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师技术论文

技师技术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技术论文:当前教师与技术关系

本文作者:王贤文工作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共生”: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新定位

“控制”是教师与技术关系的误解,并导致技术的误用,进而遮蔽了技术“应有”的教育价值与阻碍着教师自身的发展,因此,超越教师与技术的“控制”关系势必成为推进教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1共生共生(symbiosis)是生物界中极为普遍的生态现象。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deBary)首次提出了“共生”的概念,范明特(Famintsim)、科勒瑞(Caullery)和斯哥特(Scott)等生物学家丰富和发展了德贝里的共生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8]。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共生”的思想和概念逐步引起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甚至政治家的关注,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如胡守钧教授将共生引入社会学研究,“共生关系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社会由各个层面的共生系统组成,和谐共生就是在合理的度内分享资源,社会的进步体现在人类共生关系的改善。[9]于是共生不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living-together”,而上升为社会运行的基础了生活的人类文明与进步。同时,共生也成为当代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准则,日本学者尾关周二将人类历史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区分三个阶段,即“人淹没于自然之中、人从自然中分离与异化出来和人与自然的共生。”[10]近年来,共生理念为教育领域所借鉴,其涉及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类型与课程模式、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等理论与实践领域3。总之,共生成为当代人类的存在方式,“人实际上是一个‘共生’的人”[11],“人类的未来走向是共生时代”[12]。2教师与技术的“共生”关系的内涵作为当代社会重要哲学思维,“共生”注重共生元素间的共在与共荣,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准则。因此,借鉴“共生”理念,重新定位教师与技术关系。“控制”关系是主客二元论思维的结果,即将教师与技术区分为主体与客体,并将两者进行对立分析,进而产生“非此即彼”的认识:不是教师“控制”技术就是技术“控制”教师。共生摆脱“主客”二元对立论,强调自我发展与他者发展的一致性,重视共生元素之间的共在与共荣。共生不仅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共在,而是一种内在的相互依存。这种依存是以共同目标的为基础,并以促进相互发展进而达到“损益与共”为前提。因此,共生关系的建立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共生元素具有有共同的终极目标且互为补充。首先,教师与技术具有共同目标。无论是传统教育中的“灌输者”还是现代教育中“引导者”,教师都力图以“教”促进学生发展,旨在阻碍学生发展的教师是难以想象的。重视应试教育的教师可能关注学生掌握的是应试知识,而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多维素质的全面提升。两者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上并不存在“是”与“否”的区别,而是对学生发展重心的理解不同,从而造成教学方式或方法的差异。同样,技术的引入的目标在于改进学习与促进学生发展。如“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为题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美国教育部,2010)、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部,2010)“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等都传递着技术促进学习发展的基本理念。因此,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师与技术具有互补性。教师与技术的互补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术对教师作用力的拓展,媒体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体是人的器官延伸”的经典论断,强调媒体帮助人类实现了自身局限的超越,如电视机便是人眼、耳的延长。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其拓展了人的思维。尽管这种延伸由于负面影响而存在着争议,但借助技术将实现人类自我的超越是不同质疑的。技术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作用力,同时也将促进了教师自身发展[13]。其二,技术的教育力依赖于人类行动,这一点显而易见,自不必多说,但仍需强调一个问题。人们常常以技术可以脱离人的在场而发挥效能,便认为技术具有某种脱离人类操作的自主性,事实上,技术的这种“自主”仍是以“人类”在场为前提,其仍然是人的前期设计的结果。离开了教师的作用,“万能”技术也将一无是处。因此,教师与技术具有功能上的互补,高质量的信息化教育依赖于两者的共同作用。

