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期权论文

金融期权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期权风险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金融期权风险管理B1ack-Scho1es期权定价模型VaR风险管理模型股票期权可转换债券

【论文摘要】金融期权作为标准化的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被广泛运用,其风险管理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运用经济模型对金融期权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我国金融期权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金融期权,是金融期货合约选择权的简称,是在确定的日期或这个日期之前,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买卖某种特定的金融商品的权利。在金融期权交易中,金融期权的购买者,即期权的持有者,为了获得这种权利,必须向期权的出售者支付一定的权利金,之后即可实施、转让或放弃这种权利。而期权的出售者,即期权的沽空者,由于收取了权利金,就承担了到期或到期前服从买方选择的义务。

金融期权交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在有限的亏损条件下进行投机买卖;可以在市场极不稳定,供求关系不平衡时,通过期权交易达到保证正常收益的目的:可以以少量的投资获得可观的投资效果;可以根据行情的变化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

一、金融期权风险的种类及理论模型

(一)金融期权风险的种类

金融期权是一种灵活的投资工具,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工具,配合其对市场的预期,以达到较佳的投资效果。然而,由于市场因素的千变万化,这种投资是有一定风险的。作为重要的衍生金融工具,金融期权面临着五种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运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由于期权基础工具价格(如:利率、汇率、证券价格等)发生逆向波动而带来损失的风险。

(二)金融期权风险的理论模型

全文阅读

股权融资偏好亦或过度融资

摘 要:针对目前普遍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观点,重新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结果发现:如果将短期债务考虑在内,并剔除首次公开募股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进一步分析,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表现为典型的过度融资。

关键词:融资偏好;股权融资;过度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2-0090-06

自从著名的MM理论提出以来,公司融资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并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美国经济学家Myers等人对公司融资顺序的研究(Myers,1977;Myers,et al,1984),即著名的融资顺序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根据这个理论,企业的融资顺序应该是内部资金优先,债券融资次之,最后才是股权融资。目前,中国学者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尽管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但是近年来有学者对这一普遍接受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郑祖玄 等,2004;张军 等,2005;周健男,2006)。屈耀辉等(2007) 针对中国目前广泛流行“股权融资偏好”的观点,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应变量可以排序的特点,研究发现,就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顺序而言,样本总体上是支持融资顺序理论,但分类分析则发现,融资顺序理论以及股权融资偏好的说法均得不到完全的支持。由此可见,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文献评述

企业在实际的融资过程中是否遵循融资顺序理论呢?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选择样本的差异,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还存在较大分歧。以国外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Fama等 (2002)的研究结论支持了融资顺序理论;而Frank等(2003)、Fernandez(2005)等的研究却不支持融资顺序理论。就中国上市公司而言, 黄少安等(2001)和Chen(2004)等认为,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并一致认为股权融资成本偏低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而Tong等(2005)却发现, 融资顺序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仔细分析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支持股权融资偏好的学者并不是在严谨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而是简单推断的结果。其中,大多是以资本市场中全部上市公司总的资产负债率来考察各年度间资产负债率的变化趋势,然后根据各年间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或稳定在某一水平而认定在上市公司的外部资金来源中,债务融资的比例总体上趋于下降,股权融资比例不断上升,进而得到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结论(黄少安 等,2001;王小哈 等,2002) 。但是本文认为,已有的研究存在两点缺陷:首先,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各年间总的资产负债率中包含了当年新上市公司,而当年新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根据张军等(2005)的研究,1992―2000年新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只有38.93%,远远低于同期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50%),由此可见,当年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对总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有较大影响,如果不排除新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其结果势必存在偏差,简单地根据各年间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或稳定在某一水平而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显然难以令人信服。其次,理论上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偏好股权融资,要与负债融资相比较,即在同时可以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时,如果优先选择了后者,才可以称之为股权融资偏好,否则,就不能这样说。因此,有必要考察同时具有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以证明中国上市公司是否确实具有某种融资偏好。基于以上两点,本文拟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实践的经验数据,重新考察其融资行为,以判定其是否具有某种融资偏好。

