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改革理论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精选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1篇

一、课程改革应配套实施、落到实处

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作用,与会代表的认识是明确的、一致的,即课程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必然的,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如何才能将课程改革计划落到实处、减少课程改革的失误与偏差、保证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与会代表则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课程改革不允许失败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前途和命运,教育改革特别是其核心部分的课程改革是不允许失败的,否则将耽误一代人,对社会产生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慎重从事、稳步推进,而不能仓促上马、急于求成。

课程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以,在课程发展中要坚持改革与创新。但在推动新课程的过程中,不能以为新的就是正确的、有效的,实行新的就一定要打倒旧的,并以此全盘否定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试图另起炉灶,以新除旧。实际上,在我们所推行的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内容与新体系中,有些方面还缺乏理论的基础与实践的验证,其实施的效果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课程改革既不是对新的贸然肯定与推进,也不是对旧的断然否定与打倒,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进与创新。简而言之,“创新和继承,是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使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使这场跨世纪的课程改革具有坚实的地基,成为对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超越,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不是将改革的整体或局部建筑为一种空中楼阁,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1]

课程改革不能搞形式主义

针对目前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有些地方和学校所出现的形式化、走过场的倾向,有代表尖锐地指出,课程改革不是表演、搞笑、做秀,不能让宝贵的课堂时间被表演式的“新课程”的泡沫和水分所占据。课程改革应该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切忌不顾效果甚至违反知识学习的科学规律而片面追求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

课程改革要以理论为先导

没有理论的先行与指导,课程改革必然是盲目的,也不可能真正成功。当前课程改革实验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和偏差,除了改革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准备不足、学校和教师一时难以适应、具体操作失误等原因外,与理论研究不够、理论水平低下或缺乏理论指导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工作,为课程改革奠定充分、完善的理论基础;同时,更要强化处于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课程理论的培训以及对他们参与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指导,使课程改革在正确的轨道上有效地运行和发展。

课程改革要配套实施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将牵涉到社会的和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必须综合考虑,配套实施。具体而言,课程改革应在重点突破的前提下,坚持整体推进,既有政府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也有教育系统内的统筹规划,比如转变陈旧的课程与教学观念,明确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责任,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与使用,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以增进课程改革的效果。

课程改革要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对于这样一种倡导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制度能否建立、怎样建立的问题目前还难以把握。事实上,由于缺乏新的明确而具体的评价指标与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到底怎样进行新课程发展中的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学生学习过程和成绩的评定等问题,已成为课程改革实验区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最让人困惑的问题。“评价好像主宰着一切,制约着一切,教师好像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改”[2]显然,人们重视评价,却又被评价所惑,有时还被评价牵着鼻子走,如任其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从应试教育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的极端走向课程改革的“评什么,教什么;怎么评,怎么教”的另一极端,甚至“穿新鞋走老路”。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评价的目标不明确、评价改革的措施滞后,根本无法跟上课程改革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因此,评价改革应成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加快步伐,建立符合新课程发展需求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同时,也要处理好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评价是重要的,但它只是促进课程改革发展的手段,而不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为了课程发展必须改进评价制度,但如果仅仅为了评价而改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则是本末倒置。

二、教师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观。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2)教师角色观。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由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

(3)课程观。现在,国家已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管理也将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意味着教师将有权也有责任参与课程的管理与课程的开发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4)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的权威转向重师生的平等交往与对话、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以及由重统一规格教育转向重差异性教育。

(5)教材观。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和传授者,也有权自己选择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它的功能定位也应由“控制”和“规范”逐渐转向“为教学服务”。

(6)评价观。传统的评价观只重视考试、分数、升学率,造成对学生的片面评价,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新的评价观认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多样化评价相结合,以实现从量到质,从知识、技能到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全方位的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

第一,课程参与的能力。“课程参与指的是教师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的一种活动。它意味着教师带着自己对学生和课程的理解、经验来体认课程的生成和运动过程(从课程决策到评价)”。[3]因此,课程参与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参与课程开发、决策、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所必备的综合性能力。

第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进行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互动的

“在课程研究上有一句名言,即‘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4]实际上,“课程与教师本来就是一体的。课程改革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技术因素’,教师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5]也就是说,课程与教师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首先,课程改革将促讲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就是教师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大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专业的锻炼与成长,逐渐促使“教师由‘生存关注’阶段(关注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走向‘任务关注’阶段(更多地关注职业阶梯的升迁和更高的外在评价)和‘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法而非学科知识本身),乃至教师关注的升华:将关注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起责任,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6]

其次,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上是人的变革,没有人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变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具体而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课程的发展,但在目前教师教育领域很多方面积重难返而课程改革条件又不充足的情形下,教师又怎样才能尽快达到课程改革所需的专业发展呢?实际上,我国教师目前的专业发展水平是比较低下的,特别是缺乏课程改革所需的课程研究与开发、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等方面的专业自信和能力,而这种专业能力的发展又受到教师自身以及学校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教师的教育观、价值观的转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成为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通过短期的突击训练达到要求;同时教师能力的不足加之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难以舍弃旧习惯与无法预料改革前景等因素也会加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惧怕甚至抵触情绪,凡此种种,都是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挑战,也是我们应关注、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教师教育改革要走在课程改革的前面

