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捐资助学发言稿

捐资助学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付出爱的过程甜美无比

郭秦,就读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小学二年级时,郭秦创作的童话第一次获得征文竞赛一等奖,她把200元奖金捐给了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孤儿,她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在心中默默许下了一个诺言——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此,郭秦走上了爱心之旅。

10年来,郭秦在各类报刊发表了100多篇童话,出版了两部童话专著,获得了第17届冰心文学奖、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大赛奖、安徒生杯全国儿童文学奖、香港优秀青年作家奖、全国青年文学奖等几十个奖项,获得稿费、奖金、书款15万多。10年来,郭秦一直坚守着她的承诺,向贫困山区、灾区及慈善机构捐赠230多次,包括稿费奖金书款12.7万余元,书2300本,衣物200件,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她还组织同学们回收废旧物品建立爱心基金,开展了50多次扶贫助困活动,捐款50万余元、书2200本、衣物300件。

坚守“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信念的郭秦先后荣获了“中国消除贫困奖”、“中华慈善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文明青少年标兵、全国助人为乐楷模、中国教育年度新闻十大人物、中华十大女性公益人物等称号。

爱心是怎样炼成的

对郭秦来说,做好事、奉献爱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是根基深厚的“童子功”,所以来得分外自然,坚持并不费力。

郭秦出生于一个普通但幸福、温馨的家庭。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她读童话,买大量课外读物给她看,《雷锋的故事》她就看了拼音版、少儿版、成年版三个版本。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郭秦的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

郭秦的家庭并不富裕,当时妈妈下岗,房子拆迁后拿分配的公寓房时还贷了10多万元款。妈妈常跟郭秦说她小时候的生活状况,“我现在和妈妈那时比真是天壤之别,比起贫困山区的孩子来我就幸福多了。”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郭秦要艰苦朴素,生活上只要过得去就行。唯一的奢侈是买书,只要是喜欢的,就会毫不犹豫地买回家,思想素质是不能“过得去就行”的,绝对高标准严要求。

全文阅读

献爱心捐冬衣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前言

冬天马上来临,大家一定在整理秋冬天的衣服。您知道吗,还有很多地方,比我们住的城市要冷,那里的人没有足够的衣服穿,没有御寒的棉被盖……也许你也有这样一些衣服棉被,它们有些旧,或者样式不再时新了,所以你并不打算再常常去穿它用它。那么不要让你闲置的衣物和家里多余的被褥在你的衣橱角落里过冬,把它们拿出来,送给更需要它们的人吧!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动员大学生志愿力量,带动社会上的志愿力量,以冬季募捐为载体,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2.合理利用那些不穿的衣物棉被,给贫困山区的人民送去温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3.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开阔视野,锻炼和增强个人能力,丰富社会经验,锻炼自我,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加强与洛阳市小红帽志愿者协会的合作,增进友谊。

三.活动主题

献出爱心,送进温暖,让我们的爱心永相传。

全文阅读

人物精神 第14期

【经典素材一】

郭明义是辽宁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从1990年起,他54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累计六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他在16年中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给希望工程,累计为工友、特殊学生和灾区群众捐款超过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儿童。

郭明义做的远不止这些。2006年以来,他八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得到1700多人响应,占鞍山市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三分之一;2007年以来,他七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600多人伸出臂膀,累计总献血15万毫升。2008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郭明义爱心联队”,从12人发展到2800多人,捐款近40万元,资助了1000多名“希望工程”特困生。2009年以来,郭明义发起成立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汇集了200多名成员,是目前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组织……

其实,郭明义很清贫,三口之家挤在40平方米的房子里。但是妻子平静的笑容,女儿恳切的家书,都让人感觉到他们是幸福的。

多维品读: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郭明义的无私、质朴、乐观、勤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普通劳动者熠熠生辉的光辉人格。他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给予人们以无限的温暖与力量。2.爱心创造奇迹。郭明义在平凡生活中坚持爱的奉献,坚持雷锋精神的传承,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以一颗博爱之心,燃烧了自己,点亮了整个世界。3.助人为乐最快乐。

