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作业设计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精选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1篇

一、新课改下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1.个性化策略,让学生在“个性作业”中提高兴趣由学生在做事情过程中根据内在要求、个性特点或小组共性来选择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完成,并能充分享受学习与发扬个性的乐趣。例如,在教授5AHalloween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个节日了解得很少,所以在教授之前,我就提前把相关的节日文化知识通过幻灯片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先让学生有兴趣,然后再让他们去自主地探寻更多的知识。这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把你了解的万圣节的时间、相关风俗和历史背景介绍给大家,你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问你的朋友和家人。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意识,我允许学生用中文表达。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学生们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孩子们可以说出万圣节的时间——每年的10月31日,可以说出什么是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又称为万圣节之夜。”甚至还说得出万圣节的习俗——制作南瓜灯和面具等。通过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任务也顺利完成了。

2.自主化策略,让学生在“自主作业”中张扬个性所谓自主化,是指要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应该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1)学生拥有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权利。传统的抄写单词的作业应该不是重点作业,我们要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作业,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基础的记忆类的作业,而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作业,例如写短文等。(2)学生有权利去挑选作业的“量”和“度”。传统的作业偏向抄写和背诵,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轻松就可以完成,能力差的就有困难了。长期这样,肯定会降低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分梯度——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可以很好地被调动起来。这样的作业体现了教师分层教学的能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3)学生有权利去做“小老师”——给自己布置作业。单调的抄写作业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学生是很有想法的群体,他们具有做可以分梯度——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获得成功的体验,让这份体验成为日后学习动力。①画出你学的内容。学完课文,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大致内容画出来,比如学习问路的课文,可以画出课文的路线,介绍给父母。②演出你学的内容。很多对话和课文都可以让学生去分角色表演,课后排练,课上反馈,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口语和提高合作能力的机会。③查一查你学的内容。很多时候所学的内容是学生陌生的,比如关于复活节的文化,我们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策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体会交流的乐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去学习,同时也很需要通过合作的形式去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完节日文化内容后,我让学生在“三八”妇女节问候母亲,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母子感情,而且社会效应也非常好。此外,我还布置了一些要家长一起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把在学校里学到的节日问候语说给父母听,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又可以拉近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

二、新课改下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评价

1.激励改下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评在作业评价中,教师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我们要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只有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之后,学生才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有激情。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摒弃那种“赏优罚劣”的做法,不能以简单的作业结果评价学生的好坏,要尽量捕捉学生作业里的闪光点。对于字迹端正的学生可以适时表扬,对于回答问题有创新答案的学生要及时肯定,有的学生作业进步快,有的是交作业及时等,这些都可以表扬和鼓励。

2.用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作业评价形式上,我追求多变和新颖。我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评价用语,比如抄写出色的可得一个五角星,复述流利的可得一面小红旗,取得进步的可以得到一张笑脸如只有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之后,学生才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有激情。平时教学过程中,我符号对老师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孩子,它们代表着老师的肯定。这些符号可以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动力,不断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3.坚持——让后进生微笑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但是,每个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后进生,如果这些学生一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他们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只要老师不放弃他们,多思考一些有效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作业的过程,我想,慢慢地,这些后进生会重新喜欢上英语。

三、结束语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2篇

如果说学生对作业的可接受性主要是针对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这个环节来说的话,那么数学的价值观的呈现主要反映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数学课外作业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设计即作业的内容上。一份成功的数学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要的有意义的数学

传统的数学作业,特别是新授课的作业,多数教师基本上采用的是课本后的习题或者附加些补充习题的内容,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布置作业,刻意把这些内容留下来,让学生课后去做,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存在“刻意”这个词,国标苏科版数学教材到今年为止,在苏北地区使用已经是整整第三轮了,在这五年时间三届毕业生的实践当中,如果完整地带过一届学生的数学教师都能有所体会:新课标新教材下数学作业在课本上的体现也有了变化,如果课堂内容设计恰当,课堂节奏紧凑的话,课本后的练习题目和习题中的大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处理。这就暴露出了好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反映在作业的布置上,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出现以前从来不可能有的情况,一个星期中会有几天没有数学作业,或者有也是一两道课堂上没有处理完的题目,这样肯定是达不到数学教育的目的的,并且也会招致学校领导或者部分家长的微词;二是为了让学生有课外作业可做,把这部分本来可以在课堂上处理掉的习题留下来,或者有的干脆让学生重复做同样的练习。我个人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可怕,这种表面上的文章做多了,受害的只能是我们的学生。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吃透新课标的精神,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作业是否有效的一条重要的标准应该是作业的内容是不是体现了重要的有意义的数学,也即每一次的课外作业都应该有每一次的作用,而不是机械式的、重复的数字练习。

