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界营销论文

跨界营销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跨文化品牌营销的理论探讨

[摘要] 本文在借鉴跨文化管理和营销、品牌营销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别层面的一般性跨文化品牌营销理论,具体分析了跨文化品牌营销的内涵、特征和模式,对构建和丰富跨文化品牌营销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文化 品牌营销 跨文化品牌营销

当企业的品牌营销活动从一国市场扩展至多国市场时,就面临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将导致国内市场行之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效用减弱甚至丧失。因此,对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而言,需要重视品牌营销中的跨文化因素。

一、跨文化品牌营销的内涵

基于文化的层次性,跨文化品牌营销可以分为跨民族文化品牌营销、跨国家文化品牌营销、跨地区文化品牌营销、跨行业文化品牌营销等多种类型。本文所研究的跨文化品牌营销是基于国别层面的一般性跨文化品牌营销,不涉及其他跨文化品牌营销问题。所讨论的文化环境主要是一国的主要文化元素而不涉及各种亚文化体系。

根据以上界定,跨文化品牌营销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环境中所进行的品牌营销活动,它强调对交易双方的文化差异管理,积极处理和应对各种跨文化冲突,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从品牌营销的流程出发,跨文化品牌营销强调在品牌市场调查、品牌定位、品牌宣传与推广、品牌保护与创新等环节中考虑多元文化的影响,将文化因素与品牌营销策略有效结合进行整体性的品牌营销运作,提升品牌营销跨文化适应能力。从横向上看,跨文化品牌营销理论由品牌营销的文化环境理论、跨文化品牌营销管理理论和品牌营销组合要素的文化理论组成。品牌营销的文化环境理论侧重于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的影响,企业应将文化作为可以改造的对象和工具,使文化的营销价值得到真正体现;跨文化品牌营销管理理论不仅强调品牌营销战略制定与决策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或改变,而且涉及如何处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从事营销活动所产生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品牌营销组合要素的文化理论主要考察跨文化要素在品牌营销组合中的含量和融合。从纵向上看,跨文化品牌营销理论包括跨文化品牌营销的进入、渗透、扩展、结合、巩固和融合等阶段和过程。

二、跨文化品牌营销的模式

跨文化品牌营销模式是指在跨文化品牌营销过程中形成的一定时期内稳定使用的、由不同要素所构成的、适合跨文化品牌营销要求的基本样式。根据企业跨文化品牌营销过程中母国与东道国文化差异的大小和企业自身文化融合能力的强弱,跨文化品牌营销模式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全文阅读

《跨界战》:本土营销的革命性突破

正如拉里・博西迪写作《执行》是毕其一生在通用、霍尼韦尔的工作感悟而成就的一部经典一样,《跨界战》也是在本土营销实践中得以成形。

《跨界战》开篇描述了一个“跨界消费时代”:“麦当劳、NBA、好莱坞等各种西方文化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3G手机等新媒体正在兴起,而国学热引发了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一这种种外来的、传统的、现代的文化杂糅并处,催生了一个新兴的消费群态,他们被称为乐活族、奔奔族……种种‘混搭’之风正促使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的演变。”

“跨界营销”正是在这种消费形势的巨变之下,催生出的一种新的营销理论和方法。

“跨界”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方法。“通过嫁接外行业而进行创新……让原本不相干甚至相互对立的矛盾,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产生新的亮点,进而完成企业和品牌质的蜕变。”《跨界战》还给出了跨界实施的方法,同时,收纳16个国内一线企业的经典营销案例。

《跨界战》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白药、娃哈哈、巨人集团、今麦郎、中信资本等产经学界29位学者、企业家的认可和推荐,堪称“本土营销思想论、方法论的革命性突破”,对此,本书作者――上海凯纳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沈国梁先生表示,《跨界战》作为凯纳策划10年市场实战之作,集中体现了本土营销策划机构在智力产业探索上的进步和创新。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看了这本书之后说:“营销界惯于推陈出新地提出新理论、新观点,但若不接地气地流于形式,最终多沦为无根浮萍而迅速消亡……《跨界战》是基于丰富实战后的严谨之作,这让此书独具一格。”

蒙牛乳业创始人之一、小肥羊集团董事孙先红则表示:“看了《跨界战》这本书,我感到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思维。”(全国各大书店有售,网上购书:www.省略、当当网、卓越网)

企业如何快速开拓农村市场――找准基点・开启中国营销新思维

全文阅读

营销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

摘要:本文设计的跨国银行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跨国银行营销活动业绩表现,同时因子分析方法能够消除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从众多的定量指标中找出公共的因子,避免信息的重复,是一种有助于跨国银行营销财务绩效评价的科学方法。

Abstract:Index designed is efficient enough to reflect marketing performance of multinational banks. Factor analysis avoids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cators and finds out key factors and facilitates marketing performanc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an not only assess marketing performance but also analyz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multinational banks and direct the way for improvement.

