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矿井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矿井火灾的概念和分类,重点分析矿井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只有采取合理、科学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矿井 火灾 危害 预防措施

矿井火灾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不仅会烧毁井下大量的机电设备器材和煤炭资源,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损失,而且还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弥漫井下,使大批矿工中毒死亡。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还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严重地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很有必要探讨煤矿火灾的危害和预防煤矿火灾的有效措施,这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矿井火灾的概念和分类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巷道内、硐室内和采区内,也包括发生在地面井口附近和烟气能随风蔓延到矿井中,威胁煤矿生产及人身安全的火灾,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矿井火灾根据发生的原因分为煤炭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和明火引起的外因火灾两大类。

矿井外因火灾大多数是由明火引起的。如井下明火爆破、放炮违反规定,井下焊接或切割金属设备,携带易燃物品下井,以及井下吸烟、用电炉或灯泡取暖灯产生明火,引起火灾;电缆、电线、电动机、电煤钻灯电器设备损坏、漏电、短路或超负荷,保险丝选择不当,带油的开关、配电箱中油料着火灯引起火灾;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引发矿井明火火灾;地面井口附近火灾,火焰顺风流进入井下而引起的火灾。

矿井内因火灾时指煤炭自身吸氧、氧化、发热,热量逐渐积聚达到着火温度而形成的火灾。矿井内因火灾常常发生在采空区,特别是遗留有许多破碎煤炭而尚未封闭或封闭不严的采空区。

全文阅读

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摘 要:煤矿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严重地危及着矿山正常生产,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比较常见的煤矿地质灾害有:滑坡、地面塌陷、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淹井、井筒破裂及采矿废弃物污染灾害、水土流失等,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煤矿产业的现代化建设逐渐推进,更应该加强地质灾害的控制力度,所以,本文重点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预煤矿防地质灾害。

关键词:复杂地质;预防;煤矿地质灾害

我国能源有70%以上取自煤炭,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煤矿灾害的发生已严重制约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煤炭开采不仅受到地面地质自然灾害的威胁, 更严重的是还遭受井下各种灾害的威胁,无论从灾害的经济损失, 还是从死亡的人数看,煤炭行业均占全国灾害损失的 1/10 以上。

复杂地质环境是引发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条件,一般情况下,复杂地质环境的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表现,地质内风险发育的机率非常大,不利于地质的稳定性。复杂地质很容易受到地层性能、外力、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坏性较大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地质的稳定分布,同时增加了地表活动的风险性,体现了复杂地质的危险性。

1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地质灾害分析

复杂煤矿地质条件,是指岩浆岩侵蚀煤层严重,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极不规律,呈鸡窝状,厚度变化大,多数不可采。因此,更好的开发利用有限煤炭资源,安全回收现有的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是煤矿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

地层、岩相等构造中含有比较剧烈的运动,如:断块、沉积等,对原有的地质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引起了明显的地质灾害。结合复杂地质的表现,此类条件下最为常见的煤矿地质灾害进行分析。

1.1 地面塌陷

全文阅读

城区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方案

汛期将至,为切实做好全区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规定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全区地形地貌简况

*区地处*市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9’2”—117°28’41”,北纬34°37’55”-34°56’38”,全区面积约507平方公里(含*高新区),东与市中区、峄城区接壤,西、南部与微山毗邻,北同*市、山亭区交界。

地形地貌:为低丘—平原地带,地形较为平坦,中部高,周围低,标高最大者+341.6,最小者+50.1,平均标高+64.0。

水文气象:处于暖温带鲁淮气候区,属季风大陆型气候,气候四季分明,较温和,雨量较适中,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4.3°C,年平均降雨量814.3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无霜期200天左右,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水系发育较好。

我区煤炭、地下水等资源丰富,赋存面积较大,受风化剥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采掘活动等因素影响,历年来发生过多次(处)地质灾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掘活动的加剧和受汛期局部地区强降雨影响,部分区域灾害的次数和规模呈上升趋势,灾害的形势较为严峻。根据我区地质环境特点和以往发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辖区内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汛期,而且主要以采空塌陷、古井陷落和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据统计,历年来全区共发生地面塌陷10余处(次),采煤塌陷面积1.2平方公里,因超采地下水造成岩溶塌陷涉及面积0.1平方公里。

