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抗乙肝病毒药物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临床上抗HBV药物主要以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免疫调节药物为主,此外,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抗HBV治疗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抗HBV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以便明确其发展趋势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从而推动新型高效药物的研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核苷类似物;中草药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0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其中3.5~4亿为HBV慢性感染者,每年由于急慢性HB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00万,并呈上升趋势。而我国是乙肝大国,占据其中的1/3,有1.2亿HBV携带者。从数据而知,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对HBV感染者有效的抗HBV治疗在全世界特别是在我国显得尤为迫切。

国内外在治疗HBV感染研究中,认为HBV的持续感染是造成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且可导致病情发展、恶化至肝硬化、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治疗HBV感染最基本的病因治疗,以抑制肝炎病毒复制为依据。本文就抗HBV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干扰素(interferon,IFN)

IFN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种细胞因子[1]。主要分为α、β和γ三型,其中IFN-α和β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自1992年IFN-α2b被批准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以来,迄今为止仍是被FDA批准的首先药物。目前全球获准上市的IFN有12个,以IFN-α居多,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IFN的抗病毒机制包括免疫调节作用和直接抗病毒作用,并以前者为主[2]。近年发现,IFN在还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目前,IFN-α在抗HBV治疗中的问题是效果有限,抑制病毒复制但难以清除病毒,而且停药后有复发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均倾向于采用重组干扰素,激素撤除合并干扰素疗法以及干扰素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结合疗法治疗HBV感染。如聚乙二醇IFN-α[3]是聚乙二醇(PEG)与重组IFN仅结合形成的长效干扰素。

2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analogue)

HBV为双股DNA病毒,其复制需经过逆转录过程,该类药物可抑制HBV-DNA逆转录酶活性,从而达到破坏病毒的作用。

全文阅读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目前,艾滋病仍无法彻底根治,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最重要的方法。ART药物联合应用后作用于HIV复制的不同阶段,以最大限度抑制HIV在人体内的复制,并能使免疫功能得到部分重建。目前,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并应用于临床的ART药物共四类,现介绍如下。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NRTIs可阻断病毒的双股DNA形成,使病毒失去复制的模板。NRTIs进入被感染的细胞,需磷酸化形成具有活性的三磷酸化合物,它们是HIV逆转录酶竞争性抑制剂,当它们插入生长的DNA链时,可导致未成熟的DNA链终结,病毒DNA合成受阻而抑制病毒复制。1987年获FDA批准的齐多夫定(AZT)是第一个逆转录酶抑制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它是脱氧胸苷的类似物。目前,国内已有的NRTIs有:去羟肌苷(ddI)、司他夫定(d4T)和拉米夫定(3TC)。其他同类药有:扎西他宾(DDC)、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FTC),而阿巴卡韦(ABC)是脱氧鸟苷类似物,通过充当DNA链合成终止因子发挥作用,能同时抑制HIV-1和HIV-2的复制。NRTIs复合制剂有双肽芝和三协韦:双肽芝为AZT和3TC的复合制剂;三协韦为AZT、3TC与ABC的三联复合制剂。NRTIs可提高AIDS及其相关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但并不能使患者治愈,长期治疗存活率也较低,且现有的NRTIs常有严重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和容易出现耐药毒株。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这是一组与核苷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特异性抑制HIV逆转录酶的化合物。NNRTIs能高度抑制HIV复制,细胞毒性小,缺点是容易产生耐药性。

该类化合物具有抗HIV-1高特异性活性的共同性质,但是对HIV-2或其他逆转录病毒无效。国内已有制剂:施多宁(EFV)和奈韦拉平(NVP)。

NNRTIs还有地拉韦啶(DLV),与NTRI和PI有协同作用。

蛋白酶抑制剂(Pls)

全文阅读

抗乙肝病毒药物综述

【中图分类号】R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4-02

【摘要】目前,临床上抗HBV药物主要以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免疫调节药物为主,此外,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抗HBV治疗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抗HBV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以便明确其发展趋势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从而推动新型高效药物的研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核苷类似物;中草药

