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编程教学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精选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课堂设计;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5-02

学生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能在VB工作环境中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感受算法的设计思想和算法描述。在完成算法设计的基础上,体会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和检测结果各环节的作用。

一、创设课堂情境,引入新知课程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的士费用计算器实例的学习,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从身边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来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讲解传授新课,生活案例分析

案例:设计一款出租车计价器。市内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2公里以内,收人民币6元;超出2公里后,每公里1.8元。

(一)界面设计

VB是一种可视化的编程工具,其整个用户界面的设计都是基于“可视化操作”的,这对于有一定的Windows操作基础的高一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界面设计在VB程序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好的界面,不但要令人感觉良好,还要使程序方便易用。让学生熟练掌握VB界面的设计是进行VB程序设计的前提。VB界面的设计主要包括控件的绘制及各控件属性的设置两种工作。

任务:让学生设计“的士费用计算器”的主界面。

目的:让学生了解掌握VB界面设计的方法。

“的士费用计算器”的主界面所用到的2个标签、2个命令按钮及2个文本框对应的属性如左下表所示。

(二)编写事件代码

这是VB程序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之所在。教学中应把程序代码的编写重点放在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上面。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为学生总结出了一条VB编程的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先分析需要几个控件(界面设计),接着分析要创建什么事件,在每个事件中涉及到哪些控件的属性的变化,还要考虑发生该事件前可能出现的情况(编写代码),那么通过分析,VB代码的编写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提高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在中学开展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让学生按照某种可行的思路来分析、解决问题,无疑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1.编写代码前的分析(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

提问:根据案例的要求,的士费用的计算按里程分为几段?

回答:3段。

依据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每段的士费用的计算方法。设里程数为x,的士费为Y。

Y=0?摇?摇(x≤0)Y=6?摇?摇(02)

提问:根据题目要求,哪个对象作用能够计算出的士费?

回答:确定按钮(Command1)。

提问:确定按钮(Command1)的什么动作触发了计算?

回答:单击(Click)。

提问:Command1的Click事件涉及到什么的什么属性的变化?

回答:涉及到Text2控件的text属性变化。

总结:我们要创建command1的事件代码,里面涉及到了text2的text属性的变化,并应从text1的text属性中取得所输入的值,还应考虑三种情况。

2.编写代码。让学生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编写代码。可以让每四个学生一组,每位同学负责三种情况中任一种的代码编写,最后再合起来成为完整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团队精神,从而增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上的严谨客观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

(三)清除按钮的代码编写

分析:清除按钮实际上是将程序恢复到初始化(刚开始时)的状态,故只需将text1及text2的text属性改为原来的状态即可。

Private Sub CLEAN_Click()

Text1.Text=""

Y.Text=""

End Sub

三、分析了解问题,师生交流总结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2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编程课程已经成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对不同专业基础的大学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等已被不少院校广泛关注,他们也已将此课程列为教改课程。因此,可以以C++为例,探讨该教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

[关键词]

计算机编程;课程改革;C++

一、引言

所谓计算机编程,就是人类运用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程序代码而让计算机运行得到结果的过程。人类只需将所要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等通过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告诉计算机,使得计算机能够根据人的指令一步步去工作,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在高校,计算机编程也已成为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如何讲解好计算机编程课程日益成为很多高校关注的问题,而且不少院校已经将计算机编程课程列为教改课程,针对教改课程的教学研究方法也就此展开。苏莉蔚,白洪涛,朱晓旭[1]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提出分段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法,以及考试形式的改革等方法;时海亮,汪远征[2]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编程设置,以VB为例提出了一些建议;孟雪梅[3]提出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想;张青,苏叶健,高伟锋[4]在软件开发技术类课程中采用语境式教学,采用营造实践环境,以用代学,以用促学,并结合项目教学进行语境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的探索,以上所有这些改革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以C++为例,从该课程的现状出发,在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二、计算机编程课程现状分析

(一)学时少

尽管计算机编程已经延伸到非计算机类专业,但是因为对课程的要求不一样,不同院校设定的学时也不一样,有些总学时为32学时,有些为48学时,但无论多少学时,都要求学生通过这些有限学时的学习达到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内容和编程思想的要求。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这门课程既需要通常的理论课时,也需要一定的上机实践的课时。教师在理论课上主要讲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算法的设计思想以及相应的编程方法。但是由于学时严重不足,教师往往顾此失彼,学生也疲于奔命,很多专业的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多加强练习。而对初学者而言,可能一个简单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比如,在将变量定义成整型后,很多学生对“8/5”这样简单的算术运算结果为什么是1感到不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学期结束后,学生普遍感到计算机编程课程难懂、不好理解,不知道编程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失去了学习热情,造成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课程要求等问题。尤其对于学时数只有32学时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好这门课程,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二)专业基础不同

很多院校将计算机编程课程拓展到非计算机专业后,该课程变成了一门相关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这就可能会出现文科专业的学生与理科专业的学生同在一个班级上课的情况。这时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导致:如果教师课程内容讲快了,文科专业的学生跟不上讲课进度;如果教师课程内容讲慢了,理科专业的学生又会觉得比较乏味的情况。因此,如何计划好讲课内容以及采用什么样的讲课方法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采取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对同一个算法编排两个不同难度的例题供课堂练习使用。很多学生在编写好相对简单的例题后会选择去挑战编写相对难点的例题,这样既可以保证这些学生课上有事做,又能提升他们的水平,而且一旦程序编译通过并运行出正确的结果时,学生也会很激动,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目前采用在机房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每讲好一个例题,学生可以立即上机操作实践,若有问题可得到及时解决。但因为学时的限制,学生也只能在课堂上练习例题,更多的练习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加强。实践证明,采用在机房并结合多媒体的授课方式是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相对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计算机编程课程的改进措施

