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毕业总结

康复毕业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摘要 特殊教育中的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是新兴的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招生及专业的发展,有调查研究的必要。通过对07~09级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就业率100%,就业方向集中在教育及康复,首选(特殊)教育,满足学以致用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招生专业定向。此外,转行等随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值得重视与研究。

关键词 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 就业情况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属于特殊教育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针对急剧增多的自闭症这一疾病而特设的专业,是特殊教育与医学的结合,目的是培养全面治疗、康复自闭症儿童的专业人才。作为一个新兴的、定位极强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对专业的招生和发展都至关重要,有调查研究的必要。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情况有一定的复杂性,也为专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歧义和模糊,也有必要通过就业情况阐清专业定位。以下是对最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1 基本信息

本校07~09级三年已毕业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共211人,分别是81、77、53人,其中男生14人,占总人数的6.6%,女生197人,占总人数的93.3%,充分体现师范类专业女生较多这一特点。调查时间2012年3~6月,调查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量表,信息回收率100%,量表综合信任度100%。

2 就业状况

自闭症康复专业07~09级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见表1)

全文阅读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现状与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在深化教改的同时,积极开展毕业生质量评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十分尖锐的问题。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毕业生 职业能力 评价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力,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作为对教育质量的考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评价,不仅可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判定,而且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是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改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少之又少,而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尚属空白,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已成为高职教育急需开展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评估较少,其评估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和专家进行,而且评价内容大多集中在办学水平,即校舍、设备等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仅仅停留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状况的考察等较浅的层面。欠缺在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跟踪调查和社会反馈等方面的评估。

我国尚无针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估体系,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现在并无科学的、可行的和专业的指标评价,虽然陆续已有一些本科医学院校在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与探索,但真正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未见报道,目前高职教育管理与评价更是一项空白,急需弥补与完善。很多高职院校已意识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效果反馈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但苦于目前还没有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迫切需要量化、可测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在高职教育中引入新的教育评价管理方法与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鉴定,衡量和检验毕业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与社会需求是否吻合,通过调查研究找出衡量本专业毕业生工作成绩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质量社会评价的方法及途径。

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

全文阅读

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革与思考

摘要:医学教育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构建和完善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医学技术人才,是医学院校的使命。

关键词:实践教学;医学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25-02

医学教育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临床专业能力的关键性环节[1],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学人才培养的成败。我校结合专业办学特点,经过四年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1.实践课时比例调整。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共计2774学时(含理论课与实践课,除临床实习外),其中实践课占总学时的33%;专业课1278学时,其中实践课473学时,占37%。不断增加主干课程和实践课比例,使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3∶1逐步过渡到1∶1;并配置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教学实验室,真正做到了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且将实践课成绩作为本门课程考核的一个部分。

2.专业相关课程设置强调实用原则。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注重与专业密切相关西医实用课程学习,强调实用原则。以《影像学》为例,我们规定必须由临床一线的专业教师任教,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为2∶1,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等;这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康复治疗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了解所需康复的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的预后和转归,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3.将传统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实践教学相融合。为了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适应行业及学科的发展,康复治疗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在重视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前提下把中医传统康复理论技术融入到现代康复医学体系中,注重学生中医传统康复理论及诊疗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了完整的现代康复治疗学理论与技术,又具备较为丰富的中医传统康复知识与手段。我校在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知识结构的培养上比较合理,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的课时教学比例约4∶1,传统康复教学内容主要以针灸推拿为主,既体现了以现代康复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院校在传统康复教学上的优势。

全文阅读

中职康复技术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建议

摘 要:康复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而中职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本文主要分析了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 康复技术专业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80-01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性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正常生活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残疾人已达到829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34%,但目前能够得到有效康复服务的残疾人仅有10%左右。同时国内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44亿,其中约7000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但服务能力连1%都达不到[1]。显然,社会对于该专业的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而当前人才数量与培养规模又是非常有限。这样一个供求的矛盾正好为我国的中职学校开设康复技术专业提供了盎然的生机。然而,当前的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医院中真正开展起康复工作的还寥寥无几,而省市级医院康复科的需求量很少。这样的情形让原本并不多的中职康复技术毕业生却面临着人员相对过剩的整体局面,就业出路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1 就业现存的问题