我国是乙肝大国,占据其中的1/3,有1.2亿HBV携带者。从数据而知,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对HBV感染者有效的抗HBV治疗在全世界特别是在我国显得尤为迫切。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治疗HBV感染最基本的病因治疗,以抑制肝炎病毒复制为依据。本文就抗HBV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干扰素(interferon,IFN)

IFN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种细胞因子。主要分为α、β和γ三型,其中IFN-α和β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目前全球获准上市的IFN有12个,以IFN-α居多,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IFN的抗病毒机制包括免疫调节作用和直接抗病毒作用,并以前者为主。近年发现,IFN在还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目前,IFN-α在抗HBV治疗中的问题是效果有限,抑制病毒复制但难以清除病毒,而且停药后有复发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均倾向于采用重组干扰素,激素撤除合并干扰素疗法以及干扰素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结合疗法治疗HBV感染。如聚乙二醇IFN-α是聚乙二醇(PEG)与重组IFN仅结合形成的长效干扰素。

2 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

全文阅读

病毒学研究与抗病毒治疗药物

摘 要 人们在与病毒的长期斗争中取得了不少重要成就,一些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过程及其致病机制相继得到阐明。随着病毒学研究的进步,许多抗病毒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并被用于临床,人们治疗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感和疱疹病毒感染等病毒性疾病也由此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面对众多病毒性疾病,人们现有的有效治疗措施仍然极为有限。加强病毒学研究以加深对病毒致病机制的认识是研发新型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关键。本文介绍目前对临床常见病毒的研究与治疗进展,强调病毒学研究的进步在促进抗病毒治疗药物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艾滋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流感病毒 疱疹病毒

中图分类号:R978.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5-0003-04

Vir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tiviral drugs*

SHEN Yin-zhong1, PAN Xiao-zhang2, LU Hong-zhou1, 2**

(1.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508; 2.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Abstract People have achieved a lot during the long-term fight against the viruses. The course about how viruses enter human body cell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viruses have been clarified. With the progress in virologic research, many antiviral treatment drug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 such as AIDS, viral hepatitis, flu and herpes virus viral diseases. However, when we face with various viral diseases,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measures are still very limited. It is the key point of strengthening virology study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viru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antiviral treatment measur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in study and treatment of the clinical common viruses,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virology resear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viral therapy.

Key words antiviral drugs; HIV;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influenza virus; herpes virus

全文阅读

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进展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抗病毒药物 中药 小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15

小儿肺炎中由病毒引起者较多,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在我国婴幼儿病毒性肺炎中居第1位,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感染。两种病毒可以混合感染,病毒性肺炎可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上常用西药抗病毒药物和中草药治疗病毒性肺炎。

西药抗病毒药物

西药抗病毒药物的主要分类:西药抗病毒药物按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三类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模拟天然核苷的结构,竞争性作用于酶活性中心,嵌入正在合成的病毒DNA链中,终止DNA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病毒复制。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种类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有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阿糖腺苷、更昔洛韦、西多福韦等;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阿比多尔;生物类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

