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业设计技术

摘要:介绍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重点讨论了与快速成型相关的技术,并试图将此技术充分应用于产品设计评价,以期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关键词:快速成型;RP;反求工程

引言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现在工业正面临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写作论文问题,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快速成型能够迅速将设计思想转化为产品的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它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

1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希望能快速由三维CAD模型,得到产品的实物模型,快速成型技术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技术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成型思想的新型成型技术,它根据零件或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快速、精确地制造出零件或物体的实体模型。

2关键技术2.1制造工艺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种不同的快速成型工艺方法,比较成熟的就有十余种。其中光固化成型法(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SLA)、叠层实体制造法(LaminatedObjectManufactur-ing,LOM)、熔融沉积法(FusedDepositionModel-ing,FDM)、选择性激光烧结法(SelectiveLaserSintering,SLS)和3DP(ThreeDimensionalPrintingandGluing,也称3DPG)五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对于RP制造工艺的研究,一方面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是研究新的成型技术。新的成型方法,如三维微结构制造、生物活性组织的工程化制造、激光三维内割技术、层片曝光方式等。2.2成型材料成型材料是决定快速成型技术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原型的精度、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应用等。与RP制造的4个目标(概念型、测试型、模具型、功能零件)相适应,使用的材料不同,概念型对材料成型精度和物理化学特性要求不高,主要要求成型速度快。如对光固化树脂,要求较低的临界曝光功率、较大的穿透深度和较低的粘度。测试型对于材料成型后的强度、刚度、耐温性、抗蚀性等有一定要求,以满足测试要求。如果用于装配测试,则对于材料成型的精度还有一定要求。模具型要求材料适应具体模具制造要求,如对于消失模铸造用原型,要求材料易于去除。快速功能零件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从解决的方法看,一个是研究专用材料以适应专门需要;另一个是根据用途分类,研究几类通用材料以适应多种需要。2.3加工精度影响成型件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由CAD模型转换成STL格式文件以及随后的切片处理所产生的误差;二是成型过程中制件翘曲变形,成型后制件吸入水分,以及由于温度和内应力变化等所造成的无法精确预计的变形。为了解决第一类问题,正在研制直接切片软件和自适应切片软件。所谓直接切片是不将CAD模型转换成STL格式文件,而直接对CAD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得到模型的各截面层轮廓信息,从而可以减少三角面近似化带来的误差,所谓自适应切片是快速成型机能根据成型零件表面的曲率和斜率自动调整切片的厚度,从而得到高品质的光滑表面。为解决第二类问题,正在研究、开发新的成型方法、新的成型材料及成型件表面处理方法,使成型过程中制件的翘曲变形小,成型后能长期稳定不变形。2.4与RP技术相关软件软件是RP系统的灵魂,其中作为CAD到RP接口的数据转换和处理软件是其关键。不同CAD系统所采用的内部数据格式不同,RP系统无法一一适从,这就要求有一种中间数据格式既便RP系统接受又便于不同CAD系统生成,STL(StereoLithography)格式应运而生了,STL文件是用大量空间小三角形面片来近似逼近实体模型。由于STL格式具有易于转换、表示范围广、分层算法简单等特点,为大多数商用快速成形系统所采用,现己成为快速成形行业的工业标准。但是,STL模型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2.4.1精度不足。由于STL模型用大量小三角形面片来近似逼近CAD模型表面,造成STL模型对产品几何模型的描述存在精度损失,并且在对多张曲面进行三角化时,在曲面的相交处往往产生裂缝、孔洞、覆盖及相邻面片错位等缺陷。2.4.2数据冗余度大。STL模型不包含拓扑信息,三角形面片的公用点、边单独存储,数据的冗余度大。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STL模型数据冗余大的不足也使其不利于远程RF的数据传输,难以有效支持远程制造。

