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市场论文

劳动力市场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分析论文

一、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特点

(一)与人才市场相比,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属于次一级的低端市场。换言之,是属于体力劳动型,特点表现为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大多数雇主雇佣农民工的原因在于农民工劳动力价格低廉,工资远远低于城市职工。而且,由于农民工一般为短期工,而非正式职工,没有国家规定的正式职工所应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障、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

(二)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跨度很大,流动性极强。农民工一般来自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地区,前往经济发达地带,这其中可能跨越多个省份,数千公里,无论从生活习惯还是语言文化都与其工作之地存在很大不同。这也是农民工不被当地居民所接受,成为边缘群体,无法融入社会文化的原因之一。

(三)我国农民工大多是在农闲时出门务工,随着收获季节的临近,或是春节的到来,许多农民工都会选择回家,具有很强的循环流动特点。这种特点给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民工的周期性循环流动状况说明我国的农民工受传统农业种植的束缚,无法彻底脱离其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根基,不能彻底摆脱农业生产成为城市工人。而城市农民工归乡后造成城市基础市政运营的紧张甚至瘫痪说明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大多数农民工没有和雇主签订正式的劳动协议。由于我国农民工是在我国特殊历史时期发展所出现的群体,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权利义务做出明确界定,且其自身并没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因此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最为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农民工并没有和雇主签订合理的劳动协议,一些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事故不能得到应有的赔偿。因此急需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可以合理自由流动,其供求、价格、竞争等因素处于市场调控范围。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农民工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依然处于较为盲目的落后的阶段。

(一)从市场交易双方来看,如上文所说,农民工与雇主并不能形成平等的雇佣关系,由于缺乏合理保障,一些农民工处于被压榨的地位,无法获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

全文阅读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文献综述

[摘 要] 本文主要关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并拟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相关的实证检验、最新发展、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政策建议以及国内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成果方面进行简单的评述和介绍。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一、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的背景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诞生主要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以下四个问题:

1.持续的贫困。60年代对美国城市劳工和贫困问题的研究,基点在于提高每个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以改善其物质财富,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提高人们的收入。政府以此理论为导向,大力发展教育,以期减少失业,消灭贫穷,但却以失败而告终。(Piore,1979)

2.教育与培训失效。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培训与生产率密切相关。但事实上,它们对城市工人的就业前景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也无法有效减少低工资和贫困。不少经济学家批评认为片面强调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显然是忽略了在工作岗位创造和配置过程中的结构性短缺。(Gordon,1972;Harrison,1971、1972)

3.收入不平等依然存在。从统计学意义上说,收入分布的不平等状况比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要严重的多。(Thurow,1975)

4.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现象严重。男性白人和男性黑人、以及男性和女性之间,即使他们的生产率是相同的,但他们的收入差异却很大。(Reich,1971)并且他们彼此间的收入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Hall, 1970)

全文阅读

防止劳动力就业市场歧视措施论文

论文关键词:劳动力就业市场歧视壁垒来源表现

论文摘要:卢梭说过:“人是生而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却是普便存在的。歧视夺走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夺去了人们的季严,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行为不仅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广大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本文首先给出了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吱视的概念、即对劳动者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设置壁垒,使生产率相同的劳动者受到不同的待遇;然后探讨了歧视的来源问题、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以及歧视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最后提出了政府在减少歧视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全文阅读

劳动力就业市场歧视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劳动力就业市场竣视壁垒来源表现

论文摘要:卢梭说过:“人是生而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却是普便存在的。歧视夺走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夺去了人们的季严,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行为不仅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广大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本文首先给出了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吱视的概念、即对劳动者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设置壁垒,使生产率相同的劳动者受到不同的待遇;然后探讨了歧视的来源问题、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以及歧视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最后提出了政府在减少歧视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措施。

1.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全文阅读

企业劳动力市场薪酬论文

劳动力市场薪酬治理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劳动力市场薪酬制度是企业寻求经营成功进行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何制订科学合理的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使其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对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合理支付员工成本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最终促成预期的经营成果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在企业劳动力市场中建立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企业与应聘者关于薪酬的博弈过程,并求出均衡解,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帮助劳资双方就薪酬问题找到谈判均衡点,并达成一致,有利于双方节约成本

一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博弈

在劳动力市场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企业(招聘方)与应聘者的招聘和应聘过程就是博弈论中的“讨价还价”模型在此过程中,企业方就自己企业的基本薪酬水平工作环境等给应聘者提供具体的介绍;另一方面,应聘者也就自己今后在企业中期望得到的薪酬水平或是其他的要求与企业进行磋商企业既要保证自己所提供的薪酬不低于市场平均薪酬水平,又要尽量压低薪酬水平以节约成本;应聘方在与企业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当然要尽量为自己争取到满足的薪酬等条件于是,企业方与应聘方围绕着薪酬水平展开了博弈