西药类抗病毒药物在小儿病毒性肺炎中的的主要应用:①三氮唑核苷(病毒唑)通用名利巴韦林(Ribav,rin,RBV)是1972首次合成的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体内外实验淤实对大多数DNA及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临床证实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病毒等有确切疗效。是目前惟一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药物,也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首选药物。口服或静脉给药后主要集中于红细胞中,单次用药后2小时在红细胞中的水平大大超过血浆水平,血浆中该药的半衰期24小时,而在RBC中半衰期达40天,静脉注射后8小时,肺内含量不到全身含量10%、而主要分布是在肝脏。而小颗粒雾化给药时70%的吸入药物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通常按20mg/ml浓度,20~30ml雾化吸入,3次/日,疗效3~7天因此用小颗粒雾化给药效果较好。郑伟清等研究证实利巴韦林雾化给药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小儿肺炎不仅有助于迅速控制呼吸道炎症[1],稀释痰液,减少痰阻,并可减轻长期静脉给药对红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促进末梢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恢复,认为可取代静脉途径用药。徐小红等用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发现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更有利于直接发挥作用[2],控制病情,压缩雾化比超声雾化效果更好,值得推广。②阿昔洛韦又名无环鸟苷,1974年由Schaeffer等人合成,本药对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为首选药物,其次对单纯疱疹病毒(HSV)和带状疱疹病毒(VZV)也有效。此外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也有抑制作用。阿昔洛韦是目前治疗疱疹病毒的首选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疱疹性角膜炎、生殖器疱疹等,对新生儿和老年人效果一般,长期使用可出现耐药性。阿昔洛韦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15%~30%),静脉注射后药物浓度在组织器官与血浆浓度相似。建议小儿使用剂量:20mg/(kg•次)口服,每4小时1次。5mg/(kg•次)静脉注射,3次/日。③更昔洛韦(GCV)又名丙氧鸟苷,是合成的核普类抗病毒药物,具有较广谱的强效抗病毒作用。对HSV、VZV、CMV和EBV的作用是现有抗病毒药物中活性最强之一,对ADV作用亦较强,体外抗ADV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可达1.15~8.4μg/ml,远远优于RBV(MIC 100~1000μg/ml。更昔洛韦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CMV感染的药物,唐迎元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婴儿CMV感染时发现[3],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否需要治疗以及疗程存在较大差异,临床症状消失较快,病原学指标转阴者,均为早治疗者。因此,先天性感染、婴儿期活动性感染及免疫抑制的患儿一般应及早治疗。临床研究报道更昔洛韦5~10mg/kg,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7~14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优于利巴韦林[4]。李慧琴通过对比利巴韦林和更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疗效[5],也证实更昔洛韦能有效缓解支气管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肺部音等症状、体征,两组治疗3天和5天总评分差异非常显著,而且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转归较快,观察组未见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认为该药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④阿比多尔为一种新的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体内外试验表明,对多种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人鼻病毒、柯萨奇病毒(CV)、腺病毒(ADV)等均具有抑制作用。RSV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阿比多尔抑制RSV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杀伤病毒和抗病毒生物合成,而且随着药物与细胞预先作用时间的延长,该细胞抗RSV感染的能力增强,治疗指数增大。与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相比,阿比多尔表现出更强的抑制RSV效应。但目前关于阿比多尔抗RSV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对于其抗RSV的具体机制和临床疗效仍需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⑤干扰素是有关生物细胞在病毒感染或其他诱生剂刺激下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干扰素不直接作用于病毒,它是通过引起细胞产生某些酶类和其他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对DNA、RNA病毒都有作用。在巨细胞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及流感患者中应用,可使症状改善,疗程缩短,并发症减少。姚丽萍等研究证实柯萨奇病毒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6],在上感中25.56%,肺炎中24.05%,同时发现干扰素对呼吸道柯萨奇病毒感染治疗效果较好。曾海权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与单纯利巴韦林相比较[7],前者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利巴韦林对照组,同时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患儿病毒性肺炎,能够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西药类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利巴韦林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致可逆性贫血,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异常及胃肠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消失。干扰素可能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个别病例有WBC下降和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阿昔洛韦主要的反应有暂时性肾功能不良,血清肌配升高,发生率5%~25%,可通过减慢给药进度或减少给药剂量和多饮水加以克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嗜睡、幻觉、震颤等,婴儿、老人慎用。更昔洛韦近年来亦有临床报道,主要不良反应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但近年来在肝移植预防用药时使用GCV和ACV所做的对照性研究表明,即使长期[5mg/(kg•日)×100天]静脉注射GCV,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耐受性及血细胞减少等方面与使用ACV并无显著性差异,也证实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抗病毒药物

全文阅读

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广,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其治疗有效的方法和药物,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较慢。病毒对抗病毒药的产生耐药性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综述了主要抗病毒药物的抗病毒谱、抗病毒机制和适应征。

