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推荐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精选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1篇

一、增加“课外阅读推荐”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都要通过良好的阅读品质获得和提高。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使他们终身受用,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良好的阅读品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想让学生有阅读的积极性,就要激发阅读兴趣,首先就要有一定质与量的优秀作品。这是最基本的,不能够画饼充饥。“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这就要求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可以有练习或验证能力的更多文章。

独立性就是学生在阅读时不依赖教师,不依赖参考资料,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尝试理解。如果都是教师手把手教课文,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锻炼,以后遇见新的文章就会缩手缩脚,不得要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章不计其数,课堂上讲的只是沧海一粟,多数文章要靠学生自己去读、去研究、去探索。但一下子把学生扔进社会的大阅读室里,又有些危险,所以需要一个缓冲阅读,就是专家推荐的有质量保证的作品。

创造性就是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和主张,但是如果学生见都没见过几篇文章,怎么去推陈出新呢?所以,学生迫切需要大量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作品来提高阅读品质。

2.每册课本30篇左右的文章,其中包括精读和泛读,或者是必选、自选等,也有一些版本有附录,多为一些不同题材的文章。教材本身设计科学、完整、丰富,但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却显得有些单薄,不够看、不够读。教材每个单元只是选取每个方面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而已,就像百花园中的一两朵,虽然美丽芬芳,但是能够提供的花蜜毕竟非常有限。因为缺少量的支持,仅靠课本上的文章不足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领会学习内容,也不足以让学生有更全面的把握、更开阔的视野。金字塔想要更高、更稳,显然需要更大、更牢的根基。同时仅靠课本也不能满足学生的积累,因为语文学习的字词句段篇章、格言警句、经典佳话、哲理妙思、观点看法等,都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那么多的材料储备,不可能做出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的饭菜。仅靠课本的阅读量,显然是不够的。

3.因为没有基础教育学生那么大的应对高考的压力,所以没有那么多的习题集练习册,中职语文教材与课本配套供学习使用的只有《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强烈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要读更多的好书。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觉得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是两个极端,普通高中是书多得看不完,他们是书太少,以至于有“饥饿感”。当学生把目光投向课本之外时,因为当今社会上书太多,信息量太大,鉴别能力有限的学生就被扰乱了视听,没有一个很好的“谱”,只能跟着感觉走,跟着大环境或者小环境的潮流走。有学生向老师借书看,或者让老师推荐。而每个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兴趣各不相同,推荐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毕竟不能和专家推荐相提并论。学生们平日也就是根据教师的介绍或其他同学的引导买些书,所以教室里充斥着不少那些低档书刊杂志。在丰富多彩的网络面前,学生们更是晕了头,无所适从,或者蜻蜓点水,或者误入歧途。所以需要专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推荐好书好文。

二、增加“课外阅读推荐”的可行性

1.基础教育的语文教材都有很多课本之外的阅读书籍。比如高中语文有配套的《语文读本》,内容颇丰;不少省份也有配套的《语文阅读》,或者有一些推荐阅读的项目,比如苏教版语文的《名著推荐与阅读》;更不用说书店里林林总总的“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之类的书了。可见“课外阅读推荐”是语文教育所重视和认可的内容,也广受欢迎。

2.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的《语文》(基础版)在课文后面有附录“广泛阅读窗口”,每一册内容都不同,比如有“历史文化”、“多元思维”、“网络信息”、“人物春秋”、“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纪实文学”、“精神家园”等,这些篇目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精彩实用,使学习内容更具弹性,很受教师和学生欢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范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个《好书伴我成长优秀图书推介会》,从学生实践方面强调好图书的重要性,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课外阅读的窗口。这说明中职教育在课外阅读方面是有经验的。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推荐;指导;读思结合

一、精心推荐课外读物

“开卷有益”并非开卷有益,只有读好书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向学生介绍读物时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有所选择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1.结合教学内容推荐课外读物