关键词:跨国银行 营销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

Key words: Multinational banks Market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dex

作者简介:张鹏宇,男,1985.3.15,九江职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饶培培,女,1978.5.6,九江职业大学教师,方向:电子商务)。

一、营销绩效的概念界定

鉴于学界对本文中相关概念定义不一,为严谨起见,首先对关键概念进行概念界定。

全文阅读

中国营销与商业文明之崛起

中国商业文明已经崛起,中国商业文明作为普世价值得到世界认同还需要时日。

中国式营销体系

中国营销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一个世界性的命题一定催生一个独特的营销价值体系,侧重一套独特的营销理论体系。

一个超过欧洲的拥有巨量人口的大国,一个连续30年经济增速9.9%的巨大经济体,一个GDP世界排名第三的经济体,一个丛林化的市场环境,一个传承数千年与西方差异巨大的文化传统,必然催生自成一体的营销体系。

西方营销学的背景是西方商业文明,中国式营销的文化背景是东方文明。中国独特的东方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消费文化,独特的消费文化造就独特的商业文化,独特的商业文化造就了独特的营销文化。当营销基本原理与中国独特的文化结合,就形成了迥异于西方的中国式营销。

中国营销的本质是“创造性适应”。很多中国企业选择了“通路导向”而不是“品牌导向”,这就是创造性适应的结果。因为中国的通路经常使品牌无用武之地。中国企业逐步靠通路积累了品牌,而跨国公司并没有靠品牌打通通路。这就是中国营销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营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商业文明的表现。一名美国人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美国的特点是创新,日本的特点是品质,德国的特点是严谨,中国的特点是学习。以这名美国人的眼光看,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习以后马上就拿来使用。

中国没有涌现科特勒、特劳特、舒尔茨那样的营销专家,也没有韦尔奇那样伟大的企业家,还缺乏受到公认的营销理论体系。因此,中国式营销是否成立,经常受到质疑。

全文阅读

亿城与地产Crossover的中国样本

当代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大师费孝通曾把中国当代称做一个走向“文化自信”的时代。在中国房地产领域,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已经逐渐获得同等程度的认同,而在高端物业领域,建筑的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甚至已经开始反过来影响建筑的物质形态。

文化营销――地产跨界营销之源

地产评论界一致认为,2003年中国住交会举行的观念地产展,标志着中国地产界进入“文化地产”“观念地产”时代,这种文化营销的出现也是房地产行业开始跨界营销的萌芽期。

从2003年伊始,中国地产商们的文化营销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发展,从早期的苹果派、现代城SOHO、格调,到近年的大观、北京湾、万科十七英里、红树西岸……从苹果概念售楼处、天价楼书到毕加索、达利真迹展……在过去的五年里,全中国从南到北的高端地产发展商们绞尽脑汁制造各种主打文化营销的事件,分别将各自区域文化营销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地产跨界营销初期的这个时代,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倍注重楼盘所蕴涵的文化理念,努力营造文化氛围。所有楼盘文化营销的行为还停留在一种简单的“拿来主义”与“表面文化”,非常注重用文化的符号对楼盘进行包装,文化营销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项目的销售。

豪宅转角超越营销方能真正跨越

在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的2005-2006年,随着文化营销牌由新锐到泛滥,许多高端物业的发展商发现,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营销手段相对于豪宅市场营销环境的突变,已经不能从中汲取过多正面的能量。新经济大势下豪宅市场的突飞猛进已经远远超越了可以预料的速度。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豪宅的品牌化传播认知变得前所未有的突出。“一流的企业做品牌,二流的企业做市场,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成为房地产行业走在前端的先行者的共同认知。

全文阅读

基于文化差异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在世界各国经济高度联系的今天,企业的营销就必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开展,但是基于各国的文化的不同,各国的顾客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常常引起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营销冲突。所以在国际上,由于文化的不同,已经给各国的营销精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困难。因此,针对文化和营销之间的营销和联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在跨文化背景下一个企业需要做跨国营销所必须准备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营销;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09-02

1 文化和文化差异及跨文化营销的产生

1.1 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概念

依照霍夫特德教授的总结,文化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也就是说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特点,还是这个环境中所有人所共同有的心里程序,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概念,它包括所有成员生活、教育和思想的各个方面。总之,文化是由这个群体的产生的,它表达了这个群体的语言、思维、做事、建设、组织等各种方面的方式,同时,这些人的文化背景从每一个方面都影响着他们自己的行为。所以,当一个企业到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从事企业营销的时候,就必须要注意到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所产生的当地所特有的习惯和风俗,避免产生摩擦。因此,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文化。