教师教育的改革,应从新课程实施所必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教师进行职前、入职与在职教育的全程规划设计,建立一个各个阶段相互衔接,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职前的教育要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课程意识的培养,强化专业综合素质的教育和提高。职后的培训则应采取师资培训机构、多媒体网络与学校自主进行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并以技能型、实践型、评价型、研究型和理论型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目前所进行的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则应在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基础上,在集中、强化培训已告一段落的情形下,把后续培训提到日程上来,并逐步过渡到以“校本培训”为主,“研训结合”、“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阶段。有学者认为,目前的校本培训还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很好地体现它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因此,需要对校本培训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改进。在这方面,学者提出如下建议:(l)必须明确校本培训的概念,以避免产生实践的偏差;(2)校本培训必须制度化;(3)校本培训必须全面规划、系统实施;(4)校本培训必须具备相应的保障系统;(5)校本培训要处理好培训与科研的关系;(6)必须建立高效、科学的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

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发展趋势。教师发展学校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兴起,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已经开始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通俗地说来,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的教师教育与中小学幼儿园形成的一种伙伴关系,它通过合作分担责任来开展新教师的培养、有经验的教职员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改进,通过搭建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的桥梁,沟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教师发展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机构建设,更主要的是不同教育机构的教师教育功能的沟通和整合,通常采取大学教授与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教师合作进行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形式,由大学教授和实习生、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家长代表以及社区代表组成一个小队来开展学校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它将大学里教师职前培养、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入职训练和继续教育整合为一体,从而形成教师职前、入职和继续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持续发展机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教师发展学校的功能至少有促进教师职前培养、在职教师发展、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学生学习以及社区改良等五个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呼唤我们对教师发展学校的原理、价值、功能、组织形式、实施策略等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建构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沟通、融合的一体化机制。

注释

[1]张廷凯.课程改革:创新与继承的过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2]李建平.新课程实验如何深入进行.人民教育.2002.(6).

[3]姜勇,郑三元.论教师的课程参与.上海教育.2001.(13).

[4]欧用生著.迈向师资培育的新纪元(台).康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111).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2篇

应当强调的是,课程改革的相关实践事实上也为从理论高度对各个相关问题做出深入总结与反思提供了直接的基础,包括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2],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等[1,3]。本文则将集中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因为,这正是我们在这一问题的一个基本看法:与其说课程改革的相关实践清楚地表明了我们的教师队伍是何等的脆弱(姜伯驹语),倒不如说真正脆弱的是我们的理论研究队伍。文章不仅将针对我国数学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也将依据课程改革的实践对于数学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做出新的思考与分析。

一、反思数学教育理论研究

1.反对简单化

具体地说,这正是课程改革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弊病,即是结论的简单化。对此由以下一些提法即可清楚地看出:

“只有探究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只有合作学习才是好的学习方法。”

“过去是教师提问题学生答,现在是学生提问题教师答,将来是学习提问题、教师帮、学生答。”

“学生所提出的一切问题都是有意义的。”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

应当强调的是,如果说一定程度上的标新立异作为理论研究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则必然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后果。另外,我们应切实改变那种居高临下、以专家自居的心态。因为,任何教育理论都必须经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只有虚心地向一线教师学习,理论研究者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包括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理论贡献。

例如,作为理论研究者我们不妨认真反思一下:除去居高临下的点评以外,我们究竟以平等的身份听过多少一线教师的课?又究竟阅读过多少一线教师的教研文章?

另外,这事实上也可被看成“居高临下”心态的一个具体表现,即是认为自己从一开始就对所有问题都具有完全正确的认识,课改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病则完全是由于“下面”未能准确领会“上面”的各个思想或理念所造成的,这也就是说,“经是好经,只是小和尚念歪了经”!(作为必要的论证,有兴趣的读者不妨重新翻阅一下《小学青年教师》所组织的专刊“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学实验研究”(2001年第8期)上所刊登的诸多“专家评论”,由相关的评论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出:正是思维的片面性与简单化直接导致了形式主义在前几年课改实践中的泛滥。)

2.防止对于国际上时髦潮流的盲目追随

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源自国际上诸多新的教育思想或理论,包括大众数学、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建构主义、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等。

认真吸取国际上的先进思想或理论当然十分必要,但是,首要的一点应是认真学习,而不要以误传误。对此由以下的“笑话”即可清楚地看出:当别人问“什么是建构主义”时,相关专家回答道:“现在一线教师对于建构主义都已很熟悉了(从而,提出上述问题似乎就只是表明了提问者的浅薄),但是,你要我用几句话来讲清建构主义则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面对任一时髦口号或潮流时,我们都应冷静地思考:究竟什么是这一新主张或口号的实质内容?这一主张或口号究竟又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示和教益?其次,对于国际上种种新的理论或主张我们显然又不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包括必要的批判,特别是,我们应注意防止各种绝对化的立场。例如,在我们看来,以下分析就多少表现出了这样的迹象,特别是,对于东西方教育的区别我们是否可以归结为如此截然对立的两极?我们又是否应当因此而唯一强调向西方学习,乃至对中国的教育传统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