教师与技术共生关系的建构

具有共同目标与互补性为教师与技术“共生”关系建立提供了可能,但现实的转变则要求教师在行动上的回应。具体来说依赖于教师对自我定位以及对技术的定位,要求教师在技术行为中保持“自我”意识,同时树立“人文”技术观。借用《中庸》一句话,“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信息化教育系统中,教师与技术能“安其所、遂其生”,两者的“共生”关系便得以建构。1提升教师的“自我”意识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教师对技术的过分依赖,而并常常是由于教师对“自我”及其价值理性的忽视。因而,共生关系的确立依赖于教师的“自我”意识的提升。(1)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常将技术视为现成可用的资源,因而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常常采用“拿来主义”态度,即直接使用教材自带或同事拷贝、互联网下载的课件。由于技术产品中缺少教师自身“智力”的参与,教师的技术行为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加入,成为一种被动的利用行为。因此,这种简单的利用往往又将加深教师对技术的依赖,从而造成更为深层的异化。因此,改变这种状态要求教师能够主动参与技术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只有当技术产品增添了教师自己的要素,粘贴有教师的自我的创造力时,教师的能动性得以发挥,教师的自我意识得到回归。黎加厚教的积件设计思想,以及近年来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理念都强调调动教师的参与,在技术行为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广受教师欢迎。(2)彰显教师的“价值理性”。教师对技术的利用并非显示教师对先进技术掌握与娴熟运用,其根本还在于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才是技术的“本真”价值。为此,首先,教师在对技术的选择与确定应以目的价值为先,而不是以技术的先进性为据,也就是说,教师应依据教育的目的(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技术;其次,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在“自由”与“限定”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即技术使用不能阻碍教师的教学,同时教师也不能随性地滥用技术;最后,对技术效果的评价应以学生学习质量提高为准,而不能以是否使用技术为据,从而避免教师“见物不见人、见机器而不见精神”。2树立“人文”的技术观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超越传统的工具意义,成为具有一定“智慧”的技术。此时,教师需要摆脱“工具理性”思维,树立“人文”的技术观,进而实现与技术的共生。(1)承认并理解技术的“智慧”。现代信息技术再是简单的“物”的存在,而是逐步具有人类所拥有的“理性”。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具有“拟人”和“拟物”作用,“拟人”作用是指计算机可以扮演导师、学员、学伴和助手的角色[14],这是对有“理性”技术的判断。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技术的“物”的特征逐渐淡化,技术被赋予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美国哲学家雷•库兹韦尔提出一个极具震撼的问题:“在21世纪结束之前,人类将不再是地球上最有智慧或最有能力的生命实体。如何定义人类将是下个世纪基本的政治与哲学问题。”[15]可以预见,技术的发展将使人与机器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原来由人运用“理性”才能完成的工作将逐渐为机器所替代。因此,人类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控制机器,而是如何实现与机器的共生,进而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2)尊重并彰显技术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潜能成为教师教学的努力的方向,同样,我们强调教师对技术的尊重。然而现实中,技术的潜能往往被人为地遮蔽。如教师把PPT教学中整版文字展示,学校将计算机“供奉”在实验室等等。对技术的不尊重往往导致教师对技术教育革新力的忽视,如很多教师认为“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才用PPT教学”。具体而言,一方面重视对技术潜能的分析,教师的技术行为不能仅仅按照自我意志进行,而应建立在教师深入把握技术的特性之上,进而做到扬长避短,充分体现技术潜在效能;另一方面注重提升自我的技术素养,对技术的简单利用可能源自教师技术素养不高,对技术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与掌握,为此,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继而实现对技术有效地利用。

教师与技术“共生”关系的确立,其意义在于引导教师能动的技术应用,进而充分挖掘与彰显技术的教育潜能。事实上,教师与技术的“共生”关系的确立仅仅是开始,我们期望的信息化教育“共生”系统的形成,进而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信息化教学资源等共生元素间的共存与共荣,这势必成为未来教育技术研究新领域。

全文阅读

技术课程教师教育论文

一、师资需求期待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验于2004年秋季启动,到2010年,通用技术课程已在全国高中全面开设。通用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课程。好的技术课程师资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继续坚持并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切实认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的计划都会陷于空谈[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养计划,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四川省教育厅要求:通用技术课程原则上每6个平行班配备1名专任教师。解决基础教育中通用技术师资短缺问题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新的师资,要让那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的具有技术能力的师范毕业生挑起新课改的重任,并带动老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正因为如此,国内就有哈尔滨师范大学于2008年开设通用技术师范类专业,其首届毕业生已于2012年毕业从教。部分师范院校在没有通用技术类专业的情况下,面对基础教育对通用技术教师的迫切需求,采取了开展跨学科教师教育、拓展师范生技术课程教育的办法予以应对,以缓解基础教育学校对通用技术教师的急迫需求。

