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纪实文学

纪实文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试论纪实文学与纪实摄影的融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众多行业领域不断相互碰撞。就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而言,二者在发展中,不断实现融合,形成摄影纪实文学,也是文字艺术与图片艺术的有机结合,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主要对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进行阐述,并分析二者融合的必然性。

关键词:纪实文学;纪实摄影;融合

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的突出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具有写实性,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但纪实文学注重以文字记录历史;纪实摄影注重以图片映射历史。无论从任何角度看,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都具有一定的缺憾,不能更为深刻的反映历史。二者的融合,形成摄影纪实文学,集文字、图片于一体,可彰显纪实艺术的优越性。所以,作者针对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融合的必然性加以分析和阐述。

一、纪实文学和纪实摄影概述

(一)纪实文学概述

所谓的纪实文学,是指以曾经或现在发生的事实为主题内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纪实文学的外延十分广泛,包括回忆录、日记、纪实小说、传记等,均在纪实文学行列中。自21世纪以来,纪实文学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并在文学样式、结构、表现手法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纪实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以短小精悍的文字或语言对历史和现状加以真实的反映,还能以文字记录和传承历史,与其它类型文学体裁相比较,更具写实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纪实文学也具有一定的不足,需要纪实摄影的弥补[1]。

(二)纪实摄影概述

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利用照相机,在光和影的转换中,对飞逝光阴及生活画面的捕捉,能够深入挖掘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本质,达到使瞬间成为永恒的目的。纪实摄影能够将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场景进行拍摄,为后人预留想象的空间。长期以来,纪实文学虽然能够利用文字对事实加以记录,但在更高层次的描述中,文字十分苍白无力,甚至容易使“真实走样”。纪实摄影可弥补其不足,能够真实的印证历史;但纪实摄影中也存在不足,需要纪实文学的辅助。

