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框架式教学

框架式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管窥框架式教学法与医学免疫学关系

1“框架式”教学法

1.1“框架”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框架式”教学设计有其特定的理论背景,框架一词是由闵斯基提出的,他的看法是“在一般情形下,当一个人遇到新情况时,会从他脑海中的记忆结构里去搜寻相关的信息”。在这里所说的这个记忆结构就是“框架”,是一种架构,而“框架”即是代表典型情况的资料结构。为了更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框架式教学法授课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把握,不在教学内容的“细节”上纠缠,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调控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其分散,以降低课程难度。

1.2“框架式”教学法的优势

知识框架的建立,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有了初步的整体概念,而且知识框架的建立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讨论医学免疫学知识有系统的指导作用。并且,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河北北方学院2010级两个医学本科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83名学生,分为实验班(43名)和对照班(40名)。

全文阅读

浅析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框架式教学的特征,并对框架式教学的操作策略进行

>> 浅析支架式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中职数学“框架式”教学的思考 浅析支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下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刍议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支架式”教学模式オ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探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探讨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析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 浅析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框架式教学的特征,并对框架式教学的操作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框架式教学 21世纪之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我们这个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古老国度也遭遇了这一巨大浪潮。如何成为这一浪潮的弄潮儿,如何振兴中华民族是教育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于基础教育,于是基础教育改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世界的前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文件,并实施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实验。新课改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证明,课改的深入发展需要每所学校、每个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需要研究人员积极的实践参与和理论创造。只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才能真正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此,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学校教育的改革实践[1]。1框架式教学的特征1.1整体性

整体性是框架式教学的根本特征,无论是框架的建构,还是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过程的进行都是以整体性作为根本原则。框架式教学批判传统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主张由整体理解部分,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理解部分,同时每个部分又是对整体的映射,"不仅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而且整体也存在与部分之中,意味着部分和整体互为基础、相互决定。"? "框架"是从广泛的知识和问题情境中提炼出来的基本结构,反映出普遍的知识整体;教学过程是框架的整体循环推进的教学过程;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丰富和生长,使学生具有普遍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体现了框架式教学的整体性特征。整体性更深刻的体现的是教学的系统论特征,表现为层次性、非线性、自组织性、开放性等,这些特征使框架式教学能够成为有效的、灵活的、变通的、创造性教学[2]。1.2反思性

反思是框架式教学的核心,杜威认为,反思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气反思性集中体现在框架式教学提倡的"多反复"的教学原则上。"多反复"是指对同一主题框架的多次学习,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就同一内容多次的单一重复,这是为了提高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知识技能的自动化;二是就同一内容多次的多样化学习,这是为了深化知识理解程度,建立知识的普遍联系,培养多样化的思维能力。其中,第一个含义可以包含在第二个含义之中,因而第二个含义才是"多反复"的本质含义。人类特有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是通过重述表征,或更确切地说,是通过以不同的表征形式重复地表征内在表征所表征的信息,在内部利用己经存储的信息(先天的和习得的)。2框架式教学的操作策略2.1教学目标设定策略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框架式教学在设定教学目标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它所建构的"框架"本身为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建立提供了框架。这里需要进一歩说明的是框架式教学的"框架"既是根据教师个体和集体的经验预先建构的(相对于学生而言),同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构建的,即"框架"是预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已建立的框架为教学目标的设立提供了框架,反过来,框架又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去建构,所以框架与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2.2教学目标的表征形式

大多数关于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理论,在整体表征形式上都是以泰勒所提出的"内容"与"行为"组成的二维矩阵来呈现的,只是不同的理论在内容和行为的分类与解释上不同。安德森等人认为,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一般描述期望学生掌握的或建构的知识。当前对教育目标研究最系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而这种教育分类学就是基于教育目标的二维分析。

但是,由内容与行为组成的二维矩阵目标模式是分析性的,而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分析的基础上还有综合的、整体的结果,要有一个综合的具体教学目标,比如能解决某种类型的问题。分析性目标是作为独立的教学单位要去实现的,同时它们最终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综合目标的实现。综合目标是指能体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教学的各个具体目标的综合性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能力或整体模式。框架式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框架"体系是按照整体性原则建构的,这为综合性目标的设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弥补了分析性目标的不足,使教学目标既有清晰的分析性,又有和谐的综合性,这使教师和学生能从整体的较高的层次上去理解各部分教学目标的性质、意义、地位与作用,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教学决策。2.3框架式教学的课型划分策略