3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3.1在外观及人机评价中的应用新产品开发的设计阶段,虽然可借助设计图纸和计算机模拟,但并不能展现原型,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和迅速的评价,设计师可以通过制作样机模型达到检验的目的。传统的模型制作中主要采用的是手工制作的方法,制作工序复杂,手工制作的样机模型不仅工期长,而且很难达到外观和结构设计要求的精确尺寸,因而其检查外观及人机设计合理性的功能大打折扣。快速成型设备制作的高精度、高品质样机与传统的手工模型相比较可以更直观地以实物的形式把设计师的创意反映出来,方便产品的外观造型和人机特性评价。现在的快速成型加工得到的成型件都是单一颜色,颜色主要由材料决定,为了对产品色彩外观进行评价,有时需要手工涂色,随着彩色成型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解决。人机评价主要包括成型件尺寸及操作宜人性,快速成型可以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要求。3.2在产品结构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快速成型制成的样机和实际产品一样是可装配的,所以它能直观地反映出结构设计合理与否,安装的难易程度,使结构工程师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由于模具制造的费用一般很高,比较大的模具往往价值数十万乃至几百万,如果在模具开出后发现结构不合理或其他问题,其损失可想而知。而应用快速成型技术的样机制作可以把问题解决在开出模具之前,大大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效率。3.3与反求工程结合反求工程(ReverseEngineering,RE)也称逆向工程,就是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建实物的CAD数字模型,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可以在通用的三维CAD软件上设计出它们的三维模型,但是由于对某些因素,如对功能、工艺、外观等的考虑,一些零件的形状十分复杂,很难在CAD软件上设计出它们的实体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模型测量和数据处理,获得三维实体模型。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以及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可以胜任消化外来技术成果的要求。对于已存在的实体模型,可以先通过反求工程,获取模型的三维实体,经过对三维模型处理后,使用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产品的快速复制,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大大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

结束语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满足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技术的制作精度、强度和耐久性还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加之设备的运行及制作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RP技术的普遍推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制约快速成型发展的因素会逐步解决,应用领域会不断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电子设计技术

1.高集成度可编程模拟前端显著降低超声系统功耗刘洋

2.可重配置FPGA使创新器件更易实现电子设计技术 姚钢

3.信息动态

4.超低成本DSP产品兼具数据处理与MCU功能刘洋

5.OFDMA电力线通信芯片改善数据吞吐能力和可靠性丛秋波

6.可有效抑制EMI的D类放大器以低成本提供高音质刘洋

7.多核通信处理器集成128个nxCPUs丛秋波

8.无线目标设计平台加速LTE基带设计和开发丛秋波

全文阅读

设计的技术美

【摘要】技术是人类在创造物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在造物过程中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造物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中,技术成为造物设计的支撑,为设计对象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人造物的进程加速。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既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创造活力,也为造物的理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保障。

【关键词】技术 科学技术 艺术设计

引言

技术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跨越文化时空的关键。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技术跨越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时期时代的伟大转变,是时,人们普遍采用的“磨制”和“钻孔”技术使旧石器时代迈向了新石器时代;同时,人们由于掌握了火的应用技术与泥土的应用技术而烧制出陶器。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伟大象征,陶器是人类利用新兴技术造物的巨大突破。它将粘土变成了陶器,从而改变了一种物质的形态。这种变化远比磨制技术带来的变化深刻得多。又是同样的技术应用,人类将另一种矿物转化成为铜器,不论是红铜还是青铜,是技术决定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时代的接踵而至。

一、技术是人类创造物中必须具备的手段和方法,在人造物对象化过程中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造物的初始就无条件地采用了技术。在前原始社会时期,当人看到奔跑不息的野兔而毫无办法抓到时,有意识或意识地抓起了地上的石块儿,向野兔打去而击中野兔。这种非己性地借助外物的获得手段,就是最为原始的“技术”。如果人不用石块,便不能抓到野兔,这种“技术”是人要抓到野兔必须采用的。再如,为了制作出更加精美细致的石器,人类不得不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类型的造物,人类都采用了相应的技术,如制作陶器的专门技术,制造房屋居舍的的专门技术,制作各种工具的专门技术,制作青铜器的专门技术,以及制作瓷器的专门技术,等等。因此,技术是人类造物目的性实现的必要手段和方法。

在人类长期与自然斗争的实践中,人类为了制造克服自身生理或功能不足的外物,必须符合由外物来承担人不能及的功能。恰好技术就是这种功能得以对象化的保证。例如,人类为了驱暑避寒而建造房屋,必须采用制造房屋的技术,像石木结构的房屋就要利用有型的石块和木材,而将无形的石木变成有型的石木,就需要砍伐、刨平或打磨技术;还需要建构技术等。只有这样采用相关的技术,建造房屋的目的才能实现。反之,石块依然是石块,木头依然是木头。一一人类实现建造房屋的目的已成为幻想便不能对象化。人类每作出造物设想的时候,紧随其后的便是造物相应的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造物所采用的技术。

