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救灾发言稿

救灾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松原市抗震救灾表彰大会”发言稿

“松原市2012年抗震救灾表彰大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自社会各界的朋友们:

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松原市红十字志愿者团队的全体志愿者向参加这次大会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对您及您的家人所作出的善举表示感谢。同时,也向遭受旱灾的西南五省同胞及青海玉树震灾的同胞致以良好的祝愿。

从2008年开始,红十字志愿者服务站就着手进行志愿者应急救护小分队的筹建,先后选派志愿者前往吉林省红十字和中国红十字总会,进行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并在松原开办多场应急救护培训班。普及群众性应急救护常识和防震减灾知识。让广大市民有能力,有信心应对突如其来的伤害。志愿者们在工厂,社区,企业,学校等单位详细讲解救护新概念,创伤救护,突发灾难性事故的紧急处理,火灾地震的紧急避险等知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百姓的好评。为我市群众性应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松原市红十字志愿者们还积极投入到社会贫困家庭的救助工作中。多次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为家庭贫困的患者进行募捐。并帮助联系医疗机构,解决其家庭后顾之忧。针对松原地区的贫困学生,志愿者服务站又成立了中国星光助学工作组,进行贫困学生的走访调查及资助人的协调工作。将原有的一对一助学模式,扩展为多对一模式,降低个体资助人的经济负担,增加贫困学生持续受助的几率。从09年底至今,已有18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得到资助。这一模式的实施,为我市贫困学生的继续教育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刚刚结束的西南五省旱灾救助工作及青海玉树地区震灾支援工作中。松原市红十字志愿者团队也走在了前列。组织志愿者进行捐款,并走上街头,进行募捐。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募集善款70余万元。救灾物资20吨。及时的发往灾区。

随着志愿者人数的持续增加,志愿者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展,松原市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于09年12月11日,及时的成立了松原市红十字志愿者管理中心。标志着松原市的志愿者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我市志愿者工作向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文阅读

应用文写作之广播稿

【技法点拨】

广播稿是通过无线电波和导线,通过播音员用声音向广大听众传播消息的一种新闻体裁。换言之,供电台用声音传播的稿件即广播稿。同学们在课间通过喇叭听到的校内新闻,就是用广播稿形式写成的。因此,用声音传播也就成了广播稿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广播稿的写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俗化。广播稿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广播是一种作用于听觉的媒体,广播语言要具备可听性,要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念起来顺口,听起来省力。因此,写广播稿时,用词要通俗,尽量使每一位听众都能听得懂,还要避免同音词产生歧义;句子要短,多用人称名词,少用人称代词,以避免听众产生听觉混淆。标题应尽量选用一个能引起听觉兴趣,且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

二、情景化。广播稿所描述的事件,应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可以有适当的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甚至有适当的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尽量把新闻消息写得新鲜生动。

三、简洁化。广播稿应以短新闻为主,提倡多写二三百字的新闻,最多不宜超过五六百字。因为长新闻在多数情况下很难取得好的收听效果。报道过长往往会使听众记住这部分而忘了那部分,记住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从而产生听觉疲倦,失去继续听下去的耐心。

此外,广播稿的主题要单一集中,开头就要能吸引听众,主体部分最好设计悬念,结尾要不落俗套。行文中,不宜用括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量不用。

【范文示例】

总理再赴湖南灾区

全文阅读

现场采访关键字:抓,等,聊

8月9日上午,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不到30小时,我和同事作为新华社对外部自北京派出的记者克服重重困难抵达灾区。经过紧张采访,当天傍晚我们发出了灾难后新华社第一篇完整的现场报道:《月圆村救援最后的冲刺――甘南舟曲泥石流重灾区直击》。

事后,我们通过新华社稿件采用系统查询,发现这篇现场特写被121家国内媒体、27家境外中英文媒体采用,是舟曲泥石流报道中转载率最高的稿件之一。

回顾采写过程,我感到:记者能“第一时间”抵达突发事件“第一现场”,抓住典型地点和人物,笔下充满人性关怀,是特写稿件能被广泛采用的关键因素。

时效,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新闻从业者都明白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尤其如此,不论何种形式的稿件。

突发事件中,现场环境极其混乱,记者往往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收集官方统计的灾害“硬数据”,在忙碌中错过现场直击报道的最佳时间点。事实上,读者在关心伤亡数字的同时更想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的惨重和救援进展。