二、重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防治措施

根据省、市气象部门预报,今年降水总量较常年偏多,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并存,不排除局部发生暴雨的可能。为此,要重点做好全区四处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防范工作:

全文阅读

浅析高瓦斯及突出矿井的瓦斯灾害分级处理方法

【摘 要】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高瓦斯、突出矿井瓦斯灾害对煤矿工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灾害治理、预防,确保煤矿开采、生产安全,解除瓦斯超限对煤矿开采的限制,增加煤矿开采效率,从而使煤矿生产出更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人们需求,带动中国经济发展。在我国煤矿发展中瓦斯灾害始终是重点处理问题,本文则分析高瓦斯及突出矿井的瓦斯灾害分级处理方法。

【关键词】高瓦斯;突出矿井;瓦斯灾害;分级处理

煤矿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作为中国主要能源之一,煤炭产量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煤炭需求增加,为了确保合理的煤炭供应结构,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大。然而,煤矿高效生产直接受煤矿灾害因素制约,因此,需要煤矿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治理煤矿瓦斯灾害。作为一种主要的区域瓦斯防治措施,预抽煤层瓦斯是消除突出矿井危险的主要方式,在煤层开采中广泛应用。

1.高瓦斯及突出矿井瓦斯灾害的影响因素

1.1自然条件

突出矿井瓦斯灾害发生的根本条件是矿井煤层瓦斯赋存条件,主要包括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地质构造、瓦斯压力等条件。同时,影响这些矿井煤层瓦斯赋存条件的因素包括煤层倾角、煤层埋藏深度、煤的吸附特性等。例如,在煤层倾角较大情况下,煤层内瓦斯便易沿着地层向上排放,从而降低瓦斯含量。而在煤层倾角较小情况下,瓦斯排放困难,瓦斯含量增加。而对于煤层埋藏深度而言,在不受地质结构影响的煤层区域,当煤层埋藏深度不太大的情况下,煤层埋藏越深,其瓦斯压力与含量越大。同时,煤变质程度越大,煤层瓦斯含量越大。此外,煤层与周围岩层透气性越小,煤层瓦斯含量越大。

1.2技术因素

作为矿井瓦斯治理的关键因素,矿井瓦斯治理技术对于突出矿井灾害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仍存在一些问题。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生产布局、瓦斯治理、防突技术等。其中,防突技术是治理突出矿井瓦斯灾害的关键,包括局部防治、区域防治。局部防治技术即为煤巷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工作面所实施的突出防治,包括工作面防突措施、危险性预测、安全防护等。区域防治技术主要为煤层瓦斯抽采技术、保护层开采技术等,包括区域防突措施、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验证[1]。

全文阅读

娄底市煤矿地质灾害类型及预防对策

摘要要:介绍了娄底市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娄底;开采沉降;滑坡;瓦斯爆炸;矿井突水

娄底市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享有“江南煤海”之美誉,约占湖南省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2011年全市煤矿开采企业全年产原煤1375.3 万吨,首次突破原煤销售产值百亿元大关,采煤业的持续发展,为娄底市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娄底市保留矿井248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对煤炭资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娄底市多年来的粗放性、高强度开采、生态保护却未同步进行,导致生态破坏严重,打破了地质环境的原有平衡, 使地质环境所受影响和压力日渐明显, 环境保护和灾害的防治等有关问题愈加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其它环境问题[1]。煤矿地质环境灾害的多发性是制约娄底市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何能有效地反映娄底市煤矿地质灾害特征、灾害的诱发因素及如何防治娄底市煤矿地质灾害, 是目前地质工作者较为突出的一个研究课题。

1 娄底市煤矿地质灾害类型

娄底煤矿地质条件复杂, 因此煤矿遭受的自然灾害种类也很多, 主要有开采沉陷地质灾害、滑坡、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矿井突水、采矿废弃物污染和水土流失等, 严重的危及到矿山正常生产和人民生活。

