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知识源于人类的根本需要,是人类的本质性特征,知识史是人类本质的展现史。人类具有两类主要的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意义、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这两类知识的内核分别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为一体,都是以批判为特征的自由精神的体现。不同知识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与特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也是知识体系内在协调和相互平衡的过程。中国的科学与人文融合具有独特的语境,建设新型文明要防止片面的唯科学主义和非理性的人文主义,充分吸收人类知识,平衡科学与人文,弘扬自由精神。

关键词:人;知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自由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直接从人类知识的角度来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探讨的还比较少。本文试图从人类知识的本质、构成来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知识体系的演化过程来解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机制和相关问题。

1、知识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和需要

一般认为,科学是最为权威的知识体系,似乎已经成了知识的代名词。中文“科学”的英语对应词“science”一般是作为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来使用的,其词源于拉丁语词Scientia(Scire,学或知)。Scientia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是学问或知识的意思。直到今天,科学的德语对应词Wissenschaft仍然包括一切有系统的学问,不但指称我们所谓的science(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1] “科学”一词成为自然科学的专利是近代的产物,科学一词的原初意义即是所有系统化的知识。

人类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它包罗万象,并且时刻处于变动当中。从宏观上来看,人类主要具有两类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尊严、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是各种人文学科。当然从事实上来讲,追求规律的知识和关于价值的知识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紧密勾连在一起的。规律的知识里蕴含着价值,价值的知识里也有对于规律的反映,并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这种内在勾连是科学与人文紧密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内在勾连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进行区别认识。

两类知识都源于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内在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理论,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2] 。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对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各种需要。要满足这些需要,人类必须不断地创造和积累自己的知识。所以,人类的各种需要就相应地转化为追求知识的需要。因此,马斯洛指出:“我们应该假设人有一种对理解、组织、分析事物、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一种寻找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的欲望,一种建立价值体系的欲望。”[3] 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即追寻客观规律,建立价值体系即对人的各种意义和权利的探讨。所以,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历史相伴随的。

2、关于规律的知识及其演化

全文阅读

工科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摘 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者既各有其内涵特点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融合;工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30-02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的综合型人才。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

1.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实质是人生意义和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尊重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人生的价值理想;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律性和不断创造超越的自由创造性。

全文阅读

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一词当今不仅频频出现在学人的论著中,而且也经常流露在社会公众的言谈中。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并非人人耳熟能详。

在这里,我首先给科学精神一个界定。科学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先前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行为观念层次)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它主要生发于科学信念、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并在科学活动和科学建制中力行和发扬光大。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自然流露或延伸,体现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是科学的根本、真诠和灵魂。通过科学传播、科学学习、科学训练、科学研究,它能够内化为人的科学心态即科学的心智框架、科学的心智习惯、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良心,外化为人的科学态度、科学道德与社会的科学心理风气。科学精神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优良传统、自主意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认知模式、道德律令和行为准则。它是科学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是多数科学人事实上或多或少具有的精神,也是非科学人能够领悟和习得的精神。人们既能够从科学的成功、健康发展中洞悉科学精神,也能够从科学的遭劫、失败、挫折、异化、病态停滞中窥见科学精神。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探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科学,毕竟是外在于人的,它怎么会具有“精神”呢?这是因为,科学的知识体系是人创造的,科学的探究活动是人参与的,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人建构的,自然而然地,科学便打上人的“精神”(spirit)的印记,从而具有波普尔所谓的“世界2”或“精神状态的世界”的品性。与此同时,科学正好处于“世界3”或“思想内容的世界”,它本身也蕴涵着并散发出固有的“时代精神、态度、活力”(spirit)。这样一来,人赋予科学的“精神”以及科学自身拥有的“精神”便水到渠成地合二而一了。于是,科学具有自己的“精神”即科学精神——这也是科学对自己的“自我意识”。

要对科学精神有所把握,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内涵或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整体结构。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的和逻辑的起点,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而逻辑起点则是由无意识的心智本能和朴素的求知欲望发展而成的科学信念和科学预设。于是,追求真理乃至“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成为科学精神的“原始公理”,也是科学精神的“绝对命令”。我们所谓的真理,当然是指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是近似的、暂定的真理,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万古不变的真理。