二、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特征再检验

全文阅读

金融数学技巧在期权定价中的应用

【摘要】金融数学是随着金融学的发展而逐渐兴起来的学科,有效结合了随机分析、概率统计学以及泛函分析等数学知识对金融投资领域中的风险与收益的评估提供了科学的数学分析结论,从而得出最佳的投资策略。期权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期权定价中运用金融数学的知识能够加强对期权收益与风险的评估从而促进金融学的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数学 期权定价 B-S模型 投资风险

一、计量技术与金融数学的发展概况

(一)计量技术与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在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发展过程中大量运用到了定量技术对金融现象进行逻辑化地推理。数学具有逻辑性性以及精确的特点,能够对金融问题与经济现象进行量化的分析。但是经济问题是处在一直的变化之中的,人的行为活动以及心理思维方式对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无法用精准的数量指标进行描述,所以,金融数学的运用是在一定的程度与假设基础之上的分析,对经济行为主体来说只能作为决策时的参考依据,这也是现代计量经济学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出发点。

(二)金融数学的发展

金融市场自成立以来其运行就伴随着高收益与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各个国家的金融投资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对金融投资过程中伴随的金融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以及如何对期权的价格进行定位。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数学应运而生,在经济学以及金融学中运用数学知识,建立金融数学模型能够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进而对期权价格的制定采用了有效的方式,这在国际金融领域对金融投资市场的分析与预测以及实时的监控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的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期权与期权理论概况

全文阅读

基于三种间接融资创新模式探讨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摘 要:根据期权价值投资理论,本文分析和借鉴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桥隧模式”、“担保换期权”以及“路衢模式”的创新经验,总结得出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有效渠道之一,是运用金融工具和衍生品打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平衡风险与收益。对此,本文结合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提出以下创新融资模式:基于信用衍生品——抵押债务凭证(CDO)运作方式,并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作为风险投资者,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CDO交易,以期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期权价值投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option value investment theory,three financing patterns are discussed:“Qiaosui Pattern”,“Guarantee Exchange Option Pattern”and“Luqu Pattern”. It is found that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derivatives are effective to connect the credit and capital markets and balance the risk and return. Thus,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Es development,this paper suggests an innovative financing pattern for SMEs in PRD:Based on the credit derivatives——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it introduces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QFII)into the system as the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exchanges CDOs in the Inter-bank Bond Market.

Key Words:option value investment theory,SMEs,financing pattern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28-0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由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弱点以及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导致了银行普遍存在惜贷心理,而其主要靠内源融资来支撑企业的资金需求,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因而,寻求间接融资渠道的创新模式成为关键。本文运用期权价值投资的思想,探讨我国各地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创新模式,并以珠三角中小企业为例,探讨如何有效疏通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一、期权价值投资基本理论

价值投资理论在二十世纪30年代由格雷厄姆和多德(Benjamin Graham和David Dodd)提出,在股票投资中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运用。1977年,迈尔斯(Stewart Myers)提出了实物期权理论,将期权理论运用到实物资产中,为资产的内在价值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定价理论,并使得价值投资理论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使其不再局限于股票投资,而广泛运用于各种实体投资领域,例如项目投资和企业并购等。

全文阅读

试论期权期货与金融衍生工具

摘要:期权、期货隶属于金融的衍生工具,在金融活动中起着相应的作用,受金融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在金融活动运行过程中,金融衍生工具对金融活动的发展起着调节的作用,满足金融发展的需求。文章重点阐释期权、期货及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以期贡献于我国金融活动和经济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期权;期货;金融衍生工具

一、引言

期权、期货等都是金融活动中的重要投资手段,同时也属于金融的衍生工具。期权、期货与金融衍生工具在发展中不断实现相互的关联性,实现多方的相互运用和联系发展。在金融领域中,期权、期货的运用尤为重要,金融活动的发展也依赖于这些金融衍生工具来实现的。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经济活动繁荣发展的同时给金融活动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平凡出现证实了金融活动的风险性和波动性。金融活动在整过活动范围中具有不稳定性和一定风险性的特点。

