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初探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加强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目标、内容建设和机制建设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培养目标是先导,内容建设是核心,机制建设是保障。培养目标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特点,从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在课堂内通过学生讲课、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模式,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外是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广阔舞台,应该充分运用读书会、社会考察、课题调研、学术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机制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保障,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教学;研究生;人才培养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实践教学往往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而存在。目前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环节分散,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无法有效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践教学效果十分有限。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必须加强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培养目标、内容建设和机制建设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培养目标是先导,内容建设是核心,机制建设是保障,三个要素各有内涵又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一、培养目标是先导:立足于研究生特点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该首先从人才培养目标着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其解构为具体的基础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等构成要素,建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中的实践环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个明确而现实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清晰的方向。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2005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二级学科目前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本科专业,因而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属于跨专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专业主要包括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汉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也有少数理工科专业,这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功底普遍相对薄弱。

在当前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之下,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凸显。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毕业生广泛扩展就业渠道,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和初高中、各类公司等成为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全文阅读

自然主义科学知识论文

一、传统认识论的消解与科学社会学的解构

随着科学史发掘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传统认识论过于注重逻辑和理性,从静态的和个体的角度建构知识,完全排除社会、历史和心理因素,忽视知识的产生与证实过程中社会目标和社会规范对它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逐渐走向衰落。默顿描述的科学活动因未涉社会,被冠以科学知识的“黑箱理论”之名。自奎因提出自然主义认识论,特别是在库恩之后,对科学知识的解释张力引起了传统科学认识论的断裂、默顿科学社会学体系的解构危机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

二、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提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

1969年,奎因在《自然主义认识论》中为摆脱认识论困境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通过将认识论自然化来拯救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思想。他指出:“认识论将继续存在,尽管是在新的背景下并且是以一种清晰的形象出现的。认识论,或与它类似的东西,属于心理学的一章,因而也是自然科学的一章。”[3]83他试图从客观事实中寻找认识论原因,并体现出高度的开放性:“自然主义认识论包含于自然科学之中,而自然科学又包含在自然化认识论之中。”[3]83为撼动科学社会学的哲学基石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库恩等人发起的科学哲学革命,使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成为可能。随着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发表及其历史主义的建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库恩提出一个崭新、动态、非线性、非累积式的科学发展模式,将科学的发展描述为一个进化与革命、积累与飞跃的连续交替变化的过程。在库恩看来,不同的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因为评判知识的标准不同,范式也就不同。[4]既然如此,默顿的规范在认识论意义上就难以继续成立。库恩的历史主义被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吸收,相对主义的成分又被激进地解读,爱丁堡学派代表人物巴恩斯、布鲁尔主张的强纲领将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引入认知层面,象征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他们关注历史、社会及具体的心理过程等因素在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甚至决定性作用,以自然主义及纯粹描述为特征,与科学社会学规范化和规定性的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社会转向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自笛卡尔提出“追求知识的绝对确定性的理想”以来,认识论者一直在寻求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竭力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辩护。如同其他认识论一样,科学知识社会学依旧致力于回答“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但不再追问“主体怎样才能获得客观真理”。因为在他们看来,并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真理,知识是一种信念,是被接受的“信念”,而不是正确的信念。[5]186确立科学的知识本质,不能只依靠对孤立个体的行为、信念等进行哲学或心理学的分析,社会性才是知识的本质特征。他们从经验心理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多个角度在自然科学内部说明认识的合理性问题,力图使社会认识论自然化。而自然主义在此之前完全根据内在、个体的心理过程解释认知现象的方式,忽视了认识主体的社会、文化等重要因素,在发展过程中也遭到很多批评,甚至被认为不再能用以解决当代认识论问题。科学知识社会学借助相对主义认识论张扬了一种具有集体约定主义特征的、社会化的自然主义认识论,也使得自然主义从个人认识论转向社会认识论,沿着新的线索重构认识论。不可否认,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化认识论“即使以一种弱的形式,确实向我们打开了一个认识论探寻的新维度”,[6]曾在科学哲学研究中蔚然盛行。但与传统科学认识论依靠科学理论与自然秩序相一致的标准获得科学的规范性不同,科学知识社会学通过削弱自然界的齐一性和科学的体制性维护其社会认识论。对具有浓重相对主义色彩的社会化认识论来说,“并不存在与环境无关或超文化的合理性规范”,“根本不存在任何一组特定的关于自然的信念可以被认作是合理的或唯一的真理”。[5]187这种消解了科学的规范性的自然主义,遭到了坚决维护科学理性、反对相对主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激烈反对。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将科学知识看作社会建构的产物对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本来是极有价值的,但如果试图以社会因素的外在建构替代科学逻辑的因果演绎、解释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则终将面临重构。