在这个博弈中,企业方和应聘者各有自己的盈利函数先由企业方或者先由应聘者提出薪酬要求,若另一方不满足,则提出自己的要求;若满足,则博弈结束这是一个动态博弈,而多次反复的博弈会导致双方的损失,因此,他们都会尽可能地减少博弈回合

二劳动力市场薪酬博弈模型的构建

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大部分都是买方市场,一般的应聘者找工作很难我们假设只有三个回合,每一次一方提出薪酬方案和另一方是否接受为一个回合;在第三个回合后,应聘方必须接受企业所开出的薪酬;在前面两个回合中,对于一方提出的薪酬,另一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只要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薪酬,则此博弈就宣告结束,且被拒绝的薪酬方案和以后的博弈过程不存在任何关系双方在这个“讨价还价”过程中由于谈判费用等的损失,双方的利益都要打一个折扣δ(0δ1),我们称这个δ为“消耗系数”

若设应聘方成为企业员工后每年产值为Y,他为企业所付出的年均劳动成本以及自身的年均教育成本记为C(g,e);企业方为员工付出的年均薪酬为S(Salary)(假设企业订立的薪酬范围1000≤S≤2500);则企业方盈利函数为:V=Y-S;员工的盈利函数为:U=S-C(g,e)令企业方为甲,应聘方为乙,甲乙两方围绕薪酬的变动为B,员工和企业在自己的薪酬上的变动范围总是常数A;SS1及S2分别表示甲乙甲按顺序提出的自己的期望薪酬,且A0,021:

我们用下面的方式来表达这个博弈过程:

全文阅读

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论文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失业保险制度受到西方经济界的极大关注,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应运而生。毋庸置疑,失业保险发挥着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水平和帮助其再就业的作用;然而,不少观点却认为失业保险会扭曲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可能引发更多的失业现象。因此,系统总结和梳理经济学家们有关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福利三个方面影响的经典文献,有助于我们在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中,将失业保险金与失业之前的工资收系起来,成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率,以保障不同层次失业者的生活需求;同时政府应当根据企业的解雇经历和潜在的失业风险,制定有个体等级差别的费率制度。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劳动供给;劳动需求;福利

一、引言

自法国1905年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失业保险制度以来,失业保险制度在西方国家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和功能强大的体系。然而,失业保险制度受到经济学理论上的青睐和重视却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众多经济学家惊奇地发现:只占据国民经济极小份额的失业保险,①会直接作用于经济中的每一个微观个体;它的每一项内容②变化都会直接改变人们的行为决策,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大量细致的理论研究围绕着失业保险制度展开。研究的领域涉及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也逐渐从建立理论模型转向更多的实证计量分析。具体而言,研究工作大体集中在三个方面:(1)失业保险制度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的研究,这是吸引众多经济学家目光的起始点;它引发了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全面讨论。(2)失业保险制度对企业劳动需求影响的研究。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税,探讨失业保险税收政策对企业劳动需求的影响也是重要内容之一。(3)失业保险制度对福利影响的研究。失业保险究竟如何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增进个人和社会福利的作用值得仔细思考。本文拟按照这三个方面,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失业保险制度的探讨和争论,并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作出评述,同时也指出了这些理论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非常有益的。

二、失业保险制度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的研究

研究失业保险制度对个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的失业率一直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人们开始怀疑这一现象是否与失业保险政策有关,③并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价失业保险制度的作用。同时出于财政问题的考虑,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着手对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福利制度实行改革。对现实的思考激发出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相关文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失业保险制度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的理论探讨

全文阅读

劳动力市场建设论文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全文阅读

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当代世界各国的劳动力市场迅速发展,各有其特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对滞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压力决定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失业;就业弹性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全文阅读

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论文

[摘要]当代世界各国的劳动力市场迅速发展,各有其特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对滞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压力决定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失业;就业弹性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全文阅读

