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古学知识

考古学知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文学知识转变思考

能否享受文学生活是衡量人生活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到个人,大到民族,都是如此。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懂得享受文学生活的民族,文学承载着民族文化,传达着民族的心声,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为建设好这个家园出力。这一道理古代文学研究者都懂。但是如何出力,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我想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国人提供新鲜而准确的古代文学知识,用理工科学者的话就是“注意知识的转化”。知识是生活前提,没有某一方面的知识,就没有某一方面的生活。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取得了大量新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人致力于把这些成果转化成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果是,古代文学研究日新月异,进入教育系统和公众传播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却陈陈相因,甚至存在许多不准确之处。首先说不新鲜。解放后的前三十年,在特殊意识形态作用下,古代文学研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阐释模式,以人民性为内容标准,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艺术标准来评价所有的作家作品。“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成了不可移易的经典描述。那个时代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那种特殊的阐释模式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已被彻底抛弃,但是在众多中小学教科书中(包括部分大学教科书中),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的传授中,李白仍然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仍然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次说不确切。笔者几年前偶尔翻女儿新发的初中语文课本,是苏教版的(很权威的版本),课文选有柳宗元的《黔之驴》,心里很高兴。我在1984年考研时就是靠这篇初中时背的课文而答上“默写唐宋家一篇古文”一道大题的。可再看一下课文所归入单元,就高兴不起来了。单元名称竟然是“动物世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语文读本3》对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赴河陇》、《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作背景交代是“:唐代开国以后,西域边关战事不断……”这一描述对第二首诗比较合适,对第一首就不是那么合适了。“河陇”虽然在西部,但毕竟不能和“西域”混为一谈。再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语文3》中对“秋兴”的解释:“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解释未必错,但很不贴切。“秋兴”是因秋景引发的诗思,强调秋景的兴发感动,而非先有诗兴再借秋景以抒怀。

造成上述知识陈旧和错误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很少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现有的编写者多是学习现代汉语的、现当代文学的和语文教学法的。由于知识结构所限,或是没有能力到众多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中找寻新知,或是不愿去寻找新知,有的甚至对教材中选不选古文都产生了质疑。一位曾主持中学教材编写的现当代文学学者就公开表示没有必要把古文选入中学课本。理由是课本使用者是现代人,用的是白话文,何必要学古文?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心编写的,由开明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读本》,共有六本,就一篇古文也没选。细碎的学科设置造成学者通识贫乏固然是形成上述局面的一个原因,但古代文学研究者在知识普及和转化方面意识不强,努力不够,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大多数古代文学研究者非常重视创造新知,却不太重视将新知转化为常识。而常识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大多数人对众多领域的了解仅限于常识。如果你和一个不研究古代文学的人讲:宋以后也有好诗,甚至不比唐诗差,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实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都不如编一本《宋诗三百首》,或《元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清诗三百首》。如果选出来的诗真比《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好,甚至超过那三百多篇唐诗,就会大大改变人们对这些朝代诗歌的印象。在很多人那里,五万首唐诗就是三百首唐诗,二十五万首宋诗就是三百首宋诗。文学史从来都是选家的文学史。但近些年来学者很少把精力花在选注选讲上。人们完全可以再选出一本与《唐诗三百首》不重复的水平丝毫不降低的《新编唐诗三百首》,但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大众了解唐诗还在使用清人的选本。

