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控制元件

控制元件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控规“控制单元”视角下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制探讨

【摘要】因控规改革与新版编制办法的执行,以“控制单元”为平台的控规管理体系逐渐获得业界认可,规划设计条件作为对控规的延续与深化,亦有必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基于此,研究在分析规划设计条件与控规及修规关系的基础上,指 出规划设计条件精细化编制要注重论证土地开发强度、优化城市空间环境和完善配套设施三个方面,并对“控制单元”下 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制内容体系展开探讨,进而提出编制《规划设计条件编制办法》、明确规划设计条件与控规的分工、细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求及实施动态更新等建议。

【关键词】控规:规划设计条件

引言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作为市场主体的开发商,关注的只是项目本身、项目内部的综合协调。在利益的驱使下, 开发商肯定希望外界对项目的约束能够宽松一些,这样有助于他们的利润能够最大化。所以说,一般直接由建设单位委托编制的修规大都侧重于满足其扩大自身利益,而忽略了公共利益的保障,更有甚者不惜牺牲城市的整体利益和相关利益人的权益,造成新建项目与周边居民在采光等方面发生纠纷,原本规划为沿河公共开放空间却成了某小区的专属绿地,建筑阻挡城市景观等问题。由于传统控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控规编制作出新的探索逐步成为各方共识。《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自2011 年1 月1 日起实施,其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城市的结构、规划管理要求,以及社区边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地区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正因为这样,建设将“控制单元”当作最基本单位的控规编制体系,改变传统控规不变的“终极蓝图” 式的控制内容,已成为控规编制改革的总方向。这一方向比以前更科学、更合理,这也对规划管理编制工作特别是对规划设计条件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换句话说,控规在向中观层面控制转变的同时,一定会对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制提出更为细致的要求。

一、规划设计条件是城市规划调控消极外部效应的一个重要载体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法规,在法制社会中,如果不违反这一系列的规定,开发商就能自由地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城市规划编制的作用就是为开发建设提供清晰的指导与控制依据。按照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它将城市规划分为总体与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又被分成为控规、修规两大块。很长时间以来,虽说规划设计条件并没有超越相关管理法规、规定的红线,可是将其付诸现实的操作当中,作为中间阶段规划设计条件控规和修规,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是控规的延续与深化,更是城市规划调控消极外部效应的重要载体。

1.1 规划设计条件与控规的关系

文本、说明、图纸和图则等一系列内容构成了传统控规成果。最微观层面的表达平台就是图则,其中有:土地大小、容积率、密 度和高度等强制性指标以及土地出入口、建筑色彩和建筑退线等指导性内容。理论上, 由控规所确定的分图则能够作为规划设计条件,成为土地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指导修规或建筑设计。实际上,限于控规编制的时间差及编制范围等因素,控规无法确定所涉及土地需不需要拆迁改造、边界范围多大以及落实什么项目。在这样的情况下,控规所确定的图则及其内容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由控规所确定的土地容积率等开发强度控制指标也并不一定具有可行性,这就需要在土地出让之际,重新编 制土地的开发控制条件。如果说控规的核心目标是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城市空间的塑造,那么规划设计条件则是对其进行具体 落实和执行,是对控规的深化和细化。

全文阅读

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对“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以控制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在深入分析课程、学员和教员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课程教学反馈控制系统模型,采取了优质提问教学法等多种反馈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员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元件;反馈控制教学

作者简介:周鑫(1979-),男,湖南益阳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讲师;刘志国(1977-),男,湖南益阳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讲师。(陕西 西安 71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元件”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52-03

所谓控制,就是根据系统内外部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整,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不确定性,纠正偏差,使系统始终处于某种特定状态的一种活动。[1]控制理论认为,任何系统、过程与运动都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理论思想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工业生产或军事设备控制方面,也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过程及特性。学生的心理过程是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控制的,问题在于掌握借以控制这种过程的规律。由此认为,控制理论对于教学来说,在原则上也是适用的。因此可以将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广至教学领域,建立教学控制系统,结合教学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改革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和全面优化,从而更好地控制教学质量,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反馈控制教学的基本原理

全文阅读

“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改革思路与实践

摘要:针对“自动控制元件”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从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平台、教员队伍等多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动控制元件;模块教学;启发式教学

作者简介:周鑫(1979-),男,湖南益阳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讲师;郑玉航(1974-),男,山东莱芜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元件”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54-02

