多年,众多养老金计划陆续推出,但是覆盖范围却十分有限。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只有7%的劳动者被纳入到各种养老金计划。到60年代中期,由于缴费水平和退休年龄没有明显变化,阿根廷政府为了解决养老金计划所面临的财务困境,将先前已经存在的众多养老金计划整合为三种(第一种面向公务员及自雇人员;第二种面向手工业者和商人;第三种面向其他职业者),雇员的退休年龄也有所提高(男雇员为60岁;女雇员为55岁),养老金的缴费率达到20%(雇员5%;雇主15%)。

到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养老金计划的财政赤字不断增长,加之失业率的不断上升和退休人口的赡养率不断下降(从80年代的2.5:1下降到90年代的1.5:1),使得养老金计划在财政收支上更加艰难。而此时拉美地区爆发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导致的通货膨胀使职工的养老金不断贬值,各方面的压力迫使阿根廷政府必须对原有的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

二、阿根廷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基本内容

阿根廷议会于1994年通过了《一体化养老金法》(SIJP),对原有的养老金计划进行改革,改革后的养老金制度采用混合型养老金计划以取代原有的PAYG养老金计划。与智利的激进式改革相比,阿根廷的养老金计划改革幅度较小,改革方式比较温和。改革后的养老金制度采用两支柱的框架结构,第一支柱保留了原有的PAYG养老金计划,但是对其中的一些参数进行了改革;第二支柱则仿照智利模式,采用私营部门管理的养老金计划。在对“中人”的补偿问题上,阿根廷政府引入了过渡性养老金,用于补偿在旧制度下有缴费记录的雇员。

(一)、阿根廷养老金制度概述

全文阅读

浅议云南省民营煤炭企业年金制度设计

【摘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建设进入到一个规范、快速发展阶段。以东源集团为代表的云南省国有煤炭企业在2007年顺利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将进一步推动在煤炭产量占云南省产量76%的民营煤炭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而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年金制度――集合年金计划,将是民营煤炭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的关键。

【关键词】民营煤炭企业 年金制度 设计 集合年金制 关键

企业年金(Enterprise pension)是指企业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建设进入到一个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一、实施企业年金的意义

从宏观角度看,企业年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基本养老、个人储蓄性养老并称为城镇职工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它既不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也不同于现有的商业保险。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年金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企业福利制度,对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吸引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年金的特点是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建立、市场运营管理、政府行政监督,既可体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差异,又可以体现不同劳动者之间贡献的大小,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是一项长期有效的制度安排。企业年金计划作为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手段,在煤炭企业中的“金名片、金手铐、金保险”的作用,将成为云南省民营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法宝。

二、企业年金在云南省民营煤炭企业实施的可行性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建立企业年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为前提。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依法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纳费用,是企业及职工依法应尽的义务。没有履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义务,就不能行使建立企业年金的权利。

全文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的困境及出路分析

摘要: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文章重点针对企业年金计划所面临的困境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年金;管理模式

中国版401K计划也称“企业年金计划”,即政府通过给予减免或递延的税收优惠政策方式鼓励企业为职工购买企业年金产品补充养老保险,若企业购买该企业年金产品,这部分资金可在税前列支。若中国版401K计划有望实施,将直接促进保费的快速增长,这意味着企业年金在内的保险资金将不断扩大规模,其保值增值资金管理需求也将进一步凸显。目前,企业的税收负担都比较重,很多中小型企业更宁愿以实际工资的形式给员工,如果要推进企业年金,那就要求税收优惠提高到8%以上,又给了税务总局、财政部难题,这已不是保监会单方面能决定的。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年金总体发展速度加快,覆盖范围和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增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一批、第二批审核认定的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共有61家,各省市还有其单独认定的管理机构。截至2010年底,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2809亿元,缴费职工人数为1335万人,仅占2.57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5.19%。

第一,企业职工的需求不足。一方面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力,另一方面职工缺乏对企业年金的重视。如今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实际缴费已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30%,这已给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而职工在已有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加上存在着职工工资普遍偏低、职工对企业缺乏忠诚等问题,对工资需求大于对福利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并未把养老保障寄托于企业,从而必然抑制企业和职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因此,无论政府是强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还是半强制,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第一支柱过于强势,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就没有发展的空间。

第二,金融机构供给不畅。多数金融机构企业年金计划设计简单趋于同质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年金计划产品设计理念还囿于原传统团险产品,对年金产品实质认识不足;产品投资创新环境艰难,掣肘较多;资本市场发育未成熟,投机风险较高,企业年金面临巨大的保值增值压力。