(一)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针对只有32学时的计算机编程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掌握这些内容,可以熟悉相关的编程软件及其用法,了解计算机编程的特点,掌握计算机编程的逻辑思维并会应用编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以C++为例进行探讨。基于上述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特点、C++语言的数据类型、C++语言的结构、数组、指针、结构体和类等相关内容。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这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提出问题要自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分析问题要简明扼要、透彻,防止繁琐杂乱,尤其是在设计算法时更应如此;解决问题要切实准确,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考虑到在讲解一个问题时,怎样引导学生多动脑筋。比如在讲解多个if语句时,很多学生不是很理解,这样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学生熟知的函数入手,比如符号函数,讲清楚如何设计条件,结果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显示,在学生充分理解后再引入相对复杂一些的条件;也可以从日常实际的生活入手,比如购买商品时会有不同的折扣,以此为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再来设计算法。

(三)承上启下、及时归纳的教学方法

很多院校的计算机编程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而大学的教学方式与中学的教学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教学方式的不同。大学教学不再像中学教学那样,一个知识点大学教师不会反反复复讲好几遍,对于难度稍高的知识点教师会讲得比较详细,而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可能就讲得比较快甚至一带而过。其次,教学内容的量上也会有明显的区别。为了能够将课程设计的内容讲解完,教师每次的讲课内容量比较大,学生不容易全部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总结本次课堂上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告诉学生这次课堂讲授内容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样学生自己才有一个衡量标准。比如,第一次课结束时,大部分的专业可能就将C++的概况及特点讲解完毕,学生会觉得信息量太大,这时只需告诉学生需要掌握C++的几个特点,可以强调一下几个重点的语句即可。最后,大学里相邻两次课的授课时间间隔相对较长,教师上次课讲的内容到下次课时学生容易忘记。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复习并做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下次上课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先回顾上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并简单阐述一下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做到承上启下,更好地让学生将知识点连接起来。

(四)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共享机制

目前好多院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网络平台,教师需要将课程大纲、教学进度、课程文档等内容到该平台上,这些功能也是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该平台常用的功能。除此之外,在该平台上教师也可以建立讨论组,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通过平台反馈给教师,甚至可以进行在线的互动。

(五)注重实践,加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学习任何计算机编程语言,都需要学生多加强课后练习,在实践中掌握编程技巧及上机调试的方法,很多概念和知识点需要通过上机练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时,练习也能提高其对当前新的编程语言及应用系统软件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能力。编程是一门实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学生实际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检验教学成绩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编写可用、实用性较强的程序。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学生多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此外,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在编写程序之前先设计好流程图,不要拿到问题就开始编写代码。此外,在编写源代码时应尽可能简单明晰,易读性要强,直观明了,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注释语句,遵守编程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些标准,这样自己或他人在阅读程序时都容易理解。同样,养成一个好的编程习惯对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既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示例进行讲解,又能让学生因为学以致用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计算机编程课程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有一定的结构性。学习计算机编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编程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能迎接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新型人才所必需的,这也是这门课程越来越受到高校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苏莉蔚,白洪涛,朱晓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3(6):122-123.

[2]时海亮,汪远征.关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编程”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J].电子设计工程,,2014(8):15-17.

[3]孟雪梅.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JOURNALOFJILINCOMMERCIALCOLLEGE,2006(1):39-40.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Python编程;教学设计;非计算机专业;编程语言

Python是一门免费、开源的跨平台高级动态编程语言,可以处理系统运维、图形处理、数据库编程、多媒体编程、软件分析、Web编程、科学计算与可视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拥有众多狂热的支持者,使得各个领域的人员能快速实现和验证自己的思路与创意。Python早就广泛应用到企业之中,早在2004年,Google便已决心在快速开发方面使用Python。近日,IEEESpectrum了第四届顶级编程语言交互排行榜。因为有各种不同语言的排行,所以IEEESpectrum依据不同的变量对流行度进行了排行。Python击败Java,C,C++等语言,跃居编程语言交互排行榜第一名。非计算机专业学习编程的目的并非为了培养专业的编程开发人员,而是一方面为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扎实的问题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学生在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实践。Python语言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拥有坚实的数值算法、图标和数据处理基础设施,建立了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科学家以及各领域的专家使用。这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Python编程的必要性。

1编程语言的学习对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性

1.1程序设计基础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情况

我国大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使用C语言作为基础语言的较多。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基础语言,能够让学生明白程序运行原理,计算机各个部件如何交互,程序在内存中是怎样的状态以及操作系统与程序有怎样的关系。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C语言语法复杂,调试程序困难,学生缺少对计算机体系的整体认识,也无需了解计算机底层知识,后续工作很难使用C语言来解决问题,所以并不适合教授给没有任何计算机认知背景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Java语言也是部分高校面向全校开设的程序设计基础编程公选课,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具有简单性、分布式、健壮性、可移植性、平立、动态性等特点。Java语言广泛应用在Android应用、金融业应用的服务器程序、网站、嵌入式领域、大数据技术和科学应用等领域。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Java语言学习成本比较高,工作后的应用场景较少,语言本身重点关注代码复用性和可移植性,这些特点说明Java并不适用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1]。