1.1 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

城市及省级的医院需要的大都是较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基本是从高等院校中录用各个专业的本科甚至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而广大农村和基层地区的领域本应该是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战场。但是,很多毕业生自身存在着思想与观念上的问题,很不愿意去到基层、农村和一些艰苦的地方进行工作。虽然学校一直反复地倡导学生要“先就业,后择业”,可是多数的毕业生仍然将“择业”放在其首位,宁愿待业在家,也要求找到一个各个方面都十分满意的工作,这就让毕业生的就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1.2 专业技能与服务意识不足

全文阅读

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摘要: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笔者从实际知识与能力结构、素质培养、毕业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教学质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1-02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核心,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对2007~2010级康复治疗专业情况进行统计,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实际知识与能力结构合理

1.专业知识结构改革。我校康复治疗专业知识结构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形成了以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及康复专业知识为主的三大知识结构模块。2007级、2008级两个年级学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平均成绩在82分以上,同时,两个年级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均在65%以上。分析两个年级学生综合学习成绩表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具备了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适应行业及学科的发展,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康复治疗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在重视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前提下把中医传统康复理论技术融入到现代康复医学体系中,注重学生中医传统康复理论及诊疗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即掌握了完整的现代康复治疗学理论与技术,又具备较为丰富的中医传统康复知识与手段。①我校在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知识结构的培养上比较合理,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的课时教学比例约4:1,传统康复教学内容主要以针灸推拿为主,即体现了以现代康复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院校在传统康复教学上的优势。②在康复专业实践课学时安排上超过了1/3的比例,且康复专业配置了运动疗法教学实验室、作业疗法教学实验室及言语疗法教学实验室,真正做到了注重学生康复操作技能的培养。

2.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际水平合格。2007~2010级学生理论考试合格率平均为98.3%,良好率平均为51.2%,优秀率平均为18.8%;2007~2009级操作技能考试合格率平均为97.9%,良好率平均为38.6%,优秀率平均为56%;实习前强化训练技能考核合格率100%。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过硬,受到了各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

二、素质培养

全文阅读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级学生实结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级学生实结

朱晓兰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实习是我院本科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性检验的过程,又是走向工作岗位前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是对学院教学工作的一次“质检”过程。实习对本科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本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历来十分重视本科生的实习工作,把本科生的实习当成全院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从××年开始,我院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本科生实习方案,对学生实习时间和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纵观级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综合各方面意见,可以看出,原创:此次实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通过实习,不仅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促进了实习单位各方面的工作。

一、实习时间的安排更趋合理

我院级以前毕业生的实习活动在第七学期前九周完成。由于实习时间比较短,使实习计划无法有效而顺利地完成。针对这种情况,级以后的实习时间调整为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在我院实验中心和康复中心分散进行。经过三年的实践,发现这种安排在实践中难度很大,存在许多弊病。今年,由于学生在第七学期大多数已修完毕业学分,前九周时间空闲,而后九周忙于考研复习和做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考虑到今年毕业班的特殊情况,经过学院研究,并请示有关部门,决定把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末结束后至第七学期的前九周结束,即在⒎⒏⒐四个月进行实习。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实习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实习更加集中,既保持了实习时间的连续性,便于实习工作的深入开展,又不影响学生在第七学期的后九周毕业论文和学生考研复习等工作。

二、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实习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过去,由于实习基地的不确定以及经费不足等原因,我院学生的实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体疗康复实习(在我院康复中心进行);第二部分是病例实习(在我院康复中心进行);第三部分是科研仪器操作及科研实习(在我院实验中心进行)。这种实习方案虽然实习内容很丰富,但由于实习基地的范围很狭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实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全文阅读

教育局小学毕业年级工作意见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县2015届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实际,特提出2015届小学毕业年级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县教育局“12345”工作计划,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学业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和兴趣特长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我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控辍保学:合格率100%,巩固率99%及以上。

2、教学质量:语文、数学、综合(科学、英语)等学科教学质量达到学科课程标准相应要求。

3、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努力促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特长。

4、均衡发展:努力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全文阅读

提升基层临床医学的讨论与建议

1调查结果及分析

1.1我院临床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分析

1.1.1择业观念

愿意将所学专业作为未来职业首选方向的学生有80人(83.3%),没想过的有14人(14.6%),不愿意的有两人(2.1%)。毕业后自愿选择去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有53人(55.2%),去县及县级以上医院的有27人(28.1%),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有10人(10.4%),其他单位的有6人(6.3%),没有人选择到村卫生室工作。