适用话题:奉献 助人 爱心 道德 快乐

幸福

【经典素材二】

全文阅读

受资助学生代表发言稿

亲爱的叔叔、阿姨、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能在这里代表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和激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受资助的同学感谢江州区非公经济人士对我们的帮助!(学生鞠躬)

叔叔、阿姨,谢谢你们!今天你们又带着一份沉甸甸的爱心向我们走来了,你们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正是因为你们的慷慨解囊,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我们才能安心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

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家庭非常贫困,生活极其艰难。但是"人穷,志不穷".面对困难,我们没有灰心。在学习上,我们勤学苦练,互助互爱。在生活上,我们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在老师眼里,我们争当好学生,在大人眼里努力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我们学做好公民。

叔叔阿姨们,有了你们的帮助,让我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更有信心。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珍惜生活。"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将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表现来回报关心我们的叔叔阿姨及学校的老师、同学,一定不会辜负了你们的一番期望。

最后,我衷心感谢叔叔阿姨对我们贫困学生的关心与支持。祝各位叔叔、阿姨及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受资助学生代表发言稿(二)

全文阅读

毕业生物品文化交流会策划方案

一、背景

大学作为传承和建设智力密集型社会组织,其教学与科研和管理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绿色大学建设必然要求大学组织努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方法之一为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绿色大学”不仅使校园环境的绿化,更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校已被评为驻邕高效的“绿色大学”,这一荣誉的维护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现将近七月,毕业生即将离校,众多毕业生反映难以处理一些有价值而又限闲置的物品,有相当一部分采取张贴小广告的形式,这样既费力严重影响我校绿色大学的形象。此外毕业了意味着离别,毕业生总渴望有一个表达自己对母校对学弟学妹感情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经济学社将举行第三届毕业生二手物品文化交流会。

二、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为推进校园道德人文建设与校园绿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架起大四毕业生与学弟学妹们交流的桥梁,传递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增强西大人的凝聚力。通过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与留言活动,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创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建设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服务,培养绿色人才,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题

绿色大学梦,情系你我他

四、活动的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广西大学学生经济学社

全文阅读

捐助10个孩子的王大姐

《郝先生一人捐助7个孩子》的文章刊登后,我们又陆续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捐款,其中淄博临淄区的王大姐最让我们感动。王大姐是杂志的老读者了,那天看完这篇文章后很感动,立即拨通了我们的电话。在了解了相关捐助情况后,她说,我这就去邮局汇2000元钱,帮助11期上那10个枣庄的贫困孩子,他们太可怜了,希望我这点微薄之力能给他们带去温暖。为了确保汇款单顺利接收,我们特意留了王大姐的手机号,以便通知她汇款单何时转到孩子们手里,毕竟2000元不是个小数!她却笑着说:“我信任你们,钱交到你们手上我放心,谢谢你们举办这样的活动。”这简单的一句话,实实在在地落在我们心里,心里顿时热乎乎的。

这是另一位捐助者顾姐姐在QQ中写给我们的留言:“最近没上网,所以刚看见你的留言。请不用给我寄捐助孩子的证书了,太麻烦。既然把钱寄到你社,说明我是充分相信你们的。钱虽不多,但却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意。如果条件允许我会长期资助那几个孩子,她们如果有什么事也可以和我联系,其他都不重要。”

正是有了广大读者的参与和信任,“爱心・幸福工程”活动才成为大家爱心的聚集站。

近期收到的汇款单:栖霞市胡向红女士、博兴县劳动局褚卫玲女士以及宋招弟老师捐助秀玲小朋友的汇款单。

春暖花开的日子,万物复苏,我们的爱也在心里发芽。捐助事宜请您发邮件到,或打电话0531-82027195咨询我们。

这些孩子需要您的资助:

