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祭祖发言稿

祭祖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清明立碑、祭祖、发家谱仪式上发言稿

尊敬的啜氏宗亲各位长辈兄弟姐妹们大家好!

今天,对于我们啜氏族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第一,是要为我们老祖宗啜彦信立墓碑;第二,是发啜氏家谱。

续家谱、立祖碑这两件事的发起,是跟山西东于村召开2017年第二届全国啜氏宗亲联谊会分不开的,受联谊会的影响,我们不但提出了续家谱,大家还提出了筹建西紫结啜氏祠堂,许多人主动提出愿意出资。在去年十月份马连会议期间,我同庆站、广站、红军、世松、世伟等商定,先把家谱和祖宗墓碑这两件事完成。

续家谱、立祖碑这两件事的筹备过程中,我们啜氏宗亲,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显示了空前的团结一致,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表现在前期准备工作过程中,大家都积极做出了大量的无私的奉献。 在祖碑筹建过程中,西紫结村的啜世松、啜红军、啜俊雪、啜丙学、啜丙波、啜丙泽、啜建华、啜之良、啜世伟,东紫结村的啜芝谦、啜芝瑜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他们几次开会研究,奔曲阳订碑,多次去墓地勘察。尤其是红军,带领大家维护祖墓,整理村容村貌,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

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的立祖碑印家谱捐资行动表现的十分踊跃。参加捐款的有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学童206人捐了款,几乎我们五个村的啜氏家人,家家户户都有。尤其是,全国啜氏宗亲理事会副会长,秦皇岛市抚宁县演武营村啜雨,也为我们捐了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的欢迎。

我们的啜氏家谱,从去年的五一到今年的三月经过十个月的努力,终于编续完成今天和大家见面了;这部家谱是河北枣强紫结啜氏家谱有史以来入编人数最多的一部,也是寻找地域最广,难度极大的一部。尽管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一定还会有不尽人意甚至不妥之处,敬请谅解指正。

在家谱编修过程中,许多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尤其是西紫结村的啜庆站、啜广站、啜俊雪;东紫结村的啜芝谦、啜芝瑜;大有村的啜芸香、啜胜军;清凉店村的啜大鹏教授和啜继东;沙河村的啜庆军;北京顺义孙各庄的啜长利。

全文阅读

满族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研究

满族面具源于萨满教遗存,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期。远古人们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受神灵支配,出于崇拜,他们模仿心目中的神灵形象制作出神灵面具,试图借助面具获得神灵的庇护。每个满族面具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神话([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这些神话依附于白山黑水的山川地貌,大都反映了满族民俗文化的艺术特征,具有珍贵的原生态研究价值。

一、满族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

满族面具艺术是萨满教观念的物化形态和表现形式,蕴含着北方文化的神韵,是宗教、民俗、艺术等多重文化的积淀。它具有原始艺术的形态特征,可谓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满族面具艺术的出现与北方渔猎游牧生活直接关联。《瑷珲十里长江俗记》记载:“白熊皮盖面,狼伙不敢进”,“以鹿獐头骨遮身,可得其仔”。可以说狩猎经验与对自然的敬畏心理统一起来,就诞生了祭祀中的面具形式。往昔,满族先世女真人适应狩猎生产的特点而举行的春、秋常例祭,就是戴面具祭神娱神的仪式(郭淑云《原始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5―586页)。

满族面具是萨满教的核心――“万物有灵”观念的具体体现。满族面具艺术的类型与人类原始崇拜的类型一致,同样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种。自然崇拜类型的满族面具体现了满族先民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心理,在恐惧与期望中创造了无数幻念中的神灵,盛行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部落大祭,如火祭、雪祭、海祭等。例如黑龙江省爱辉县五大家子满族徐姓家族至今保存一枚星神面具,族人尊称“乌西哈恩都力”,为星祭时主祭萨满所佩戴(同上,第586页)。图腾崇拜类型的满族面具源于祖先相信自己与植物动物有特殊联系,同时相信植物动物是生命迫切依赖的食物([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是生命力的源泉。出于食物崇拜心理,满族先民把花、蘑菇、蛇、鹰等作为崇拜对象,例如满族面具中有花神(伊尔哈思都哩)、蛇神(七彩梅合)等形象。这些都是采集与狩猎生活遗留在满族面具艺术中的原始印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对本氏族有重要贡献的“英雄人物”的重要性,认为他们死后“灵魂不散”,依然守护着本氏族,因此出现礼仪繁缛的祖先崇拜祭祀。在满族面具类型中祖先崇拜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量众多,如大罕祖先神、七乳妈妈(那丹忽浑赫赫)、始母神(佛朵赫赫、佛多妈妈)等都是为人熟知的满族面具形象。其中始母神后演化为保婴神,主司氏族子嗣繁衍。在满族古代大祭中,主祭只有戴上始母神面具才有权传达神谕(郭淑云《原始态文化――萨满教透视》第586页)。