既然大众所需古代文学知识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知识选择好,更新好,传播好,就十分重要了。当你知道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都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时,当你知道需要这些知识的读者数以亿计时,难道你还能说这是不值得花费精力的小事吗?广大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发起一个“重读名篇,清理常识”活动,以几十年研究古代文学积攒起来的功力,把常见的名作重新读过,把积非成是的说法翻过来,把最新获得的知识加进来,把精彩动人的地方讲出来。常见的东西不见得没有问题。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一首是否表现男女调情的欢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否表现了一个女子苦闷的情思?李商隐《登乐游原》是否在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都有问题。刘禹锡善唱《竹枝词》,白居易《忆梦得》诗题下自注云:“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欢快的情歌如何能唱入令人愁绝的曲调?“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定是在使用南朝乐府的双关手法吗?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明明是写一个新嫁娘晨起刻意打扮,怎么就成了表现闺中女子的愁绪呢?更何况这首词是被人以“中吕宫”的欢快曲调演唱的。李商隐《登乐游原》写诗人因心绪不佳而登乐游原,登上后欣赏夕阳美景留恋不舍,怎么就成了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呢?要注意把那些得到学人公认的成果转化成知识。例如关于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事迹的考证就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韦应物家族墓志的发现,我们就知道了韦应物的字是什么了。类似这样,孟浩然的字是什么?《菩萨蛮》是不是李白所作?学术界都有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应该成为可以传播的常识。

要注意把古代文学作品的表现经验传达出来,以提高民族的语文能力。例如发掘唐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写景,如何抒情,如何叙事,如何议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如何使学生学会读诗,把诗歌的好处读出来,进而能以恰当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如何使唐诗的名言警句成为今天生活的话语,为我们今天人们的生活增加艺术的品味等等,都是需要学人花大力气琢磨的。由于考试的需要,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参的编写者一贯的想法是力图使语文变成一门他们所认为的科学,要在具有高度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中找出类似于数学公式的东西来,结果眼睛只盯在字、词、句、篇(主要是层次结构)上,至于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审美韵味则说不好,也压根儿不想说。完整的艺术品被拆碎得不成片段,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变成了兴味索然的东西。古代文学研究者有责任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p#分页标题#e#

古代文学研究者要积极宣传新的知识,自觉维护已有的常识,积极参与到各层次的教材和普及读物的编写当中,通过各种手段向“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施加影响。例如袁行霈主编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里的古文选取眼光就明显高于以往同类教材。《文学遗产》应该开辟专栏,发动学者监督大中小学教材中古代文学知识的使用情况,发挥权威刊物的批评和引导作用。批评可以避免知识上以讹传讹,引导可以使师生在教和学中有所归依。古代文学研究者要进一步改进古代文学知识的宣讲方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很吸引人,但讲古代文学时多爱讲故事,成了另一种“说书”,没有达到宣讲的最高境界。宗教界人士特别注意宣讲,历史上曾留下“石点头”、“天花乱坠”的故事。星云大师一场演讲下来,很多人立刻跟着出家。这种能触动人心的宣讲经验值得借鉴。应该把众多优秀作家作品的真精神讲出来,讲得令人心驰神往。古代文学研究界应该出现一批这样的宣讲家。

全文阅读

古代非洲小米研究:传统知识与植物考古学证据

按:2015年8月11日,加拿大西蒙菲沙(Simon Fraser)大学考古系教授凯瑟琳・迪安德雷雅(Catherine D’ Andrea)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做了题为“古代非洲小米研究:传统认识与和植物考古学证据”的学术讲座,向大家介绍了她对非洲小米驯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凯瑟琳・迪安德雷雅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系教授,著名植物考古学家。早年曾从事日本植物考古学的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长期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加纳从事植物考古研究工作,致力于研究早期非洲农业和复杂社会的兴起问题。这次讲座,她首先介绍了小米的种类及在非洲的分布情况,并通过深入的民族考古学调查,研究了作为小粒谷物的小米和作为大粒谷物的小麦、大麦和高粱在加工方式上的不同,最后回到植物考古学,讨论了小米特别是该地区最特别的T’ef小米的驯化和种植问题。她认为这种小米是自然选择和人类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有意选择散穗的T’ ef小米,是因为它不易倒伏;不施肥、不浇灌,也是防止颗粒增大而产生倒伏;T’ ef小米的驯化和种植也与人类的游牧生活方式有关,正是由于播种后即离开、收获时才回来收割的方式,才塑造了这样的小粒小米。非洲农作物的驯化,并不像人们常常认为的,是由于当地人民缺乏高超的耕种技术,缺乏管理,其实正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当地已经存在的社会生活特点,选择了与游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农作物驯化和农耕生产方式造成的。这与我们熟知的有关小米起源的传统认识是不同的。(陈星灿)