业鑫,男,1999.11.7,淄博市敬仲镇许屯村,原上敬仲许屯幼儿园,父亲病故,靠母亲务农为生,无经济来源。

少弘,女,1996.7.6,淄博市敬仲镇西王官村,原上敬仲王官小学,父亲去世,母亲带俩孩子,无经济来源。

全文阅读

“字典”故事

那天下午,商报记者到学校采访买不起“字典”的贫困儿童。校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位伶牙俐齿的女教师,女教师轻拍她的肩膀,面授机宜,说得越悲惨越好。

她也真的不负老师的厚望。平时沉默寡言的她,一提起那段关于“字典”的悲惨经历,就泪眼滂沱,让在场的几位记者数度泪流。尤其是那位摄影女记者。更是哭得一塌糊涂。

她的“字典”故事在报纸和网络上同步刊登。各地的好心人打来电话,鼓励她这个三岁丧父,四岁丧母的孩子要学会坚强,并源源不断地给她寄来书包,文具,衣物,食品以及现金。

她的确是一个机灵的孩子。当杭州一位先生决定长期资助她,并承诺每个月按时给她寄来生活费时,她在电话里脆生生地叫了声“爸”,让人心碎。社会也为此向她就读的学校捐赠了八百多本《新华字典》。

“让每一个贫困生都有一本《字典》”,是商报筹划的主题活动。她作为“字典”故事的主人公,被特邀参加在市少年宫举办的“爱心‘字典”’募捐活动。她的发言稿由报社和学校联合撰写,然后逐字逐句地让她背诵。

商报记者告诉她,她的发言将在募捐的高潮处,越煽情越好。

年仅十二岁的她,仿佛早已经历了无数硝烟的洗礼。走上主席台,她很有礼貌地朝下深深地鞠躬,尚未开口,已是掌声一片。

她一字一顿地讲起她的“‘字典’故事”:因为家里太穷,没钱买《字典》,找同学借《字典》查阅,不料某页被饭粒粘住而被翻坏了,同学要她赔,奶奶卖了鸡蛋,赔了同学5角钱……

全文阅读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人物

韩红:更愿做慈善者

1月7日,“韩红美丽世界――世界巡回演唱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场直接与慈善挂钩的演唱会。韩红承诺,在扣除成本后,全部票款收入将捐给慈善事业。如今的韩红更愿意将自己视为一名慈善志愿者而不是歌手,其50%的时间用于慈善,30%用于团里的工作,剩下的时间是各种演出。

韩红1971年出生于昌都,中国大陆女歌手,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热心公益事业爱心大使、中国儿童健康教育基金大使等职。

2004年,她参加了救助失聪儿童的募款活动;2005年,到香港参加海啸赈灾义演,捐款10万元;2007年,参加“为残奥会助威”“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加油”活动,联合爱心企业捐款20万元;2008年,捐款30万元给新疆、内蒙古、三所少数民族孤儿学校。

2008年汶川大地震,韩红发起“韩红爱心行动”团队,三天募集资金275万元和价值500余万元的物资。此后的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云南盈江地震……几乎每次大的灾害发生后,韩红都会带着“韩红爱心行动”团队跑到现场帮助救援,并捐款。目前,该团队已由最初成立时的两个人,发展到如今的100余人。据悉,韩红和她的爱心团队已捐助3300万元。

目前,韩红正在注册“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

全文阅读

私家藏书的“不散之散”