图1东西方学生发展生态及学校课程生态

最后,应当提及的是,即使在对课程改革进行反思时,我们也仍然可以看到种种“崇洋”的迹象。例如,尽管“对立面的必要平衡”早已不是全新的话题,但在某些人那里却又似乎只有等到外国人做出了类似的断言我们才能真正接受这一论点,甚至同样是利用太极图来对中国数学教育传统做出说明也只有外国人的工作才真正得到重视。

显然,后一事实也就更为清楚地表明了彻底纠正相关的错误立场的重要性。

3.切实改变教育的健忘症

即使在今天,我们仍可由以下关于美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批评意见获得有益的启示,如果相关人员在5~6年前(因为,相关的文章在1999年即以发表)就能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则可以极大地减少、乃至完全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或曲折。

第一,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忽视。

第二,不恰当的教学形式,如对合作学习的过分强调等,但却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建构主义”的盛行,人们认为学生只能掌握(或理解)其自身或通过同伴间合作所得以“建构”的知识,而这事实上就从根本上消去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

第三,数学并不只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仅仅使数学变得有趣起来并不能保证数学学习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因为,数学上的成功还需要艰苦的工作。事实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即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或教材把注意力和大量的时间放到了相应的活动或情境之上,但却没有能集中于其中的数学内容,这当然是一种本末倒置。

第四,课程组织过分强调情境学习,而忽视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按照这种思想所编制的一些中学数学教材中,传统的关于几何、代数和三角的区分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整合性数学”,即主要围绕实际生活来组织有关的数学内容的学习。然而,尽管后者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并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的实际意义,但却未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

第五,未能给予数学推理足够的重视。

第六,广而浅薄,这即是指,由于未能很好地区分什么是最重要的和不那么重要的,现行的数学教育表现出了“广而浅”的弊病。“大众数学”看来忽视了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需要,而一种更应注意避免的弊病则是将为一切人的数学变成了“最小公分母”式的教育[4]。

广东教育学院苏式东教授在“1999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上面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诸多设想或理念,苏教授指出,她大学一毕业就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当年她们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与现在是十分类似的,但是,尽管她们在当时也充满了改革的意识和必胜的信念,但40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问题却似乎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苏教授的意思并非是指我们不应从事课程改革,而是指我们应认真接受前人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避免重复前人的错误。

联想到课程改革的曲折进程,我们更要大声疾呼:教育的健忘真的不改不行了,特别是,我们应切实防止“全面回潮”的现象,而这显然也就是历史所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教训。

最后,我们应清楚地认识课程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例如,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香港中文大学黄毅英等的论述实在有如雪中送炭:“期盼、失落、冲突、化解和再上路……”;“当然我们可以抱怨,这些问题何以反复的出现……我们也可反过来看,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感染和潜移默化。如果明白这点,也许我们走了近半世纪的温温数改路,一点也没有白费,业界就正要这种历练,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深化、在深层中成长……问题就是有否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5]。另外,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点:“课程改革并非改进教育的唯一途径”;“重点进行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但如此频繁而又单打一地进行改革,却是不可能取得什么理想的效果的”[6]。

二、关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新思考

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7]中,我们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教育的国际进展进行了概述:(1)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师的专业化;(2)数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研究的兴起;(3)多视角的研究与必要的聚焦;(4)关于现代技术的再思考;(5)对于教师主导作用与教学方法重要性的再认识;(5)研究工作表现出了更大的自觉性;(6)课程改革一波三折;(7)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充分关注。文中并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界所应特别重视的一些问题:(1)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2)中国数学教育的界定与发展;(3)理论研究的必要深化;(4)重视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5)进一步增强专业化意识,充分发挥专业学会的重要作用。以下即是以课程改革为背景而做出的一些新的思考。

1.数学教师的专业化

除去必要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我们又应突出地强调这样一点:作为专业性的工作,我们应明确肯定教学活动的创造性以及教师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例如,从后一角度出发,我们显然就不应强制地去规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教师有权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对象、环境以及本人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而,这更应被看成一个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即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包括一定的批判能力,而不应满足于在任何时候总能充当学习的“样板”。

2.数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对于所说的“国际化”我们应作正确的理解,特别是,应切实防止对于国际上时髦潮流的盲目追随,并应认真做好对于各种新的数学教育思想或理念的理解与分析。另外,所谓的“本土化”则是指:由于教育的文化相关性,国外即使再好的数学教育理论,也不可能不经改造或必要的调整就能直接应用于中国的数学教育实践,而如果我们因此完全丢弃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则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就后一论点而言,还是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香港大学梁贯成的如下忠告:“而对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我们面对的一种危险是落后于其他国家,进而在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落败。但是,另一种危险是我们简单地跟随国际潮流,结果丢掉了我们自己的优点。在我们的文化中,长期存在的弱点需要巨大的勇气来改变。但是我们需要更大的勇气来抵制那些在‘发达’国家中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且坚持一些传统价值来保持我们的优点,最为困难的是区别什么应该改变,而什么又不应改变!”[8]

