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化休克”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发生。本文旨在讨论要克服“文化休克”,必须理解其产生原因及阶段,以找到相应应对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休克;策略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29-0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文化的不同,也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即“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必须努力跨越“文化休克”这一难题。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
“文化休克”,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率先提出这一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二、引发“文化休克”的原因
一般认为引起“文化休克”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摘 要: 通过翻译,电影文献成为一种频繁的跨文化交流文献,在汉语族地区,电影文献又将遭遇特殊的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本文从电影文献片名着手研究了这一现状,同时又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因素,并就解决这种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 汉语族 二次跨文化冲撞 电影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外壳、文明的载体,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由此产生的相关文献与信息都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研究价值。华语在《辞海》中也称汉语[1],同处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的汉语族(华语)地区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三地(以下简称三地)都是使用汉语的主阵地,同时又是各类汉语文献与信息生产和交流的主阵地。不同语言的互译可以产生大量的文化冲撞现象,跨文化冲撞是指意识形态内容或形式存在歧异或不同点,兼有冲突或碰撞的涵义。三地同根同源,有着相近的文化内涵,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应该是相似的,似乎不会产生文化冲撞,但在汉语族中,文化的冲撞现象在许多领域不仅存在而且更为凸显。
1.汉语族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
电影作品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文献经常通过译制片被广泛传播,这是典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三地都既充分考虑正确传递作品的语言信息,又有效地传达作品文化信息的内涵,通过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的转换以译制片或加载翻译字幕的形式把这些电影作品内容呈现于我们。如“Harry Potter”这部著作或电影作品在汉语中可以被翻译为“哈里波特”,而更多却被翻译为“哈利波特”。从原版译名上看,三地并没有文化冲撞现象,但通过纵向对比发现了歧义和不同点,这种汉语内的简单歧异其实也是跨文化冲撞。奥斯卡电影节处于世界九大电影节之首,调查显示它所评选出的最佳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可称有代表性的跨文化研究文献。若取1929年至今的83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作统计分析,再取三地正式译名各一个(使用频率最高者),通过三地对比有4部作品的汉语译名:“窈窕淑女”、“午夜牛郎”、“教父”、“芝加哥”相同,我们不考虑简繁体字的差别也仅有21部相同,另外62部出现两者以上不同译名的现象。通过对比后我们发现,汉语族内跨文化冲撞现象比中西方文化冲撞现象更加凸显,这种凸显的同语言环境下文化冲撞不完全是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后的二次传递结果,但我们暂把它称作“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
2.电影文献片名信息是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信息元素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电影文献有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语言特征强的特点,它是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文献。由于信息数字化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通过信息检索获取信息资源和网络文献已经成为习惯行为。所谓技术发展推动服务内涵就是如此,如今电影文献信息服务越来越依赖结构化数据或元数据,这些结构化数据或元数据中的“公有信息”元素担任95%左右的信息搜索任务。所谓“公有信息”是指公共信息元素,在电影文献信息中通常包括片名、制片、编剧、导演、演员、简介等内容描述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被有远见的搜索引擎供应商首先看中并用于商业信息服务,它的优点是蕴涵丰富的“知识性”,而且对它们的使用无知识产权纠纷。在电影文献信息搜索中,恰巧电影片名信息是公认和使用最广泛的信息检索点。在通用搜索领域,信息检索点因为文化冲撞造成的不确定性或不准确将不利于搜索结果的准确反馈,这就是跨文化冲撞影响到搜索领域的一个例证。
3.汉语族电影片名复杂的二次跨文化冲撞因素分析
摘 要:随着世界交往的加深,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外文化冲突成为其必然的结果。具体审视其影响,分辨是非、把握方向,是教育工作的时代课题。本文在梳理文化与文化冲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文化干扰来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问题。通过对比中外文化特征,分析了中外文化冲突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避免文化冲突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文化 文化冲突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72-02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随处可见,语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应受到高度重视。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英语教学必须注意中外文化差异比较,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英语、正确地使用英语。
本篇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文化的一些术语下了定义;第二部分研究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与其冲突的根源所在;第三部分探究了文化冲突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及其内在联系。结论部分概括了本篇论文的所有研究,并指出应适当重视文化的传播。
1 文化,交流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1 文化的定义