在课内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就配合着阅读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与写法相近的文章。例如,《草原》是一篇写景的佳作,配合这篇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关于描写雪山、牧场一类的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

2.学了课文后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

以使学生能进一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扩展知识面,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后,介绍学生读《城南旧事》;学习《猴王出世》后,让学生看《西游记》。

3.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介绍课外读物

如:一二年级学生爱读童话,三四年级爱读科普类的读物,因此教师要结合孩子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帮助筛选优秀读物进行课外阅读。

二、科学指导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终生受益的作用。

1.三读

(1)浏览性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探求性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方法是眼睛看得快,脑子跟着想。练习久了自然会提高阅读速度。(3)品味性精读。对名著或文质兼美的文章,需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仔细揣摩,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更要反复读,甚至成诵。

2.不动笔墨不读书

(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等符号。(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3)写读书笔记。可以列提纲、写体会、摘抄好词佳句。(4)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5)进行再创作。如: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以上“动笔墨”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片;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再创作。

3.边读边思

边读边思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方法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概括、复述、分段、理清脉络等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目的。

另外,积极开展优秀书刊的导读推荐工作,把学生手中的课外读物充分利用起来,上好几节阅读指导课,以一带十、以点带面,发挥最大效益,促进课外阅读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思想性 延伸性 积累 快乐 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24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谁看的书越多,谁的知识就越丰富,渊博的知识无不建立在广泛的阅读基础之上。”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获得与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其实,即使是优秀的读物,也不是都适合学生阅读的。学生课外到底该阅读什么?这需要我们帮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为了让学生读好书,我觉得教师必须关注并引导他们,为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拓宽他们阅读的视野,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多彩,让他们真正在弥漫书香中学有所获。

一、推荐课外阅读书籍要注意兴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愉悦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阅读知识。我们教师或家长总以自己成人的视角和爱好,把自认为的好书介绍给学生,强制要求学生阅读,结果学生并不领情。现代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学生喜欢看图文并茂的童话、儿歌、童话故事等;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他们的阅读主要是历史故事、科幻童话、科学小知识等;而高年级学生则对名人故事、寓言、散文和情节曲折的小说等更感兴趣。所以,我们应该从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兴趣出发,向他们推荐感兴趣的书籍,这样他们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他们同龄人写的一些作品,如《戴小桥和他的哥们》《淘气包马小跳》等,这些作品以未成年人的角度反映孩子的情感与生活,他们易于理解,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二、推荐课外阅读书籍要注重思想性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谈话,书籍能净化人的心灵。我们向学生推荐读物应注重读物的思想性,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花钱大手大脚,不懂节俭,遇事没主张,只会用眼泪解决问题或是求助于大人。阅读健康的课外书籍往往会收到其他教育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所以,每次刚教一个班级,我总会先向学生推荐《赖宁的世界》,精心选择其中的精彩片段,跟学生共同阅读、讨论,让赖宁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赤诚的爱国情怀震撼学生的心灵。三月到来的时候,我向学生推荐《雷锋日记》,让他们感受雷锋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课间,校园商店里,学生一个挤着一个,争相递上自己的零花钱,而买来的多半是些不实用的东西以及杂七杂八的零食,课间的教室里经常有各种零食的味道。此时,我就向学生推荐《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学生不但非常喜欢,而且读了之后能使他们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培养他们坚强的毅力以及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品质。

三、推荐课外阅读书籍要体现延伸性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结构化;阅读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教师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化推荐让学生爱上阅读,在每一次和好书的邂逅中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1.安排秩序,遵循心理特点

教师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结构,要在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况下给学生推荐书籍,正如诗人金波所说的:“安排一个科学的健康的心理秩序。”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比较好奇。教师在推荐书目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给他们选择一些诗歌、童话、寓言故事等类型的书籍。这些故事可以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但是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更好地感知社会,尝试了解社会,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如《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就是很好的选择,这样的童话故事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到十分新奇,更能让他们领略到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到嫦娥善良的心灵,体会到她舍己为人的美好品德。这样的故事也能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到美德的光辉,能够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同时在推荐书籍的时候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注重“当下的存在”,给他们阅读一些他们的年龄段能够理解的书籍。