因此,技术是人类在造物中必须具备的手段和方法,在人造物对象化过程中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全文阅读

建筑技术及设计

记写创意设计刻划人文建筑

《建筑技术及设计》(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Technology&Design简称atd,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 994年。主要刊登国内外最新建筑设计作品、精彩建筑实例和建筑技术应用方面的论文,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建筑技术及设计》国际标准刊号:ISSNl006-2661,国内统一刊号:CNll-3548/TU,邮发代号82-680,共130页,定价28元/本,全年336元,大16开全彩色印刷。主要栏目有行业讯息、产品速递、名师档案、专题探索、工程档案、方案篇、技术专栏、人物专访、建筑游廊、特稿等。

2008年《建筑技术及设计》将更加关注建筑,关注建筑技术.关注建筑师,将加强对国内外新锐建筑和先进建筑技术的报道,重点为读者展示国外的新建筑、新设计,并充实产品速递、展览巡礼、建筑评论、建筑书评等栏目的内容,以求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依靠编委会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团队的支持,将杂志办出新的特色和亮点。

建筑技术及设计征稿启事

来稿须知

1 工程档案栏目来稿文字介绍字数限定在5000字内,包括建筑师、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其代表作品说明。

2 来稿案例请附效果图、平面剖面图、重要节点构造图、竣工摄影图,请附图注说明等内容。

全文阅读

建筑设计新技术

摘要:低碳节能建筑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必由之路,以下是对低碳建筑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低碳建筑设计的现状和优势。最后针对建筑设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低碳建筑;低碳经济;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选择。在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各行各业向“高能效”“低排放”转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在许多城市中,建筑产业都是最大的能源使用者。也就比其他行业有更多的潜力来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使用高效的节能技术。经测算,建筑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排放的46.7%。因此,用低碳的理念推进城镇建设,使城镇更加宜居宜业。

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它是既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具有节地、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体现在无废无污、生态平衡,也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通常低碳建筑的技术

体系分为8个方面:低碳设计、低碳用能、低碳构造、低碳运营、低碳排放、低碳营造、低碳用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是我国现在所面对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建筑发展的一个弱点。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所以我们将建筑功能与技术更好地结合,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建筑。低碳式建筑设计是一种很好的节能措施。

全文阅读

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

一、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

新的科学技术将人类不断带入新的时代,然而艺术则不断使这个时代变得更加丰富。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生活的物质与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固然也成为当今研究者研讨的热点了。设计艺术是两大要素的对立统一,即功能合理性所依托的科学技术和审美所依托的艺术。无论哪一种设计风格或设计产品,它的最终服务对象和使用者都是人,人的需求一端连着科学技术解决实用性的问题而另一端则连着艺术创造解决审美问题,综合起来就是设计艺术。科学技术与艺术可以说是一对双胞胎,并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并肩发展。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而设计是科学技术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设计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了设计的大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背景、环境状况的种种改变,都会影响着设计师的选用材料、设计风格、设计方法。随着方法、材料、工具的改变与变化,科学技术对设计活动产生着直接影响。

二、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的交织展

2.1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的交织

技术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设计都是联系紧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设计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它与科学技术一样,都需要创新,这样制作出的物品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使用需求。如西汉长信宫灯:宫灯灯体为鎏金,双手执灯静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阴阳家的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镶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板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可以说长信宫灯非常符合现代人体工学和以人为本的概念,在环保功能与光学照明方面的设计运用。20世纪以来,科技文明的进步,使得科学与技术、艺术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提高了。21世纪后现代艺术设计要求设计师要更科学、更理性的去创造与认识一切,这样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设计师设计创造的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所以说现代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兄弟关系。比如现代一个不懂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师很难展开他的设计活动,或者说不用计算机的辅助,会在速度以及效果图上落后于其他熟练操作各种辅助软件的设计师。又比如即使是在传统绘画方面,也面临着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个现代的艺术工作者,既要有返璞归真的思想也要有勇于创新的勇气,不能单一的去追求某个方面,否则就会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2.2科学技术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