二、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之所以难学,是因为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生动有趣,即使同样是理科类的物理和化学,因为其实验使用的频繁和实践性的原因,也显得比数学生动了许多,同样在课外作业的选择上,学生比较喜欢那些有趣的、活泼的、生动的内容,也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如果教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作业的设计上注重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联系,学生对数学课外作业就不会避而远之。如,学习了科学计数法之后,作业的设计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一些数据让学生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话,就达不到课标的真正目的,就只是一种为学而学的行为,我们不妨这样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两组数据,一组关于奥运会的;一组关于汶川地震的,让学生通过阅读把相关的数据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并且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谈一谈这些数据对自己的启发或者说感想。实践表明,首先学生对这种方式的数学作业很是好奇,由好奇而产生兴趣,从而认真地去完成,并且通过阅读学生还锻炼了语文的学习能力,掌握了热点的时政知识,通过谈感想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三得”!再比如,在学完用树状统计图求概率后,可以利用物理电学里面的知识给学生布置一道灯泡发光的概率问题,事实证明一道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越多,涉及的学科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如果课外作业以问题为核心,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结合点,让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在综合运用中融会贯通,形成健全、有机的认知结构,学会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启迪、拓宽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问题为中心,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特征的课外作业不仅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还给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尤其要增进对相关学科的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师在课外作业上要合作,共同设计,规划学生的课外作业。

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传统的作业,往往围绕书本知识做文章,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据,很少向课外延伸,作业中要解决的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完成作业也不需要深入生活,作业的内容常常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机械重复、单调封闭,没有开放性,忽略了作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学用分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上已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有效的语文作业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长期以来,语文课外作业形式单一枯燥,学生感到厌倦;作业设计以客观为主,没有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强调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等。因此,我们从作业形式、内容方面进行了创新,形式上注重丰富多样,内容上体现生活化、个性化和实践化的设计,让学生变“苦做”为“乐做”,变“厌学”为“乐学”。

一、注重语文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中少不了词语的抄写,学生只能机械地完成,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春》一课时,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1)爱郊游的你,去野外寻找春天的脚步。

(2)爱诵读的你,朗诵描绘春天的文章给父母听。

(3)爱绘画的你,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这万物复苏的季节。

(4)爱文学的你,摘录历代文人描写春天的诗词。

(5)爱习作的你,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这美丽的春色。

这样的作业,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有参与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语文作业的层次性

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如果布置同一程度的作业,那么优等学生可能觉得过于简单,后进生可能力不从心。要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作业设计目标就要定在每个学生通过努力才得以完成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既富有挑战性,又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我在教学《我爱绿叶》后布置的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三个佳句。

2.照AABC和AABB的样子,各摘五个词。

3.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业。

(1)学习课文的头尾,按《我爱××》写一个开头和结尾。

(2)以《我爱×××》为题,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生活中其他造福人类的事物。

(3)以《绿叶的自述》为题改写课文。

三、注重语文作业的实践性

“生活即教育”,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1.看一看

近年来,学校周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村口办了很多工厂,我就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到工厂参观体验。学生亲眼目睹了工厂里的先进设备和工人的熟练操作,无不为之惊讶。他们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明白了只有努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才能更好地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2.说一说

为了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可以布置学生每天看新闻,看报纸,说新闻,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收集、交流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交流经验,提高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画一画

在教学了按方位顺序写的文章后,布置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画出示意图。我在教了《开国大典》第一部分后,就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把你看到的天安门会场用图画表现出来。画好图后,让学生看着图片讲述天安门的场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设计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4.做一做

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后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像“三八”妇女节,我引导学生做一件让妈妈开心的事。很多学生都积极帮妈妈干家务活,这项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而且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家长的辛苦,此项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教师节,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制作小卡片,或画一幅画,写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献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重阳节,动员学生为村里的老人过一个愉快的节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

四、注重语文作业的合作性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独立完成作业,当今社会,与他人合作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们在布置作业时遵循互助合作的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和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完成。如制作手抄报、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课文等,都可以由学生、家长、老师等共同完成。例如,教完课文《三顾茅庐》,让学生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可以编出原文不曾有的而又合理的情节和对话。学生编得很精彩,把刘备和张飞的语言和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培养了表演能力、合作能力。