全文阅读

纪实文学的生态伦理观

“苍茫的若尔盖草原,狼族即将被人类赶尽杀绝。一只绝望的母狼为了与人类做最后的抗争,不惜带着一窝幼崽服毒自尽。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仅存的一只小狼被来到草原写生的李微漪救起,带回了城市。”———《我家小狼初长成》的作者李微漪讲述了小狼的故事,让阅读者感受生命的神秘与神圣,也让阅读者对生态理论、生命价值、善与恶具有更多的别样体验。不同于《狼图腾》对狼族的直奔主题的旁观者的讴歌赞美,《我家小狼初长成》作为李微漪抚养小狼成长的实录,进入小狼的内心世界,更具有现实感,体现了对生命对生态更开阔的视阈;同时,正如作者在扉页上写道:“将一个由人类抚养的狼孤儿送回族群,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奇妙传递,是一种诚心与狼握手言和。”从这样意义上,《我家小狼初长成》现实故事里又蕴涵了生态伦理的寓言意味———“救起带到城市”到“送回狼群”的过程,充满了动人心魄的细节,读来让人涌动着生命的感动。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从“生态”一词的希腊文语源分析,指出:“‘生态’一词原本来源于ECO,即‘家’‘住所’之意。在草原度过的大半年里,我深深体会到了‘家’这一词的沉重含义。这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家园。” 一、生态崩溃———小狼出世的残酷之境 在书中,作者写出了生态崩溃造成的残酷之境,既有人类对自然资源涸泽而渔造成的草原荒漠化、动物生存环境日趋恶劣的严酷现实,也写出了人类贪婪无度造成的恶的膨胀造成的人类自身社会生态环境的严酷。在中国最美丽的草原湿地,密如织网的铁丝围栏被人类占据,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出没的区域被牧场包围。人类垦殖、近亲繁殖、疾病和自然灾害使野生物种濒临灭绝。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食物的短缺,过度放牧的家畜与狼群争抢同一块土地,导致人狼之间的激烈冲突。小狼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展开。残忍的四月,一对狼夫妇生育了第一窝小狼,他们想尽办法要让洞里的六条小生命看见草原上的第一缕阳光。草原生态的恶化让公狼的觅食成为难题,“多少天没有饱饱地吃过一顿了,母狼的乳汁少得可怜,没睁眼的小狼崽们饿得嗷嗷直叫,小狼们一出生,饥饿就如影随形”,“公狼在草原上一次次徒劳地狩猎,然而饥恶却像挥之不去的魔鬼纠缠着这个脆弱的狼家庭,如果再没有食物,他们将失去一个个新生的幼崽。”公狼铤而走险去牧场偷羊,成为“一张晾晒在肮脏墙壁上的狼皮”。母狼无法忍受怀里呜咽的小生命跟她一起挨饿,潜入牧场,被牧民投毒,而猎人们找到了狼窝,“六只还未睁眼的幼狼挤在狼洞中瑟瑟发抖”,母狼死后,小狼崽们被牧民装进麻袋,带回了牧场。小狼初生就遭遇这样的惨烈之境。而遭遇这样惨烈之境的背景就是草原生态的恶化。在书中,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观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草原现状和作者的生态观。 二、抚养幼狼———人类的反省与救赎 牧民在书中描写得不多,但每一个都有个性,“老阿爸”的形象具有符号意义。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表白了生态恶化中人类纠结的罪恶感和赎罪心理。而作者抚养幼狼的行为,更是人类自我救赎的寓言。而这一过程的推进,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也在变化中。正如作者在《前言》中写到的:“起初,我只打算对一个特殊而又壮美的生态系统做一个简单的记录,但很快,我觉得之境的灵魂被这个地方勾去了,连准备也来不及,就被甩出时空,失落在一个遍地芳草的蛮荒世界。虽然与现代社会隔绝,可是我与其他牧民一样,在这块土地上,在自然的心脏中扎了根,与自然保持着一种热烈而融洽的关系。”牧民老阿爸一句“人和狼都是不得已”啊,写出了草原牧民的纠结与深深的赎罪心,而作者,“怀抱着这一出生就受到人们诅咒的小小异类孩子”,作为草原“局外人”的反思也许更直指人心:“人破坏了狼的栖息地,狼侵犯了人的安宁,杀戮、诅咒、报复、遗孤,……这一切终究能怪谁?”在书中,作者不断反思人类破坏生态的暴戾和凶残,表露出作为人类对狼族的歉疚和赎罪心理。作者写出了小狼濒死求生(相当于人类的婴儿期)、顽皮成长(相当于儿童期)、初长成(少年期)三个阶段。作者充满母爱的笔下流淌着浓浓爱意,让本书的小狼成为当代生态文学中具有生命感染力的形象。 三、纪实写作———观察笔记式的小狼成长实录 作者在书中写道:“每当夜深人静,我就把和小狼的故事与情感写成日记。最初只是对小狼成长状态和身体恢复情况的一些记录,后来一些有趣的成长故事和观察也成了我日记的一部分。”本书具有纪实写作风格,是观察笔记的写法,对小狼的生理、心理做了翔实的记录。作者全方位地记载了小狼生理、心理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记录,真实客观地写出了狼的幼儿时期和成长的细节,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性。 作者对小狼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作了观察日记式的记录,这种科学观察记录在客观描述的同时,还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作者笔下的小狼犹如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比如对小狼感官渐次成熟的记述,具有科普作品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书中对小狼眼睛蓝膜褪尽之前触觉、嗅觉、听觉感官的变化和小狼认知发展过程做了记载。读来趣味横生。小狼的认知发展,三个月是分界线。作者记载小狼第一个月的睡眠:它很淘气贪玩,但精力有限,往往玩上一会儿就困倦了,打着哈欠扒在沙发边缘,使出吃奶的劲儿努力往上爬,可爱至极。我轻轻托着它圆滚滚的小屁股助它爬上来,小家伙疲惫地哼唧着钻到我怀里,眼皮沉沉,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从第一次在我怀里睁开迷蒙双眼,我的怀抱就是它最本能的向往。我轻轻用手护住它的身子,在柔柔的呼吸声中感受这份异样的亲情……这样的对小狼的观察记录书中比比皆是,使本书具有情感性的同时,具有科普作品的特点。 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对人类文化意象中的狼和人的关系做了反思。书中谈到人类文化中狼形象的历史文化典故有“狼子野心”、《说文解字》中的“狼”字、格林童话中的狼,等等。对“狼子野心”的阐释,作者认为“野心是对自己应有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身为野狼拥有野心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作者给小狼起名为“格林”,也表达了对格林兄弟童话《小红帽》的反思和批判,她认为,格林童话《小红帽》影响了无数人从小对狼的偏见、莫名惧怕和仇视,“狼外婆”的恐怖形象深入人心,影响了没有辨别能力的儿童,作者想为名为“格林”的小狼写一部真实的“格林童话”,记录它从小到大的经历。#p#分页标题#e# 作为生态文学中具有独特性的以“抚养幼狼回归自然”的独特主题的文学作品,《我家小狼初长成》以具有纪实特点的传奇经历的叙述成为具有生态寓言意味的作品,会在现代生态文学史上留下重要的足迹。

