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业资源

矿业资源范文精选

矿业资源范文第1篇

矿产资源需求趋势任何国家或地区对资源的需求都会出现零增长时期,矿业投资企业需要准确把握矿产资源需求趋势,提前谋划,寻找未来的投资矿种、布局有潜质的国家或地区,使地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①由于各类资源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其需求顶点不同,呈现出波次性递进规律,先后顺序为钢、水泥等结构性材料铝、铜等兼具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材料镍等其他功能性材料能源。正是这种同一个周期内对各矿种资源需求的递进性,决定了矿业发展与繁荣的可接续性和长期性。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的比重在不同行业间逐次递进,农业处于第一波次,工业为第二波次;随着进入后工业社会,民用和商业部门成为第三波次,交通能源消费构成第四波次。③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导致其矿产资源消费水平不同,从而构成波次递进规律。欧洲、北美早期工业化国家处于资源增长第一波次;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处于第二波次;中国等新型工业化国家将形成第三波次。这种波次递进规律与全球矿业发展的三个周期是完全对应的。按此规律,亚洲将成为全球资源需求最重要的地区。④尽管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后,矿产资源的消费趋于平缓或下降,但庞大的消费基数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发达国家不足全球15%的人口,消费着全球5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60%以上的能源。此外,东盟和印度将成为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拉动者,二者对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将与中国、日本等成为资源的主要需求方。⑤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峰值逐步显现,并开始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矿产资源消费水平将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未来我国矿产资源需求空间仍然很大。预计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峰值将在“十三五”、“十四五”时期陆续出现。

2地矿企业资源产业布局

地矿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应当用国际化视野,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经营为战略,科学合理地布局资源产业。

2.1把握矿产资源的供需状况,提前谋划经济发展起飞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矿业的发展也具有周期性,21世纪以来,发达经济体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趋于稳定,矿业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周期。在这个周期,受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驱动,全球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以中国为代表的正处于工业化的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化国家的资源需求期将会出现叠加,更加加剧了全球矿产资源需求竞争。中国、东盟、印度、巴西等将成为资源主要需求方,亚洲将成为全球资源需求最重要的地区。资源供应方面,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大多数矿产集中在少数国家,在矿业全球化的背景下,除本国资源自给保障外,非洲、南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将成为重要的资源供应者。

2.2利用地缘政治优势和资源禀赋条件,科学选择项目区位我国大多数地矿企业参与全球矿业市场往往偏重选择经济发达、法制健全的国家或地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政治社会风险,但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开放较早,优质矿产资源早已被本国和其他先知先觉的跨国企业占有,后期进入很难找到规模大、埋藏浅、易选冶的资源。如果直接获取优质资源,介入成本也非常高昂,这无形中增加了未来经营成本,加大了项目的运营风险,降低了可选项目成功率。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筛选甄别项目往往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选择其他项目的机会。另外,发达国家各种法规虽然健全,但是门槛很高,如环境保护、周边配套资源的使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社区问题等要求很严,如果没有下游采选冶产业或其他矿业企业合作,勘查成果也很难变成经济效益。结合全球矿产资源的供需状况以及我国的政治和地缘优势,建议以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中亚五国和东盟国家为重点;对于与我国经贸双边关系好、社会政局比较稳定、矿产资源丰富的其他国家,如智利、秘鲁、巴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国家。

2.3考虑市场因素和国家紧缺战略矿产,合理选择项目矿种地矿企业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应以保障国家紧缺战略矿产资源为主,同时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保障国家战略矿产资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能源矿产要以石油、天然气为重点,另外对优质的能源矿产,如焦煤、铀矿和其它清洁能源、新能源矿产也要重点关注。非能源矿产要以铜、富铁、钾盐、富锰、铬、优质石墨等国家短缺的重要战略矿产为主。此外,还要时刻研究市场供需状况、研判趋势,适当选择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其他矿产新材料矿产。

2.4合理配置矿业权,建立矿产资源储备从近几年国外矿产资源投资项目经验教训中可看出,矿业权错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最大风险。多数企业,特别是地质勘查企业,单纯追求以超低价进入草根项目去发现资源,扎堆投资单一矿种和单一地区,企业仅仅定位在低成本、低投入阶段进行项目勘查服务工作,这些不科学的经营思路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地勘企业必须创新经营理念,合理配置不同阶段、不同区位和不同矿种的矿业权,积极配置优质、优势资源的矿业权,这样才可能为企业积累和储备矿产类资产,为国家获得保障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储备地。

3地矿企业发展方向

地矿企业发展的最终趋势是企业大型化和国际化,这将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过程。地矿企业只有准确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才能在这场市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3.1定位发展目标地矿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传统地质勘查服务、资产经营运作和资本经营三个层次。资本经营阶段是地矿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在这个阶段,地矿企业利用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本,通过流动、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目标。地勘单位逐步重视资源的金融属性,将矿产项目作为“产品”开发加工,企业已搭建投融资进入和退出平台,并且通过资本市场能够获得巨大的矿业权资产收益。地矿企业由较单一的找矿技术服务向探、采、选、冶、贸等综合经营发展,实现了资源、资产和资本有效配置。

3.2开展国际化经营,实行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矿产资源地理分布的不均匀性、经济社会的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地矿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走矿业全球化之路。国际矿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大型化和国际化,“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实现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地矿企业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资源全球化配置:一是通过矿产品贸易,利用现货或期货贸易获取矿产资源和经济利益;二是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利用并购、合作的方式参股或控股矿业公司,获取矿产资源或经济利益;三是由风险地质勘查项目做起,逐步发现并开发矿产资源。

3.3推进探、采、选、冶、贸一体化进程纵观世界大型现代化矿业企业,其矿产资源产业无不涵盖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和贸易等上、下游各个领域。除在勘查找矿期可能获得较大矿业收益外,在下游领域更能获得持久、稳定的经济收益。地矿企业只有着力推进矿产资源探、采、选、冶、贸一体化,最大程度完善产业链条,才能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才能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资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3.4促进资源、资产和资本的良性循环矿产资源是地矿企业的财富源泉和立足之本,企业在取得矿业权后,可以通过开发利用或转让等资产经营手段获得经济收益,亦可以通过投融资、重组兼并、股权交易、期货贸易等资本运作方式间接获得经济收益,实现资本的流通和价值的增值。地矿企业要利用矿产资源的资产和金融属性,通过合理经营和运作,从资源转向资产,从资产再转向资本,再把资本优势迅速发展为资源优势,实现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

3.5发展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通过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也体现了员工个人和广大投资人的愿望和利益。

4结语

矿业资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投入产出

一、矿产资源产业集群

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主体是矿产资源型企业,在这些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相关企业所形成的矿产资源产业链,以及以竞争、创新为基础的生产同类产品的矿产资源型企业,在一定范围的地域内集中而形成的区域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定义为区域内一组有密切产业联系的产业群体,其构成以矿产资源产业部门为基本单位,强调矿产资源产业之间的上下游联系和产业分工。首先应该明确定义构成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三大要素:矿产资源型企业、矿产资源产业链和空间,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一)矿产资源型单位

矿产资源型单位指的是一个单位的行业性质。矿产资源型单位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以矿产资源为劳动对象,对其进行勘察、采选、加工、开发和利用的法人单位。在同一个国家和区域中,有多种不同产业的法人单位存在,在本文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界定和甄别哪些单位个体是属于矿产资源型单位。因此需要参照和依据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来进行界定和甄别。本文将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大类作为分类的基本单位,对国内的矿产资源型单位进行分类界定。

(二)矿产资源产业链

对于将哪些矿产资源产业链环节归入矿产资源产业集群中需要有明确的界定和量化,即根据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产品交易数量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来反映产业间的分工合作程度和技术经济联系。通过构建产业关联系数反映产业间联系强度,并以其为基础识别产业集群。首先,从国家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去除主要为本地服务的产业部门。由于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分类往往对制造业部门分类较细,而对服务业部门分类较粗,导致服务业部门相比专业化的制造业部门具有更大的交易流量,从而主导整体的产业关联结构。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去除主要为本地服务的产业部门,并且在计算后面的产业关联系数时,应对生产者服务型部门,如金融业、保险业等赋予小于1的权重。其次,以剩余的部门基本流量表为基础,形成投入产出交易矩阵A。从A中分别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后向关联系数,是指一个产业向本产业提供生产要素的产业或者部门的生产技术联系。计算形成的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一产业对另一提供要素的产业的直接需求越大,产业之间的直接关联度越大。直接分配系数又称产业前向关联系数,是指一产业与需求本产业产品或服务的产业的生产技术联系的程度,计算形成的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一产业对另一产业的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强,产业之间的直接关联度越大。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某些产业之间上下游关系很弱,即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值很小,因为我们寻找的是产业之间上下游关系紧密的部门,所以需要设定一个产业关联阈值α。这样就可以确定将哪些产业部门归入矿产资源产业集群中。

