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加工综合实训报告

机械加工综合实训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向作品制作的综合创新工程训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针对传统的工程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作品制作的综合创新工程实训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作品制作 综合创新工程训练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14-03

当前,高等教育已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向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近机械和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工科大学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工程训练在要求学生学习工艺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高校的工程训练都是从金工实习发展起来的,各实习工种之间彼此独立,没有工艺上的关联,各工种加工出来的只是一个个独立的零件,没有形成能实现一定功能的具体的作品或部件,导致实习结束学生仍不理解零件的技术要求、公差要求和装配工艺。可以说,以前的实习模式注重的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不能满足新时期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为例,介绍了改革和创新工程训练方法的前期条件准备,详细阐述了将以单个零件加工的训练模式改为面向作品制作的综合创新实训模式的步骤,并分析了其效果。

一、现状及问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每年接受校内外实训学生3000多人。现有的工程训练课程有工程认知实习、工程训练Ⅰ、工程训练Ⅱ。这3门课程分别针对非机械专业、近机械专业、机械专业,实习时间分别是1周、2周、4周。其训练过程均是把一批学生分组后按工种轮换实习,每个工种练习加工彼此不关联的零件,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课程学生在各工种实习时间不同,加工操作熟练程度不同。

这种实习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训练模式陈旧,实践方法没有创新性;二是没能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实习时间进行有效合理安排,实习过程单调,实习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

全文阅读

机械制造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综合实训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实践教学必修课,针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浅谈如何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综合实训课程体系。

关键词:机械制造;实训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4102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工艺设计、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的操作、产品质量检测等等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综合实训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今后能在上述岗位上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支撑。如何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对该门课程构建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的组合系统,通常具有目标、内容和过程三个要素。因此,机制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体系也可由目标要素、内容要素(结构要素)和过程要素三大部分构成。

1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

综合实训是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前的一门综合型设计与实践训练课程,安排在大学教学的最后一学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训的开展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和创新。同时综合实训的训练项目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要以项目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生产的能力。

2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结构要素

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在其结构形成过程中,应确立起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形式。针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我们在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结构形式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教学重点应该转移到强化应用上,同时实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据较大的比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其二,综合实训的内容必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串起来。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各类专业课中的实践课都是根据相关课程分布在各个学期中进行的,相应的实验内容比较单一,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也不够,不够系统,学生只能做一些验证性的试验。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故在设置实训内容的时候必须将各个单一工种用产品串接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得到地就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具有完整过程的工程概念,在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本报告可对机械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制造技术实习进行一次全面总结。结合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针对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故建议构建如下的结构形式:以小班为单位,自主选择实训产品,项目要求难度适当、与机械相关。在产品确定之后,再将学生以实训产品的主要零件分成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至少负责一件以上的零件设计制造,每个小组分别完成自己的实训任务,最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产品的验收。以产品研制的四个过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试制、分析总结),将综合实训也分为相应四个阶段。下表为主要实训阶段及教学要求。

全文阅读

基于FluidSIM软件的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教学探索

摘要:对基于FluidSIM软件的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教学的目的及意义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的设计思路和内容,并以实例从专业的角度介绍了仿真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训项目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FluidSIM软件;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68-03

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检测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相关技术在机床、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农业机械、塑料机械、锻压机械、航空、航天、兵器、石油与煤炭等许多领域应用相当广泛。故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且其实践性很强,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读懂一般机械液压系统原理图,并且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机电液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动等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中等复杂程度以下液压系统的能力。但基本概念难以理解、元件结构复杂、系统工作过程抽象等,一直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难题。实践教学则一般停留在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上,很难构建新的回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欠缺。基于FluidSIM软件的仿真实训教学可以帮助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FluidSIM软件内置各种标准液压、气动、电气等元件库,具有方便快捷的绘图、设计功能和先进的机电液控制系统仿真功能。在实践教学中应用FluidSIM软件对回路进行模拟运行和检验,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各元件在回路各个运动阶段的工作过程,加深对元件和回路原理的理解。利用FluidSIM软件对液压回路及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使机械、液压、电气有机结合,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机电液控制系统的理解,并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FluidSIM仿真软件使用独立的液压及控制元件,很容易连接成不同的液压控制回路。对这些元件不同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回路,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搭建各类电、液控制回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整体构思设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FluidSIM仿真软件还可对系统进行准确的动作和工作参数的模拟及测试,可以真实地反映、模拟现场实际,为设备的维护、故障分析提供依据。

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的设计思路

所设计的仿真实训内容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梯度:从基础到提高;从基本元件认识、简单回路连接到复杂控制回路联动;从液压回路的单模块到机械、电气、PLC、液压集成的综合模块,从功能演示、原理验证、操作互动到探索实验、自我设计。进而从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到按照要求设计出符合实际工况的一般中等复杂程度的机电液控制回路。