2.广泛博览,考虑内容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促进学生扩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推荐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考虑到内容的多维性,让学生在文学、科学、人文等各个方面都广泛涉猎。

不同主题的故事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不同的内容,如通过阅读《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难时刻所体现出的那种机智和勇敢,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故事所涉及的主题各不相同,可以很好地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并且让学生在不同的主题中感受到不同的精神和处世态度,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丁筱青提出,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推荐阅读的角度,从自信、珍惜、冒险、关爱、勇气等多种角度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这种多维度的阅读能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激发独特的阅读感受,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自我,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3.客观均衡,兼顾体裁风格

在推荐阅读书目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书籍的题材。对小学生来说,童话自然是最好的体裁,而诗歌和一些与生活比较接近的散文其实也是很好的推荐内容;另外,一些蕴含了丰富历史人文知识的民间文学也是很好的阅读内容。

童话始终是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等特点来给他们选择不同的童话。如同样是《安徒生童话》,可以给女生推荐《小美人鱼》等哀婉作品,而给男生推荐的则可以是《坚定的锡兵》等更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在推荐诗歌这类体裁作品的时候,朗朗上口的中国古典诗词自然是不二之选,如《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等都是易于理解且耐人寻味的好诗歌。另外,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阅读一些散文作品,如孙卫卫的散文作品体现出质朴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色彩。由此可见,客观而均衡地给学生推荐各种体裁的作品,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开阔眼界,读到更多的优秀课外书籍,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食粮”。

在给小学生进行阅读推荐的时候要在让他们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促使他们继承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让他们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要注重客观均衡,兼顾到各种不同的体裁风格。

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提出,人和书之间并不是天生就能够相互吸引的,这中间需要父母、教师等作为媒介,而教师在这过程中自然是责无旁贷的。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追求,感受到正确的文化导向。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5篇

1、要主题鲜明,思想健康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好的书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能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能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不健康的图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初中生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年龄特点,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帮助他们精心选择有益的读物,确保学生所读的内容健康、形式多样、难易适度。

2、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

课外阅读的选文要注重“新颖”,旨在引导学生贴近时代的脉搏。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荐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同时,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如《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

初二、三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推荐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此外,还应该让学生读一些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文学作品。

3、要跟课本相匹配

语文教材上文章篇目有限,但其中名家名篇甚多,以此为突破口,延伸到课外。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点,把课外相关阅读当作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当教到一些名家名作时,可趁机推荐所涉及到的名家名作:或由作者拓展到该作者其他作品;或由作品主人公拓展到该主人公的作品;或由作品主题拓展到类似主题作品;或由此类题材拓展到类似题材的作品。选择与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读,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起到以一篇带读几篇,带读一本的作用。

4、 要注意阅读的广度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07-01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光靠课内学习这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宽小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当前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只要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自觉性必将大大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上学期快结束时,我特意要求每个学生寒假中必须读完一本以上课外书,本期开学时搞交流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阅读中的收获与大伙分享。三月初,我利用班队课开展了一次好书推荐活动。我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前后两桌为一个组。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个同学都把自己最近阅读过的或喜欢的一本书作推荐,有的概括书的大体内容,有的讲述书中的精彩片断。并在小组内将每个同学推荐的书进行评选,每个小组选出1-2本好书,由推荐者本人在全班进一步推荐。然后由全班评选出几本好书。

所推荐的书刊在活动中被评为好书的同学,被评为优秀推荐手。同时由优秀推荐手把自己推荐的好书带到班上来让大家阅读。我规定,每个优秀推荐手推荐的好书,带到教室后留一个月,一个月满后归还本人。

