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狼性文化

狼性文化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狼性”也“文化”?

3月10日,《新闻晨报》以《员工接连自杀,华为回应称是偶然》为题,报道华为公司在2月26日至3月6日短短十天内接连发生两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以致两年之间已发生6起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以及华为管理层对事件的暧昧态度。与此同时,报道还披露了众多网友对华为奉行的“狼性文化”提出尖锐批评,社会学家顾晓鸣认为华为推崇的“狼性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缺陷,应该引起反思。

“狼性”也“文化”?简直是闻所未闻!凭着直觉,它有一种令人生畏、甚至毛骨悚然的感觉!

何为“狼性”?不错,狼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动听的故事,比如它的团队协作,比如它的知恩图报,等等。客观地说,这只是它们的生存法则使然,就它们的本性而言,其实只有四个字:贪、残、野、暴。说这是狼性,大概不会有多少异议吧。

“文化”是一个很耀眼的词汇。辞海的解释有三: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泛指一般知识;三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其统治的所谓文治和教化。生活中,一个人被人说成是“有文化”或者“文化人”,当然是很得意的,因为“文化”意味着一个人知书而达理,意味着一个人的品位。便是到了当下,从都市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到酒文化、茶文化、豆腐文化、厕所文化……可谓是应有尽有。细细想来,这些“××文化”并无什么不妥,即便那个臭烘烘的厕所,也照例可以套上“文化”的美名,因为厕所的设计、选址以及建造,可以从多方面凸现更多的创造性和人文关怀,这就蕴含了一种文化的成分、文化的意义。

那么,以凶野为特征的“狼性”怎么会与以文明为基质的“文化”捏到一起的呢?捏到了一起又会成为什么玩意呢?

笔者突然发现,实在是自己过于寡陋了。在Google搜索“狼性文化”,居然提示有七万多个相关网页,可见这个“狼性文化”不仅早已有之,而且似有铺天盖地之状。其中,不少网页与华为相关。原来,多年前华为竭力强调“狼性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尽管近些年为了避嫌不再叫喊“狼性文化”了,但“狼性”事实上已经浸润、融化在他们的思维方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的每个细胞中。他们的骨子里依然“狼性”十足。

《新闻晨报》的报道证实了这一点:

――一位自称华为离职员工的网友说:“回忆起在华为的日子,那的确不是什么快乐的记忆……因为我在华为的感觉就是窒息,就是感觉自己快活不下去了。这不是说工作量呀、加班呀这样的问题,而是整个工作氛围营造的。”

全文阅读

“新”狼性文化

前不久,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先生在公司内部网上发了一封以《改变,从你我开始》为题的公开信。在信中,李彦宏大声疾呼,要在公司内部“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这封信的内容流露到外界后,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其中,有赞誉之词,也不乏批评之声。作为一名企业观察者,我更愿意摒弃这些舆论的纷扰表象,去揣摩、思考一位企业家的战略胸怀。李彦宏此时看似突兀地提出“狼性文化”,其实源自于他一直深思熟虑的12个字,那就是:“倡导企业变革,防止精神懈怠”。

图变思举,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常态。小企业不变,则不能存活发展;大企业不变,则无法抗衡对手竞争。优秀的公司善于“现实之变”,卓越的公司敢于“未来之变”。诞生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以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起家,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行业巨头。当时英特尔的领舵人安迪·格鲁夫却不满现状,在明辨时展大势后,果断踏上了从存储器向微处理器的彻底、艰难而重大的战略转型之途。英特尔因此完成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成为了你我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

优秀向前,需要攀登一座珠穆朗玛峰,才能达到卓越;优秀向后,仅需退出半步,便是平庸的葬身之渊。从搜索巨头,到移动互联网,这对于百度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特别重大的战略转型,是一次从优秀到卓越的艰难攀升,自然容不得半点的精神懈怠。

用“狼性精神”防止精神懈怠

如果请大家来谈谈对百度公司浮光掠影般的印象,你会想到什么?穿拖鞋、抱玩具、唱词赋、享受舒适的休息室和甜蜜的水果大餐?对了,还有妩媚娇艳的“度娘”!对于一家企业,这些现象正常吗?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小资”其表,内心深处始终怀抱着“无产阶级的奋斗之心”,也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所提倡的“外松内紧”的状态,则值得赞许;但如果“小资情调”深入骨髓,变成一种“小资主义”,则值得分外警惕。因为“小资主义”背后体现的是隐患,是整个组织的精神懈怠。