二、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现状与问题

在借鉴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结构,针对《标准》中对于中小学教师要求,使用与通用技术能力标准相对应的问题,设计了调研访问的题目。本研究选取某高校教科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学院、生科学院中三年级师范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技术课程拓展训练有关问题的抽样调查。调研访问155人次。在对调研数据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与归纳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三个特点:一是课时少。每周授课时间为3学时,总计18学时,课程是短时化、微型化的。二是学分低。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技术能力拓展类课程都为1个学分的短时课,低学分要求课程的内容不能过于繁杂、精深、难懂,又不能没有技术含量。三是无教材。绝大部分课程是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开设的,而适合师范生的通用技术的教材编写、出版到现在也难觅踪影。本研究的调研结果经过分析,调查数据经过统计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程度、掌握通用技术知识情况和掌握技术设计能力的现状:一是技术课程训练目标定位不明确。许多人认为技术课程的教师可以由计算机、物理教师担任,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程度较低。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研结果表明,只有19.01%的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37.04%的学生“不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三是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不适应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目前,教师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课时比例分配是:理论讲授占35.28%,与实践联系占27.35%,案例教学占27.41%,交流互动讨论占9.61%。另外,有34.02%的学生认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太强;25.42%的学生认为信息滞后;21.27%的认为课程比较有趣;20.6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技术素质养成。四是师范生技术知识与技能掌握欠缺。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技术课程选修课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服装及其设计、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4]。调研结果表明,有53.5%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基础理论”的内容“不太了解”,有57.06%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设计方法”选择的是“完全不了解”。五是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学生掌握通用技术设计能力的调研情况是,有42.3%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不太掌握”,有22.9%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没有掌握”,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

三、基于通用技术学科要求的师范生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设计

面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技术课程教师教育需要采取哪些应对策略以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技术课程教师需求?

(一)研究和分析基础教育需求,正确设计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以基础教育需要为目标,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从分析通用技术教学岗位所需能力入手反求相应的课程,从而符合基础教育的需要。学校事先制订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本科层次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后师范生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院系再制订宏观目标,各教研室根据宏观目标又制订微观目标,把总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上去。一个周期的技术课程教学结束后,检查学生学习产生的显性效果,测评学生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隐性收获。

全文阅读

绩效技术教师教学论文

1新时期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要求

高职教育主要是教授能力为主线,为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包括应用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主要是针对人才的实践技能和一线工作能力培养,教学强调的是实际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教师在设计教育方案和传授教育知识都要系统化、规范化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育模式来制定符合要求的教学计划,要让学生感受到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来安排好高职教学内容。因此,高职教师除了具备“传道”的道德素质和“解惑”的专业知识外,更要具备“授业”所需的高超的专业技能。高职教师重点体现在“职”字上,要求具有很强的职业技术能力、动手能力、实践经验,并且具有将职业技术能力与经验传授给学生的一整套教学方法。高职教学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高职的课堂就是“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就是教学的阵地。因此,新时期要求高职青年教师扮演好五种角色:导师、教授者、管理者、咨询者和师傅。

2高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现状

2.1教学绩效评价没有体现

高职教育的特点因为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教师教学绩效也有不同的要求。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但目前,高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缺少系统的工作分析,没有体现出高职教师的特点,主要采用惩罚性评价为主,评价只重视结果,缺少对能力的关注,不重视过程,不重视教学潜力的发掘。

2.2评价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教学绩效评价是衡量教师岗位胜任力的主要依据,评价结果成为教师晋级、聘任和利益分配等的重要尺度。目前,高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大多都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依据和准绳的作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教师无法准确知道自己的教学绩效,存在迟滞,这也就更加模糊了绩效评价的目的,难以改进和提高教学绩效。

2.3绩效评价指标缺乏科学依据

全文阅读

教育技术幼儿教师论文

1对教学活动方面的影响

1.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营造一个十分轻松、优美、愉悦的教学环境,能够促进幼儿提高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幼儿教师通常都是自己朗读课文,让幼儿跟读,这样虽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幼儿教师往往难以引起所有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得教学效果十分有限。而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课件,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课文展示给幼儿,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展示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轻轻松松地就能掌握整个的故事内容,并且针对课件中各种语言对白的声调、语速、神态等各方面的不同,让幼儿进行模仿和训练,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师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1.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技素质

在幼儿教育中,科技方面的教学是其中比较重要,同时也是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在传统幼儿教学当中,由于这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和乏味,理论和概念性的东西偏多,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因此,一些幼儿教师对此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幼儿在这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幼儿教师改变了这种教学思想,他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科技教学的一些成果或实验等展示给幼儿观看,通过神奇的科学现象,引起儿童的兴趣,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1.3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提出“歌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歌”,他认为,音乐艺术对幼儿性格的发育和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园中的广播和班级中的各种录音设备、多媒体软件等,对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性格的形成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应当分别在早操、午餐、午睡、下午的课外活动等时间段,有针对性的仔细挑选段不同的音乐来播放,通过大环境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游戏活动方面的影响

全文阅读

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反思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和途径有教师自我反省、学生的学习反应、形成性评价、同行建议和已有的研究文献等。这五个方面为教师反思提供信息来源,教师通过这几方面获得的信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自我反省,教师的自我反省是教师获取教学情况,修改教学进度一个主要依据。教师自我反省主要是指教师的个人反思,教师通过自己课前写的教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日志和教学录像,课后的感想等手段来实现自省。课程结束以后教师查看自己的自省材料时,是把它当做是一面镜子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这时候进入了教学反思并进行假定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是这样或者那样会不会是比现在的效果更好。但是,在进行自省的过程不能经验主义,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自省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的,他是一个自我审查、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的过程。所以教学反思的过程不能只靠教师自省,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形成性评价和同行建议和已有的研究文献四个方面。