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需求,与设计的目的几乎相同,同样都是为人而设计。设计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奇、异的效果。科学技术同样也离不开艺术,因为他需要艺术的外壳来包装自己、推广自己、以最快的方式得到大众的认可。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日益更新的科学技术,有了新技术的血液注入,传统的艺术形式才能够得到继承的同时被完善和发展,从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但是由于活动的种类与规模的不断拓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自然的过度开发。所以人类开始重新思考正确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新能源或改进原有能源技术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等。在七十年代,格鲁斯在德国首先提高了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就是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这是一种新的设计观念,是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中,进而帮助设计决策方向。如今,人们开始进入“数字化”的时代。从前的二维设计状态不断地受到三维四维设计的冲击,设计师在不断探求新的领域,而受众也在不断尝试接受新的设计状态。由于技术的支持,艺术家的思维也延续到其他领域中去寻找突破的灵感。所以说“数字化”时代的科学技术为艺术设计创造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的造型基础,现代艺术设计也逐渐由传统设计方向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三、结语

全文阅读

论技术-艺术网页设计

摘要: 网页设计是一门全新的艺术设计和网络应用的交叉学科。技术―艺术网页设计是基于Web标准的、综合网页设计和艺术设计的设计方式和手段,其特征是网页整体的创新性、结构的合理性、色彩的艺术性、内容的可用性。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艺术才能的网页设计师是技术―艺术网页设计提高的关键。

Abstract: Web design is a completely new interdisciplinary of art design and web applications. The Technology-Art web design is based on ways and means of Web standards, integrated web design and art design, and the feature of the Technology-Art web design lies in persuit of the combination of overall innovative, reasonable structure, artistic color and availability content. Therefore, the key to the Technology-Art web design is the web designers with high literate quality and artistic talent.

关键词: 技术―艺术;Web标准;网页设计;“技术―艺术”人才培养

Key words: Technology-Art;Web standards;web design;"Technology-Art" tal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60-02

0引言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无庸置疑,在互联网“引导”世界中,网页设计开发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网页作为网络上的艺术品,要想获得满意的用户体验,必须将技术与艺术做最恰当的融合。

著名设计师陈绍华认为,中国设计的根源问题是创造力和审美教育的缺失,我们应该从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出发,通过大众品位的提升,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1]。伴随着社会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技术在艺术、设计、语言等领域的广泛的应用,单纯、孤立地按艺术理论、技术理论以及艺术思维、技术思维来考虑新技术、新艺术,已经远远不够了,基于技术―艺术融合的Web标准网页设计问题凸现在每一个网页设计师面前。

全文阅读

设计艺术中的技术之美

摘 要:本文首先讲述了现代设计艺术中技术美的普遍性,分析这种美主要是通过工艺材料、形式和功能以及对设计观念的影响表现出来。

关键词:秩序感;道德理性;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30-0015-01

设计艺术发展至今天,创新已经不仅仅是靠着艺术一己之力便能达到。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设计的内容要求、“人性化”、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多,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些要求和观念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设计艺术领域,催生着艺术设计中科技之花的绽放。

我国的艺术设计从古至今都映射着技术之光,从鲁班时代的木工技术、秦砖汉瓦时期的瓦当工艺、唐宋时期的陶瓷、纺织、印刷等到明清时期的彩画、珐琅工艺。无不以精湛的手工工艺技术将设计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时至今日,他们中的一些依然在我们的设计领域大展拳脚,甚至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设计”(Design)虽然是工业革命以来,20世纪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从原始人类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高楼大厦、日用百货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在这已经发展了千年的设计艺术中,在一定意义上所有的产品都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在手工业时代是手工技术的产物,在大工业时代,是大工业技术的产物。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任何设计产品,只要具有价值,凝结了人类的劳动,其中都有科学技术的成分和因数。科学技术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