最可怕的精神懈怠,其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懈怠。一个组织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则迟早会被危机吞噬。而每个组织无疑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个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凝聚成了组织的精神状态。李彦宏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为了要开除公司内几个“小资情调”的员工,而是想让大家提高警惕、从思想层面根除“小资主义”。

当然,“小资主义”仅是精神懈怠的某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为了防止精神懈怠,李彦宏还需要挑战各种不健康的“主义”和“思想”。他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警醒诸多员工的思想意识从而更加激活百度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组织。如果不懂居安思危,不懂识势而变,只是一味沉溺于行业霸主的幻觉之中,则迟早会似大象陷泥—进退维谷、难以自拔,甚至遭遇灭顶之灾。

全文阅读

另眼看“狼性文化”

2012年,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提出“创维2015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2020年1000亿元”的激进目标,在他看来,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具有“狼的斗志”,绝不满足于现状。接着,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Q3战略沟通会上发表了题为《改变,从你我开始》的演讲,提出“鼓励狼性,淘汰小资”;被公布于互联网后,再次引起了一场关于“狼性文化”的广泛社会争议。

百度要完成从PC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移并占领市场制高点,必须要像狼一样,不断适应和驾驭变化的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和谐共生,而这正是典型的适应环境的狼基因。因此,李彦宏的演讲通篇没有使用“狼文化”这个词,而是用了“狼性”,他特别强调了狼性对于“现在的百度”的合适性条件;同时,有效规避了狼文化的弊端。

事实上,中国商场上近年来有不少“狼”前仆后继:先有华为,后有海尔、国美,如今又来了创维、百度。

华为任正非总裁强调:“华为的每个部门都要有一个狼狈组织计划,既要有进攻性的狼,又要有精于算计的狈”,“活下来是真正的出路,国际上的市场竞争法则是优胜劣汰,难做的时候,你多做一个,别人就少一个。宁可卖得低一些,一定要拿到现金,亏钱卖了就是拼消耗,看谁能耗到最后,谁消耗得最慢,谁就能活到最后。”华为依靠这一策略在欧美电信运营商大幅削减投资预算引发设备商惨烈竞争的今天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保有了竞争市场的大份额或可能的未来市场;而在内部管理上,“狼文化”让华为拥有了一支高素质、吃苦耐劳、性价比高的人才队伍。

然而,由“狼性文化”延伸出来的“加班文化”“床垫文化”、“工号文化”等使华为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强烈的危机意识,使华为加班如家常便饭,有华为员工坦言:“12点前睡觉,就等着被刷掉”。2006年,华为员工胡新宇在公司连续加班30多天后过劳死;2008年3月6日,华为深圳坂田研发基地一名员工从华为食堂三楼坠下后不治身亡,其间,华为非正常死亡仅媒体曝光就多达38例。

颇具华为特色的“床垫文化”意味着需要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残酷无情的末位淘汰制等。工作在华为、眠在华为,森严的等级制度,使这个偌大的企业人人自危,强大的精神压力与紧张情绪不仅让内控难度加大,每年数以千计的员工弃华为而去,其中不乏核心层带着骨干团队集体出走之事,而且为华为真正实现全球化,进行跨文化管理埋下了隐患。除此之外,近年来,华为的国际化进程频频受阻,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文化也屡屡被调查。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曾这样概括狼的特质:一,不打无准备之仗,严密有序,很有章法;二,保存实力,瞄准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置对方于死地;三,团队精神,协同作战,为达目的不惜以身殉职;四,永不言败,绝不屈服。

伴随着企业的成长、成熟,共生、共赢、和谐、合作的责任文化价值观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经济全球化融合步伐的加快更需要中国企业在组织文化上能够具备更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联想收购IBM后重塑企业文化,“说到做到,尽力而为”;吉利收购沃尔沃后重塑企业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曾经的“狼”国美经过了黄光裕事件后重塑“信”文化……这些成功企业的案例无不体现了企业人本文化长久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中国企业可以在初创阶段或艰难生存阶段或极度变化的环境时适度推崇狼性斗志,他们需要狼的敏锐嗅觉,坚强的战斗力;但是,绝对不可以将狼文化作为中国企业文化的市场制胜法宝长期推崇下去。

