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观察教案

科学观察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观察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监护室中的教学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监护室的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监护室(CCU)实习的6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为案例组及传统组,每组30名。传统组对学生采用传统的单向式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案例组对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培训结束后,对案例组学生从案例教学法对自身能力培养的评价、带教老师在此中作用,及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几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且两组学生均进行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出科考试。结果:案例组中所有学生都认为临床案例教学法能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96.67%的学生认为临床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及学习效率,带教老师在其中可以起到判断学生发言对错及总结归纳的作用,大部分均认为可提高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并喜爱临床案例教学法的教育模式。两组学生的出科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案例组的临床实践操作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明显比传统组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临床案例教学法; 心内科;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9-0148-03

doi:10.14033/ki.cfmr.2016.19.082

随着现代医学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发挥认知主体的作用,已不能达到心血管内科的医学教育的要求,而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1-2]。临床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注重知识的学习改变到注重能力的培养上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不断地积累经验[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监护室(cardiac care unit,CCU)实习的6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实习学生随机分为案例组及传统组,每组30名,再以每6名为一学习小组,并指定

全文阅读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级我校7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级我院75名学生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学生应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绩,分析不同教学法下学生的不同感受。结果:观察组学生实践成绩为(96.52±8.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实践成绩(72.51±4.65)分;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为(96.24±9.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72.34±5.28)分,两组学生成绩对比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科教学;实践教学

内科学不仅理论强,还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临床学科时,多感觉枯燥无味,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内科学的涉及面十分广泛,在医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内科学特点和教学大纲,根据内科学的逻辑性,选择2012级我校7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选择2013级我院75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应用案例教学法作为研究对象,教学效果十分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级我校7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级我院75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为45例,女性为30例,年龄在17~23岁,平均年龄为(18.9±1.5)岁;观察组中男性为42例,女性为33例,年龄在18~23岁,平均年龄为(19.2±1.6)岁。两组学生共150例,均是普通的专科生,从性别、年龄及学习能力等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都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研究协议,均自愿接受不同教学法,学生依从性好,具有高度的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的75例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的75例学生应用案例教学法。注意精选案例,因为案例会影响教学整体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根据内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学生实际接受的能力选择案例。案例一定要经典而简明,能够对学生教学起到针对性与启发性的作用。教师可以从实际临床中选择案例,进行案例资料的收集,还需要查阅一些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在授课时,教师也要采取多种授课方式,以启发学生为目的,不能简单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述,要按照教学实际内容来选择案例教学法。例如,后叙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把案例当作每堂课结束的方式,来将课上的重点进一步强调,检查学生对重点的掌握情况,提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和发言,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再把案例重点进行整理,归纳答案。以此分析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解答学生提问,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分析和整理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全文阅读

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

【摘 要】目的 观察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方法 随机抽取09级的临床医学本科班看作观察组,将10级的临床医学本科班看成对照组;在观察组一方采取情景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对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以及课程的考试成绩的评定来显示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结果 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法。 结论 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和探索学习的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内科学;传统教学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临床各科发展的基础,因而学好内科学就能更好的学习好临床医学,所以内科学备受重视。在过去医学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但内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一种,内科学知识来自于医疗的实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日积月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系统诊治疾病的科学。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师生一起创设情景,借护患的情感交流以及联想有效地帮组学生认知疾病,促进教与学的结合,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形成,更好的养成学生科学思维方法[1]。案例教学法即指教师选择典型的案例,再以合理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在案例中去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2]。现今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进行内科学的教学,再和传统教学方法作比较,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09级的临床医学本科班看作观察组,将10级的临床医学本科班看成对照组;在观察组一方采取情景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其中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均通过正常测试招收入学,各项成绩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由同一位教师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学生进行授课,两组学生所用的教材,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进度以及学时大纲之类均无差别。在课堂的评价指标,期末考试的时间以及考核的方法和评分标准均是一致的。