二、中小企业年金管理模式分析

全文阅读

养老金的会计处理与核算

一、养老金和养老金计划

养老金,是指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用于保障日后生活的货币额,其本质是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根据“劳动报酬观”,养老金与劳动者的工资一样,属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一部分,两者都是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形式。所不同的是,养老金是劳动者一生劳动报酬分期支付中的延期支付部分,而工资则是即期支付部分,企业员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以其在职时提供的服务为依据的,因此养老金的根本性质是“递延工资”。养老金计划,指一种企业和职工之间关于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支付的协议,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按协议上规定的方法,计算给付一定的养老金。企业将养老金计划作为其对职工工资报酬计划的一部分。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养老金计划分为规定缴费计划与规定福利计划。规定缴费计划是指企业定期缴付一定数额的退休基金给独立的第三方(信托机构)保管,由第三方到期支付雇员退休金;规定福利计划指只要职工退休时,企业有履行支付退休金的义务,企业是否按时提取退休基金则由企业决定。但有时两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不确定性角度来进行判断,即看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主要指投资风险)由谁来承担。在规定福利计划下,由企业确保养老金的最终支付,企业承担由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投资风险;而在规定缴费计划下,企业把由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投资风险,转移给了个人。在规定缴费计划下,会计处理较简单,而在规定福利计划下,由于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事项,会计处理非常复杂。

二、养老金会计核算主体

我国2005年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要求,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书面合同关系。作为企业年金委托人的企业则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企业为主体来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应当按照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和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而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以企业年金为会计主体,规范企业年金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财务报表列表等内容。因此,严格来说,与绝大多数企业相关的养老金会计应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实施,其会计主体是企业本身。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是用来规范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要求他们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他们应当将年金基金与其固有资产和其他资产严格区分,以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这有助于提供关于企业年金财务状况、净资产变动等方面的有用信息,进而反映相关各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养老金的会计处理

(一)规定缴费制下的会计处理。规定缴费制是企业根据各期提存的金额及基金的投资收益来确定养老金支付额的养老金计划,该计划下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企业各期所承担的养老金义务一般就是该期应提存的金额,而企业提存的金额由计划中规定的计算公式确定。当企业每期实际提存时,其现行义务就得到履行。因而,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各期应确认的养老金费用通常就是当期应付的提存金,它的会计处理只需在提存时借记“养老金费用”,贷记“现金”(实际提存时)或“应付养老金”(尚未实际提存现金时)。如果企业各期应提存的数额与实际提存数额之间不等,则构成一项负债(应计费用)或是一项资产(预付费用)。

(二)规定受益制下的会计处理。规定受益制下会计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确认各期的养老金费用、确认各期应缴纳的养老基金以及由此产生的资产与负债、确定各期已退休职工的实际养老金支付额等。在养老金费用的确认中,除了要确认其主要组成部分――当期服务费用外,还包括各种待摊项目。目前,西方一些国家确认的规定受益制下养老金费用及相关因素有:当期服务费用、前期服务费用、利息费用和基金资产的实际报酬、精算损益以及养老金计划的结算、削减和终止等。这样,养老金费用的确认必须就这些项目分别进行。

全文阅读

全镇绿色养老工程工作意见

实施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程是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有利措施。为了进一步推动我镇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程(以下简称绿色养老工程)的实施,特制定以下工作意见。

一、目标任务

全镇实施绿色养老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帮助全镇农村二女户家庭栽种一定数量的速生林或经济林,并形成经济效益,增强其养老保障能力。

二、实施步骤

1、确认对象。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业户口,生育了两个女儿(含合法收养的),夫妇双方其中一方落实了绝育措施的家庭。

2、申请申报。符合条件的对象每年6月底前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填写《绿色养老工程申请书》,村委会审核其资格,再上报乡(镇)计划生育部门;乡(镇)计划生育部门完成审核并报乡(镇)政府确认,填写《计划生育绿色养老登记表》(一式两份),同时报县(市、区)人口计生委。

3、张榜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对象由所在村委会审核其资格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同时,在本地电视台进行公示,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三、保障措施

全文阅读

我国企业年金的模式选择

摘要:企业年金计划通常有两种模式:确定给付制(DB)和确定缴费制(DC)。DB模式下,计划发起人承担了全部的风险;DC模式下,全部的风险转嫁给了计划的参与者。DB、DC我们该何去何从?本文拟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切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适合我国的企业年金模式。

关键词:企业年金 DB模式 DC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年金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养老金待遇和退休生活质量,而且对吸引优秀人才、稳定员工队伍,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DB、DC的含义与特点

一般来讲,相比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言,企业年金制度实行市场化运营,有自己独立的运行机制。要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成功运作,一个安全高效的运行模式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年金计划按筹资与给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确定缴费型(Defined Contribution,简称DC)。和确定收益型(Defined Benefit,简称DB)两种基本类型。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率和替代率的确定是密切相联系的。

二、 DB模式与DC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分析

(一)DB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分析

DB计划是传统的企业年金计划管理模式,并且至今仍然在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是众多大公司采用的方式。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常常被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金手铐”,其有助于抑制员工的流动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