小米属于禾本科,是籽粒非常小的农作物品种。世界各个地区小米的种类不同,驯化时间也不同。比如在中国,小米早在11000年前即开始驯化,印度则迟到4700年前,非洲更晚,晚到4500年前后。研究小米的学者又将小米细分为两大组:即小粒小米如粟(foxtail millet),和大粒小米如珍珠小米(pearl millet)。

非洲小米实际上有很多品种,如T’ef(Eragrostis tef(Zucc.) Trotter)、Fonio(Digitaria exilis (Kippist) Stapf.)、Pearl millet(Pennisetum glaucum (L.) R. Br.)、Finger millet(鸡爪稷,Eleusine coracana(L.) Gaertn.)、Guinea millet(Brachiaria deflexa(Schumacher) Robyns)等,连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也属于非洲小米的范畴。相比之下,东亚地区小米品种并不多,主要有黍、粟、稗子(Echinochloa utilis Ohwi-Yabuno),也有人把薏米(Coix lacryma-jobi L.)算在内。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小粒的t’ef小米的驯化问题。T’ef小米的特点是籽粒极细小。它是当地农作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它可以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生长,这有利于保证食物安全,并减少对外来农作物的依赖。T’ef小米在非洲农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却长期被研究者所忽视(图一)。我们的研究为探讨小米在非洲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埃塞俄比亚进行的民族学调查

为研究t’ef小米的驯化过程,我们在埃塞俄比亚北部进行了民族考古学调查,通过研究传统农业生产过程追寻非洲小米的起源。埃塞俄比亚的农村生产比较落后,生产过程接近原始状态。调查区域位于该国北部的一个村庄,景色秀美,但与外界联系不多,是做这种民族考古调查的理想区域。

大致说来,目前埃塞俄比亚有两种不同农作物:一种是起源于近东地区的农作物,如大麦、二粒小麦、扁豆和亚麻籽等,都属于C3植物,它们最晚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传入非洲的;另外一种是起源于非洲本地的农作物,以C4类植物为主,包括t’ef小米,finger小米和高粱等。那么是哪组农作物较早在埃塞俄比亚开始种植?哪组农作物在非洲史前农业经济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近东地区传入的作物都属于大粒谷物,而非洲当地栽培的作物是小粒谷物,人们对两类农作物的加工方式是不同的。

全文阅读

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教学方法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开设的有关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这种教学方法下的教学质量,逐渐受到现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教学方法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考古活动也不断取得突出的成就。在我国现今发展阶段,在高职院校内设立的考古专业课程中,有关考古文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更好的完善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经过研究,特得出以下结论。

一、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成因

1、我国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新时期发展的潮流和需求,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开始选择在本校内开办和设立有关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的相关课程内容。但由于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在考古专业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知识的课程教学上,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理论做支持,导致我国现今阶段各大职业院校,无论是在有关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师资还是办学理念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和不足。

全文阅读

设立艺术的考古课程实践研究

对于艺术考古得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各类院校具有不同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学习过艺术考古的教师或者艺术类教师,应该明白该课程的内容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比如面对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该课程的内容可以更多围绕国画的历史渊源及出土的文物赏析与评述来展开,一些宣纸材料及颜料的考古知识,也可以作为专门的知识体系予以关联性的介绍与分析。如雕塑专业的学生,临摹课程是重要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技术层面走入文化的传承与人文历史领域,使艺术考古课程对雕塑教学有所助益。传统古代雕塑的临摹更多的涉及于作品的精神面貌与人文典故的赏析与挖掘,扎实的艺术考古知识体系对于该课程具有重要的学术支撑作用。如视觉传达专业,核心的教学内容在于二维平面设计与部分三维空间设计的交互式研究与实践,而平面设计中元素的提炼与挖掘,除要依靠现代设计技巧与理念以外,其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依然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与解读,比如对于汉字的创意设计与研究,在艺术考古知识体系中可以增加文字发展历史方面的学习,以及文字符号衍生之外社会综合文化知识的解读与赏析,立体式的文献内容把握,这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为深厚的资源素材,也能为其设计作品提供扎实的文脉支撑;环境艺术专业是与历史联系较为密切的专业,传统建筑构造的知识体系虽在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中得以传授和讲解,但教材知识体系的更新远不如艺术考古成果的更新速度快,以灵活多样的讲座方式来讲述更多的知识内容,对于完善大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与示范作用。再如动画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门类,其作品无论是素材、内容典故还是表现形式,均可以从历史的知识吸收到丰富的营养,内容自不言说,十分丰富,形式语言上诸如从汉画像砖中所提炼的形式语言等,不胜枚举。作为纯艺术类专业院校,开设艺术考古选修课程或者讲座课程,能为不同专业艺术教学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撑和知识补充。