学生的学习反应是可以最直观的将将整个教学的情况呈现给教师,使教师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课程的成败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还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日志、互动交流情况和课程中的活跃度等一些反馈信息,进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学反思改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对教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修改学习内容提供了依据,直接影响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所以形成性评价对教学反思的整个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

同行建议是通过其他老师或者上同一门课程的老师以往上课经验和经历为教师反思提供参考。同行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主要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教研室活动,讲课比赛或者邀请其他老师、专家到自己的信息化环境的课堂中,通过同事们提供的不同看法,教师进行反思,完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阅读已有的研究文献,帮助自己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经历,在已有的文献中同样一门课程或者同样的内容能够提供多种阐释的方式,从而有助于教师将这些文献研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帮助教师能更准确的把握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修正。实际上,对已有文献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理解自己遇见的一些困难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教师打破常规的思维,避免处理问题的经验主义。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有效的教学反思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我常用的教学反思的方法有:交流反思法、情境反思法、录像反思法、协作反思法、探究反思法、活动研究反思法、反馈反思法等。交流反思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查看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和小组之间的交流的情况进行反思;情境反思法,是教师通过观察学习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反应和对提供的学习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反思;录像反思法,教师通过反复的看自己讲课录像或者是录像中学习者的反应进行反思;协作反思法,观察学生协作学习的情况和协作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进行反思;探究反思法,通过提供给学习者探究性解决问题的题目,对学生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活动研究反思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学习活动和学习的参与程度进行反思;信息反馈反思法,是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总结学生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信息反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

信息技术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教学反思提供支持,但是技术对教学反思是怎么支持教学反思和支持的程度是有多大。信息技术对教学反思的支持是指,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反思环境、方法手段和途径使教师能够对正在进行或者已经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思考,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分析材料。它能够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通信息化环境中提供的社交工具,与学生、同事、同行和一些专家等交流中进行教学反思,在交流时我们可以使用QQ、论坛、Facebook、博客、微博等工具进行收集和记录当时的感觉作为教学反思的材料形成教师电子的教学日志,教师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参与的过程、交流情况、辅导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和自己电子日志等对教学反思有用的资料。

2总结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学反思是贯穿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它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参与者,要积极应用多种反思方法,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心理特点、需要和学习客体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才用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进行反思。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进行的分析,以及教师通过社交工具在与学生、专家、同行等参与者互动作用中,根据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教学内容和步调进行调整。当“意外”情况出现时,教师要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抓住环境中的有利的因素,因势利导。在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专注到教学活动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反馈信息,灵活迅速地做出反应,提高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使整个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全文阅读

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论文

1、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括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遵守教师的职业准则。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有较强的团队与协作意识,同时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端正的工作态度,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爱护学生,有一颗博爱之心,并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美好的东西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授,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知性、守礼、爱国、守法、诚信、敬业的良好品质。

2、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知识传授中。要有本学科深厚扎实的基本功,对学科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同时要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最前沿的知识,知道本学科的新观点、新信息、新发展,这样才可能将知识系统而精练地教授给学生。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国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经常到生产一线去进行学习与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使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同步发展。

3、学术素养。

即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能力。一是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与思考,对自己的教学理论不断深化与提炼,形成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以供他人学习和借鉴;二是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针对本学科独立地提出具有理论性的研究性课题,并付诸实施,以达到由普通教师向学者、专家迁移,以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教师通过教科研,一方面提高了本身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实践能力,这正是高职教师应该具备的双师素质水平的要求。

4、教学能力。

就是指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一是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高职教师根据职业教育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的特点,对庞杂的知识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提炼,使之适合高职的学生水平,并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表达,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传授给学生;二是要有较强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现代教学逐渐向多媒体、网络及云计算等转变,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现代信息的加工处理,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然后利用信息手段传授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知识的容量,提升课堂效率;三是要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能力。高职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案例、现场、基于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并能充分利用讲座、演讲、学术报告、展览、表演、制作、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从课堂外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传授,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能,从而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熟练掌握。

全文阅读

教师信息技术思考论文

摘要:笔者参与建设"厦门市中小学教师机继续"网站中所涉及的有关信息教育的一些思路和正在的。其中包含了培训网站建设本身的规划考虑的问题;在宽带网特定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网站培训的设计以及培训信息源(和表现形式)的组织、制作和等问题的探讨。