全文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纪实评价的探索

摘要:语文学科纪实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体系中日益凸显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语文学科纪实性评价问题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课后的反思。突破传统的静态评价模式,建立系统性的评价体系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用更客观、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纪实性评价,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是最为理想的模式。多元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改正不足,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纪实;评价;记录;发展

语文学科纪实性评价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评价者和学生主体共同参与,以纪实的方式,展现语文学习的过程。教学纪实性评价意在促进学生反思、成长和个性发展的新型评价方式。教师作为评价者,应根据校本教研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对比传统的评价模式,原有的评价方式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不足之处在于将评价和教学过程分割开来,缺少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考查,同时也容易忽略每个学生知识建构的独特性。单一的传统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局限性。因此,新课标、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学科纪实性评价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语文学科纪实性评价与表现性学生评价、展示性学生评价等评价方式相互融合作用,形成完善发展性评价的体系。主要目的在于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载体,通过对传统的、单一的标准化考试之外的纪实性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逐步构建起相对完整有效的体系。教师可采用观察笔记、作品收集与评价、轶事记录等方式,即致力于语文学科纪实性评价的整体性。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阐述如何实施小学语文学科纪实性评价,意在给予学生更宽广的人性化发展空间。

一、课堂教学纪实

课堂教学纪实评价的研究内容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日常的行为能够展示出来学生最真实的一面,课堂教学纪实评价在时间上应该与教学同时进行、动态发展,良好的结合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学生的意向并能根据突发事件调整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1.教师随堂记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细心观察,用关心、过问、肯定或批评的话来完成对学生的随机评价。教师可以用一两句话点评学生一节课的表现或描述―项活动的经历,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出其不足,提出改进意见等等。

实际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灵活性与多变性,突发事件是在教师预设情境之外的,但这种意料之外的课堂情境更值得捕捉、值得记录。教师可以用告示贴解决这个问题,记录下来的事例可以贴到调整过的观察记录表中,通过课后反思、整理能够捕捉学生的实际想法。教师通过课后反思进而改进教育策略,从而提高进一步教学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全文阅读

校园文化纪念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一、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的内容和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校之间交流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纪念品产业的繁荣,但是由于种种弊端的限制,导致很多学校都是直接在市场购买现成的纪念品,品种单一,缺乏艺术性和创新性。因此在设计与制作校园文化纪念品时,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展现学校历史文化,以创新实用为宗旨,避免形式单一的设计产品,使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唯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更具时代竞争力。纪念品材质、形态以及设计方法的改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以往形式单一的局面。例如,在设计校园文化纪念品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石膏、布料、玻璃、木材、纸质以及电子等多种材料,打造不同材质的文化纪念品,使纪念品的形式更为多样;在制作手法方面,可以选用雕塑、绘画、书法、印染等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力求在多方面有所突破;在设计类别方面更具广阔的创造空间,可以设计水杯、明信片、手机壳、文化T恤、工艺品等不同形态的校园文化纪念品。除此之外,在设计时能够融合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为最佳。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不但可以增强纪念品的艺术美感,还使产品具有创新价值,更具视觉冲击力,让藏者爱不释手。