综合类专业院校的艺术专业也有以独立的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的形式而存在的,也有与人文社科类系、部并存的,但无论如何,其专业数量和规模、师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均无法与专业艺术类院校相比,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专业类院校也不完全相同。但作为综合类院校,我们不能单纯依靠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其他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同样,我们也要提倡将不同专业、学科的资源合理利用。艺术考古是一个艺术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文物大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更多的课程体系都应该有机地结合,促进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化与综合性的发展格局。综合类院校开设艺术考古课程,无论在师资配备还是实践资源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作为艺术类学生必备的综合知识素养,艺术考古可以以讲座形式来开设。

艺术考古介入艺术类专业教学,是专业综合改革实践中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的有益尝试

艺术考古是介于考古与艺术两大知识领域间的一个新兴学科,是高等艺术院校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教研成果,也是综合知识体系教学改革的总结。该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方面综合而成,一是艺术考古与专业知识点综合理论基础的讲授,使艺术类学生能基本掌握艺术考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艺术考古及美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艺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独立从事相关科学问题的分析与实践创作;二是博物馆实习参观与考察;三是艺术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四是实践作品的完善。目前,国内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如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虽已开设了艺术考古相关课程,但艺术考古教学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尚未开展,因此,我们倡导艺术考古本科教学应在艺术类专业院校逐步开设,以充分发挥艺术考古教学的基础作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艺术考古学教学体系。艺术考古课程介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促进艺术类专业研究方法、思考方法与实践创作方法的创新。艺术考古不同于艺术创作,它是一门严谨而科学的实践课程,掌握艺术考古科学的正确研究方法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艺术考古专业人员来说,他们首先重视的是资料搜集能力的培养,实地调研考察能力的培养,对前人研究成果理性分析与评价能力的培养,文献调查及综述能力的培养;其次是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及科研创新、追踪学科发展动向能力的培养;第三是个案、专题研究、综合研究能力及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第四是科研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在艺术类院校本科教育中介入艺术考古教学,开拓中国艺术教育的新视野和新领域,建立科学、完整、崭新的教学思路与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对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可以对艺术类学生严谨扎实的专业创作提供良好的科研基础与学养基础。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考古研究思路和艺术专业创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需要经过收集素材、构思草图、选题定位、创新提炼、作品成型等诸环节,只是艺术考古更侧重于对实物、实证的掌握,以及对历史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研究与挖掘论证,而艺术创作更侧重于在观察基础上形成独有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但艺术考古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将促进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同时,艺术考古课程介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探究,也可以对艺术类学生的学科素养、感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对于本土文化的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品牌保护意识的提高,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等。多知识领域的融合,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些新机遇。原有单一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低下,而宽泛、交叉知识体系的建构,特别是对边缘知识体系、零散而小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效组织,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不同专业的价值。当前,中国文化正在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冲击,中国的艺术教育如果不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不主动地与其他学科进行合理而有机的结合,就不可能产生更大的艺术成就和科研成就。社会的发展已促使 各个学科更广泛而深入地结合,多学科交叉教学已不是一种“时尚”或“潮流”,而是教育发展必备的基本手段之一。以艺术考古学教学为硬件条件,对艺术专业教学展开深入的探索,是适应社会需求、促进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