1.2.1 课前的准备 根据教学的大纲指定的要求,要求观察组精心准备和教师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并使用那些能够在临床上体现教学要求掌握的病例,学生要注意将所学的相关医学知识联系到病例上,同时将那些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主线,真正的做到通俗易懂,再将案例根据疾病特点,再现描绘的场景,真正的把课堂转变成医院,让学生自己试着模拟患者或者医生,再通过小品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形象的表演出来,从而进一步的将案例教学内容丰富化[3]。之后教师按照教学的目标提前的设定好针对性的问题,再提出讨论的提纲,提前一周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再按照老师给的案例进行相关的查阅及收集资料,做出自己的理性分析,最后写发言提纲。另一方面,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按照教材作常规备课,学生预习好课本内容。

1.2.2 课堂讨论 在观察组的课堂教学上,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做出的发言提纲针对案例中的病因,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等作分组研讨;各个小组的代表针对案例进行发言,指导教师再根据学生作出的发言对案例中的重点部分和学生发言中的模糊问题作专门的解答,再根据各个小组代表的发言表现状况作出评判,从而使学生能尽快的从同学的补充以及老师总结中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反馈,并用心记忆,加以体会。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备课讲授,学生被动的学习。

全文阅读

小学“做中学”实验项目推进方案

一、项目背景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科学教育的现实状态和发展需求,“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是在了解国际科学教育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旨在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此项目首先是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和汕头四个地区进行了第一批试点,XX年3月江苏省在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扩大试点,我市确定为第二批参与“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的地区,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常州市实验小学、常州市钟楼区觅渡桥小学、常州市天宁区博爱小学成为江苏省“做中学”项目实验学校。XX年10月,我市扩大项目研究范围,发展13所小学成为常州市“做中学”市级项目实验学校。

为了进一步推进常州地区小学的“做中学”项目研究,加强管理与指导,提升科学品位和深化实验研究,探索本土特色创新之策略,丰富和推广研究成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1.变革学习方式

以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依据,领会“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精髓,聚焦自主型、实验性的科学探究教学方式,提升广大科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科学领域学习方式的变革。

2.培育科学素养

全文阅读

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在血液科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在血液科实习的本科医学生66名;按照抽签的形式将66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33名,对照组医学生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医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的优秀率,及学生好评率。结果观察组33名医学生的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生的好评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对比传统教学法优势明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血液科;临床教学

血液科是内科中较为重要的科室,涉及较多的专业技术试验,是内科的主要分支[1]。血液内科的教学工作也较为复杂,教学难度较大,教学内容也十分抽象,不益于学生的理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为主,属于灌输式教育,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2]。传统的教学模式违背了医学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不被学生们所接受,本文主要研究在血液科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我校特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66名在血液科进行实习的医学生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对象,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取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在血液科进行实习的66名学生,按照抽签的形式进行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33名,对照组学生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33名学生中男性学生14名,女性学生19名;年龄22~23岁,平均年龄(21.4±0.5)岁,观察组33名学生中,男性学生17名,女性学生16名,年龄22~23岁,平均年龄(22.0±0.5)岁,两组医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述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观察组33例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1)病例收集:首先要求教师收集临床上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病例,挑选病例时要优先考虑:真实性及是否典型。整理出合适的病例并做好课前准备。(2)分组:教师将学生进行自由分组,每组学生3~6名,每组学生不宜过多,学生过多不利于小组之间的讨论。(3)案例布置:教师在课堂上将收集的案例布置给各学习小组的学生,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讨论,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组内讨论应围绕:诊断依据、诊断要点、治疗方案、预后等方面,教师可以与各小组进行多边交流,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小组学生探讨出统一的治疗方案,并由代表发言像教师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对各组的治疗方案进行点评。

