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一、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相关网络管理控制与技术,确保在一个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及可用性。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逻辑安全与物理安全两个方面,其中,逻辑安全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防止没有经过授权对数据进行随意篡改或破坏的行为;物理安全包括相关设备与设施在受到物理保护的条件下保护设备上的数据免于丢失、破坏。

2.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目前,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与利用水平也显著提升,办公、社交、生活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在丰富和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也不得不让人们警醒,经过笔者梳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病毒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感染力越来越强的新病毒,它们无时无刻地影响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由于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复制性,能够感染其他程序和软件,因此,一旦计算机中了病毒,其所运行的每一步都将是危险的,都会存在让病毒也随之运行并产生破坏行为,然后应用程序被破坏,机密数据被盗用或被破坏,甚至让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

2)人为操作失误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全文阅读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论文

1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存在不足之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也存在着很大风险,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计算机病毒以及恶意盗版软件等,给用户使用计算机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这些还是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出现篡改数据、冒名顶替等问题,影响计算机技术服务质量,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另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网络技术,针对一些繁琐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的真实性,特别是在网络交流和沟通日益紧密的前提下,导致网络信息真假难分,不仅增加了信息搜索难度,而且致使人们无法快速获得真实信息。因此,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2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2.1信息采集、加工方面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要进行工作,首先,要采集数据信息,计算机技术都是建立在数据采集基础之上的,数据采集主要是针对目标信息源进行实时的信息监督和控制,并将才觉得数据储存在计算机数据库中,为各个软件提供信息支持,确保下一项工作顺利进行;其次,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按照用户的要求,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最后,将加工好的数据信系进行分类,最终传送到用户手中,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以及传送目标。

2.2存储方面

计算机存储技术是将采集的信息储存到计算机数据库之中,在用户需要某一项信息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据库直接将数据调取出来,计算机以其储存量大、速度快等优势,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另外,计算机技术还能够实现长时间储存。

2.3信息安全方面

全文阅读

大数据驱动模式计算机基础论文

1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多地沿用了传统计算机教育的方法,只注重讲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未考虑学生学习的效果。这导致学生只是记住一些概念和理论,能做基本的操作,却很难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以下4个问题:

(1)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大

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单一的课堂教学已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学得会、学得好,这给教学带来了问题。

(2)教学和实验的学时严重不足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减少课时,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和实验中加大讲授的知识量,加快教学进度。当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足够的指导和练习时间,这给辅导答疑带来了问题。

(3)学习的结果与过程未被记录下来

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巩固课堂内容,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课后学习,没有记录学习结果与过程,这给教育过程的改进带来了问题。

全文阅读

大数据时代的职校计算机应用论文

一、大数据时代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信息的获取和选择、信息技术的掌握应用,直接影响知识的生产、科技的创新和成果的转化。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的教学、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界需求与关注点发生了重大转变,企业关注的重点转向数据,计算机行业正在转变为真正的信息行业,从追求计算速度转变为关注大数据处理能力,软件也将从编程为主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学生要学会对数据的去冗分类、去粗取精,从数据中挖掘知识,要能够把大数据变成小数据,要在不明显增加采集成本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数据的采集质量。要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抽样采集数据,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采集。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和数据中心具备了大数据的特征。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对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打造良好、适宜的软硬件环境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目前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普及度较高,建设智慧校园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信息资源的机会。加强高职院校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的建设力度,在依托传统图书馆文献存储量的基础上,增加馆藏图文电子数据、电子文献与多媒体文献,打造信息化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加强校园社交网络平台的建设,利用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采用主动推送的方式传递正能量,提供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监控、屏蔽不良信息的传播,过滤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二)发挥数字化图书馆在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化图书馆也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应正确认识,加强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过程的支持作用。数字化图书馆的典型特征是存储数字化、操作计算机化、传递信息网络化、信息存储自由化和结构连接化,可与高职院校的基础建设可以同步推进。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学生在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行为特征数据。通过对学学习路径和学习偏好的数据分析,根据其特点与实际量身设计合理的信息资源智慧导航,从而为学生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方向,也是高职办学的特色及亮点。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创新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在大数据时代,学生面临众多数据资源。教师需要对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高职院校应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环境,结合创新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将“小发明、小创造”“大学生实践技能展演”“大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学生参加各行业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的复合技能人才。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对于技术含量高的、有市场推广价值的创造发明活动,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新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力度,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对身边的事物发生了兴趣,才会活跃思维,激发潜力。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生动、形象、贴近工作、贴近生活的典型案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实践环节也应紧密围绕着学生熟悉的事物、案例来开展教学。授课教师应了解信息技术在行业的实际应用状况,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精心准备授课内容,确定课程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材施教、精选案例、突出重点,从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入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在专业领域的最新应用,了解最新的前沿学科理念,学握较新的实用技术。教师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准确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并指导他们完成实训内容,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动手实践能力将使得更多的学生得到有效指导和帮助,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五)探索高效教学模式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随着各行业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而不断进行调整、创新。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轨迹进行搜集、整理,形成基础数据,进而分析他们的学习行为、学习喜好和思维模式,制定适合他们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利用各种辅助软件,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使他们掌握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学生既要学会影像阅片操作,又要掌握最新的X线机、CT、MRI等先进检查设备的使用与操作。如果能够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与计算机应用实践教学相结合,找出两者的学科交叉点,构建适合时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用以改变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生活等的方式。因此各专业的毕业生都面临着行业对大数据的使用与开发的迫切需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渗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思维模式,对他们将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工作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合理对计算机课程进行设置与安排教学,将大数据知识、信息技术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融入到各课程的教学中,构建适合高职类学生学习特点的高效教学模式。