四、自然主义认识论与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实践转向

摆脱上述困境的重要途径是从科学理论走向科学实践。随着自然主义认识论向实践维度转向的深入,对科学实践的关注开始了对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改造,并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逐渐成为研究焦点。这主要体现在拉图尔、皮克林与劳斯等人的理论上。他们对科学知识进行的实践与文化的考察,也被称为后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以拉图尔为首的实验室研究者试图将科学知识置于社会学视野,将科学的认识过程纳入具体的社会语境,得出科学认识是在社会运行中展开和完成的结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又试图解决先前科学知识社会学中蕴涵的相对主义认识论与社会实在论间的矛盾,把对称性原则运用于对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分析,主张自然和社会是在同一个科学实践过程中相互建构出来的。受拉图尔影响,皮克林随后提出“实践冲撞”理论,进一步解构了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另一代表人物劳斯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哲学方向,把广泛的社会实践作为背景,将科学实践解构到更宽泛的文化实践中认识科学,强调实践的参与性和介入性,“只有在共同的实践领域中以所做之事作为共同参照,才能为各种评价和标准提供基础”。[7]基于地方情境的多样性与多变性,科学主体的潜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维度的成功转向为科学哲学和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寻找了一条可行的出路,也预示着科学认识论正朝向后现代科学实践哲学的道路上发展。自然主义自提出之后,“由于对我们如何掌握关于世界的理论研究而放弃认识论的基础主义纲领,奎因的建议仍被广泛地误解,它并未消除科学争论的理性裁决的可能性,也不是本质上被捆绑在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8]但我们发现,自从自然主义在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上与经验主义传统决裂,并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结合在一起之后,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发展研究,从注重认识结果转向研究认识主体,从科学知识内部转向科学知识之外的文化和社会因素研究,从理论研究转向在地方情景与实践过程的重新建构,自然主义认识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紧密相连并相互促进,开拓了认识论研究的新视野。以客观方法和合理途径,对认识论进行自然化的处理,建构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现代科学知识观,并将其与科学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推动后科学知识社会学及自然主义认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策略。

全文阅读

漫谈马克思哲学创新的实现

[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要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哲学创新要注意开放性和批判性的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全文阅读

高校思政课实践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索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环节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为例,提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馆员。(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项目编号:11BKS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8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课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笔者认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逐步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从而获得广泛社会认同、形成普遍社会共识的过程。[1]具体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使人民大众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所谓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文阅读

“教学做一体化”视角下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创新研究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大部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今后,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应适时地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努力构建“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有效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增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教育的有效渠道,对于推动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着力培养立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意义深远。目前,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高校思政课作为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和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关联紧密。实践教学做为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部分,对于高效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广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教学做一体化”是著名学者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念中国化的成果。民国时期,黄炎培、陶行知、胡适等著名学者均师从杜威,并将其教育理论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黄炎培)、“教学做合一”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被引入部分学科,并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何谓“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做”三个要素是一个紧密关联、循环互动的统一整体:“教”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学”是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和归宿,“做”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教学环节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范式,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师生共同围绕着“做”,实现师生双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针对学任务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从含义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广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就实践教学一体化来看,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教”(理论与方法)、学生的“学”(实践方法与技巧)和师生共同的“做”(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过程)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见,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信仰,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全文阅读

浅析社会科学研究之实践法的功能

摘 要:社会科学是以研究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并不断的改造社会的科学,它是对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和阐述,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分析社会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从而解决所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指导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是人们以人文社会问题及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帮助人们更清晰的认识人类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为基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如今更是趋向于多元化的新时期,而正如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社会实践法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方法论;社会现象;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研究人类及社会问题为对象性的方法论,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随之存在其普遍的复杂性,而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法、矛盾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过程研究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法等。因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性,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同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也可以相互应用,也可以使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精确完整。诸多方法中实践法具有最基本、最普遍性。实践更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