1.2非计算机专业选择Python的原因

Python语言由荷兰人GuidovanRossum于1989年发明,第一个公开发行版发行于1991年,已经有28年的历史。Python在设计上坚持了清晰划一的风格,这使得其成为一门易读、易维护,并且被大量用户所欢迎的、用途广泛的语言。Python的设计哲学是“优雅”“明确”“简单”,具有丰富和强大的库[2]。Python语言是最接近自然语言的编程语言,代码简洁高效,对于没有编程经验的学生来说较易上手,学生无需纠结语法和程序编写方式,而是更快的抽象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非计算机专业涉及范围较广,Python所能完成的工作也非常广泛,除了Web编程、图形处理、计算机视觉、软件分析、物联网管理、科学计算与可视化等领域,一些意想不到的领域Python也能涉及。例如Python也能够用于电影视觉特效的制作,其中就包括了《星球大战》某些电影特效的制作,从集体渲染到批量处理再到影片合成,Python将所有步骤都紧密黏合在了一起。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Python也借助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和数据科学,攀爬到了编程语言生态链的顶级位置。随着AI应用的发展,数百万之众的教师、公司职员、工程师、翻译、编辑、医生、销售、管理者和公务员将裹挟着各自领域中的行业知识和数据资源,涌入Python和AI大潮之中,深刻地改变整个IT,或者说数据科技(DataTechnology,DT)产业的整体格局和面貌。

2非计算机专业Python编程教学设计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编程语言是很有挑战性的,学生专业不同,思维方式也不相同。为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转变课堂上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3]。针对该课程和学生特点,提出“分方向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学生可以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2.1教学目标

计算机编程延伸到非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程序设计基础”作为入门课程,除了教授学生一门编程语言的概念、语法及使用,还要教会学生编程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学内容

非计算机专业Python编程教学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Python序列、流程控制语句、函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后续应当着重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或者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讲解Python的标准库和扩展库,并以案例或者项目的形式展现Python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通常,不同学校的公选课的学时不同,32学时或者48学时。无论多少,学生都无法只利用上课时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课下的自主学习尤为重要。在学习每个知识点后,教师安排部分课下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掌握所学内容,并安排大量与实际工作学习相关案例。

2.3教学方法

除了讲授法、案例法等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充分分析学生特点,并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教师在引入新概念、新理论时要以学生学习或者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为切入点,自然并具有逻辑性,能够解决问题,引发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实践是编程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实践夯实理论知识,并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当分专业引导学生参与课题或项目中的部分模块,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去实践,学生完成课题或项目后,充分体验到编程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4拓展学生视野

由于学生专业不同,教师应当充分备课,了解Python在各个领域中的突出应用,并学习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背景与相关知识。如果能将所学知识带入实际情境中,学生用于解决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非通用计算问题,理解并实践计算思维[3]。在拓展学生视野的过程中同时增进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中,提升了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以及人工智能的火热,前沿性、基础性、交叉性的学科研究越来越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3结语

身为教育工作者,从教与学的理论上思考编程语言公选课的教学问题。笔者认为,“分方向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能够培养学生基于自身学习、研究方向,学好用活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实践应用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提出了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Python编程教学入门的必要性,并针对该编程语言特点阐述了“分方向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的教学设计,这是编程公选课教学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的一种尝试。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改革,才能使教学设计达到更好的效果,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立翔.基于计算思维的python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教育现代化,2017(15):12-13.

[2]嵩天,黄天羽,礼欣.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6(2):42-47.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4篇

编程能力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是计算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当前国内高校教师在计算机编程类课程中教学方法不佳,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编程能力弱。本文分析了学生的编程能力现状与提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编程能力;实验

1学生的编程能力现状与提高的重要性

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是获得企业青睐与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计算机应用中的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工作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而良好的编程能力具体包括稳固的数学基础、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的建模能力,对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软件工程规范的熟悉,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与人顺利沟通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当下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编程能力不强的问题,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编程原理,老师教的编程方法也能够自己操作,但是当老师提出要学生自己完成一个程序时,学生就无从下手。这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找到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提高计算进专业学生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教学方面讲,造成学生编程能力不高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因而,必须改善教学方法。

2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2.1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

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隐形工具,只有有效的使用课堂语言,才能更好的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引起学生倾听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计算机编程课程中的专业术语非常多,而且晦涩难懂,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编程语言,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起来也十分困难。所以计算机教师在讲授编程课程时应当将计算机编程的专业术语进行通俗化,例如在讲解语句格式时,向学生讲明,语句与祈使句类似,它是没有主语的,它表达的意思就是下达命令,而语句格式中的命令表示的是动作,参数表示的动作的对象,语句的深层含义就是命令计算机去执行工作。这样一比喻通俗化,学生就能很快的理解语句格式,并且不会忘记。又如在上排序这一课程时,将排序比喻成了学生体育课排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的队伍按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一样依赖,学生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具体的形象,感性认识加深了,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理性认识也逐渐形成,最终掌握了知识要点。

2.2设置故错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编程时常常需要交换两个变量的值,讲此问题时,我就采用“故错”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找一个直接采用A=B:B=A这种错误方法的程序展现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采用此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当讲到这一语句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如何解决呢?此时就可将其比喻成两杯饮料,要交换,而饮料不能丢失,学生会马上说“再拿一个杯子来”,这样,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的问题就提出来了,程序也解决了。学生在编制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一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2.3实验中当好学生助手

实验是计算机编程课程的重点与综合体现,首先实验教学要选定合理的实验题目。实验题目应当具有实践性与趣味性,比如当我们编写一曲音乐演奏程序时,他的设计过程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时候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不要局限在小范围内。所以教师不应当在授课之出就给定题目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万万不可以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学生的想法,即便学生的思考模式是“错误”的想法,而是应当鼓励学生,让他们通过完成实验来进行自我判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勇气。其次,实验教学的开展应当合理的安排作业。我认为实验作业的布置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当堂完成的实验,这类作业应当尽量简答,因为实验课程占据的较多的时间,剩余时间有限,所以作业应当尽量简单但必须符合当堂教学的主题;二是综合类的实验,在课程安排上应当合理的安排集中上机时间。保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巩固,在这个基础上应当按照课题进行小综合训练。三是课程开展初期布置大作业,让学生带着这个大作业来学习,随着课程的进展让学生不断的去解决大作业中的问题。其实,这个大作业就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涉及的问题应当广泛,可以有一些课堂上不会讲到的知识,让学生在课下去自主的查找资料,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分阶段的对大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交流。对于学生的结果不要直接就下定论,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断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2.4案例教学法