二、满族面具的审美特征

满族面具从形制上看有戴式、挂式、替身式(较小,用后即焚)。遗存的面具图稿是由毛笔或铅笔画成的简要底稿。一般情况下,萨满完成祭祀仪式后不敢保留面具的图稿,都要烧掉,唯恐受到神灵责罚。但长白山宁安地区满族镶黄旗富察氏家族族长傅英仁却是一位勇于革新的萨满,他保留了许多珍贵的面具图稿资料(王松林《中国满族面具艺术》,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这份藏品为我们展示了满族面具的鲜明特征。

有些学者在总结满族面具的造型特征时,大多概括为:象征性、拟态性、幻化性、夸张性、符号性等,但这些审美特征并不能说明满族面具的独特性。其实宗教祭祀仪式中的满族面具形态具有不同于一般民间面具的审美特征,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全文阅读

“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四)

【内容摘要】明清以来,礼学著作汗牛充栋,探讨神主祧迁的专著与论断不在少数,《茗洲吴氏家典》虽然只是明清之际安徽休宁吴姓宗族的一份普通的家乘,但在此著作中,它系统的论述了神主祧迁与昭穆制度的关系。更为难能的是,因为昭穆制在神主祧迁这一方面历代学者众说纷纭,《家典》的解说虽然也只是一家之言,但是《家典》引入了明清以来礼学家关于“于心有安”的治礼观点,认为祧迁之制,庶几神人两无相怨即可,这种论断,可以视为昭穆制度在明清的递嬗。

【关 键 词】昭穆;于心有安;《茗洲吴氏家典》;神主;祧迁。

【作者简介】彭卫民,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礼学与清

代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一、缘起:明清之际关于昭穆坐向

的争论

在本研究第三部分中提到,王阳明(1472-1529)在《寄邹谦之》一文中粗略地谈了他对昭穆制度的看法:

今祠堂之制既异于古,而又无太祖东向之说,则以西为尚之说诚有所未安。礼以时为大,若事死如事生,则宜以高祖南向而曾、祖、祢东西分列,席皆稍降而弗正对,似于人心为安。曾见浦江郑氏之祭,四代考妣皆异席,高考妣南向,妣皆东向,各依世次稍退半席。其余男女之列,尊卑之等两得其宜。今吾家亦如此行[1]。

全文阅读

宋代祠堂的经营管理

摘要:祭祀祖先实际上是一种宗教仪式,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然而,在宋代之前,祠堂与家族祭祀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在宋代士大夫的推动引导之下,祠堂逐渐成为家族祭祀的场所,承担起家族祭祀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族人对祠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创造收入,以供祭祀祖先、接济族人、兴办学校等等用途。

关键词:祠堂;宋代;朱熹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32-02

早在战国时期,祠堂一词就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楚辞章句》中写到,屈原流放之时,看到“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1]。到了汉代,有关祠堂的记载就多了起来。汉代流行墓祭,不少公卿、贵族在墓所旁建祠堂,以纪念先人。唐朝流行家庙,祭祖活动多在家庙中进行,祠堂承担的多为纪念先贤、消灾祈福之功能。

一、宋代新型祠堂的出现

宋代出现了新型的祠堂。北宋前期,人们祭祀祖先的形式主要是寝祭。与此同时,人们根据自己家族的实际情况创造适合自己的祭祀祖先的方式和场所。《河南穆公集》记载,任中正的母亲去世后,他为了祭祀先人,“治其第之侧隅起作新堂者,敞三室而五位,前后左右皆有宇,以引掖之华以丹刻之饰。”这新堂之上“其严慈之尊,长幼之序,煌煌遗像,堂堂如生。”这个新堂取名曰“家祠堂”[2]。仁宗年间,石介也“于宅东北位作堂三楹,以烈考及郭夫人、马夫人、刘夫人、杨夫人、后刘夫人居焉”,名之曰“祭堂”[3]。