二、校园文化纪念品的艺术独创性和实用性的平衡

创新性和实用性应该是衡量优秀校园纪念品的重要特征,但在目前已有的校园文化纪念品中,似乎很少兼容这两个特征。有的纪念品太过强调实用性,在设计美感上略有欠缺;还有些校园纪念品过于倾向于体现艺术创新,以此来体现校园文化内涵,但在实用性方面又处于劣势,二者不能很好平衡。针对上述的两种情况,首先学生应把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达到合理的融合。设计的宗旨就是兼具实用与美感,如果将二者割裂开来,就说明这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品。在生产过程中应力求在实用的前提下更具艺术美感,这就要求设计者要精心的策划与设计,在此基础上,既实用又美观的纪念品才会应运而生。如此一来,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利用率会得到稳固提高,不仅可以用于比较正式的外交场合,还可以运用到商业买卖,在校园文化的宣传上会有重大的意义。在具体的设计上可以采取设计背包的形式,在背包上手绘或印染上学校的标志性的建筑、风景或抽象符号,这种既有艺术美感又具实用价值的校园纪念品,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学生以及被授予人的喜爱,进一步在使用与流通的过程中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校园影响力。

三、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市场化

商品的市场化是创造资金收入的必然趋势,因此,校园文化纪念品从设计到制作在到销售应该形成一体化管理。所谓“一体化”也就是统一调配、分工明确。以体现学校精神、反映文化底蕴、宣传办学特色为宗旨,从设计样式、制作工艺、价格制定、营销策略等方面提高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市场销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互联网、校友会、特色大赛等方式作为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宣传渠道。在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制作、经营和管理实践中,不仅完善了校园文化纪念品体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就业的能力以及市场应变能力。突出学校主题形象和特色的同时,使之引发人们回忆美好的过去,具有鲜明的纪念性,体现了校园文化纪念品的价值所在。

四、校园文化艺术品研发的积极意义

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所学知识结构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能力的培养很难在课堂上完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这些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校园文化纪念品除了具有弘扬学校精神、传播校园文化、增进学校交流等作用之外,对提高学生就业信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节约学校资金、创造学生科研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实践是推动创新的动力,学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纪念品的研发检验学习效果,在研发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历练。其次,校园文化纪念品的设计和研发能够给学生带来资金收入,充足的资金可以提供学生广阔的创作研发空间,大大减轻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的经济负担。最后,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特色作业,很好地利用了学校自己的特色专业,在锻炼学生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为学校节约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实现了学校和学生双赢的创新理念。

全文阅读

文化经纪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针对文化经纪人专业教学培养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蓬勃发展的经纪人行业的需要,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从课程结构,课外资源,能力塑造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全方位加强学生理论实践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行业素质”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经纪教学模式。

【关键词】文化经纪人 实践类课程 课程改革 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35-01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加快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文化创意相关专业,重点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和经纪人才。目前我国文化经纪人的数量不到整个行业需求的20%,尤其缺乏高素质的经纪人。[1]而对于文化经纪人的培养,大多是通过有关部门不定期地举行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没有形成规模。从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来看,目前国内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校很多,但是设立文化经纪方向的高校并不多,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浙江传媒学院等[2]。大多数学校教学安排以文化经纪、文化管理等相关课程为主,《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纪学概论》等科目作为必修课,再根据学生发展方向增加一些营销、艺术史、媒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作为辅助。而在教材方面则还没有一本权威的关于文化经纪的专业书籍,系统性的研究则更加薄弱,各校教学也多以院校本身专业优势和教师个人喜好来选择教材和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经纪人的培养教学上,课堂教学和业界联系不紧密,出现理论和实践断层的情况。学生虽然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找不到头绪。为适应我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国经纪产业的现状,加快推进与国际文化艺术产业的接轨,以培养文化经纪经营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来进行教学改革,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在此基础上探索文化经纪人培养模式,对文化经纪类课程进行改革是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文化经纪类课程的具体改革内容可以从课程结构,课内外资源整合以及实践能力塑造三方面展开。