在科学中,通向真理的惟一道路是实证的和理性的道路:实验的严格检验和理性的无情审查。因为真理是已经或即将被实验或经验证实或确认的命题——已经被证实或确认的就成为我们所谓的相对真理,即将被证实或确认的可以称之为潜在真理;还因为真理是理性可接受性的理想化,是合理性的命题——不仅合乎人的理性,而且与其他合理性的理论相容。于是,由追求真理的逻辑起点水到渠成地导致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这两大支柱支撑着科学精神的整个规范结构,乃至支撑着科学的摩天大厦。

在科学中惟一不变的是,针对实在世界或实在世界的表象即人的经验衡量人的观念,具体地讲,科学基于事实,科学实验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和检验的最高标准。凡是不能通过实证这一关口的命题,都不能算做科学,都被暂时搁置或排除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因此,质而言之,科学即是实证科学。这就是科学的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证精神使科学有别于其他知识体系或观念形态。凡是科学家,无不坚持科学的经验原则,浸透实证精神。他们都明白科学的实证精神的真谛:实验是真理的惟一源泉,科学在结局和起源上都是实证的,基于事实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心智框架的特征。科学的实证本性或实证的方法、思维方式、心智框架等,构成科学的实证精神。

科学的理性精神与实证精神可谓“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像实证精神一样,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另一大支柱和根本要素。这是因为,科学具有两面性质:经验性质和理性性质。前者以可检验性和预言能力为表征,后者以抽象性和简单性为表征。这尤其是因为,科学是理性的代表或化身,理性方法的典范,理性精神的用武之地。科学生活质而言之是典型的理性生活,即按正确的理由和合理的根据而进行探究活动的生活形式。我们的科学知识前沿涉及的东西,像空间、时间、质量、相互作用、宇宙或自然的韵律和图式等等,都隐含在物质的深层结构中。这些对于感官来说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理性或理智却至少可以部分地把握它们。理性在科学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更不必说感官提供给我们的假象要用理性鉴别和矫正了,更不必说感觉资料要用理性整理和诠释了。因此,科学是而且必须是理性的或合理性的。科学是理性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科学必须是理性的,是因为科学的追求是理性的追求,科学活动是理性人的有理性的活动,其结果是打上理性印记的融贯而系统的知识。理性精神促进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科学的成长又反过来发扬光大理性精神,并进而造就理性生活,使理性精神深入人心,乃至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价值和道德信念。科学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可以说是科学文化的特征和标识。

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各自代表了科学中的经验论和理性论的要素或倾向。它们虽然有所不同,乃至形成人的思维的两极,但是在科学中,二者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它们在科学中相互限定、彼此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彼此排斥——科学就是在二者必要的张力中不断进步的。由于科学的外部条件(尤其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约束,二者在科学中均未以、也不可能以激进的或极端的形式出现,却在某种实在论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从而成为卓有成效的思维方式、时代精神乃至人的价值。

全文阅读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渐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时代,我国在科技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未能充分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文化的落后面貌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科学精神缺失引起了关注。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对策

一、 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在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它是科学的灵魂,是科学活动的理想原则,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思想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科学精神反映了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培育民族“科学精神”,可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群众基础,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却普遍缺失。五四时期,“科学”和“民主”是革命的旗帜和口号,迄今为止,并没有彻底完成。也就是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并未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并未深入人心;科学理性的决策机制,社会体制并未完善。

基于历史的思考和现实的发展,深刻指出:“‘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在科学技术的物质成就充分彰显的今天,科学精神作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已渐成社会风尚。但是,这并不代表科学精神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了社会大众之中,很多领域令人堪忧。相较之下,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精神的缺失问题突出。

二、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

现阶段的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并不乐观,出现了譬如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人云亦云、缺乏探索精神等等的现象。

全文阅读

科学小品文之科学精神

【阅读目标】

1.理解科学小品文的概念,对科学小品文有全面的了解。

2.掌握科学小品文的阅读技巧,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去品味科学。

3.加强科学小品文的阅读训练,形成能力。让学生通过品味科学小品文准确、严密和生动的语言走进科学,尊重科学,体悟科学探索的精神。

【概念阐释】

科学小品文是20世纪在中国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学体裁。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借助民谚、俗语或历史典故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它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串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性是科学小品的基石,文学性是科学小品的灵魂。科学小品文要求所传播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同时要弘扬科学精神,体现科学性。

全文阅读

涵养科学精神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国大陆地区的教育研究现状为考察对象,评述了教育研究界对待科学方法的不同立场,并从教育研究的对象和性质出发,分析了科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适应范围和限制条件。教育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不同,研究方法必然有所区别。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研究者必须培养的一种精神气质,贯穿于不同范式的教育研究之中。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论;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一、教育研究界关于科学方法的不同立场