关键字:教育、培训网站、教学模式

在教育部部署的"校校通"工程的推动下,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普及并逐步深入。学校要实现教育信息化,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有许多。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教师是否掌握了信息技术。我们学校为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坚持多年的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每位老师都参加了校、市各级的计算机的各种培训和考核,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得到的思考的要更多些。老师的确很忙,他们很难找到成片时间来较系统的;有一部分老师,他们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还未进入角色,收效不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下一阶段提出了: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应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应融入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形式就是在网上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的继续教育。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建设培训网站,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以往,老师的培训要找专门的时间,集中在同一地点进行。这对于老师繁忙的工作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大多都只能选择双休日或其他假期进行,了老师们的休息和整个学校教师的培训进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建设一个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网站,让信息技术为信息培训服务。,厦门教委信息中心建设的厦门教育宽带网已经覆盖岛内外几十所中小学,并开始建设了教育数据中心。厦门中小学的校园网络的建设也已基本完成,这为建设培训网站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市教委人事处和教育学院电脑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开始规划和建设"厦门市中小学计算机继续教育网站"同时,开展了在网上进行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研究(该项目已列入"全国教育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在网站规划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网站浏览,教师可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应该学那些内容?包含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的要求以及本地区对教师的具体要求等。

(2)组织教学节目源,请有经验的老师在网上利用课堂上课(以下将重点讨论)。

全文阅读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论文

1更新观念,营造氛围,形成机制,强化教育技术意识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关注教什么和如何教,了解学生需要掌握什么、如何学习、在哪里和通过什么方式学习等问题。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做好学校定位,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更新教学理念,创造良好的教学平台,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能为教师提供数据、内容、资源、专业技能和各种学习体验等多层面、全方位的支持。因此不管是教育决策者,还是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现在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升应用能力。学校领导重视,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另一方面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制定科学、规范、长效的培训机制,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在从业后的2年内必须完成现代教育培训的内容,达到培训的目的,取得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培训证书,否则在晋升方面将会受到阻碍。这为培养一支既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精通现代教育技术,又能熟练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秀教师队伍作出了硬性要求。第三方面是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教学改革经费,专用于资助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结合的课题,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对在教改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相关类别奖项或的教师,在年度评优或个人先进评选中等优先推荐,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第四方面学校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实现知识共享。由于高校课程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抽象性,且学科专业教师的应用特点,容易出现屏障,教师无法进行交流和资源共享,失去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学校出台“传、帮、带”的规定,要求每个学科要指定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辅导新引进的教师,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形成合力,培养团队,鼓励教师交流与互助。

2合理规划,建设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平台,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由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政府政策和高校内部等因素,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经费投入不足,无法建设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平台,教师成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十年前,我校还是以粉笔、黑板为主要教学工具,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校领导教学理念的改变,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方法和模式改革,紧抓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契机,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利用、提高效益”为建设宗旨,加大投入,加快步伐,先后完成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扩容、专业教学录像拍摄教室、虚拟实验室等建设,为课堂实际教学提供了先进、适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另外成立了计算机协会和现代教育技术协会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和课程教师及学生组成团队,负责开发和收集教育教学软件,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电子文献、网络课程、医药素材库、多媒体教材、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微课课件、名家讲堂等,整理各种资源,融合形成符合我校需求的庞大、丰富的教学媒体资源库,为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素材,为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奠定了基础。

3优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质量

施行更新观念和统筹规划重点在学校,优化教学重点在一线教师。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去,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3.1教学模式优化,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

要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型人才,教师就要考虑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关键点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逻辑思维。要解决这几个问题,首先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组织安排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CD-ROM光盘,为学生提供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具有交互功能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课堂枯燥、无味,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慢慢被否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互联网络、局域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形声色等技术手段,将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甚至实施模拟情景教育,让学生分析情景特点,养成思考和总结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动性。第三是要授人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网络或资源库获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检索和查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文阅读