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将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按照Ⅱ级分类划分为122个部门。具体识别的结果按照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单位代码顺序,如表1所示。

二、中国矿产资源产业综合关联分析

由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值都为1,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相对于社会平均值的水平高低,可以反映这个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与支撑作用。为了反映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部门对各个部门的拉动与支撑作用,以影响力系数为X轴,以感应度系数为Y轴,构成一个坐标系。中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各部门以及其他各生产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四个象限的情况如图2所示。

处于第一象限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这些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制约作用都很大,并且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比较大。所以这样的部门是进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中国2002年处于该象限的属于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部门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三个部门。这些部门都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中间投入比重较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瓶颈作用都很明显。处于第二象限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大于1,感应度系数小于1,属于强辐射、低制约性的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大。中国2002年处于该象限的属于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部门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部门。处于第三象限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都小于社会平均水平,属于辐射力小、制约性小的行业。中国2002年处于该象限的属于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部门有: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四个部门。处于第四象限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小于社会平均水平,而感应度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属于辐射力低、制约性大的行业。中国2002年处于该象限的属于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部门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两个部门。

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中,42个产业部门的各自影响力系数之和与各自感应度系数之和是等于42的,因此,可以得出中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在中国经济中的整体特征和地位。中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影响力总系数和感应度总系数分别为11.63和14.45,分别占各系数总数的28%和34%,说明中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的制约作用大过于拉动作用(见表2)。

三、中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

中国目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汽矿产3种。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很广泛,但总体分散,又相对集中。矿产资源的分布对于矿产资源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有非常大的影响。矿产资源采掘业肯定会集中在矿产比较丰富的地区,同时由于生产、运输原材料等经济成本的原因,使得下游矿产品冶炼工业得以存在于该地区。表3是按照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模板分别计算的30个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和自治区)的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总产值排名和各个地区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所包含的各个部门的总产值排名。

从以上各表发现,山东省的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在全国具有极大的优势,这与山东省是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有直接的关联,山东省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矿产有24种。保有储量占全国比例较高的矿产有:石油、金矿、金刚石、石膏、晶质石墨、饰面石材、玻璃用砂岩、陶瓷土,此外,煤、铁、铝土矿探明储量也比较丰富。海南省的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总产值排在最后一名,这其中原因与海南省矿产资源不是很丰富有关。但一个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与否并不能解释本地区矿产资源产业集群产值的高低,如上海市开采和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粘土矿和矿泉水,矿产品的价值也不高,但其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总产值在30个地区中排名第10位,领先于四川、山西、云南等等这样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大省。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贺灿飞.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集聚[M].科学出版社,2009.

5、王建龙,李国强.江西2005投入产出应用分析成果精选[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矿业资源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通过本次资源整合,实现红旗岭矿区由一个联合开发主体对矿区内矿产资源实施一体化开发的目标,使矿山平面投影重叠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使矿山企业“散、小、乱、差”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产、矿区、矿山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矿业经济对社会秩序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推动能力明显增强。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红旗岭矿区整合工作领导,确保资源整合工作落到实处,区政府成立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主持区政府工作)彭生智任组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吴文明,区政府党组成员、成人中专党委书记李梦玟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区监察局、国土资源分局、区财政局、区安监局、公安分局、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环保分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工商分局、白露塘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红旗岭矿区资源整合的工作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分局,李见秋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红旗岭矿区资源整合的具体事务性工作。

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整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按时完成任务。

三、职责分工

区政府办:负责整合工作的安排和部署;负责协调、督促落实矿山企业签订整合协议;组织对整合工作的验收。

国土资源分局:负责聘请有资质单位编制红旗岭矿区整合实施方案;负责办理整合矿山采矿许可证的资料报送;督促矿山企业完善相关证照;负责整合后矿山采矿权标识牌的设立。

区财政局:负责保障整合实施方案编制经费和整合工作经费。

区安监局:负责整合工作中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区政府的关闭决定对被整合矿山下达停产通知书,并督促整合后的矿山企业及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公安分局:负责整合矿山火工产品管理工作,依法处置关闭矿山的火工产品,依法核定整合后矿山火工产品的用量。

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对直接关闭矿山和不利用井口按照“六个不留”、被整合矿山按照“四个不留”的要求关闭到位;对关闭的井口打好厚度不低于5米的永久性密闭墙,对关闭的矿山和不利用井口落实监管责任。

环保分局:负责做好关闭矿山的环境综合治理,合理弃置尾矿和废石,杜绝破坏环境和占用土地资源;督促整合矿山企业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做好矿山供电管理工作,对区政府决定关闭的矿山,停供生产用电,依法拆除供电设施。

工商分局:负责吊销关闭矿山的工商营业执照,办理整合后矿山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

白露塘镇政府:负责签订矿山整合协议;负责关闭矿山不利用井口的监管工作。

区监察局:负责监督检查整合工作责任部门的行政效能,对整合工作不力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实施问责。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要求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9月10日前召开动员会议,对红旗岭矿区的红旗岭矿、饭垄堆北段有色金属矿、白沙垄铅锌矿三个采矿权整合进行宣传发动。核定各自矿山的设备及保有资源储量。

(二)编制整合实施方案阶段。2011年10月20日前完成红旗岭矿区整合实施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并报市政府批准。

(三)签订整合协议阶段。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红旗岭矿、白沙垄铅锌矿和饭垄堆北段有色矿整合协议签订工作。

(四)办理采矿许可证阶段。2011年12月30日完成整合矿山采矿许可证变更的初审工作。

(五)整合工作验收阶段。2012年2月20日前,区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对整合工作进行验收,并上报市政府。

五、保障措施

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工作量大,政策性强,难度大。因此,在矿山资源整合工作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

(一)强化领导,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各部门要认识整合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真履行整合工作主体责任,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建立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规范整合工作中的矿业权审批、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各项管理行为,确保整合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整合工作。区政府下达整合决定后,参与矿产资源整合的矿山必须实行先整合后生产的原则。未取得相关证照前,整合主体矿和被整合矿山均不能生产,公安部门和电力部门应停止供应火工产品和电力供应。经区政府验收合格的,证照齐全的保留的主体矿方可恢复生产。

矿业资源范文第4篇

一、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规划。

由于我国煤矿生产企业的管理规划较为落后,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R是服务于企业发展需要,处于被动状态,而对于企业真正的人力资源需求却模糊不清,眼光短浅,无法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的未来规划和人的未来发展上来,致使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堙7JC平和经营效益都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同时,在具体的煤矿生产中,没有对材料的使用进行控制,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对企业的生产进行规划,缺乏有力的计划,或者有了计划,但是执行力度比较弱,造成预算等计划的严肃性的丧失,增加了企业中对成本管理的难度。

2.缺:乏现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水平低,没有一个完善的现代管理理念,只是简单的将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人事管理的一部分。在选用人才方面,还存在不少的人情关系、因人设岗等问题;在人员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上显得不够客观和规范化,评价过程中也有大量的领导个人因素存在,由于各种不平衡因素,严重影响到了人才的质量,对人员资源管理水平也有所阻碍。企业的管理依旧是运用传统的管理理念,没有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案,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同时,对于企业管理层人员,缺乏应有的监理制度,没有进行有效监督,使得资源浪费严重,而由于责任问责制的缺失,降低了企业的管理实施效率,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煤炭企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素质不高。

传统观念认为,煤矿工作人员都是苦力,不需要什么技术即可以胜任,只需要体力好。因此,很多煤矿企业在招受工人时,基本以农民工为主,这些人员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职业素质都较低。煤炭从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的低下,使得煤炭生产过程的安全系数降低,减弱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建立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机制。