1.1.2教学评价

调查显示,68.8%的学生认为目前我院临床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能够适应社会实际需要,29.2%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1.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非常合理,0.8%的学生认为非常不合理;89.6%的学生能够适应目前的教学;认为课时总量适中的学生占68.9%,认为科目太多、每学期排课太满与认为科目偏少、留有较多空余时间的学生比例相当,均约为15%。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总体评价一般,有32.3%的学生认为实训项目少。这提示强化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仍然是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1.1.3教师评价

调查显示,我院临床专业毕业生对教师总体评价较好,特别是在教书育人、敬业精神上对教师给予了较高评价,但认为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还有待改善。学生认为目前教学中最有待改善的3个问题依次是:缺乏实践机会、忽视个性培养、教学计划不合理。

全文阅读

浅论中等卫校康复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康复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而中等卫校的康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等卫校康复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中等卫校 康复专业  就业

一、引言

康复专业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康复是现代医院中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这四种基本功能之一。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1.44亿,其中约7000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而目前能得到康复服务的人只有1万多人/年。显然,社会对于该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而当前人才的数量与培养的规模又都是非常有限的。这样一个供求的矛盾正好为我国的中等卫校开设专门的康复专业提供了盎然的生机,一些学校也都相继地开办了这一专业。然而,当前的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医院中真正开展起康复工作的还寥寥无几,同时中等卫校的毕业生要想进入到省市级医院的康复科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也就是说当前的社会对于中等卫校的康复专业毕业生大量需求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这样的情形让原本并不多的卫校康复毕业生却面临着人员相对过剩的整体局面,最起码就现在而言,他们的就业出路正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二、康复专业学生就业现存的问题

(一)当前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普遍太高,就业观念不正确。

中等卫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一直很不理想,因为城市及省级的医院需要的大都是较高或者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些基本上都是从那些高等院校中录用各个专业的本科甚至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而广大农村和基层地区的领域本应该是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战场,但是,由于各级政府对于卫生事业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对基层以及农村的卫生投入资金尤其少,基层的待遇较低,工作辛苦以及生活条件差的状况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同时毕业生自身存在着思想与观念上的问题,其中“高不成而低不就”的心态最为普遍,他们很不愿意去到基层、农村和一些艰苦的地方进行工作。虽然学校一直反复地倡导并且要求学生要“先就业,后择业”,可是多数的毕业生仍然将“择业”放在其首位,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各个方面都十分满意的工作,这就让中等卫校康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其实社会很多的服务业,都需要大量有康复技术操作能力的学生,但学生觉得是低下工作,事实上这些行业正是卫校的康复专业毕业生们很好的就业渠道。

(二) 毕业生不懂得推销自己,择业就业的主动性不强。

全文阅读

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摘要: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管理制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教学管理制度优劣直接决定康复治疗学教学质量的好坏。本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提高现有教学水平为目的,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建立精细化教学管理制度,并进行学生学习进度、学习纪律、就业情况及发展提升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建立适应中医院校康复教育规律及康复专业特点的全程监控、多元评价、动态响应的康复治疗学教学制度。

关键词: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教学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16-02

近年来,随着康复治疗专业在国内迅速开设,其教学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的好坏。本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现有教学水平为目的,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对学生学习进度、学习纪律、就业情况及发展提升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建立适应中医院校康复教育规律及康复专业特点的全程监控、多元评价、动态响应的康复治疗学教学制度[1]。

一、建立创新“一体化、二转变、三选择、四跟踪、五调整”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我院高职康复教育教学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对现有的基本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建设和完善,如《教师教研和培训制度》、《教师激励制度》、《教师考核考评制度》、《成绩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晚自习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成绩管理办法》、《技能等级考核办法》、《学生实习纪律管理办法》等;对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学分制、弹性学制、选课制等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完善和创新,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和先进化,为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为此我们建立创新“一体化、二转变、三选择、四跟踪、五调整”教学管理制度[2]。

一体化:即建立学校与教学医院对学生实施开放式一体化管理。校企双方同共修订学生守则、管理制度,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分享学生管理数据档案。

二转变:即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转变为对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制度转变为全程性综合评价体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