二、期权、期货与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信息概述

2008年下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世界知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入财务困境被收购,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破产,房地美、房利美被准国有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各类金融机构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导致全球股票市场深幅下调以及资产价格的下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表明,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开始显现。

上述金融危机现象的发生引起了金融学界、经济学界等相关人士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促使经济团体进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工具过度供给,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监管不到位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到现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并没有大范围地影响我国的市场经济,对于这一现象的发生,理论界解释尽管不一,但大多认为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单一、规模较小以及企业参与度较低是其“独善其身”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和国际化进程中的经济大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与发展无可避免。完善机制、规范创新、趋利避害是我国未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最优选择。对此,监管层已经有所认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全文阅读

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摘 要:建立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金融交易本质上是就财产权利所作的契约安排,因此每一种融资方式都可以视为一种不完全契约。本文把债务融资方式分为关系型和保持距离型两种,在art-Moore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企业债务融资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对两种债务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项目投资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关系型债务融资具有帕累托效率。关键词:债务融资;金融契约;关系融资;再谈判

一、引言

建立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金融交易本质上是交易双方就财产权利所作的契约安排,一方将现有的财产权利有条件地转让给另一方,另一方则承诺在未来以约定的方式给予补偿。鉴于此,每一种融资方式都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权利契约,而金融活动则是通过各种金融契约来完成的。由不完全契约理论,我们知道,金融契约是不完全契约,存在着不能正常履行的风险,因此企业控制权如何配置至关重要。金融契约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设计最优融资契约,合理配置企业的控制权,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金融契约理论中最著名的一篇论文是由Aghion 和 Bolton(1992)贡献的,他们在分析企业纵向一体化问题的不完全契约模型中导入财富约束,分析了企业控制权的不同配置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得出了债务融资契约是与有效的企业控制权相机配置相对应的最优融资契约的结论。Aghion-Bolton模型开创了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应用于公司金融领域的新纪元,在资本结构发展史和金融契约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之后,许多学者沿着他们的思路,从金融契约的缔约者之间事后控制权有效配置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情况下企业最优融资契约的设计问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art 和 Moore(1994、1998) 、art(2001)、aplan 和 Stromberg(2000)、Dewatripoint 和 irole(1994)等。

Aghion 和 Bolton(1992)引入了“收益现金流不可证实”假设,认为控制权的转移只能以债务人不能偿还本息为条件。他们分别构造了两时期和多时期最优债务融资模型,证明了资产期限应该与债务期限相匹配,即长期资产应该由长期负债来支持,流动资产应该由流动负债来支持。aplan 和 Stromberg(2000)认为Aghion-Bolton模型在风险投资领域能得到很好的检验,尽管风险投资家代表众多投资者向新兴的成长型企业提供权益资本,但是他们与Aghion-Bolton模型中的单一投资者是很相似的。他们的实证研究结果与Aghion-Bolton模型相吻合:在企业经营好的时候,风险投资者只保留一定的现金收益索取权,放弃绝大多数的控制权和清算权;在企业经营不好的时候,风险投资者将获得完全的控制权。Dewatripoint 和 irole(1994)不仅在连续分布的空间中更加严格地证明了相机控制权转移的思想,而且还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单一的债权仅仅能促使债权人在企业状态不好的时候实施控制权,在企业状态良好的时候却不能发挥作用。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实现对企业管理者的最优控制,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应该是股权与债权并用、长期债权与短期债权合理搭配。

由于Aghion-Bolton模型只证明了债务融资契约是与有效的企业控制权相机配置相对应的最优融资契约,而Dewatripoint 和 irole(1994)、art 和 Moore(1998)的模型则侧重于最优资本结构或者最优债务融资契约的设计,都没有把研究重点放在比较不同债务融资契约之间的异同。所以,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企业债务融资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对两种债务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根据青木昌彦和丁克(1997、1998)提出的分类方法,把企业债务融资方式分为关系型和保持距离型两种;第三部分,在Aghion-Bolton模型和art-Moore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笔者的模型框架;第四部分对两种债务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是本文结论和研究不足。

