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与财经

金融与财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果,不可否认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有效的财政和措施密不可分。本文主要围绕财政与金融政策概述,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等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财政与金融政策;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01

财政与金融政策对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各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我国财政和金融政策务必要保证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优化现有的社会生产力,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要通过实施一系列积极有效的财政与金融对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下面将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财政与金融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简而言之就是指体制化的财政措施,实现国家财政职能。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依据某个阶段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指导财政分配活动,以及平衡各级财政分配关系的准则性政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金融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对货币、利率和汇率水平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财政与金融政策体系的都不是单一的存在,分别包含各自的庞大的体系。财政政策分为七个政策内容,包含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以及补贴和出口政策。金融政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

(一) 转变发展理念,确立清晰的指导思想

全文阅读

网络经济与金融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本文对于金融财务风险做出了定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规范和行为,提出财务风险存在于金融交易的形式。在风险防控方面应加强内部管理,其中重点加强对企业、政府及主要出现内部财务风险的部门的管理,完成内部人事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使财务专业人士掌握风险预防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提出在金融活动中相关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灵活掌握政策信息,有效减少财务风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一体化;网络经济;金融会计;风险;防范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确保我国避免来自其他国家的金融影响,实现稳定发展,是金融业进入一个新时代以来的新要求。近年来,对于金融一体化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在金融领域内,金融一体化是指通过相互沟通渗透,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实现金融产业融合的过程。另一个论点是,金融一体化是金融活动的一体化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互相影响。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

一、金融财务风险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根据财务的概念及财务管理的内涵分析得到财务风险的含义。因此在金融领域,金融财务风险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失真或其他因素导致的风险。

二、金融财务风险理论

目前,财务风险理论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会计主观判断选择错误的风险、金融衍生品和其他经济因素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在信息经济中企业资产损失的不当处理成本风险等。目前我国很难实现金融市场的实时监控,甚至无法实现完全公平的管理。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这样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1.金融会计规范风险。尽管目前财务会计理论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市场情况太复杂,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所以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第一,灵活的会计规范难以把握,给很多银行经理留下了滥用权力的机会;第二,会计标准的制定还不够完善,仍在非标准的阶段,对于一些细节考虑不足,导致一些不法行为有机可乘的现象;第三,金融行业的金融衍生品太多,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导致风险存在的必然性。2.金融会计行为风险。当前,财务会计行为的风险是最常见的一种金融行业的风险。由于财务会计的特殊作用,常常因为其不当行为或贪图利益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金融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经常接受很大的资本流动,很难绝对公平。除了主观因素外,不同的财务标准背后有不同的利益集团。

三、金融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全文阅读

新型农业经营与财政金融论文

一、健全的财政金融支农服务体系对构建新型主体的重要性

(一)健全的财政金融支农服务是新型主体发展壮大的助推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农业劳动不只是农业范围内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并且是其他一切劳动部门之所以能够独立化的自然基础,从而是各个部门所创造剩余价值的基础。这一观点为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施农业保护和支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固定资产角度看,当新型主体进入成长期后,其生产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仓储设施、信息化设备、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求增多,产生大量固定资产融资需求,而且融资期限还由周期性生产贷款向中长期延长,需要金融部门贷款支持。从发展层次来看,新型主体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新品种引入、新市场开拓以及高级人才引进等需求及其相应投资,而这些投资不是新型主体自我积累所能实现的,同样需要金融部门贷款的鼎力相助。大多金融机构是盈利性组织,其金融支持都存在报酬问题。新型主体在获得资金便利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成本。鉴于涉农行业的微利特性,部分新型主体事实上成为了金融机构的“打工仔”,其发展步履艰难,此时,财政支农就尤显重要了。财政通过涉农惠农补贴、税收优惠、专项资金补贴等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为新型主体提供支持,使之获得发展所需积累。因此,财政金融支农是新型主体发展壮大的助推器。