2001年12月28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一次研究生课上,该院擅长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的两位专家与以质的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见长的两位专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题为“两种教育研究范式的对话”的座谈会。该座谈会吸引了校内外近百名师生参加,质疑问难,观点鲜明,气氛活跃。

数学和教育经济学背景的学者A相信,社会世界中存在着客观规律,社会世界是实际存在并可以认识的,可以通过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研究以追求客观、科学、理性和合乎逻辑为目标;教育研究的功用之一在于为政策制定服务。自然科学和教育经济学背景的学者B认为,研究范式可能反映了研究者对于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基本认识观的差异,然而,保持开放的心态、掌握各种研究范式的基础、在运用这些研究范式不断解决具体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领会其精髓是最为重要的。

英语专业和教育人类学背景的学者C相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存在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社会世界是在人际互动和语言沟通之中建构起来的;研究者只有深入研究现场,深入被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现象,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学背景的学者D认为,我们研究可能面临三种不同的事实,即自然事实(物理事实)、社会事实与心灵事实,这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别;社会事实探究已经发生的故事,心灵事实谈论的是应当发生的故事,教育学既然是人学,其中关于心灵事实的层面以及部分社会事实的层面,就不适宜用自然事实的“规律”来统摄。

惋惜的是,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取向的学者各执一端,“独白”自己所持的研究立场,就研究范式问题难以形成“对话”,较少达成共识。

诚然,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争论由来已久,上述座谈会只是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范式论争在中国背景下的“复演”。譬如,1989年3月25~26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古巴(EgonG.Guba)在旧金山组织了关于研究范式的研讨会,并于翌年出版会议论文集《范式对话》(TheParadigmDialog)。从更为广阔的学科领域来看,在近现代西方思想史上,笛卡尔、康德较早注意到了研究自然世界与研究人的世界的方法论的差异问题,后来的思想家如狄尔泰、迪尔凯姆、胡塞尔、李凯尔特、韦伯等都就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论发表过独到的见解。

全文阅读

科学崇拜悖离科学精神

当今世界,人类崇拜的最大对象,不是上帝,不是佛祖,也不是真主,而是“科学”。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无论从历史进程看,还是从现实生活看,人们从科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人类生活的改善、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昌明的结果。特别是近代以来,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赋予人类无与伦比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恩惠和惊喜。并且,科学本身的精确性、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使人类对科学深信不疑。这种看得见也摸得着的可靠性和确定性,对人类形成一种强烈的提示:世上很多东西都是假的,惟有科学是真实的,惟有科学是有用的,于是对科学的崇拜便应运而生,科学成了人类最流行最信赖的话语。

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个度,一旦过了度,就会有问题。对科学的信仰一旦过了度,变成了科学崇拜和科学迷信,就必然产生对科学的不切实际的期望,误以为宇宙万物都可通过科学方法来加以认识和控制,误以为只要紧握科学这把钥匙,世界上所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甚至产生“对科学的方法与语言奴性十足的模仿”,甚至试图把科学引入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这样一来,反而违背了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

关于科学,笔者有以下三点认识:第一,科学虽然神奇,但科学并不能解释自然界所有事物,更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这是由人类自身智慧的有限性和大自然的无限性这一根本矛盾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有限的人类在无限的宇宙面前始终是渺小的,“科学的终极是哲学,哲学的终极是宗教”的观点不无道理。

第二,科学虽然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威力,但科学本身并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它不涉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也不能解决人类的审美、道德和价值观问题。另外,不适当地利用科学技术,即便出于良好动机,也可能造成过度开发自然、恶化环境甚至威胁人类生活与安全的巨大恶果。可以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人文精神来为它确定方向,离开了人文精神的支配,科学极可能由第一生产力变成第一破坏力。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精神高于科学技术。

第三,近现代科学技术起源于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西方国家至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科学技术的迷信和崇拜,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崇洋的重大弊端,进而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盛行和对本民族、本民族文化的自轻自贱。可以说,自鸦片战争以来,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这种“自我感觉不良”的状态之中。有些人对中医的否定乃至歇斯底里的攻击,其根源就是以西方科学作为高于一切、压倒一切、衡量一切的绝对标准,从而导致了彻底丧失民族自信的民族虚无主义,凡是不符合西方科学标准的东方事物,在他们的眼里一钱不值,甚至如同妖魔鬼怪、洪水猛兽。应当说,这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态度。