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共享共存的社会空间,或是历史和形象交流团体中的一员,当他们离开那个团体时,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都会在信仰和行动上保持标准的统一性。这些标准通常被称为“文化”。更简单的说,文化既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的生活方式。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与世界企业的联系加强,中国企业员工在掌握基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学习国外文化的同时,还应充分了解本国文化,以在交流中占据优势。
主题词: 企业员工 跨文化交流 问题 解决方法
一、企业员工跨文化交流的背景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已成为必然趋势。跨文化的政治、经济、外交、商品、人员交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频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中国的商家和企业都必须与国外的商家和企业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家的不断涌入和到国外经商设厂的中国企业与日俱增,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都要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很多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自身的企业文化中逐渐导入国际交流元素,使员工接受国际交流教育。如何使员工面对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尽量减少交往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如何使自己的员工和外国人充分交流,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企业员工存在的跨文化交流问题及解决方法
企业员工普遍不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交流中无法取悦对方。我们就以下问题,对企业员工进行了特别培训,举例说明在各种场合下应该说什么得体的话、做什么得体的事,取得了很好效果。
1.隐私问题。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2.守时观。对于约会迟到甚至爽约,很多中国人都不会特别介意,会接受对方的各种解释。有的中国学生或同事不事先跟外教约好,而直接到外教住所找外教,让外教大为头疼,有的外教就直接拒绝见来访者,双方都不愉快。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
1英汉委婉语使用的相似性分析
(1)英汉委婉语的礼貌性在人际交往中,对待彼此要以礼相待,“礼”不仅是彬彬有礼的表现,更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修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日常交往中,应该避免说一些令人不快的话而伤害对方的感情。一般选用比较温和的词语来表达说话人尊重、体贴他人的心理,从而达到融洽氛围、促进交际顺利进行的作用。例如,西方文化中年轻就意味着有活力、有竞争力,能在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老”就意味着社会弱势群体,会被人瞧不起,因此,在英语中常使用“老”的委婉语,如thelongerliving来表示年老者,而很少用senility。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称,委婉语在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如“贵姓”“请”“劳烦”,这些委婉语既传达了自己的礼貌,又使对方听起来温和、易于接受。因此,礼貌用语可以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2)英汉委婉语的掩饰性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外延越广,包含的意义越多,其准确性就越低。因此,委婉语一般是用修饰过的、抽象的表达来掩盖一些不好的现象,从而掩饰那些人们不愿说或不能说的事。例如行贿、贪污、等社会不良现象,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常用一些委婉语来代称,以便掩人耳目。如用blackstuf(f黑东西)代替opium(鸦片)。此外,对一些易受种族歧视的群体,常用接受救济金而非政府施舍来表示。同样委婉语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作用,比如用“高墙”代替“监狱”,用“三只手”代替“小偷”等。(3)英汉委婉语的避讳性禁忌语是委婉语产生的最初来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语。因此,人们往往比较避讳一些他们不敢说或令人恐怖的事情。这些事情多与疾病、死亡等人们比较禁忌的事情有关,直接表达不免显得比较尴尬和无礼;反之,如果委婉一点来表达,给人的印象就是含蓄、有礼并且比较中听的,从而增进人际交往中的和谐。例如死,人的生老病死本来属于自然现象,但大多数人却比较忌讳这个字,所以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交流中,如英语中用离别(todepart)、安息(tohavefinalrest)等来代替。(4)英汉委婉语的褒扬性褒扬性是指用褒义词来代替贬义词,如对于一些从事比较低微工作的人员,为了对他们的职业表示尊敬,常用委婉语进行美化。例如,把“清洁工”称作“保洁人员”,“理发师”称作“美发师”等等。这些委婉语既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任何工作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仅不应该瞧不起他们,更应该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感谢他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2英汉委婉语使用的差异性分析
(1)英汉委婉语等级观念的差异所谓的等级观念也就是人们的社会地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便可看出身份地位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语言的产生与它所依赖的文化息息相关,这种等级文化自然而然产生了代表不同身份地位的词语,如圣人、凡人、等等。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身份地位的高低决定着权利的大小、财产的多少、甚至决定着身份低贱者的自由与生死。而西方国家崇尚自由、民主、平等,虽然也存在着贵族与平民的区分,但却不太明显,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不多。(2)英汉委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华文化延续至今,从儒家谦恭礼让的思想中演绎出了很多的谦词和敬词,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大量存在。所以人们一般在称呼对方时多采用委婉的语气,而提到自己时,则多采用自谦的形式。如:贵姓——敝姓,高见——愚见,令尊——家父,令郎——犬儿等等。在听到赞美之词时,汉文化人多用“不敢当”“您过奖了”等谦词,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内涵的感觉。而英美人则喜欢直截了当、简洁明确,以“Thankyou”等回答欣然接受对方的赞美。并且,在西方文化中,他们多采用先扬后抑的表达方式,缓和的过渡,从而使人易于接受。如“Youhavedoneagoodjob,butifyoudealwiththisdetails,itwouldbemuchbetter”。可见中文和英文针对同一种行为,出现了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也是来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3)英汉委婉语价值观念的差异西方倡导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自己的隐私不允许别人窥探和侵犯,尤其表现在年龄、收入以及等方面。而中国则主张集体主义,强调分享的精神和集体利益最大化,有时候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点与西方截然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自我奋斗、自我进取。因此,西方树立的是一种具有竞争意识的价值观。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这些集体主义思想,要求我们要牺牲小我、顾全大局。所以,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英汉委婉语也表现出差异。