自工业革命以后,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设计中越来越体现出了科学技术的美,“这种美主要是通过工艺材料、形式和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材料的运用和加工技术。这不仅对于造物的实用功能有决定意义,而且是形式的内容之一,它展示着来自材料自身的美。正如竹内敏雄认为的那样,技术加工的劳动是唤醒在材料自身之中处于休眠状态的自然之美,把它从潜在的形态引向显性的形态。”如现代使用的茶杯就有纸、玻璃、金属合成、塑料以及高科技的纳米材料等等,这些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加工使产品中体现出了材料自身的美。同时,设计产品的形体、色彩等形式美的要素也是科学技术美的具体形式。科学技术在材料加工的过程中遵循着自然的内在规律,而在艺术形式的构造上,则可以超越来自材料自然性的限制而趋于自由。现代的产品的设计大多是几何形的,如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脑和我们居住的房屋,这些规律性很强的富有秩序感的机械形式表现着深刻的合目的性美和技术美。而且,由于设计产品具有明确的使用功能,所以除了对其形式要素的审美外还有对其功能的操作性体验的审美,这就通过功能体现出了科学技术之美。“对于设计产品的美不像艺术品的欣赏那样是超功利的,也不仅仅是针对产品的形式和结构特点而言的。毫无疑问,工业产品的形式和结构特点是首先被感受到并别被给予评价的,但是对工业产品的欣赏不是只将欣赏者所具有的对形式美的固有情感投射到产品上去,而且还要将欣赏者自身对产品的认识,如对产品效能的主观判断以及对产品的技术含量的估计融合进去,因而这不只是对产品外观“艺术性”的欣赏,更是对产品技术性的评判。”这就像我们在购买电脑时,除了要选择它的外形以外,更看重它的功能性和操作的便利性,这就是科学技术美的体现。

现代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还通过对设计观念的影响体现出来。例如,大机器工业制品中普遍出现的抽象和几何的形体所体现出的技术美,具有一种冷峻的理性精神和精确性风格。这种风格是一种“技术理性”的文化观点所影响的,这种观点是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现代技术在人类生活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而形成的。因为科学是崇尚理性的,因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理性化以及设计艺术的理性化。产品造型简洁、整一,风格一致、轻快,无不必要的装饰和附饰,材料、功能、结构、形式合体而和谐,透视出理性的科技之美。再如,曾经流行一时的“流线型”风格,它本来是在汽车进行风力测试中,为了符合空气动力的功能要求而设计的,体现出了汽车的科技美。但之后它却泛滥于工业设计中,不管电冰箱、手机、烤面包机都采用流线型,这就已经与其原先的功能作用无关,而成为了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并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这实际上是因为流线型在当时成为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反映了科学技术对大众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和设计必须为大众服务的性质。

全文阅读

艺术设计职业技术

根据广东200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06年,广东省高职高专生128153人参加就业,比2005年增加了4.6万余人,增幅为28%,就业率为95.59%。但随着入世后的国内产业调整,制造业突显,高技能人才紧缺,设计艺术相关的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及家具设计领域的设计师和技术工人更为缺乏。以广告行业为例,中国为首的亚洲广告业迅速成长,促进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广告业跨国企业向中国中小城市市场的渗透和专业服务业投资的增加。巨大的市场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事实是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体制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国家艺术设计职业培养机构既是机构的投资者又是管理者。资金的来源渠道很广,政府的补贴、私人的赞助、企业的投资、学生的学费。因此,机构的产业收入也是多元化的,其办学方向也就贴近市场,因为机构本身必须对每一个投资主体负责,市场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结构和学制课程的选择。因而,机构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地经营。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机制多年来并未真正意义上从封闭的院校教学体制中走出来,真正面对动态变化的大市场。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瓶颈”一直存在,可喜的是高职教育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从单一的院校培养转换到多层次、灵活机动的办学体制上。并深刻地意识到职业的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表现为设计师与技术操作员的分化;创意与数字技能培养之间的分化或脱节,导致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的职业设计师人才匮乏。(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曾定位在电脑艺术设计技术操作员,结果证明用人单位并不只看好电脑软件操作熟练的学生,而更倾向于创意与数字技能兼备的学生。)

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具有职业性特点。其实,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一直带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但是在教学内容上多年沿着理论教学的路子发展,对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方面明显欠缺。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近四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经验更有教训,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目前,在多种资源渠道的支持下,能够在教学方法和目标上体现出我们的优势。加上我们结合现行教育职业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现教育与社会的真正接轨,以减少、缩短中间环节,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强化艺术设计教育的职业性特色。