前些年,媒体以大字标题“巴金赠书惊现旧书摊”、“谁亵渎了巴金”等等披露,有人在京城旧书摊上发现印有“巴金赠书”、“北京图书馆藏书”等印章及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财产登记号的外文书刊。还说摊主说的,是国图外文期刊部处理的过期期刊。据报道,巴金老人晚年很重视捐赠,曾六次向北京图书馆(后更名“国家图书馆”)捐赠书刊,其中1981、1982年两次捐出3000多册。家属回忆,巴老捐书是有计划的,比如《随想录》手稿,第一、四卷赠上海图书馆,第二、三卷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五卷则捐献国图。一时间,报刊上指责国图的文字如潮。巴老的子女更是感到震惊和伤心,认为国图“辜负了父亲的信任,也伤害了一位毕生视书如命的老人的感情”,因此要求国图归还捐赠的手稿。捐赠如此结局,大概是当事人始料不及的。但双方的初衷,应该是希望合作,妥善保存捐赠的书刊,为巴金和现代文学的研究作贡献。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为什么事与愿违?乍一看,或许是国图疏于管理,造成受赠期刊“流失街头”,未能尊重巴老及家属的感情,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很可能,像报道的那样,有些“文化老人”和藏书家,本来想学巴老的,从此就不敢向国图捐赠了。然而细加分析,就会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涉及私家藏书捐赠的一些基本原则及社会功能问题。因为捐赠不仅是藏家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也是读者关心的事,还可能影响到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我想,有必要时论一下其中的道理,研究一两个“案例”或值得学习的榜样。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功能特色和声誉,多是由藏书决定的,发展藏书便是图书馆的生命线。藏书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却离不开私人即藏书家的贡献。真正的读书人都是爱书的。用心挑选,四处访求,持之以恒,就成了藏书家。追源溯史,私家藏书可谓现代图书馆的鼻祖。世界上好些有名的图书馆,都始于私家藏书,尤其珍本善本大多来自私人捐赠和洽购。比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是美国最老,也是世界最大的学术图书馆,拥有70多个分馆和1500多万藏书。它的“出身”却并不显赫,第一批藏书得自一位剑桥毕业生约翰・哈佛先生1638年的遗赠,约400册,以《圣经》与神学著作为主,还有语法、词典和古希腊罗马文学,都是主人从英国带来的。大学就以这位捐赠人(bene'f&ctor)的名字命名,叫哈佛学院。如今校园里常见到游客站在哈佛先生的铜像下,手摸他的皮鞋留影,皮鞋下方刻着几个字,称他是大学的“创始人”(founder),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可见图书馆对于一所珍爱传统的大学,在师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再如,拥有世界第四大藏书的纽约公共图书馆,也是以私家藏书起家的,每年都有大批私人捐赠。镇馆之宝则是流入美国的第一部“古登堡《圣经》”,受赠于图书馆的创始人之一列诺克斯先生。

私人向图书馆捐赠(包括遗赠)藏书,在欧美是看作造福公益的,所以国家有一整套法律规章,例如免税待遇,支持捐赠。在我国,随着经济起飞,教育普及,社会逐渐富裕,热爱藏书的国民大增。2008年创办的《上海书评》,每周介绍一个书房,图文并茂,把读书人跟藏家的强烈的求知欲、执著的事业心展现出来,也是这潮流的一份记录。人之常情,藏家在自己鉴赏使用,同好间交流切磋之余,总是希望一生心血的收藏能够得到社会认可,有助于他人求知和学术进步,成为公器而长久完整地得到保存。可是现代社会高度商品化,利润驱动,拍卖业无孔不入,让私家藏书难以世代传承。所以,越来越多的藏家经过慎重考虑,都选择了图书馆为自己藏书的理想之归宿。

藏家捐赠是个人意愿的实现,图书馆却大多是公共机构(包括由私人基金建立的向公众开放的非盈利机构)。私家藏书通过捐赠/遗赠,完成财产或法律上物权的转让,成了图书馆即公共机构的收藏。私家藏书的“脱胎换骨”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即通过捐赠人的自愿行为,把藏书分离出私人领地――个人地位、财富、欣赏趣味、收藏目的等――加入图书馆所代表的公共领地,向读者开放,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的对象。这一场所的转换,实际上是从藏家支配的私人生活语境进入图书馆服务的公共话语语境。公共话语及其支配性功效,如福柯所言,是现代社会组织的“纲”。在这个由理念、态度、行动、信仰及实践组成的言说系统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套系统化的语汇表达甚至行事风格,限定是非和真理谬误的疆界,从而对事物作出观察、评价。藏书人决定捐赠图书馆,就是选择服从公共话语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尺,个人意志从前排退居后位。图书馆藏书的管理评价,遵从的则是图书馆的读者、研究者和公众的集体意志,服务于公众的需要。换言之,捐赠藏书的命运,从长远来看,是由公共话语的建构,而非捐赠人的意愿所决定的。