老师技术论文:校园老师教导技术现状透析

作者:焦道利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状况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前提保障。在我们进行调查之前,首先对被调查学校的相关领导和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专访,对学校的基本教学硬件和软件资源作了详细了解。总体来看,西部高校的硬件环境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准,都相继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校园网、一定规模的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网络接口已经通到教室、学生宿舍、教师住宅区,很多院系建成了教师专用的电子备课间等。因此从环境建设来看,民族高校已完全具备了师生应用教育技术进行专业教学和学习的硬件条件。但从软件来看,我们也了解到各校差异较大,普遍现状就是都没有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有些学校虽然购买了大量成套的教学软件,但应用推广力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还仅仅是有限地使用,而教学课件的主要来源是自己开发、网上搜索和个人购买。显而易见,教学资源库的缺乏成为民族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瓶颈。(二)教学媒体的应用状况1.师生对媒体作用的认识从调查中教师使用多媒体主要目的是辅助课堂讲解,几乎所有的教师对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持乐观态度。其中42.6%的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非常有必要,55.4%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只有2.1%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在教学效果方面:33.8%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果,23.3%的教师认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7.2%的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重点和难点,只有1.2%的教师认为没多大效果。学生对多媒体作用的评价:43.9%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信息量大、节省时间、提高了上课的效率,43.3%的学生认为不太有帮助,8.6%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有1.1%的学生认为起到了反作用。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过程评价:34%的学生认为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时,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减少,24.5%的学生认为使用之后提高了听课的兴趣,21.2%的学生认为对他们没什么影响,还有14%的学生认为使用之后听课的精神状态不好。由此可见,随着硬件环境的建设,教师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乐于接受。但在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持非常乐观(98%)的同时却有56%学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有75.5%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过程持否定态度,甚至有14%的学生认为使用之后听课的精神状态不好。师生之间这种巨大的认识差距说明教师在媒体的选择和应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师不能盲目乐观。多媒体教室使用投影,需要拉窗帘,光线较暗,多媒体设备散热不良,教室内没有换气设备,空气不流通,使学生感到精神状态不好也是学生对教学评价不好的原因之一。2.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媒体状况在使用媒体类型方面:教师使用最多的还是黑板、粉笔或白板水笔(35.4%),其次是多媒体计算机(27%),传统的的电视录像机、录音机、实物投影等媒体占不到10%的比例。主要原因是传统媒体的许多功能都被多媒体计算机所取代,在多媒体教学中已经几乎没人使用。教师上课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频率是:每次上课都使用的占12.7%,大部分时间使用的占44.7%,偶尔使用的占40.6%,从来不使用的只占2%。超过半数的教师已经开始习惯性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对各种教学媒体利用率分别是:多媒体教室(35.6%)、幻灯投影(31%)、电视录像(11.3%)、录音机(10.2%)、微机机房(8.8%)、校园网(7%),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反映很少使用或根本没使用过这些多媒体资源。校园网的利用率最低,主要是由于学校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匮乏。3.使用媒体的教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状况哪些课程较多地使用多媒体?调查显示:专业课(25.4%)和计算机课(24.9%)排在首位,其次是外语课(17.3%)、选修课(18.1%)、公共课(13.2%)教师较多地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个别学生也反映出有部分课程从来没有使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体育、美术、蒙、藏等专业。(二)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使用状况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是讲授、学生自学、讨论的“混合”模式(43%),其次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40%),再次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17%)。这反映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新的教学观念在逐渐深入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教学设计的占60%,偶尔进行教学设计的占37.8%,不进行教学设计的占2.2%。(三)教学资源的获取运用状况在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方面:91.7%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只有不到9%的教师不使用。其中一半教师自己制作课件,网上下载占28.4%,购买的占21.6%。需要说明的是,50%的自制课件中包括对网上下载的或已购买的课件进行修改和再创作。校园网给教师提供的资源中,新闻占48.1%,科研占9%,辅助专业教学占12%,办公管理占21.9%,娱乐占9%。浏览校内新闻成为校园网主要的功能,而科研和专业教学却只占到21%。主要是由于校园网上教学科研资源太少,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供师生利用,侧面反映民族高校的校园网资源建设还有待加强。44%的教师认为校园网信息化资源建设应该以教学资源为主、以管理信息资源为辅,33%的教师认为仅建设教学过程的教学信息资源库,23%的教师认为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信息建设并重。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从课外资料书籍(21.8%)、课本(22%)、教师讲课的内容(17.8%)、网上搜索(13.4%)、专业网站(7.5%)、学生之间的交流(12.2%)、电子阅览室(1.2%)、与教师交流(4.1%)。除了大量课外阅读之外,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师生的交流过少,学生的情感教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上网的目的:学生平时上网主动学习的仅占18%,通讯和娱乐的占32%,浏览新闻信息和检索资料的占到50%。(四)师生借助信息化平台交互状况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常用的网络工具分别是:E-mail占28.56%,使用搜索引擎的占28.6%,讲义放在FTP上的占10%,BBS发帖讨论的占4.3%,利用通讯软件的占2.9%,使用博客的占1.4%,都没用过的占24.3%。E-mail和搜索引擎首当其冲成为师生学习交流的最好工具。而FTP、BBS、博客(Blog)、通讯软件(QQ/MSN)常用的交互工具教师较少使用。都没有使用的24.3%的教师中,中老年教师占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应用网络明显高于他们。在网络通讯和交互方面:E-mail(12.4%)成为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网络方式,其次是BBS发帖讨论(3.1%)、通过FTP传送文件(1.2%)、博客日志讨论(1.2%),81.4%的学生与教师交流都没用过任何一种网络方式,这反映了民族高校师生信息素养的薄弱。(五)信息化教学(学习)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被调查的教师普遍表现出对学校目前的教学媒体管理不太满意。数据显示:非常满意的占0%、满意的占19.1%、一般的占48.9%、不太满意的占25.5%、非常不满意的占6.4%。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注重教育技术的一次性投入,而忽视后续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后期维护不够(17.7%),学校在教育技术上投入少,设施难以满足使用(17.7%);其次是因为学校在教育技术投入上软硬件不协调,配套综合利用率低(12.8%),学校没有对教育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出台激励政策或政策效力不够(12.8%)。另外,学校管理者的效益观不强(9.1%);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低,培训不够(11%),教师不愿主动使用教育技术(7.9%);学术上注重教育技术的宣传效果,而忽视或怀疑其实际效果(4.9%)。从这些现状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满意度还是很低的。学生对学校信息化环境的评价:认为设施齐全、利用充分的占2%,设备齐全、仅作为观赏用的占13%,投入少、设施难以满足教学使用的占30%,后期维护不够的占20%,软硬件设施不协调、配套综合利用率低的占35%。(六)教育技术知识的需求状况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情况:参加过培训的占总数的68.1%,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占21.5%,正准备参加培训的占总数的10.4%。按年龄段划分,小于30岁的年轻教师对参加教育技术培训有较高的热情,30~40岁之间的教师对于教育技术培训热情次之,50岁以上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培训不感兴趣。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的内容中对自己教学较有帮助的是教学软件的使用和课件的开发(45.5%),其次是硬件设备的使用和教学设计(35%),帮助作用一般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19.5%)。