一、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元件”是控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通过对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测量元件、放大元件等的分析、设计和实验,使学员掌握控制工程中常用自动控制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以及选择和使用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自动控制元件”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也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文阅读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应用控制规范

众所周知,电子整机装备是由元器件构成的,元器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机的可靠性,大量的电子设备故障统计表明,电子元器件失效在整机故障中占首位。电子整机故障有75% 以上是元器件失效造成的。经对失效元器件进行失效分折,证明其中由于在元件选择与应用方面造成的失效占失效元件总数的50%左右,并且根据近几年的统计一直在50%上下浮动,并且这个比例多年来总是居高不下,成为严重影响整机可靠性的瓶颈。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应用可靠性是关系到我国国防尖瑞科技及军事电子装备可靠性的大问题,同时也是保障和提高民用电子产品可靠性相关联的问题。针对这一严重事实,元器件的选择与应用已成为影响整机系统可靠性的首要问题,也是当前可靠性工程中一个十分突出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

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整机的性能越来越优异,整机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所用的元器件也越来越多。元器件在整机的地位已从过去的基础技术,跃升为整机的核心技术。尤其是航天、航空尖瑞科技及大量的军用电子装备,对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尽快研究解决电子元器件在选择与应用方面严重影响整机可靠性的问题,以减少由于对元器件选择与应用不合理造成对整机可靠性的影响。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包括固有可靠性和应用可靠性两个方面。元器的故有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元器制造商的设计、工艺、制造、质量控制及原材料等多种因素所决定。元器件固有可靠性是整机可靠性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可靠性保障的元器件,即使采取最完善的设计,整机的可靠性也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整机的可靠性也得不到保障。

另一方面,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由于受到工艺、材料及制造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只能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近年来,由于在元器件制造方面,采用了许多新材料、新工艺,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主要由元器件供应商来保证。一般整机单位按照IS09000要求,航天、航空尖瑞科技及军用电子装备研制单位按国军标GJB3404—98《电子元器件选用管理要求》制定出本单位合格供货商及优选手册,基本上可以控制所采购的元器件质量符合整机要求。

应用可靠性则指元器件用于整机系统时所具有的可靠性,把人为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它主要取决于使用单位对电子元器件的选择、采购、应用与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相同质量筹级的元器件,不同单位、不同人员使用,所表现的可靠性是不同的,这里面就有一个应用可靠性的问题。(例如我们有些单位生产相同的整机产品,元器件采购也在相同的条件下采购,但整机的可靠性水平却不相同)这里面就包括了对元器件的选择、应用与控制的问题。例如,某单位制造的自动抄表系统,根据现场失效统计,失效率控制在1×10—14,超过了元器件可靠性规定的最高等级。充分说明应用可靠性对整机可靠性所发挥的作用。

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由于受到工艺、材料及制造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某项参数上影响可靠性的提高,如果我们设计师在应用时能避开元器件某项薄弱环节,(例如半导体器件的电压)仍能达到较满意的可靠性。

元器件的选择与应用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要求电路设计师独立完成是不现实的,在当代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元器件有上万个品种,而且还不断生产出新型元器件,而每种元器件有它特定的性能和使用要求,因为我们的电路设计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元器件应用可靠性知识的学习,(因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设置电子元器件应用可靠性专业课程,)所以造成路设计师对元器件应用可靠性的缺失。

另一方面,我们在对元器件选用的控制方面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目前我们的国军标GJB3404—98《电子元器件选用管理要求》只能基本上做到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进行控制。但对电子整机在研制过程中,设计师所选用的元器件是否合理没有真正起到有效的控制。虽然标准也要求对选用的元器件进行评审及审批,但是由于大多数电子科技人员及相关领导缺泛元器件应用可靠性的专业知识,所以审批只能是一种形式,不可能对整机系统所选用的每一个元器件起到有效的控制。因此整机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全文阅读

浅析电子元器件采购中的质量控制

摘 要 本文结合高科技企业在其产品所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实践,阐述电子元器件采购过程中控制质量的重要性。从采购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等不同阶段,提出加强采购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控制的措施,进而提高采购的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可靠性。

关键词 电子元器件 采购 质量控制

一、外购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电子元器件是企业产品构成的基础,没有高度可靠的元器件就不可能生产出“高、精、尖”产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可靠性关乎一个高科技企业的信誉与发展。因此,任何一个高科技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外购电子元器件质量和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采购产品的质量的可靠性。