全文阅读

文学中的“狼性”文化

说起 “狼”的形象,往往想起古罗马那只喂养过一对婴儿的母狼。在意大利卡皮托利山丘的神庙矗立着一座母狼的雕像,人们至今仍可看出母狼那带有野性的威风和慈爱的神态,母狼身下有两个吃奶的小孩,相传就是罗马的祖先罗慕路斯和雷慕斯。母狼因此成了罗马城的城徽和标志。那座青铜雕像至今依然屹立在那里,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代罗马人对狼的特殊崇拜之情和敬畏之感。

众所周知,古罗马与古希腊文化同时成为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对狼的特殊情感因此成为西方人永久的情结。中世纪寓言和童话中狼的身影不时地出现,但丁笔下那只象征贪欲的狼依然在向我们招手,美国现代作家杰克・伦敦对那只“海狼”的刻画更让多少读者为之动容。让我们回看西方文学的走廊,一同追寻狼的足迹,再一次注目那对月长嗥,诉说着远古的爱与恨的狼的故事。

从古老神话传说中寻找“人狼共舞”的身影

曾读到印第安人流传的一则古老的传说:远古时代,人类发现其他动物都有同伴,唯独自己孤苦伶仃,便向造物主询问。于是造物主把狼赐予了人类,并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成了兄弟,应该相互扶持。”这样,人和狼相伴为生过了很多年。后来,造物主又叮嘱他们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各走各的路,但双方的遭遇也许大同小异。”人类和狼便各自启程,并以各自的生活方式活到了现在。这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人与狼在远古时代的微妙关系。

印第安民族中也保留了不少关于狼的神话和传说。在至今留存的许多印第安图腾柱上频繁出现狼的形象,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与乌鸦、鹰、熊等动物共同组成一个图腾柱。图腾是远古人类集体认同的一种象征和标志,被选为图腾的动物总是与本部落氏族的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见,狼在印第安民族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古埃及神话中天神俄西里斯的儿子何鲁斯既是日神,也是狼神。古埃及墓室壁画上一个狼头人身的神像更令人浮想联翩。他就是被称为胡狼神的阿努比斯,不仅是墓室的守护神,而且是审判善恶的正义之神。此外还掌管防腐技术和香料,可以保证死者的身体不腐烂,这对重视死后复生的埃及人意义非凡。这位胡狼神之所以受到古埃及人的信奉和推崇也许隐藏了人类意识中难以言说的经验。

其他一些民族有的以狼为图腾,有的把自己当作狼的传人,这都不是偶然的。至少我们可以推测,狼与人类曾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共同分享大自然的恩惠,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人与狼的这种“共舞”发生在人类茹毛饮血的时期,与野兽同行共存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回忆已经被步入文明的人类彻底抛弃,但许多模糊的记忆和潜藏的意识仍若隐若现的影响着人类的情感和判断,形成一种狼情结。

从以上一些神话和传说中可以看出,人类和狼在史前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而不同的古老民族都以各自的方式展示了与狼的联系,狼鉴证着人类发展的历程。

全文阅读

“狼性文化”的正面和反面

“狼性文化”反映的是转型的阵痛。在专制的母体中引入自由的基因,谈何容易,文明重建、文化再造,岂能凭一两句口号就万事大吉,然而,做狗,还是做狼,to be,or not to be,这始终都是一个问题

2004年3月,中国出版了一本奇书《狼图腾》,一下子在中华大地上刮起了一股“狼热”。作者曾做过多年的内蒙知青,对蒙古狼的习性了解颇深,因此写出了12个感人的狼的生活片段的故事。如果仅从故事性看,这的确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但作者的写作手法让问题复杂化了,作者一边讲故事,一边呐喊“狼文化”,并将之拔高到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提出了“中华民族到底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的颠覆性问题,并提出将“华夏羊”改造为“现代中华文明狼”的口号。更重要的是,小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商业圈和文化圈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提出了一大堆“狼性文化”、“狼性管理”、“狼性团队”、“狼性教育”等等有待解释的概念。这些概念含有共同的字眼——“狼性”。