据我了解,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的程序设计案例。案例的应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应用实际,也能够让学生明白企业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案例法结合学生的自由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案例法的应用中,用侧重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其次要对涉及形式和执行过程的解释,遵守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应用一些较为经典的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当应用一些较新的案例,避免所学知识的落后和与企业需求脱节,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从企业中获得进行案例教学的良好教材。

2.5项目教学法

引入项目教学法,从数据结构、语法、算法、优化、规范化编写代码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并通过具体项目实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将对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项目教学,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战工程项目的各种能力,包括团队协作、适合工作角色的工作能力等。同时也要求教师教学思想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掌握大型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大型软件的编写,这个时期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期。相关课程也要布置大作业,但这时的大作业要由一个组的各个成员配合完成,这时不仅要写程序,还要按照软件开发的规范完成各个阶段的文档,学生要根据自己所做的大作业进行答辩。大作业也可以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的课堂知识。

作者:朱维娜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参考文献】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控机床 数控编程 数值计算 基点计算 加工工艺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生产的技术底层平台,它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也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保证。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使用正越来越普遍,而数控机床的使用和维护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因而需要大批懂得数控编程和数控机床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

数控机床教学包括数控加工过程中有关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基本编程功能指令等,数控编程是一门对学生科学思维要求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这当中数控编程特别重要,其中的数值计算牵涉到学生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基点计算,计算量大、复杂,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必须要有一种简便、明了的方法才行。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研究,将有关常用基点计算归纳为十分简捷的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学生能很快掌握,且计算过程迅速准确,出错率低。

基点是指各几何元素间的联结点。而直线与圆弧是构成零件轮廓的最基本的几何元素。与直线或圆相关的基点计算,包括直线与直线相交、直线与圆相交或相切、圆与圆相交或相切,以上基点计算通常均需采用联立方程求解的方法完成,而作为二次曲线的圆方程,联立求解则过程甚繁。改进的方法是,若能利用几何元素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则可避免求解联立方程。为了确定几何元素间的三角关系,学生必须先正确作图,处理过程很繁。这样就产生了以下要说明的简便计算方法,学生用计算器即可迅速完成计算。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类型1.直线与圆相切求切点坐标

相对于“±”符号前点坐标位置确定的。所有计算均假设水平轴为轴且向右为正,垂直轴为y轴且向上为正。后面各类型计算中,正、负号判断与此方法全同,故不再说明。

类型2.直线与圆相交求交点坐标

类型3.两圆相交求交点坐标

对于哪一点计算。

有关数值计算方面,还包括非圆曲线节点计算与列表曲线节点计算,通常只能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完成或直接使用自动编程软件。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和信息集成的需要,从单机CAD/CAM到FMC、FMS以及CIMS,无不对数控机床起着基石的作用,特别是CAM的使用,将使数控机床的技术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在熟悉了数控机床的单机使用后,MASTER CAM软件的使用可使我们对数控机床的应用有一个质的飞跃。

数控编程在数控机床学习中较为重点,数控编程实践性很强,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数控编程代码(语言)外,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感性认识。它也牵涉到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如数控机床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代码、加工工艺、测量技术、编程知识及机械制图知识等。学生首先应能看懂图纸,会根据图纸分析出零件的特点及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制定加工工艺,如果加工工艺不正确,加工出的工件误差会增大,甚至会报废,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要重视让学生学习普通机床操作并掌握加工工艺。因为普通机床的加工是数控机床加工的基础,普通机床工艺技能的掌握对数控技术的掌握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深有体会:凡是普通车工技能掌握好的学生,在数控加工的编程和操作中会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在数控车床上加工螺纹,加工时一些具体的工艺问题、技术技巧问题,目前研制的数控系统还没有“考虑”得那么细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此问题可通过加工人员在编程中处理解决。加工人员在编程时,必须把自己的一些加工经验融会到加工程序中去,才能比较妥善地、合理地解决这系列的问题。如果对普通机床操科不好的学生,直接到数控机床上车削螺纹,就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出现很大的问题。因此要重视传统金工的基本技能训练。过分重视数控编程操科与理论而忽视传统金工实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将会直接影响数控加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后,熟悉数控编程指令的基础上,可先让学生自己制定加工步骤,然后找出几个典型,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提出优点及不足,然后教师再综合这个方案的优点提出一个合理的加工步骤。这种方法效果很好,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这个工艺的正确理解。教师指导学生装夹工件,指明欲加工的内容和将要使用的刀具,用单步运行的方式逐段运行程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家吉,严烈.MASTER CAM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3.

[2] 廖效果,朱启述.数字控制机床.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5.