我发现,开展好书推荐活动以来,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倍增,全班掀起了课外阅读潮,几乎每个孩子的书包里都有一本课外读物,他们一有空就翻看课外书,兴致勃勃地读起来。每个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认为,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有以下好处:

一、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们都想在好书推荐活动上得到全组或全班的认可,所以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去找课外书读,而且阅读得很认真,并能主动地去评价和筛选所读过的书,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

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每个同学在阅读课外书的是,他们所想到的是要把它精彩、成功地推荐给大家。所以在阅读时都非常主动的记下并理解这些精彩的内容。这样,他们的阅读过程变成了思考、分析理解的过程,他们阅读、分析理解的过程,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从中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因为有了好书推荐活动这一平台,学生们都会经常思考和实践把自己看的课外书精彩地向同学作推荐,以吸引大伙的注意力,让别人对自己介绍的内容产生兴趣。很多学生悄悄琢磨起自己的口语表达训练。在没有严肃场合的压力下,以类似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很自然地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好书推荐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总是在积极自动的收集、阅读课外读物。他们的初衷不为别的,就为了成功地推荐给大伙。但就因为此,他们乐于看更多的课外书,乐于记住那些他们认为精彩的、有意义的内容。这样,他们的知识面不就得到拓宽了吗?他们的写作素材不就更多地积累了吗?

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要把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推荐给同学,首先他自己一定会认真地感知它。在自己阅读过的内容中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推荐。这一过程,实为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是他们积极主动的内在需要,同时让学生越来越深层地懂得怎样才是美。

六、能培养学生懂得珍惜。每本优秀的书刊,都是全班同学经过层层评选出来的

在评选的过程中,推荐手精彩的介绍,本身就激起了同学们阅读的欲望。然而,推荐出来的书大伙只有一个月的机会能阅读,谁都不想错过,得到书的同学可谓爱不释手,还没得到的同学可谓望眼欲穿。逐渐地,他们形成了珍惜机会的好品质。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7篇

《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是一个有关蟋蟀、老鼠、猫之间友谊的故事,一个有关各种生命之间爱和关怀的故事,一个发自大自然、涤荡心弦的音乐之声的故事。该书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乔治・塞尔登所著,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国际安徒生奖。

故事讲述了来自康州乡下的蟋蟀柴斯特有着奇妙无比的鸣叫声。无意间,它被地铁送到了纽约,一个地铁站报刊亭的小主人收养了它,并和老鼠塔克、猫亨利成为好朋友。柴斯特的歌声吸引了每一个坐地铁的乘客,很快便成了走红的地铁歌唱家,但最令它感到幸福的还是亨利和塔克的关怀。秋天来临,柴斯特在亨利与塔克的帮助下离开了纽约,回到家乡。柴斯特走后,纽约的地铁站会有什么变化呢?感兴趣的话不妨翻开书本去瞧瞧吧!

二、《三毛流浪记》

《三毛流浪记》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漫画名作。

作者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流浪儿的故事:在解放前,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用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呢。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三毛流浪的生活曲折跌宕。解放后,他才结束了流浪,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不仅是一本小孩喜欢的小人书,而且可以引领孩子初步的认识历史,思考现在哦。

三、《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故事书!’大人说。‘每一个大人都是一本呆板无聊的教科书!’孩子说。”

几米,一位用画笔描绘梦想,吸引无数读者画迷为之疯狂的台湾绘本作家。他用一张张图和几句话,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孩子的担忧、恐惧、疑惑、快乐和愿望。当然还有抗议,抗议大人对他们想法的漠视,抗议这个世界对小孩的种种误解。大人这才听到小小身影在对他们说:“嘿!不要用你们大人的想法和眼光来看我,大人看不到我们内心的奇幻彩虹!”