结语

艺术考古介入艺术类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不是无中生有的武断推论,而是专业综合改革中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的有益尝试。我们常常思考艺术教育的方向与未来,许多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打破专业与专业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达到知识体系的完备,是艺术专业教学发展的必备条件。艺术考古与艺术教学交叉的内容结构就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之一。

全文阅读

学生命题复习古诗词教学法初探

古诗词是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重要载体,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养成的重要语文能力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的要求,高考《考试大纲》也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肯定,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古诗词复习得到了毕业班师生应有的重视,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知识讲了再讲,习题做了又做……然而事与愿违,多数高中毕业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不少学生面对陌生的古诗词时仍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或是无从鉴赏,近年来各地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得分率的普遍偏低就是明证。

细加探究,是传统的复习教学方法使我们陷入高中古诗词复习教学的窘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做题的疲惫状态,事倍功半也就势在必然。而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则是扭转不利局面,促成高中古诗词复习教学事半功倍的关键。

那么,如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古诗词复习效率呢?“学生命题教学法”应是其中的一种理想途径。

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命题”为核心活动,以小组(前后桌4人,下同)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对高中古诗词进行系统、全面、高效复习的教学方法。它使高中毕业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掌握古诗词鉴赏知识、选准命题角度、设定命题方式、确定参考答案,进而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法”,是顺应高中学生心理特征的必然选择。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温斯把高中阶段称为高中学生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挑战,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高中生这些强烈的心理需求,恰好可以从富于挑战性、展示性的“学生命题”教学活动中得到满足。同时,经过长达十来年的语文学习,高中毕业班学生初步掌握了古诗词鉴赏知识,培养了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基本具备古诗词命题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条件,为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充分保障。

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一.双基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全文阅读

浅谈公众考古学

【摘要】国内最近的十余年,公众考古无论从理论、方法还是实践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中国的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较多不足,在当代广泛的社会背景之下,如何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来进行考古遗存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成为当代考古学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广元市剑阁闻溪乡崖墓群周围的居民进行相关调查分析,最后提出对公众考古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众考古;研究现状;调查问卷;访谈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98-02

最近的十余年,中国的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对于考古学的发展也给予热切的关注。但是,在国内公众考古学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还是一个亟待建设的系统,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经验,公众考古工作还很难进行。公众考古学是一项复杂但是确实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工程,不仅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探索,全民参与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众所周知,公众考古的主体是公众,考古发掘、博物馆展示等资源对公众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公众对象的调查研究才是研究公众考古学重中之重,公众考古学的归宿是公众参与,如何做到“以公众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就需要我们对公众考古中的公众或是潜在公众进行研究。

一、国内公众考古学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主要围绕公众考古学的概念、理论、公众考古学大众化、公众考古与传媒、公众考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讨论。围绕概念、理论的公众考古学的定位问题一直是争论不止,其探究主要原因是对“Public”一词的理解。“Public”一词在英语中可有两种含义:一为“公共的,共同的”,一为“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这里所谓的“公共”,即与国家、政府、公共机构相联系,代表了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集合体,具有客观性,共享性,整体性。由此可以看出公众考古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随着公众考古学的引进,国内诸多考古发掘现场已经开始对外开放并将行动付诸于实践。国内学者则更侧重对公众考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讨论、建言献策。陈星灿先生在《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考古》中从考古学的社会性质以及人民大众的知识渴求度论述考古学与公众存在一定的距离。所谓“公众考古学”真正作为一种理念被介绍至中国是本世纪初以后的事情。2002年,宋豫秦发表《走向公众的考古学》一文,指出了受传统思维模式禁锢下的中国考古学所面临的三个问题,即学科自身固步不前、学术成果对其他学科贡献率低、公众对考古学认可率认知率低等问题,呼吁考古工作者和考古学科的转变,既面向学术又面向公众事业方面;2003年9月,曹兵武在《中华读书报》上发出了“中国亟须建构‘公众考古学’”的呼吁;2005年8月,陈洪波在《中国文物报》发表《考古学和公众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对“公众考古学”发展做了深入分析提出由于多种限制因素的存在,加之考古学的专业性质,考古学实际上距离大众还是很远,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2006年,郭立新、魏敏在《东南文化》发表《初论公众考古学》,对西方公众考古学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将兴起于西方的公众考古学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建立中国自己的公众考古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2007年,周晖、方辉译校了美国公众考古学研究者尼克・麦瑞曼在其主编的《公众考古学》一书的序言――《公众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将国外学者对公众考古学的一系列较为成熟的认识,诸如公众考古学的提出背景、内涵、研究目的、所需面对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青年考古学者范佳翎在各种场合积极宣传推广“公众考古学”理念,并试图说服一些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开展向公众开放考古现场的尝试。同时,一些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开始将公共考古或公众考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一些大学和考古文物研究机构也陆续成立了公众考古研究中心。