另外,由国际数学教育界关于国际比较研究的以下共识相信广大读者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比较研究所提供的仅仅是一面镜子,而不是某种现成的蓝本[9]。显然,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可被看成“放眼世界,立足本土”这一主张的一个基本意义[10]。

3.视野的拓展与必要的聚焦

首先,就中国数学教育的现实而言,视野的必要拓展仍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例如,尽管“数学文化”现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又有多少人能对“数学文化”的准确涵义做出清楚的说明?进而,除去最浅层次的“简单外加”(即如在课程中插入数学史的小故事)以外,又有多少工作能被看成是在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这一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再例如,尽管语言作为一种中介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但就国内而言,相关研究应当说仍然处于空白的状态(或者说,相关的研究仍局限于“数学教学的语言技术”“数学学习的语言障碍”等传统课题),我们甚至很难预测究竟何时才能在这一方面看到真正的突破。

其次,在强调视野拓宽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适当聚焦的重要性,因为,归根结底地说,我们之所以要采取多种不同的视角主要就是为了不断深化关于数学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认识,从而也就能对于改进实际的数学教育和教学工作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作用。

文[11]指出,所谓“聚焦”在当前就是应当重新回到“三论”上来,也即应当在新的、更高水平上重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论”和“数学学习论”,特别是,我们更应花大力气深入开展“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因为,后者显然与一线教师的实际工作联系最为紧密,课程改革的相关实践更可以被看成为这一方面的具体工作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4.高度重视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

显然,数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已从一个侧面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认真做好这一工作的紧迫性,特别是,我们应努力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准。就当前而言,应特别强调这样几点。

第一,加强学习。特别是,就本土研究生的培养而言,我们更应保持对于国际上最新发展的高度关注,认真学习本专业的重要文献。事实上,无论是专业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或是在校的研究生,我们都应经常自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自己专业领域内最为重要的一些著作或论文?什么又是各个研究方向上的最新发展趋势?希望数学教育领域的各个专家都能为我们的研究生(以及广大一线教师)认真推荐本专业的几本好书或优秀文章。

第二,关注现实。这不仅对于“海归派”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是对一切理论研究者的共同要求,因为,从根本上说,这正是各种研究工作的基本意义所在。也正因为此,与讲究方法(特别是“实证性研究”)相比,我们就应更加重视研究工作的创新性与现实意义,这就是说,一个研究工作如果没有任何创新的成分,对于实际教学活动也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或促进作用,那么,这样的工作再中规中矩也是毫无意义的。

除去与一线教师的密切联系以外,我们也应十分重视与教育政策制订者的沟通,让官员们了解新的理论或想法,因为,只有这样,种种新的理论思想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实施与落实。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3篇

1.教育主体的变化。课程改革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无论是教材的编纂,还是教学方法,都体现出“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就要根据这一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革新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前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应在教学过程当中时刻铭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间接询问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更加直接有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2.师生关系的变革。课程改革当中着重强调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并不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和权威者,而应当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不再是一个让学生惧怕的长辈或者是权威者,而是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人。通过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彻底实施新课改中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转换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对于教学理念的额革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教学方法的革新。纸上谈兵并不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事,因此,在观念革新之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法方面进行了重大改变和创新,例如,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当中,会多多应用“科学探究式”教学,改变以前先下结论再深入探讨的诟病,让学生在实验当中自己总结结论和规律,变“填鸭式”教学为“探索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索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深深印刻在脑海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未知的趣味,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兴趣盎然,也不再会因为记不住结论,背不下公式而烦恼了。另外,科技的发达让教学载体也更加丰富,‘数字化教学’让解决了教师很多教学上的难题,通过幻灯片等教学手段,帮助教师将我们在课堂上不能进行直观观察和实验的课题通过立体化的直观的形式给学生们展示出来,使得学生们理解起来更加的容易,是课堂过程更加流畅。“分组教学”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题,想自己所想,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小组中个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尽其能,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达到最佳的课堂氛围,学生也因此更加积极主动,对于初中物理这门有些无聊的课程有了更多的兴趣。“情景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很广泛,由于初中物理的枯燥和晦涩,很多知识是很难懂的,通过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景。将初中物理知识整合到生活情景当中去,使得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就会有更多的兴趣,对于初中物理的作用也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二、课程改革应进行的反思

1.有些教师未能从根本上更新意识。尽管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还是有一些教师为能够从根本上看待这次课程改革,也并未在教育教法以及教育理念上做出根本而彻底的改变,尽管口号喊的很响,却是挂羊头卖狗肉,并未抓到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实质。有的教师用着新的课本却在依然用老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新课改的大潮下,得到的是旧的教育,这样对于培养新型的人才是极为不利的。有的教师为了能够应对中国的应试化教育体系,更是懒得作出改变,仅仅按部就班地为国家培养“量身定做”的应试型人才。这种情况是值得教育部门去思考并改变的,不然我们的新课改及你进成为了噱头,成为了一场没有意义的华丽演出,一种过场,这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4篇

1、抓住机遇,迎接新课程改革。

地处川西北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嘉绒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和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地。这里有红军长征走过的历史足迹----雪山草地,令世人神往的人间仙境----九寨黄龙,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四姑娘山,全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卧龙特区。