1.课程结构改革

首先,对实践教学进行利弊分析以及特点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高校的经纪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历程,调查掌握学生对目前课程教学模式的意见和改进需求,并且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素质及能力要求,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将课程分为“概念篇”,着重讲解经纪的概念和历史以及文化经纪人的产生机制;“理论篇”重点分析文化经纪涉及的营销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等,让学生掌握文化经纪基本的营销理论,商务谈判,项目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为解决实践问题铺好基础。“实务篇”则从文化经纪人的职能,文化经纪人的佣金和规则等具体的实践运作出发,锻炼学生面对问题的实战能力。

全文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纪实学习体会

**年3月9日,***播发了《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以下简称《纪实》)长篇通讯。3月10日,《人民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主要媒体全文刊登了《纪实》。《纪实》全面报道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指导**改革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民生**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人,读《纪实》,让人热血沸腾。《纪实》突出强调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既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也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最新要求,对于全社会全面了解**、广泛宣传**、深刻认识**的地位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认为,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他多次指出,**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科学家预测,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的生物、淡水、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人类将无法生存。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

我们**人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相比,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很容易有高度的认同感,可以说,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是,在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在如何正确的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本行业工作有效结合方面,我们会不会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误区呢?

****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也许,因为我们是**人,因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觉得自己所有的工作都理所当然是在推动和促进行生态建设,在为生态文明做贡献。说的“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些只是针对其他行业,对我们**是不会存在的。

真是这样吗,我们现在从事的所有工作都永远都是与生态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吗?

我个人认为:未必如些。

全文阅读

浅谈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摘 要:19世纪是世界艺术发展的高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文流不断涌现,产生了许多代表性特征和风格的派别。其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较为鲜明的两个对立分支,浪漫主义侧重于个人的理想性想象的描绘和勾勒,而现实主义则强调现实性描写和情感的现实性抒发和表达,缺少浪漫主义的理想性成分,只是偏重于揭示现实世界的具体现象和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哲学性反思和社会认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共同促进了19世纪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高潮。

关键词:19世纪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风格特征

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其一,浪漫主义着重主观色彩的描摹,对主观思想的表现明显,侧重于抒发个人的对具体事物或现象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描绘。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比较注重个人主观感觉,轻客观揭示;注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模仿和客观性都不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主题,浪漫主义是强调鼓舞人民对现实的期望和想象的文学艺术形式。

其二,浪漫主义作品中多描写歌颂大自然,对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心境的美好表现尤为突出。浪漫主义作家通常把自己头脑中勾画和描写的人物放在大自然美好宁静的大环境中,希望通过大自然的单纯无暇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得到一定的美好烘托,更加增添表现人物的人性、心灵美。另外,借用自然美丽的反衬,鲜明地折射出某些与自然相对立人物的丑陋特征,突出作家的中心和感情倾向。

其三,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一般都喜欢借鉴中世纪的一些民间文学,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是流传于民间的具备民间普通大众理想化、自由化思想的色调,浪漫主义注重于人民理想世界的渲染和重现,更容易受到人民的推捧和欢迎。浪漫主义作家创作过程中,通常在事件叙述和人物刻画方面精细加工,事件需要开动想象思维,既能够表现主题又应该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应该具有可追求、可向往和实现的可能性。虽然,浪漫主义重视个人主观的感受,但是主观感受也是来源于具体的社会现实的。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基础,就是说认识是对实践现实的主观 能动性反映。立足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在浪漫主义上也有体现,认识是个人的真实期望,认识具有自由特征,是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自由表达。浪漫主义作家是充分借鉴现实中的某些构成实践的,只是加以主观改造。