[3] 王贵明.数控机床实验指导书.浙江工业大学,1997.4.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编程能力;实验

1学生的编程能力现状与提高的重要性

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是获得企业青睐与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计算机应用中的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工作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而良好的编程能力具体包括稳固的数学基础、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的建模能力,对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软件工程规范的熟悉,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与人顺利沟通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当下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编程能力不强的问题,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编程原理,老师教的编程方法也能够自己操作,但是当老师提出要学生自己完成一个程序时,学生就无从下手。这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找到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提高计算进专业学生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教学方面讲,造成学生编程能力不高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因而,必须改善教学方法。

2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2.1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

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隐形工具,只有有效的使用课堂语言,才能更好的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引起学生倾听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计算机编程课程中的专业术语非常多,而且晦涩难懂,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编程语言,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起来也十分困难。所以计算机教师在讲授编程课程时应当将计算机编程的专业术语进行通俗化,例如在讲解语句格式时,向学生讲明,语句与祈使句类似,它是没有主语的,它表达的意思就是下达命令,而语句格式中的命令表示的是动作,参数表示的动作的对象,语句的深层含义就是命令计算机去执行工作。这样一比喻通俗化,学生就能很快的理解语句格式,并且不会忘记。又如在上排序这一课程时,将排序比喻成了学生体育课排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的队伍按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一样依赖,学生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具体的形象,感性认识加深了,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理性认识也逐渐形成,最终掌握了知识要点。

2.2设置故错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编程时常常需要交换两个变量的值,讲此问题时,我就采用“故错”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找一个直接采用A=B:B=A这种错误方法的程序展现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采用此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当讲到这一语句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如何解决呢?此时就可将其比喻成两杯饮料,要交换,而饮料不能丢失,学生会马上说“再拿一个杯子来”,这样,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的问题就提出来了,程序也解决了。学生在编制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一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2.3实验中当好学生助手

实验是计算机编程课程的重点与综合体现,首先实验教学要选定合理的实验题目。实验题目应当具有实践性与趣味性,比如当我们编写一曲音乐演奏程序时,他的设计过程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时候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不要局限在小范围内。所以教师不应当在授课之出就给定题目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万万不可以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学生的想法,即便学生的思考模式是“错误”的想法,而是应当鼓励学生,让他们通过完成实验来进行自我判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勇气。其次,实验教学的开展应当合理的安排作业。我认为实验作业的布置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当堂完成的实验,这类作业应当尽量简答,因为实验课程占据的较多的时间,剩余时间有限,所以作业应当尽量简单但必须符合当堂教学的主题;二是综合类的实验,在课程安排上应当合理的安排集中上机时间。保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巩固,在这个基础上应当按照课题进行小综合训练。三是课程开展初期布置大作业,让学生带着这个大作业来学习,随着课程的进展让学生不断的去解决大作业中的问题。其实,这个大作业就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涉及的问题应当广泛,可以有一些课堂上不会讲到的知识,让学生在课下去自主的查找资料,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分阶段的对大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交流。对于学生的结果不要直接就下定论,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断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2.4案例教学法

据我了解,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的程序设计案例。案例的应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应用实际,也能够让学生明白企业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案例法结合学生的自由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案例法的应用中,用侧重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其次要对涉及形式和执行过程的解释,遵守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应用一些较为经典的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当应用一些较新的案例,避免所学知识的落后和与企业需求脱节,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从企业中获得进行案例教学的良好教材。

2.5项目教学法

引入项目教学法,从数据结构、语法、算法、优化、规范化编写代码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并通过具体项目实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将对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项目教学,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战工程项目的各种能力,包括团队协作、适合工作角色的工作能力等。同时也要求教师教学思想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掌握大型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大型软件的编写,这个时期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期。相关课程也要布置大作业,但这时的大作业要由一个组的各个成员配合完成,这时不仅要写程序,还要按照软件开发的规范完成各个阶段的文档,学生要根据自己所做的大作业进行答辩。大作业也可以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的课堂知识。

【参考文献】

[1]贺庆和.AOP编程思想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0(9):3.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7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传统编程教学表现出了其自身明显的劣势,笔者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将传统编程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总结如下:

①语法学习过程较长从我国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来看,基本上都选择了计算机编程C语言、C++、C#、或java等,从这些编程语言的比较来看,其中相对要容易学习和掌握,而C语言、C++相对要比较难掌握,它们属于强类型编程语言,语法比较复杂,其中会存在较多的语法陷阱,导致学生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纠错上,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修正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不利于学生编程思想的形成,最终导致只会使用一些编程工具,但是却不能在未来更好的进行编程工作。C#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即使是比较优异的一种,但是使用C#进行编程,需要计算机具备较高的配置,如果学校机房设备等比较落后,或者是学校硬件建设资金不足,那么进行设备更新,采用高配置的计算机是比较困难的,而且,C#仅支持windows平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部分不能在windows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使用这一语言。

②受高校授课制度的影响编程语言的学习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连续性的时间,而一般高校的授课时间都是固定的,每节课程的时间需要统一安排,排课老师需要考虑不同课程之间的授课冲突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无法实现编程教学的集中授课,而只是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分节学习,这种授课模式对于编程教学来讲,其弊端就是难以让学生形成连贯性思维,通常会造成尽管这节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已经全部掌握,但是等到隔几天再进行下节课的授课时,却全部都已经忘记的现象,导致编程教学效果较差。客观来讲,编程课程实际上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不容易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编程语言(如C语言、C++等)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语言,一般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入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仅仅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将其基本要领教授于学生之后,还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然而,这些编程语言自身的学习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如C语言的学习,就需要学习者首先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功底,要详细的了解并理解堆栈、内存、指针、数组等概念,掌握代码的书写要求,对于很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代码就好比是天书,无法正常的判断代码错误原因,最终导致学习失败,最终放弃对编程语言的学习。

2Python编程语言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与C语言、C++、java等编程语言相比,Python语言表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笔者接下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①学习难度最小化首先,Python的代码书写规则与计算机算法中的“伪代码”非常相似,GuidovanRossum最初在开发这一语言时,参考了ABC语言的特性,使其最终设计出的语言书写规则与日常英语十分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一语言的易用性,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研究就可以迅速掌握,大大节约了教学资源。Python可以支持unicode字符集,因此就解决了ascii字符集的字节存储空间问题。uniocde字符在其它语言中一般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转换,而python具有强大的序列(各类定长数组、动态数组、字符串等),从而较容易的实现了在同一个序列中放置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以此省略了较复杂的组合变量声明和处理。还有就是Python自身的IDLE既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又可以在UNIX上得到较好支持。学生只需对python进行入门学习,便可以快速的进行代码书写。