临行前领导提示我们,特派记者到达舟曲后最重要的事就是通过报道尽快还原灾难现场。

事实上,舟曲泥石流报道中感人至深的现场特写不在少数,但由于时效最怏,《月圆村救援最后的冲刺》一稿,采用率明显胜过一筹。

全文阅读

地方媒体特派记者如何“特”起来

提要:灾难发生后,地方媒体通常会派特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报道。在当前的媒体格局中,地方媒体的灾难报道如何作为,与国家级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信源如何形成差异化报道,即如何让特派记者的稿件“特”起来?本文以大连地区两家报纸——《大连晚报》和《半岛晨报》的雅安地震报道为例,分析此次灾难报道中这两家媒体特派记者的采访理念和报道特点,探讨地方媒体参与重大灾难报道的规律,以促进、提升地方媒体整体报道水平和影响力。

关键词:芦山地震 特派记者 大连晚报 半岛晨报

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之后的第二天,《大连晚报》《半岛晨报》(以下简称晚报、晨报)分别派出特派记者前往采访。总结来看,这两家地方报纸特派记者从震中发回的报道,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发挥地方媒体“小、快、灵”的特点,高质量完成“自选动作”报道。

地震发生之后,受众最想了解的当然是灾区的人员伤亡、灾区救援方面的信息,这些内容必然成为媒体特派记者灾区报道的主体。但是,媒体属性、特点不同,也决定了报道侧重点、报道风格的不同。国家级媒体的灾难报道以整体大局为主,微博、社交媒体则突出传播者个体的亲身感受。地方媒体特派记者的报道要想占一席之地,就得充分发挥其“小、快、灵”的特点,选取独特的报道视角,以大灾难中普通人的故事为切入点,展示人性的温暖。

此次,晚报晨报的灾区特派报道就体现出这一点。《淡定川人和老公在震中失去联系妻子心急如焚徒步寻夫》(晚报4月22日),报道了一个新婚只有两个月的妻子,徒步震中,寻找在深山从事地质勘探的老公,稿件的故事性很强,牵动了许多读者的心;《用血肉之躯护子公婆讲述感人母爱》《桌椅挡住教室门7名男生开出生命通道》(晚报4月23日),报道了灾难事故中的大爱故事,追踪灾难事故背后的新闻;4月24日,晨报的三篇稿件报道视角也比较新颖:《伤残车被征成救援车》《救援消防多为90后几乎人人带伤》和一组图片报道《家塌了最值钱的猪崽得背走》,真实记录灾难中普通人的故事,新闻的可读性很强。

可以看到,上述稿件都是这两家媒体根据自身特点,在国家级媒体灾难新闻等常规报道范畴以外,采取不同的报道视角,加强底端新闻采集。其实,也可以把这种“查缺补漏式”采访,称为地方媒体灾难报道的“自选动作”。“自选动作”报道特色就在于,在看起来纷繁复杂的现场中,理清思路,寻找报道的空白点,与国家级媒体的报道形成差异化。类似这种报道思路在此次雅安地震报道中还有很多:晚报4月22日《震恸后的芦山县城在忙碌中重现生机》,分别采访了烟摊老板、环卫工、医院药剂师,报道了芦山县城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这个原来并不闻名的川西县城里、在那些普普通通的芦山人看来,学校会复课、生意会重新开张、因为地震一度被打乱的生活也将恢复正常。”这样的笔触和报道视角充分发挥了地方媒体“小、快、灵”的优势,从小处着眼,报道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这两家媒体的特派记者在报道灾难事件中小人物故事时,还着重挖掘故事所蕴含的正能量,选取富有人情味的报道素材,增强了报道的厚度和张力。例如,4月23日晨报《芦山的早晨》《这是一碗最好吃的面》等报道,记者站在普通人视角,记录了这次地震给人带来的感受,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人的崇高与尊严被定格。《生活,还在继续》(4月23日晚报)这篇报道记录镜头下的灾区生活,传达灾区人们面对灾难的乐观、坚韧精神。《芦山的故事》(4月25日晚报),其中的“芦山故事之小周”报道了免费摆渡司机的平凡故事;“芦山故事之腊肉”再现了孩子在物资相对短缺情况下,面对灾难,面对美味的瞬间反应。其细腻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描述,给灾难增添了一抹温暖色调,这样的新闻很有质感。

全文阅读

和灾区群众的心一起跳动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的直接指挥下,重庆各大媒体迅速派出记者,赶赴重庆梁平和四川灾区,对抗震救灾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在四川灾区,活跃着一支由200多名重庆记者组成的新闻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在国家级媒体上发稿3237条,市属主要综合类报纸推出2437个版,刊发各类文字、图片24084条(幅),电视、广播发稿量超过23000条,“华龙网”、“新华网重庆频道”、“中国当红网”等全市主要新闻网站发稿25000多条。市委书记在慰问赴灾区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时说:“在大灾面前,重庆人民有情有义,新闻报道有血有肉,我市新闻工作者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及时、生动、大量地反映了救灾一线的感人事迹,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热情,你们的表现也同样感人!”