加强煤矿工作人员的培训,优化人才结构与人员配置,全面结合企业的其它资源协调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煤炭企业一定拫据自身的实际,对员工采取多途经、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让人才培训与企业的发展能融合到一起,确保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再者,煤矿生产的第一线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重视人的锻炼和提高。与培训并行的必须是对员工专业水平的考核机制的建立,通过严格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职位的安排,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必须继续培训,严重不合格者,必须将其辞退,进而提髙企业员工的学习动力,促进其专业水平与安全意识等的提高。

2.加强农民工用工管理。

从现代煤矿企业的实情来看,其中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农民工,且处在第一线生产岗位,他们的作用是显著、突出、巨大的。但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农民工,对农民工负责任,这不仅关系到农民的个人发展问题,还关系到他们的安全、企业生产发展的持续性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落实农民工的发展也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

3.规范人才机制建设。

煤炭企业的人才机制建立不足,这是个现实问题。在企业实行战略改变的过程中,应将人事行政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从对员工是劳力的认识转变为人力的认识,将原有企业对员工管理由考勤、考核、奖惩管理办法、员工入职离职管理规定等向与员工的培训管理、职业规划管理、人才招聘管理等人文管理机制转变,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另外,煤炭企业还存在不少人力资源不协调的问题,煤炭企业应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战略,在企业中形成人才梯形,优化人才队伍,合理安排岗位和薪酬,预防同工不-酬的问题出现,真正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4.^全人才激助机制。

如今,煤炭企业的技术人员短缺问题严重,^多技术人员不愿意到煤炭上班,而在企业内的技术人员又对现状不满,夫量的跳槽,人才流失问题严峻。因此,建立一套先进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人才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激励机制不仅是物质上的激励,还包括精神和文化激励。在物质上,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吃大锅饭的模式,应按照技术的高低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制定灵活的薪酬分配机制,例如实行科研成果的利润比例提成,节约成本奖励等分配机制,这样才能激发技术人¥的积极减少人才的流失。除此之外,企业必须为员工营造一个人性化士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相应的精神和文化激励,例如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安排表现优秀的员工外出旅游以及参加培训等,以此作为物质激励的补充,落实激励机ft啲完善。

5.加强绩效考核,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绩效考核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办法,它是通过各种科学的定量计算方式,对员工所做的工作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它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也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之一。单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考核,做到惩罚分明,对成绩优秀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且要落实到位。考核机制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添光添彩。但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实践过程,而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恰恰是这一过程的枢纽和核心,它不仅能起到控制应酬和调动岗位的作用,还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让员工和企业共同生长和发展,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三、总结

矿业资源范文第5篇

优势矿产资源

根据英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的调查资料显示,马拉维拥有稀土、铌、钽、钛、铀、锶、钡、锆、镍、金、铝土矿、高岭土、黄铁矿、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岩石材、磷酸盐、煤、石墨、蛭石、蓝晶石、玛瑙等30多种矿藏。除了开采部分工业矿物用于国内需求以及开采铀矿用于出口以外,总体上来说,马拉维的矿业并不发达,许多优势资源并未详尽勘测,目前已知的主要矿产类型有:与碱性岩有关的稀土-铌-铀矿,沉积型铀矿,煤矿,残积型铝土矿-高岭土矿,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刚玉矿床和镍-铜-铂族金属矿,伟晶岩型宝石矿以及湖滨钛砂矿等。

1.铀

铀矿的勘探和开发在马拉维矿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铀矿资源也是近年来外国矿业公司竞相投资勘查的热点,2010年马拉维铀矿产量占世界铀矿总产量的1%。已知的铀矿床有两种成因类型:砂岩型和碱入岩型,主要分布于马拉维北部的卡隆加、伊罗姆巴山、卡松古、坎伊卡、利文斯顿尼亚等地区。氧化铀(U3O8)含量大于0.06%,矿石总储量估计有上亿吨。马拉维的铀矿大多分布在马拉维湖边,是坦桑尼亚铀矿带的延伸。目前仅卡耶勒克拉矿床正在开采,卡耶勒克拉铀矿距坦桑尼亚边界约80公里,赋存于北鲁库鲁(Rukuru)盆地卡罗超群中,共分为7个矿层,矿层之间被页岩和泥岩分隔。属于砂岩型铀矿,最大埋藏深度不超过地表以下100米。铀矿体大多以透镜体形式赋存于长石砂岩层中,极少数赋存于泥岩层中。根据勘探结果,这个矿区的铀矿石按品位级别可分为3类。其中:富矿石220万吨,U3O8含量0.12%,储量约2730吨;一般品位的矿石约1310万吨,U3O8含量0.08%,储量约10880吨;低品位矿石约340万吨,U3O8含量0.06%,储量约为2040吨。据帕拉丁能源公司报告,截至2010年4月,卡耶勒克拉矿床已探明和预测的铀矿石储量共计1819万吨,U3O8平均品位810×10-6。目前的勘探还未详尽,2011年的钻探资料显示该矿床有望找到更多的铀矿资源量。

2.稀土和铌

马拉维的稀土资源尚未开发,已知的稀土矿床集中分布于南部地区的奇尔瓦碱性火成岩省,具有经济价值的稀土矿物主要为独居石,其次为氟碳铈矿,伴生菱锶矿、烧绿石、重晶石等。目前研究程度较高的稀土矿床包括Kangankunde和Tundulu两处。Kangankunde岩体中赋存有约1100万吨品位达2%的轻稀土矿石,并伴生品位达8%(Sr)的菱锶矿矿石;Tundulu岩体中赋存有80万吨品位为1.7%的稀土矿石。

铌矿主要分布于马拉维中部姆津巴地区和南部布兰太尔以及松巴以东地区,矿床赋存于碱性岩体中。最典型的铌矿床为全球金属和矿业公司正在勘探的Kanyika铌矿,该矿床位于姆津巴地区南部,发现于2006年。最新的勘探成果显示,Kanyika铌矿JORC探明的和推断的储量已达6000万吨,同时伴生钽、铀、锆矿。全球金属和矿业公司计划在2012年第三季度完成Kanyika矿山开发的最终可行性研究报告,估计在2015年能正式开采铌矿石。南部地区的铌矿床主要分布于奇尔瓦岛和Tundulu碱性岩体中。奇尔瓦岛赋存有约37.5万吨品位为0.95%(Nb2O5)的铌矿石;Tundulu岩体中赋存有约90万吨品位为0.37%(Nb2O5)铌矿石。

3.煤

马拉维的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目前已发现的煤矿田达15个,其中北部地区分布有Ngana、Livingstonia、北Rukuru、Kibwe、Lufira、Mwankenja等13个煤矿田;南部地区仅发现Lengwe和Mwabvi两个煤矿田。马拉维的煤矿大多数已经过不同程度的勘探,其中,Ngana矿田已探明储量为1820万吨,远景储量5000万吨;北Rukuru矿田已探明储量50万吨,远景储量达1.7亿吨。目前正在开采Michenga(属于Livingstonia煤田)、Kaziwiziwi和Lufira3处矿床,马拉维Michenga矿业公司是马拉维最大的半国营矿业公司,Michenga矿床年产煤量72000吨,约占马拉维煤炭总产量的60%以上。

4.铝土矿

铝土矿主要分布在马拉维南部的穆兰杰和松巴山脉地区。由正长花岗岩风化形成,穆兰杰地区的铝土矿资源发现于1924年,随后曾有英美资源集团(1934)、英国铝矿公司(1951~1958)和罗赫集团(1969~1972)对其进行过勘探,共发现6个大型矿床,估计总储量大于5000万吨,其中最具开采价值的矿床位于海拔高度1800~2000米的利森亚(Lichenya)高原和林杰(Linje)高原。据罗赫集团报道,以Al2O3边界品位30%计算,利森亚和林杰两个矿床的铝土矿储量达2880万吨。

5.钛砂矿

马拉维砂矿床十分发育,主要沿着马拉维湖滨和西雷河岸分布,重砂矿物包括钛铁矿、独居石、锆石、金红石、锡石等,估计总储量达20亿吨。典型矿床有位于恩桑杰地区的Tengani矿床、松巴地区的Mpyukyu/Kachulu矿床和Salima/Nkhotakota/Mangochi矿床。Tengani矿床主要由崩积型重砂矿物和砾石组成,估计总储量1.08亿吨,其中重砂矿物含量分布于3.5%~35%之间,平均含0.34%的金红石和1%~14%的钛铁矿。