②提高学生学习动力Python编程语言具备对学生的计算机功底要求较低,因此扩大了其使用人群,尽管是计算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的非本专业学生也能够较快的掌握这一编程语言,并能够树立较强的编程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我国有不少的编程爱好者,他们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而Python的易用性恰恰解决了他们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面向用户的设计和偏重程序逻辑的编码方式,让更多的编程爱好者树立较强的编程思路。③强大的类库使编程更简易Python有强大的各种类库的支撑,具备较多的免费编程资源,更容易进行布置,因此减小了开发难度,加快了开发速度。另外,由于Python是开源的,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工作,可以自行扩展Python的库,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类库。

3结论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汇编语言;教学方法;课程群

作者简介:苏林萍(1967-),女,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徐茹枝(1966-),女,江西上饶人,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060-01汇编语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该课程与计算机硬件系统密切相关。主要介绍80X86CPU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工作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内部运行机制的理解,为学生开发系统软件和与硬件相关的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汇编语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与计算机硬件相关,课程难度大

汇编语言课程是以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为基础的,现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普遍以80X86CPU系列计算机作为教学模型。首先介绍80X86CPU的工作方式、指令系统、寻址方式等与硬件有关的知识,然后讲解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和技巧,最后介绍系统输入/输出功能调用和有关文件的编程方法。汇编语言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的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学生只有高级语言的基础,习惯于高级语言的自然表达形式。学生具备的计算机硬件的知识非常少,所以学习汇编语言课程时会感到非常困难,难于适应复杂的低级语言。特别是在开始学习阶段,许多学生经常混淆寄存器、内存,地址、内容等基本概念。

2.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目前多数高校讲授汇编语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种编程语言。因为汇编语言比较难学,如果在教学中单纯强调掌握编程技术,学生可能失去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在汇编语言中既没有分支语句也没有循环语句,学生必须使用比较指令和条件转移指令来构造出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学生更愿意选择易于理解和编写程序的高级语言,如C、C++、JAVA等。不喜欢使用复杂的汇编语言来编写程序。学生不了解汇编语言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只是把它当作一门必须参加考试的课程对待。

二、汇编语言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1.明确课程的目标

根据汇编语言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一种基于硬件的汇编语言编程技术是课程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在教学中可以将汇编语言与一种高级语言(如C语言)进行比较,通过学习汇编语言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高级语言的工作原理。例如C中数组是连续的存储空间,相对于汇编语言中的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C指针的概念在汇编中就是内存单元的地址,是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C函数中的参数传递,是用汇编语言中的堆栈段(STACK)实现的。前面提到的几个问题是C语言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通过汇编语言课程分析C语言中的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角度出发真正理解了C语言中的这些知识,并且掌握了C语言编译执行的过程,知道高级语言中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在执行时需要翻译成一条一条的指令来完成。从计算机工作原理入手讲解汇编语言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的同时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是在高级语言教学中很难实现的。

教师在开始上课时,首先提出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要告诉学生汇编语言课程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与通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先修课,学好本课程会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群的建设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每位教师更多关注本课程的内容,很少考虑本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之间的知识重复和交叉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软硬件综合能力,将《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计算机接口与通讯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基于软硬件综合能力培养的新教学体系和新实验模式。首先,这三门课程从内容上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原理中都涉及到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的章节,区别在于汇编语言是针对80X86CPU机型的,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不针对具体机型的。学生如果已经完全掌握了汇编语言中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的概念,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时就易于理解和掌握该章节的内容,教师也可以花费较少的学时来完成该部分的教学。其次,这三门课程是相互影响的,例如在计算机接口课程的实验中,学生需要使用汇编语言编写接口程序。所以,汇编语言课程学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接口课程的学习效果。

3.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汇编语言课程中会用到二进制、十六进制、补码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内容。在汇编语言课程中可以将本课程中使用频繁的补码概念、数的溢出判断等知识点强调说明,其他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复习,教师不必重复讲解。

汇编语言指令多达几百条,其中有的指令很少使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精心选取常用的指令,将功能相似的指令分组讲解,选择一组中某几个指令详细介绍指令的格式、功能和使用。在讲解指令时教会学生学习指令的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当学生今后遇到没学过的指令时可以自主学习。如果将所有的指令集中讲解,学生不易掌握。可以将指令分散到各个章节中,例如将比较指令和转移指令分解到分支程序设计中,将串指令分解到循环程序设计中。指令要与程序相结合,让学生在程序中学习指令、寻址方式和编程方法。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案例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421-02

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是就业应聘时被用人单位重点考察的能力。程序设计以及进一步的系统开发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基础、建模能力,能熟练掌握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软件工程规范,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编程能力不强、专业技能特征不明显,导致学生就业质量不高。提高学生编程能力是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编程实践教学现状

1)编程能力培养课程群

理论基础: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语言课程:C(或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结构和算法: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等。

2)编程实践教学体系

编程课程群、其它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专门的课程设计、第二课堂、程序设计类的学科竞赛、实习、毕业设计。

3)编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学风可能出现问题。由于学历层次为专科,很多学生对编程自信心不足,普遍有畏难情绪,自觉性不高,没有专业自豪感,自备的学习电脑变成了玩游戏的工具。对就业市场缺乏准确认识,缺乏将来在IT企业就业的自信心,导致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②编程的前修课程学习不到位。学生对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意义认识不足,错误认为这类课程与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技能关联不紧密,不考虑技术生涯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结合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阅读联机帮助中的英文内容。