全文阅读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对泌尿外科学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应用于泌尿外科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应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基础知识、病历分析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应用于泌尿外科教学效果良好,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度,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泌尿外科;教学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指将案例教学与立体教学相结合,形成一种科学性的教学模式[1]。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案和课件,为学生展现立体化的临床资料和病例[2]。为进一步探究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对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并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男26名,女23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为(24.5±1.1)岁;观察组男28名,女21名;年龄22~27岁,平均年龄为(24.9±1.8)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案例式立体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进行教案和课件的设计,挑选典型泌尿系疾病的案例,设计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并且插入适当的教学视频、图片以及专家意见等,在课堂上采用问答式讨论的模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利用网络相关知识,让学生结合病历简介进行网络学习。(3)搜集病历的相关资料、视频、图片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向学生展示泌尿系疾病“仿真患者”的特点、特征情况。结合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病历情况,对虚拟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最后拟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全文阅读

五官科学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五官科学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将我校0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比较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期末考试观察组优秀率为80.56%,不及格率为2.78%明显优于对照组优秀率为39.47%,不及格率为13.16%,差异显著。p

【关键词】五官科学;案例教学;有效性;可行性

五官科学案例教学法,就是采用已选择好了的案例,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员自主学习,让学员更佳深刻的系统的理解五官科学理论知识,掌握五官科学基本技能和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法采用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将学员引入特定的真实情景中,经过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积极参与、平等对话、互动和研讨,着重培养学员对五官科临床逻辑思维以及推理判断的能力,使学员更高层次认识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自案例教学法问世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五官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校0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分成2组,两组学员均为三年制大专。1班为观察组并给予案例教学法,1班有36为学员,其中男28名,女6名,年龄在20~23之间;2班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2班有38为学员,其中男29名,女9名,年龄在20~24之间;两组学员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依照《五官科学》课程中所有理论知识部分进行传统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照本宣科的课堂讲授。观察组给予案例教学法,方法如下;将学员分成4个小组。在《五官科学》的较大部分理论课给予案例教学法(如中耳炎、白内障、急性咽喉炎、视光学、青光眼和眼外伤等章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白内障”教学内容为例。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员设计3~5个不用程度的难易案例,并提出6~9个问题,并做成多媒体课件,提前7天给学员。学员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前准备,其中包括结合教材和教师的要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以及参考书,通过阅读和仔细思考,将不懂的或迷惑的问题整理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结合7天前布置的案例,教师再提出几个内容相似的问题,让学员自由讨论20分钟。针对所提的问题学员自由回答20分钟。教师引导小结10分钟。再针对课前布置的案例,让各组代言人回答问题20分钟。教师根据学员的疑点、难点讲解并总结20分钟。最后测试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10分钟。

全文阅读

案例教学法护理专业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2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学生110人,共2个班级,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学生58人,对照组学生52人。110例学生中男生9人,女生101人。观察组中男4人,女生54人;对照组中男生5人,女生47人。观察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9±2.1)岁;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6±2.4)岁。2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外科护理学教材(教材主编、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均相同),本文选择普外科护理内容为本次实验的教学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以课堂讲授内容为主,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学习,即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①根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的教学大纲,确定普通外科护理为本次教学的教学内容;②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案例,设计问题,并把选定的案例内容在实验前1周发给学生。③学生根据老师给的案例,及提出的相关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阅选定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问题。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案例做出分析。⑤小组学生代表就本组对选定案例进行讲解分析。⑥最后,老师对上述学生分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1.3教学效果评价

①考核学生成绩情况。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成绩(均为百分制)。理论试题采用题库中抽题,选定老师集体评卷。实训成绩根据实训操作大纲制定考核标准,由实训中心老师监考并评分。②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提高学习兴趣、是否促进自主学习、是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否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否有助于理解记忆、是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是否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全文阅读

小学科学观察课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和本节教学密切相关的音像、图画、谜语、故事、游戏等情境,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春天到了,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你们喜欢花吗?你能说出几种花的名称呢?在学生发言后,通过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美丽花儿让学生欣赏,然后再发问:“你知道各种花的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吗?”这样,自然转移到教学主题。