为了了解狼性,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下狼和狗的演化史。狼的演化史有一百多万年,和人类的历史差不多。人和狼有很多相似的生活习性,偏爱大致相同的食物,比如羊。狗是狼的一个分支演化过来的,历史要晚很多。大约15,000年前,人类进入定居社会,未被人类利用的剩骨残骸,吸引了许多小型动物,其中一种犬科动物,慢慢靠近人类,摆出各种驯化的姿势,慢慢被人类所接受,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这部分犬科动物就是狗。但另外一部分犬科动物,坚决不肯为肉骨头而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只是远远地观察人类社会,与人保持着警惕的距离,与人类遥遥相望,保持着自己特有的野性和自尊。它们要自己狩猎。于是,它们仰天长啸,在头狼的率领下,走向狂野,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和生活方式。从生活习性看,狼是既保留了个体独立又发展了团体合作的最好的动物,其特有的独立自强、家庭责任感和友爱堪比人类。 向狼学习并非中国人的专利。管理专家TwymanTowery(1997)写了一本《狼的智慧,自然界成功组织的方法》的著作。总结了狼的十二条生存法则:团队,耐心,基于个性的联合,好奇,观点分明,不怕失败,沟通,坚持,战略,游戏,生死考验,忠诚,求变。美国女诗人、心里创伤恢复专家Clarissa Pinkola Estes(1992)将健康的女人比做狼,需要具备一样的心理特质:敏锐的直觉,游戏的心态,高度的献身,注重关系,寻求答案,极度忍耐和韧劲十足。健康的女人要寻找狼一样的内在野性,而不是一味的屈从和畏惧。

既然狼身上有这么多优点,向狼学习也就无可厚非。这正是提倡“狼文化”的《狼图腾》的正面意义。“狼性文化”的背景是中国经济社会痛苦的转型期。人们开始向往自由,寻求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中国进行的是一种忠君文化教育,在我看来这种培育忠诚的文化是一种狗性文化,它的本质是驯化,反野性、反独立、反自由。做狗做久了,向往一下狼的生活,这难道不是“狗”之常情。

1903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写了一本旷世奇书——《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只祖先有狼的血统的南方看家狗由狗变狼的故事。这只狗名叫布克,原本是温暖的南方的看家狗,被贩卖到寒冷的阿拉斯加为淘金者充当雪橇狗。在那里,布克以坚韧的毅力适应了寒冷的气候,学会了所有的生存本领,杀死了阴险狡猾的对手,成为了雪橇狗的首领,赢得了主人的宠爱。这条狗具有了所有人们期待它的优良品质,忍耐、顽强、凶悍、挑战、进取、忠诚,但这些都不是它最重要的特质,这条狗的最大特质是,它身上流淌着祖先留下的狼的血液。虽然对主人的忠诚拴住了它难驯的野性,但狂野的呼唤一次又一次让它向往自然。终于,在主人意外死亡之后,它跟随狼群走进了森林峡谷,事实上,它成了孤独的狼王。

狗可以变成狼,“狗文化”、“羊文化”为什么不能转变为“狼文化”?发生在转型期的《狼图腾》及其“狼文化”的呐喊,又何尝不是一个现代寓言故事,一种对专制的反叛,对独立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一种文化的返祖,一种人性复苏,一种狗对狼的敬意。 但是,真理向前迈进一小步,就是谬误。从另一角度看,狼性的背后可能潜伏一种弱肉强食的奴性文化。事实上,野性再好,都只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要素而已,文化是一种有人类自己价值观体系的符号体系,涵盖从正义、普世价值到经济人、道德人、社会人假设各个层次,绝非呼唤一下狼性就可以解决。将狼性放大到整个文化体系中,甚至用野性代替人类文明的内心,重回丛林社会,这究竟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人和狼的最大区别是人有正义感,并不以生存作为第一法则。崇尚原始暴力、丛林法则,对强者的顶礼膜拜,对弱者的落井下石,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奴性。

“狼性文化”反映的是转型的阵痛。在专制的母体中引入自由的基因,谈何容易,文明重建、文化再造,岂能凭一两句口号就万事大吉,然而,做狗,还是做狼,to be,or not to be,这始终都是一个问题。

全文阅读

华为“狼”性文化的解读

华为的狼性文化已经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经典案例,吸引着许多企业刻意模仿。但事实上,文化如同每个人的着装一样,再好的服装穿在不同人的身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文化建设比着装更复杂,成功的文化塑造需要企业孜孜不倦的不断渗透,我们从华为的成长历史梳理中发现,狼性文化贯穿了整个华为的管理思维,包括制度、流程、用人和晋升机制等等,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了华为每个人血液中的一部分。而这种文化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学会的。

他山之石是可以攻玉,百度想学华为并不是不可以,但关键是如何持续有针对性、有效率的改变百度的内部文化氛围,否则光打雷不下雨,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文化的变革失败。笔者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这可以是文化变革的号角:三星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发展史中,老板在创业阶段为了不让员工仅仅满足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冲向世界名牌的目标,他第一个举措就是更改员工的作息时间,发出了三星要冲向更高目标的信号。百度也可以通过此举作为发起冲向更高目标的信号。