思考与建议

(一)西部民族高校亟须建设适合自身需求的软件资源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为民族高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现状而欣喜,西部民族高校都已建设了完善的教学环境,但教师和学生都一致认为从校园网无法获取自己工作学习所需的教学资源,无法获取所需信息,特别是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信息资源更是凤毛麟角。民族高校在重视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要特别加强软件建设的投入,要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广大教师开发适合民族高校自身需求的教学资源;要发挥各学校的优势,实现民族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民族教育共享资源库。这样才能推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促进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只有软件建设跟上,硬件环境才能发挥优势,才能推动民族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二)学习理论知识,使教育技术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在对教学媒体的应用态度和应用效果等相关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师生双方出现不同的结果。教师对教学媒体的作用和应用效果几乎都持乐观态度,认为教学媒体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学生的调查结果却是多数人对现有教学媒体的应用效果持否定态度,认为媒体的大量使用,减少了师生的交流,对教学没有多大帮助,甚至有学生认为还有反作用。从师生不同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民族高校的教师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中,还缺少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在媒体的使用中没有很好的设计,和自己的期望值大相径庭。因此教师还需加强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的学习,使技术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体验到媒体为学习带来的优势。(三)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实现师生的数字化交流在关于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师生交互的相关问题当中,师生的调查结果也略有不同,28%的教师认为自己平时主要通过E-mail和搜索引擎来辅助教学,但只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用E-mail交流,81%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用任何一种网络工具和老师进行交流。从此结果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和个别学生之间,并没有把网络作为自己日常教学的有效平台,甚至很多教师还没有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无法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培养民族高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道德[1]是当前民族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师生才能充分地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才能实现数字时代的交流和沟通。(四)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在此次调查中,显而易见民族高校硬件教学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基础,相比同地区的普通高校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根据师生的反应结果来看对学校的硬件建设和管理多数持否定态度,特别是环境建成后,普遍认为后期的维护不力、综合利用率较低、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因此民族高校在加强设备投入的同时,如何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特别是树立管理人员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保障设备的良好性能、增加设备有效的利用率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五)强化培训、转变观念,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关于对教育技术知识需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都具有较高的热情,特别是年轻教师,渴望得到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根据调查,民族高校自身也组织过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并且大多数人都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但从培训内容来看,主要是集中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教师普遍感觉对自己的课件制作和媒体使用技术有所帮助,而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能够影响教师教学观念、方式方法的深层次知识培训较少,出现了新瓶装旧酒的局面。因此建立民族高校校本培训体系,[2]实施案例培训方式,[3]加强教学观念、教学理论培训内容,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为关键,使教师摒弃旧的思想观念,把握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和时代特征,树立与现代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相匹配的现代教育意识,确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才能在民族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有所作为,才能推动民族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使民族高等教育在信息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地处西部的民族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成果显著,但师生利用教育技术的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民族高校更是要正视现实,从学校领导完善管理、重视建设资源、师生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鼓励应用、提高绩效等多方面来改善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投资物有所值,才能发挥效益、产生效果,才能推动民族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民族大学生。