五、注重语文作业的开放性

传统的作业基本上都是由老师设计的,学生知识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我们可以把布置作业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外作业设计上张扬个性。我曾经在教完了一个单元的课文后,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有几个学生自编了单元测验卷,后来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一张像模像样的测试卷。其实,学生在编测验卷的同时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得到了培养。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语文作业设计得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作业设计应该围绕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参考文献: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4篇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59-01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除了课堂教学,还应充分利用好英语课外作业。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英语课外作业时,一般都是让学生“背背抄抄”,作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对英语作业丧失兴趣。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让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设计搜集型作业

英语是语言类学科,而语言类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立足于生活。随手翻一下我们的英语教材便能找到众多生活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英语的这个特点,将课外作业设计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寻找和收集英语信息的形式。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9 “Shopping”一课之前,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陪妈妈去进行一次购物,将购物过程和内容简单记录下来,给所记录的内容匹配出相应的英语。有的孩子收集了购买物品需要怎样表达,如“Can I help you?What…colour?How much is it?…Yuan,please.”等;有的孩子收集了很多关于蔬菜的英语单词,如,圆白菜cabbage,南瓜pumpkin,洋葱onion,胡萝卜carrot等;还有的孩子收集了很多关于零食的英语单词:点心Biscuits,小甜饼干Cookies,爆玉米花popcorn,葡萄干raisins,开心果pis-tachio等。通过这样的准备学习,再让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就变得轻而易举。

生活搜集型作业可以是课前,也可以是课后。同时,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作业设计可长可短,也不需要对语言形式作严格的要求,以取得效果为准。设计这样的作业,一是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让他们感觉到英语就在自己的身边,二是可以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突出活动――设计实践型作业

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所以英语的学习必须注重实践,在实践中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英语课外作业可以设计成英语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达到英语学习的目的。具体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采访式实践活动。也就是让学生通过采访这一形式来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完《牛津小学英语》6AUnit 6“ Holidays”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的采访,具体要求:至少采访本班30%的同学,知道大家平时都过哪些节日,怎样过,以及大家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然后就采访内容填写采访记录表,总结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因为采访的主题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并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均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主动去查询各个节日的英语表述方式以及自己在最喜欢的节日里所做活动的英语表述方式等,在锻炼了英语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2.调查式实践活动。英语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英语是以交际为主要目的。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中,采用调查式的作业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在学完《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9“ Shopping”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调查任务:就近考察自己家周边的各大商场和超市中常见商品的价格,将考察到的商品及商品价格用英文填表,比较得出最实惠的购物地点。布置这样的调查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引导创新――设计创造型作业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堂的任务除了英语语言教学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给英语课外作业插上创新的翅膀。

1.改编课文内容。现行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歌曲、诗歌、小故事等内容,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质的作业。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1B Unit 9 “Happy Birthday!”时,里面有一首歌曲“How Old Are You”,在学生熟悉该歌曲后,我要求学生在这首歌曲的基础上编出一首新的歌曲。不一会儿,一首首妙趣横生的歌曲便从学生的手中诞生了。我再将每位学生的作品做成音频资料,让学生自己保存。这不仅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良好。

2.创办英语小报。大多数小学生都有表现欲,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外作业设计成“英语小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完《牛津小学英语》6AUnit 7“At Christmas”后,我让学生以“Christmas”为主题,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英语小报。接到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学生热情高涨,有从网上找资料的、有查阅图书的,通过各种方式,学生最终都交出了漂亮的作业。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所谓“语文素养”,它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显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的追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语文课外作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纵观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存在着诸多弊端:(1)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现实生活,把语文课外作业演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2)形式呆板、枯燥而乏味。(3)答案僵化而死板缺乏自主与创新性。(4)作业“一刀切”,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5)重知识的记忆,轻能力的培养。这些弊端导致语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偏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不但不能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反而成了阻碍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绊脚石。为了更好地践行语文课改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优化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势在必行。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广阔的天地。

二、设计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作业,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语文。而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不是抄写就是背诵、默写,学生叫苦不迭,哪还有兴趣可谈?其实作业的形式多得很,作为教师要善于设计灵活多样、趣味性强的课外作业内容,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把语文知识的巩固、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使学生在作业中乐趣无穷,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一)设计观察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关注变化无穷的事物,平时多布置一些观察性作业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如上《火烧云》一课前,我先布置