首先是祠堂建筑。祠堂要建在房屋正房的东面,坐南朝北,依据占地面积的大小来决定祠堂的规模。

祠堂之制,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众叙立。又为遗书、衣物、祭器库及神厨于其东,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扃闭。若家贫地狭,则止为一间,不立厨库,而东西壁下置立两柜,遗书、衣物,东藏祭器,亦可正寝,谓前堂也,地狭则于厅事之东亦可。凡祠堂所在之宅,宗子世守之,不得分析,凡屋之制,不问何向背,但以前为南,后为北,左为东,右为西[4]。

全文阅读

李铁城:铸就丰碑传千秋

“具茨巍巍,溱洧泱泱。轩辕之丘,天降轩皇……宇内一统,万民景仰。”

2006年3月31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由李铁城为大典起草的拜祖文,这一天在全球炎黄子孙耳边回荡。

李铁城,是郑州的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多次为炎黄二帝撰写祭文的传奇人物。特别是1996年,他为陕西拜祭炎帝起草的拜祖文,后来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供世人赏阅……

撰写《祭炎帝文》

说到李铁城写《轩辕黄帝之碑》,得从《祭炎帝文》说起,而说《祭炎帝文》,得从一则征文广告说起。那是1996年,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了一则征文广告,向海内外有识之士征集“祭炎帝文”。这引起了李铁城的注意。

当时,他引起学界关注的新作专集《新道德经》刚刚出版。为了这本书,他已是心神俱疲,决定休息一些时日。而这则广告所要求的内容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撰写了《祭炎帝文》应征。

李铁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涉猎碑文创作。他先后为陈氏始祖、新密原地下党县委书记王东旭、台胞陈超凡、豫剧大师陈素真及本村为群众做过好事的李国安等撰写过十多通碑文。其中引起巨大反响的当推为登封一头义牛撰写的《义牛冢记碑》,一时间声名鹊起,被人誉为碑文专家。

以他数十年的学养,写碑文本是驾轻就熟的事。但炎黄二帝是中华始祖,写祭炎帝文,非一般文章可比,不涉猎则无碍无咎,一旦涉猎则必祭以心血。他闭目凝神,思索如仪,然后以饱满的激情费一昼夜写毕,此后是润色、定稿、寄出,不久被征文组织者告知文章中奖。2001年,这篇《祭炎帝文》被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选进高中语文教材,享誉全国。此前,四川著名戏剧家魏明伦涉猎碑文,有名望,现在,二人被人并称为北李南魏。

全文阅读

关于清明节祭在烈士墓前的讲话稿范文参考

清明节将至,学校都会组织去扫墓,小编特意带来关于清明节祭在烈士墓前的讲话稿范文参考,分享给各位同学们,具体内容如下。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

适值清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们的校园到处生机勃勃,桃红柳绿,今天在这里隆重集会,用演讲的方式,悼念先烈,祭奠英灵,目的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勿忘历史,以史为鉴。

同学们,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祭扫先辈,缅怀过去,不是要我们沉浸在无限的痛苦之中,而是为了更好地激发我们奋勇前进的斗志;祭扫先辈,缅怀过去,不是要我们对历史耿耿于怀,而是要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开创未来;祭扫先辈,缅怀过去,不是要我们无限地悔恨,而应把历史作为镜子,既照着过去,但更多的应是折射未来,让今天的我们以史为鉴,以史立志!

同学们,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如何继承先烈的遗志?如何发扬革命光荣传统?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太难了,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能够按照《中学生守则》、《“文明学生”四十字规范》要求去做,认真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家里,做一个孝顺父母、关心老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帮手”;在社会上,做一个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标兵”;在学校里做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伙伴”;在公共场所做一个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一个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烈士忠魂,就足够了。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的身上,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富民强国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用信心、诚心、雄心去演绎我们精彩的人生,莫让年华付水流!