全文阅读

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大数据给计算机教学带来的变化

大数据必将给教育带来巨大的改变,曾经依靠经验和灵感的授课过程,将被以数据分析为主的决策分析所代替。而计算机教学既是大数据技术的传播载体,更是最应率先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课程。无论如何,大数据已经就在我们眼前,已经悄然改变着教学过程,也必将深度改变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模式。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变化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的成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必然会成为各高校重要课程。现在,美国的学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比如,大数据分析统计基础、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国内一些高校也正在尝试开设大数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大数据,学数据分析。下一步,大数据基础、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等等,必将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学内容,也会成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另外,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评软件将更多地使用在教学中,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必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方法。

(二)计算机教学思维的变化

原来的计算机教学基本是灌输式教学,老师教授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C语言编程的模式、数据库的基本架构,等等。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改变这种授课方式,使知识的接受方式呈现多元化倾向。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更便捷的获取学习内容。而课堂上单纯的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以更多的案例和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芝麻开门”的钥匙,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待在课堂。同时,大数据带来的将是对海量教学案例的数据分析,让教师对计算机教学的难点及教授方法优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必依靠教学经验去判断教学效果,完全可以驾轻就熟地进行互动教学,启发学生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将是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教学的突出特点,这是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思维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三)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变化

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模式是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教师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前备课。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会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后分析上,形成“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数据分析—改进”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课后的数据分析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整体学习行为评价,可以对学生上机测试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中偏好、难点以及共同点等,从而得出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

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使用

摘 要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应用于信息管理有利于提高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和现代性,有利于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以及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对改进信息管理、提高信息管理效率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数据库系统 信息管理 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数据库系统

计算机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结构化:在文件系统中,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而数据库系统则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不再面向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系统。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全文阅读

离散数学对计算机专业系统知识的辐射作用

摘 要:由于计算机专业考研统考课程中无离散数学内容,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越来越不被重视,针对目前离散数学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逐渐被边缘化的问题,分析了离散数学知识与计算机专业其它核心课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离散数学内容对计算机专业系统知识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离散数学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离散数学;辐射作用;辐射体系;编译原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4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所以又称为计算机数学[1]。离散数学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不但可以掌握离散结构的描述工具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而且可以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将来参与创新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离散数学课程所传授的思想、方法与工具,广泛地体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诸领域,从科学计算到数据处理,从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从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到计算机硬件及体系结构,从人工智能到知识系统与工程,无不与离散数学密切相关。由于计算机本身是一个离散结构,它只能处理离散的或离散化了的对象及对象关系,因此,无论计算机科学理论本身,还是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的其它研究领域,都面临着如何对离散结构进行数学建模的问题;当然,也需要考虑如何将已建立的离散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应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程统考的实行,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对离散数学的教学投入开始缩减,减少课时,降低难度,避重就轻;学生也无法认识与理解离散数学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致使离散数学的教学与学习在计算机专业越来越边缘化。实际上,离散数学在各学科领域,特别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许多专业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人工智能、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软件工程等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2]。

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数学基础的离散数学,对其它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有很强的知识辐射作用。本文致力于从一些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内容中还原离散数学知识,从而体现离散数学核心内容在计算机专业系统知识中的辐射作用。通过对离散数学辐射作用的介绍,让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重新认识到离散数学对计算机专业系统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本科生学习离散数学的兴趣,重视自己数学理论基础的巩固和形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1 离散数学辐射体系

全文阅读

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结果分析及启发

摘要:对计算机分层考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合适的;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欠缺;虽然大学新生对Word和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对Excel这一重要的数据管理软件缺乏了解,没有形成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建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重点加强计算机基础理论、数据管理和多媒体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分析;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73-03