学生认真观察火烧云的特点,写好观察日记,这样学生既乐于去完成作业,学起课文来又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学了《四季的脚步》,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观察日记等等。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完成语文作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设计竞赛性作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参与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所以在课外作业设计时引入竞争机制,也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我有时布置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举行速读会、语文智力竞赛、成语接龙等。这些新颖有趣的作业设计,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真是一举三得呀。

(三)设计弹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

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是呈正态分布。学生的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如果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新课标理念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因此,我在设计课外作业时不搞“一刀切”,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有所侧重,如写观察日记,我对好、中、差三类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好学生要求其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楚,描写较具体;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这样具有弹性的作业设计一方面给学生留出了选择的空间,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让好、中、差三类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设计积累性作业,积淀学生的语文底蕴。

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因为积累是人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是语文素养的基石。积累的多少既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高低、优劣的显性标准,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对于他们来说,大量积累语言、丰富和发展语言能力,是他们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语言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布置一些积累性的作业,依此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 例如,在海啸爆发后,我积极利用电视、广播、学校的报刊,以及学生订阅购买的一些杂志等媒体资源,指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了解海啸情况,让学生自主地实践语文,积累语言。另外,我也以教科书为中心,广泛阅读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来积累语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我让学生课下在学校图书馆或其它地方查找并背诵李白的诗歌,举行“李白诗歌背诵比赛”。这样,打破了课内课外的界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积累范围。

(五)设计自主性作业,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其中的主体性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新课标理念也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课外作业设计的宗旨应该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认为布置一些调查性的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如学生学了改错别字的内容,我布置他们利用周日去街头调查广告牌、门牌上的字用的是否规范;节日前夕布置他们去收集商家的广告词等。这样的作业训练不仅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

(六)设计体验性作业,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能力。

“体验”具有多重涵义,吕叔湘先生认为语言的运用需要体验,光靠讲规则不行,必须在运用的实践中领悟。我们的孩子很小就学会了语言,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语言不仅靠习得,也要靠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有对生活的体验,对思想、观念的认识也靠体验。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忽略了体验性作业的设计,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演课本剧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深层领悟,如在教学完《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课文,我都在课后指导学生演课文剧。学生参与课本剧的排演,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收获是多方面的:他们参与其中,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表现欲得到了满足。不经历这样的过程和体验,他们站到台上也许会瑟瑟发抖。现在他们扮演了某个角色,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对学生来说不是难得的表现机会么?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这上面应该走出几步,多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和机会。

(七)设计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学生的“探究”。实施新的课程以后,不是不要传统语文作业中的训练。但是,训练的地位、训练的目标设计与原来的理解大不一样。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教育的时代,那种“能力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已经不再适应今天教育的发展。现在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许多问题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而,一些老师一提到“探究性学习”,就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搞研究课题。他的目标是什么?是希望通过一学期或一年搞下来,能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比中获奖。因此,老师就带着几个学生在那里做课题、搞攻关。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误区。这种做法,把一部分乃至绝大部分学生撇在一边,只用了几个学生,有的甚至这几个学生也是做做样子的,大部分事情实际上都是老师在做。这种“探究性学习”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让我们的孩子将来个个都有探究能力,个个都有探究的习惯,这是关系到我们教育质量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因此,“探究性学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面对少数学生。“探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习惯,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摸索“探究”的方法。对此,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有一个转变。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为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如在学习了《太阳》一课,我设计了“探索太阳的奥秘”这一话题,布置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途径去探究有关太阳的奥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

(八)设计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

万花筒般的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大学校,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纷纭复杂的社会都是语文学习的园地,都有语文的作业可做,新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所以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大课堂观,在教学实践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为了进一步唤起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我设计这样三道开放性作业,让学生任选一道完成。

1、调查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2、选一种报纸作为调查对象,看它一个星期刊登了多少条有关环保方面的信息。

3、查找资料或向父母请教,我国环保方面有哪些急于解决的重大问题或采取了什么相关的措施。

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沟通了课内外,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九)设计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新课标理念强调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所以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也应体现综合化。如学了《赵州桥》后,我布置学生去查阅资料:找一找我们国家的一些古老的桥梁与赵州桥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找一找现代的桥(如城市的立交桥)等方面的资料;画一画“我心目中的立交桥”。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古代桥梁的建筑特点,知道了现代桥梁的先进性、应用性、科技性,扩展了知识范围,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联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又如学了《桂林山水》一文,我布置学生收集、阅读有关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等方面的资料,然后上一次“周游祖国大好河山”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把自己的阅读成果介绍给同学听,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成效