四、《父与子》

《父与子》系列漫画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整部作品创作于1934―1937年之间。在当时的德国,幽默漫画《父与子》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快乐,受到了热烈欢迎,并且在几十年时间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父与子》早已跨越了国界,成为全世界人们可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充满趣味,使得很多小朋友都爱不释手呢。

五、《宝贝当家》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课外 真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37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在指导孩子进行大阅读,但是阅读的过程仍缺乏有序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因此阅读的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假读”。那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使孩子课外“真读”呢?

一、 阅读内容适切推荐,促“真读”

读什么?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要对拟推介给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以求达到最佳阅读的效果。

(一)阅读书目分年级推荐,促“真读”

1.教材链接推荐:教材链接推荐给孩子阅读的书,有助于孩子深化对课文的学习。教师集中筛选每册教材中推荐的书目,作为首要推荐书目。

2.教师经验推荐:教师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选择性地每月推荐一本书,每学期推荐4本。(1)名校名师推荐:参考特级教师蒋军晶、窦桂梅等名师的阅读推荐书目,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阅读书目进行推荐。(2)一线教师推荐: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比较了解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目,加以整理推荐给孩子阅读。

3.同伴推荐:同伴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是可以接受的,同伴包括同学、朋友、学长等。①学长推荐:学长看过的书推荐给下届的孩子看。每学期开学,到班里调查读书情况:我最喜欢读的书(1-3本)。语文教师负责搜集,男孩女孩喜欢的书分开整理好,推荐给低一个年级的孩子阅读。②同学推荐:同学在看的书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关注,好看的书容易风靡全班,所以同学间推荐的书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

4.网络参考推荐:不同版本的网络推荐书目,如,2011年的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人民日报》推荐的“100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书”。参考这些推荐并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孩子阅读的书推荐给学生。

(二)经典语文适时推荐,促“真读”

语文学了大量的阅读外,积累一些经典语文知识也非常有必要。经典语文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不能太难或过易。经典语文积累的方法要靠背诵。

1.唐诗宋词分年级推荐。小学生必背的唐诗宋词80首安排在小学一、二年级背诵考核,每学期安排20首,每学期另外推荐20首选背的古诗;到了三、四年级,每学期安排20首必背古诗的默写,另外每学期再推荐选背古诗20首;五、六年级。每学期推荐20首选背古诗。这样的安排相当于每周背诵一首古诗。

2.《三字经》和谚语、歇后语、格言适时推荐。根据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园地中的《三字经》学习,适时选择《三字经》中一些适合孩子学习背诵的内容推荐给孩子。同时,谚语、歇后语、格言也安排一些内容让孩子背诵积累。

3.《论语》和小古文中小衔接推荐。学完《孔子拜师》这课,课后有几句《论语》的学习,借此机会每学期向学生推荐20句适合孩子背诵积累的《论语》。

(三)特别的需要针对性地推荐,促“真读”

1.心理特殊的孩子,针对性地推荐。特殊的孩子每个班都有。而有些书的阅读也许能改变孩子的很多问题。我们班有个孩子特别自卑。为了让他走出生活的阴影,克服心理上的自卑,我推荐他阅读《草房子》。

2.爱好特殊的孩子,特殊推荐。有些孩子有一些特殊的爱好,或者爱好探险、 或者爱好猎奇……对这些孩子,教师就要推荐一些相对应的书给孩子阅读,增加孩子的阅读量。

二、阅读过程优化管理,促“真读”

(一)编制《阅读手册》,促“真读”

每个学期编写一本课外《阅读手册》。《阅读手册》包括每学期读书推荐书目、古诗背诵篇目、谚语、格言、歇后语、小古文,还包括快乐读书单(阅读时间、书目、内容、好词佳句、心得体会等)、读书考核单。教师可以有具体的操作方案和操作内容,做到内容上的连贯性,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性。每个学期、每个学生一本。

(二) 保证阅读时间,促“真读”