其四,浪漫主义创作相对于现实主义需要一定的理想化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的营造对于理性王国的表现是十分有必要的。艺术效果往往是通过许多修辞方式配合的,例如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反问等表现方法。比如在雪莱的《西风颂》的最后一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歌的诗句。浪漫主义诗歌是浪漫主义色彩表现比较完善的文学形式,在诗歌中较为容易的进行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表达。诗歌是抒发个人情感的有力载体,在表达方面具有直观性和有效性。这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修辞方法,但是仅是反问一种表现方式便可以代替烦繁重复杂的多种修辞的叠加效果,反问在表现上是强有力的。这句反问的回答一定是春天不会远了,冬天之后是春天符合逻辑现实,在表现希望存在并且希望在前方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点

全文阅读

往事心歌――纪实文学《抚摸岁月》读后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抚摸岁月》,是一部70万字的鸿篇纪实文学。作者何英以平实的语言、温婉的笔调,将如歌如梦的往事娓娓道来:浓郁的客家风情,无私的母爱,纯真的童年,执著的求学之路,如一曲田园牧歌,记叙了一位客家少女在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温暖和疼痛,让人感念的同时,感慨良多。

作者题为“抚摸岁月”,意为“记叙往日,是对往昔岁月的抚摸”,所有的“浅唱低吟,是对生活艰难的礼赞”,也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感恩。这是一部 “耕余”之作,如封面上淡淡的细竹和随风而飘的杨柳,淡雅质朴,柔声轻诉;也如插图中的那头老实的黑牛,任劳任怨地耕作,睁着一双慧眼,回眸人生。

对往事的重温,是最温暖缠绵、疼痛无奈的,是一切有关母亲的回忆。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位慈祥的农妇。她善良勤劳,如一头老黄牛,默默地干着重活累活。她坚忍好强,聪明勇敢。虽长年遭受品行不好、缺儿短女的“高个女人”的欺负,却以自己端正的品行击退“高个女人”的欺辱,赢得众人的敬重。客家人讲“礼”重“仪”,但母亲送礼却讲究实用、得体,以“拆墙透绿”换取真心,从不空洞地讲究“排场”。母亲虽识不得几个字,却开朗明理。尽管偏僻的山村,还保留一些陋俗,还存有重男轻女倾向,不给女孩读书机会,但尝过童养媳之“苦”的母亲,决不让自己的六个女儿送去当童养媳,明知家贫缺劳力,但却自信“我生的女儿能比过你们的儿子”,支持并鼓励作为长女的作者去读书!母亲还以质朴的道理言传身教:“人的出生无法自己选择,但今后的路可以自己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含辛茹苦地将六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养育成人。由是观之,作者笔下的母亲,她的德行让人联想到胡适的母亲,既有主见、识大体,又温顺忍从,绝不懦弱,荣辱不惊;她对子女的爱,如冰心笔下的母亲,温暖贤淑,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还兼容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成为中国女性所有角色中最具社会兼容功能的亲缘符号的象征。

与“恋母”情结相连的是作者何英对故土家乡的思念。这“乡恋”一方面寄寓着作者对故土的一往情深,另一方面却让读者“见证”了一位乡村少女凭着执著和顽强毅力以及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成长为一名国家厅级干部。作者的成长中有“母亲”的影子作铺垫,更有客家风情的点缀。在作者的记忆中,家乡的小村是“闻”字形结构,土黄色的围墙,灰黑色的瓦片,蓝天下的梯田,绿油油的庄稼,青山碧水,好似一幅山水画,给予了作者一颗爱山爱水、善良美丽的心灵。那条作者曾摸过鱼虾的清澈小溪,放过小牛,也养过鸡鸭,在苍翠如画的山里,每一次发现和采摘野菇,捡回“钩栗”和“榛子”,都让人心跳和振奋,孕育了作者在劳作中追求快乐的阳光心态……从童年时代,聪明的乡村女孩学会自制“玩具”,用手将草编成像辫子一样的绳子,再扎成的秋千,嬉戏玩耍,两人将手弯着变成“轿子”,抬着另一小伙伴,做着“抬轿子”游戏;到长大一点点,母亲手把手教女儿,为心仪的人做一双合脚、舒适的圆口黑布鞋,以及每五天一周期的“圩日”抢购便宜货的愉悦,赶着张罗客人又面临家中无粮的“窘境”,忽喜忽悲;过年时将拣到的小炮拿去野外放,穿新衣吃年糕,喝自家酿的“客家米酒”,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所有这一切都伴着母亲温暖的怀抱,与美丽大自然和谐为一体,练就了作者热情开朗、执著勇敢的个性与豁达的胸怀。这片山清水秀的故土,是作者认识人生的“启蒙课堂”,也是储存作者“往事如烟”美好回忆的“宝库”,更是作者呈现给读者的“心香一瓣”。