全文阅读

机械创新设计比赛的实践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的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大赛的目的在于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特别是对积极探索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赛自2004年举办以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很多高校已经将大赛作为创新教育中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并尝试将大赛融入到机械专业教学体系中来[1-2]。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是一所三本性质的独立学院,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学院培养目标[3-4]。依托学科开展多种科技竞赛活动进行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5]。我院于2008年首次参加了第三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全自动计量售饭机”获得江西省赛区一等奖,这是江西赛区唯一独立学院获奖作品。改进后的第二代作品代表江西赛区参加全国大赛,荣获二等奖。该作品已申请专利,并有一些企业对此作品很感兴趣,计划进行市场开发。在首次参加比赛就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备战,2010年携3项作品参加了全国第四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西赛区选拔赛,作品“机械手式机井救援机”获江西省一等奖,“土壤灭火器”获三等奖,“球型抗风暴救生艇”获优胜奖。“机械手式机井救援机”作为江西省选送项目参加全国比赛,并获二等奖。成绩的取得,来源于学生、教师、学校各方面的努力和坚持。在参赛过程中,我们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

一、以赛促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创新欲望

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素质与重点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与省属本科院校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较大,部分学习较主动的学生也容易被大环境同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提不起来。为了更好将大赛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赛促学,我们进行了如下举措:

(一)成立机械创新协会当今大学生对学习兴趣不浓厚,但对社团活动却情有独钟。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实施过程中,学院利用学生心理作用于2008年成立了机械创新协会,吸引了一批对机械创新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以科研兴趣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创新课题讨论、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小产品制作、基本加工技能培训、学术报告等。实践活动中,教师以创新理念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维发展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拓宽了机械创新基础知识面。

(二)建立专用实验室固定的实验场所是顺利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保障。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实验楼建立专门实验室供学生使用。此实验室由机械创新协会管理,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和常用加工工具如老虎钳、扳手、电锯、小型钻床等,并与学院实训中心建立联系,利用实训中心现有设备进行机械零部件加工并完成创新小产品的制作。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避免了受常规实践教学的干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和专业讲座针对机械爱好者定期开设系列讲座如:机械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机械制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传感检测技术在机电产品中的应用、单片机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涉及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测试技术、控制理论等专业技术方面知识。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有一类报告是由学生自己主持的,由已毕业返校的校友和参加过往届比赛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验,并对学弟学妹提出期望和告诫。系列讲座和学术报告的开设,拓宽了学生的基础,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以赛促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文阅读

机械加工实习单一化教学向综合化改革的思考

【摘 要】机械加工综合实习是结合了“认知、基础、综合、创新”的教学过程,它有效地强化和夯实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其创新意识、自主能力、探索精神。通过有效的机械加工综合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开展发明创造和创新实习,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机械加工;综合实习;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机械加工综合实习教学是工科类院校不可或缺的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必要教学步骤。实践表明,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实习,他们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和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习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大大提高,并对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起到启发和时半功倍的作用。

机械加工实习是工程类院校的一个传统课程设置,但传统的设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与时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时展的需要,教与学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去合理的用,教学才有生命力和价值。

那么机械加工综合实习在教学过程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呢?

1 机械加工综合实习的重要性

1)机械实习教学具有涵盖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在进行机械加工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将多个工种、多门课程、多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现教学价值的提升。

2)通过基于项目的机械加工实习,以自主型的方式实现了学生自主操作机械装备、对典型零件能够自主编制加工制造工艺流程、制定工艺卡片、自主动手加工制作,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全文阅读

阜新市MDAE监测数据年度分析报告

摘 要:目的:为掌握我市MDAE监测情况,明确我市监测工作方向,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群用械风险,更好的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方法:对我市2016年MDAE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阜新中心收集、核实、评价、上报MDAE报告263份。每百万人口上报144份。严重报告42份(死亡病例1例),占报告总数的15.97%。其中Ⅲ类医疗器械62份,占总数23.57%;Ⅱ类医疗器械126份,占报告总数47.91%;Ⅰ类医疗器械57份,占报告总数21.67%。各县区报告覆盖率达100%,两县五区均达到百万人口100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报告数为0。结论:县区监测站对基层用户的督导和培训是提高报告数量和质量的关键,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责任意识差,应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与督导,增强其对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进跟踪监测。

关键词:监测;用械风险;覆盖率

中图分类号:R197.39;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201-03

1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阜新中心收集、核实、评价并成功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263例MDAE报告。

2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对阜新市2016年上报的263例MDAE报告表进行回顾性综合汇总分析。

3 统计结果

全文阅读

实验教学机械制造论文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

1.1实验的创新性

传统机械制造专业的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课程教学,通常以演示性或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简单而机械地重复老师的操作过程,缺乏思考的意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围绕实际问题实施的创造性实验教学。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综合性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索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机械制造专业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强了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自主学习、全面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1.2实验的独立性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只抛出问题,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则充当导师的角色。由学生独立去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路线、自主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从而改变学生在传统实验中的被动角色,整个实验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流程

2.1实验题目的选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选题既可以是老师指定某些实验题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实验题目,也可以是学生自拟实验题目。指导教师指定实验题目时应该考虑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的难易程度、实验步骤的可操作性、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实验设备的能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题目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如果实验题目太难,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实验或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样学生容易失去探索客观事物的兴趣;与之相反,如果题目过于容易,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自拟题目,指导老师要积极协助并严格审查实验题目。例如机械制造技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老师指定学生用成形刀具对某成形表面进行加工并达到规定的设计精度,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金属切削刀具设计、机床操作能力和零件几何要素检测知识等综合素质。