6月21日,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全市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工作总结表彰会,授予《重庆日报》科教新闻部等51个单位“重庆市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包括本社伍成福、殷恕、黄佳渝在内的95名同志“重庆市宣传文化战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获奖代表张永才讲述的《重庆晨报》的故事,就是重庆媒体的一个缩影――

从地震发生那一瞬间起,《重庆晨报》人的心和灾区群众的心就在一起跳动――

灾难中,我们赶到第一现场

5月12日14时28分。年轻的摄影记者张锦旗刚完成采访回到家中。这时,地震发生了!张锦旗光着脚逃到大街上,他唯一带出来的东西是相机。于是,这个下午,市区的大街小巷上闪现着一位光脚记者的身影。

张锦旗的表现仅是《重庆晨报》团队的一个缩影。地震发生后,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分散在全市采访的记者自觉投入到抗震救灾的采访中。

20分钟后,《重庆晨报》在街头召开编委会,决定成立汶川采访报道组。10多位编辑记者主动请战。仅仅一分钟,编委会确定了8人报道小组:摄影部主任鞠芝勤,他的女儿即将参加高考;文字记者冯超,他当时正发着高烧;摄影记者甘侠义,他当天上午才动了眼部手术,一只眼睛还包着纱布……

全文阅读

用事实来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人道主义精神

《网络传播》:“5.12”地震发生后, 中国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们又是采取哪些措施来回应运一反应的?

李家明:重大突发事件牵动中国网全体员工的心。从12日地震发生当日,中国网全体员工停休,建立中心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力报道抗震救灾。

在手段上我们充分运用了网络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文字、图片、直播、专题、博客、论坛等等。第一时间推出专题,并进行了许多分类策划。比如前方连线,从13日开始到19日,进行了400多次。

另外,中国网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中央电视台、重庆卫视、四川卫视三路P2P视频直播信号流引入工作,全程视频直播抗震救灾,最高时一度突破10万人。

截至23日,已连续直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教育部、卫生部等其他部委新闻召开的抗震救灾新闻会16场,第一时间向全中国人民、全球人民传播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面前的声音。

16日,三名在四川地震中失去情人的孤儿刘怡雪、白琳和陈兵(总理接见的三个孤儿)应邀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在网民中反响强烈。

另外,到19日为止,中国网已经向四川地震前线派了五批记者。

为了做好这次抗震救灾的报道,我们所有的外文版更改了以前的转贴、转发方式,尽量第一时间翻译。中国网各外文版平均每天编译多语种稿件50余篇,英、法、俄、西、日、德、阿文版多篇文章被广为转载。各外文版每天都推出10余个独家策划,用事实来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人道主义精神。

全文阅读

淋漓尽致发挥互联网优势

中国经济网自5月12日下午收到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后,迅速调集网站多部门优势资源,紧急策划,分工协作,第一时间利用图文、视频、跟帖、博客、播客等所有网络手段全面报道,专题、专辑等主题策划内容随即跟上,并以每日推出1-2个策划的高密度迅速铺开。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报道声势打破以往纪录,掀起了网上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热潮,

截止到30日,经济网共制作大小专题、专辑30余个(新专题仍在紧张策划、制作中),发稿两万余篇,原创评论近百篇,博文1082篇,宽频流媒体2200余个,视频直播信号长达两星期,截至本周共有157位网友和名人上传了祝福视频,祝福主题帖跟帖近三千条,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及时应对、迅速跟进,与报社总编室24小时无缝链接。

中国经济网首页头条在地震消息不到2小时即重点刊发《就汶川作出重要指示赶赴灾区》的新闻。

12日当晚推出抗震救灾专题,次日改版为抗震救灾大型多媒体主专题,五月下旬升级为抗震救灾频道。目前的频道融合最新消息、抗灾救援、各方评论、伤亡信息、各地情况、地震知识、独家报道、网上寻亲、英雄谱、网友支招等十余个子栏目,并充分运用视频、博文祝福、互动留言等所有网络手段,目前直接显示在页面上的视频不少于30条,图片20余幅,不仅第一时间了抗震救灾的权威消息,而且有效吸引了网民积极参与。