作者说:“在我的人生历程中,虽然在校读书甚少,但是社会是一所‘大学’……成年后,当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这所‘大学’,我力求自己理性思考,用努力、真诚、感恩、自律,书写了自己的今天并奋笔书写着明天”(《为人父母》)。这一老一少,皆来自农村、却是两个不同时代、血脉相连的一对母女的人生旅程,诉说着女人也是人,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办到,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

岁月流金,有些事情和记忆就像潮汐掠过的海滩,别致的沙器和昨日的晚霞消失隐退了,但文集《抚摸岁月》却留了下来。在何英的文字里,那些关于思念和温情的记忆,那些烙着时代印记的感受,在文字中飞扬自己的心情,那些爱过的人、做过的事、走过的路……如同卡朋特的一首歌《昨日重现》,富有穿透力,仿佛就在你的耳边呢喃,在轻思低吟中,总感觉被一种遥远而清晰的感伤笼罩着,结结实实地,直到永远……

全文阅读

论林语堂的纪实文学创作兼谈林语堂的文学史地位问题

[摘要] 人们之所以在对林语堂的评价上产生分歧,林语堂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无地位,首先是观念问题,其次是评价标准与学术视野问题。实际上,林语堂是继梁启超之后,致力于融汇中西文化,将中国传记文学推向现代化的标志性人物,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起了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不仅开了以散文形式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路,而且也开了现代长篇纪实散文创作的先声。因此,单就纪实文学创作而言,林语堂就为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如果联系小说等虚构文学创作,我们则更须重新评价林语堂的历史地位与文学成就。“林语堂现象”启示我们:在现当代文学史“重写”中,除了要更新以虚构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与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领域外,还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科学的史识、史观与评价标准。

[关键词] 林语堂;传记文学;纪实散文;文学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 I2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095―06

Abstract:The reason why people divide over the evaluation of Lin Yutang, and the absence of his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appears to be the problem of conception,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vision. In fact, Lin Yutang was such an iconic figure who had been committed to the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fter Liang Qichao, which connected the pas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He was not only such a pioneer wh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orm of prose, but also an originator of modern long documentary prose. Therefore, in terms of documentary literature, Lin Yutang is such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who possesses irreplaceable 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Moreover, taking fiction literature into consideration, we seriously need to reevaluate Lin's historical status and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Lin Yutang Phenomenon" shows that when rewriting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we should not only update traditional concept centered on fiction and expand the disciplinary fields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further emancipate our mind, while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oncept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 Lin Yutang;biographical literature;documentary prose;the status in literary history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语堂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和较快的发展。如就作家传记(包括评传)而言,就先后有林太乙的《林语堂传》、施建伟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传》、王兆胜的《林语堂大传》、万平近的《林语堂评传》和刘炎生的《林语堂评传》等多种。这些传记特色各异,风格不一,从各个方面对传主进行了还原与评述。其中尤其是《林语堂大传》突破较多,特色最鲜明。正如作者所说:“我这本《林语堂大传》在吸收林太乙、施建伟和万平近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如下方面进行突破”:“第一,从大量繁琐的资料中跳身而出,紧紧抓住最能代表林语堂精神与灵魂的部分进行展示,尤其将林语堂放在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区别中,把握其独特个性与风采”;“第二,实现从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向一个灵魂对话者的角色转换”;“第三,结构的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第四,在坚持史料完全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增强审美性和可读性”。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5―406页。然而,在如何从整体上评价林语堂的问题上,他们的分歧较大。如王兆胜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对林语堂的评价一直不高,对他的文章人品也颇多微辞,这不能不说与地域、历史和文化的隔膜造成的误解与误读直接有关”;实际上,“林语堂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更是一位难得的人生智者”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4页。 ,“有很多伟大之处”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说《京华烟云》“是现代中国极有个性的伟大小说并不为过”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序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而万平近的看法则与此相反。他认为:给林语堂挂上“世界文学大师”、“中国的大文豪” 的桂冠“缺乏足够的事实作依据”;“有些给林语堂戴上‘伟大’桂冠的评论者,并未从学术上、文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至于是否将林语堂称誉为‘一代哲人’,学术界是难以取得共识的”:“林语堂始终在道德家的庭园中漫步,未能进入思想家、哲学家的大雅之堂。”万平近:《林语堂评传》,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第318页。