而今,与世界一道,阿坝各族人民也昂首迈进新世纪。建州五十年来,阿坝教育从无到有,已形成从幼教、小学、中学到职教、大学、成教的一系列完整体制。我们感谢党和国家以及内地人民给予的大力支援,教育的发展使阿坝从封建农奴制走向社会主义,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我们的教育发展正在完成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转轨。

新课程对各学科教育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程向生活的回归,教育向经验的联结。我们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阿坝地区有岷江、大渡河两大河流,大片原始森林,日照充沛,水利资源富集,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就课程综合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体制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可以充分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民族地区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面对机遇,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并以历史和民族的责任感,以社会和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用科学的态度,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重新组合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的知识新体系,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大量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为家乡、为民族培养和塑造更多适应时代竞争,拥有应用知识的新人。

2、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几十年来,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一直在国家一个大纲的指导下,与全国各地一样,学习同一套教材,面对同一种考试制度。而教育基础设施的不足,师资力量的缺欠,导致教育水平与沿海和内地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今,阿坝各族人民对基础教育改革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各级领导也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阿坝教育的发展要为阿坝建设服务。正值全州创建全国“模范自治州”之机,教育界要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切实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严格遵照“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目前,我校正积极开展这一工作,全体教师认真参与新课改,改进教学行为。学校物理教研组还把从本地藏羌民俗、历史、建筑中,人文、自然、生态中,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便为将来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作为一项长期的教研计划。我们认为,“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民族地区的高中物理教学应反映当地人民生活,从而使学生终身掌握物理知识,也使物理教学有了创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明白读完高中并非为了“上一所好大学”,还应有高中毕业后为家乡、为民族贡献力量,同时也为了自己“适应社会,胜任工作”。

因此,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增强课改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为学生服务,努力投入到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中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3.适应形势,促进教育改革。

3.1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高中教育是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鉴赏情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对高中物理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物理教学传统优势的同时,主要针对某些“繁、难、偏、旧”问题进行了合理的修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案编写不能再沿用以前的陈旧模式,对已经删减的内容,因有其科学的道理,不可把学生已经放下的包袱又重新背上,甚至背得更重。物理高中教材知识点和编排顺序的调整,增加了许多现代物理和生活物理知识,更主要体现在增加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上,给出了众多的课题研究,让学生能在创造中完成。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新”上下功夫,适应新形势,面对新要求,突出新意识,训练新思维,掌握新教法,正视新课改。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方式上要体现创新,切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机械的生灌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启发为主,教师给予组织、引导,由学生自己“修桥、铺路”,自己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发掘生活物理,寻找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认真设计教案教法,创设探研式课堂情景。

3.2新课改对民族地区的要求。

3.2.1新课程的一些课程与教学理念对我们民族地区来说是全新的,而且教育发展的巨大经济投入和条件课程资源的相对不足,使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挑战。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内地人民的援助,以及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藏羌民族多元文化,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潜在优势。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全国一盘棋,我们将责无旁贷。

3.2.2阿坝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地广人稀,高中教育十分薄弱,国家的经济投入和内地的教育支援毕竟有限,因而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课程资源是缩小与沿海和内地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独特的川西高原风光,迷人的九寨黄龙仙境,奇异的嘉绒藏族民风,古老的羌族传统文化等等,都是我们可资开发和利用的丰富课程资源。

3.2.3教师对课程的“深加工”在新课改中尤显关键。我们地区高中物理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积极加强新课程自我培训,认识新课改要求。首先,要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其次,在当地发现有价值的特色课程资源,自觉进行筛选、积累、开发和利用。另外,还必须具备课程开发的素质和技能,积极发掘具有阿坝地区特色的课程资源,补充国家物理课程。

3.3民族地区高中物理的新课改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阿坝地区的教育现状与沿海内地还在不断加大差距,在与全国一道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大好机遇之下,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我们更要针对物理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根据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面对少数民族学生,重点认真贯彻和采取以下几点目标和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自然;

(3)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4)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5)让学生关心家乡、关心民族;

(6)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

4.1开展物理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1.1组织物理学史教育,结合本地嘉绒藏族的寺庙构架、碉楼形式,羌族村寨的历史沿革、修建艺术,告诉学生物理学史是无数物理学家用毕生心血甚至是生命写出的历史,藏、羌先人的建筑工艺、优良传统令人钦佩,值得发扬,以引起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创新的精神。

4.1.2继续组织我校多年来的物理“四小”(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论文)活动,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亲自动手,做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模型,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热情,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1.3充分利用课程中的探索性研究课题,根据我们阿坝地区的生活物理问题,比如,水利发电、穿山隧道、冬季冰雪路、灶具改革、太阳能利用等等;设计探索情境,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也创造性地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

4.2进行物理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2.1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不宜照本宣科,少数民族学生都勤学好问,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活泼的课堂情景,让其自己看书,寻找资料,讨论问题,还可以写论文。作为教师所需要的就是鼓励他们认真钻研、积极提问,以利于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2.2阿坝地区从封建农奴制一跃跨进社会主义,如今,雪山草地信息网络迅速发展,藏山羌寨现代教育正在兴起。少数民族学生与电子产品也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意思,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话题。我们物理教师应该有创新的讲课艺术,当然也不可忘了藏羌民族与生俱来的幽默和能歌善舞。使物理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