一、背景

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新生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在建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训练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以及丰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师认识不统一,以及学生水平差异而造成的分层或分类教学等问题。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显著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因此,2013年我校组织了的新生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从考试结果中准确掌握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现状,据此设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规划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建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体系。本文重点就计算机分层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重要结论。

二、题目设置

本次分层考试采用计算机题库方式进行,设置了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填空题和操作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数值编码及二进制运算、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总分为25分;操作题主要考察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总分为75分;其中,Windows操作部分占25分,Word操作部分占20分,Excel操作部分占15分,PowerPoint操作部分占15分。

全文阅读

计算机技术发展

本文以维普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对2000~2005年间中国计算机技术的论文产出和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揭示该领域6年来的发展现状和态势,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其某些发展规律。

1计算机技术论文产出总体现状

据统计,我国计算机技术领域2000年共41167篇,2005年增加到72979篇,增加了31812篇,增长幅度达77.27%。其中,2001年较2000年增加了4949篇,增长幅度为12.02%;2002~2003年,的增长量分别为16958篇及22793篇,年增长率均达到36%以上;2004年,的数量较2003年增加了20904篇,数量虽然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只达到24.34%;2005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突然大幅度下降,较2004年减少33792篇,下降幅度达到31.68%。总体上看,从2000~2004年,我国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数量持续增长,增长速度是波浪式发展的态势,2005年,数量及增长速度都出现下降,但较2000年仍增长了77.27%。2000~2005年计算机技术情况见表1。

2计算机技术论文产出结构分析

2.1计算机技术各领域论文产出权重的年度变化

从2000~2005年,计算机技术各领域数量占整个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比重每年虽然都有变化,但总的分布格局未被打破。计算机的应用所占比重一直居于每年的主导地位,除2003年占39.19%外,其它几年均在40%以上;计算机软件年所占比重在27%左右,居第二位;计算机硬件年所占比重在22%左右,略低于计算机软件,居第三位;计算机技术理论在整个计算机技术领域所占比重最小,年所占比重在7%左右,居四个领域的最后一位。从各领域的权重发展变化状况分析,计算机的应用呈上下波动,总体下降的局面;计算机软件总体发展平衡,略有降低;计算机硬件呈缓步上升的势头;计算机技术理论作为计算机发展的基础,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计算机技术各领域论文产出权重的年度变化见表2。

2.2计算机技术论文各领域产出数量的年度变化

2000~2005年,从计算机各领域的数量及增长率来年看,计算机技术理论呈现正负相间的增长格局,年增长率于2002年达到高峰,为76.18%,2005年比2004年下降了27.64%,为6年间的降幅最大值,但总体来说,2000~2005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从2818篇增加到6407篇,增加了3589篇,增长率达到127.36%;计算机软件从2001~2004年一直呈现增长态势,2002~2003年增长速度较快,年增长率为38.00%、34.38%,而2005年则出现负增长,降幅达到27.9%;计算机硬件论文的发表从2001年至2004年呈现持续的大幅增长,其中2001~2003年连续3年增长率均在45%左右,但2005年数量大幅下降,较2004年减少了10640篇,降幅达到计算机技术各领域年下降幅度的最大值39.85%;计算机的应用年度情况与计算机软件论文年度变化情况相类似,于2001年始增长,2003-2004年出现较快的增长,年增长率为30%左右,2005年也同样地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为29.83%。计算机技术论文各领域产出的年度变化情况见表3。

全文阅读

计算机数据库的优化研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数据库开始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数据库对信息管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本文简要概括了计算机数据库的特点,分析了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现状,并总结出优化计算机数据库的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数据库 信息 网络 技术

一、计算机数据库的特点

众所周知,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数据库具有组织信数据信息的作用,能使数据信息有效的组织集中起来。计算机数据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据结构化。在传统的文件系统中,虽然已经记录了部分数据结构,但是这些数据结构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计算机数据库却具有数据结构化特点,各部分数据可以组织成一定的数据结构。

2.数据共享性高。计算机数据库和传统文件系统不同,数据不止面向单一的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网络用户共享使用,这样能有效的节约数据信息存储空间,避免数据信息之间出现不相容、不一致的情况。

3.数据独立性高。计算机数据库数据信息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物理独立性,另一方面是逻辑独立性,计算机数据库数据信息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互独立,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应用程序和计算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4.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计算机数据库具有共享性,并且这种共享是并发的,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DBMS对计算机数据库数据的管理和控制主要体现在保护数据的安全、检查数据的完整、控制计算机数据库的并发访问、修复发生故障的计算机数据库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