(二)健全的财政金融支农服务是新型主体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加速器。从宏观角度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市场开放领域的拓宽,我国农业经营活动已经扩展到国际范围,新型主体不可避免地直接面临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大农场主等农业经济组织的竞争压力。从微观角度看,我国新型主体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在减少生产成本和开拓市场等方面有所作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也就成为其高级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单靠新型主体凭自身力量去参与国际市场角逐,其立足过程将会极为漫长和曲折。财政金融服务支持将会从多方面加速新型主体国际化步伐。财政方面,可以安排专项资金,鼓励新型主体建立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专门用于境外农产品生产;可以对新型主体农产品出口进行适当奖励和安排出口检验检疫费补贴;可以建立出口保护与救助机制,帮助新型主体应对技术壁垒、贸易磨擦等问题。金融方面,银行可以通过专项贷款支持新型主体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甚至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创新保险机制,发展新型主体出口农产品生产专项保险,增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在支持我国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出口方面成效显著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可增加新型主体外向发展支持项目。

二、当前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服务体系在支持新型主体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财政支农注重功利性,金融支农“形”重于“实”,新型主体所获支持有限。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总额虽然逐年递增,但是其功利特性也相当明显。一是许多财政支农资金被洒向一些徒有虚名的形象工程,这些工程大多脱离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农民福祉,反而挤占了本可用于新型主体建设的有限农用资源。二是财政支农资金大多被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农业项目中去,而一些见效慢但意义深远的新型主体项目却难以受到财政资金青睐。本质上讲,这都体现了地方官员政绩导向下的功利思维。金融支农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和保险机构承保来实现。银行贷款方面,由于贷款条件过高、抵押物品不足、贷款责任追究制度、金融产品适应性较差等原因,新型主体实际上能获得的贷款极为有限。如对新客户的介入条件,农业银行要求客户有效净资产要在1000万元以上、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流动比率在120%以上,这种条件直接关闭了绝大部分新型主体贷款求助之路。农业保险方面,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国大多处于试点阶段,其保险品种覆盖范围很小且只保成本不保收益,对新型主体尚无实质帮助;商业保险公司的偏好与新型主体业务特征基本没有兼容性,前者难有兴趣为后者承保,即使勉强参与也会尽量转移风险,如限制赔偿金额、严格赔偿条件等。

(二)财政支农附有行政回报,金融支农强调有偿性,新型主体获得支持的成本过高。行政回报是指执行政府某项优惠政策的行政部门或行政人员,直接要求或暗示受支主体做出有利于执行部门或执行人的行动或获取特定报酬,是政治动机和经济动机的混合产物。在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过程中形成的委托关系中的各层级政府官员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其主观上个人利益函数与国家财政支农支出最终目标存在差异,这很可能出现支农支出决策、执行行为扭曲。一些得到了财政支持的新型主体被迫按照执行者意愿进行生产经营、被迫建设样板工程以供上级领导视察、被迫经常面对新闻媒体说好话甚至被迫“热情招待”或“感谢”相关工作人员。这种行政报酬无疑加大了新型主体受支成本。金融资本具有与生俱来的逐利本性,其关注重点是利益回报。金融机构的贷款,不仅需要支付利息,也需要提供抵押或者担保。抵押品和担保品需要进行评估,这不仅会产生评估成本,还会花费较多时间成本。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农业资金流动与需求也具有季节性,而金融机构的贷款品种并不一定与这种特征相吻合。新型主体需要季节性短期贷款时,因为贷款品种问题,有时被迫进行长期贷款,贷款成本被无形提高。追求最大利润的商业保险公司,面对经营项目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新型主体的投保,不可避免地要索取更高保费,新型主体的商业性投保成本同样不低。