1.1 开采沉陷地质灾害

开采沉陷是指地下有用矿物采出后,开采区域周围岩体的原始应力状态受到破坏,应力重新分布,以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岩层和地表产生连续的移动、变形和非连续的开裂、冒落等破坏现象。

在娄底丘陵山区,开采沉陷导致地表塌陷和裂缝,将诱发山体滑坡。而在村庄下方采煤,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致使民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倾斜,甚至倒塌,从而危及村庄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开采沉陷会破坏地下水源,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防止矿坑涌水而进行的顶、底板疏水,使顶、底板承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二是开采后采空区塌落,使上覆地层产生位移,产生导水裂隙,破坏各隔水层。据有关资料统计,娄底市因地下开采诱发的地面变形极为严重,截至2011 年底,全市共产生塌洞(坑)约15000 处(个),全市采煤塌陷地面积累计达到5200余亩,地裂缝22 条,地面沉降现象极为普遍。煤矿地面变形以冷水江、涟源及娄星地段最为集中,双峰、新化局部发育。据统计,冷水江市共有采空区17500 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采空区地面塌陷有4000 多处,受损面积2900 公顷,造成1500 多栋房屋开裂,受灾人口达7000 余人[2-3]。

全文阅读

安监局预防暴雨洪水指导意见

各产煤省、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我国煤矿因暴雨洪水引发多起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析原因,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预报预警和预防工作机制;一些煤矿采煤后形成的塌陷坑未能及时进行隔水、填平等彻底治理;一些关闭废弃矿井的井筒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充实填死;一些煤矿违法违规开采防水保护煤柱;一些煤矿的井口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部分煤矿井田范围或井田附近地面河道被挤占,泄洪不畅,河岸决口。为有效预防因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的要求,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立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机制和制度

1.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制。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领导小组。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明确“三防”任务和责任,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检查相关工作落实。加强雨季期间调度和值班工作。做到领导到位,隐患治理计划到位,信息接收与值班工作到位。

2.煤矿企业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掌握汛情水情,及时主动采取措施。并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3.建立雨季巡视制度。煤矿企业在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4.建立重大水害隐患及时撤人制度。煤矿企业都要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的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以及撤人的程序等,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煤矿企业没有全部落实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治理计划和防范措施、存在重大隐患的,雨季必须采取停工撤人的措施,不得进行井下生产作业。

5.建立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制度。煤矿企业在雨季前要全面检查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

全文阅读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对策

摘要:中国工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提高,矿山资源开采的规模越来越大,对矿山资源开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的采矿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对策

引言

中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国家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同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中国各种大中型采矿工程项目已达到9000多个,资源开采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在过去的50a间,由于采矿行业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采矿工程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及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矿山地质发生灾害的事故越来越多,环境破坏也越来越恶劣,矿山地质灾害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每年因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108元人民币,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周边居民构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威胁。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范措施应尽早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安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

1矿山地质灾害简介

矿山地质灾害又可称之为地质灾害、采矿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等,主要是指在矿区进行开采活动时,由于开采技术或开采规模引发井巷和岩土体变形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造成开采设备损坏,自然环境遭受极大破坏的情况,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矿山地质灾害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引发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矿山地质灾害将对人类造成严重的生命灾害,同时周围地质环境也受到影响。随着中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提高,这也从侧面加快了矿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自然环境的压力。当前中国有多种类型的矿山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一旦矿山发生地质灾害,其影响力非常巨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尽快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多种预防措施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1]。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有许多种,但每种矿山地质灾害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非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煤矿)主要类型有: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瓦斯突出、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侵占农田造成土壤污染或田地破坏。金属矿山所造成的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表裂缝、塌陷等。

全文阅读

浅议减少煤矿事故灾害的防护措施

摘要 矿山安全工程是以矿山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事伤害事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矿山伤害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关键词 煤矿 灾害事故 矿山安全技术