二、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要体现一个“历”字,即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尝到科学探究的甜头,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们进一步产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小环节:

(1)制订方案。制订活动方案就是为探究活动设计一个操作程序,是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的依据。活动方案包括观察什么、观察顺序、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其质量对观察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制订活动方案又分两步。第一步,小组制订方案。在探究活动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做到人人参与制订活动方案。重视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从而制订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第二步,班级交流方案。小组制订方案后,还不是十分合理、还不够完善。可以通过班级交流、不断修改,制订出更加合理完善的活动方案。班级交流方案时,教师要引导减少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观察有所收获,提醒学生打算观察油菜花的什么部分?怎样观察才能更加仔细、更加清楚?观察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各小组的交流,学生更加明确观察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油菜花由哪几部分构成、名称是什么、每部分有什么特点等。特别是在“解剖观察”四个字边上,板书写出三个要点:由外向内、夹住基部、依序排列。教师左手拿油菜花模型,右手拿一个大镊子,先指出解剖基本程序。正式进行实际操作时,按照由外而内的原则,首先解剖萼片,接着解剖花瓣、雄蕊,然后解剖雌蕊,最后演示夹住基部解剖和依序排列在黑板的大贴袋中。

(2)观察记录。交代记录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慢慢地写下观察记录。第一,要求准确无误。观察到什么就记录什么,是什么就记录什么,尽量详细,要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不能加上猜想,更不能凭空捏造。第二,要求做到周密、完整,不能有随意性。第三,必须对每个现象都详细记录。第四,按一定的顺序记录。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表格、图画等。这一环节留足时间,教师注意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观察进展情况,提醒学生及时记录。

(3)交流总结。①交流汇报。一般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汇报。这一环节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收获的过程,教师要把握时间、科学安排,组织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讲清楚、讲透彻。及时捕捉不同学生交流中出现的矛盾,然后让学生进行辩论,教师要清楚记下他们争论的焦点,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②归纳总结。在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初步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概括,适时准确地出示科学术语、科学概念,指出学生观察中存在的不足与错误,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观察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自由活动,巩固应用

全文阅读

小学科学观察课的教学策略运用

课型即课的类型简称,是对不同的课进行分类研究,按照某种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在科学课中经常分为观察课、实验课、阅读课、技术课(制作、种植、饲养等)、讨论课等。目前,小学课堂尤其是科学课堂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呼声不绝于耳,课堂放眼皆是。尤其是公开课,无论是教者,还是听评课的教师,脑海中闪现的多是“实验探究”是否合理,是否循序渐进,是否有效,已经很少能够听到观察课、阅读课、讨论课等课型的交流研讨了。其实,传统的观察课、阅读课、技术课、讨论课等课型,仍有其实现运用的价值与意义。

观察是对外界事物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持久的知觉过程。以“观察为主”来组织教学过程的课型,即属于观察课,它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他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同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按照搜集资料、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探究、解决问题――自由活动、巩固应用――自我评价、拓展延伸等环节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以观察的方法来认识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本文以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教学为例,旨在从教学的实战经验和点滴感悟出发,谈谈观察课在科学课上的教学策略运用。

一、搜集资料,课前准备

小学科学课中涉及内容都是学生喜爱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观察是教他们科学知识的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教师需要提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研究素材,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在《油菜花开了》教学前,教师要预先让学生采摘油菜花并观察,收集有关油菜花的图片、资料等,为课堂上观察探究提供基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和本节教学密切相关的音像、图画、谜语、故事、游戏等情境,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春天到了,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你们喜欢花吗?你能说出几种花的名称呢?在学生发言后,通过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美丽花儿让学生欣赏,然后再发问:“你知道各种花的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吗?”这样,自然转移到教学主题。

三、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要体现一个“历”字,即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尝到科学探究的甜头,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们进一步产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小环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