(三)财政支农结构呈分散性,金融支农方式具有求稳偏好,不利于全面发展新型主体。财政支农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必须考虑伦理、民生、社会和政治等诸多因素。因此,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很分散,国家农业财政投入“横向”被各职能部门分割,而在“纵向”被中央、省级、地级、县级甚至乡一级政府分割。具体而言,财政支农补贴名目众多,如惠农补贴项目就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超过20种,而且部分补贴是按承包户头直补,这种力求面面俱到的普惠式补贴方法,缺少重点和导向,也使得许多地方政府虽把新型主体作为重点扶植对象,但却在财政资金帮扶方面力不从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具有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等多重要求,在安全性原则指导下,金融贷款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求稳偏好。一方面,我国新型主体大多从事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经营项目,具有天生的高风险性;另一方面,我国新型主体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很少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也具有高风险性。金融机构必将对贷款金额、贷款条件、贷款期限、贷款利息等方面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风险规避。目前,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我国涉农商业保险公司大多入不敷出,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不容乐观,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金融支农求稳偏好与新型主体经营高风险特性间的矛盾,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由双方化解,这无疑不利于全面发展我国新型主体。

(四)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配合性较差,制约了支农政策效果。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虽然具有完全相同的目标,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运行与农村金融信贷、保险间的相互联系并不紧密。从执行主体看,财政支农资金与各级计委、扶贫办、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林业局、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农机局等十多个部门有关,而金融支农主体也涉及商业银行、政策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商业性保险机构等。金融支农和财政支农的执行主体众多,部门间协调难度加大各自为政在所难免。从政策制定过程看,财政部门在安排支农支出时很少寻求金融配合,没有将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使其在支农力度上显得势单力薄;金融部门在制订信贷政策以及落实信贷投放时,往往不太考虑财政支农方面的政策,不能使农村金融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从政策执行角度看,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两项政策协调配合横跨多个部门,所牵扯的制度、政策文件较多,真正遇到有关新型主体的贴息、资助以及风险补偿等需求时,相关政策依据的查找较为困难。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两项政策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政策效果,这必将对新型主体的构建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全文阅读

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板块,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前景。通过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了解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发展的经验和不足,为重庆市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力。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财政金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学模型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地位。从理论上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为研究重庆市的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县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理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逐步推进,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县域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成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金融政策作为县域企业融资的重要政策保证,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也为重庆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布局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研究其各自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下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关键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是一个高水平、高标准和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这些要求需要我们县域层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和都市化以更好的协调整个重庆市经济的繁荣高速发展和各地区经济的总体增长。而这上面所提到的成功实现离不开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区县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同时县域经济又具有十分典型的地方特色,因此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也更应当把发展本区县特色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一)文献回顾

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之研究都相对较少。且在对这方面的所有研究领域中又大多是关于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关系研究,所以较之本文的一个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点就是本文既研究了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又研究了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作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卓国庆(2008)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按照公共财政取向支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他强调按照公共财政的取向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但未对公共金融的价值取向做阐述,而且价值取向问题是一个客观问题,其影响是共同的,在研究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时不具有差别研究的作用。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发展壮大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姬伐柯·2008),他主要是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以及相关的县域经济、公共财政、货币政策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制度基础。刘家凯、杨若召(2008)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共同作用研究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怎样有效的促进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首次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作为一个共同作用作为研究。另外在他之后,其他省份也相继出现有关于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类文章。郭翔宇(2004),将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地基础,本文将继续研究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来研究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杨花英(2010)是以海南为例对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政策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来发展县域经济,这一点与本文的研究十分相像。前者可以作为东部发达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极好的素材,后者可以作为西南地区等落后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典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研究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是结合西南地区的区域特点和重庆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的。

全文阅读

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与能源问题已成为现在热门的话题,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发展低碳经济更是时势所求,它即需要财税政策的指导作用,也离不开相应的市场金融机制的促进,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相互协同对其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协同研究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运作方法。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金融支持;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38(2016)12-0163-02