二、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企业债务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两种,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本文采用青木昌彦和丁克(1997、1998)提出的分类方法,把债务融资分为关系型债务融资和保持距离型债务融资,与这两种债务融资方式相对应,债务融资契约也可以分为关系型债务融资契约(relational debt financing contracts)和保持距离型债务融资契约( arm′s length debt financing contracts)。这种分类方法的一个关键概念就是关系型融资,青木昌彦和丁克(1997、1998)给出的定义是:初始出资者在一系列事前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为将来不断获得租金而增加额外融资增加额外融资并不一定等于追加新的投资,也可以是在债务到期而债务人不能正常还款的时候,通过再谈判延长债务期限或减免部分债务,而不对企业进行强制清算。;非关系型融资被称为保持距离型融资。根据定义,关系型融资可以是债务融资(如银行贷款),也可以是权益融资(如风险投资),本文只涉及关系型债务融资。

无论何种形式的债务融资契约,本质上都是一种依存于企业收益状态的控制权相机配置机制:当企业投资项目产生的现金收益能够确保债权人获得约定的固定收益时,企业的剩余控制权配置给股东或者管理者;当企业投资项目产生的现金收益无法偿还债权人约定的固定收益时,企业的剩余控制权配置给债权人,由债权人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清算(liquidation)。尽管如此,两种债务融资契约还是存在着重大区别,主要体现在:当债务到期时,初始债务融资契约是否可以再谈判,可以再谈判的就是关系型债务融资契约,无法再谈判的就是保持距离型债务融资契约。换句话说,保持距离型债务融资构成了企业的“硬债务(hard debt)”,而关系型债务融资相对而言是企业的“软债务(soft debt)”。这主要是因为关系型债务融资的债权人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所以再谈判的成本小;而保持距离型债务融资的债权人数量众多且分布分散,再谈判的成本很高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按照上面的定义,一般说来,企业债券融资是保持距离型债务融资,但并不是所有的银行贷款都属于关系型债务融资。比如,在英美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中,由于企业内源融资的比例比较高、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对银行业的严格监管以及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所以企业和银行保持一种相对松散的关系,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非常低,银行贷款到期后,一般不能追加额外融资,这种类型的银行贷款也属于保持距离型债务融资。

全文阅读

当代西方金融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经过分化与整合的金融学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中最为令人关注的领域之一。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数学工具的使用,由阿罗和德布鲁以现代数理形式化重新表述和完善的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研究金融理论的基础。德布鲁在《价值理论》(1959)一书中主要运用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拓扑学,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为研究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柱。托宾在“金融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一文中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到证券市场的研究上。这些与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夏普和林特纳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关公司财务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在企业财务学中,MM定理是对理论分析进行比较的基础和准则)、罗斯的套利定价模型、布莱克———休尔斯———默顿的期权定价公式、芒德尔———弗莱明模型以及芒德尔的最佳货币区理论等构成了现代金融学的基础。

一、 现代资产定价基础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与两大基本主题密切相关。首先是研究和发展跨时期模型,把静态的单一时期资产定价模型推广到动态环境下进行研究,这是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大进步。其次是认识和研究在跨时期框架下、与静态模型无关的变化因素之作用。

罗伯特。C.默顿于1973年提出了跨时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把资产的预期额外收益与资产额外收益状态的协方差联系起来,该状态的变量和价格被假定为遵循联合扩散的过程。这表明资产额外收益状态的空间变量呈多元化正态分布。事实上,默顿运用随机过程分析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金融学家们通过动态规划和后向逆归法,把以时期依赖(time-dependent)政策为研究目标的跨时期问题转换为人们所熟悉的静态问题。为方便起见,又把消费的剩余效用分成两部分而使总量达到最大化。t时的第一部分为当期消费效用,第二部分为今后所有时期的预期效用,目标函数为:

Max{uk(ck,t)+Eki[jk(wk,s,t)]} {c,w}对当期消费求导得:Max{Ukc[ck(wk,s,t),t]=[Jkw(wk,s,t)]}由此可见,单时期和资本定价模型与跨时期(多时期)均衡状态之最优化结果的区别在于财富J(w,s,t)的间接效用函数的性质。个人间接效用函数不仅取决于当前财富,也取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因为S×1向量S是一组状态变量,包括消费、投资和就业机会。只要一个人的生活不是在一瞬间所完结的,投资组合和消费比率就总会不断地得到调整。

消费的β模型又被称为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这是布里敦(Breedon)于1979年所提出的模型。在多时期模型中,针对个人消费的政策至关紧要。在单时期模型中,最终财富被假定完全消费掉。

正如在静态模型中,个人根据资产对最终财富的贡献来评估资产那样,在动态环境中,最重要的是财富与消费流量的边际关系,这就是消费的β模型。该模型还把默顿的跨时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被定价的所有变量合并成单一的消费β。

全文阅读

基于B-S模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定价创新机理研究

摘 要:在金融市场中,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是非常困难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金融学角度,在理论上证明和推导了布莱克-舒尔斯定价模型,并通过对该模型加以分析与应用,导出了期货价格的动态定价模型。。

关键词:B-S模型;金融衍生工具;定价;创新机理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5-0011-05

在金融市场中,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对其定价是非常困难的但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期权和期货是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标准期权合约问世以来, 期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独领,以至于成为人们心目中金融衍生工具的全部。 对于期权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西方国家研究的较早。1973年, 美国经济学家Black和Scholes在衍生证券定价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建立了被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和使用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1] (以下简称B-S模型)。后来,国外的许多学者相继进行了研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Cox [2] 采用交错随机过程讨论了期权定价问题及股票价格运动不具有连续性样本路径时的期权价值问题;Leland [3] 、Davis [4] 考虑了带有交易成本的期权定价与复制问题;Perrakis [5] 、Ritchken [6] 、Lo [7] 等讨论了具有偏好限制边界的期权定价问题;Ball [8] 研究了美式期货期权相关问题;Merton [9] 对期权定价理论的未来应用做了探讨;等等。而国内对于金融衍生品理论的研究较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施兵超 [10] 、李一智 [11] 、赵曙东 [12] 以专著的形式研究了期货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郭宝新等 [13] 对金融期货期权及其市场监管做了探讨;等等。近20年来,随着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发展的日新月异, 其应用性也紧跟其后。1997年,有关期权定价的研究使两位美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也使得西方20多年的期权及其应用研究进一步升温。因此,从理论意义上讲,有关期权的理论可以说是20世纪经济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同时有待于国内外学者在21世纪继续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从金融学角度, 在理论上证明和推导了布莱克-舒尔斯定价模型, 并通过对该模型加以分析与应用,导出了期货的定价模型。

一、基于金融学视角对B-S定价模型的理论证明和推导

在布莱克和舒尔斯的原始论文里, 是通过变量替换把微分方程变换成一个标准的抛物型方程(热扩散方程) 来求解, 其中涉及一些较高深的数学技巧。本文将从金融学角度,基于风险中性思路,在理论上给出B-S定价模型的证明和推导。

(一)B-S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

B-S定价模型主要基于如下的假设:

全文阅读

浅探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

【论文关键词】金融期权 初始确认 交易日 结算日

【论文摘要】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包括金融期权交易日和结算日的初始确认。本文论述了在结算日对金融期权进行初始确认的理由,并进行了举例说明。

一、金融期权是在交易日还是在结算日进行初始确认

就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而言,首先必须明确区分交易日和结算日。交易日是指金融期权合约的签订日,结算日是指金融期权的履约日。目前关于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存在着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交易日会计和结算日会计。交易日会计认为,对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必须在金融期权合约的签订日进行,一旦金融期权的买方和卖方达成约定并成为该期权合约的一方,那么金融期权引起的权利和义务就必须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结算日会计则认为,金融期权在交易日所引起的权利和义务应在表外披露而不应在表内确认,只有当金融期权的买方实际行权或转让该期权合约时(也即结算日),才能确认由该期权交易引起的利得或损失。