全文阅读

医学免疫学课程框架式教学法探讨

1框架式教学法基本概念

框架式教学法是根据欧共体的支架式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并在遵循于学科知识整体-局部-整体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重构和延展骨干知识网络框架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框架式教学法已经在各学科教育中广泛采用,在医学教育中也正在逐步开展。目前传统的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都是按照课本章节逐个知识点的讲解,教师主观上希望学生掌握全部免疫学知识,但是由于医学免疫学知识抽象性与复杂性,导致学生不可能一下记住这些大量零散的、具有交互作用的知识,这就会让学生心力疲惫,从而产生畏惧与退缩感。而框架式教学如同串在珍珠上的红绳子,将零散的免疫学知识贯穿起来,对知识点建立起框架,克服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杂乱无序。

2框架式教学法的实施

将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免疫学教学,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应对医学免疫学知识建立起整体框架。对于学生而言,最想知道的是这门学科到底讲授了什么?和其他相关学科之间是什么联系?在医学中有哪些应用价值?这些都是刚开始接触医学免疫学知识的学生急需了解的问题。只有把握了该门学科的整体框架,才不至于在学习中因对局部知识的不了解感到困惑。同时也会对知识学习充满兴趣,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全书内容以免疫学简介的模式建立起全书的框架,重点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内容、学习重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情况。类似绪论,但是比绪论更加突出重点。然后针对所有医学免疫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类并制作成知识树即本章内容的脉络图,章节脉络图可以指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本章书的教学内容和各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使学习目标明确清晰。例如抗原一章,先列出围绕抗原学习需要掌握的几个方面:概念、类型、抗原两大特性、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几个因素、特异性等,将一个大的章节知识划分成几个知识点,然后重新组合,最后达到掌握整章内容的目的。第二阶段为课堂教学。上第一次医学免疫学课程时,结合绪论知识概括医学免疫学的知识树。而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应用的时机在本章节理论课授课之前,或者是上次理论课结束前十分钟,对下次理论课的内容给出章节脉络图,教师对其进行简明扼要的串讲,目的仅仅是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住此章节的脉络,明确章节学习目标,要记忆整章内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但是要记忆一个由十几到几十个字组成的知识点脉络图,并非难事。这极大地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同时在知识点明确的情况下更清楚了学习目标。第三阶段为课后预习知识填充阶段。学生根据知识点脉络图,以浏览的方式逐点进行预习,每个知识点就是一个问题,重点是在预习的同时随手记录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第四阶段为教师知识填充答疑阶段。在没有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之前,教师通过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了解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倾向和问题倾向,针对学生普遍不理解的问题,进行逐个知识点的授课。

3框架式教学法的作用

通过框架模式在教与学之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而又相对轻松的针对免疫学特点的学习方法,通过脉络图将问题抛出,学生针对问题进行预习。这种方式比较符合和顺应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心理。每一届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学习方法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提到希望教师推荐相应的练习题给自己帮助复习,这反映了普通人掌握新信息的基本规律和心理,即以能否解决问题判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框架式教学法顺应这个规律一开始就抛出整体框架,因为初学者毫无基础,所以知识不应该隐晦、抽象、复杂,相反应该直接、明确。如此一来,学生对知识就有大概的了解,对学科就会产生兴趣,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会得到提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没有开始讲解内容之前,教师已经知悉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倾向与问题倾向,教师就对针对性地讲解时的重点难点、时间的分派以及推荐拓展阅读做到了然于胸,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通过比较实施框架式教学法的班级和传统教学法的班级的考试成绩发现,实施了框架式教学法的班级考试成绩比传统教学法班级平均分要高5-10分;而问卷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

4框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4.1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相关知识

全文阅读

学困生转化策略之框架式教学

摘要:物理学科知识都是由一定的概念、原理、规则所组成的知识系统。当个别概念、原理同其它概念、原理联系起来,并根据一定的关系或规律组成一个系统时,就形成了某种知识体系。学生在掌握概念或原理时,只有将这一概念或原理纳入一定知识体系之中,才会对这个概念或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在中学物理学科中应用框架式结构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新探索。是基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新尝试,是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改善、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田生;转化;策略;框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2(S)-0035-4

物理学作为一门探讨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教学内容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比较抽象和深奥。面对抽象的概念、众多的定理、定律、公式,学生常常会产生望而生畏之感。作为物理教师,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结合物理的学科特点精心组织教学,系统地将本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构建起物理知识的基本框架,是一个广大物理教师经常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框架式教学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效果,下面就框架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谈点自己的认识。