Mpyukyu/Kachulu矿床储量约1500万吨,重砂矿物平均品位:钛铁矿6.93%,锆石0.38%,金红石0.02%,白钛矿0.04%,石榴子石0.06%。Chipoka/Salima矿床储量估计7亿吨,重矿砂平均品位5.6%,矿床可采厚度最深为5米。此外,在马拉维湖湖滨东南段的马坎吉拉(Makanjila)一带还分布着大量的重矿砂,估计储量8亿吨,重矿砂平均含量13%,其中钛铁矿含量5.2%,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6.宝石(半宝石)矿床

马拉维南部Chimwadzulu山和恩彻乌县以南地区盛产宝石级刚玉。Chimwadzulu山宝石级刚玉矿床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基底杂岩体中,刚玉品位达到75.6克/立方厘米,已开采的最大的红宝石晶体重达40克拉。该矿山由哥伦比亚Nyala矿业公司负责运营,2008年以前红、蓝宝石产量较小,约2000多千克,2008年以后产量超过10000千克。在马拉维南部的恩桑杰、奇克瓦瓦、姆万扎和恩彻乌地区,以及北部的卡松古、姆津巴、伦比和奇蒂帕地区还分布着多处宝石(半宝石)矿床(点),主要的宝石(半宝石)矿物包括海蓝宝石、祖母绿、紫水晶、电气石、烟晶、蔷薇水晶、太阳石、金绿柱石、铁镁铝榴石和铁铝榴石等。目前仅有少数几个矿床正在小规模开采。

7.镍、铜、铂族金属

马拉维具有形成镍、铜、铂族金属(Ni-Cu-PGM)矿床的良好成矿条件。众所周知,全球重要的Ni-Cu-PGM矿床大多数产于层状基性-超基入岩体中。目前在马拉维基底杂岩体中已发现近百个具较大规模的基性-超基入岩体,Minex公司和马拉维地质调查局已对其中的部分岩体做了研究,结果显示以下岩体找矿潜力较大:(1)马拉维北部的Nandupa、Nang’ombe、UsaleHill、Kaulasisi、Kamwe和Chitumbiridi岩体。Nandupa蛇纹石岩体中已探测到的Ni-Cu最高异常值分别为2000×10-6和1000×10-6;Nang’ombe岩体Ni-Cu最高异常值均为1000×10-6;在Kaulasisi辉石岩体的局部岩石取样分析结果显示Ni含量分布于(500~700)×10-6之间,Cu含量分布于(1300~2500)×10-6之间。(2)马拉维中部的Chimimbe山、Lisandwa和Chipata山岩体。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岩体的Ni含量普遍分布于(2000~4000)×10-6之间,最高达9000×10-6。(3)马拉维南部的Mpemba、Maperera、Chimwa-dzulu和Likudzi岩体。在Mpemba山超基性岩体表层风化层中检测到Ni含量高达6000×10-6;Likudzi蛇纹石岩体局部岩石取样分析结果显示Ni平均异常值为2000×10-6,最高达7000×10-6,Cu异常值分布于(300~500)×10-6之间。Lisungwe岩体显示出PGM异常,Pd异常值最高为420×10-9,Pt异常值最高为104×10-9。三、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马拉维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成本高或开采困难等多方面原因,已经发现的大部分矿产资源长期未能得到开发,只有煤炭、石灰石、宝石等进行了一些商业化开采,但产量极小(表1)。本国的矿业公司也非常小,多年来只对煤矿、石灰石等矿种进行过小规模的开采,2006~2009年煤炭年产量只有6万吨左右,2010年提高到近8万吨。石灰产量2万~3万吨。宝石产量最高达30万余公斤,绝大部分用于出口。2009年9月马拉维第一座铀矿——卡耶勒克拉铀矿开始正式运营,开采的铀矿石主要用于出口。近年来马拉维矿产勘探活动比较活跃,其中以铀、稀土、铌、煤、镍、铂等矿种成为众多公司勘探的热点。主要的矿业公司包括:全球金属矿业公司、帕拉丁能源公司等。

矿业管理机构

马拉维负责管理矿产资源的部门在近年内经历了几次变更。在2007年以前隶属于自然资源、能源和环境部,2007年5月马拉维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能源和矿山部,2012年4月随着新的马拉维总统乔伊斯班达的执政,马拉维内阁又重新作了调整,其中能源和矿山部更名为能源和矿业部。马拉维能源和矿业部的主要职责是不断促进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其下设矿产专员办公室、矿山局和地质调查局3个主要部门(图1)。

1.矿产专员办公室

矿产专员办公室(包括矿业权管理办公室),负责协助执行矿产法案和管理矿产许可证的申请和授予工作。矿产专员由能源和矿业部部长依法委任并赋予其权力,协助部长管理矿业法,行使相关法定权力,包括:许可证发放、矿产特许权使用费(权利金)和矿业法规定的其他款项的管理,所得款项存入财政部的综合账目。此外能源和矿业部还设置了副矿产专员的岗位,协助执行法定职责。尽管是依法委任,矿产专员同时隶属于公务员系统,受公务员章程的约束。

2.矿山局

矿山局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矿山安全以及部门报告和监督工作,下设4个主要职能部门。(1)矿产开发和规划处:负责矿业许可证的颁发,促进矿产资源开发,收集数据,汇报部门活动,进行经济和技术评估等。(2)矿业督查处:负责监管和强制执行矿山卫生、安全和环境规章条例及爆炸物法规等。(3)矿产研究实验室:负责测试、选矿试验和小规模试验研究以及环境监测取样。(4)管理和审计处:负责征收权利金和规费。

3.地质调查局

地质调查局的主要职能是承担并传播基础地质填图和矿产探测工作,从而促进矿业投资和开发工作。地质调查局负责维护地质数据库,向公众提供基础地质数据,包括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图件。由以下5个部门组成:(1)地质测绘和勘探处;(2)地球化学实验室;(3)制图室;(4)宝石鉴定室,可以提供岩石薄片制作、切割、抛光等服务;(5)电子图书馆。

矿业法律法规

马拉维现行的矿业法是1981颁布的《矿山和矿产法》,该法案对马拉维固体矿山的勘探和开采相关事项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包括矿权的类型、申请程序、许可条件、权利和义务等。1995年修订的《矿山和矿产法》增加了环境保护条款,矿业权申请首先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估研究,并向环境事务部门提供审查报告。马拉维针对油气矿藏的相关法规是1983年颁布的《石油(勘探与生产)法案》Act,1983)。依据《矿山和矿产法(1981)》规定,外国投资者在马拉维申请矿业权主要有3种类型:勘测许可证、独家探矿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勘测许可证的有效期为12个月,勘测范围一般不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可续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不可转让。许可证持有人可以从事一些与勘查测量和地表调查相关的工作,但通常不允许进行钻探和挖掘。

独家探矿许可证的初始期限为3年,勘探范围在2500平方公里以内。如果许可证持有人十分看好勘探前景,许可证有效期限还可再续延2年,但延期后的勘探面积不得超过首次申请勘探面积的一半,能源和矿业部长另有规定除外。独家探矿许可证延期申请不得超过两次,许可证可转让。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25年,但通常还可续延15年,可转让。一般来说,采矿许可证仅授予已通过环保评估的企业。

矿业税费概况

马拉维主管税费的部门是马拉维税务局,中央集权,全国实现统一税收征管制度。税种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其中直接税又包含公司税、个人所得税、资本收益税、资产税等;间接税有增值税、关税和消费税等。

马拉维主要的涉矿税费有权利金、矿区土地使用费、所得税、资源租金税和资本收益税等。其中权利金和矿区土地使用费由能源和矿业部负责代为征收,最终上缴到马拉维税务局。1.权利金权利金是采矿权人因开采和耗竭不可再生资源而向矿产资源所有权人支付的赔偿。马拉维《矿山和矿产法(1981)》第86条规定,采矿许可证持有人要向马拉维共和国缴纳权利金,可以按照固定费率缴纳权利金(表2),权利金计征依据是矿产品销售总值减去运输至销售点费用之差值。另外,也可以按照采矿许可证的约定缴纳权利金。