1.2 跨文化营销的产生

为什么有跨文化营销,就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的存在。人民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形成一个相同的习惯,他们的需求和欲望都是以这里的文化为基础的,他们的想法具有相似性。同时,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人类知识、信仰、伦理、法律、风俗习惯的综合,并且不无时无刻不对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及观念产生着深远影响。时间在前进,文化也是不断在进步的,文化因民族、地区、行业、职业、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世界文化中,不同生活背景和不同工作背景的人会存在有不同的文化,但是,这些文化对他们特定的局面来说,都是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多以,有些时候,同样的行为原理对于特定的文化可能有效,不过在大多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等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化差异,会使这个与阿尼产生很大误差,在这个时候,不重视文化的企业就会以营销失败而告终。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一个企业要想做好跨文化营销必须深思熟虑,考虑好多方面的问题,因为就是说,要想做好跨文化营销,就必须逾越文化差异这个障碍,充分利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营销机会,做到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能够提供优质的营销服务。

全文阅读

市场营销中的跨文化管理

一、跨文化市场营销中的文化界定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文化应界定为人们之间以及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特定模式,它是社会生活的总和,包括一般行为、信仰、价值观、语言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工作态度等要素,其功能是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执行标准以及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这样可减少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提高可预测性,从而促进社会成员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文化因素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需要文化的沉淀,一个企业的经济决策需要文化的渗透,一个家庭的建立需要文化的包容。不容置疑,文化对营销领域的影响更为深远和巨大。

1.沟通方式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沟通方式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是构成一种文化的关键因素,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表达了文化的思想特征。人们在交流和表达意图时,只有30% 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剩余的70% 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的途径体现的,非语言行为包括表情、眼神、姿势、衣着、空间距离等。

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无论是企业内部沟通方式,还是企业外部营销网和生意伙伴的沟通方式都对跨国营销影响非常大。文化对于沟通和信息反应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对时间持有非线性观念的文化提供分散的信息而且没有清晰的结论。对时间有线性观念的文化更趋向于使用直接指出观察者的可靠信息来源,并提供合理的论据和可视化信息。沟通方式在信息收集、传递、接收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沟通中,要讲究语言,使之成为说服的艺术,特别是在广告宣传上务必讲究语言艺术性和效果,使语言表述成为“说服的艺术”。其次,注重语言与非语言文化交际的作用。熟谙目标市场的语言及非语言文化交际(如面部表情、眼神的传递、四肢的摆位、空间距离的远近等) 是跨文化营销策略制胜的法宝。

2.价值观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形态:农业社会寻求温饱的价值观;工业社会寻求物质成功的价值观;福利社会寻求自我表现的价值观。在现代价值体系中,工业社会兴起时独领的价值观即经济成就、经济增长、经济理性已被环保意识所取代,这也是人类社会的长期追求。一项民意测验表明,46% 的美国人声称他们是根据生产商或产品的环保声誉做出购买选择的,53% 的美国人出于对环境的考虑而放弃了某种产品的购买,更有高达76% 的美国人声称自己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企业要面临市场国不同的价值观念。全球化的思考、本地化的运作,是对跨文化营销理念的最佳阐释。价值观的不同对跨文化营销者是一个信号,它召唤着营销人把目光放得更远、更宽。

3.风俗习惯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仅次于语言,风俗习惯是最富文化敏感性并与文化紧密联系的话题,也是明显地表现出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透过它可掌握某种文化的某一属性。正因为这种文化的敏感性使得企业在进行跨文化营销时,需要重点考虑不同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

文化差异还有购买偏好、教育、社会组织、身份意识等,所有这些对跨国经营都可能是潜在的陷阱。跨国公司必须对国外市场的文化差异保持敏感性和适应性,根据当地文化因素的特点,对市场营销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

全文阅读

新兴市场跨国企业营销战略研究

[提要] 全球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和战略架构,已经成为指导跨国企业成功迈向国际化道路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基于标准化观点、适应性观点和整合观点,全球营销战略的演进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出口营销、多国营销和全球营销。对于新兴市场跨国企业而言,具有后发企业的学习优势,但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本文通过对整合的全球营销模型进行修正,以简要论述新兴市场企业营销战略选择问题。