4.2.3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可以这样说,搞好物理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素质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要积极争取上级和内地的支持,加强物理实验室建设,改进物理实验室管理,搞好物理实验室开放,把物理实验室变成优质的物理第二课堂,切实地提高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水平,把弱势学科搞上去。

再过两三年,阿坝州将分段在小学、初中、高中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一名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藏族青年物理教师,我将和全体同仁一道,面对新课改,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为雪山草地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的前进而努力,为把雪域高原的孩子培养成为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有知识、能创新、会做人的新一代藏羌儿女而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学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阿坝州概况》四川民族出版社

《阿坝州民族教育研究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5篇

根据中职护理专业培养“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护理人才金字塔结构理论“中专护士主要从事临床、社区一线的基础护理工作,本、专科护士因其知识丰富、能力强,应多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管理性和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我校根据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年龄小、文化基础薄弱、可塑性强等特质,加强“三观”教育,丰富他们的文化、专业理论知识,锻炼他们的基本操作技能。

2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我校从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根据岗位需求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市场调研信息,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原则,遵循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文件精神,参考由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07版《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省教育厅2008年组织实施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对我校主干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护理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修订,从而拉开了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序幕。

2.1顺应岗位需求,抓好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2.1.1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一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按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构建护理专业的新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选修课、考证辅导课等模块体系。二是本着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合理兼顾的原则构建综合课,既进行学科之间的横向淡化,也进行学科之间的纵向淡化。如将人体解剖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3门课整合为正常人体学基础;将心理学基础、精神病护理两门课整合为心理与精神护理;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整合为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等。三是新增心理与精神科护理、护理伦理、卫生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等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有关的课程。

2.1.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一是优化内容结构。把原来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重点和一般的二级内容划分法调整为掌握、熟悉和了解的三级内容划分法,便于教师传授知识点和学生快速掌握考试点,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二是以文化基础知识“必需、够用”为度,适当减小其课时比例,精选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三是按照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增加人文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将临床护理一线广泛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及时在教学中介绍,突出人文课的职业素质培养,注重基础课的基础性与应用性,凸显专业课的护理特色,从而实现“与临床工作零距离接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零距离接轨”的教学内容改革目标,确保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2强化专业技能,抓好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2.2.1落实实践教学内容一是依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大纲,在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我校出资近20万元编写出版了《护理专业实训教学计划及大纲》、《实训大纲与实训指导书》和《临床实习计划与大纲》,明确规定护理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超过1∶1,并根据护理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了护理专业各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实习项目。据统计,2012—2013学年,我校护理专业实验、实训课应开201个项目,实际开出201个项目,开出率为100%。改革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即在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有关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2改进实践教学模式一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步骤,即将传统的示教—模仿—练习—小结的实践课教学模式改为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4个步骤组织教学。二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安排方式,即将原来的“三段式”模式改成“渐进式”模式。三是打破理论与实训课的界线,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

2.3落实课改要求,不断提高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任何教育都不能缺少考试。为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应认真落实课改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

2.3.1加强考证辅导课模块教学一是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起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业目标,即通过入学教育,让新生了解护理专业以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特性,明确学习内容多、任务重、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要求高等专业特点,牢记毕业后必须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合法上岗,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指导新生学会新的学习方法。二是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从步入校门开始即明确毕业后的去向,并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热情为病人服务的职业理念。同时要求专业课教师将护理职业理念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三是上好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课。我校从2009年起,在学生毕业前专门集中安排了5周的考证辅导课,重点选定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及护理学基础5门课程,由辅导教师根据《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对考生进行专门化分科培训。各科辅导教师均是学科带头人,能仔细钻研并充分领会考试大纲要求及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出题规律、答题方法及技巧等,辅导时抓住重点,对于考试大纲要求的重点章节做重点讲解,同时注意突破难点、疑点,对于以往考试中学生易出错的题目做专门分析讲解。同时,由教务处考试管理人员对学生开展应试技巧指导和学校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应试心理素质训练。

2.3.2注重培养学生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大纲。为适应护理岗位需求和就业需要,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及大纲做到了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无缝衔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研讨、落实新计划及大纲,切实做到以岗位需求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中心的专业教学。二是选好教辅材料。常规教材保障课程教学按照大纲要求贯穿各章节的知识点,以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选择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教辅材料,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学)》等。三是力求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式接轨。考生的考试成绩除了与知识点掌握的牢固程度有关外,还与考核方式、考试题型和对考试氛围的熟悉程度有关。为此,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的课程进行了考试改革,无论是专业课程的结业考试,还是毕业学历考试和执业辅导考试,均采用单一选择题题型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式进行模拟考试,包括试卷设计、题型、考场要求、答题方法等均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同。每次考完后各科教师分析考试情况,向考生讲解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出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未按要求填写答题卡、漏写姓名等。模拟考试可使考生对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查漏补缺,也可给考生适度的心理压力,促使其考前冲刺复习。同时,还可通过模拟考场气氛,使考生有效地克服紧张心理。