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爆发至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突飞猛进。然而,人们在创收经济效益和改善物质水平的同时,也因诸多竭泽而渔的破坏行为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发的危机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首要议题。对此,在21世纪初,由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核心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提出旨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其核心方法是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碳排放量,从而构建以清洁能源为导向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概念,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不仅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对于促进经济方式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也大有裨益,将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正式出现,到了2003年在英国的白皮书就被当作一个正式概念提了出来,到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把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模式推向了世人面前,于此低碳经济正式地开始发展起来。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是造成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时代背景下触发了在能源利用与经济发展领域的大变革,使得低碳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按照当前国际通行的定义,低碳经济是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设计的方式方法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有效地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保障人类的生存安全;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理念与一种发展模式,它是通过控制碳排放,以达到有效平衡生物圈的目标;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绿色GDP,并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与能源技术开发,减排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与制度的创新等都有关联[1]。

2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协同效应

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发展战略中,财税政策和金融手段二者可谓相辅相成,相依相存。好的财政政策需要通过灵活多变的金融手段进一步落实,而金融手段也唯有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财税政策框架内实施,才能得到有效地规整与监控,从而确保其有序健康地发展。二者的协同效应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以财政政策约束金融手段。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协同运作是指全面发挥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即加强金融、财政以及税收等多项政策协调与配合,使多项政策合力,从而提高政策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2)运用信贷政策促进融资。财税政策的扶持是企业坚定跟进并克服种种现实问题的保障手段,可以实现政策扶持的效果,但财政方面投入非常有限,仅依靠有限的财政资金支持很难共同实现政府的预期目标,而金融支持方面,银行信贷投入也面临种种风险,这是因为低碳经济与传统产业相比拥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市场的认定与节能减排效果的有效性,其投入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3)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政府与市场的职责所在,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法律法规、税收、财政补贴、信贷、转移支付、资本市场、排放交易等相关手段措施,来调节或者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并注重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以金融,财政,税收等多项政策有机协同配合,发挥出多项政策合力的作用。

全文阅读

金融创新 财富创造与经济增长

产权保护和其他制度机制的作用是为创业者以及财富拥有者提供正面的激励,为进一步投资增长提供稳定的预期。但是,仅有合理的产权与法治框架还不够,还必须有足够的金融证券品种帮助社会大众规避风险、调配不同时期的收入。为什么金融创新对社会财富增长、扩大本国经济的内在动力这么重要呢?

■ 居民消费与金融创新

为进一步了解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经济的现状和美国过去70年的金融创新历程。图1给出北京市自1978 年来的城镇居民储蓄率(人均年储蓄除以人均可支配收入),1989 年的人均储蓄率为4.8%,随后年年上升,到1998 年为17.7%,1999 年为18.3%。这种高积蓄率一直成为经济政策决策者的痛点:如何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呢?当老百姓不肯花钱时,经济只能以出口为增长点。但像过去几年一样,在国际经济处于萧条时,出口增长就成为问题。以往的做法是:当出口吃紧而国内老百姓又不肯自愿花钱消费时,政府只好通过发行公债把银行储蓄借过来,代替老百姓花费。于是,过去几年中政府只好增发国债,然后将借来的钱大量投入高速公路、桥梁和其他基建项目以及学校建设等。

十几年的基建项目的确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这种靠政府发债并由政府代替居民做消费决策的模式只能是一种短期的政策行为,因为最终更为有效的消费决策还是应该由老百姓自己来做,他们更能知道如何消费才能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最多的福利,而政府代替老百姓消费必然会产生太多浪费与低效(比如建设太多没有实际意义但非常昂贵的标志性建筑)。可是,居民们自己不肯消费、只愿储蓄存钱,那么如果政府也不通过发债来代替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需求从哪里来呢?没有新的消费需求,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就无法增长,财富就无法增长。

为看清金融创新在其中起的作用,我们不妨把一个居民的财富分成两部分:流动财富(比如现金、银行存款、股票、金银、房地产)和人力资本(humancapital),其中流动财富是随时可以变现的,而人力资本则不然,不可随时变现。人力资本的价值通常等于一个居民未来数年的劳动收入的总折现值。一般讲,年轻人的流动财富少、人力资本很高,而老年人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总之,一个人未来的收入越高,其人力资本则越高。