关键词:全球营销;全球营销战略;新d市场跨国企业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8日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资源配置不再受到国界和地域的约束,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着最优化的配置方式和高水平的配置效率,呈现出世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局面。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全球竞争。对于新兴市场跨国企业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而全球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和战略架构,已经成为指导新兴市场跨国企业成功迈向国际化道路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全球营销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Levitt(1983)提出,即在不同的国家以相同的价格水平和促销方式,通过相同的分销渠道,销售相同的产品。文章包括了全球营销的两个基本假设:国际市场的同质化和顾客偏好的一致性。时至今日,关于全球营销的内容通过学者们的孜孜以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关于全球营销战略的观念总括起来有三种观念:

标准化观念:以Levitt为代表的标准化战略成为全球营销战略的组成部分。标准化观点认为通讯和交通的飞速进步已经使全球市场出现同质化趋势,另外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具有相同的需求偏好。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制定标准化战略获得规模效应,包括批量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标准化产品、制定价格、促销、渠道的标准化结构、管理职能上的统一标准,等等。

全文阅读

跨界营销在品牌传播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汇,已经很难对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清楚地界定它的“属性”,跨界(Crossover)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最潮流的字眼,已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跨界营销就是指依据不同产业、不同产品、不同偏好的消费者之间所拥有的共性和联系,把一些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要素融合、延伸,彰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或者价值观念,以赢取目标消费者好感,从而实现跨界联合企业的市场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新型营销模式。跨界营销其本质的核心,在于通过创新解决新的营销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跨界营销和品牌传播结合,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激发品牌热爱,助推活动影响,提升客户体验感知,从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跨界营销;品牌;传播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011-04

1 引 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汇,已经很难对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清楚地界定它的“属性”,跨界(Crossover)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最潮流的词,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跨界的风潮愈演愈烈,已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2013年,在“大众向小众分化,小众由兴趣聚合”的信息碎片时代,以娱乐、实用为特色的跨界营销手法受到各商家的推崇。

西方经济学对于商品“互补性”的界定,通常是指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关系的,比如相机和胶卷,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等。而“跨界”营销行为所需要界定的互补关系,不再是基于产品功能上的互补关系,而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互补关系,在营销思维模式上实现了由产品中心向用户中心的转移,真正确保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每一个优秀的品牌,都能比较准确地体现目标消费者的某种特征,但因为特征单一,往往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多,尤其是当出现类似的竞争品牌,这种外部因素的干扰更为明显。而一旦找到了一个互补性的品牌,那么,通过多个方面对目标群体特征的诠释,就可以形成整体的品牌印象,产生更具张力的品牌联想。互补性品牌之间,也更容易产生品牌联想。

需要注意的是,品牌印象并非品牌形象,而是基于品牌本身与目标消费群体特征的联系,形成的一种整体印象,它有别于品牌形象。由品牌可以联想及消费群体特征,由消费群体特征可以联想及品牌。

全文阅读

跨国公司全球营销策略问题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仍保持着方兴未艾的势头,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担负了重要角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又引发了世界级跨国公司对华的集中性和系统性投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时,是采用一体化营销战略还是当地化营销战略,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实际决策中遇到的难点,这也是近年来营销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一、一体化营销和当地化营销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参与竞争的方式已经打破了区域和行业的限制,营销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企业行为,一体化营销成为一种新的营销趋势。这种一体化营销要求将全球看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个全球大市场化进程的竞争中具有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强调在营销策略上淡化国家和地区的界限,通过标准化的营销策略(包括营销过程的标准化和营销内容的标准化)服务于全球目标顾客。这种营销方式又称为“标准化营销”,其理论假设是:一方面,国际市场“同质化”和各国消费者的偏好一致;另一方面,实施标准化营销可以降低成本。

在市场、成本、竞争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体化营销已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营销方式。但由于企业实际情况、消费者的个性与文化传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进行全球营销时,还必须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实行当地营销。

所谓“当地营销”,是指从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性出发,通过营销策略的差异化和当地化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要。因此,当地化营销战略的实质强调适应性观点,这是相对于一体化战略中强调一致性特点的标准化战略而言的。当地化营销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重新细分市场和定位;产品的当地化;渠道的当地化;促销的当地化;品牌的当地化。

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继续支持了当地适应性战略的观点。Whitelock&Pimbelt(1997)从营销哲学方面对全球标准化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他们认为全球标准化观点过于强调规模经济性,强调降低成本,这会导致企业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而是根据生产能力来组织生产,最终导致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扭曲。另外,他们从竞争和消费行为方面对全球标准化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全球标准化战略通过规模经济性节约成本从而降低价格的做法往往会使其他企业采用价格竞争的方法来应对,容易使企业陷入恶性价格竞争的泥潭中,长此以往,不利于企业积极从事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也不利于社会的技术进步。

二、国内外关于跨国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

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究竟应该采用全球标准化战略还是因地制宜实施当地适应性战略,一直以来都是国际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争论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