按照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要尤其重视和加强有关计划、实施、检查处置三个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质量控制应反映在其各个相关流程上,即采购产品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二、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控制基本方法和措施

(一)事前控制

1. 建设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控制体系是为满足企业所用外购电子元器件产品的质量要求,而实时进行的质量测量和监督检查系统。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包括:作业标准、作业流程、作业记录以及监督检查组织机构。其中,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属于质量控制依据,类似于有形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它们和作业记录都属于质量控制文件,监督检查组织机构属于实施质量控制的组织。采购质量的控制是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采购过程中保障质量的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它使采购过程规范化、制度化,使采购行为依据作业文件执行,这样就为我们的外购产品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全文阅读

自动控制元件教学中的傅立叶级数

摘要: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元件课程讲授的是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等常见执行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控制方法。在该课程中,利用傅立叶级数分析了元件的工作原理和计算公式,尽管依据的物理定律可能不完全相同,但都以傅立叶级数为基础。充分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知识进行讲述和推导,可以避开复杂的数学分析,加强学生对所学元件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教学;傅立叶级数;自动控制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87-02

“自动控制元件”是生长干部学历教育“测控工程”专业一门必修工程技术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是“控制系统仪器及其测试”课程学习的先导课程,对学员理解典型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等常见执行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静态和动态特性,掌握常用元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提高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科数学分析中的傅里叶级数讲的是一个周期函数可以展开成直流分量与一系列谐波分量之和。在自动控制元件课程中多次应用到傅里叶级数,因此傅里叶级数不仅在数学理论上有较大的作用,而且阐述了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在工程实践上有很多的应用。

一、非磁阻式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我校自动控制元件课程中所涉及的非磁阻式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几乎都可以用两个同心圆柱面磁场间的力矩来解释。图1表示两个同心圆柱面,圆柱孔的内表面和圆柱体的外表面都是两极磁场。取两个异性磁极正好对齐的位置为磁场夹角θ的零值,内圆柱体所受力矩为T。根据磁极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可以看出,只要两个表面的磁极不是正好对齐,两表面间就存在相互作用力矩T。T是θ的周期函数,周期是360°。根据傅立叶级数理论,可将T写成θ的一系列正弦函数之和,其中基波为:

四、结论

很多控制元件,包括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尽管它们依据的物理定律可能不完全相同,结构和用途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的输出量都是周期函数,工作原理和计算公式都以傅里叶级数为基础,利用基波,同时减小谐波的影响。数学的基础地位、抽象概括能力和它对工程技术的指导作用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利用傅里叶级数的知识进行讲述和推导,可以避开复杂的物理分析,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控制元件。

全文阅读

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在这种背景下飞速发展,尤其是航空工业技术方面,其成就前所未有。在航空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航空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数量逐渐增多,所以其质量与安全可靠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该文通过对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针对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工作体系的现状进行探讨,最终总结出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航空电子元器件 质量控制 措施

中图分类号:V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123-01

伴随航空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单一航空型号电子元器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用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对于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来说,对航空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航空电子元器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造与更新,在设计、选材、工艺及生产制造方面都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使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有所提高。但为了更好的适应航空航天的型号,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还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与提高。因此,在航空电子元器件的选择、采购及检测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其质量的控制,使其能够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1 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的意义

电子元器件是所有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逐渐将电子元器件应用于航空工业中,使其走向智能化、电子化。电子元器件的大量使用,使其品种逐渐增多,适用于各个领域。现阶段,电子元器件的质量问题是其生产制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当下社会也日益突显。电子元器件作为航空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与质量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为固有质量和使用质量两种。固有质量是由生产部门决定的,包括其设计、选材及工艺等。使用质量则是由电子元器件的使用者对其进行选择、采购及检测等,最终对其质量进行控制。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保证是为保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而进行的相关活动,对其生产部门与使用者进行质量的控制工作。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是保证航空型号电子元器件使用过程中是否可靠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航空产品及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2 航空电子元器件特点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现代武器设备都逐渐应用电子化与自动化的技术,使其更加智能。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设备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对其零件与元件的质量可靠性越高。而航空工业中对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日渐增多,所以,为保证其系统的稳定与可靠,就应保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全文阅读

飞行控制软件单元测试方法研究

摘 要:结合飞行控制软件特点,介绍使用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软件测试工具Cantata6.2快速完成飞行控制软件单元测试的方法。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使用Cantata6.2进行飞行控制软件单元测试的策略,以及对开发编码的要求。