③师资自身编程能力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部分编程任课教师,没有项目研发实践经历,程序调试和系统测试技巧掌握不多,程序开发环境的功能掌握不全面。教学课件制作粗糙,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上机演示和训练。文件、OS系统功能调用、常用基本算法的实现等不讲授或讲授不到位。

④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没有得到保证。语言类课程课后编程作业量不够,且多数采用纸上编程的形式,很少布置课外上机编程作业和上机检查,考核手段主要采用笔试,程序设计语言种类设置偏多,编程作业没有结合应用和趣味性,其它相关课程(如:操作系统)的实验教学没有到位,实验室开放制度没有落实,学生课外时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利用,三年期间编程训练不断线没有落实。

2编程实践教学改革

1)提高学生专业自豪感,加强学风建设

强调社会信息化建设对合格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依然很大,学有所长的学生依然是IT企业竞相高薪聘用的对象。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变化,计算机服务外包人才需求旺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对社会各领域快速渗透,进一步保证了社会人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合格人才持续的高需求状态。目前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因学风等问题使得专业基本技能没有学到位,从而导致就业不理想。

2)优化编程类课程群,把握课程重点

程序设计课程应当有足够的实验课时,最好设置相应的独立的课程设计(如:C语言课程设计)。不能只给学生讲解编程开发环境中最常用的功能,而至少要介绍开发环境中大部分功能,形成学生对开发环境的整体认识,程序调试技巧要着重讲解。程序设计语言种类要少,目前很多学生学了好几门语言,因时间和精力限制,最终都没学会,毕业时没有1门语言能熟练掌握。《离散数学》课程不能开设成纯粹的数学理论课,而应当配以适量的实验课(如:编程实现求解等价关系),着也为以后《数据结构》学习打下基础。《软件工程》应对软件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用例构造技术做重点讲解。可在大学三年级设置《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3)加强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实训

校企合作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了解技术发展、强化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进行计算机专业技能实训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IT研发企业很多。这些企业有较好的软件开发教学案例,采用真实的软件工程方法对学生进行编程、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行业规范的训练。学生实训地点可以是学校机房(此时机房需进行适当的软件环境改造和优化),也可为企业的研发场地。校企合作过程同时能提高教师的软件研发能力。

4)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竞赛,提升编程能力

政府或学会组织的各级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很多,如:ACM程序设计竞赛。这类竞赛能提高学生的编程等综合能力和编程兴趣。获奖学生能提高就业质量。在课程建设方面,最好把竞赛的题目作为《数据结构》或《算法设计和分析》的教学案例或课后作业。竞赛队伍可含有低年级学生,由专职教师进行专门训练和管理,学校给予政策倾斜。

5)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设立编程类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

编程能力提高只靠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借助学工类和学生类组织,成立多个学生编程兴趣小组,由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和管理。最好结合计算机技术实际应用设立编程类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其中完成优秀的项目可计入学分,进一步扩充后可成为学生就业应聘时进行演示,体现学生技术实力。

6)编程训练不断线,编程方向要集中

由于程序设计语言种类很多、高级语言功能类似、应用领域非常多、时间精力有限,学生最好重点掌握其中一种语言(如:JAVA语言)。若有可能,非语言类的课程的编程实现类实验项目最好使用学生自己拟专攻的语言,逐步熟悉该语言程序设计开发环境中尽可能多的功能。学生也可以结合感兴趣的应用领域(如:信息管理、网络应用、游戏)重点学习其中一种语言,此时学生自学或学校开设讲解应用领域基础知识的课程。

7)程序设计课程考核要进行笔试和机考相结合

以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一般都是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语法的掌握情况,题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纸上编写小程序。此考试方法不足以考核学生编程的真实水平,而且纸上编写的程序的正确性,难以完全把握,所以应该加上机器考试环节,既能促使学生进行更多的上机编程实践,由能准确判断编程是否正确,还能考核学生对基本编程环境是否熟悉。

3案例项目驱动的编程实践教学法

案例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上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实验课中完成一个小项目。该教学法适宜于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使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以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系统设计和编程实现能力为根本目标。

1)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具备的条件

案例最好是由教师自主开发的已经投入实际运行的软件系统,经过改造而成,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不会出现知识版权纠纷;②技术的综合性比较强;③有软件使用说明书,相关文档齐全;④配备针对该案例的自编教材;⑤案例涉及的应用领域知识,学生能凭借直觉理解;⑥源代码完整,使用的编程语言是学生学习过的语言;⑦软件能在学校机房环境正常运行。

2)学生开发的小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项目应该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最终过渡到某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该项目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该项目过程可以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②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③该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项目有一定综合性,技术难点在案例中有所体现;⑤项目的应用领域涉及的知识学生能理解;⑥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⑦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和方法。

3)案例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

项目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熟悉案例软件的使用,进行案例的感性认识,阅读相关案例的文档。第二阶段是让学生了解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需要完成的模块,直接引导学生进入项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能让学生在以后开展项目开发时能体会到使用者的具体需要。第三阶段是在教师对案例各模块开发过程的演示下,针对本组项目开展研究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结构设计、代码编写、程序调试等工作。第四阶段由项目组共同完成实训项目。

参考文献:

[1]毛玉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科学,2009,(4):97-99.

[2]朱翠苗,郑广程等.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67-68.

[3]马刚.浅谈模拟软件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1):230,184.