2、企业垄断时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当可口可乐发展到市场极限,全球已经没有更多的碳酸类饮料空间的时候,它所设定的目标就不是碳酸类饮料了,而是水,一个改变人类喝水习惯的目标。因此对于具有垄断地位而无法找到对手的企业而言,自己的战略目标应该具有想象力和冲击力,尤其是创新型的企业――自己的愿景和目标都不创新,怎么又去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呢?这是保持企业持续活力的关键。

3、适度使用内部冲突,激发鲶鱼效应:百度的文化变革可以先发信号,然后通过鲶鱼效应激发员工不满现状的情绪,这种内部良性冲突是一种氛围,但具体到每个个体,还需要通过个性化的引导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许多人忽略了华为针对市场人员的巨奖,重奖加合理的机制,哪个员工不卖命?但这不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毕竟企业不是军队,有了纪律就有效益的。

4、创新需要机制的支持:对于企业而言,创新绝不是官僚机制架构能够实现的,大企业病应该防范于未然。微软的创新精神因为庞大的企业架构和内部员工深陷考核指标的泥潭而已经陷入困境,李彦宏也许感觉到了企业的弊病,做出了相应的反应。目前阿米巴模式很流行,这种和当年海尔提出的SBU战略单元类似的方式是目前比较令人瞩目的经营模式,通过小单元的组合和自我成长,形成具有推动力和经营意识的利润和创新单元,也是最灵活的创新机制的尝试,百度可以适度借鉴一下。

5、首先要激发的是关键人员:百度的困境应该不是工作环境宽松的问题,而是激励因素缺乏的瓶颈。根据二八理论,企业内部核心资源能力人员的潜力挖掘,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此对这些人员不能简单的一刀切管理,而要给予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的空间。所谓文化变革就是发动全员,抓住关键。

全文阅读

狼性文化培训心得

狼性文化培训心得(一)

经过半天的狼性培训课程,自己收获颇丰。尤其是黄董的演讲,对于自己从一个学生的身份向社会职业人身份的转变起到了很大的心理引导作用。

正如上一辈对我们的看法一样,90后存在贪图享受、没担当、无责任感等等诸多通病。虽然自己已经步入职场一段时间,可如今还是很难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职业人,因为它意味着责任担当。初入职场,面对工作,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慌乱,不知道该如何去更好地面对。同时也发现自己不够十分积极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每天下班后回想起当天的收获,总觉得又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一天。这其实反应了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狼性,即缺乏战斗的目标。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匹狼一样,对于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进步,继而在不断的进步中成长。看了现场播放的狼捉羊的视频后,自己也深深地被震撼到了。它反映了很多道理,其中一个就是狼群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于猎物,它们总是很专注,瞄准目标后便展开猛烈的追逐,中途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直到将猎物逮到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猎物很难逃出它们的掌心。应用到外贸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受到市场经济下滑,采购更加全球化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客户像羊群一样很难扑捉到手。但只要够用心,瞄准适合自己的目标,并朝着目标依旧要建立起一个行业信心,这样才能坚定地发展。其次,从视频中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狼群懂得依据各年龄段的优势合理分配角色,才在每一次追逐中取得完美成功。在校园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个体,各自完成自己的学业,更多的是强调独立的精神。而出了社会,在职场中,需要的是一种团队精神,毕竟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力量的强大。所以在未来的工作中自己需要在心理上作调整,要时时刻刻顾全大局。同事之间只有患难与共,各取所长才能协调好部门的工作,创造业绩。

总之,这次培训鼓舞了自己战斗的心里,仿佛一根线在牵动着自己朝目标前进。对于公司的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融入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也相信只要用心地去学习借鉴沟通交流,一定可以培养狼群般的进取心和攻击性,从而取得辉煌战绩。

狼性文化培训心得(二)

以结果未导向

通过公司开展学习狼性文化——以结果为导向,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成效,也就是说没达到我们原有想要的结果。就是说我们做事最终没能达到领导的要求和自己内心的评判标准。长期以往,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是非常致命的坏习惯,会让我们没有成就感、迷茫、抱怨,甚至会找万种理由来理所当然的为自己没做好事情开脱。

全文阅读

华为:“狼性文化”