这一点我们还可以换一角度观察。藏书之能够捐赠,是因为有价值、有用。有趣的是,同是捐赠,钱款和物资的价值不因捐赠改变;而藏书的价值却易受捐赠带来的话语语境转换的影响。这是因为,货币物资的价值跟着市场走,不是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藏书的价值,却是人们的情感、寄托的理想和使用功能的结合,因所处的话语语境不同,价值也不同。以个人兴趣和需要建立的私家藏书,充满个人情感、智力、立场之主观色彩和倾向,其价值在进入公共话语后,评价系统变了,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重新定义。藏书的主观情感价值引退,客观的文化社会学术价值独立出来,接受历史的评判,并由此进一步影响到藏家和捐赠人的贡献即历史地位。现代图书馆是一门复杂的公共事业,视读者需要发展藏书,提供服务,以期实现最优成本效应和管理功能,促进各级教育、学术研究和公众文化生活的繁荣。根据这一使命,图书馆“照章办事”,把受赠藏书纳入馆藏和读者服务系统,加以评价管理。其间的一些处理安排,如果与藏家或捐赠人的个人意志、需要或感情发生矛盾,也就不奇怪了。实际上,这公共话语的制约在藏家决定捐赠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图书馆能够提供的回报,则是一种藏家本人无法独力实现,却十分向往的可能性,即私人藏书的最高境界:进入公共记忆而成为历史,经受人们长久地回顾、论说和评价。

这一可能性,便是捐赠人参与公共话语建构的动力和出发点;它的实现,则首先取决于图书馆和藏家双方的智慧、坚持及精诚合作。因此,捐赠人须了解图书馆的藏书管理原则、发展方向和读者需求,理智地设计捐赠方式,积极营造有利于捐赠藏书长久保存的公共环境。这么做既是明智之举,也是捐赠的一项基本原则。

具体说来,有两方面要特别注意。首先,服务读者是图书馆最大的公益,所有馆藏概不例外,这是捐赠人不可不考虑的。比方说,收藏贵在完整,无论对于鉴赏、保存、研究抑或使用。倘若

一部收藏拆散了捐赠,例如上述巴老的《随想录》手稿一分为三,仿佛留作纪念,就不是理想的做法。这是因为那手稿的主要价值在学术研究,即对作者和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其次才是它的纪念意义;后者依存于前者――有研究才会有纪念。手稿拆散,就颠倒了两者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给读者和学者造成不便,也不利于永久保存,客观上降低了手稿的研究价值,与捐赠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矛盾。这是藏家应记取的一个教训。其次,捐赠人需要与藏书同步,完成心理上的语境转换,克制个人感情,公益为先,尊重公共话语的思维方式。藏家对多年的精心收藏怀有深厚的感情,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但历史很诡吊,公众的长期记忆力有自身的逻辑和基于公共话语的“感情”。图书馆既是公共机构,它重视的无非是藏书的实用、研究和历史文化价值,并据此管理使用(借阅展览复制出版),决定保存或淘汰。因此,我们要求图书馆永远“尊重”捐赠人的感情是不现实的,这样期待有时反而会干扰捐赠人的考量,不利于公益,也不符合捐赠的大目标。相反,只有把纪念留在私人语境,将个人情感剥离出藏书和捐赠程序,才能更好地设计捐赠,给藏书找到最合适的图书馆,充分实现它的社会价值。而图书馆方面,明了并接受了捐赠人的意愿和考量,就能够根据专业管理程序,尽快尽善地将捐赠藏书开放,通过读者的使用和学术界的研究,激活藏书在公共话语语境中的生命力。