1构建框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框架”(frame)一词,是闵斯基(Minsky,1975)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时所提出的概念和新创的词语。依闵斯基的看法“在一般情形下。当一个人遇到新情况时,会从他脑海中的记忆结构里去搜寻相关的信息。”在这里所说的记忆结构就是“框架”。教学心理理论认为,各种学科的知识都是由一定的概念、原理、规则所组成的知识系统,当个别概念、原理同其他概念、原理联系起来,并根据一定的关系或规律组成一个系统时。就形成了某种知识体系。学生在掌握概念或原理时,只有将这一概念或原理纳入一定知识体系之中,对这个概念或原理才会有深刻的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统领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布鲁纳在其概念获得教学模式中也认为,当代知识增长迅速,学生学习时间和占有知识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只有使他们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才易于把握其基本内容并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框架式结构教学法的提出,就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课堂着重分析知识和体系的框架结构,力求整体把握学科各章节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注意各阶段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的双向交流。它既包含了静态的教学知识,又包含了动态性的教学策略。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

2物理框架式教学的实施要点

物理框架式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育者充分认识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基本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展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正如现在兴起的高层建筑的修建模式,叫“框架式”结构,其特点是先将整个建筑的主体用钢筋水泥浇筑,然后再填充墙体,将每一层进行大块分割,最后根据需要将每一大块进行局部分割,成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空间,其优点是由于整个建筑是一个整体,结构坚固,抗震性能好,装修时便于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布置个性化的小空间。如果教学中的设计犹如现代房子那样构想,我们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现实状态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提出多种假设,并据此拟定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大致的框架、轮廓或可选择的学习路径,那么框架设计形成的教学程序应是一种教师操作简易、调控自如的教学;是一种学生思维开阔、思想放飞的课堂;是一种时空开放、情感互动的活动情境。只要先给学生建立起整体的框架,他们便可在现有的大框架之内尽情发挥自己所能,制成知识网络主体相同而又有特色和个性的网络结构图,就像是一件件“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总之,物理知识技能框架是一个开放的框架,是一个给学生留有主动探索与创新学习空间的知识技能框架。那么物理框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是什么呢?

全文阅读

框架式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为了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我从仿写开始做了一些框架作文的探索与尝试,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必须历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对于这样的过渡,学生难免不适应,有些学生甚至产生畏难害怕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不少学生由于家庭特殊性,普遍存在基础差,知识面窄,阅读习惯还未养成等现象。在作文训练中,他们根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针对这些情况及三年级学生自身特点,框架作文便成了我指导学生写作的一条捷径。

模仿本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学说话是从模仿中得到进步,他们言行举止都是模仿中学来的,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将它应用于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框架作文模式,将是一种快捷行之有效的方法。框架作文模式就是模仿范文的构思、布局、谋篇及表现手法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在文章形式、结构、思路、表达方式都可以进行模仿,但是具体语言表达与组织须学生自行思考运用。这样让学生在作文练习时有了一定的依照和借鉴,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起步作文的难度,有益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一、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框架作文教学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个好做法,即把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教学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了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到的哪些技巧。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树立榜样,使学生写作时有所依傍。阅读课重点讲什么,就让学生仿写什么。这样学生作文既有了样板,又抓住一点强化了写作的技巧。日积月累,学生定能在“我手写我口”的独立作文中运用自如。

1.找准一点,强化训练

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例子。”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除去古典诗词,都是可以称得上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因此我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充分挖掘文章中的写作知识,找准一点,强化训练。

在教学中有的句子比较典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一句话非常典型,先概括写安静,再从三个方面具体写安静。而具体描写是孩子的弱项,于是在此让孩子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仿写,有一个孩子这样写道:阅读课上,教室里十分安静,同学们都在静静的读书,人不跑动了,椅子不响了,说话声停止了,只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另一个孩子这样写道:教室里打扫得十分干净,地面一尘不染,桌椅摆得整整齐齐,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窗户更明亮了……这两段仿写,孩子抓住“安静”和“干净”,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达到了仿写的效果。

全文阅读

框架式教学课程体系综述

1教学内容的潜心设计安排

针对物质结构化学的课程特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框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建构框架———取其精髓,观其大略;第二阶段:专题梳理———纵横交错,浑然一体的脉络式整理;第三阶段:问题演练———畅游题海,高分高能;第四阶段:检验成果———科学考核。具体操作的思路和途径如图1所示。框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从每一章节及各章节间的整体联系出发,建立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这一方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了师生间的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显著地缩短教学时间。该方法在其它学科的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在框架式教学中注重“三化”,即知识的结构化、模型化、口诀化。化繁为简、化简为趣、化趣为道。

2建构知识结构框架

物质结构化学的学科特点更适合于框架式教学法的应用,框架式教学法在物质结构化学的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把建构课程的框架划分为3个层次:即课程构架、章构架和节构架。课程构架结构如图2所示。章框架和节构架的结构在后续论文中逐步展示给读者。

3认识和体会

(1)框架结构强调的不是教学的形式,而是众多知识点逻辑组合的科学体系。在物质结构内容不断增加,教学时数相对紧缺,教学更应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完善性。

(2)笔者认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进而便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优势。框架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突出了在知识结构上,通过结构记忆和系统记忆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达到触类旁通的功效。