3课程改革结硕果,专业品牌特色终形成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6篇

教学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笔者所在的化工原理课程组为学校的化工、制药、材料、轻化工等专业开设化工原理课程。虽然专业不同,但随着近年来整体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各专业的课时都有不同的压缩,导致各专业的授课内容的区分度不大。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我们考察了各专业学生以化工原理为专业基础课考取化工专业研究生的情况,也发现各个专业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然后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课程的改革必须要有专业特色。例如给制药专业的同学授课时,在讲到换热气的并流操作时,虽然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率没有逆流流动时高,但是并流换热器的其中一个优点是冷流体的出口温度不会高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这一点对温度控制敏感的物料比较重要,而药物分离中有很多物料都对温度控制有较高的要求。再比如中药的分离提纯中用的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讲述萃取一章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中药的提纯讲授一点超临界萃取的知识。再比如对化工、材料专业讲授过滤内容时,可以结合我校在膜分离技术上的科研优势,对膜过滤的内容做适当的讲解和扩充,还可以对学校目前已有的设备和工业流程进行实地的考察和认知,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考试制度与授课方式的改革探索

为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改革化工原理考试模式。课程的考核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比例。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不能超过70%,其他的30%成绩应该由平时测验和课堂讨论和小论文构成。平时测验可以督促和帮助学生们养成平时学习复习再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不是一味的搞考前突击。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小论文需要学生自己选定一个同课程内容相关的项目,并通过所学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完成。学生比较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必将从中有更大的收益。在人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开展小班授课,以30人左右为宜。笔者所在学校的创新和卓越实验班已经开展了小班授课模式,在期末的成绩分析中,无论是及格率还是平均成绩,都优于普通班同学。小班授课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强的团队意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也比较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小班授课有利于发动学生进行讨论,使问题在争辩中解决,争辩对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7篇

1.1改变理念和转变思路,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组

按照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库存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物流师岗位职业标准为尺度,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发与设计了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一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我们经过对多家企业的反复调研,并总结库存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与流程形成的。在此内容架构的基础上,我们创立了“知识基础、库存需求分析与预测、库存管理方法、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实践与绩效评价”5大模块、12个项目和23个情景,突破了当前教材的章节体系,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的教学内容的序化、整合与重组,基本能够满足库存管理教学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同时,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改革规划教材《库存管理》(熊正平、黄君麟主编)的基础上,编写了有特色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相关资料,以进一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1.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教学模式

我们从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角度出发,改变了传统的单纯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新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方式,模拟真实的库存工作环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比如在学习库存管理实践项目中供应商的库存管理时,教师先就出入库作业管理,讲解“基本知识、任务、做法、注意事项”,对于物资接运、物资检验、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物资入库的交接手续、物资入库信息的登录、验货收货、存货保管、发货出货等事项则利用物流各相关实验室,运用角色模拟的方法,让学生循环对工作任务进行模拟,学习环境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在网上提供网络课程、ppt、实习指导、案例库、图片与视频库等相关资料,供教学使用。

1.3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方法

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观念,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1.4诚信为先,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库存管理岗位是企业的关键工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道德品质有极高的要求。为此,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次邀请司法界的领导到学校为学生讲法治知识,也组织学生到一些劳教场所参观,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5以岗位要求为导向,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验条件建设

为改变以往库存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课程实验的单一模式,我们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对库存管理方法的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现场见习-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除了加强传统的实验教学外,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模拟实际的物流管理库存环境,建立了库存管理实验室,在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要求增加配置了“轻松库存管理5.0”、“Max(TM)仓库管理系统1.8”、“蓝软仓库之星4.31”和“利信进销存软件单机专业版2.0”等软件,添置了实验素材和数据,极大地改善了课程的实验教学条件。同时,在校外有多家稳定的物流实习的基地,为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构建了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2创新及效果

通过改革,我们对《库存管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具体表现在:

2.1理念改变,思路创新

按照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库存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物流师岗位职业标准为尺度,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发与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包括“知识基础、需求预测、库存管理方法、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实践与绩效评价”五个知识模块。真正实现了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2.2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组织思路上,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为组织方法。让学生更明确“学什么”、“为什么”。课程贴近职业岗位、贴近社会、贴近学生,以实现“能干、会干、能干好”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预期目标。在教学方法上,设计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实现情景教学,师生互动。

2.3教书育人,厚德明道

库存主管既是企业的关键岗位;同时也是风险较高的职位。因此,加强学生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既是为社会负责也是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更是实际用人单位对我们的要求。

3结语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8篇

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我院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创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学习情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一体化,集网络、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使教师由“单一型”向“双师型”素质转变。

2基于“一体化”模式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性质和企业管理岗位的需求,确定学习任务,按照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把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使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1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在教学设计中从企业需求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岗定教,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使学生养成职业素质,锻炼他们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照市场调查与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如信息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系统开发设计和应用人员等,然后依据岗位工作需要的能力如基本的管理技能、系统开发与设计、系统应用等来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学习情境与任务,最后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控以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任务教学和实践体验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依据企业管理类岗位工作的能力需求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理论和实训内容相结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认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初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应用等任务模块来学习,使学生掌握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总之,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紧紧抓住理论和实践两条线,将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为一体,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几点建议