全文阅读

机械制造专业实训课程的构建

1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结构要素

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在其结构形成过程中,应确立起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形式。针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我们在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结构形式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教学重点应该转移到强化应用上,同时实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据较大的比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其二,综合实训的内容必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串起来。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各类专业课中的实践课都是根据相关课程分布在各个学期中进行的,相应的实验内容比较单一,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也不够,不够系统,学生只能做一些验证性的试验。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故在设置实训内容的时候必须将各个单一工种用产品串接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得到地就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具有完整过程的工程概念,在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本报告可对机械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制造技术实习进行一次全面总结。

结合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针对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故建议构建如下的结构形式:以小班为单位,自主选择实训产品,项目要求难度适当、与机械相关。在产品确定之后,再将学生以实训产品的主要零件分成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至少负责一件以上的零件设计制造,每个小组分别完成自己的实训任务,最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产品的验收。以产品研制的四个过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试制、分析总结),将综合实训也分为相应四个阶段。下表为主要实训阶段及教学要求。

2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

课程体系过程要素是从动态角度来看课程体系的要素构成,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实施和评价两个部分。关于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学校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具备实训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合理选择校内或校外实训场地,以确保实训环节的正常进行。同时,指导老师是保证综合实训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要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同时学生和教师可以采取双向选择原则。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往在考核学生的实践环节时一般更注重结果,指导老师通过批改实习报告、到课率及现场操作来考核学生,但是综合实训课程相对于以往的实践环节来说,过程持续时间更长,指导老师不能随时盯着每个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放松自己,平时不好好钻研,到最后要交成果的时候敷衍了事、实训报告也会存在少许抄袭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学生评价体系。与一般的实践环节一样,综合实训的成绩还是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等次单独记入成绩档案,而等级的评定不再是仅仅通过实训报告、现场操作来进行,还要增加答辩环节,具体操作是通过学生陈述自己的设计过程及现场老师提问来给出相应的成绩,如果说答辩成绩不合格,那么整个实训成绩也不合格,也就是说该环节具有一票否决制,增设这一环节并加大成绩比例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完全理解掌握。整个评价过程可以由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这样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可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虽然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但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备的教师评价体系。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训各环节中教师应明确遵循的质量标准及要求,再由实践教学督导员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除了要检查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外,还要重点检查教学质量,再结合学生评教结果,以及同本人见面,最终为指导老师进行打分评价。该评价结果将被纳入年度考核之中。

3结束语

全文阅读

食药监局安全工作要点

一、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

1、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加快完善县乡两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体系,推进13个乡镇食品安全工作机构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力度,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任务考核机制,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重要信息通报制度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2、协调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整治规范工作。严厉打击“问题乳粉”、“地沟油”、“瘦肉精”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肉类、食用油、酒类、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小餐饮、小饮食摊点、小食品店以及学校周边、社区周边、城镇沿街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加大学校食堂的学生集体用餐卫生安全监管,防止重大集体中毒事故发生。

3、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和监测体系。建立完善各级各部门的信息报送网络,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实行每月零报告制度。

4、加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必要时组织餐饮食品重大中毒事故应急演练,排除各种食品安全隐患,提高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1、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许可工作和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严把餐饮服务环节许可关,健全餐饮服务业许可档案,实现全县餐饮服务店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达100%;开展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服务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培训、体检覆盖率达100%。

2、加强餐饮业市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加强餐具消毒、厨灶卫生的日常监管,全县所有餐饮业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加强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逐步探索小餐饮整治,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县城以上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到90%以上,农村地区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到60%以上;确保全县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全文阅读

农机局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建设“平安农机”、文明行业创建为主线,以依法办理业务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着力推动支持政策和安全措施落实,加强体系和装备建设,注重业务培训、安全宣传,搞好安全生产检查,推动“三率”水平提升,积极推进农机安全监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全县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上道路拖拉机上牌率、年检率、持证率分别达70%、70%、70%。

一、强化农机安全监理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分工,把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农机工作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县、乡(镇、街道)农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发挥农机部门和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村(社区)、农机合作社的作用,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2.落实监管责任。落实农机安全监理责任,强化农机部门监管责任,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抓好责任落实。

3.强化督查落实。加强农机监理目标责任跟踪落实与督促检查,全面掌握各地指标落实和进展情况,实行月通报、季分析、半年考评、年度考核,促进农机安全监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

1.把好牌证核发关。严格按照规定范围、程序和要求办理牌证业务,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依法办事,把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牌证核发关口。严禁给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农业机械发放牌证,严禁给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农业机械发放牌证,严禁跨行政区域发放牌证,严禁委托中介发放牌证。

2.把好安全技术检验关。严格执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理检验技术规范》(NY/T1830-2009)的检验程序、检验项目和方法,强化检验责任意识,规范检验行为,保证检验质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