由此看来,在那些神奇显赫的科技成就面前,人类不要兴奋过度,科学的力量在很多领域实际上是十分弱小的,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俯拾即是。现在的状况如此,未来的状况依然如此而不会有根本改观。明白和承认了这个事实,人类才会对科学形成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和评价,才会对人类自身的能量有一个清醒的估计,才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和角色有一个恰当的定位,从而变得谦虚一点、冷静一点、慎重一点。正如10多年前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呼吁的那样:“人与自然正处于迎头相撞的险境,人类的活动为环境和资源带来无可逆转的伤害――人类必须彻底改变管理地球与生命的方式,才能逃过未来的苦难。”(作者为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全文阅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下的化学教育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活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追求事物本质,敢于质疑,创新并包容其他事物是科学精神几个重要的方面。人文精神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在价值观、尊严、生活的需求、命运的维护,对真善美的追求,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科学是在特定的人类文化背景中诞生和发展的,它受其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产生于科学活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联系。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追求和捍卫真理,批判和包容,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创新和包容精神则大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又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展。可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二、人文精神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化学教学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完善学生的人格。人文素材的引入也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纯理性的教学,而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知识。

三、化学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化学史记录了化学学科产生、发展的整个历程,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呈现了一代又一代化学家致力于化学的身影,蕴含了化学学科丰富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化学的发展史将化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学习内容更加条理化,加强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转化,是一门发现物质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比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人工合成的工程塑料,它们具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质和尺寸稳定性,能代替金属作为结构材料,这些高分子的特性是天然高分子所不具有的。同时,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明显,比如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交叉进一步加深,从而产生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学科。实验是化学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科学家们创立了系统定性分析法、电解法、光谱分析法等很多化学实验方法,而实验仪器和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促进了化学实验的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此可见,结合化学史来学习化学,学生可以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规律,深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学习化学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纵观历史,还能推测化学发展的趋势,从而重视对化学的学习。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老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融入人文精神:第一,挖掘化学中的美学素材,进行美学教育。化学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要素,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这些美的素材,展示其丰富的审美特性。第二,充分发挥化学史的作用。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史实蕴涵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它所展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化学家的高尚品格,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第三,注重化学哲学思想的教育。化学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教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讲解,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科学规律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第四,重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开展STS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从真实的情景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的运用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第五,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决策能力。

四、总结

教育是基于人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教育。化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化学学科中本身就蕴含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深度的发掘化学中的人文价值并合理运用,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成主动而不是被动枯燥的灌输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随着对如何在化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研究和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人文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全文阅读

感受科学 感悟科学精神

2013年6月2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学大家与青少年面对面谈科学”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办。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与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会员校的30多名师生欢聚一堂,共议科学,共议科学人生。

郑哲敏院士是最早参与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学术指导工作的院士之一,他对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为青少年参与科研实践活动付出了大量心血。每年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课题评议活动,郑院士都不顾年事已高、工作繁忙,总是挤出时间参加。

6月2日早上9点,90岁高龄的郑哲敏院士迈着稳健的步子来到力学所大厅,与师生们热情打招呼。活动开始后,师生们首先在报告厅观看了介绍郑哲敏院士科研成就的展板,之后与郑院士一起在会议室进行交流。郑院士从自己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讲起,与师生们交流了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兴趣培养的看法,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等内容。

“兴趣,有的是天生有的,当然也是可以培养的。一个事情你熟悉了,你就喜欢它了,所以不要把它纯粹看成是天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兴趣有个培养过程、培育过程。”“做科学总得有兴趣。兴趣在背后作为一种力推动着你。要是你完全没有兴趣,就会感觉自己内部没有动力,很难有所作为。当然只靠动力还不行,还要有毅力,你的教育是社会给你的,你应该回报社会。”

在谈到进行科学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时,郑院士说: “我喜欢从实际问题里面提炼一些东西,把实际问题提升为科学问题,用科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实际问题里去,把它当成一个循环……解决科学问题就要有好的基础,数学要学好,物理要学好,化学要学好,这些基础都要学好。因为它们是理解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如果你没有很好的物理基础,看待自然现象则只能停留在表面。”

“科学研究也是挺枯燥的,也挺苦的,你不知道从哪儿着手,怎么办?总会有一些摸索的过程,有一些比较痛苦的经历,也许会让你睡不着觉,但你熬过这一段,就突然豁然开朗了。当然,这个过程是挺恼人的,也挺痛苦的,但后来也是很高兴的事。我想科学研究的乐趣也许就在这种刹那之间,不要把它想得样样都是美好的,天天都有刨新那是不可能的事!”