二、公众的调查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一般群众对考古学的认识,2013年5月,本项目组成员5人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的闻溪乡崖墓群周围的居民点走访调查。以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500名村民随机进行采集样本,其中有450份有效问卷。

全文阅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美术考古学课程的实践探索

摘 要:美术考古学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强审美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该选修课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已经有三年时间,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容值得总结。本文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建设思路、课程组成及内容选取、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力求在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学和课程建设,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术考古;社会文化;学习兴趣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该课程重点是中国美术考古范畴,对西方美术考古有部分涉及。自2010年起我院开设美术考古学院选修课已6学期,每学期2个班各20学时,每班近40名学生。从选课人数和开课情况来看,学生对其还是很感兴趣的(按院规定选课人数不足不开班)。通过与学生交流,他们选择这门课大致有3个方面原因:考古学有神秘感,很好奇;对考古故事和传奇感兴趣;受网络小说(《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影响。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教学中需减少枯燥理论,增加课程知识面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兴趣。

二、课程建设思路

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和兴趣点组织课程,让学生在课上带着兴趣开阔视野、学有所获、完善知识体系是该课程的基本思路。

学生对美术考古更多是带着好奇心理,希望了解考古是什么。实际上真正系统地学习美术考古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枯燥的,需要掌握大量知识。而教学中不能简单按照美术考古的内容讲知识和理论,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课程重点应从文化的层面来展开,在对美术遗物和美术遗迹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根据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学生要进行科学引导。比如要让学生弄懂盗墓和考古的差别,了解正确的考古方法。同时应全面介绍美术考古的范畴。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分别介绍来自于美术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考古工作流程,如:踏查、钻探、探方、整理、报告撰写等。同时可借助视频资料增强直观性,近来纪录片如《考古中国》《敦煌》《故宫》等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方向是必要的,应列出参考书,指出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法等。

全文阅读

高中古诗词类政治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相对于其他三本必修教材来讲,内容比较深奥,同学们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高考在考查这一模块中的知识时,偶尔会加大难度,将语文中的知识融入进来综合考查。比较典型的一种题型就是古诗词类的选择题。这类试题以古诗词或成语等为切入点,实际考查哲学知识,考查学生深厚的知识功底和综合学习的能力。古诗词和成语等是古代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精练,内涵深刻,蕴含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它们的出现,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给高考政治试题平添了几分文学魅力,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理念。