孩子的课外读书要有时间保证,因此要合理利用校内时间,不同年级一天的阅读时间安排有序。学校统一落实指导的时间,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开设阅读指导课;学校统一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并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减少课后作业,使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得到保证。

(三)推动阅读活动,促“真读”

1.教师课内导读,促“真读。课堂上,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导读课,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2.阅读成果常规展示活动,促“真读”。可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推荐阅读,如小组、班级、年级之间的交流展示活动。

3.串门阅读,促“真读”。 假日“串门阅读”是指组织居住靠近的孩子在假日集中到某个孩子的家里进行阅读,可以几个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以几个孩子分别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这个活动实现了阅读资源共享的目的,增加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4.亲子阅读模范家庭评选活动,促“真读”。通过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很轻松地就扩大了自己的词汇量。可以在班级里开展了“亲子阅读模范家庭”的评选活动。

(四)指导阅读方法,促“真读”

教师做好导读工作,教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方法,如怎样略读和精读、怎样做摘录笔记、怎样写读书体会等,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及时的指导、督促、检查和评定。还可以向孩子介绍名人的读书方法。

三、阅读考核梯度实施,促“真读”

(一)分类细化过程考核,促“真读”

每学期一册《阅读手册》,推荐课外书12本,外加教材链接的推荐书目,每读完一本课外书写一张快乐读书单,写完交给教师考核、签字。为了保证每天看书,有一张《每日读书记载卡》督促孩子坚持看书。 古诗后面也有一页考核表,一二年级每学期安排了必背古诗、选背古诗的考核,一个学期考核一次。谚语、格言、小古文等后面也有一页考核表,每学期考核一次。孩子们在一次次细化的考核中坚持认真的读书,达到了“真读”的目的。

(二) 梯度实行星级考核,促“真读”

阅读考级分为1―8星级。毕业时大部分学生应基本通过六星级水平考核,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11项目标,落实具体的量化指标。注重学生的阅读情感和阅读态度,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考试前由个人提出等级申请,语文教师审核后报考。考试通过后,颁发星级证书。不能按期晋级的学生到下学期重新申请原等级考核,不得越级报考。原则上每年只允许学生自然晋升一级,以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量。对确具有跳级能力的学生,在征得教师的同意后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课题组组织教师对其进行一次考试,成绩合格后确任所报级别。

(三) 自选难度挑战考核,促“真读”

孩子们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我们在编写《阅读手册》时就安排了挑战性的内容,阅读书目有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唐诗宋词分年级推荐,《论语》和其他小古文都有选背的内容。因此,考核时,让孩子自选难度挑战考核,能保证孩子阅读的长效性兴趣。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9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外读物;小学教学

书籍浩如烟海,读哪些书好呢?很多同学感到迷惘。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和动机,老师就应做好“导航员”的工作。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差,他们所接触的课外阅读物中,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他们阅读。小学生一旦读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刊,身心反而会受到极大的危害。因此,向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就显得异常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呢?我的做法是:

一、要注意读物广泛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给小学生选择和推荐的课外读物,就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例如,读文学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读科技类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严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读历史读物,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的规律,以古鉴今……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那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选择读物呢:一是要注意体裁广泛。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和故事都需要;二是书籍内容要丰富多彩。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等都应齐全;三是书籍内容要趣味性,读物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能够使儿童入神入迷的。

二、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实兴趣也随之不同。一些内容太深的书,往往会造成学生对书的厌倦感,进而追求影视画面的刺激,少了对书籍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如低年级,一般以儿歌、寓言、童话为主;中年级以名人故事、民间故事为主;高年级以战斗故事、历史故事、探险故事为主。