以上就是为大家准备了关于清明节祭在烈士墓前的讲话稿范文参考,希望能给一些启示。更多关于清明节的精彩内容更新在这里,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全文阅读

试论王念孙《说文解字残稿》

摘要:王念孙有《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一卷收录在《晨风阁丛书》中,本文就其体例、校勘方法、流传勾勒出《残稿》的概况,试图说明王氏是一位不可忽视的说文大家。

关键词:王念孙;《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概述;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02-01

王念孙(1744 ――1832),字怀祖,自号石J,高邮人,王引之之父,有《读书杂志》、《 广雅疏证 》等。他曾为《说文》做过校勘,但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现仅存《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1卷(下文简称《残稿》),收录在《晨风阁丛书》中。

一、概述

(一)体例

根据《晨风阁丛书》,《残稿》前有“此是王怀祖所校《说文》,只钞得此数页,惜未录其全本。曲阜桂馥记”的说明,书后有许瀚识和蒋斧跋。正文部分著录一百一十九条《说文》校勘记,其体例如下:先写部首,下接若干条下属字的校勘记,最后在各校勘记后说明该部首所收字数及重文情况。

王念孙校勘记先注明徐锴《说文系传》中对某字的解释,再列举《玉篇》、《广韵》等字书的解释,接着说明自己的考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全文阅读

潍县旧时节俗漫述

[摘 要]以时令为序,对其民俗事象作了具体描述,反映了人们追求平安吉祥的民俗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民俗文化。

[关键字]潍县 节令 习俗

潍县即今潍坊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古国,民风民俗极为丰富、庞杂。本文试就潍县的旧时节日习俗作一具体介绍。

元旦:古代的元旦,就是现在的春节。潍县旧俗这天,人们很早就起床,换上崭新的衣服。首先要敬神祭祖,摆上供品,燃放爆竹,焚烧纸马。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守岁钱。亲朋街邻之间相互拜年,恭喜新春,互说吉利话。已出嫁的女儿,这天不能回娘家拜年。家家举行家宴,俗称吃团圆饭,取一年合家团圆之意。酒菜丰盛,主食是水饺。水饺潍县俗称扁食、饺子、孤查。《潍县志稿-风俗》称:“无贫富均食饺子,殆取更新交子之义。或暗以花生、枣栗及铜钱藏之饺子中,家人食得者,则辄幸遇事顺利。”水饺包上花生,食者兆示长寿;栗子,食者兆立子也;枣子,食者兆得甜头。铜钱,食者谓得财气,一年中不缺钱花。

春节所食水饺,一般是白菜肉馅,或是韭菜肉馅。家中有食斋者,水饺是素馅,取“一年素净之意”。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俗称灯节。相传始于汉盛于唐,至北宋末为鼎盛时期。

潍县元宵节最受欢迎的属舞龙灯。城门装扮为龙门,周围挂满五彩缤纷的彩灯,龙门内烟云缭绕,吐火戏珠,锣鼓喧天,鞭炮不绝,蟠屈蜿蜒欲奋飞,随即冲出城门再戏于河上之木桥,此时,灯月交辉,澄水映彻,非常壮观。大街小巷,竞出舞龙最多时达七十二条。

其它节目有踩高跷、扑蝴蝶、跑旱船、跑毛驴、鱼鳖虾蟹蛤蜊等。更有打铁花、放花杆,银花火树,彻夜欢腾。十六日这天,妇女到东北城头上的真武祠进香,俗称“跑老猫”。所谓“老猫”,是一木虎,系真武爷生前之坐骑,因虎与猫形相似,讹传所致,有谚:“摸摸老猫不害眼”。潍县文人郭麟曾题竹枝词曰:“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丐一年无百病,艾香争把石人烧。”

全文阅读

冥钱流行述略

本文所说的钱指冥钱,又称寓钱、冥币、冥钞、冥镪、冥纸、神纸等,因其大多用楮皮纸制成,又称楮钱、楮币、楮镪等。又有用箔纸制成的金银元宝之类,谓之纸箔。

纸钱的前身是瘗钱。瘗钱即陪葬的钱,至迟在汉代就已出现。《汉书・张汤传》载:“会有人盗发孝文园瘗钱。”