例如,帕拉丁能源公司在投资开采卡耶勒克拉矿床之前,与马拉维政府商定的权利金费率在投产的前3年仅为1.5%,从第四年起税率上调为3%,但也远低于法律规定的5%的费率。就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查的马拉维矿企业权利金缴纳费率统计数据来看,大多数矿物征收的权利金费率为3%。此外,权利金的计征依据也并不固定,除了以矿产总值计征以外,有时候也按照矿产品体积或定期租金计征。

2.矿区使用年费

矿业权所有人必须按照《矿山和矿产法(1981)》第90条及其附属法《矿山和矿产(矿业权)规章》第8条的规定,在获得矿业权一年后,每年向马拉维政府支付矿区使用年费,直到矿业权终止。收费标准为:勘测许可证每平方公里10克瓦查;独家探矿许可证每平方公里10克瓦查;采矿许可证每平方公里1,000克瓦查。

3.所得税

在马拉维注册的公司按30%的税率征税,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税率为35%。税费按季度交付,可参照公司上年的资产负债情况或者估算当年的资产负债情况来计税。

4.资源租金税

亦称矿产附加税。当一个周期内矿业公司税后的累计现金流量超过税前累积现金流量的20%时,征收税后利润10%的资源租金税。

5.资本收益税

矿业资源范文第6篇

资源优势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本选题力图要探索的问题。本文所指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多民族居住和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八省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不管是从资源经济学角度还是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是两个板块。因此,本文力图将资源与地区的产业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水平一直都很落后,但自然资源量综合优势度前13位里面,西部省份却占据了12位,而且,青海、内蒙古、、新疆、云南依次排在前5位。这说明从资源优势看,西部省份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那么,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中资源和产业是否存在着关系,存在何种关系,西部民族地区对资源的利用现状及依赖程度等,对我们认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或者利用何种资源,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鉴于以上思考,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工业中资源型产业的优势产业人手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其资源禀赋状况进行对比,从而探索西部民族地区优势产业与资源禀赋的一致性。为了便于研究,在研究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主要选取了数据来源较可靠的矿产资源产业(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开采与初加工)和能源产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初加工)进行研究,希望从中得出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与工业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西部民族地区的利用状况。

二、理论基础与评价指标选取

对于资源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将建立在已有的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的资源与产业的关系研究的着眼点在于资源与地区产业结构的关系,而产值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因此,将借鉴有关经济增长理论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来研究产业结构问题。

(一)理论基础

1区域经济学产业布局理论认为自然因素是影响产业布局的首要基本因素。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有不同的影响:二是自然因素对三次产业布局的影响:三是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和生产发展的影响。

2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伴随的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综合以上理论观点可以得出:一是自然资源可能会对产业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衡量。这说明,研究产业结构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是可行的,得到现行理论的支持。

(二)指标选取

1评价地区优势产业的指标。对地区优势产业的评价指标很多,为了突出反映西部省份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选择区位商这一指标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为:

Rai=(Yai/Ya)/(YiY)(1)

2评价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说。评价产业结构变动程度的指标有: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产业结构熵数指标、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本文采取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Ki=[(qil-qio)/qio(2)

三、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的比较

通过区位商值的计算(篇幅所限,结果略),整体来看各地区1991-2006年间资源产业的主要优势产业为:宁夏工业中资源产业的主要优势产业为煤、有色金属;新疆为石油、天然气;青海为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广西为有色金属;贵州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内蒙古为煤、黑色金属。

在以上的优势产业中,宁夏的煤炭、新疆的石油天然气、青海的有色金属、内蒙古的煤炭、的非金属矿、云南的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业的区位商值平均或最近几年连续超过了3,表现出很强的区位优势。其他优势产业的区位商值超过了1,相对具有区位优势。那么。西部民族地区对这些优势产业是否在不断地加大利用呢?通过计算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对以上优势产业从1987—2006年之间按时间序列在重工业中结构的变化情况来继续分析,

从计算结果(篇幅所限,结果略)可以看出,除宁夏的煤这一产业的结构变动系数小于0外,其余均大于0。这说明总体来看,西部民族地区资源的利用在上升,资源对工业产值的贡献在增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与工业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本文通过选择区位商和产业结构变动系数等指标,利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产业1987—2006年19年的数据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工_业优势产业并对其结构变动情况作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

(一)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储量与工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并且相对储量越大,优势越明显

如宁夏煤为其优势产业,这与宁夏区内拥有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是相一致的;新疆的主要优势产业为石油、天然气,而新疆的石油储量占到了全国总储量的约15%,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25%:青海的铜等有色金属资源较丰富,有色金属产业为青海的优势产业:广西的锰矿储量占全国的32%,有色金属为广西的优势产业:贵州的锰矿和锑矿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产业具有优势:内蒙古的主要优势产业为煤,与内蒙古煤炭储量占全国的22%也是一致的。同时发现,相对储量越大,优势越明显。如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平均占到了全国的约1/5,内蒙古的煤炭储量也超过了全国的1/5,表现HJ的区位商值超过了3。这说明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受资源的影响严重,资源产业成为这些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主导产业。

(二)西部民族地区开发其优势资源产业的力度在逐渐加大

通过产业结构变动系数的计算可以看出,除宁夏的煤炭产业外,其余地区优势产业的结构变动系数均大于0。这说明从时间序列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利用资源的力度在逐年加大。表现出很强的发展势头。

(三)有些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应该不断加强

通过分析我们也发现,尽管大部分地区都能很好地发挥资源优势,但也有个别地区未能充分利用资源。这些地区应该在资源利用方面更好更快的发展。例如,地区的铜等有色金属储量较大,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内蒙古的天然气储量也比较丰富,但没有成为优势产业。

四、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通过对民族地区资源与产业结构的研究,我们得出了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的一些结论,虽然民族地区对资源的利用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了诸如产业层次低等问题。要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根据笔者粗浅分析的结论,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利用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的利用水平

在现有条件下,不断发挥其资源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下,许多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都提出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的观点,经过本文的验证说明,这一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为了谋求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缺乏资金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讲,通过开发资源产业来积累资金不适为一条发展之道。既然资源产业已经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那么在没有新的替代产业的情况下,发展资源产业将是必然选择。

(二)优化资源产业结构、不断延伸产业链,使资源产业成为带动其他产业和部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根据迈克尔·波特创立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尽管资源产业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但西部民族地区对资源产业的利用主要是开采和初加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最大可能地发挥资源优势,西部民族地区应该转变其产业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现状,更充分、更广泛地发挥资源产业优势,增大竞争力。

(三)整合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以某一资源禀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某一产品、某一产业或某一产业集群。一般来说,特色经济以特色资源为基础。西部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资源,为该地区培育特色经济打下了基础。例如。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当丰富,被中外专家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希望之海”。如果将石油产业及其延伸产业作为特色经济加以培育。新疆的黑色产业将带动新疆更快、更好地发展。

矿业资源范文第7篇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的周期性回落,矿业投资进入寒冬时期。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成败与其发展历程和投资模式紧密相关。本文研究了中国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主要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模式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一些具备中国特色的矿产资源投资模式将难以为继,而并购将成为下一个矿产资源投资周期的主要投资模式。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海外投资的立法保护与支持,中国企业也必须加强海外投资业务能力和国际化管理团队建设。

关键词

海外投资;矿产资源投资模式;并购

由于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天然禀赋,中国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是世界矿产品最大消费国,各种矿产品对外依存度极高。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供储量的保障程度如下:铁矿石为35%、铜为27.4%、铝土矿为27.1%、铅为33.7%、锌为38.2%、金为8.1%。直接投资相对于国际贸易获取各种矿产资源,对于增强一国长期能源和资源安全性,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来看,对国际战略性能源和资源的进口依赖还将进一步增强。因此,中国企业有必要对过去的海外矿产资源投资进行总结,分析海外矿产资源投资模式,在下一个投资周期中选择最佳的投资模式。