第一时间利用视频、播客、博客等多媒体手段报道,经济网立即安排专人,24小时全天视频直播央视直播报道,并在首页头条附属、要闻区、专题区、中经视频等多处显著位置长期链接。震后报道发出后20分钟内建立了播客专辑《汶川8级大地震》,当晚建立《寄语地震灾区》博客专栏,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网友互动,

从地震开始至今,网站首页首屏的所有位置一头条、要闻、专题区、中经视频、有话好好说等,全部从各自角度报道抗震救灾信息,大量转载中央举措及其他规定转载稿件,并保证时长。

中国经济网领导班子在地震发生后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传达上级部门指导意见。网站实行值班总编辑负责制,并安排专人与报社等上级部门保持无缝链接,第一时间传达并落实各项报道提示及指示精神。

全文阅读

牵挂也祝福

当读者看到这期杂志时,已经是7月了。在“五一二”地震后的第一个暑假,我们无法预测灾区的师生们都在干什么,他们还需要什么帮助,我们还能为灾区的朋友做哪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眼下我们能够做好的,是除了捐款外,让这期杂志带去同往常一样的精选精编精校的内容,还特别带去编辑部和全国小读者对灾区师生的牵挂。这里当然也包括陕西和甘肃遭受地震灾害的朋友。

本期杂志的实际发稿日期是在“五一二”以前。地震发生后,杂志已进入校对阶段,但临时增加的有关抗震救灾的稿件,还在不断地补发。来自河南的贾俊奇同学最早以一个小记者的责任感发动全班同学签名,通过杂志对四川的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声援;读者俱乐部的会员们用最快速度写稿给“会员沙龙”栏目,表达他们对灾区师生的深切思念与关心;河南温县武德镇一中八(3)班黄佩、慕小敏等4位同学精心折了512只纸鹤,寄托他们对灾区朋友的问候、祝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处震灾中心的四川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在全校师生为躲避唐家山堰塞湖洪水,随整个绵阳城大转移时,何晓玲老师还从已面目全非的办公大楼里抢救出百余本《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杂志……这些行为,都让我们深深感动。

千言万语,表达不尽编辑和读者对灾区师生的牵挂之情。在这里,让我们为不幸遇难的师生们祈祷,愿他们的在天之灵安息;让我们为幸存和获救的师生们祝福,愿你们乐观、健康,一生平安。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悲情淹没了中国,泪水湿透了5月,四川,成为天下人共同的牵挂。灾后的日子里,编辑部一直在打听本部两刊四川读者的情况。我通过网络,向招募抗震救灾志愿者的组织报了名。我想,自己曾教过书,在教育部门任过职,长期从事与青少年有关的工作,或许能为灾区的孩子做些什么。

多年以前,我用去整整一个下午读完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书中接连不断的死亡叙述让我心情沉重,过了好长时间都难以平复。后来看到余华的一个访谈,记者说:有人认为《活着》写的是希望,文字间流露出勃勃生机。余华回答:那他是真正读懂了这本书。我对他这一回答却始终无法完全理解。

前些天,一到家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温总理劝慰灾民的一句“要好好活下去”,突然让我“顿悟”了“活着”的内涵。如果说死亡让我们哀恸,在灾难之中勇敢、顽强地活着则让人感动。在“五一二”地震灾难面前,无数幸存的孩子表现出的坚强、豁达让我感到吃惊。祝福他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释放出最美丽、最灿烂的生命能量!

“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这是此次大地震中,救援人员在一所小学的废墟前,准备救援一名浑身是血的男孩时听到的话。直到其他十几个孩子被救出,男孩才被救出了废墟。这懂事得叫人心疼的孩子,命运也会眷顾他吧。

祝灾区所有的孩子,今后都能远离灾难,开开心心地学习和生活。

全文阅读

框架式的灾难报道

摘要:框架式灾难报道能够避免信息的碎片化,并且有条理、全方位、形象生动地向读者传递大量信息。本文以《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为分析对象,指出它由“哀、悼、担、救、生、伤”6个框架构成,这6个框架借助丰富的表现手法、透过多维的视角来有效整合大量灾难报道,从而彰显以生命为本的人文关怀,并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关键词:框架 灾难报道 建构 运用 意义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国各大媒体立即刊登玉树地震的消息,随后纷纷推出有关地震的特别报道。尽管大部分特别报道有明确的系列专题、广泛的报道范围和细节化的信息呈现,但稿件与专题、不同稿件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稿件在版面内的大量堆砌致使信息的碎片化。相形之下,《南方周末》采取框架式的报道方法,用6个框架整合各类灾难报道,从而避免信息的碎片化。