3结束语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在社交中可以达到一种理想的人际交往效果。而且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从产生之初就被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研究、交流和探讨,分析其表现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有助于增进对彼此语言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减轻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阻力,进一步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异国文化,建立和培养人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真正做到在异国文化中“入乡随俗”,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东西方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提供坚实而宽广的舞台。
作者:胡桂芝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意义
(一)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保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语言的力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由于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对比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能够加深对二者共性的认识,这也利于英语学习。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英语的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非通过英语学习重新对汉语文化进行认识。学习英语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对汉语的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通过英语对各种文化进行的理解都是以汉语文化的理解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借助自身对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理解,促进对英语的理解;可增加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降低负迁移,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所以,在英语学习中融入母语文化,也是英语语言学的需要。
(二)培养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只要能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了解英语文化环境,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具备了国际交流能力,就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些年来,英语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巨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无意识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追捧先进科技,热衷西方文化,甚至产生了西方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却对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兴趣。国际交流是双向的交流,是文化的互相传递。交流的双方都应该对彼此的文化和风俗有所了解,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跨文化交流才能够正常进行。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直非常注重和培养的,然而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重视了英语文化的教育而忽视了母语文化,那么在跨文化交流当中只能进行单向交流,而这种交流也并非真正的双向跨文化交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在强调英语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融入汉语文化。另外,在英语学习中加入汉语文化的学习,学生们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加深,也能够与西方文化形成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无意间就提升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如果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只关注到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学习,会造成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不能够表达出中国文化,或者表达效果较差,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入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平等、互利的跨国文化交流的要求。
(三)中国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要求
学英语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同时也要学会用英语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要求,不仅在于在跨国交流中能够双向交流,更在于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把西方文化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尝试使用英语表达我国的灿烂文化,将我国文化传播出去。然而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西方文化时比较流畅,而表达中国文化时,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一方面就是了解中国文化但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所以向外推广中国文化也就更加困难。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所以必须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国文化,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我意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之后产生崇洋的思想。同时,广大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要注重培养使用英语表达我国文化的能力,做到用熟练的英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如果我们国人都不能够用英语向世界展现我国的文化,又怎能让世界来了解我国文化?