一、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模式

中国海外矿产资源投资按资金、技术、管理可划分为以资金为主的合资开发、购买产能和股权并购模式;以技术为主的风险勘探模式;以管理为主的租赁经营和工程换资源模式;资金、技术和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因企业的战略定位、核心竞争能力、资金实力、知识人才储备、技术实力、对外投资经验和偏好等方面不同,其选择的项目种类、目标国、投资额大小等会有所不同。企业的主业不同,对外矿业投资的能力也各有擅长,企业一般会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目标国家的矿业政策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模式。五矿、中钢等矿产外贸型央企因主营业务在海外从事矿产贸易,精通商务,投资起步较早,采用收购、并购和购买产能投资模式比较多。因缺乏懂生产技术的管理人才,一般不参与生产运营管理,获得的海外矿产资源销售国内。中冶、中国有色等矿山基建型央企因业务的相关拓展,逐渐参与到海外矿业投资。早期采用工程换资源模式,获得基础承包工程。后因矿产资源投资利润的吸引,也将矿业投资生产运营作为主体。鞍钢、武钢、宝钢、中铝等生产型央企因生产成本受制于资源价格控制,急需国外矿产资源用于生产,降低成本,到铁矿、铜矿资源丰富国家投资,以期获得稳定的资源保障。中铁、中水等基建工程承包型央企,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又有将企业经营业务拓展到矿产资源开发的欲望,在工程垫资过程中采用了工程换矿产资源和项目换矿产资源的投资模式。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中国的政策性银行,有雄厚的资金以及中国政府的支持,采用贷款换矿产资源模式发放贷款,通过抵押资源降低风险和回收贷款资金,不参与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只管控资金。地方国有企业如华东有色地勘局等在长期对外地质勘探服务过程中,积累了资金和人才技术,具有了海外矿业投资的能力。采用风险勘探模式在国外申请矿权,取得矿权后转卖,参与投资建设生产运营少。兖矿、金川集团等生产经营企业因国内资源消耗过快,发展受限,需要国外资源弥补,采用股权并购、合资开发等模式获取矿产资源后自己生产运营。紫金矿业等上市企业融到大量资金,在投资海外矿产资源模式上采用了股权并购、风险勘探等模式。紫金矿业从做地勘起家,后来生产与运营金铜矿,具备了资金、技术和生产管理能力。民营企业因资本小,融资比较困难,生产经营决策比较灵活,往往成为对外矿业投资的先锋,以小博大,在获取矿权和项目方面有优势。但缺乏资金,习惯将项目转手。国有企业因资产庞大,有国家信誉和资金支持,偏好重大投资,采用股权资产并购较多。以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单独或联合参与到海外矿产资源投资中,投资模式以并购为主,获得一定股权,谋求投资收益,不以控制资源和企业经营为目的。中国企业开展海外资源投资主要是为了保证资源的稳定供应,由于我国矿业领域的骨干企业主要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因此它们成为海外资源投资的主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国有企业已经实现混合经营,既从事生产也从事贸易,或以工程建设为主业、矿业为辅业,多种经营。同时跨行业企业取代矿山企业成为对外矿业投资主力。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矿业,实质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需要具备资金、技术、生产管理的实力,才能在海外矿业投资中获得成功。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根据投资项目具体情况和目标国国情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

二、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模式的比较

(一)工程换资源模式

工程换资源模式即通过EPC模式承建工程,以工程款换取矿产资源股权比例,并获得后期生产经营权与产品包销权,从而获得矿产资源稳定供应与良好经济效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与蒙古国合作开发的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就是中国企业采取“工程换资源”模式开展境外资源合作的成功案例。1998年,中色股份与蒙方合资成立鑫都矿业公司,并获得了蒙古图木尔廷敖包锌矿的开发权。2005年,图木尔廷敖包锌矿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其中2亿元优惠贷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其余1.5亿元由中色股份出资,锌矿股份比例为还贷期间中色股份占51%,蒙方占49%,贷款还清后各占50%,图木尔廷敖包锌矿运行良好,当年投产当年盈利,为企业和蒙古国当地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缓解了国内锌精矿供不应求的矛盾,成为中蒙合作的典范工程。

(二)“安哥拉”模式

2004年3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抓住安哥拉石油资源丰富、战后重建发展前景良好等特点,与安哥拉财政部签署了2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将贷款全部用于中国企业在安哥拉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中国产品出口。安哥拉政府与中国石油企业签署长期石油供应协议,以对华原油出口收入作为贷款担保。是在传统的“信贷与工程”基础上,加入了“石油”担保和还款机制,是一种“石油、信贷、工程一揽子合作”的方式。中国企业推动“安哥拉模式”投资后,安哥拉一跃成为非洲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一。中国企业也获得了石油资源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投资模式以银行为主体,贷款给矿产资源国,以资源抵押担保还款。该模式以国家资源战略为导向,金融支持力度大、收效快,在安哥拉等多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安哥拉模式”是以制度为依托,以国家权力为保障而形成的规范性契约类合作模式,是基于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需求,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影响下,以企业行为为主体的平等互利的新型经贸合作模式。对于我国来说,“安哥拉模式”的实施加强了我国与安哥拉的经济合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由中国企业竞标承包,在促使我国建筑承包企业“走出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促进了石油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方贷款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问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安哥拉来说,“安哥拉模式”加快了安哥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当地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安哥拉模式”成为中非投资合作的典范,此后“安哥拉模式”被推广到刚果(金)、几内亚等资源丰富国家。

(三)刚果(金)项目换资源模式

矿产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是中国对非洲矿业投资的最大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开创了多种对非投资合作模式,其中“资源—信贷—项目”合作模式是中国在非洲的首创。在大型基础设施和资源勘探项目中,中方出资开发,合作方以某种资源和投资权益作为担保,或将资源或项目的部分收益直接用于偿还贷款。2007年,为了解决国家基础设施重建和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并且减轻巨额外债,刚果(金)政府提出了“资源财政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即“资源换项目”政策。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华刚矿业,以“项目换资源”模式投资开发铜钴矿资源项目及建设刚果(金)基础设施项目,用基础设施换资源。刚果(金)项目由铜钴矿资源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组成,其中SICOMINES铜钴矿资源项目是刚果(金)综合发展项目的核心和基础。基础设施项目由公路、医院、学校、铁路等组成。“项目换资源”海外投资战略的背后推手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它促进了中刚双方项目合作,并为中刚的项目进行了融资。“项目换资源”战略不仅仅是中方的海外矿业投资模式,也是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中方施工企业和具有丰富资源并希望改善本国基础设施国家的融资模式。刚果(金)出现的“资源换项目”或“项目换资源”被认为是“安哥拉”模式在刚果(金)的推广。“项目换资源”模式不同于“安哥拉”模式,其区别在于中刚成立了合资公司作为融资、还贷、生产运营的主体。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给中国中铁和中水,中铁和中水负责融资给合资公司华刚矿业。中国铜、钴矿产资源严重缺乏,建立我国未来二十年以上的长期稳定的铜、钴资源海外供应基地,对我国的资源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我国一批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在国际工程承包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刚果(金)的“资源换项目”政策为这些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企业可以开发优质、宝贵的铜、钴资源,又能以便捷的方式获得国际工程业务。

(四)并购模式

并购模式,即通过资本市场或者协议方式购买境外目标公司,实现中国企业与境外矿产资源企业合作的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迅速获得优势及互补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海外矿产资源并购主要是为了保证资源的稳定供应,并购主体多为大型国有企业,以纵向并购为主,并购手段日趋多元化,常见的并购模式有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方式。大部分海外资源型企业采取股权并购模式。股权并购模式尤其是参股式并购,其政治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较小,审批手续较简单。并购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交换、混合支付等方式。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普遍采用现金收购的方式,很少采用股票交换、混合支付或其他方式。中国海外资源并购著名案例是中国铝业公司2008年投入近140.5亿美元成功购入全球矿业巨头力拓9.3%的股份,以及2009年准备以195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力拓集团部分股权,第二次并购因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使得力拓向中铝集团支付1.95亿美元违约金而宣告协议失效。中铝第一次并购力拓成功的原因是携手美铝,商业性强,并借助美铝的并购谈判公关能力,工作保密,突然袭击。中铝并购成功后被炒的沸沸扬扬。由于并购时机选择在力拓股票高价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力拓股票下挫,中铝并购出现浮亏。2009年中铝意图趁力拓股票低价位时再并购。由于中铝单独并购,中国政府的政治背景引起澳大利亚政府的猜忌,导致并购因政治因素失败。同时也暴露了中铝的并购谈判公关能力弱,195亿美元并购额的违约金仅有1%,约1.95亿美元。力拓的违约成本太小,基本无违约约束。