框架的建构

框架能够整合碎片化的信息。戈夫曼(Goffman)认为:“框架”(frame)是约束我们主观参与的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片段”(strip)则是流动事件的随意切片,框架将生活世界的片段组织起来。其后,恩特曼对戈夫曼的框架理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并将其运用于新闻报道:“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以及处理方式的建议。”采用框架的形式报道灾难新闻,既保留了信息的详细性和全面性,又能增强信息之间的关联度。

《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体现的正是框架式的灾难报道。“哀玉树”特刊设有6个框架:哀、悼、担、救、生、伤。哀,向玉树地震默哀;悼,悼念遇难者,并为他们祈福;担,呼吁全国人民为分担玉树的悲痛贡献一份力量;救,强调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对生命的尊重;生,缅怀逝去的生命,并赋予生者以希望;伤,抗灾救援的全景展现。借助这6个框架,《南方周末》有机地整合了地震发生后一周内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全方位地、形象生动地传递给读者。

框架的运用

大容量:有效整合。特刊之“特”的一个重要体现即足够的信息量。报纸上呈现的信息是读者了解灾情的重要途径,信息越多,意味着灾情报道越详细。“哀玉树”特刊总计各类文稿12篇、各类图片18幅。然而,若将这些信息不加区分地堆砌在一起,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基于12篇文稿和18幅图片,《南方周末》借助6个框架进行整合归类(详见下表)。在保证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哀玉树”特刊以“化零为整”的方式向读者呈现清晰的内容架构,以增强可读性。

全文阅读

中央媒体芦山抗震救灾报道体现社会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自4月20日芦山地震以来,人民日报等中央17家主要新闻单位先后派出500多名记者奔赴灾区一线采访报道。以实际行动践行本月16日中国记协与25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共同发起的“为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彰显媒体社会责任。

5天来,记者们在通讯受阻、交通中断、余震不断的条件下,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赴震中地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职业精神,克服居无定所,采访、报道条件异常艰苦等困难,深入救援指挥机构、救援现场、医院、受灾群众安置点,近距离采访救援队员、普通志愿者、当地群众、部队官兵、医疗人员,发回了大量时效性强、现场感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鲜活报道。这些来自一线的报道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抗震救灾情况,成为灾情报道权威信息源,为中央决策部署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引导民众调整心态,积极理性面对灾情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体现了中央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和社会公信力,在抗震救灾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正面作用。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五天直播芦山地震灾区的现场报道。通过央视国际视频通讯公司的相关视频素材被境外563个电视台(频道)采用3602次。中央电台中国之声自20日上午10时开播持续72小时的《雅安紧急救援》特别直播,全面报道各方抗震救援实时进展,针对灾区收听需求,播出雅安方言服务信息,新华社赶往震区编辑记者共133人,播发各种稿件3300余条,微博发稿880条,其中多篇为国内外主要媒体首发报道。

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生命救援:及时 有序 高效》,突出各方救灾力量与时间赛跑,全力救援受灾群众的努力,组织骨干力量撰写刊发《从汶川到芦山,一个民族的砥砺前行》、《震后芦山为何能“定下神来”》等评论,光明日报《灾情就是命令 生命高于一切》系列评论充分展示了中央主流媒体的人文关怀。经济日报记者采写的《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团结自救》生动反映震中龙门乡受灾群众积极自救互救事迹;《不需指令 随时救治》、《多争取一秒 多抢救一人》报道医务工作者、武警战士争分夺秒抢救危重伤员的感人瞬间。

经济日报社记者郝立东在从芦山县赶赴灾情最严重的宝盛乡时,积极协助救援队勘察分析地形环境,被滑落的巨石砸伤右腿,造成右腿脚踝和膝盖两处骨折。中央电台记者潘毅步行数十公里,经历了搭乘运输船、拖拉机、摩托车甚至挂在铲车外侧的艰险,途中坚持不断连线报道生命之路的进展情况。他发回的《记者艰险深入宝兴县,历时10小时目睹多次滑坡》等录音报道被媒体大量转载。中国日报记者安百杰连续工作20小时,在余震中协助群众疏散时被踩踏受伤。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