全文阅读

地方媒体特派记者如何“特”起来

提要:灾难发生后,地方媒体通常会派特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报道。在当前的媒体格局中,地方媒体的灾难报道如何作为,与国家级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信源如何形成差异化报道,即如何让特派记者的稿件“特”起来?本文以大连地区两家报纸——《大连晚报》和《半岛晨报》的雅安地震报道为例,分析此次灾难报道中这两家媒体特派记者的采访理念和报道特点,探讨地方媒体参与重大灾难报道的规律,以促进、提升地方媒体整体报道水平和影响力。

关键词:芦山地震 特派记者 大连晚报 半岛晨报

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之后的第二天,《大连晚报》《半岛晨报》(以下简称晚报、晨报)分别派出特派记者前往采访。总结来看,这两家地方报纸特派记者从震中发回的报道,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发挥地方媒体“小、快、灵”的特点,高质量完成“自选动作”报道。

地震发生之后,受众最想了解的当然是灾区的人员伤亡、灾区救援方面的信息,这些内容必然成为媒体特派记者灾区报道的主体。但是,媒体属性、特点不同,也决定了报道侧重点、报道风格的不同。国家级媒体的灾难报道以整体大局为主,微博、社交媒体则突出传播者个体的亲身感受。地方媒体特派记者的报道要想占一席之地,就得充分发挥其“小、快、灵”的特点,选取独特的报道视角,以大灾难中普通人的故事为切入点,展示人性的温暖。

此次,晚报晨报的灾区特派报道就体现出这一点。《淡定川人和老公在震中失去联系妻子心急如焚徒步寻夫》(晚报4月22日),报道了一个新婚只有两个月的妻子,徒步震中,寻找在深山从事地质勘探的老公,稿件的故事性很强,牵动了许多读者的心;《用血肉之躯护子公婆讲述感人母爱》《桌椅挡住教室门7名男生开出生命通道》(晚报4月23日),报道了灾难事故中的大爱故事,追踪灾难事故背后的新闻;4月24日,晨报的三篇稿件报道视角也比较新颖:《伤残车被征成救援车》《救援消防多为90后几乎人人带伤》和一组图片报道《家塌了最值钱的猪崽得背走》,真实记录灾难中普通人的故事,新闻的可读性很强。

可以看到,上述稿件都是这两家媒体根据自身特点,在国家级媒体灾难新闻等常规报道范畴以外,采取不同的报道视角,加强底端新闻采集。其实,也可以把这种“查缺补漏式”采访,称为地方媒体灾难报道的“自选动作”。“自选动作”报道特色就在于,在看起来纷繁复杂的现场中,理清思路,寻找报道的空白点,与国家级媒体的报道形成差异化。类似这种报道思路在此次雅安地震报道中还有很多:晚报4月22日《震恸后的芦山县城在忙碌中重现生机》,分别采访了烟摊老板、环卫工、医院药剂师,报道了芦山县城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这个原来并不闻名的川西县城里、在那些普普通通的芦山人看来,学校会复课、生意会重新开张、因为地震一度被打乱的生活也将恢复正常。”这样的笔触和报道视角充分发挥了地方媒体“小、快、灵”的优势,从小处着眼,报道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这两家媒体的特派记者在报道灾难事件中小人物故事时,还着重挖掘故事所蕴含的正能量,选取富有人情味的报道素材,增强了报道的厚度和张力。例如,4月23日晨报《芦山的早晨》《这是一碗最好吃的面》等报道,记者站在普通人视角,记录了这次地震给人带来的感受,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人的崇高与尊严被定格。《生活,还在继续》(4月23日晚报)这篇报道记录镜头下的灾区生活,传达灾区人们面对灾难的乐观、坚韧精神。《芦山的故事》(4月25日晚报),其中的“芦山故事之小周”报道了免费摆渡司机的平凡故事;“芦山故事之腊肉”再现了孩子在物资相对短缺情况下,面对灾难,面对美味的瞬间反应。其细腻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描述,给灾难增添了一抹温暖色调,这样的新闻很有质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