三、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依据课文教学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读物会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育相结合,因此,在推荐读物时,必须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课前推荐读物,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主。如教《飞夺泸定桥》,就推荐《星火燎原第三集》、《地球的红飘带》;教《我是什么》,就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教《狱中联欢》,就推荐《红岩》等。指导学生在课前读有关文章、书籍,使他们对相关人物有个初步的了解,并提供机会,在课内进行交流、介绍,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二是在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赤壁之战》节选自《三国演义》。课文着重写周瑜如何利用火攻之计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在学完文章之后老师可以诱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告诉他们《三国演义》中对周瑜使用火攻之计还进行一系列精彩的描写:例如:“庞统进献连环计”、“黄盖巧施苦肉计”、周瑜妙使“反间计”、“孔明借东风”等等。这样对于好奇心重的孩子,无疑会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动机。虽然《三国演义》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深奥难以理解的,但是较高的阅读材料对学生是一种挑战,从语言认知能力发展角度来看,是提高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措施。

四、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选择推荐

配合学校开展的某些活动,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书籍,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情趣,丰富活动内容。如在学校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活动中,向学生推荐《山水狂飙》、《地球的红飘带》、《我随周副主席长征》、《回顾长征》等;在庆祝“国庆节”的活动中,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祖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科学遗产,壮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祖国,更加热爱祖国。

五、结合电视播放,推荐阅读名著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10篇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课堂以外进行独立的自由的阅读行为。与课内阅读相比较,课外阅读可以成倍、成十倍的增加阅读量,从而克服课内阅读数量有限的不足,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泛读的能力。此外,课外阅读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性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机会。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及课外阅读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不难看出,吕叔湘先生是想以自己为例告诉人们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生还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阅读。

1.缺乏读书兴趣

由于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另外,很多学生去看书,只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教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大多选择的是作文选或是作文辅导用书,这些功利性阅读的形式使得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大打折扣。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

2.缺乏有效阅读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或是读而不思,缺少内化过程,阅读纯粹是“读”,没有“背”“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因而,虽然有了大量的阅读,但是仍然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阅读和写作能力未见明显提高。

3.缺乏读书氛围

生活的快节奏以及家庭文化的缺失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人们忙于工作,忙于挣钱,忙于应酬……人们很少有时间去潜心阅读,甚至连一些消遣性的杂志也懒得去翻阅。处在这么一种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之中,孩子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养成潜心阅读的习惯。可以说,家庭阅读文化的缺失,无论是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还是阅读积极性的调动,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要注重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怎样才能培养阅读兴趣呢?

1.推荐阅读,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要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他们已初步进入文学期。据我了解,我们班(五年级)已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读过了《水浒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传记类作品。此外,女生偏爱有故事情节的书,男生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的阅读材料感兴趣。所以教师首先要对不同学段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推荐书籍时有的放矢,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要加深对图书的感受。教师向学生推荐书籍时,不仅要熟知图书中的内容,更要加深自己对图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图书的过程中才能用自己对图书的感受去影响学生,甚至在介绍推荐的过程中能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海伦·凯勒的不幸遭遇,当我饱含深情地说道:“当时她还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我看到很多学生都皱起了眉头,眼中充满了同情。当他们了解到就是这样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高不可攀的美国哈佛大学,最终取得无比辉煌的成就时,他们心中和老师一样充满了敬佩。很多同学一气呵成读完了整本书。

最后,教师要注意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介绍。上面提到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我采用的就是内容介绍的方法。推荐方式也可以是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我经常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推荐图书的作用,还可以让我及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也经常让一些爱读书的学生写读后感,张贴于班级的特色中队展示板中,以起到向学生推荐书籍的作用。推荐方式还可以是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在推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应用一些技巧。

2.榜样示范,培养兴趣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总是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小学生向师性很强,他们总想了解他们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是怎样学习的,并刻意模仿。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课外阅读、学习情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美国阅读方法研究协会某校长,就曾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实验:她一有空就在教室里潜心阅读各种书籍,并把自己喜爱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立刻行动起来,从图书馆找到这些书,劲头十足地阅读起来。这位校长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读书的榜样,并以自己的行动传递给学生一个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启示:“阅读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