在交流中有学生问郑院士如何看待科学研究与荣誉的问题,郑院士严肃地说:“我觉得荣誉不应该是科学研究的目标,为诺贝尔奖去做研究这是错误的。专门为了荣誉的话,反而会把你的视野放得很小,会限制你,结果也就会做得更差一些。荣誉,绝对不能作为你生活、工作的一个目标。”此外,在谈及合作精神时,郑院士说:“科研也好,做别的事情也好,做人是第一的。做人的品质,没有一定的作风和品质要做成功也是很难的。没有合作精神,不愿意跟人讨论,生怕成果被人拿走了,这种人不会有进步,他的发展很有限。这些部很简单,你要学会尊重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特长的地方,这要靠合作。”

2个小时的亲和的交流不知不觉接近了尾声,师生们都仍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么好的交流活动今后应该多多举行,让学有余力、热爱科学的中学生多与科学大师近距离沟通交流,感受科学,感悟科学精神。

全文阅读

神经影像学走进精神科

在目前的精神医学领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医师的观察和问诊,然后根据相应的疾病诊断标准进行合理推测。而对精神疾病治疗效果的判断也主要依靠观察患者异常行为、言语、情绪和思维等的改变,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仍然凭借人类直觉作为判断指标的医学领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精神医学界可能会出现革命性的突破。

神经影像学技术包括结构性影像学和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前者有大家都很熟悉的CT和磁共振成像,后者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简称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l)。前者主要对大脑结构进行成像,而后者还可以对大脑的功能进行成像,可以直观的检测大脑的精神活动情况。两者各有优缺点,结构性影像学技术空间分辨率较高,但不能反映脑功能活动情况,而后者可以通过检测局部脑血流、脑葡萄糖代谢及局部脑组织耗氧情况而反映大脑的精神活动,但目前空间分布率又较低。于是研究者致力于积极开发能对结构性和功能性两种技术取长补短的仪器。 目前PET/CT和SPECT/CT一体机已经在临床上应用,这种扫描仪可以融合两种成像技术的图像,能很直观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给临床工作者带来很大帮助。

目前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还不成熟,但已经显示出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难治性癫痫和强迫症的脑立体定向手术过程中,PET显像和磁共振成像联合使用,可以极大地帮助医生做治疗前的精细定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同时在对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依赖等多种精神病的科学研究中,神经影像学技术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加深了人们对这些危害人类精神健康疾病的发病机制的了解,也为将来开发更好的治疗药物带来很大的帮助。

再比如,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症是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的两种疾病,有时两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难以通过观察很好区分,但两者治疗方法大相径庭,抑郁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自杀,而一些抗抑郁药可以加重痴呆,所以对两者及时准确的鉴别很重要。PET显像时痴呆患者表现为顶叶和颞叶的局部葡萄糖代谢率下降,而抑郁症主要表现为额叶和边缘系统等结构的代谢下降,所以通过PE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鉴别两者。同时还可以根据葡萄糖代谢率下降的程度来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的病情。

现在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和医院都在积极利用各种神经影像技术,开展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各种研究、试验,且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如利用PET显像技术测试严重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物的反应情况,根据PET扫描仪拍摄的彩色图片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患者大脑哪个部位的功能异常,从而进行抑郁症的病理机制研究。再如对强迫症患者在正常状态下接受PET扫描,然后让患者接触可以引起发病的物质,这时候再次扫描就可以发现导致患者异常精神活动的脑区域。

对于难治性强迫症立体定向手术,术前可用来定位,术后可以判断手术的效果。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l)可以利用大脑组织血液循环的原理,对大脑功能情况进行显像,目前在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应用广泛,如通过fMRI扫描对焦虑症患者和普通人的大脑活动进行比较,发现患者杏仁核(一个对人类情绪影响非常大的脑结构)存在明显的功能异常。

虽然对于一名优秀的精神病专家而言,神经影像学技术可能永远也取代不了直觉观察手段。但利用各种形式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可能会给特定的患者尤其是病情严重的患者带来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找到某种效果最好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相信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精神疾病发病原因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工作都会带来极大的帮助。

(苏亮/健康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