一段时间下来,我惊喜地发现我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比以前提高了: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浓了。以前我班41个学生中,真正喜欢学习语文,喜欢做语文作业的学生只有12个,占全班学生的29.27%,现在喜欢学习语文,喜欢做语文作业的学生有34人,占全班学生的82.9%,大部分学生反映现在的语文作业做起来轻松多了,有趣多了。

2、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感增强了,知识视野开阔了。如一些家长反映,他的小孩现在讲起话来可真是妙语连珠,出口成章。

3、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记得我班在开展第一次综合性学习《走进汉字王国》时,全班学生对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可谓一窍不通,每个学习小组都要我手把手教他们如何订计划,如何组织分工等。针对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的一些单元教学中,我会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一些综合性学习,如《争做环保小卫士》《走进名人世界》等,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在开展第十册的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我班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自行订计划,自行组织分工等。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6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学从整合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更加注重个性化设计。但是,多年来,学生的语文课外作业只局限于抄抄写写背背。抄写是机械重复的手工劳动,背书也只是死记硬背而已。一般教师只注重作业对错,不对作业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误以为学语文只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这是错误的。语文作业应该发挥正确导向作用,设计上要用心,要精心,要有个性,设计出学生喜欢做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一、 设计“我喜欢”型课外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他们日益喜欢有创造的活动,也希望在需要独立思考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因此需要教师设计一些既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结合教学需要、具有创新意义的练习与活动。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剪贴、摘抄等。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了。这样的作业能给学生发挥才能的空间,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并最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完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排演课本剧,组织比赛,结果是剧本情节生动有趣,“演员”演得投入、逼真。

二、 设计“我参加”型课外作业

1. 生活性作业。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因此,凡是学生在生活中所做的事都可以成为作业内容。如这学期学了《走,我们去植树》等和春天有关的课文后,我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寻找春天的足迹,画出自己看到的春天,或写下对春天的感悟。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表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真正去体验春天的美好,同时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再如学《第一次抱母亲》后,我让学生帮妈妈做一件事,或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样妈妈喜欢的东西,亲手送给她,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

2. 活动性作业。每逢节假日,学校总要开展很多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活动,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记录下这些活动,伴随活动的开展而提高语文能力。如我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安全清扫活动”,针对这些大型活动,让学生动笔写的课外作业是《劳动后的收获》,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作业内容,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这样学生不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验到了真情付出后的幸福。再如,我班男生清洁区是学校的中心路,现在已是深秋了,树叶落得特别多,扫起来非常的辛苦,我让女生与男生交换着干。一周下来,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交换劳动后的感受》――男生说女生的劳动很烦琐了,要天天擦玻璃,擦桌子,太细太碎;女生呢,能坚持一个星期扫路很难啦,感到男生的劳动很累人!通过交换劳动,男生女生都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体会到班级是个大集体,团结起来可以把事情做好。

三、 设计“我探索”型课外作业

作业应以教材为基础,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创造性设计作业,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结合其他学科来完成作业,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质疑、实验、表达、交流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研的能力,从而培养科学素质。比如,在学完《燕子》后,布置作业:1. 用笔或电脑画出你心中的燕子;2. 到科普书籍中你能寻找到哪些鸟类像燕子一样是候鸟?3. 你能用电脑搜出有关“燕子”的古诗,并把它打印出来吗?这样的探索型课外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 设计“我经历”型课外作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随机地把这些事件转化为作业,学生一定感兴趣。如正在上课时,突然一只麻雀飞进教室,麻雀乱飞乱撞,安静的教室顿时乱哄哄的,学生有的喊叫,有的扔书,有的开窗,有的驱赶麻雀(目的想要把麻雀从窗户赶出去)……麻雀也被学生“吓懵了”,竟然一头撞到墙上掉在了地上。小鱼同学一个箭步上去,逮住麻雀并把它从窗口放飞了!我看着学生们兴奋的样子,随即采访了学生们的感受,采访完毕后,给学生布置了一篇观后感。到底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这次学生写的作文异彩纷呈,有的描写麻雀的惊恐害怕状,有的写到上课不该分心,有的细腻描写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有的写到应该保护鸟类……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7篇