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论文

一、域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1.劳动力供求增量。从劳动年龄人口增量方面看,以三市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1185.14万人为基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十年间三市劳动年龄人口0.29%的年均增幅,对三市未来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进行估计,则三市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约3万有余。从三市城镇从业人员数量方面看,二市分别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总趋势亦是递增的。从三市城镇从业人员数量总的趋势来看,间均呈现出稳步递增态势,各自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年均增幅9%、4.54%、2.77%。对2013—2015年三市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进行估计,汇总得出三市城镇从业人员数量年均约增加20万左右,考虑到产业转移对三市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这个数字可能会更高。从农村从业人员数量方面看,2006—2012年间,除、郴州二市个别年份存在小幅波动外,三市均呈现出温和递增的总趋势。但考虑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城镇就业,进而增加城镇劳动力供给。这一方面表明,域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在区域劳动力市场之外就业,或者同时还有一部分可能赋闲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表明,随着三市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前可能在区域劳动力市场之外就业的劳动力呈现出较强的回流态势,且回流量逐年递增,或者同时还可能存在赋闲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利用;同时还表明,在2011—2014年间,三市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以满足正常城镇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的需要及产业转移所引至的对劳动力的额外需求。当然,具体满足程度如何,则取决于产业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及转移产业的性质等因素,但这一趋势到2015年也会消失,并出现6.57万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局面。因此,从量的方面看,在不考虑区域劳动力市场之外的劳动力流入的情况下,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基本能满足产业转移引致的劳动力额外需求,则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

2.劳动力供求结构。在劳动力供求结构方面,主要考察劳动力供给在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方面能否与转移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匹配。匹配度越高,转移产业所需劳动力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及使用成本就会越低;相反,则会引发劳动力综合成本上升。从湘南三市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学历结构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最多,占比达49.19%;其次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为32.12%;再次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为15.34%;最后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为6.46%;文盲人口最少,占比为3.35%。当然,因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本数据包含非劳动年龄人口,但基本可以反映三市劳动年龄人口的学历结构。从三市提出的产业发展规划看,承接转移产业的重点均着力于区域内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一种方式是对既有产业进行扩容或升级,另一种方式则是以既有产业为基础,从产业链上下游针对既有产业进行拓展;与此同时,三市也规划发展一些虽不具备产业基础,但却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条件与发展潜力的产业。对于在既有产业基础上扩容的产业,劳动力在知识结构及技能结构方面的匹配度可能较高。这是因为此类产业发展时间长,产业成熟度高,与当地的教育或培训机构联系较多,加之教育或培训机构具备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与经验,因而为此类产业培养的劳动力较充裕。但对于在既有产业基础上升级的产业,从既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产业及新拓展出的、区域内具有发展条件及发展潜力的产业,劳动力在知识结构及技能结构方面可能准备不足,匹配度可能较低。这是因为之前劳动力市场对与此类产业相关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劳动力投资与之相关的教育及培训的动机则不强,教育培训机构为此类产业准备的教育培训资源也会相对不足,所具备的经验也会随之欠缺,因而为此类产业培训的劳动力也会相对短缺。综上,域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既存在结构矛盾又存在数量矛盾。当前,结构矛盾为主要矛盾,亟须解决;但数量矛盾也初露端倪,不容忽视。

二、政策建议

1、建立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劳动力市场各类动态信息。一是区域内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组织建立统一、协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各类劳动力市场动态信息,包括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劳动力供求信息、薪酬福利信息等,降低劳动力市场各参与方信息寻找成本;二是信息系统平台应是一个开放的、整合的系统,能保证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劳动力市场各参与方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三是信息系统平台应是一个实时互动的系统,能保证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高效的为劳动力市场各参与方提供高效服务,并实现信息实时交换。

2、改进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一是对于产业转移所需的长期劳动力需求,政府应引导区域内的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方向,积极面向区域劳动力市场需求办学,依据产业转移所引致的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及人才培养计划,使人才培养与转移产业对劳动力需求有机衔接;二是对于产业转移短期内所急需的劳动力需求,政府应协助转移产业企业,组织区域内的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等教育机构及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劳动力知识技能培训,着力保障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

3、建立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提高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积极性,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一是政府应根据产业转移对劳动力结构的要求,制定教育培训方面的专业、职业技能或任职资格指导目录,并定期向教育培训机构及社会;二是对于面向区域劳动力市场办学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财政补贴额度与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挂钩;三是建立教育培训成本分担机制,对于在指导目录内接受教育培训的劳动力,在毕业、职业技能达到规定标准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且在区域内就业的,返还部分教育培训费用。

4、加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及能力建设,让各类劳动力平等享有公共服务。一是在产业转移聚集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便捷市民出行;二是加强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改善各类劳动力的居住条件;三是大力开展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劳动力的业余生活;四是加强义务教育设施及能力建设,方便各类劳动力未成年子女就近入学、入托;五是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消除地域歧视、身份歧视,让各类劳动力平等享有公共服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