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一是林语堂本身的复杂性:“主要难度在于林氏思想、性格、气度、兴趣、爱好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他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因素

于一身,看似中西结合,却又不中不西,又中又西……”施建伟:《幽默大师――林语堂传・前言》,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二是评价标准问题:“过去不少著作评价林语堂以‘是否与左翼文人步调一致’为标准,一致的就肯定,不一致的就否定。这一标准显然过于狭隘”诸孝正:《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如对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幽默与小品文等,因鲁迅和左翼作家曾对其进行批评,故文学史均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实际上,“即使他提倡幽默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他的提倡之功及其积极贡献却是主要的,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便是对历史真实的不尊重,亦无法说清我国现代幽默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刘炎生:《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93页。。三是文学史视野与文学观念问题。其中对海外华文文学与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是其突出表现。这一点,即使是在有较多突破和创新的最新教材――如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中也不可免。该著在整体上分为“大陆文学”和“台港文学与离散写作”两个板块,其中“离散写作”指除台港外的海外华文文学,而林语堂应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然而,遗憾的是他榜上无名。此外,该著也同样存在着对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对这方面的作家作品极少论述。而这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只涉及到学术领域的拓展与入史标准等,而首先是文学观念的更新问题。

全文阅读

论广电类专业实验教学中人文关怀纪录片的创作

【摘 要】一直以来,纪录片都被看做是担当“社会良心”的载体。在各种影视艺术表现形式中,纪录片甚至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近年来,“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关注,但同时,在市场经济思潮的冲击下,也出现了一些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本文着重分析当前人文关怀在纪录片中的体现,对当前环境下纪录片人文关怀的状况进行反思。试图从人文关怀角度为国内纪录片的发展提出见解。

【关键词】纪录片;人文关怀;人本理念

一、纪录片中人文关怀的意义

纪录片是以最真实质朴的事情为创作对象,创作灵感源于普通的生活,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包装加工,以真实创作为原则,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对于纪录片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基于其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为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理解。《电影术语汇编》(美国)中是这样界定纪录片的:“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人的现实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纪录片理念不论在中方还是西方都有着悠久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著名的论断:“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人本理念在我国的萌芽是在春秋时期,当时的齐国名相管仲在《管子》“霸言”篇中就曾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可见中西方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见识在本质相差无几。其实,人文关怀恰恰是人本理念在现实中的一种具体体现和表现方式。人是纪录片最亘古不变的主题,电视纪录片的迅速崛起并受到广大电视人的广泛关注,进而成长为社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正是缘于纪录片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关注,对人类生存坏境的忧思。

二、人文关怀在纪录片中的体现

1、纪录片题材选择中的人文关怀

假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确定纪录片的选材方向,那么可供选择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人物传记,社会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制作纪录片的选材依据。但是,不论纪录片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宽窄、选题方向,人文关怀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精神[1]。只有这样,纪录片作品才能产生其特有的艺术价值,才会更加深切的引起观众的共鸣。传播心理学认为,观众都爱接受同自己具有情感共鸣的信息。因此,平民化的视角成为纪录片选题的重要标准。尽管题材的选择并不代表主题的确立,但从电视纪录片中如此多的平民化的题材和视角中,从一声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纪录片创作者对生活的尊重和对人们的真诚。

2、确立主题中的人文关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