(3)框架模式一改以往的教师满堂灌的局面,进行精讲、设疑、问答、讨论等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对学过的知识内容,尝试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归纳章、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并进行点评,从而培养学生独到的思维模式、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文阅读

C程序设计课程的框架式教学法

摘要:针对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以构建和完善学生知识系统为核心的框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根据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在重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通过核心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形成简单知识框架,第2阶段通过反复接触、穿插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该框架,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教学法;认知

0 引言

C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教学质量对学生专业水平和后续课程学习有显著影响。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该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造成现状的原因有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教学时间偏少等客观因素。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过程安排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C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理解、掌握和C语言程序设计相关的知识,具备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目标的实现涉及知识、教学和实践3个方面的内容。

在传统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被分解成若干完整且相对独立的单元,教师针对每个单元开展集中教学,最终完成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工作,我们将它称为积木式教学法,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积木式教学法的缺点显而易见,首先,学生学习单一知识点的时间短,因此学习压力大。其次,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串联和重复教学的时间少,不利于学生系统性地认识和掌握知识。再次,由于“指针”、“结构体”、“文件”等知识通常被安排在最后进行教学,时间有限,而客观上这些知识又需要较多教学时间,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最后,这样的安排容易使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导致课堂氛围差,学生开小差的情况多。

全文阅读

初中英语框架式教学法新探

初中英语最为重要的语法内容就是九大时态、三大从句、被动语态。他们贯穿了初中英语语法的主线,成为英语语法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他们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

当前所使用的新目标英语课本从课文题目表述到课文内容不乏超前的语法内容,使得学生理解困难,影响学生阅读速度,破坏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本人在教学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初中英语语法新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语法框架式教学法。

初中英语语法框架式教学法即将初中英语中的几大语法内容在适当时候集中教学,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整个初中语法大的框架,以利于后期学习。

进行初中英语语法框架式教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进行的,它有时间节点,经过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探索,本人认为有三个时间节点较为适合。

他们分别是初一下期开学,初二上期开学、初二下期开学。

需要注意的事项:

1所教授的语法内容要层层递进

初一下期开学时就时态而言,只需讲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就句子结构而言,可讲宾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 原因状语从句。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

摘 要:目前,我国的职业学院教育模式分为课程结构与学院经营两大方面,同时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应当注重教学机制以及教学问题。在教学机制当中,可以针对我国形势、地域以及教育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教育问题上可以侧重职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职业教学与未来工作的联系,各种职业教学之间的关联以及职业教育内部设置的体系因素关系来进行研究。针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分析框架的探讨,明确学历教学的重要性,从发展的角度延伸职业教学办学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制度监管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我国社会所独有的概念和体系,能够从办学模式中找到恰当的发展策略,有助于实现现代教学质量的提升,完善职业教育职能,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素质,还促进了社会工业发展,带动了国家整体经济腾飞。结合我国社会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实际涉及的办学情况中找到相关的提升方法,实现对分析框架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此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概念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概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办学模式的内涵评价,另一方面是办学模式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对比分析。办学模式的概念比较宽泛,它不是针对一所学校而言,而是面向整个教育体系。针对我国形势、地域以及教育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需要全面适应整体的发展进行进一步规划。为了实现对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性,也就形成了与众多相似概念的比较和研究,通过细致地区分实现办学模式的深入探讨和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1.职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

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侧重的内容是我国形势、地域以及教育机构的具体情况,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因素,就是要求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与素质教育中的本科学生专业知识不存在差异。

全文阅读

基于TPACK框架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摘 要:TPACK框架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在分析TPACK框架的内容和教学设计模式构成的基础上,阐述了TPACK框架教学设计的启示,构建了基于 TPACK框架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分析了此教学设计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TPACK;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56-04

一、TPACK 框架的背景及内容

TPACK框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第三阶段。以美国为代表,其整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关注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二阶段究关注如何运用技术来设计课程。这两个阶段都特别关注技术和学生,而没有认真关注整合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针对这类问题,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 2005 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即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1]。

TPACK框架是学科内容(CK)、教学法(PK)和技术(TK)这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是它们整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知识。 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 1 所示。

CK-学科内容知识是指实际被学生学习或教授的学科知识。包括两个维度:C1K-学科统领性内容(具体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知识)、C2K-学科内容知识(具体学科的思想、概念、方法、关系等知识以及具体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知识)。该类知识专业性较强,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所涵盖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因此,对具体学科的授课教师来说,深入理解其学科的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PK-教学法知识是一种通用的知识类型,包括两个维度:P1K-学生学习过程的知识(主要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和P2K-支持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类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课程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估等教学环节体现出来。掌握教学法知识要求教师做到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能够理解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从而合理地运用策略和方法类知识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