一、实践法之基本内涵

所谓的实践,就是指在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实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者说是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实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交换过程。而实践法就是指通过主题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人类及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直面当代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展示了其能动性。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类自身的产生、生存和活动,就是以实践为其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不仅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及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还具有将人类和外部客观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作用。实践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又同时生成了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又提供给人认识社会、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二、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角度谈实践法的功能

(一)实践法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科学方法

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存在一种历时性的本质关系,而非结构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其基本出发点就是随之人类产生的社会实践。我们只有从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现实的人、现存的世界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根本。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位置,认为人的认识是根本不能离开实践的,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的,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观念及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辩证过程。实践法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科学方式。实践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来源和动力。

全文阅读

简评罗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

【内容提要】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是与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不同的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思潮。主要有六个研究主题,分别是:科学的反本质主义;科学实践的非解释性;强调科学知识的物质性;强调科学实践的文化开放性;颠覆科学实在论或科学的“价值中立说”;对认识批评或政治批评的承诺等。这一与众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传统命题的合理性提出挑战;丰富了科学研究的主题;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英文摘要】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a new researchmod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its social studies.there are sixcommon themes in various ap proaches of cultural studies ofscientific knowledge establishing their dis tinctivespecificity:scientific antiessentialism,non-explanatory stance,emp hasis upon the materiality of science,cultural opennessof scientific pract ices,subversion of scientific realism,andcommitment to epistemic and polit ical criticism,etc.this newperspective challenges the rationality of tradi tionalproposition,enriches the subjects of science studies andopens a new research field of science.

【关键词】科学知识/文化/社会

scientific knowledge/culture/society

【正文】

一、何谓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使得科学的多学科研究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对科学的表述从根本上受到了来自科学的社会视角的全面挑战,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建构论,比如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巴斯学派的建构主义-相对主义方法,科学对话语分析的应用,以及人种学的实验室研究等等。社会建构论主张科学与技术的与境基本上是社会的(外在的),并且因此把其看作是一种建构,而不是对内在属性的反映。

尽管社会建构论一度有取代标准科学观之势,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争论也非常激烈,但关于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还是走向了新的领域,那就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其代表人物是wesleyan 大学的罗斯(joseph rouse)教授。他用“科学的文化研究”指“对实践的各种各样的研究,科学知识藉此得以在特殊的文化与境中被表达和坚持,并且被转化和扩展成新的与境。”[1]这里的“文化”既指异质的文化,如物质文化、社会实践、语言传统、社团等,也包括文化自身的结构与意义。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主张知识是处于历史的和文化的情境之中的,并且被政治地使用,但并不因此拒绝提供关于世界的知识,它指的是在历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女权主义理论以及文化批评中不同种类的知识类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评价试图避免关于理性与实在论的争论。

全文阅读

浅议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现

[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要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哲学创新要注意开放性和批判性的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着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全文阅读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及规律研究

[摘要]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活力与生机,是我党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客观反映。文章总结概况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及其一般规律,希望所发现的规律能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当代大学生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王玲仙(1963-),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黄道平(1962-),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浙江杭州310053)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及规律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D71006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72-02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活力与生机,是我们党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客观反映。如何在当代大学生之中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工作,总结概况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及其一般规律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传播的一般诉求。

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及其特点

要全面把握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就必须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体现出来了一系列特征。

全文阅读

为什么这个理论能令人信服

【摘要】当代中国的理论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这一理论自信的形成,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彰显了令人信服的理论特质和理论力量。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自信 理论逻辑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始终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要想始终立于时代前沿、引I时代潮流、开拓人类文明方向,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正确把握前进方向”。科学的理论,只有被群众相信、被群众掌握、使群众自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自信的理论,不是什么其他理论,而是事关中国发展、事关中国富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这个理论,发端于近代以来贫穷落后的旧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历史追问,其理论渊源在时代涌现的各种问题之争、各种主义之争的纷繁复杂的学说争鸣中脱颖而出,破解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何走出历史的藩篱、实现浴火重生的历史性课题,彰显了理论的先进性和历史的必然性。这个理论,成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应当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走向繁荣富强的时代追问,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中日臻成熟。这个理论的日益成功,时逢新世纪、新千年,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的发展出现新图景、新景观、新难题,从而引发人类将如何走向未来的全球性反思。在西方陷入制度性危机、资本主义出现整体式微的历史转折期,在人类如何实现和谐发展、共同发展、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困惑中,开辟了中国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形成了中国经验,彰显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力量。

为什么需要理论自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