矿山安全技术是为了实现矿山安全生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发现、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其危险性的技术。矿山安全工程是以矿山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事伤害事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矿山伤害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现代矿山生产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每种生产作业又包含设备、物资、人员和作业环境等要素。一起矿山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许多要素相互复杂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矿山灾害事故的处理,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我国煤矿自然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全国的煤矿煤矿数量多,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矿总数,大、中、小并存,差异大。生产能力分散,生产集中度过低,大多数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低下。抗灾能力差,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当前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最大的仍然是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几大自然灾害。近年来多数国有煤矿对主要和霞要的防灾系统环节进行了技术改造,建立了合理的通风系统,相当部分高瓦斯矿井新建了瓦斯抽放系统.多数高瓦斯矿井和部分低瓦斯矿井建立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国有煤矿防灾抗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安全生产效果明显。但在防排水,防灭火,防尘,机电运输等方面实施技术更新改造和投入的力度普遍不大,进度相对滞后;在煤与瓦斯突出机理,预测预报,防治等难题上缺乏联合科技攻关。国有重点煤矿的防灾系统相对较完善,国有地方煤矿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差的具体表现为:职工对安全重视不够,没有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总是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到最后所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可能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对家庭的正常乍活带来痛苦。特别是企业的主管,认为生产象打仗,哪能不发生工伤事故,没有把职工的身体健康摆在首位,摆不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也就不能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更不能保证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使违章行为不断出现,导致事故的不断发生。安全管理主要是由管理人员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工作,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受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责任心的限制,很难适应矿井灾害事故的复杂多变条件。

二、灾害事故发生的特点

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做好煤矿矿井防灭火

摘要:目前煤矿的防灭火技术及手段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提升,但还需不断完善和提高防治技术水平,研发和创造新的技术手段,以便能够及时应对危机形势。有效防范火灾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杜绝重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文章针对矿井火灾的产生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矿井火灾;防灭火技术;煤矿安全生产;火灾防治技术;火灾防治设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75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15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80

由自燃引发的火灾在我国矿井火灾中影响极大,据统计我国50%以上的矿井存在自燃发火的问题。其中约有47%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分布在我国统配和重点煤矿之中,如今矿井的自燃发火约占据总发火次数的94%,其中60%的采空区自燃是由内因火灾引发的。加强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煤矿推广了黄泥灌浆防火技术,60~70年代阻化剂防火、均压通风、高倍数泡沫灭火等相关技术相继问世,为适应普通采煤法和高产高效采煤法的综合防灭火技术,80~90年代又研究出矿井自燃发火预测系统、惰气防灭火、快速高效堵漏风、带式输送机火灾防治等技术。由于我国对煤矿防灭火的意识比较低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并且防灭火的设备和技术不够完善,因此矿井火灾安全技术的防治工作仍是当下的主要任务之一。

1 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

矿井火灾通常是指:在矿井下边或地面造成人员伤亡,相关设备损毁,矿井无法正常生产的火灾。

发生矿井火灾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二是煤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因此,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外因火灾及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指在井下拆卸矿灯、吸烟、放明炮等引起的或是因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不当维修不及时引起的,还有就是矿井瓦斯、煤尘的燃烧或爆炸造成的。一般井口附近、采掘工作面、带电缆的木支架巷道等处是外因火灾的主要发生场所。

全文阅读

强化预防机制 提高抗洪抢险能力

摘要:提高防洪抢险意识,做到未雨绸缪,是全面做好矿区雨季“三防”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矿区地形及气候特征,对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进行预计,并制订相应的救灾抢险措施。

主题词:安全管理 预防机制 抗洪抢险 能力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兴隆庄煤矿地处鲁西南平原,兖州煤田北部。位于兖州城南9km处,井田面积57.69km2。区域内地势平坦,总体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历史最高水位为47.5m(1939年)。泗河流经本矿区西北部,流量0.3-3880m3/s。本矿区洪水来源主要来自泗河及其上游水库泄洪水。本矿所处地区属大陆海洋气候,年降水集中在每年的7、8、9三个月。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历史年平均降水量710.74mm,最大年降水量1263.8mm。最大月降雨量523.6mm,最大日降雨量180.8mm。

2.确定防洪原则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洪水及特大暴雨对矿井构成的威胁,必须要明确本矿区的防洪原则,即矿井东南方向自然泄洪,保护重点要害部位不受洪水危害;加固加高要害部位的防洪墙板,保证供电、通讯、通风畅通和井口不进洪水;确保企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3.明确要害部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