关键词:飞行控制软件;单元测试;动态测试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029-03

作者简介:刘思思(1985-),女,陕西商洛人,硕士,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飞行控制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验证;刘迪(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制导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0 引言

在飞行控制软件(简称飞控软件)开发过程中,单元测试环节必不可少。其中,静态度量指标可以用专门的工具很方便得出其具体数值,而动态测试虽然也有专门的工具,但编写测试用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当前,航天多型号开发任务重,迫切需要应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软件来提高动态测试的工作效率。

本文结合飞控软件的特点,论述通过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工具软件Cantata6.2进行单元动态测试的方法。

全文阅读

浅谈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新科技产品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巨大动力。而各类电子元器件是生产高精尖科技产品的必要材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进行分析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倘若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对高科技产品制造行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由此观之,我们应该探寻合适的电子元器件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这样才能使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得到有效地保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制造,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质量分析;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N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b)-0000-00

前言

近年来我国各类高新技术行业飞速发展,因此对于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一些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巨大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其质量,导致一些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不能达到行业的标准,这样一来便极大地制约了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电子元器件质量的分析与控制工作。在本文中,我将对现如今我国电子元器件质量分析与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优化电子元器件质量分析与控制的方法,希望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析与控制工作有所帮助。

1.现今我国电子元器件质量分析与控制的概况

1.1电子元器件质量分析与控制的含义

现如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式非常乐观,并且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优质的电子元器件,那么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进行控制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电子元器件质量分析与控制,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进行验证和检验,并且依据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来对其质量进行监督。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对电子元器件质量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镜检、红外线、X 射线、密封性分析、环境应力分析以及寿命分析等[1],这些分析方法是较为常见的几种方法,是分析电子元器件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使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得到保障。那么,除了要分析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还要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进行控制,其含义在于参照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标准,只有建立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标准,才能使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得到保证,从而避免劣质电子元器件流入市场,进而使电子元器件行业更好地发展,这就是电子元器件质量分析与控制的含义。

全文阅读

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方法

摘 要:为确保电子元器件的高效使用,在元器件正式投入使用前通常会进行二次筛选工作,通过二次筛选将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易出现早期失效电子元器件及时剔除出去,从而保证产品整机的使用可靠性。文章就以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的作用及范围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筛选项目的确定以及在筛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

电子元器件在加工生产后需要首先经过制造单位的出厂筛选,也就是第一次筛选[1]。经过第一次筛选后,为进一步保障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及性能,满足电子系统对元器件的可靠性及高性能要求,就需要根据更高的质量标准进行再次筛选,这个阶段即为二次筛选。电子元器件的二次筛选实际上就是针对元器件的质量及性能进行的筛选性试验,通过这一阶段筛选及时有效地将早期失效的电器元器件产品剔除,进而保障整个系统工作性能的可靠性。

1 二次筛选的应用范围

(1)当电子元器件经过一次筛选之后,使用方还需进一步确保质量时,就需要进行二次筛选[2]。(2)一些元器件生产方在生产完成后没有对元器件进行性能筛选,此种情况,就需要通过加强二次筛选保证元器件性能。(3)使用方对筛选结果存在疑虑,可在强化监督的条件下,再次进行二次筛选。二次筛选的试验工作需要由整机研制方或委托的生产单位、元器件厂负责,具体操作就是通过各类性能检测试验,在第一次筛选标准的基础上,以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筛选出早期失效的器件。

2 二次筛选的方法及项目确定

二次检查筛选的方法并不唯一,常用的有镜检、红外线、X射线、密封性筛选、环境应力筛选以及寿命筛选等[3]。不同筛选方法的针对内容不同,例如红外线筛选能够有效筛选出存在热缺陷的电子元器件,X射线则能够有效识别出管壳中存在外来物,或内部芯片、键合、封装等质量缺陷;密封性筛选是元器件管壳以及密封缺陷的检测手段,着重检测裂纹、漏孔、封装对位等质量缺陷。除筛选方法的针对性不同外,不同用途的电子元器件的筛选技术要求规范也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的筛选项目及流程应当结合被筛选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以某军用集成电路为例,筛选项目的确定需要在最新的GJB7243-2011军用电子元器件的筛选技术规范基础上,结合需要强化质量的筛选试验内容,科学设计筛选项目及流程。

3 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的质量控制方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