三、几点结论

从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模式对比看,工程换资源、安哥拉模式和项目换资源模式等需要一定的历史机遇。“工程换资源”模式适合与矿业相对落后国家开展资源合作;“安哥拉模式”是战后重建缺乏资金的安哥拉政府的特殊选择;项目换资源模式也是战后重建缺乏资金的刚果(金)政府选择的特殊的以货易货模式。这三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的投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的复制性。但随着东道国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必然会被市场化模式所取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是随着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开展的,从上述海外投资模式来看,中国企业开始是以货易货模式或贸易模式开拓海外市场,由于投资所在国缺乏资金,需要给中方投资公司融资,银行逐渐参与进来。目前,海外投资并购业务,中国企业成功的案例不多。对于已经完成交易的并购,还有待于企业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整合能力的提高。并购只是开始,中国企业需要加强海外投资业务能力和国际化管理团队的建设,在加强主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商务公关谈判、基建、生产经营等能力,弥补海外资源投资生产经营短板。同时国内企业之间要组团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钢铁等行业在进口原材料方面要抱团出海,形成联盟。目前我国海外投资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部门的管理也在逐渐完善。随着中国海外投资规模的急速扩大,海外投资风险也日益增加,有必要从法律视角认真审视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加大立法的保护与支持。股权并购模式是跨国矿业企业实现战略扩张的主要方式。中国企业选择并购海外资源时,要选择好恰当的时机,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选择目标企业,做好风险评估,借助专业化咨询团队,选择好合作伙伴,运用良好的谈判公关技巧解决商务和公共关系,化解东道国政府和民间的敌意和刁难。今后运用并购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将越来越多,随着业务能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再面对国际化并购也将游刃有余。

主要参考文献:

裘露露、朱菲菲:资源型企业海外资源开发合作模式分类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11期。

焦小伟、袁颖:不同矿业阶段的海外资源开发模式选择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年第1期。

张涛:中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思考,《现代矿业》,2013年第5期。钞鹏:日本企业防控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启示,《亚太经济》,2012年第6期。

叶萌、叶堃晖、颜哲: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安哥拉模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2年第26期。

张炎宇:中国对安哥拉模式管理政策变化分析,《国际观察》,2012年第1期。

黄梅波、黄飞翔:中国对非矿业领域投资及其效果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1期。

矿业资源范文第8篇

关键词:海外矿产资源、投资、风险防控

近几年,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领域的投资逐年增长。在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取得进展的同时,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不断加大,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开发时,建议从公司内部管理、尽职调查、交易架构、整合重组等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以完成投资目的、降低投资成本、有效风险防控。

一、公司内部成立项目组

矿业并购涉及面广、耗时长,风险控制应当从项目选定甚至是日常管理工作开始做起。因此必须成立项目组,并由公司副总经理级别以上领导当任组长,下设综合组、地质组、技术组、法律组、财务组、商务组等,明确各自责任,形成对外与内部工作流程。如与目标公司对接,项目资料接收,由综合组负责,同时开设资料服务器,建立资料库,资料共享。

二、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是一项复杂而有艰巨的工作,应与有经验、合格的中介机构密切配合,事先制定出有针对性方案、列出调查提纲和问题,要全过程参与其中,通过尽职调查来研究并确定项目问题的大小、性质,上报给公司决策层。

首先,对目标公司的目的、实力、资信等状况必须有适当的了解,然后开展财务、法律、资源等尽职调查工作,尽职调查做的彻底、全面、客观、准确,就会给正确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海外矿业并购尽职调查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如下:

2.1 资源调查

2.1.1 验证资源量、储量、品位、回收率等指标

通常国外公司有意识的增大储量、提高品位、回收率、减少有害杂质等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和项目估值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通过专业矿业公司派出有经验的地质、采矿、选矿等专业的专家到现场实地查看目标公司做的地质工作、岩心库,通过打一定数量的验证孔取样化验等手段,验证上述指标。

2.1.2 考察和项目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等硬件设施

开发矿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建设条件,缺一不可,如道路、电、水、通讯、车站、码头等设施。在进行可研及对项目估值时要把这些不利因素考虑进去,综合评价。

2.2 目标企业资产及资格调查

目标企业的资产、尤其是资产中的矿业权部分必须严格审查。目标企业各项资产的真实性、是否设定质押抵押、是否涉及诉讼仲裁,以及企业的税费缴纳状况、对外负债状况等,需进行审查。

目标企业矿业权的“合法有效性”无疑处于核心地位,但必须同时给予重视的是目标矿业权的矿产种类、地域范围、期限、延期和审批等事项;以及目标企业在其他与生产相关的安全、环保、土地等方面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拥有相关证照和权利等。

除了目标企业的生产资格,交易资格也必须足够重视。交易是否已经履行了必需的内部决策程序、是否获得了有权部门的批准、甚至是否履行了应当的披露程序,是并购双方都必须关注的、关系到交易有效性的问题。

2.3 所在国法律法规、政策调查

必须尊重和遵守目标所在国《矿业法》、《土地法》、《环境法》、《劳工法》及相关税收等法律法规,它们对交易条件(包括交易主体资格、交易模式、交易场所以及交易程序等)的规定、对生产营运条件(包括企业资金规模、技术水平、安全生产监督、环境保护以及劳工福利水平等)的规定,和对在矿业领域影响甚大的税收标准的规定、对资源进出口的限制性规定等都是不可违背的。

各国《矿业法》对探矿权、采矿权的设立、取得、流转、有效期、股份限制都有不同规定。有的国家对矿权实行许可证管理,有的国家是许可证加合同管理,规定每年需要投入的工作量和投资额,如果不能按规定投入轻者是罚款、重者吊销矿权,因此,尽职调查必须对目标国矿业法律的相关问题进行准确把握。

《土地法》,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土地作为私有财产被写入宪法,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对于土地的性质、取得、使用和转让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矿业用地涉及到原住民问题时,应尤须重视。

另外,国外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特殊政策和地方惯例等事项必须足够重视,必须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良好的接洽、没有很好的把握当地的需求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或进行相应的规划,并购可能很难获得实质的推进。

2.4 “环境”调查

“环境风险”,是并购中的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风险,主要指软件环境:如项目所在地的宗教及文化、风俗习惯、劳工状况、社区关系等。这些可能不是一场并购中的核心要素,但其对并购完成后项目的推进,对并购目的的实现,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必须进行PR(公关关系)与当地政府、媒体、居民等良好沟通,融为一体。

2.5 税收与外汇管制

与开发海外矿业项目有关的税费、费主要有: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权利金等。有的国家对矿产品销售有一定的限制,有的国家对外汇汇出有限制、有的国家对红利返回母国征收较高的红利税,目的国的税、费对矿业项目的并购、开发、运营、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尽职调查时都要搞清楚,设计合理的交易架构。

三、交易方案的设计

交易方案的设计是并购中最核心的一环。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要做出一系列的选择:

资产并购还是股权并购,不论是资产并购还是股权并购,投资的目的在于保障资源,建议不要过分追求绝对控股权,一是投资大,二是导致被并购方所在国家产生政治猜忌,而应该以取得矿产资源的销售权为主,获得资源保障。

项目定价:在项目质量、软硬件环境状况、税费标准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项目定价”以及后期项目推进的建设方案和资金投入方案;

决定要采取的融资方案和项目价款的支付方式;决定是否要先行协调当地的劳工关系;决定是否要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法规、政策变化会造成的利益变动写入协议,从而约定届时另行分配的利益格局;以及决定是否把尽职调查材料清单作为协议的附件等;最终确定的交易方案将会是双方在各自所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博弈的结果。

四、并购后的整合重组

1、思维与文化

海外的资本投入和经营管理是我们首先关注的重点,但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如何以当地人能够接受的思维和处事方式处理劳资关系,搞好政府公关,是真正的难点所在。以国际化的思维去审视矿业并购,尊重对方、平等互利,以双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交往、谈判及并购整合,才能使企业的海外并购行动避免因思维的差异而失败。

2、营运风险

矿业并购时双方经过紧张激烈的谈判,达成交易协议,却忽视了并购后矿产项目的实施和企业运营的开展,没有考虑合作后的项目开发费用。取得股权或者资产权益只是第一步,实现矿产资源的生产、利用和贸易才是并购的最终目的,所以并购后运作资金的保证,企业财务、人员、甚至文化的整合都是至关重要的。