二、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的措施
[摘要]海峡两岸虽同属中国文化,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分隔,两岸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少有互相借鉴。本文在对海峡两岸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岸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研究。为共同创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新视角,两岸学者应加强以上这几个方面的交流和借鉴,借助学术交流的心理认同要比简单化的“对台宣传”更有利于祖国统一。
[关键词]两岸 跨文化交际学 研究 教育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14-02
一、引言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均大量引介美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但是深究两岸的现状,两岸文化虽同属中国文化,但经过数十年的分隔,已经在思想、教育、文字、价值观与生活形态上产生了差异;文化的“同文同种”并不等于同一种思维方式、同一种价值观,海峡两岸呈现了异质的次文明。此外,海峡两岸由于体制不同,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也不尽一致,所享有的师资资源也不均衡。因此,两岸跨文化交际学①因学校而异,可谓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少有相互借鉴,仍然像林大津在其《跨文化交际研究》一书中指出的“各自为战”“缺少合作”“表层差异与深层文化之间的联系尚缺乏深入、全面的探讨”。鉴于此,本文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海峡两岸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现状及其教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二、海峡两岸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现状
在整个传播学发展史里,跨文化交际学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年轻的领域。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所写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出版,该书首次使用“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被视为美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此后,从60年代至80年代陆续又有一些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著作问世,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是更加关注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理论建构。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进入70年代,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愈来愈多,如今开设该课程的大学已有400多所,有的大W甚至还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
(一)大陆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现状
一、现状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教材在教学题材上分为阅读和视听教材;教学内容上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笔者所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心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开展选修课《跨文化商务沟通》四年以来,所使用的两套教材及其他辅助教材给予任课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具体到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特别是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有所缺乏。跨文化交际之父E.T.Hall提出,语言是文化地图。语言本身的词汇使用和篇章结构代表该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交流方式,语言学习最终目的是沟通交流。但是在实际交流情景中,往往非语言如肢体语言、语气及空间和时间等占据整个交际的90%,另外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不同文化对于同一问题所采取迥异的方法,因此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成为本次研究的课题。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其间交际个体通过对新的、不熟悉的或变化了的文化环境的重新定位,与这些环境建立或重新建立起相对稳定、互利和功能健全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
跨文化英语教学分为五个层次:跨文化的词汇教学(文化意义对比),跨文化社会语言学(文化价值定位),跨文化语篇(内容分析———写作方法,词汇分布),跨文化的正负语用迁移和批判性评价(语言标准———唯英语论和跨文化标准)。前三个层次重点在于语言输入,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后两个层次为语用输出,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灵巧性。针对前三个层次,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不仅是国家间的交流,也包括本土各民族、地区和性别的不同文化交流。案例收集包括外交、新闻、广告、旅行、商务和教育,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分析文化冲突的表象及其原因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案例教学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客观真实性;(3)较强的综合性;(4)深刻的启发性;(5)突出实践性;(6)学生主体性;(7)过程动态性;(8)结果多元化。学习者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掌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了解外国文化的价值观,正确评价中外文化差异,从而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来灵活应付、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情况。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检测
为检验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提高实际交际能力为目标,课后作业设计除了传统形式的写作、翻译、大量阅读相关和课后练习,还有音频、视频和文化报告等形式。其中文化报告包括新闻评论(要求要从文化视角来评论),视频为文化习俗介绍(介绍一种当地的文化现象给外国人,或者对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和采访在中国生活学习的年轻人(主题是外国人在中国所感受到的文化差异)、音频为采访外教录音(是关于文化主题,采访不限题材)。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需要设计针对性强的活动和课程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和发现。以学生自选中国文化主题拍摄视频为例,其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虽然目前国内外文化贸易交流活动频繁,但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外国人对中国非常不了解,结合所学的相关跨文化理论,根据某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拍摄制作5至10分钟的短片视频,生动介绍该文化现象,如某礼仪具体每一个步骤;(2)各个小组负责的主题不能相同,如春节、婚礼、茶道、酒文化、新居入伙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兴趣来选题;(3)视频的形式由小组成员创意发挥,模拟某个文化现象,或现场拍摄,注意声音、图像和字幕的配合,非自创内容不能超过该视频的5%。学生的视频作品得到外教们的一致认可,他们反映,的确从这些视频上学到了某个特定中国文化,尤其是在具体的步骤上。学生们用英语把本族文化推销出去,是非常成功的一次跨文化交际。但是在采访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如何设计采访问题,寻求对象和解决拍摄中图像、声音的问题都给学生造成困扰,文化敏感度、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决定了该活动的成功与否。