从考查内容方面来看,古诗词类政治选择题考查的主要是关于《生活与哲学》中的内容,很少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知识。如果命题者想借用古诗词或成语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知识,那么在设置试题时多以古诗词或成语为引子来进行考查,即古诗词类的内容只起辅助作用。从考查形式方面来看,政治选择题的形式一般是题干+设问+选项。古诗词类政治选择题的题干一般由古诗词或成语组成,在这些古诗词或成语中,一般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生活与哲学方面的原理。设问一般是考查题干中给出的古诗词或成语体现的哲理,设问中一般用“揭示”、“说明”、“体现”等指向性的动词。选项也就是有关哲学道理的叙述。从考查目的方面来看,古诗词类政治选择题能综合考查考生运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知识对古诗词或成语进行领悟和鉴赏的能力。古诗词类政治选择题考查的内容来源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古诗词类政治选择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题干中给出一句(个)古诗词(成语),下面四个选项中给出的是哲学道理,让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与题干中的古诗词(成语)蕴含哲理相符的一项。另一类是题干中给出一句(个)古诗词(成语),下面四个选项中给出的也是四句(个)古诗词(成语),让同学们找与题干中的古诗词(成语)蕴含哲理一致的选项。第二类试题的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知道题干中古诗词(成语)蕴含的哲理,还要一一弄清楚四个选项中古诗词(成语)蕴含的哲理。

一、常见的古诗词及其蕴含的哲理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全文阅读

浅谈高中生对考古的认识

摘要:对考古的认识,还是起源于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观看的埃及金字塔的照片,我记得那是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上面也没有其他引人入胜的风景,只是在一片荒漠中孤零零的一座塔,但就是这样简单我们就深深被它迷住了,后来长大后,渐渐把它隐没在记忆的深处。随着近几年古墓剧的盛行,这一记忆像是被划开了一道口子,对它日渐痴迷,对于考古相关的知识也对此进行了深切的研究。

关键词:考古;高中生对考古的认识;意义

对于考古进一步的认识是在初中开始学习历史的时候,经过后期对考古的自我了解,才发现原来历史学和考古学着两者之间是相互融会贯通的。记得初中历史老师对我们讲述商周时代时关于青铜文化,那些经过现代考古人员发掘出来的青铜器和钱币,对于考古的认识也是在历史中一些古老的遗迹和器物上。随着近几年对考古学的研究,对于它具体的内容渐渐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下面主要是谈一谈我对考古的认识。

一、考古基本概述

我国作为世界闻名古国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人对古代文化遗址进行考究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后来我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才发现在最初的考古是在北宋期间开始发展的,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金石学”。在19世纪末的时候一些西方探险家和考察队也进行潜到我国边疆地区进行勘察活动。到20世纪我国相关考察队在周口店等遗址进行挖掘研究,我国考古学才正式的诞生。

(一)考古学的含义

通过对考古学书本对考古学的定义翻查,发现它的意思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种解释是通过考古研究所得出的相关李叔知识。第二种是通过考古的方式一次获得相关资料或者是相关的技术,其中包括收集资料、保存资料、研究资料以及对此进行的技术。第三种解释是用以解释包含在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来发现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此含义的解释,我还是认为第三种解释比较系统。

(二)考古研究范围

全文阅读

设立艺术考古课程的实践研究

对于艺术考古得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各类院校具有不同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学习过艺术考古的教师或者艺术类教师,应该明白该课程的内容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比如面对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该课程的内容可以更多围绕国画的历史渊源及出土的文物赏析与评述来展开,一些宣纸材料及颜料的考古知识,也可以作为专门的知识体系予以关联性的介绍与分析。如雕塑专业的学生,临摹课程是重要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技术层面走入文化的传承与人文历史领域,使艺术考古课程对雕塑教学有所助益。传统古代雕塑的临摹更多的涉及于作品的精神面貌与人文典故的赏析与挖掘,扎实的艺术考古知识体系对于该课程具有重要的学术支撑作用。如视觉传达专业,核心的教学内容在于二维平面设计与部分三维空间设计的交互式研究与实践,而平面设计中元素的提炼与挖掘,除要依靠现代设计技巧与理念以外,其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依然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与解读,比如对于汉字的创意设计与研究,在艺术考古知识体系中可以增加文字发展历史方面的学习,以及文字符号衍生之外社会综合文化知识的解读与赏析,立体式的文献内容把握,这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为深厚的资源素材,也能为其设计作品提供扎实的文脉支撑;环境艺术专业是与历史联系较为密切的专业,传统建筑构造的知识体系虽在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中得以传授和讲解,但教材知识体系的更新远不如艺术考古成果的更新速度快,以灵活多样的讲座方式来讲述更多的知识内容,对于完善大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与示范作用。再如动画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门类,其作品无论是素材、内容典故还是表现形式,均可以从历史的知识吸收到丰富的营养,内容自不言说,十分丰富,形式语言上诸如从汉画像砖中所提炼的形式语言等,不胜枚举。作为纯艺术类专业院校,开设艺术考古选修课程或者讲座课程,能为不同专业艺术教学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撑和知识补充。