全文阅读

技师与大师异同的工艺美术论文

一、工艺美术“技师”与“大师”的异同

第一,从知识结构区分。“技师”的技术和手艺往往是拜师学艺得来的。遵从某种技艺的老艺人或者是老师傅,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一般都是子承父业,并且从小在长辈的熏陶和模式下学习,都是按照传承下来的技艺照搬、复制。学习的技艺相对单一,但保持了传统的制作手法。当下社会,除了子承父业之外,许多老艺人为了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招收了很多的学徒。这些人中许多都是“拿来主义”的典型,师傅的经验和模式直接拿来使用。其中,没有悟性和不感兴趣的徒弟就中途放弃了,其余的徒弟经过师傅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技师们。但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老艺人或者师傅都会保留自己最拿手、最精髓的部分。这样使得我国一些工艺的技巧和制作方法不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大师”的知识结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拜师再创新。通过和老艺人或者师傅学艺,熟练和精准地掌握了某种制作工艺技巧,并通过自己良好的悟性加以深化和改进,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在工艺美术的某种工艺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一定得成就。第二种是先理论再实践。一些成为大师的人中,许多都是在专业的艺术院校中学习和深造,掌握了大量的艺术理论和知识,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仅有理论是不够的,必须投入到实践中,学习多种工艺的制作技法,多元化的工艺技法更丰富了自己创作的思想,精湛的工艺水准提高了作品的价值和品位。

第二,从作品区分。由于“技师”与“大师”的知识结构不同,所制作的作品当然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作品制作时间看,“技师”的主要时间用在精雕细琢上,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对细节的深化处理上。比如人物泥塑制作的过程中,“技师”们会更多的注重人物脸部的细节,如每个细小的皱纹,每根细小的发丝。还有人物服装的褶皱等。而“大师”创作一件作品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思考整个作品体现的思想,同样的人物泥塑制作,“大师”们关注的是他所要表现人物的背景、身份、职业、特征、阅历及心理活动等方方面面,通过这些多角度的了解和思考,才开始动手制作泥塑作品。对于具体细节处理上,“大师”在表现方式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更在乎体现人物心灵的活动,人物泥塑所呈现的状态。有时需要一年两年的前期构思准备,制作时间也许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相对“技师”来说,“大师”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

第三,从作品价值区分。“技师”作品价值是在工艺美术市场上作为商品产生经济价值和纪念价值。作品本身是一种特定工艺的技法和技艺展示。“技师”的技艺手法高低决定了作品的商业价值。而“大师”作品则不完全由市场决定。“大师”的作品除了具备作品本身的材料价值外,还具有审美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这些价值往往是材料价值的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作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大师”的作品除了表现工艺技法外,还能人以启迪和想象。这种附加价值是“技师”的作品无法超越的。“大师”的作品更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和赞赏。第五,从精神需求区分。在工艺美术行业中,一般“技师”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多。他们制作的目的完全是为了通过制作工艺品取得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种谋生手段。他们的经济收入源于自己辛勤的工作,只有不断的制作所擅长的工艺品才能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在这种情形下,“技师”们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被用来不断的复制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审美取向的工艺作品。可见,其精神需求还停留在对物质的追求上。“大师”们通常把自己的创作建立在自己情感抒发与表达的基础上。“大师”们在行业中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都有一定坚实经济基础,财富基本自由。他们的时间和经历更多的是在思考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灵感上。为了表达自己对社会或者对某个事件的某种看法和感受,才会创作某件作品。相对“技师”,他们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但更具情感、更有生命力、也更具说服力。

二、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融合与创新

综观古今,“历史创造了艺术,艺术记录着历史”。技师和大师同样为人们创造和美化着生活。在工艺美术领域中,二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在日益发展、繁荣、传承、创新的工艺美术行业中,两者需要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使创意和技能更上一层楼。

第一,向外部学习,扩怀和格局。艺术创作是高级的心智劳动,大智慧、大格局才能够创作出经世不朽的优秀经典作品。要摈弃社会的江湖习气、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不良心理。要学会融会贯通,充分发挥所长,弥补短板,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各自价值。同时,要汲取新的力量,还必须向古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国外大师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放大格局,开阔心胸,博采众长,才能够实现跨界融合,独树一帜,成就一代名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