[4]王永飞.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4-16.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汇编语言;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894-02

汇编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计算机底层编程语言,是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汇编语言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硬件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系统了解一台计算机运行的必修知识,它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共同描述了一台PC机的正常工作流程。汇编语言也是单片机和嵌入式等课程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能够为更深入的理解高级语言的运行原理提供了依据。汇编语言是一门具有硬件特性的语言,是高效和灵活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在计算机语言高级化可视化的大环境下汇编语言的显得地位越来越不重要,但是在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等开发领域仍然离不开汇编语言。

1 汇编语言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汇编语言难学是汇编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这其中有课程本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1.1 汇编语言本身学习难度大

汇编语言是一种硬件编程语言,抛开硬件谈汇编将成为空中楼阁。但是,目前的课程安排不尽合理,知识的先后顺序被课程割裂开来,不能系统的全面描述汇编语言的硬件特性,汇编语言要在完整的硬件体系中才能体现出其重要性,而完整的硬件知识构建需要多门课程的学习,这是一个矛盾。

其次,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学好汇编语言需要不单单要研究汇编的语法,还要汇编语言有大量的指令和语法规则需要记忆,较繁琐;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相配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较难理解,容易感到枯燥、厌烦,导致产生厌学情绪;上机调试结果不直观且容易出错,这些特点都使得汇编语言这门课比较难学。

1.2 学生对汇编的畏惧

首先,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大学的入门学习语言往往是一门高级语言,如C或C++等。学生在学习汇编语言时,总会借鉴在高级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但是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高级语言不和具体硬件相又比较接近自然语言,所以很容易被理解,可视化编程易于理解和上机操作,相关高级语言算法实验可以解决实际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汇编语言却必须和看不到的硬件打交道,相对比较抽象,还有更多琐碎的概念需要记忆,学习起来需要更多的努力,对汇编稍有松懈就可能掉队。在大信息量的多媒体教学情况下,更需要学生在课下多下功夫。

其次,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普遍倾向于软件和网络方向,对硬件方向的课程汇编语言的学习普遍比较放松。

1.3 教师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最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老师都没有汇编语言的工程使用经验,在讲授课程中完全依赖于课本,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实验内容比较简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些老师针对汇编讲汇编,不能够融汇其它硬件课程内容,难以生动的讲述汇编的硬件特性。另外,目前的汇编语言课程实验内容比较简单,实验课时相对较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1.4 重软件轻硬件还很普遍

目前,不少高校教育经费紧张,对于计算机专业倾向于投资效益比较高的软件方向,致使硬件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同时,硬件课程方面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不能与硬件技术发展与时俱进,汇编语言教学内容和思想都比较陈旧。此外,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占用人量的比例很高,也容易让人冷落硬件方向建设。汇编语言的课程地位正在“重软件,轻硬件”的大环境下被逐步弱化,有些学校开始将汇编语言课程合并至其它硬件类课程,比如单片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还有的专科学校干脆完全放弃汇编类课程。

1.5 教学设施还有待完善

目前,硬件方向的教材和实验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还不能满足汇编语言的教学需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硬件基础课程教材的系列化。虽然硬件类课程出自统一出版社的系列,但却是由不同学校不同观点不同经验的老师编写的,所谓的系列化的教材只是封面的系列化,而具体的内在知识体系的系列化却没有体现出来。当前应该围绕一批硬件类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进行延伸的教材编写,从内在的知识系统上系统化,也可以积极组织相关经典教材的编写着共同参与制定系列化的教材编写方案。

其次是汇编语言硬件实验平台的开发。汇编语言的上机环境比较简单,相关配套设备缺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当开发相应的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汇编语言实验平台,并基于平台改革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汇编语言教学的若干建议

2.1 明确汇编语言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用三个必须来重新认识汇编语言。必须明确汇编语言在计算机类本科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它是系统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必修课程,将为其它课程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必须明确汇编语言在当前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它是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不可缺少的语言,虽然代码量不多但却都是精华。必须回归汇编语言的真实面目,它并不像学生中流传中的那样难学,只要学习方法对头汇编语言就很容易能学好,这需要任课老师在上课中能够学生足够的辩证讲解。

2.2 改革教学方法

汇编语言的教材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出现了不少经典教材,内容结构清晰,语言描述通俗易懂,针对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都可通过自学获得理解。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减少讲述的内容,做到课堂精讲,并要结合其它课程内容来叙述汇编的作用和来历,重点讲解汇编语言知识在整个硬件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课堂精讲,实验要多练,加大实验教学的课时和难度,加大实验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

2.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汇编语言师资力量建设,是改善当前汇编语言教学的核心工作。当前的汇编语言教学师资力量极度缺乏,很多任课老师均是围绕课本讲代码,围绕例子将代码,没有相关技术的开发经验,有的甚至没有见到过相应的实际开发例程。当前汇编语言的开发例程很少,老师参与相关工程开发的机会很少,所以应该专门设计一套面向教学的开发例程,围绕这一例程进行相应的师资培训。笔者建议以该例程可以定位在汇编语言在嵌入式开发领域的应用。

2.4 加强汇编语言教学的设施

汇编语言的不是独立的语言课程,它有相应的硬件课程作为支撑,并为其它硬件课程提供语言基础。加强汇编语言的教学设施应该着眼于整个硬件类课程的建设,汇编语言只有在一个硬件课程体系中才能显示出它的光彩。其课程的教学设施主要包括硬件类教材体系的建设、开发试验平台的建设和实验内容的建设。

3 总结

信息技术的风起云涌总让人把陈旧不变的汇编语言遗忘,汇编语言的教学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固守陈旧的知识和陈旧的教材停止不前,逐渐的让教师和学生失去兴趣。对于老师,深入汇编语言教学很难出科研成果,于评职称无用;对于学生,学了汇编语言少有用武之地,于找工作无助。对于当前的困境,应该大力崇尚教学神圣的观点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的考核中给予更多体现,让有教学成果的教师也可以成名成家,让相关老师可以放心的投入到汇编语言课程的建设中去。对于学生,要教育他们少些功利的学习思想,多一些远见,着眼于更全面的技术成长。虽然汇编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老师、学生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沈美明,温冬婵.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