一、课外作业布置的原则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使作业起到巩固学习、加强记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注意其趣味性。教师要在作业形式的新颖性、趣味性上下工夫,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完成做作业。

2.交际性。英语是一门语言,其最终目的是运用和交际。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句子、短语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唱英文歌曲给家长听,或和父母开展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中,成功的喜悦更容易增强学生学习的劲头。

3.合作性原则。新课程要求把英语的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成功、发展合作精神。因而,布置作业要充分注意到学生集体的作用。

二、课外作业布置的类型

(一)自主学习型课外作业

1.说一说。小学英语教材在内容设置上紧密地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自然就有兴趣学习。

2.画一画。孩子年龄小,都喜欢涂涂画画。在学完Is this your skirt ?这一单元以后,可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搭配一套,如white sweater with green skirt等,并配上句子和单词。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形象,又能使学生在绘画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

3.唱一唱。教材中有许多歌曲和歌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乐意唱。而且这些歌曲来自课文,能够加快学生对单词和句子的掌握。学会之后还可以填上新词再唱一唱。这样在愉快的歌声中,语言知识不再陌生,学生很容易巩固所学知识。

(二)探究学习型课外作业

随着小学生学习的深入,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信息,这样他们就需要更为宽广的时空去学习和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教材。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

1.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学生常把英语字母和拼音字母联系在一起,这让他们忽略了字母的英语意义。因此在教完26个字母之后,除了布置必要的书写作业,还可以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特殊字母组合,像USA、CCTV、VCD等,并把它们摘录下来了解含义。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字母的认识,更把字母学活了,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自己生活的紧密性,亲近英语感受英语,还能了解相应的英语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2.改编或创作式作业。让学生在已有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二度创作与改变。例如在学习了相关的问候、问路等句型后,让学生自创情景剧,用上这些句子。学生可以创建去超市购物、公园玩耍、学校学习等场景,然后用自己所学的简单的英语句子进行相关的对话。这种形式形象、具体,深受小学生喜爱,使他们在玩耍中不自觉地就熟记了知识。并且,他们可以在创作中体会到自己学习英语的快乐与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设计小课题进行研究。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设计一些小课题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例如中外主要节日差异的研究。西方主要节日有:复活节(Easter)、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圣诞节(Christmas)。中国主要节日有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s Day)、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通过研究,同学们知道了各个节日的基本情况和习俗,有些知识连我也是第一次听闻。

(三)合作学习型课外作业

1.家人合作作业。让孩子当父母的小老师,当学完一些句型和词汇后,让学生回家教给自己的父母,并且让父母及时反馈给教师。即使父母边学边忘,甚至不懂英语都不要紧,要虚心向孩子请教,让孩子给自己纠正,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活动作业。制作英语手抄报,进行英语的对话表演特别需要与同学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共同学习的乐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一次教五年级学生一个童话故事,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第二天表演的时候,他们自行准备了头饰和道具,配上了音乐,表演得栩栩如生。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就非常好。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8篇

一、确立“软设计”为主课外作业的重要地位

从当前课外作业的主要弊端着眼,应当大力克服全班统一模式的一刀切,对此,我在去年起开展了小语“软设计”课外作业的实验,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施,“硬设计”与“软设计”的运行机制归纳如下:

当然,以“软设计”为主的课外作业,绝不意味着学生在练习中“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是一概排斥“硬设计”,而应当是“软”“硬”结合,以“软”为主。我在设计《翠鸟》这一课外作业中,觉得颇能体现这一点:

1.词的训练。读读词语,把不会写的在横线上写一写,写几次由自己决定。

小巧 灵活 衬衫 锐利 隐约摇晃 荡漾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翠鸟的颜色非常( )。( )的羽毛像橄榄色的( ),( )满了翠绿色的( )。( )的羽毛象( )的外衣。( )的羽毛像赤褐色的( )。

3.段的训练。任选一句总起句写一段话。

小白兔真可爱。 大公鸡真美丽。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是“软设计”,选一个练习是“硬设计”。通过这样的软硬结合,从各人的差异出发分层设计,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到个别后进生,既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吃得饱,又让学有困难的同学不挨饿,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大增,质量也大大提高,这为他们的成功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在课外作业设计中,“软设计”为主的课外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重视“软设计”为主课外作业的过程优化