关键字: 抗病毒药物 耐药性 病毒

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仅由核酸(DNA或RNA)组成核心,外包以蛋白质外壳。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酶进行繁殖而缺乏自主的酶系统。它一方面干扰宿主细胞的代谢,一方面又深藏于细胞内不易为一般抗菌药物所消灭,因而寻找专一性地作用于病毒而不影响宿主细胞的药物比较困难。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十分缓慢,数量不足10种;20世纪90年代后有了较大发展,数量达到30多种;21世纪以来开发的大多数抗病毒药物属于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现将主要抗病毒药按时间顺序分述如下: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抗病毒药物:

1.1碘苷(idoxuridine,IDU)是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HSV感染的药物,为嘧啶类抗病毒药,能与胸腺嘧啶核苷竞争性抑制磷酸化酶,特别是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DNA中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或代替胸腺嘧啶核苷渗入病毒DNA中,产生有缺陷的DNA,使其失去感染力或不能重新组合,使病毒停止繁殖或失去活性而得到抑制。主要用于人疱疹型角膜结膜炎。但由于它不能区分病毒和宿主细胞功能的差别因而无法用于全身抗病毒治疗。

1.2吗啉胍(moroxydine,ABOB)本品能抑制病毒的DNA和RNA聚合酶的活性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繁殖。在人胚肾细胞上,1%浓度对DNA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RNA病毒(埃可病毒)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病毒增殖周期各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对游离病毒颗粒无直接作用。 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也可用于禽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病等。

1.3环胞苷(cydocytidine,CC)在体内转变为阿糖胞苷,其作用与阿糖胞苷相似。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临床主要用于各类急性白血病,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效果较佳,对脑膜白血病亦有良好疗效。眼科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也有较好效果。

全文阅读

艾滋病毒与抗癌药物

用艾滋病毒制造抗癌药物

艾滋病病毒(HIV)能否被改造成一个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物技术工具?根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RNA结构和反应”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利用HIV的复制机制,研究人员成功地筛选出了一种特定的变异蛋白。他们将这种蛋白和抗癌药物一同添加到癌细胞的培养基中,结果只用了正常用药剂量的1/300就达到了抗癌效果,极大地提升了药效。

这项科研成果刊登在2012年8月23日的

PLoS Genetics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上。该发现很可能在癌症治疗以及其他病症的长期治疗应用中起到带头作用。

艾滋病毒(HIV)是引发艾滋病(AIDS)的罪魁祸首。HIV主要通过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插入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利用人体细胞物质来进行大量的复制。HIV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会不断地变异,最终在其连续复制的过程中产生多种变异蛋白。这种特性使得HIV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使已经研发出来的抗病毒药物变得无能为力。

“RNA结构和反应”研究所的科学家萌生了利用HIV这种复制策略,通过改造HIV病毒来治病,特别是治疗癌症的想法。

他们首先向HIV的基因组中插入一种在所有人体细胞当中都存在的基因——脱氧胞苷激酶(dCK)基因,脱氧胞苷激酶是一种可以激活抗癌药物的蛋白质。许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都在寻找一种更为高效的脱氧胞苷激酶形式。通过HIV的复制和变异,CNRS的研究小组已经筛选出了一个包含近80种变异形式的“蛋白库”。他们把变异蛋白与一种抗癌药物一起施加在肿瘤上,测试了这种组合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发现,比起普通(无突变的)蛋白,变异后的脱氧胞苷激酶能更为有效地杀死培养基中的肿瘤细胞。抗癌药物和这种变异蛋白结合之后,只需正常剂量的1/300就能达到同样疗效。我们知道,只要能减少抗癌药物的剂量,就能减轻由它们的毒性成分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不良反应,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了抗癌药物的疗效。

能够直接在培养基中的细胞上测试这些变异蛋白是此实验技术的一大优势。实验的下一步,就是用几年的时间来对单独的变异蛋白进行临床前的动物研究。此外,这个实验利用了传统意义上的致命病毒,有可能会衍生出很多其他的治疗性应用。

全文阅读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药用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对近年来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的化学成分,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特此举例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抗乙肝病毒药物药用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乙肝防治的新前景。

【关键词】抗乙肝病毒药物;活性成分;机理

乙型肝炎(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较高等特点,是全球性的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同时乙肝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也关系密切,所以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有效治疗慢性乙肝对人类生命健康有重大的意义。