五、海外矿业并购新趋势

资源国家主义,即政府宣布对国家资源拥有更大控制权,公司被要求或有义务披露其在资源项目上对政府支付的金额。资源国家主义的实现形式:

1、冲突,使用军事干预来保证或保护自然资源的安全;

2、征用,通过资产国有化有偿或无偿的征用私人投资者的股份;

3、许可证,使用许可证和管制规则来控制勘探资源的权力从而最大化政府的利益;

4、税收及特权使用费,使用税收系统以及特权使用费来占用采掘和销售的中更多的利润;

5、参与股权,通过入股公司成为小股东的方式来分享利润,并使双方利益统一;

矿业资源范文第9篇

摘 要 矿产资源是指已经探明储量的,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开采利用的,地下的煤炭物质。作为一种资源行业会计,矿业资源会计在确认、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矿业资源 资产会计 核算

一、矿业资源资产会计相关的概念

(一)储量(Reserves):储量是指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矿藏储量。所有的储量估计都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按不确定性程度的大小可将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和未探明储量。

1.探明储量(Proved reserves)

探明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条件(如估计日的价格和成本)、经营方法及政府管制方式下,通过地质和工程数据的分析,在较大确定性前提下估计出的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储量数量。

2.未探明储量(Unproved reserves)

未探明储量是建立在与用于估计探明储量相类似的地质或工程数据基础之上的,但由于其在技术、契约、经济或管制上的更大不确定性而被排除在探明储量之外的储量。

未探明储量可根据不同于估计时点的未来经济条件加以估计。未来经济条件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可通过将储量的数量按比例分为可能和或有储量来反映。可能储量是指那些地质和工程数据的分析显示非常有可能被开采的未探明储量。当使用概率估计法时,应至少有50%的概率存在,使实际开采的数量将等于或超过估计的探明储量和可能储量之和。

或有储量是指地质和工程数据的分析显示比可能储量开采的可能性要低的未探明的储量。当使用概率估计法时,应至少有10%的概率存在,使实际开采的数量将等于或超过估计的探明储量、可能储量和或有储量之和。

(二)相关成本概念

1.矿区财产取得成本

指以购买、租赁或其他方式取得矿区财产(不论是未探明矿区财产,还是探明矿区财产)所发生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购买或租赁财产所支付的租赁定金和选择权支出,以及经纪人费用,记录费用,法律费用和发生的其他获取财产的费用。

2.勘探成本

在某一特定区域寻找矿藏储量而发生的成本,该特定区域被认为可能包含矿藏储量。勘探成本包括勘探井成本和勘探过程中所使用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折旧及操作费用。勘探成本可能发生在有关矿区取得之后,也可能发生在有关矿区取得之后。一般在取得之前的勘探成本列入取得成本(称外部勘探成本),取得后的勘探成本一般是矿区再勘探成本(称内部勘探成本或生业勘探成本)。

3.开采成本

为开采、处理、集输和储存矿藏提供设施和条件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折旧极其作业成本。基本建设过程的耗费属于此类。

(三)成果法和完全成本法

这两种方法均是矿业资源资产历史成本基础计价下的方法。在成果法下,与矿藏探明储量不直接相关的勘探成本应当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不予资本化;完全成本法下,不论勘探过程中是否发现了探明储量,取得财产、勘探、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应资本化,并在今后进行折旧、折耗和摊销。

(四)递耗资源资产和矿业资源资产

递耗资源资产又称递耗资产,是资产的一个特殊类别,它是指那些已经发现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通过开掘、采伐、利用,以至逐渐耗竭而无法或难以恢复、更新或按原样重置的自然资源;矿业资源资产是已经探明的、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经过开采会逐渐耗竭而难以恢复的矿业储量资源。

(五)矿业资源资产的减损

在对矿业资源进行定期评价时,账面价值高于评价价值的部分;反之,称矿业资源资产的增值。

二、矿业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特点

会计确认特点。首先是资产确认。其他行业所拥有与控制的主要资产,主要是通过商品流通领域购买获得,资产的价值即为实际成本支出。而矿业资源企业所拥有与控制的主要资产是矿业资源储量资产,需要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经过勘探、开采、开采、生业等不同阶段获取。这样,矿业资源资产在计价时,要注意按各生业阶段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其次,矿业资源企业成本与费用的确认与其他企业相比,存在着特殊性。普通行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总是与一定的收入相配比,而矿业资源企业发生的主要成本与费用却不一定带来收益。矿业资源必须经过勘探发现了可采储量才能进行生业,而勘探成本费用的确认在于是否能成功发现矿床,也就是说,发现成本承担着与发现价值无关的耗费;矿业权流转中的损益确认。一般企业无形资产的转让,无论是转让使用权还是所有权,在转让的同时都确认损益,而矿业资源行业在转让矿业权流转中损益的确认却不同。对于未探明矿区,若转让部分权益,出让方按合同价格或双方协议价格或评估价格,冲减未探明矿区余额,不确认转让收益,受让方则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增加未探明矿区成本;若转让全部权益,出让方确认转让损益,受让方增加未探明矿区成本。对于探明矿区,若转让全部权益,应按转让收入的数额与其未摊销成本之间的差额确认损益;若只转让部分权益,应确认转让损益;若只转让探明矶区经营权而保留非经营权,也应确认转让损益。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形式的转让及相关交易,都不确认损益。

会计计量的特点。矿业资源企业会计的计量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但与其他企业又有所不同。有两种方法计量实际发生的支出。一种是成果法,一种是完全成本法。成果法只对找到具有商业价值的矿业资源储量发生的取得成本和勘探成本进行资本化;完全成本法是对所有的取得和勘探成本都加以资本化。

矿业资源范文第10篇

采面抽采方法,即瓦斯涌出量20~30m3/min的采面,采用顶板钻孔抽放+隅角抽放+本煤层抽放法组合模式;瓦斯涌出量30~40m3/min的采面,采用顶板钻孔抽放+低位巷抽放+本煤层抽放法组合模式;瓦斯涌出量高于40m3/min的采面,采用高位巷抽放+低位巷抽放+本煤层抽放法。煤层钻孔通过选用大功率、大扭矩(不低于2000N/m)钻机,使钻孔深度由原来的50~60m提高到现在的80~100m;改进封孔工艺,使孔口瓦斯浓度由原来的5%~10%提高到现在的30%以上。自建宣东瓦斯热电有限公司,装有40台瓦斯发电机组,装机20000kW,自并网发电到2012年底,共发电17073.43万度,实现营业收入10158.69万元,实现利润2851.43万元,节约标煤约1.9万t,综合利用煤层气约10043万m3,减排CO2约75万t。合利用瓦斯利用率达到94.7%。地面瓦斯预抽采及利用。采用直眼(参数)井和顶板水平井对接压裂排采技术,抽排二采区深部Ⅲ3煤层及其顶板邻近层瓦斯。直眼(参数)井,工程量1126m,下套管1042m。水平压裂井,工程量1708m。下套管1708m。

水平井压裂采用水力喷射压裂,分六个水平段压裂,水平压裂全过程共计压入液体水4360m3,砂子251.6m3,通过对80多道检波器的数据分析,监测水平段水平方向60m、垂直方向50m内的区域均被顺利压裂(直眼(参数)井和水平压裂井u型对接为河北省第一)。现试排采期持续三个月,通过瓦斯抽采,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实现突出煤层的区域治理,为安全掘进和回采打好基础,排采出的煤层气送到宣东瓦斯热电有限公司发电,实现煤层气的综合利用。

2矿井后期综合利用方法

如右图所示,正在回采的33306工作面及其顶板的柱状图,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厚2.4m,其上部顶板中38.44m范围内含煤12层总煤厚5.8m。再往上为厚度237m的辉绿岩侵入体局部夹砂岩,泥岩和凝灰岩。后期冒落带最大高度为53.5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87.09m。采用如右下图所示的进气孔、辅助孔排气孔工艺方法,施工时,先将进气孔底部的气化穴中的煤炭点燃,鼓入气化剂,连续使煤炭气化,同时由辅助孔鼓入氢气,气化通道内会形成氧化带、还原带和干馏干燥带。排出的热量用于供暖和热电,排出的气体通过干馏收集利用。另宣东矿矿井污水通过净化后用于地面洗煤,绿化灌溉农田,年利用约200万t。利用率100%。矿井矸石用于地面沟壑填埋等,能利用量约20万t,利用率100%。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