问题也恰恰在于人力资本不可随时变现这一点,因此当金融证券不够发达时,人们只能花费流动财富,而不能花费人力资本。年轻的李四刚刚博士毕业,他的人力资本可能非常高,但流动财富有限,他即使想要大大增加消费也无能为力。他可以在总体上感到很富,但却没钱花。

住房按揭贷款是一个很自然的金融创新,它可以最直接地帮李四把部分人力资本“变现”、变活,让他可以提前消费。我们意识到,对多数居民而言,住房可能是一辈子最大、最重要的消费和投资。住房贷款不仅能改善众多老百姓的生活,让每个人尽早住上自己的房屋,而且能启动更多的内在经济动力。

美国2002 年的人均储蓄率在3%左右(见图2),跟北京2002 年17.5%的储蓄率相比(见图1),美国人真能“大胆”消费。实际上,美国并非历来如此,二战之前美国的人均储蓄率也曾停留在20%左右,到七八十年代还在10%以上。这些消费能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1934 年开始的一系列金融创新、社保创新与退休金项目的产物。

全文阅读

金融危机后财政政策选择与经济发展

[摘要]在经济逐步回暖的时候,我国却面临着更大通货膨胀的风险,如何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使财政政策面临新的选择。本文就此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

一、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从国际角度看,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其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自2009年上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主要发达国家GDP基本停止下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在2009年第二季度实现止跌反弹。全球贸易在第二季度开始反弹,其中全球货物出口增长额比第一季度增长7.6%。全球金融市场状况逐渐好转,全球主要股市开始大幅反弹。跨国公司大规模撤资活动基本停止,预计跨国公司其外国直接投资将于2010年逐步恢复。

从国内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感受到显著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迅速降至6.8%,2009年第一季度降至6.1%最低点。在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出台以后,经济下滑趋势得到缓和。2009年第二季度增长率恢复到7.9%,第三季度增长率达到8.9%。2009年全年GDP增速达到8.7%。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的发展外对贸依存度更高,通货膨胀压力大,失业率上升等等因素使得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中国经济要在金融危机后如何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迫切需要政府与市场积极主动应对,积极创新的财政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弱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危机,还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更好地发展。

二、财政政策的几种选择

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已全部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大幅放缓,世界经济正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世界经济增速的减缓,国外市场急剧萎缩,我国出口贸易的强劲势头再也难以为继,这些衰退状况已经非常现实地告诉中国人: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过去,中国可以借助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飞速向前的道路也基本走到了终点。因此,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需要,相机抉择,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灵活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工具,以及财政支出增减变化的结构性安排,调控社会供求总量与结构,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财政杠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势在必行。

1、扩大政府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

全文阅读

新的市场经济下略探财政与金融的整合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只有科学调整好我国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不少相关学者都在致力于财政与金融的整合研究工作,这是当前最受热议的研究项目。下面文章中基于新的市场经济下财政与金融的重要性着手,根据财政金融调控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供同行参考指正。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政;金融;整合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现状可以得知,尽管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合理,进而影响市场的发展。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来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都知道,国家进行经济的调控时首先需要控制好国家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新的市场经济下,只有确保财政与金融两者的和谐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合理整合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能够很好地调控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让市场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综上所述,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财政与金融的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新的市场经济下财政与金融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新的市场经济下,一方面除了市场自身的作用外,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运用财政与金融的良好关系来调整控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比如,如果市场经济的发展太快就会导致物价的飞涨以及高升的离岗率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够通过科学调整财政和金融来宏观调控市场经济,让其减慢发展速度。具体的措施如下,从财政的角度上考虑,我们需要落实相关的财政策略,缩小财政的支出,增加国家的税收;另一方面从金融角度考虑,我们就可以采取比较有效的金融策略,即提升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缩小信贷的规模等。相反,如果我们的市场经济出现发展缓慢的情况,就要把上述策略反过来做。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财政与金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的市场经济下制约财政与金融发挥作用的原因