古人之所以埋钱烧纸钱,是相信人死之后在阴间同样需要钱财,这样做是为了供死者所用。所以纸钱又称冥钱、冥币,也就是阴曹地府使用的货币。

纸钱起于何时,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作了考证,认为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依据一是《法苑珠林》称“纸钱起于殷长史”;二是《杜诗辨证》称纸钱起源于南朝齐东昏侯;三是《封氏闻见录》称“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封氏闻见录》与《法苑珠林》均成书于唐初,作者距六朝未远,所见所闻当有所据,所言较为可信。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曾出土有东晋十六国时期纸鞋、纸靴、纸帽、纸棺等纸明器,可佐证纸钱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历代纸钱的盛行,从诗词即可略见一斑。唐李贺《神弦》“纸钱塞率鸣旋风”,张籍《北邙行》“寒食家家送纸钱”,宋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树枝零落纸钱飞”,苏轼《与郭生游寒溪》“风吹旷野纸钱飞”。

从地域上看,大概自中原、江南以至边塞,各地皆有此俗。

华北、中原、江南等地自不必多言,各地的地方志多有描述。西北、东北、岭南、西南等地的少数民族也有供奉纸钱的习俗。《宋史・礼志》载契丹使者为其皇后祭葬,也焚纸马。《奉天通志》说:“满人丧制……则备香楮祭品,合家或邀至亲至坟前敬奠。”《黑龙江志稿》说:“蒙古部落……停柩三五日不等,焚香奠酒,烧纸。”《广西通志》说,壮族于殡途中“施钱”(撒纸钱);侗族“在棺内铺数层纸钱”;苗族、仫佬族老人气绝烧“落气纸”;毛南族,人死后,孝子要手执纸钱到井边“买水”浴尸。《全县志》说瑶族祭祖“挂纸钱于墓四周”,“焚纸钱于墓前”。湖南《凤凰厅志》说苗族丧礼“剪白纸作标钱悬挂于死者棺首”。《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说:“每年正月十五在祖先坟上烧纸钱。”《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说,“备办祭品纸钱至丧宅吊唁,下葬时要放纸钱”。

从社会阶层上看,自皇室到富家大室再到平民百姓,丧葬祭祀皆用纸钱。

全文阅读

宗教文化对黔东南苗族鼓舞的影响

摘要:数千年来,苗族历经各种战乱和迁徙,从北向南,从东向西,从宽阔的中原到丘陵水乡,最后避居于荆棘满布的西南野岭。其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苗族文化保留着较多的原始宗教色彩,凸显了鲜明的原始宗教文化特色。黔东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其最为丰富独特的鼓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苗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其舞蹈中呈现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文化现象。

关键词:原始宗教;黔东南;苗族鼓舞

原始宗教是人类社会中最初的宗教历史形态,是宗教史上最原始的结构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其经历过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并且在这一历史过程的不同阶段上,出现过各种不同的宗教形式,“从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材料概况起来,大致有拜物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灵崇拜和多神崇拜等诸种形式。”1

一、苗族原始宗教文化概况

原始社会时期的苗族先民们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同样把希望寄托在与其日常生活有重大关系的事务上,并加以崇拜。“在《苗族古歌》、《苗族史诗》和《古老话》中,从天上的日月星辰、雷电乌云,地上的树木花草、虎蛇犬牛,到地下的金银宝藏,水中的鱼龙蟹虾等等,在原始时代的苗族先民头脑中,都被人格化了。”2苗族先民把这些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物体赋予人的生命,正是从“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中,产生了原始宗教,“苗族曾经经历过自然、图腾、祖先三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特征的重大崇拜阶段。”3

(一)自然崇拜

自然是宗教的最初原始对象。直接针对自然界本身的自然崇拜,是人类宗教活动最早阶段上的崇拜,它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论”观念基础之上的。原始人类相信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有灵魂,而这些“精灵影响并控制着物质世界中的事件和人的现实生活和来世生活,而且精灵控制着与人的接触,并且对人的行动感到高兴和不高兴,”4从而对人实施奖惩,在这种意识影响下,人们把生存世界中所有的不幸和灾祸,所有的平安和幸福归结于自然神灵的发怒和恩赐,所以必须对自然神灵进行祈祷和祭祀,以求庇佑,久而久之,便形成自然崇拜。原始时代的苗族先民同样存有“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对天、地、日、月、花、鸟、鱼、虫等自然物加以崇拜,并把它们同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

(二)图腾崇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