高薪是一种企业家精神

在华为工作标志着“高额收入”,在华为,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轻松的事。近两年,内部股改为期权后,新来的员工收入要少一些,但达到年薪15万元也不是难事。在华为,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以千人计;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以百人计;其他人,虽没有年薪10万元,绝大多数也不会少于年薪5万元。

高薪本质上体现了总裁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汤圣平在华为做了4年人力资源工作,在他看来:“今天的社会,太多的有钱企业,太多的有钱企业家,在中国财富百强的企业名单前十位企业中,有的连员工社会保险的钱都不肯交,这说明什么呢?任正非在华为股份不到5%,他愿意将财富分配给员工。”这体现了一种亲情观,同时这也使员工愿意为任正非、为华为“卖命”。

高薪另一方面体现了华为高效率用人之道。

杨东龙认为:“企业雇佣一个人,不仅是要雇身体、双手,更要雇心和脑,拿什么东西能够解决呢?就是钱。”这正是任正非聪明所在。工作与生活紧密不可分,如果员工为生活担忧得多一些,工作上用心就一定减少。给他3000元,只能发挥30%,给他5000元真的能发挥100%,甚至120%.华为让人全身心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产生了极大的生产力。

而从员工成本上分析,除了支付薪水外,还有相当大的部分在于对管理的投入,无论员工产出多少,管理和沟通成本都不会明显变化。高薪成为挖掘潜力的最好方式。

高薪背后是一种机制

高薪并不是华为用人之道的本质。华为通过一部基本法,为自己建立一种文化和理念。

全文阅读

“狼性文化”的和平演变

华为所遭遇的困惑,正是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引入西方成熟的管理模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姓任,我是华为的。”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文莱电讯公司合办的一个国际研讨会上,任正非如此毕恭毕敬地向每位到场嘉宾介绍着自己。任正非正以自己的切身行动促使华为“狼性文化”的和平演变。

随着华为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化进程,华为的“土狼精神”开始萎靡。特别是面对长期被国际通信巨头垄断的欧美市场,“土狼”策略无法打破进入壁垒,不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比赛,公平竞争自然无从谈起。

与此同时,华为既有文化对海外合作伙伴缺乏有效激励并与合作伙伴发生企业文化冲突。比如,在与3COM公司合资后,3COM员工独立悠闲自由的IT人文精神和华为略带血腥的狼性精神形成极大反差。

华为进军美国市场更是遭到了极大的挫折。华为在达拉斯的全资子公司FutureWel一直为品牌和人员管理的问题所困扰。它的新美国身份得不到认可,华为也无力留住美国本地的雇员。华为以中国文化为诉求的企业文化对此一筹莫展。

国际化中最重要的是国际人才的招募与管理的问题。为了打造国际化的人才团队,2000年之后,华为对过去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的宣传日渐淡化,华为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被归结为符合职业化需要的普遍性商业文化,如责任、创新等。

2002年初,华为对所有总监级以上的高层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封闭式培训,授课老师是从北大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聘请的8位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他们的授课内容既包括传统的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如“周易与思维方式”,“老庄的智慧”等,也包括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回到轴心时代”等西方哲学思想。

华为所遭遇的困惑,正是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引入西方成熟的管理模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华为在实践中认识到,结合中国现实的文化环境固然重要,但要实现管理的国际化,必须解决“道术合一”的问题。

全文阅读

狼性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将其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大学生培养中引入“狼性文化”,以培养和造就出素质高、纪律强、学业精、作风硬的国家栋梁。

关键词:大学生培养;存在问题;狼性文化

作者简介:吕宁(1988-),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教。(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207-02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但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家长的宠爱和宽松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缺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淡薄、奉献意识淡化、心理素质欠佳、团结协作较差等缺点。在自然界中,物种优胜劣汰,逃脱不了自然法则,许多物种身上体现的品质,都值得大学教育借鉴。狼群具有无畏进取、善于捕捉机会、团结协作等特性,在大学生教育中引入“狼性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一、狼性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1.发扬狼性无畏精神,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增强越挫越勇的决心

狼每天都在实践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信条。狼可以说是捕猎效率最高的动物了,但对多群狼进行观察计算得出的平均数据表明,狼捕猎的成功率只有7%~10%。[1]一条幼狼从学习捕猎开始到成为主力,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狼群面对失败,不但没有退缩和屈服,甚至没有丝毫沮丧。它们从挫折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新的捕猎技巧,制定新的作战策略,整装待发,投入到新的战斗中,正是这种无惧无畏的精神,才使狼成了强者。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