1抗乙肝病毒药物

1.1核苷类药物新一代核苷类似物分嘧啶衍生物和嘌呤衍生物两大类,前者代表的有拉米夫定,后者有泛昔洛韦、喷昔洛韦化学名2’,3’-二脱氧-3’-硫代胞嘧啶,是治疗艾滋病的核苷类HIV逆转录酶抑制剂[1]。为1999年获得FDA正式批准使用的临床治疗乙肝病毒的新药,是一种有效的乙肝病毒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三磷酸代谢物对乙肝病毒复制的链终止作用远远大于其作为三磷酸胞苷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HBV聚合酶,从而抑制HBV的增殖,拉米夫定对HBVDNA的抑制作用及治疗HBV感染的短期疗效已得到肯定。

1.1.1泛昔洛韦(Famciclovir,FCV)

FCV是喷昔洛韦(Penciclovir,PCV)的6-脱氧衍生物的二乙基酰酯,生物利用度高,能抑制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形成和加工,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可明显降低血清HBVDNA水平,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1.1.2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全文阅读

抗病毒药物耐药研究论文

【关键词】,抗病毒药;,,耐药性;,,耐药机制

摘要: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达40多种,为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与临床其他抗感染药物一样,抗病毒药物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成为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抗艾滋病毒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抗流感病毒药物及抗疱疹病毒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病毒药;耐药性;耐药机制

Advancesinantiviraldrugresistanceandresistancemechanisms

ABSTRACTTherearemorethan40antivirusdrugsintheclinicaluse,whichhaveplayedveryimportantroleinthetreatmentofviraldiseases.Likeotherkindofantiinfectiondrugs,antivirusdrugscanalsoinduceresistanceinlongtimeusethatresultsthereducingoftherapeuticefficacyandbecomingaverytoughproblemintheclinicaltreatmentandthedevelopmentofnewdrugs.ThispaperbrieflyreviewedtherecentadvancesinresistanceandresistancemechanismsofantiHIVdrugs,antiHBVdrugs,antiinfluenzadrugsandantiHSVdrugs.

KEYWORDSAntivirusdrugs;Resistance;Resistancemechanisms

病毒性传染病居传染病之首(占60%以上),发病率高、传播快,对人类健康形成莫大的威胁。如艾滋病(AIDS)、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各种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感冒、婴幼儿病毒性肺炎、成人腹泻、病毒性心肌炎等等。近20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抗病毒药物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在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达40多种[1],为治疗病毒引起的感染发挥了重大作用。与临床其他抗感染药物一样,抗病毒药物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病情复发,成为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各类临床应用抗病毒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抗艾滋病药

全文阅读

核苷类药物抗病毒耐药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核苷类药物抗病毒的耐药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肝病专科住院就诊4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核苷类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在我国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4种核苷类药物(NAs)中,拉米夫定(LAM)治疗1年耐药24.0%,5年耐药70.0%;阿德福韦酯(ADV)治疗5年耐药14.6%;替比夫定(LdT)治疗1年耐药11.0%,2年耐药25.0%;恩替卡韦(ETV)治疗3年耐药1.7%。结论 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耐药性,产生耐药性的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核苷类药物耐药的特点和差异,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核苷类药物;慢性乙型肝炎;耐药性

核苷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 NAs)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治疗,目前,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4类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确切,但常产生耐药性。NAs耐药不仅可导致治疗失败,还可使疾病进一步进展,引起患者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加大后续治疗的难度[2]。因此,医学界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性的预防和管理,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少耐药性。本文以本院收治的436例慢性乙型肝炎为研究对象,分析核苷类药物治疗抗病毒的效果及耐药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肝病专科住院就诊4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3]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给予核苷类药物治疗。436例患者中,男279例,女157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35.7±1.46)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06±1.53)年;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时间1~7年,平均使用时间(3.14±0.28)年。

1.2方法 结合临床试验数据,以436例患者临床资料为样本,调查我国目前常用的4种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性。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