3.1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适应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课程根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通过采用案例、角色模拟、互动体验、行动导向等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仿真工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行动中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动手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网络、多媒体、教学模拟软件等。随着课程网络教学环境的日益完善,可利用校园网、互联网、仿真模拟软件、课件等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在校园网上建设精品课程,将课程相关资料安排到网上供学生查阅和参考,在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如ERP、数据库管理系统、MRP、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软件使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从而提高实践技能。

3.2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适应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和实践技能,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职比例协调、校内校外互补,学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参加专业课程的相关培训,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让他们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努力创造进修和培训机会,定期组织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途径建立适合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

3.3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开放式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不仅考察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而且对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和学习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考核主要是对项目任务完成的报告进行评价。在考核中应改变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这有利于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自身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3.4完善课程实训环境,改善实训条件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9篇

一、课程如何设置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物理课程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调整后的物理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降低了难度和要求,缩小了初、高中的台阶,减小了学习困难。加之会考制度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文理科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但是“二、一分段”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的内容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了,要求不能过高。重点校的师资、生源等条件好,多数学生感到必修课的内容浅,他们学有余力,高中的前两年“吃不饱”,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课的要求又不能降得过低,否则无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适应必修课的要求。“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物理教学。

必修课的内容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且学有所得,又要考虑与选修课的衔接,照顾到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学的情况下很难处理。1990年调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见。

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应当继续1990年的改革初衷,总结几年来实施“二、一”分段的经验,充分考虑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作进一步的改革。

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又要为将来准备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矗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情况的差异,要为有不同发展倾向或发展前途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物理课,明显地分开层次,便于分流,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解决“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且学有所得。

物理是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准备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论学生将来的流向如何,在高中阶段都需要学到足够的、全面的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的概貌有所了解。由物理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有普遍意义。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课,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这样,对全体学生来说,知识面不宜过窄,程度也不宜过高。如果仍采用分段的办法,则现在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仍无法解决,不能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出路何在?与其分段,不如分为两类物理课,以便分开层次,便于在适当的时候分流,这样对高中物理教学可能会更合适些。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理课可分为两类。两类物理课的大纲要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明显地分开层次。

Ⅰ类物理课属于基本要求的物理课,要学习跟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物理知识。知识面应该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内容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求较高,Ⅰ类物理课的程度要低于现行必修课的程度。定性的内容多些,定量的计算少些。

课程改革理论范文第10篇

(一)确定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和能力训练

项目教学团队经过调研论证,发挥思维导图方法优势,做到既总揽课程改革的全局,又把握课程设计的细节,综合运用头脑风暴、讨论等方法,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确定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和能力训练项目。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物理知识掌握的好坏将影响学生未来工作中的适应性、创造性。物理学是学生普遍认为难懂难学的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笔者所在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物理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实验为主线,以实验为项目载体,遵循“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将物理理论知识与物理实验整合,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能力等。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实例

笔者以“万用表的使用”为例,介绍运用思维导图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运用思维导图对学情、学习需求、学习内容等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在高中学习基础上,着重于万用表实操,会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和排查常见电路故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同头脑风暴、任务驱动、小组协作、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主动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利用MindManager软件作思维导图绘制工具,以“万用表的使用”为中心主题,以教学前期各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为子主题。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按教学顺序设置下一级主题,利用软件提供的“插入”功能添加主题信息之间的可视化关系,如将“深入认识万用表”主题设置相关的万用表的表头、转换开关、调零旋钮等图片、视频资料进行超链接,在各主题上添加“标签”,记录各教学步骤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注意的问题等。课题导入时,明晰两个思路,一是电流、电压、电阻3个物理量的意义及3者之间的联系(欧姆定律),二是电压表、电流表测量方法,掌握量程和电表接入电路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旧知识脉络,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万用表的使用方法”项目任务共有4个子任务,由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组内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任务评价阶段、设计评分标准时,考虑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兼顾激励作用,特别是操作不当如量程选择不当、万用表接入电路方式错误、正负极接反、使用完毕档位开关放置位置是否正确等,要有扣分标准,每组选派学生代表操作,教师和全体学生都是评委,评分结束后,使用万用表注意事项已呼之欲出,教师稍作总结即可。数字式万用表部分,由教师讲授面板各部分,交待指针式万用表与数字式万用表区别,布置并行项目作业“用数字式万用表完成上述工作任务”,并以视频形式上交,下次课进行评价。学生为获得高分,都要录好几遍视频,上交最满意的作品。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可以帮助教师摆脱传统课程模式束缚,创设课程全景图,从全局高度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在课堂上,思维导图完全呈现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教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层“剥开”思维导图,或是分级显示,或是放大呈现图中某部分,或是呈现图中隐含的链接、附件等内容,可以当作教学课件使用,学生简单整理后就是知识脉络清晰的课堂笔记。在进行课堂小结和课程复习时再次呈现思维导图。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