综合类专业院校的艺术专业也有以独立的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的形式而存在的,也有与人文社科类系、部并存的,但无论如何,其专业数量和规模、师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均无法与专业艺术类院校相比,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专业类院校也不完全相同。但作为综合类院校,我们不能单纯依靠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其他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同样,我们也要提倡将不同专业、学科的资源合理利用。艺术考古是一个艺术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文物大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更多的课程体系都应该有机地结合,促进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化与综合性的发展格局。综合类院校开设艺术考古课程,无论在师资配备还是实践资源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作为艺术类学生必备的综合知识素养,艺术考古可以以讲座形式来开设。

艺术考古介入艺术类专业教学,是专业综合改革实践中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的有益尝试

艺术考古是介于考古与艺术两大知识领域间的一个新兴学科,是高等艺术院校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教研成果,也是综合知识体系教学改革的总结。该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方面综合而成,一是艺术考古与专业知识点综合理论基础的讲授,使艺术类学生能基本掌握艺术考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艺术考古及美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艺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独立从事相关科学问题的分析与实践创作;二是博物馆实习参观与考察;三是艺术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四是实践作品的完善。目前,国内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如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虽已开设了艺术考古相关课程,但艺术考古教学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尚未开展,因此,我们倡导艺术考古本科教学应在艺术类专业院校逐步开设,以充分发挥艺术考古教学的基础作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艺术考古学教学体系。艺术考古课程介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促进艺术类专业研究方法、思考方法与实践创作方法的创新。艺术考古不同于艺术创作,它是一门严谨而科学的实践课程,掌握艺术考古科学的正确研究方法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艺术考古专业人员来说,他们首先重视的是资料搜集能力的培养,实地调研考察能力的培养,对前人研究成果理性分析与评价能力的培养,文献调查及综述能力的培养;其次是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及科研创新、追踪学科发展动向能力的培养;第三是个案、专题研究、综合研究能力及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第四是科研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在艺术类院校本科教育中介入艺术考古教学,开拓中国艺术教育的新视野和新领域,建立科学、完整、崭新的教学思路与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对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可以对艺术类学生严谨扎实的专业创作提供良好的科研基础与学养基础。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考古研究思路和艺术专业创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需要经过收集素材、构思草图、选题定位、创新提炼、作品成型等诸环节,只是艺术考古更侧重于对实物、实证的掌握,以及对历史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研究与挖掘论证,而艺术创作更侧重于在观察基础上形成独有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但艺术考古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将促进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同时,艺术考古课程介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探究,也可以对艺术类学生的学科素养、感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对于本土文化的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品牌保护意识的提高,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等。多知识领域的融合,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些新机遇。原有单一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低下,而宽泛、交叉知识体系的建构,特别是对边缘知识体系、零散而小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效组织,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不同专业的价值。当前,中国文化正在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冲击,中国的艺术教育如果不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不主动地与其他学科进行合理而有机的结合,就不可能产生更大的艺术成就和科研成就。社会的发展已促使各个学科更广泛而深入地结合,多学科交叉教学已不是一种“时尚”或“潮流”,而是教育发展必备的基本手段之一。以艺术考古学教学为硬件条件,对艺术专业教学展开深入的探索,是适应社会需求、促进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

结语

艺术考古介入艺术类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不是无中生有的武断推论,而是专业综合改革中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的有益尝试。我们常常思考艺术教育的方向与未来,许多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打破专业与专业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达到知识体系的完备,是艺术专业教学发展的必备条件。艺术考古与艺术教学交叉的内容结构就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之一。

作者:黄梦新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