事实上,交易日会计的观点是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期权的持权者或立权者成为该期权合约的一方时,该金融期权应确认为资产和负债”的表述。然而笔者认为该表述并不能充分支持交易日会计的观点,理由有三:

第一,金融期权在交易日所引致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是一项真正的资产和负债,它在本质上属于一项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众所周知,期权合约是一种选择权合约,其持权人享有在合约期满或期满之前按约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如果在合约到期日之前,该金融资产的价格对持权人有利,他就会选择行使权利买进或卖出该金融资产。如果在合约到期日之前,该金融资产的价格对持权人不利,他就会放弃买进或卖出该金融资产的权利。而立权人则有义务在买方要求行权时出售或购入该金融资产。可以看出,作为期权合约的买方和卖方,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期权合约所引致的权利和义务的发生与否取决于期权合约的执行与否,而期权合约的执行与否,又取决于期权合约标的物的公允价值的有利变化这一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与否。既然是未来的不确定事项,那么这种权利就不是一种“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而这种义务也不是一种“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因此在交易日,持权人和立权人最多只能在报表附注中以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形式披露该未来不确定事项,只有当持权人决定行使期权合约时,潜在的权利和义务才能转化成现时的资产和负债。

第二,金融期权属于衍生金融工具,它的交易具有不同于基本金融工具交易的本质特征,因此对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就不应该采用基本金融工具的处理方法。众所周知,对基本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的初始确认,一般在投资者从资本市场取得股权或购入债券时按照历史成本入账。然而对金融期权我们便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金融期权具有不同于基本金融工具的本质特征。这里引用美国《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①不要求任何初始净投资,或者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远少于可望对市场因素变化做出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约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②合约条款要求或允许净额交割,或易于通过合约以外的方式进行净额交割,或者进行的资产交付将导致并不严重偏离净额交割的情况。也就是说,金融期权交易允许买空、卖空,它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初始净投资,并且一般采用差额(净值)结算方式,投资者只要缴纳相当于标的物公允价值较低比例的保证金就能参与交易,实现“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一般的金融期权交易更多的是出于投机目的,真正实际交割的很少,因此,对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就不应该在交易日直接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第三,结算日会计比交易日会计更能简化会计处理,也更有利于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如果对金融期权采用交易日会计,那么在交易日必须确认一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而在合约到期日必须根据标的物公允价值的变化对原先的入账价值进行调整。如果对金融期权采用结算日会计,那么在交易日只需确认期权费,在合约到期日根据标的物公允价值的变化确认该期权交易的损益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假如资产负债表日在交易日和结算日之间,那么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交易日会计将虚增企业资产和负债,以资产和负债为基础得到的财务比率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投资决策产生误导。

全文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分析

摘 要:目前学术界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向于股权融资。而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责率的真实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上市公司不放弃股权融资机会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会放弃债权融资的机会。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没有高居融资结构的榜首,恰恰是负责融资成为其融资结构的主体。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

中图分类号:F014.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42-03

1 引言

自1956年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就融资结构与公司价值提出著名的MM定理以来围绕这一问题已进行了很多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资本结构通过影响治理并最终影响公司价值的三个理论:一是激励理论,融资结构通过影响经营者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其他行为选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着委托人之间的矛盾;信号理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向外部投资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传递功能;控制权理论,融资方式的选择规定着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并直接影响着该企业控制权的争夺。这三个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将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公司的治理结构联系在一起,分析融资结构如何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从而使企业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组成了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融资理论。随着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研究逐步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重视。

2 理论及文献回顾

2.1 MM定理及扩展

现代公司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管理研究的先驱米勒(Miller,1985)给出了理想条件下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的命题:在不考虑对企业征收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就无法通过调整资本结构来增加企业的价值,即无所谓最优的资本结构。

全文阅读