在课外作业的练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学生通过课外作业这一中介媒体使其所学知识不断巩固、螺旋上升,所以在设计高质量以“软”为主的课外作业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1.重突出重点。学生的课外作业既是课堂训练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课内外的练习应是在总的学习目标统领下的有机整体。课外作业的设计只有围绕学习目标,才能使课外训练有针对性;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2.重能力迁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并非终极目标。因此,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中将知识转化成技能。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必须两者兼顾,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训练的效率。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后,设计了下面两个课外练习:

①找出课文中“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所在的段落读一读。

②观察附近菜场、商店、田野等,用“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这一作业设计的精当之处,就在于紧紧围绕重点目标,将读写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语言运用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

3.重尝试探究。课外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能的手段,也是强化学习方法的较好方式。学生在尝试探究中不免产生争议,教师要适当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下面的两道课外作业题的设计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①多音字的读音要根据这个字在词中的意义来确定。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横线。

A.宁愿(ning ning) B.困难(nan nan)

②理解字义的方法之一是:据词定义,即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字的意思。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打上“√”。

A.张灯结彩(a展开b看望c量词d姓)

B.威武(a关于军事的:武器、武装 b关于技艺的:武术 c勇猛)

这两道课外作业题与传统练习方式比较,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它重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强化了探究的方法,而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授之以渔”的具体体现。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9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个性化的、富有创造性的课外作业,能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为学生多种智能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新课程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该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让作业具有个性化的、富有创造性,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

多样性课外作业的设计

1.找一找,识一识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便会发觉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英语,如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公司名称,还有耳旁不时听见的英语口语,等等。曾有教师,教刚接触英语不久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布置他们自己随意去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并整理成册。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内容也十分丰富。他们有的在电视中找到了“CCTV”,有的在洗洁精上找到了“White Cat”在食品包装上找到了“coke cola”,在动画片中找到了“ Mickey Mouse ”以及其他许多等等。通过长期积累学生将会获得胜利的成功,并更加喜欢英语。

而在教学字母的认识上,我也布置过类似的作业。因为才几个字母,学生学了觉得简单,不经意却也要弄错。我请学生在回家的途中或到家后收集下身边的单词字母,认读其中的字母,并记录下来,在下一节课前请他们站起来认读。基础不同的学生们各尽所能,既复习了学会的字母,还通过接触不认识的字母,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画一画,贴一贴

曾有人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学习英语需要一定的词汇量,如果让学生死记英语单词,他们会产生厌烦心理,而记单词又是学生最害怕和头痛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学生的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联系起来,把学习内容形象化。课文中的英语大部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学过这类单词后,我们可以布置他们为这些物品贴标签,这样抽象的单词与形象的图片、实物联系起来,学生记单词就会容易得多。上课时,老师也可以借用学生制作的图片作为教具,让学生体验了成功,帮助学生建立起“成功自我意象”,可以促使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今天我带的三年级因为特殊原因,学生没有英语单词卡片,这给上课和学生的预习复习带来了不便。我只好就地取材, 请学生利用实物或是自己制作卡片。在We love animals的单元,我尝试着请学生们在课前制作卡片。在下一节课堂上,许多学生们自豪地展示了他们各自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在纸上画了可爱的动物,有的还在画的旁边模仿着写上了动物的中文和英语意思,有个男孩子把他平时心爱的游戏卡片也利用起来,在将图画贴在卡片的正面,做成了名副其实的单词卡片。他们对于这个作业的兴趣之高,也调动了平时课堂的学习兴趣。

3.说一说,演一演

语言具有交际性,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语言的魅力才会显现出来。使学生掌握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比如,把学过的歌曲唱给父母听,把有节奏的歌谣说给父母听,或教父母英语,和他们开展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中,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增加他们学习的劲头。另外,我们的教材都设有一定的情景,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倒不如让他们组成对子把课文表演出来,这样既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滚动,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个性的平台。实践表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在创编对话的过程中,往往会蹦出连你老师都想不到的句子来,他们会把从前学的和新学的结合起来,会把课内学到的和课外学到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演一演”这项作业还要求学生之间要有合作的精神。合作本身需要合作者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因此,通过合作性集体学习活动,学生之间不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且可以进一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小学生喜欢群体活动,让几个学生回家准备对话正符合他们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促进他们课外自觉认真地操练句型。在表演对话时,学生会添加自己认为合理的内容,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交往动机也得到了强化。