一、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加强设计艺术教育的职业化特征

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设置初期,就实行“毕业证+技能证书”的制度,技能证书包括CEAC平面设计师认证、Adobe平面设计师认证、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等,然而通过就业市场证明,这些认证考试只是评估了学生的软件知识的掌握,是基本的职业技能。2006年第二学期我们做了及时地调整,增加了装饰美工、广告设计师、室内装饰设计员、电脑美工等职业技能工种,这些都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可以说这就是就业前的培训,以此真正做到教育与社会的无缝接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境奇教授在广东省广告教育高峰论坛上曾说“专业的培养强调职业应用性。思考不仅用脑,而且可以用手做出来”。本人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好,突出了高职类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使学生有一双灵巧的工匠之手。

以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为例,谈一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我国步入广告大国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平面设计师约有30多万人,广告设计职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对广告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广告设计职业中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为广告从业人员衡量自身水平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也是广告设计师职业准入的通行证,企业选择人才的衡量标尺。

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我们和社会各级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共同参与就业培训,通过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进行职业资质认定,形成就业培训网络;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为导向,按照国家艺术设计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培训科目,组织实施针对性强、具有实效的就业培训;在政府及相关的管理机构支持下,做好教学计划、课程开发、教研教材、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强化实习操作训练;在职业资格认证教学中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仿真模拟设计课题等先进教学技术方法的应用。

全文阅读

IC设计技术人才

摘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促使人才需求量增加。本文通过对我国市场调查,得出应用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是该行业目前大量需求的人才,并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IC设计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IC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应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根据上海半导体和IC研讨会公布的数据,08年中国IC产业对设计工程师的需求将达到25万人,但目前国内人才数量短缺这个数字不止几十倍。例如我们熟知的威盛虽然号称IC设计人才大户,但相对于其在内地业务发展的需要还是捉襟见肘,其关联企业每年至少需要吸纳数百名IC设计人才,而目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而在人才的需求中,应用型IC设计人才更加受到欢迎。

一、IC设计人才短缺

2008年,全国集成电路(IC)人才需求将达到25万人,按照目前IC人才的培养速度,今后10年,IC人才仍然还有20多万人的缺口。这是08年4月21日在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举行的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CSIP-AMD集成电路专项培训开班仪式上了解到的。同样有数据表明,近日,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解到,目前全国高校设有微电子专业总共只有10余个,每年从IC卡设计和微电子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也只有二三百人。在国内大约仅有不足4000名设计师,而2008年,IC产业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达到25万-30万人。有专家预测,到2008年底仅北京市IC及微电子产业就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10年我国可能需要30万名IC卡设计师[1]。未来我国IC卡设计人才需求巨大。目前中国每年从IC设计和微电子专业毕业的高学历的硕士生只有数百人。中国现有400多所高校设置了计算机系,新近又特批了51所商业化运做的软件学院。但这些软件学院和计算机系培养的是程序员。中国目前只有十来所大学能够培养IC设计专业的学生。因此IC设计专业人才处于极其供不应求的状态。可以这样说,这是因为我国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足够的IC设计人才。

专家指出,我国IC设计人员不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IC设计是新兴学科,国内在此之前很少有大专院校开设IC设计专业,现在从事IC设计专业的人才,大部分是微电子、半导体或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相邻领域的理工专业毕业生,但是和实际的IC工作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学校并不了解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所以,许多IC设计企业只能经常从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聘人才再进行培训。此外,IC设计的实验环境要求,恐怕所有的高校都没有能力搭建。据了解,建一个供30人使用的IC实验室,光是购买硬件设备就需要15万美元。

最新研究指出:到201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占世界总需求量的6%,位居全球第四。未来几年内中国芯片生产有望每年以42%的速度递增,这大大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长速度。仅就IC卡一项来看,我国IC卡设计前景广阔。身份证IC卡的正式应用,将是十亿计的数量,百亿计的销售额,此外读卡机及其系统将有成倍的产值。半导体理事长俞忠钰说,2002年全国的IC设计单位已达到了240家,根据北京市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建设规划,到2010年,北京市要逐步建成20条左右大规模高水平的芯片生产线,200家高水平的IC卡专业设计公司。据预测,北京市IC产业将超过2000亿元。巨大的商机也同时带来了市场对IC卡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

二、应用型IC设计技术人才需求日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