1.市场调控方面较为滞后

一般情况下,我国政府运用财政与金融来调控市场经济时,大都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就是说,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有一些潜在的问题不易于我们发现,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显现出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政府仍然采取一些调控措施,就会为自己不理智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果不堪设想。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存在一定的规律,但是规律有时候也会存在偏差,一成不变的按照规矩办事就会导致工作失误。即使是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比较靠前的美国也会存在市场调控的滞后问题,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

全文阅读

财政压力、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摘要:本文基于2004-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下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各地区所肩负的财政压力越大,对金融的抑制程度越高。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的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虽然提高了劳动力及资本的增长率,但却显著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抑制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关键词:财政压力;金融抑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长期依靠资本、劳动等要素投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积累的弊端日益显现,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15年5月27日主席在浙江召开的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首次阐述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提出了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的“十大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都经历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相似路径。各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都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改革等,而金融在其中的作用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焦点所在。然而,由于与发达国家体制存在根本不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注定要有所区别。总体看来,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体系和金融体系,而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自身业绩而形成区域间竞争。竞争优势主要通过金融体系对经济的贡献程度来体现。而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往往会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因为金融抑制可以为政府提供隐性的财政收人,通过抑制本地区弱势行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将金融资源更多地分配给具有传统发展优势的行业,以实现完成经济业绩的目的,从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就是金融抑制不断降低、金融扭曲不断减少的过程,而分析其背后的财政原因,并将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相结合来考察,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McKinnon指出,具体的金融抑制措施表现为政府对金融活动进行过多的强制干A,人为控制金融资产价格,控制利率和汇率等。McKinnon随后又提出,发展中国家政府大多通过制定和实施压抑金融发展的政策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这些政策会给金融深化及金融发展形成阻碍,从而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也有同样的发展经历,俞静文的研究发现,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金融抑制仍活跃于经济发展中,这直接限制了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张Z和沈坤荣指出,这种负面影响尤其给经济结构转型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为什么在了解金融抑制带来的不利影响之后,政府仍要采取金融抑制政策呢?国外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Honohan和stigutz的公共利益观点。由于市场失灵会对金融的稳定带来威胁。适当的金融抑制可以便于对货币进行管理,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使经济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从而实现收入及财富的合理分配。二是Battilossi的财政观点。政府可以通过金融抑制建立自己的金融特权,以此减轻预算压力,为规避市场约束创造条件。这样的结果是,金融市场用以反映经济基本面情况及为财政收支状况发送信号的能力将由于金融抑制而遭受损害,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此而产生严重扭曲。

全文阅读

财政赤字、货币供应与金融稳定: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摘要:财政赤字可以产生货币扩张效应,造成通货膨胀压力,传导至宏观金融稳定层面,加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在构建财政赤字影响金融稳定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1978~2007年我国财政赤字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金融稳定;财政赤字;货币供应;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2―0013―05

本文以已有的理论和实证文献为基础,探讨1978~2007年中国财政赤字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路径,并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进行实证分析,为有关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一、中国财政赤字影响金融稳定的机理分析

为拉动经济的发展,刺激国内需求,国家的财政支出日益扩大,在财政收入不足以应对支出的情况下,必然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财政采用扩张性的赤字、债务政策,固然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这种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可能长期使用,否则将直接形成财政风险,从而造成通胀压力,并传导至宏观金融稳定层面,加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根据已有的文献,财政危机影响金融稳定机制的传导路径可以简单描述为:“财政赤字-货币供应量-物价-金融不稳定”。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主要理论依据在于:

(一)中国财政与金融制度安排的交错关系决定了财政赤字影响金融稳定

资金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同样面临着有效率的配置问题,不同的资金配置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财政和金融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它们主导着全社会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走向。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财政机制与金融机制的具体定位是:财政机制事实上提供了一个无偿向社会成员征收税收和无偿配置资金的机制,金融则是为经济主体提供有偿配置资金的机制;金融机制是市场层面的资金配置机制,财政机制则是非市场层面或者说是市场失灵时的资金配置机制。简单地讲,银行资金主要以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个人为作用范围,而财政资金则更注重在宏观领域发挥作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