四、结语
跨文化教育的方法包括添加法,融合法,互动法,主题实践法和体验法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使用的能力为主,通过设置针对性强的学期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加相互学习、合作的机会,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1)如何提供机会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心理障碍进行跨文化交流,使学生了解克服文化障碍目前使用的方法;(2)给予学生机会,使其能够就他所感兴趣的文化作调查、分析和报告。
摘要:本文以归纳文献方法为主,从教材选取、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琼州学院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以确保教学大纲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流 教材选取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以英文专业背景为依托的课程设计并没有真正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者以琼州学院为例,通过对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情况的客观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非英语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1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流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在Edward Hall 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后,许多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著作应运而生。同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1]。而跨文化交流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
1.1 《跨文化交流》教材选取分析
首先,《跨文化交流》教材内容的选编不应以英文专业背景作为依托。以琼州学院大二酒店管理学生采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例,学生的英文认知水平与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不能与教学目标同步,过难的英语词汇以及地域文化的空白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障碍,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学内容的编排以输出“优等文化“为主,抑制了文化双向信息交流的本意。我国引进的原版或编著的教材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案例和话题具有鲜明的“舶来”特色,如老龄化、同性恋文化、性别歧视、社会阶层、个人取向系统等文化层面和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计算机协助交流、关系交流、劝说、谈判、认知、判断、推理等交际学概念和理论。[2]提到异国文化,就会想到西方文化,一讲到西方文化,就认为是美国文化,讲到美国文化,便认为是时尚优等文化。然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并不仅仅单一传递西方强势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而是通过与本国文化的对比,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角去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以促进本国文化的良好发展。最后,教材内容的选编不符合学生兴趣。例如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与国际争端的关注要远大于英文诗歌的起源。
1.2 《跨文化交流》课程设置分析
【摘要】语用失误现象经常发生于跨文化交际这一大环境之中,跨文化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致力于研究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之下,细化于语用学在其中能够产生的作用。语用失误现象因此会在跨文化语用学当中频繁出现,并成为众多学者们研究的对象。本文站在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上,俯瞰跨文化语用学失误现象,从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两个方面浅析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并试图给出分析。
【关键词】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语用学
一、简介
跨文化语用学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语言学学科,从语用学和对比语言学当中延伸并吸引大批语用学学家在它一现世便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且不说这些语用学家们的研究结果的分歧,人们对于文化对交流的重要性上一直保持着精神上的一致。本文中,作者根据关联理论试图对于跨文化语用失误上做出一定的解释性研究,并根据关联理论在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做出分析。
跨文化语用学可被分为跨文化语用学和跨文化社会语用学。前者是关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种语言的异同方面的研究。然而后者是关于社会环境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的研究,也就是说,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着人们使用语言的。
跨文化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听者没能够很好地理解语篇隐含的意思,或者由于没有有效地进行语用输出而导致的交流上的误解或者意思上的矛盾。这一误解或者矛盾有可能是由于听说话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的,也有可能单纯就是因为互相交流的不顺畅导致的。中国语用失误研究的先驱何自然先生曾在中西方之间做出了一项语用失误调查,发现跨文化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十分普遍。在这一过程当中,说话人并不能够遵守交流时所需要遵守的社会习俗,经常忽略听话人的身份或社会地位,并且会在无意间损害到目标语言的文化价值观。
因此,跨文化语用失误同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同等重要,笔者将本文的注意力放在跨文化语用理论上,来解释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输出过程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二、语用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