4.写一写,编一编

英语学上去到了高年级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书写的基本规范和格式,我们就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写一写的作业,如:编辑英语手抄报,一般我们是在学生放长假,如“五一”、“十一”或寒暑假的时候布置的,在布置作业时,我许诺要把认真优秀的作品在班里进行展出,结果我收到了许多制作认真、图文并茂、富有童趣的作品,有讲故事的,有介绍单词的,还有编歌谣的等等。在把作品贴到教室里展出时,学生们很有兴趣地欣赏了同学们的作品,有的几个一群还对其中一些作品评头论足一番。 这对英语学习良好氛围的营造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选一选,做一做

一直以来,作业的形式、内容都由教师作了统一的规定,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需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体差异。因此,英语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到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第10篇

课外作业设计合作能力“减负”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却仍然挡不住学生的书包不断变沉。近几年,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行了“优化课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要想产生“轻负担、高效益”的作业效应,教师就要下功夫优化课外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中,我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立足课内,联系课外,学科融合,体现应用,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

一、设计分层作业,促进个体发展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能力及知识掌握来分层设计作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把被动做作业变为主动选择作业去做,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感受。

例如,学习完圆的面积设计的作业

A.已知:r=5cms=(直接应用公式)

B.已知:用一根50.24米长的绳子围了一个圆圈,张伯伯在这个圆圈里种上了草,草的面积是多少?(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C.在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小菜地里画了一个最大的圆种西红柿,在它的周围种韭菜,种韭菜的面积是多少?

这样,三个层次的作业,A层次是巩固性作业为必做题,B层次作业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综合提高题为选做题,C层次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作业,学生可以选择挑战自己。三个层次的作业相互联系,逐步深入。

二、设计综合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越来越多的认识突破都是在多学科的交叉处取得的,培养学生学会在不同科目间进行综合而灵活的思考是教师的职责。课外作业采用数学实践、社会调查、单元知识整理、写数学日记、出数学小报等形式,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情境族作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是沟通学生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桥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的重难点,创设既富有童趣又能引发思考的情境,将问题“预埋”在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四年级期末复习设计的一组情境族作业:

《庞家奎――背学生过河的好老师》的故事随着媒体的大力宣传,他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为了不让当地的孩子,再过无桥之河,也不再让老师用双腿做桥,爱心人士决定献爱心,为他们修一座桥。

1.两山之间有一条河,这条河阻挡了河两岸的学生和居民,给学习与生活收到了很大的不便。你能帮A(图上小黑点)村设计一座长度最短的桥么?

2.量一量,图上的这座桥长()厘米.

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是2米,这座桥实际长多少米?

3.在这座桥的两旁修上栏杆,每隔1米修一根栏杆(桥的两端都有),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根栏杆?

4.修桥时,每一米长的造价是35850元,一根栏杆需要2350元,修这座桥一共需要多少元(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

5.读一读,再省略万位后的尾数。

6.我们来算一算,学校和周边的村民大约有248人,如果按每天每人通过两次,每天将会有多少人次通过?那一年大约会有多少人通过呢?

7.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想呢?

这组情境族作业以“庞家奎背学生过河”为背景,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作业设计集直线间的距离、作图、测量、计算、解决问题、读数、写感想(学科整合)、思想教育等为一体,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四、设计合作作业,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合作”是一种学习形式,但只有教师设计了“合作性的作业”,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工、交流、互助、信任,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性的作业可分为家长合作型作业和学生互动型作业。

如在教低段时,采用家长合作型作业较多。低段学生年龄小,一些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如学完“位置”后,让学生与家长一块儿调查学校周边的标志性建筑,在与家长共同绘制学校位置图中,“四基”及情感都得到发展。

在中高段,一些综合性、实践性、有一定难度的课外作业适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如在学完统计后,我组织学生就我校“早晨上学时间定在7:40是否合适”进行讨论。我校门前是交通要道,学生们进行了“校门前车辆通行与学生过马路安全性”的调查与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分组采用自愿组合与教师依据住的远近、能力强弱进行微调的原则,从他们自己设计调查表格、推选组长、分配任务,到各小组间统计的汇总及分析结论的产生,到最后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整个过程学生情绪高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协作能力,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课外作业是教师为学生选择题,而不是让学生去做大量的试题,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我都要亲自做一遍,亲身体验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确保量最少,效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